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目标导航
课程标准 素养解读 核心概念
1.了解新航路开辟后各大洲之间的食物物种交流。 2.了解食物物种交流对人类历史的影响。 时空观念:利用历史年表、历史地图等方式描述新航路开辟后各大洲之间食物物种交流的状况,认识世界食物物种交流的特征。 唯物史观:认识世界物种交流、互通有无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 史料实证:搜集古今中外食物物种交流的相关史料,认识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交流对人类历史的影响。 历史解释:了解“哥伦布大交换”“餐桌革命”等概念,认识近代以来世界经济交流中各地区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新航路开辟 哥伦布大交换 物种交流 食物结构
时空坐标
知识点一 美洲物种的外传 [学生用书(第7页)]
类型 物种 欧洲 中国
粮食 作物 玉米 推广:先庭院种植,后南欧普遍种植,再后来传遍欧洲 地位:先是观赏植物,后来成为主粮和饲料作物 明朝时传入(三路并进); 清朝前期,全国各地多有种植; 乾隆、嘉庆年间,大规模推广; 鸦片战争前,遍布全国
马铃薯 16世纪末,作为食用作物开始在欧洲推广 在中国的传播历程与玉米相似
甘薯 引入欧洲后,传播比较缓慢
蔬菜 作物 番茄 先是观赏植物,后来作食用栽培 明朝万历年间引入,长期被当作观赏和药用植物;清朝光绪年间,开始作为食用蔬菜种植
辣椒 15世纪末传入西班牙;16世纪传到英国等欧洲国家 明朝时,传入中国,被称为“番椒”
思考 玉米、南瓜、西红柿、马铃薯、番薯、花生等作物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餐桌,它们为何会传播到世界各地?
试答:
提示 新航路开辟及殖民扩张;玉米、马铃薯、甘薯等适应性强;人地矛盾尖锐;政府政策推动等。
概念阐释 “哥伦布大交换”
“哥伦布大交换”是指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之后引发的全球性交流。这种全球性交流不同于以往洲际之间的交往,它是一场东西半球、新旧大陆之间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动物、植物、人种、传染病以及思想观念的大规模交流与互动。
1.(2022·宁波高二下期末)清代乾嘉时期《鄞县志》记载:“御麦(玉米)俗呼六谷,土人谓五谷之外又一种也。”但据光绪时期《奉化县志》记载:“《鄞志》作六谷……其说无据,盖陆乃陆地之陆(注:宁波方言中‘六’和‘陆’读音相同),此种多产于山,故名陆谷。”对这一争议理解最准确的是( )
A.需要实物史料的支持才能结束争议
B.方言阻碍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
C.对玉米这一新作物的认识逐渐丰富
D.玉米传播路线不同导致称呼各异
答案 C
解析 据题干信息可知,对比乾嘉时期《鄞县志》与光绪时期《奉化县志》在玉米称呼上的记载差异,表明人们丰富了对玉米的认识,故选C项;实物史料有利于更全面地认识历史事物,但并非有实物史料的支持就能够结束争议,排除A项;题干未提及不同的方言圈间的交流障碍,排除B项;材料中是对玉米名称来源的解释,与传播路线无关,排除D项。
2.(2022·菏泽高二上期末)下表是14世纪以来人类食物种类及供给情况简表(部分),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 地区 食物种类及供给情况
14世纪 欧洲 食物以小麦、大麦和稞麦为主,多次陷入粮荒
16世纪 欧洲、亚洲 增加了番茄、甘薯、玉米、马铃薯等,粮食产量极大增加
A.生产技术进步 B.对外大量移民
C.新航路的开辟 D.资本主义发展
答案 C
解析 据上表可知,16世纪后欧亚大陆食物结构中出现了美洲的特产,说明新航路开辟促进了物种交换,故选C项;18世纪工业革命开始后生产技术才明显进步,排除A项;对外大量移民促进欧洲食物外流,但材料强调的是欧亚发生的食物变化,排除B项;当时欧洲资本主义发展,但亚洲仍然是以自然经济为主,排除D项。
知识点二 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 [学生用书(第8-9页)]
项目 农作物在美洲的推广 禽畜在美洲的推广
种类 粮食类 小麦、大麦、水稻 欧洲移民把鸡、牛、驴、马、猪、羊等禽畜传入了美洲
水果类 苹果、葡萄、甜橙、柠檬
蔬菜类 黄瓜、豌豆
经济类 甘蔗
推广 小麦 由欧洲移民带到美洲,最初仅供富人享用,后来被迅速推广,成为美洲的主要粮食作物
水稻 由西班牙人带到美洲
影响 小麦传入使美洲人食物范围扩大,小麦产业也随之兴盛。 18世纪中期,水稻成为北美第二大农作物,产量仅次于小麦 极大地改变了美洲的动物群落,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思考 阅读教材“早期英属北美殖民地农作物分布图”,思考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传播有何特点?
