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时空
单元概要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基层地区(如城市社区、农村等)的治理。社会保障是对公民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生活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
中国古代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中国古代的基层治理以户籍管理与基层组织构建为基础,既保证赋役征发,也维护社会稳定。中国古代的社会保障主要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在封建社会后期,宗族及社会公益性组织的作用越来越大
西方国家的基层治理和当代中国的社会保障 西欧中古时期的基层治理以庄园和城市为中心,近代以来也一直强调基层自治。现代发达国家基本构建起了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国也逐渐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
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目标导航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国古代以赋役征发为首要目的的户籍制度,以及有代表性的基层管理组织。 2.知道中国古代王朝在社会救济和优抚方面采取的重要措施。 1.从时空观念角度了解历代户籍制度的演变,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建造和管理户籍的根本目的。 2.从时空观念角度了解中国古代历代基层组织形态和基层社会治理,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封建社会基层组织的任务。 3.从史料实证角度了解历代社会救济和优抚政策,知道封建时代的社会救济主要由政府实施,宋朝后,宗族、社会公益性组织的作用逐渐增大。 4.核心概念:编户齐民;主户与客户;黄籍白籍;邻保制度;十家牌法;里甲制;常平仓制度;义仓、义田。
时空坐标
课时1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
1.目的:掌握人口变动情况,以便征发赋役。
2.演变
(1)战国:国家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公元前375年,秦献公“为户籍相伍”,即以五家为“伍”的办法编排户口。
(2)秦朝:实行分类登记制度,除一般百姓的户籍外,还有宗室籍、宦籍、市籍等。
(3)汉朝
表现 ①丞相主管全国户籍工作,各级地方政府也均有专门人员主管户籍 ②户是政府征派赋役的单位,百姓成了封建国家的“编户齐民” ③政府定期进行人口调查
结果 东汉末年,战事频繁,人口流动加剧,户籍散乱
(4)隋唐:隋命州县官“大索貌阅”,重新核定户籍;唐承隋制,户籍三年一造。
(5)宋元
①宋朝:户籍分主户与客户。主户指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客户指没有土地的佃户。
②元朝:户口类型比较复杂,按职业划分,统称为“诸色户计”,一旦定籍,世代相袭,不得变动。
[教材挖掘] (本目“思考点”)东晋和宋朝户籍制度变化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东晋时期,因许多北方人迁徙到南方,政府临时性地用白籍来管理他们,不让他们承担赋役。但随着这些人逐渐稳定地居住下来,政府自然也就希望他们与土著居民一起承担赋役,便把他们编入所居郡县的户籍“黄籍”。 宋朝有纳税的主户与不纳税的客户之别。随着时间的推移,客户的比例下降了,而主户的比例上升了。两者都说明,实行户籍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为赋役征发服务。
(6)明清
明朝 ①继承了元朝以职业定户籍的做法,户籍分民籍、军籍、匠籍等 ②明朝户籍册称“黄册”,以里甲制为基础,每里一册,详列各户人口、田土、房屋
清朝 ①普通户籍基本沿袭明制,户籍管理相对松弛 ②清前期,赋役实行固定丁银、摊丁入亩后,户籍的作用大为削弱 ③乾隆年间,户籍永停编审
[思维点拨] 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演变的原因: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强化;统治者的改革;农民的反抗斗争;商品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和租佃关系的演变;财政危机;重农抑商思想的影响。
