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学案(含解析) 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学案(含解析) 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7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8-17 22:03: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目标导航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了解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形成情况,以及国际法的发展。 1.从时空观念角度了解16—19世纪,西方国家从专制王权国家发展为民族国家的过程。 2.从史料实证角度了解17世纪近代国际法形成、外交制度建立的史实。 3.从唯物史观角度了解20世纪国际法的范围和作用。 4.核心概念:民族国家、国际法、维也纳体系、国际联盟
时空坐标
知识点一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
1.王权国家
背景 (1)15世纪前后,西欧国家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2)宗教改革运动使各国的世俗权力得到强化,国家和民族认同观念日益显现
表现 (1)1534年,英王亨利八世授意议会通过《至尊法案》,宣布国王是英国教会的首脑,建立起国王的专制统治 (2)路易十四统治时期,法国王权到达顶峰,欧洲国家纷纷成为专制王权国家
2.民族国家
背景 (1)13世纪,英语开始成为英国人广泛使用的语言 (2)16世纪,法语成为法国的官方语言 (3)法国大革命及拿破仑战争,促进了欧洲各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4)个人对国家的忠诚越来越超过对国王和宗教的忠诚 (5)出现了国旗、国歌和各种国家节日,国家在人们的意识中越来越重要
经过 欧洲各专制王权国家逐渐变为具有独立主权的民族国家
特点 民族国家有的由单一民族组成,更多的则是包括了多个民族
[概念阐释] 民族国家
民族国家指欧洲近代以来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民族独立运动建立起来的、以一个或几个民族为国民主体的国家,其成员效忠的对象是有共同认同感的“同胞”及其共同形成的体制。民族国家的认同感来源于传统的历史、文化、语言或新创的政治体制,与传统的帝国、王国不同。
[图解历史] 近代西欧民族国家的产生
近代西欧民族国家的形成
视角1 西欧民族国家兴起
史料 1337—1453年,英法之间的“百年战争”,唤醒了两国人民之间的民族感情①。从14世纪开始,西欧各国出现了使用本民族语言的浪潮②,用英语翻译的《圣经》③奠定了英国民族语言的基础。恩格斯说:“语族一旦划分……这些语族就成了建立国家的一定基础。”——摘编自李肇忠《近代西欧民族主义》
读史 ①战争的影响;②语言浪潮;③宗教改革的影响。
思考 依据史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西欧民族国家兴起的原因。
提示 战争唤醒民族意识;民族语言的使用;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
视角2 认识民族主义的影响
史料 民族主义最初是欧洲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种以反对封建专制、建立独立统一的资产阶级民族国家为核心的思想①……作为资产阶级进行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政治和精神武器②,是一面革命的旗帜,具有很大历史进步性……但是,民族主义本身却带有不可克服的狭隘性和排他性,使它的“视野”无法越出本民族(利益)的范围,往往把本民族的利益和文化建立在践踏其他民族利益和文化的基础之上③;同时,民族主义还具有潜在的、强烈的扩张性,一旦国家间有矛盾,民族主义便会膨胀为大民族主义④……正因如此,“当西欧民族国家建成之后,民族主义就转化成一种带有侵略性的殖民侵略和扩张的学说”。民族主义逐渐蜕变为欧美列强对外扩张、争夺霸权的理论根据和精神动力。
——摘编自赵文亮《民族主义与二十世纪的战争》
读史 ①②为积极影响;③④为消极影响。
思考 依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族主义对欧洲历史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提示 积极影响:民族主义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推动了近代民族国家的建立。
消极影响:(1)民族主义带有狭隘性和排他性,导致对其他民族利益和文化的践踏;(2)民族主义带有强烈的扩张性,导致欧洲列强对外殖民扩张和争夺霸权。
[深化拓展] 全面认识近代西欧民族国家的形成
成因 (1)经济:资本主义的发展 (2)政治:专制王权国家的产生 (3)思想: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的形成
特点 (1)强烈的民族认同感 (2)各个民族交往密切 (3)有统一的国内市场 (4)有明确的国家疆界 (5)有通用的民族语言 (6)国民的文化认同 (7)国家统一和主权独立
影响 (1)思想:国家在人民的意识中越来越重要 (2)政治:冲击了中世纪神权,欧洲各专制王权国家逐渐变为具有独立主权的民族国家 (3)经济: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4)国际关系:民族国家成为国际政治的基础,推动了现代世界和现代国际关系形成的进程
1.[教材内容改编]法国大革命爆发后,欧洲一些国家的军队侵入法国。法国人民群情激愤,纷纷组织义勇军开赴前线。马赛的义勇军高唱着一支进行曲奔向巴黎。这支进行曲就是《马赛曲》,它后来成为法国的国歌。该曲的传唱有助于(  )
A.巩固新生资产阶级政权
B.激发人民保家卫国的斗志
C.巩固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D.消除封建割据以维护统一
答案 B