试答:
提示 最先在大西洋沿岸种植,再由沿海地区向内地推广种植。
主题一 物种交流——从局部交流到全球传播
名家论史 美洲物种的外传
美洲许多农产品是欧亚非诸国人民从未见过的。如玉米这一美洲特产,地理大发现后很快传到中国西南部、非洲及东南欧。马铃薯、菸(烟)草、可可等美洲特产,也传到亚欧非诸洲。非洲所产的咖啡传到欧美,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美洲农产品之传播到世界,增加了人类的食物供应,也因此促进了人口的增长。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上卷)
解读 美洲作物在新航路开辟后,伴随殖民扩张传入亚欧非各洲。它们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增加了食物供应,促进了人口增长。
史料探究 物种在新旧大陆间的传播
材料 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原产于美洲的粮食作物玉米、马铃薯和甘薯,蔬菜作物番茄、辣椒、南瓜等,由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带到欧洲,之后传播到亚洲、非洲等地。美洲作物外传的同时,也有很多欧亚作物传入美洲,如:小麦、大麦、水稻,苹果、葡萄、柠檬,黄瓜、豌豆,甘蔗等。此外,欧洲移民还把牛、驴、羊、鸡等禽畜传入美洲,或用作役畜,或用于食用。——摘编自《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经济与社会生活》
根据材料,指出16世纪以来物种传播的特点。
试答:
提示 特点:①种类多:有粮食、果蔬、经济作物、畜禽等。②范围广:涉及欧洲、亚洲、非洲、美洲。③以食物物种为主。④双向交流:既有美洲物种的外传,也有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
深化拓展 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新航路开辟后世界物种交流的特点
(1)欧洲主导性:伴随欧洲的殖民掠夺进行。
(2)内容丰富性:包括粮食作物、蔬菜、水果、家畜、家禽等。
(3)范围全球性:在美洲、欧洲、亚洲和非洲等地进行。
(4)结果两重性:改变了食物结构,加速了生产专业化,推动了贸易进一步发展,使世界各地联系日益紧密;冲击了某些地区旧有的社会结构,伴随着殖民掠夺。
(5)时间长期性:新航路开辟后,开始了物种大交流。时至今日,两半球之间的动植物交换并未停止,依然在进行。
(6)过程双向互补性。
1.(2022·宁波高二下期中)下图为某一农作物物种传播示意图。该物种是( )
A.玉米 B.小麦 C.水稻 D.葡萄
答案 B
解析 示意图中的农作物原产于西亚的小亚细亚半岛南部,之后分别传入东亚、欧洲、非洲和美洲,结合所学可知,该物种是小麦,故选B项。
2.(2022·湖州高二期末)17 世纪初,北美弗吉尼亚的英国移民向英王报告:“若要抵御印第安人的进攻,就必须保证粮草,小麦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谷物,必须将其栽活。”18 世纪,北美已经有蛋壳、西西里岛、白、红几种小麦。以下关于小麦的传播说法正确的是( )
①小麦由欧洲移民带到美洲
②小麦在北美的推广改变了当地食物结构
③小麦的传播根本上改变了欧洲殖民者扩张的手段
④小麦在18世纪中期成为北美的第一大农作物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小麦经欧洲人传到了美洲,最开始是由富人享用,故①正确;小麦传入美洲后,被迅速推广,成为美洲的主要粮食作物,从而改变了美洲的食物结构,故②正确;小麦的传播只是欧洲殖民扩张的一个附加产物,不会对殖民手段产生影响,故③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到18世纪中期,小麦成为北美第一大农作物,故④正确;选择C项符合题意。