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演变
视角 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变迁
史料 我国户籍制度源远流长,据甲骨文记载,商王朝已开始实行人口登记制度,有“登人”或“登众”,即临时征集兵员的记载①。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建立严格的户籍登记制度,即“上计”制度。秦国创建了“士农工商”四民体系,不迁不移,恒业不变,确立了以“立户分户”“什伍连坐”和“使民无得擅徙”②为内容的户籍管理制度。隋唐时期实施“大索貌阅”,大量隐漏户口被查出。到了宋朝中叶,运用保甲法来管理户籍。元朝的户籍制度出现新的特点,它将居民按职业划分为若干种户,不同类别的种户具有不同特权③。明清的“黄册”登记制度同样强调不同人的不同特权。
——摘编自《我国户籍制度及其历史变迁》
读史 ①功用;②内容;③特点。
思考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古代户籍制度的主要功能并分析这些功能形成的历史因素。
提示 功能:征收赋税及征派兵役;限制人口流动;维护社会治安;控制职业,固定身份;维护等级特权。
历史因素: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内在要求;封建剥削土地制度的长期存在与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力维持;森严的等级制度和普遍的等级观念等。
[深化拓展] 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特点及其影响
(1)特点
地域性 由于人口与赋役是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政府将人口控制在特定的地域范围中,限制其流动
等级性 中国传统社会曾出现过特权户种、民籍户种和贱籍户种等类别,其户籍地位逐级降低,界限分明。其中,特权户种以宋代的官户最为典型。民籍户种是平民百姓拥有的户籍,是主体户种,这些人是国家赋役的重要承担者
世袭性 严格的户籍管理不仅体现在对人口生存地域的控制上,而且人口的等级、职业也被户籍标识得清清楚楚;不同等级、职业间的流动受到制约,户籍是世袭的
社会治安职能 在我国历史上,户口的管理也对人口活动行为进行制约,它对封建秩序,特别是治安秩序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保甲制,赋予了户籍管理一项重要的社会治安功能,从而成为政府维护其统治基础的重要措施
(2)影响
积极性 加强了对民众的控制,是专制政府治理百姓的有力武器;便于充分合理地征发赋役,汲取社会资源为国家服务;有利于强化基层管理,维护社会治安和宗法等级制度;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
局限性 户籍制度将百姓的活动严格限定在有限的范围内,加深了传统小农经济社会的闭塞性和封闭性,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1.(2023·湖北高二校联考期中)汉高祖时颁行《户律》,将其作为封建国家根本法的重要篇章之一。并规定户籍登记一般为姓名、籍贯、爵级、住址、年龄等,户籍迁移也有一定的程序。还制定了“舍匿(首匿)”法,打击范围从逃亡者扩大到藏匿者。汉代户籍政策( )
A.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B.打击了富商大贾
C.保证小农经济发展
D.抑制了土地兼并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汉高祖时重视户籍制度,对户籍登记内容有详细规定,规范户籍的迁移,并惩戒逃亡者和藏匿者,这样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A项正确;户籍制度并非针对富商大贾,该说法与材料措施无直接关联,排除B项;“保证”说法夸大了户籍制度的作用,排除C项;户籍政策无法抑制土地兼并,且西汉后期土地兼并现象严重,排除D项。
2.[教材内容改编]隋建立后,推行“大索貌阅”,将人口体貌与户籍登记相比较,重新核定户籍;此外,还实施了“输籍之法”,以划分户等及制定纳税标准。这些做法( )
A.旨在控制人口并稳定财政
B.加剧了豪强地主兼并土地
C.表明国家治理能力的提高
D.刺激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答案 A