解析 由“法国人民群情激愤,纷纷组织义勇军开赴前线”“马赛的义勇军高唱着一支进行曲奔向巴黎”可知,《马赛曲》契合了法国人民群情激愤的情绪,鼓舞了法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激发了人民保家卫国的斗志,B项正确;法国大革命后资产阶级政权并未得到巩固和延续,A项错误;“巩固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夸大了《马赛曲》传唱的作用,C项错误;“消除封建割据”与史实不符,D项错误。
2.(2023·常德质量检测)有学者谈及英国议会君主制时指出:“经过多年发展,封建王权已经成长为没有任何一种势力能够取代的王国政治权威,当时的‘议会’主要扮演了国王的御用机构的角色,直到16 世纪也未能从根本上遏制封建君主权威的拓展趋势。”这一趋势(  )
A.遏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B.推动了三权分立体制的形成
C.为民族国家建立奠定了基础
D.中断了西欧思想解放的进程
答案 C
解析 由材料可知,这一趋势指英国封建王权不断发展,结合1534年英国议会通过《至尊法案》,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建立起国王的专制统治可知,封建王权的强化为英国民族国家建立奠定了基础,C项正确。
3.(2024·南通质量检测)在法国大革命前,法兰西王国没有统一的语言,各地说自己的方言。为此,法国革命政府及此后的帝国政府都毫不妥协地强推“法语化”政策。这一政策的推行(  )
A.传播了自由平等的思想
B.促进了法兰西民族的形成
C.消除了民族文化的差异
D.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确立法语作为法兰西民族语言的地位,使法国各族群获得统一的身份认同(民族认同),有利于法兰西民族的形成,故选B项;自由与平等的思想与法国法语化政策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项;“消除”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包括摧毁封建制度、确立共和国、颁布《人权宣言》等,与材料所述内容无关,排除D项。
知识点二 国际法的形成、发展与外交制度的建立
1.国际法的形成
(1)背景
①随着国家主权意识的加强,各国都强调国家利益至上,国家之间的利益纷争加剧。
②人们希望通过建立一定的法律制度来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减少武力冲突。
(2)过程
《战争与和平法》(1625年) 提出君主应该制定条约并接受约束,确定了国际法的主体是主权国家,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1648年) ①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 ②开创了用国际会议和通过谈判达成协议的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结束国际战争的先例,确认了缔约国必须遵守条约、各缔约国可以对违约国集体制裁的国际法基本原则
[概念阐释] 国际法
指若干国家参与制定或者国际公认的、调整国家之间关系的法律。国际法又称国际公法,以区别于国际私法或法律冲突,后者处理的是不同国家国内法之间的差异。
[问题思考] 结合教材第二目“史料阅读”,思考:《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对国际法发展的贡献。
提示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是国际法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和分水岭,由此形成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该体系确立了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标志着国际法形成。
2.外交制度的建立
(1)建立:17世纪时,欧洲国家的君主们不再满足仅仅派遣临时使者与他国保持联系,而是派遣常驻外交使节和外交使团。在此基础上,近代外交制度逐渐建立。
(2)发展:维也纳体系
背景 外交制度的建立和国际法的形成为国际关系确立了一些规则,为用和平方式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争端、减少战争行为开辟了新的途径
建立 1815年,欧洲各国在维也纳会议及此后签订了一系列条约,建立起以大国协调、欧洲均势为特征的国际关系体系
影响 国际法的应用范围扩大到美洲、亚洲等其他许多地方。各国之间还签订了许多国际公约,制定了一系列战争法规,试图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但是,西方各国在国际法应用中实行双重标准,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问题思考] 结合教材第二目“历史纵横”,扼要说明外交人员的衔级制度有何重要意义。
提示 外交人员的衔级制度是外交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出现规范了外交礼仪,促进了外交制度的发展。
3.20世纪国际法的发展
(1)20世纪初期
背景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国际法遭到严重破坏 ②十月革命后,苏俄提出了不兼并不赔偿的原则,宣布侵略战争为反人类罪,为国际法开辟了新的发展阶段
表现 ①战胜国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②成立世界上第一个由主权国家参加的政治性国际组织——国际联盟 ③1928年,美、法等国签订《非战公约》
结果 由于国际联盟被英国和法国控制,缺乏普遍性和权威性,又规定形成决议的“全体一致”原则,使之难以履行制止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责任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背景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活动使国际法再次遭到极大破坏
表现 《联合国宪章》 签署 1945年6月,50个国家的代表签署