知识点三 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 [学生用书(第9-10页)]
提高了全球粮食产量,使世界人口激增 不同种类的玉米适应了非洲复杂的气候环境,使非洲得到了可靠的食物来源
玉米、甘薯引入中国,丰富了粮食种类
马铃薯提高了欧洲人的抗饥荒能力
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 马铃薯在欧洲的种植,小麦在北美的推广,改变了当地的食物结构,丰富了人们的食物种类
新作物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为人类提供更多更好的肉、蛋、奶,深刻影响着人类的日常生活
推动了当地经济和贸易的发展 在北美,水稻除供应本地消费外,大量用于出口,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在中国,外来农作物使粮食供应总量增加,粮食除满足生产者自身需要外,还投入市场出售,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影响 美洲 ①动物繁殖的数量远远超出了土地承载能力。 ②殖民者大量种植农作物,导致原始森林被滥伐。 ③地表植被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中国 耐旱高产作物的引进,使得以前不适宜耕种的荒山、丘陵等得以利用,扩大了耕地面积。但过度的垦荒造田,导致了水土流失
思考 美洲物种的传播对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有何作用?
试答:
提示 改变传统耕作制度,提高土地利用率;缓解饥荒,促进人口增长;提高农产品的商品化水平,缓解农民地租负担;改变农业生产结构;促进畜牧业和城市经济的发展。
思维点拨 “餐桌革命”
明朝末年以来,美洲的豆类、番茄、玉米、甘薯、辣椒、花生等作物向中国、东南亚的广大亚洲地区传播,以其丰厚的产出和充足的营养支撑着众多的人口,打破了传统的粮食结构,这些现象被称作“餐桌革命”。
主题二 物种交流——哥伦布大交换的影响
名家论史 哥伦布大交换对中国的影响
明代的疆域,大于宋代,至少增加了西南、河北大部分与东北地区。但是,仅以这些地区生产的粮食,犹不足维持明代中叶以后增加的人口。明代开始,有许多新的粮食作物引进中国,最为重要者为甘薯与玉米。甘薯“亩可得数千斤,胜五谷几倍”,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两者皆富于淀粉,可充主食,以补稻米与麦类之不足。且不拘土壤与地形,或可在山地种植,或可在沙地栽培,将过去认为无法使用的土地,一概变为农田。
——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解读 明清时期新作物的传入改变了中国人民传统的粮食结构,缓解了中国的人地矛盾,但也破坏了生态环境。
史料探究 哥伦布大交换的全球影响
材料一
材料二 大宗烟草、玉米、橡胶等新物产出现于欧洲市场;原来在近东贸易中数量极少的商品如香料、茶叶、大米、蔗糖等成为大宗商品,进出口量骤增……许多昔日的奢侈品成为大众日用品。——摘编自李吟枫《世界市场的形成及历史作用》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大陆和旧大陆在哪些方面进行着交流与联系?这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了哪些影响?