解析 由“大索貌阅”“输籍之法”可知,隋代一方面重新核定户籍,令政府掌握大量隐匿人口,另一方面重新规定差役与税额,写成定簿,增加税收,稳定财政,其未体现土地兼并,也未涉及生产力发展情况,A项正确,B、D两项错误。国家治理能力内涵丰富,户籍和税收政策仅为其中一部分,无法表明隋代国家治理能力的提高,C项错误。
3.(2024·菏泽高二统考期末)1370年,朱元璋认为“今天下已定而民数未核实”,于是“命户部籍天下户口,每户给以户帖”。在户帖制下,详细登记乡村民户的乡贯、丁口、名、岁及户主的田地、房屋等财产。该制度的实行( )
A.成为赋役制度的依据
B.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
C.损害了农民阶级利益
D.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可知,明朝初期,国家对全国的户籍进行详细登记,每户给予户帖,户籍制度的完善,成为赋役制度的依据,有利于赋税的征收,A项正确;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材料描述的是赋役制度的完善,无法判定其是否损害农民利益,排除C项;赋役制度的完善,与扩大统治基础无关,排除D项。
知识体系
学科术语 1.中国古代政府管理户籍的根本目的是掌握人口变动情况,以便征发赋役。 2.清朝实行固定丁银后,户籍管理逐渐松弛。摊丁入亩后,户籍编审名存实亡。
课时2 中国古代的社会治理
知识点一 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
1.基层组织
(1)从秦汉到明清:县是最基层的行政机构,下设直接管理民众的基层组织。
(2)秦汉时期:县下设乡和里。乡设三老,里设里正。后代沿袭这种乡里制度,稍有变化。
(3)唐朝: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城内设坊,郊外设村,设里正、坊正、村正。
(4)明朝:实行里甲制,十户为一甲,一百一十户为一里,设甲首、里长。
[思维点拨] 乡里的主要管理功能
教化民众,劝民行善;规范乡民日常行为,主要是婚丧、祭祀等方面的交往礼俗;患难相恤,互帮互助;解决日常纠纷,维护社会治安。
2.社会治理
(1)特点:注重建立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机制。
(2)演变
秦汉 实行什伍组织,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
唐朝 实行邻保制度,以四家为邻,五邻为保
北宋 实施保甲制
明朝 推行十家牌法,要求十家总编为一牌
清朝 清初实行里甲制,后来推行保甲制
(3)趋势:兼具区划和户籍管理性质的乡里制与旨在维护社会治安的保甲制合一。
[概念阐释] 十家牌法
是中国古代乡间管理方法,由明朝王守仁首创。十家牌法规定每十家为一牌,牌上注明各家的丁口、籍贯、职业,十家轮流巡查。一家隐匿盗贼,其余九家连坐。如有人口变动,需向官府申报,不然被认定为“黑户”。十家牌法使保甲制度逐渐走向成熟和完善。
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
视角 古代乡村治理
史料 中国古代社会,历代统治者对于治理乡村都十分重视。秦汉时期实行郡县制,既发挥基层政权的作用,又带有半自治的性质。唐朝处于由乡里制向保甲制、由乡官制向职役制的转折时期,官方的控制与统治逐步增强①。从王安石变法至清代,乡里制度转变为职役制,保甲对乡里的控制更加严密,乡村自治的色彩越来越弱②。
——据唐鸣、刘志鹏等《中国古代乡村治理的基本模式及其历史变迁》整理
读史 ①乡里制、乡官制的转向;②国家对乡村治理及乡村自治功能。
思考 根据史料,概括古代乡村治理变革的基本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提示 趋势:由乡里制向保甲制转变;由乡官制向职役制转变;国家对乡村的干预和控制逐步加强;乡村自治功能逐步削弱。
原因:国家统一;封建制强化;维护小农经济和社会稳定的需要。
[深化拓展] 中国古代基层管理制度的特点及积极作用
(1)特点
①治安管理机构的设置较为固定。
②利用连坐等一些超强制的高压手段。
③家族伦理和族规家法成为极为重要的非正式控制手段。
④由乡民、村民组成的治安力量(如民团、乡勇等)对维系一方治安起到了补充作用。
(2)积极作用
①乡、里作为中国古代县以下的基层管理单位,承担基层户籍管理与社会治安的双重职责,有利于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维护社会稳定,巩固统治。
②乡、里等基层组织在宗族家训基础上制定乡约,利用儒家思想教化民众,在传播传统文化、维护传统伦理道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2023·合肥高二质量检测)下图为秦汉时期乡亭制的示意图。据图示内容可知,秦汉设置乡亭制( )