内容 ①确定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制裁侵略的机制,并赋予安理会制裁的权力 ②确定了“大国一致”原则,集体安全体制进一步完善
评价 ①进步性: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②局限性:一些大国为了一己私利,严重威胁着世界和平
近代国际法的形成与发展
视角1 近代国际法的形成
史料 根据一般规则:本人是处理自己事务的最佳裁断者,因而拥有发动战争之权力的人,乃是唯一拥有缔结和约之权力的人。由此推导,公战能够由各方主权者单独发动,在王权政制下这种权力理所当然属于君主。——[荷]格劳秀斯《战争与和平法》
思考 阅读史料,概括这段话的核心思想。
提示 战争是主权国家的统治者发动的,也应当由他们来缔结和约,结束战争,强调了主权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主体地位。
视角2 20世纪国际法的发展和影响
史料 缔约各国,为增进国际间合作并保持其和平与安全起见,特允承受不从事战争之义务,维持各国间公开、公正、荣誉之邦交,严格遵守国际公法之规定,以为今后各国政府间行为之规范,在有组织之民族间彼此关系中维持正义并恪遵条约上之一切义务……
——《国际联盟盟约》(1919年6月28日列入《凡尔赛条约》第一部)
思考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国际联盟的作用及其存在的问题。
提示 作用:有利于增进国际合作,促进各国交往,处理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
存在的问题:国联被英法控制,美国没有加入,苏联很晚加入,国联缺乏普遍性和权威性;形成决议的“全体一致”原则,使之难以履行制止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责任。
[深化拓展]
1.影响近代国际法的因素
(1)近代资产阶级运动对近代国际法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2)近代局部战争不断使国际法承认国家有战争权。
(3)学者研究对国际法有巨大推动作用。
(4)国家间的矛盾影响国际法内容。
2.国际联盟和联合国对国际法发展作用的异同
(1)相同点
①两者都宣称其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有利于国际法的发展。
②都是普遍性的国际组织,有助于国际法实施范围的扩大。
③都具有明显的大国强权色彩,干扰了国际法的实施。
(2)不同点
①国联强调“全体一致”原则,不利于国际法实施;联合国强调“大国一致”原则,有助于国际法实施。
②联合国较之国联更具有普遍性,因此,联合国对国际法在更大范围内实施具有更大作用。
③联合国较之国联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上作用更突出,更能推动国际法的发展。
1.[历史纵横改编]1814—1815年,维也纳会议召开,会上签署《关于外交人员等级的章程》,外交人员的衔级制度逐渐建立起来,第一次以国际法的形式确认了外交代表的名称、等级和位次问题。这一制度(  )
A.推动国际外交活动进入有序的轨道
B.扼制了欧洲大国称霸世界的野心
C.维护欧洲国家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
D.鼓舞殖民地国家为民族独立发声
答案 A
解析 由材料可知,《关于外交人员等级的章程》规范了外交人员衔级制度,并写入国际法,推动了国际外交活动进入有序的轨道,A项正确。
2.[问题探究改编]1945年颁布的《联合国宪章》规定联合国之宗旨为: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并为此目的:采取有效集体办法,以防止且消除对于和平之威胁,制止侵略行为或其他和平之破坏……调整或解决足以破坏和平之国际争端或情势。这表明联合国(  )
A.确立了集体军事防御体系
B.杜绝了全球范围侵略行为
C.解决国际争端方式多样化
D.力求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答案 D
解析 由“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调整或解决足以破坏和平之国际争端或情势”可知,联合国把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放在首位,并规定相关程序和措施,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D项正确。
3.[教材内容改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法的领域大大扩展,在裁军、防止核武器及生化武器扩散、人权、外层空间等方面,颁布了一系列具有国际法性质的公约或宣言。国际法的不断完善有利于(  )
A.发展国际政治新秩序
B.推动两极格局的瓦解
C.构建正式的世界市场
D.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答案 D
解析 由材料可知,国际法在诸多方面发展完善,为国际活动提供了一种普遍性的规范,凸显了对威胁和平因素的制约,这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D项正确;国际政治新秩序尚未形成,A项错误;20 世纪末两极格局瓦解,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时间不符,B项错误;世界市场正式建立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后,C项错误。
知识体系
学科术语 1.伴随着民族认同观念的兴起,民族语言形成。在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战争中,欧洲各国民族意识觉醒,欧洲各专制国家逐渐转变为民族国家 2.国际法的形成与外交制度的建立,确立了主权国家的地位。提倡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奠定了近代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与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