试答:
提示 交流与联系:新旧大陆之间物种交流、疾病传播。
影响:不同物种的交流推动了当地经济和贸易的发展,促进世界经济联系增强。疾病传播给人类带来灾难。
深化拓展 从“历史解释”角度理解美洲高产作物在中国传播的影响
(1)使农作物种类增多,粮食总产量大幅度提高,粮食压力有所缓解,缓和了人地矛盾,促进了人口增长。
(2)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粮食结构和人们的饮食习惯,丰富了中国人的日常饮食。
(3)更多的土地用来种植经济作物,推动了农作物的商品化,客观上促进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4)大量荒地被开垦,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造成了一些地区的结构性贫困,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这些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1.(2022·连云港高二下期末)1500年,亚欧大陆人口约为4.25亿。到1600年,人口增加了25%,达到5.45亿。从1700年开始,人口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到1750年,人口达到7.2亿,1800年人口突破9亿。这种状况( )
A.降低了工业革命的人力成本
B.促进了全球商品贸易网的形成
C.推动了国际劳动分工的出现
D.得益于大航海带来的物种交换
答案 D
解析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欧大陆人口从1500年之后增长迅速,新航路开辟后带动了物种交换,高产作物的种植使得人口的增长速度急速增加,故选D项;工业革命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材料仅涉及人口的增长,没有明确全球贸易与人口增长之间的具体关联,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具体的国际劳动分工的表现,排除C项。
2.到了18世纪,玉米和马铃薯在亚欧人饮食中所占的比重大大提高,支撑着众多的人口。从西欧到中国的土地上,美洲的番茄和辣椒提供了维生素,并使饮食有滋有味。对这一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
A.欧洲的本土作物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
B.工业化带来的粮食增长使世界人口激增
C.物种交流有利于改善世界各地的饮食结构
D.粮食作物是早期亚欧贸易的主要交易品种
答案 C
解析 材料反映了18世纪亚洲、美洲以及欧洲物种交流对世界各地饮食结构的影响,故C项正确。玉米和马铃薯属于美洲的物种,故A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工业化的影响,故B项错误。D项材料未体现。
知识体系 学科术语
1.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甘薯等物种陆续传播到欧洲、亚洲、非洲等地。 2.新航路开辟后,小麦、水稻等农作物和鸡、牛、羊等禽畜传入美洲。 3.食物物种交流丰富了人们的食物种类,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推动了当地经济和贸易的发展。 4.新物种的引进对当地生态环境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家国情怀
物种交流是世界文明交流的重要方式,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文明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不是冲突的根源,而是互补的基础,是创新发展的前提。不同文明国家之间,交流互鉴越频繁、越深入,彼此之间也就越认同、越尊重,国家之间的关系也就越稳固。交流互鉴越稀少、越浮浅,相互之间也就越容易误解,越容易产生矛盾和冲突。“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面对当前世界各国之间、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和摩擦,我们要以开放的态度,坚持文明的交流与互鉴,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结合习近平讲话整理
解读 多元多彩、和合共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本态势,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基本规律,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
史学前沿