A.保障了官僚政治的稳定
B.导致了权力中心的下移
C.提高了文书传达的效率
D.强化了基层社会的控制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汉朝构建以亭为核心的基层社会治安管理体系,这有助于强化国家对基层社会的控制,D项正确;官僚政治是由中央至地方机关官员所组成的行政系统,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材料体现不出权力中心下移的相关内容,排除B项;材料不涉及文书传达的情况,无法得出提高了文书传达效率的结论,排除C项。
2.[教材内容改编]唐朝实行邻保制度,以四家为邻,五邻为保,彼此之间相互监督;北宋王安石实行保甲制,每十家为一保,五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清初实行里甲制,后来改而推行编制严密的保甲制。据此可知( )
A.乡村社会组织已经完善
B.政府重视基层自我管理和监督
C.中央对地方的管控增强
D.中国古代各地区实现地方自治
答案 B
解析 材料体现了唐、宋、清三朝乡村组织的发展,但不能说明“已经完善”,A项错误。结合材料及所学邻保制度、保甲制可知,邻保制度与保甲制都是基层民众自我管理和相互监督的制度,起到了维护社会治安的作用,且都是乡、里制度的沿袭和变化,并未体现出中央对地方管控的增强,B项正确,C项错误。“中国古代各地区实现地方自治”说法不符合史实,D项错误。
3.(2024·太原质量检测)据学者研究,明代的里甲制有三种类型:一种为华北型,由移民编成;另一种为江南型,由田主—佃户关系构成;还有一种为华南型,由宗族组织为基础编成。对此合理的解读是,明代的里甲制( )
A.破坏了当地原有的社会秩序
B.受到了主流政治思潮的影响
C.刺激了新型生产关系的产生
D.体现了基层治理的多元特征
答案 D
解析 据材料“一种为华北型,由移民编成;另一种为江南型,由田主—佃户关系构成;还有一种为华南型,由宗族组织为基础编成”和所学知识可知,不同地区的里甲制度类型不一样,体现出基层治理的多元性特征,D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里甲制破坏了原有的社会秩序,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里甲制度,不涉及主流政治思想,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基层治理,没有涉及经济层面,无法体现新型的生产关系,排除C项。
知识点二 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1.历代社会救济
(1)原因: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每逢自然灾害发生时,人民生活缺少保障。
(2)特点
①主体:政府掌握大量资源,救济的重点在救灾,核心在于保证粮食供应。
②辅助:社会力量的救济活动侧重于日常生活中的赈济。
(3)发展
汉朝 建立常平仓制度,积谷备仓,调节粮价
隋唐 政府既重视官方储备,也大力提倡民间积储
宋朝 宗族通过设立族产,在衣食、住行、婚娶、蒙养、丧葬等方面资助族中贫困者。北宋范仲淹在族内创设义田,赈济族人
明清 慈善组织开始兴起,出现了善堂、善会等慈善机构
[思维点拨] 我国古代实施社会救济的原因
(1)经济原因:农耕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2)政治原因:历代统治者为了缓和人民的反抗情绪,稳定社会秩序。
(3)文化因素:儒家的民本观念、仁爱思想的影响;佛教的慈悲为怀、善恶报应思想;道教的劝人积德行善、劝善去恶的思想。
2.古代优抚政策
(1)原因:中国古代一直有优抚老弱贫苦等弱势群体的传统,尊敬与赡养老人,保障鳏寡孤独的生活。
(2)方式
①皇帝赏赐:秦汉时期,皇帝赐给高龄老人鸠杖,以示尊重;明初朝廷令各地有司优抚高年平民。
②设置机构:从唐朝开始,政府设有收容贫老、孤儿和乞讨流浪人员的专门机构,如唐朝的养病坊、宋朝的福田院、元朝的众济院、明清的养济院。
[教材挖掘] 据《义田记》记载:范仲淹“方贵显时,于其里中买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摘自教材本目“史料阅读”)“义田”的出现反映了当时怎样的历史现象?
提示 宗族内部的救助活动逐渐兴起。
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视角 中国古代粮仓的演变
史料 从隋朝到清朝粮仓经历的主要变化
朝代 粮仓设置时间 名称 所在地 存粮来源 管理和监督
隋朝 585年 义仓 社 捐献 社长
唐朝 627年 义仓 ? 附加税 ?
北宋 963年 义仓 州县 附加税 地方官
南宋 1181年 社仓 乡村 捐献 地方管理,官员监督
元朝 1269年 义仓 社 附加税 地方管理,官员监督
明朝 1529年 社仓 社 附加税 地方管理,官员监督
清朝 1654年、1679年 义仓、社仓 城镇、集市 捐献 地方管理,官员监督
——萧公权《中国乡村:19世纪的帝国控制》
读史 史料反映了隋朝至清朝粮仓发展概况。
思考 提取表中有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提示 示例
中国古代政府比较重视积谷备仓进行社会救济。
从隋朝到清朝,政府通过建立义仓和社仓等地方粮仓来贮存粮食。义仓是公益粮仓或设在乡镇的粮仓,社仓是社区粮仓或乡村粮仓。不同于常平仓的粮食由官府提供,义仓和社仓贮存的粮食主要来自乡绅富民的捐献,以及征收的附加税。早期建立的义仓设有社长,由地方官管理和监督,后期逐渐演变为由地方乡人管理,受当地官府监督。如此演变的原因在于,乡人管理可以更好地保证粮食的来源,官员监督可以确保乡村粮仓体系的运作。中国古代粮仓的建立对政府控制灾荒、救济饥民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深化拓展] 全面认识古代政府对贫困群体的救助
基本原因 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处理全社会的公共事务,管理和协调社会生产的运行
主要意图 显示对社会救济和社会保障的重视,保证人口繁衍与生产力的发展,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执行效果 古代的生产力还达不到能普遍予以救助的水平,而各级封建政府的阶级属性也决定了其不可能对剥削对象予以全力的救助。因此,这种救济也没有形成普遍化和经常化的机制
1.(2024·六盘水高二期末)汉代规定,七十岁以上的老人,持有官府颁发的鸠杖,可以享受特别优待:出入官府衙门不受限制,且身份地位受国家保护;有胆敢欺凌拄鸠杖老人者,以蔑视皇帝罪论处,严重者处以死刑。由此可知汉代( )
A.尊儒尚法成为主流思想
B.高龄老人享有社会特权
C.政府重视优抚弱势群体
D.社会救济覆盖面较广泛
答案 C
解析 汉代颁布大量关爱老人的措施和规定,说明政府重视对弱势群体的优抚,C项正确;尊儒尚法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社会特权和社会救济的信息,排除B、D项。
2.(2023·雅安高二质量检测)隋朝义仓以“当社”为单位,粮食由当社“造仓窖贮之”,负责具体管理的不是政府机构而是“社司”。社司“执帐检校,每年收积,勿使损败;若时或不熟,当社有饥馑者,即以此谷赈给”。隋朝的义仓制度( )
A.推动了地方自治的兴起
B.解决了基层治理难题
C.完善了政府的优抚政策
D.凸显了社会保障功能
答案 D
解析 隋朝义仓由当社自行存储粮食,“当社有饥馑者,即以此谷赈给”,这凸显了社会保障功能,D项正确;虽然隋朝的义仓制度具有民间性质,但是不足以说明其推动了地方自治的兴起,且该说法错误,排除A项;“解决了”说法绝对,排除B项;隋朝的义仓制度与优抚政策的完善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项。
3.[教材内容改编]明初,朝廷令各地有司优抚高年平民,八十岁以上月给米五斗、酒三斗、肉五斤。《大明律》中对救助鳏寡孤独及老弱贫苦等弱势群体也有规定:“若应给衣粮而官吏克减者,以监守自盗论。”这些举措( )
A.践行了民本思想以防贫富分化
B.构建了完备的救济政策
C.彰显了政府对社会救济的重视
D.确保了百姓生活的安定
答案 C
解析 由“八十岁以上月给米五斗、酒三斗、肉五斤”“救助鳏寡孤独……监守自盗论”可知,不论是给高岁平民米、酒和肉,还是官吏克减鳏寡孤独的救助品按监守自盗论处,都彰显了政府对社会救济的重视,C项正确。
知识体系
学科术语 1.封建时代基层组织的任务是征发赋役和维护稳定,历代王朝不断加强对社会基层的控制与管理。 2.清朝推行保甲制,至此,兼具区划和户籍管理性质的乡里制与旨在维护社会治安的保甲制合一。 3.历代社会救济主要由政府实施。宋朝以后,宗族、慈善组织的作用逐渐增大。 4.社会救济为民众提供一定的生活保障,以保证人口繁衍和正常生产活动的进行,有利于维护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