植物、动物、人口和病菌在哥伦布和其他欧洲水手的远航探险以后,开始在全球范围内传播。16世纪伊始,传染病使美洲和太平洋岛屿上的土著人口数量锐减。1500—1800年,可能有1亿以上的人口死于传播到美洲和太平洋岛屿上的疾病。但是,从长期来看,由于粮食作物和牲畜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传播,物种交流所带来的人口增长是大于人口损失的。从18世纪开始直到现在,世界人口持续增长,营养改善是促进世界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小麦、水稻、甘蔗、苹果等从欧亚大陆来到美洲,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番茄、辣椒、花生等农作物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生根发芽。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解读 物种交流是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过程中的必然现象;物种交流有利有弊,一方面食物物种交流促进了人口增加,另一方面病菌传播给人类带来了灾难。
感悟与思考 记录点滴心得 培育历史学科素养
课时精练
1.(2022·衢州市高二上期末)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物种陆续传播到欧洲、亚洲和非洲等地,下列作物原产于美洲的是( )
①葡萄 ②甘薯 ③玉米 ④甘蔗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葡萄原产于西亚,故①错误;甘薯原产于美洲,故②正确;玉米原产于美洲,故③正确;甘蔗原产于亚洲,故④错误;选择C项符合题意。
2.(2023·营口市高二月考)地理大发现后,欧洲社会生活中出现了一种新的食物,一度被视为“邪恶的植物”,十八世纪以后被称为“地下苹果”,迅速普及。以下选项中最有可能是该种食物的是( )
A.马铃薯 B.小麦 C.水稻 D.辣椒
答案 A
解析 据所学可知,随着新航路的开辟,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原产于美洲的马铃薯传入欧洲,16世纪末,开始作为食用作物在欧洲推广,18世纪时,帮助法国度过饥荒,由于部分野生马铃薯含有龙葵碱,加上直接生吃,中毒事件层出不穷,一度被视为“邪恶的植物”,人们称它为“地下苹果”,故A正确。
3.(2022·杭州高二下期末)传统的欧洲作物,无论是小麦、大麦、燕麦都是冬季或春季作物。仲夏后通常是饥荒的季节,而玉米恰好在这个时段成熟,利用夏季闲置的土地,而且产量大大超过了它们,玉米得到了一个“灾难时期的生命线”的称号。由此可见,玉米种植( )
A.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B.有利于缓解饥荒
C.改变农业生产结构
D.促进了人口增长
答案 B
解析 由题干中可知,玉米种植有利于缓解仲夏后的饥荒,故选B项;题干并未提到玉米的种植是否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排除A项;题干中并未提到玉米种植在农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也就无法体现是否改变了农业生产结构,排除C项;题干中提到的是玉米种植可以缓解饥荒,而不是促进人口增长,排除D项。
4.(2022·定州市高二上期末)著名农史学家石声汉曾对域外引种作物名称做过分析:凡是名称前冠以“胡”字的植物,大多为两汉两晋时由西北引入;凡是名称前冠以“海”字的植物,大多为南北朝后由海外引入;凡是名称前冠以“番”字的植物,大多为南宋至元明时由“番舶”引入;凡是名称前冠以“洋”字的植物,大多由清代乃至近代引入。由此可见,中国古近代对域外作物的引种( )
A.呈单向交流模式 B.带有较强的歧视性
C.以美洲作物为主 D.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答案 D
解析 据材料可知,不同时期引入不同的物种,名称前冠也是不一样的,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故选D项;中国古代在对外交流中本土的物种也传播到了其他地区,是双向交流模式,排除A项;“胡”“海”“番”“洋”等词,体现了中国人对外来物种的好奇性,看不出歧视性,排除B项;明清时期传入的玉米、番薯等来自美洲,之前的有的来自西域等地,排除C项。
5.(2023·金华高二检测)李百川小说《绿野仙踪》(乾隆年间成书)四十九回:何公子递下十二两银子扬长而去,苗秃子帮闲骂道:“不想他是个西番柿子,中看不中吃的歪货物。”据此,对“西番柿子”推断正确的是( )
A.仅作为观赏植物存在
B.当时不作为食用蔬菜
C.该物种来自西亚地区
D.乾隆年间被引入中国
答案 B
解析 据材料“中看不中吃的歪货物”可知,乾隆时期番茄不作为食用蔬菜,故选B项;番茄除用作观赏外,还可以当做药用植物,排除A项;番茄来自美洲,排除C项;番茄明朝万历年间被引入中国,排除D项。
6.16世纪伊始,随着新航路开辟,一方面美洲的作物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等地生根发芽。另一方面也有许多新物种来到美洲。下列物种属于欧洲人带入美洲的是( )
A.小麦、水稻、牛、马
B.玉米、马铃薯、番茄、花生
C.玉米、水稻、牛、马
D.马铃薯、番茄、花生、葡萄
答案 A
解析 小麦、水稻、牛、马都不是美洲原有产物,故A项正确。玉米、马铃薯、番茄、花生原产地都是美洲,故B、C、D三项排除。
7.(2022·昆明高二上期末)水稻本是英国移民者不熟悉的作物,16世纪开始,正是非洲人种植水稻的技艺使北美南卡林罗纳变成充满生机的“水稻王国”,并把水稻种植“提高到令欧洲人钦佩的水平”。这反映了,当时北美地区( )
A.生产关系发生了显著变化
B.非洲人的社会地位提高
C.食物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
D.水稻种植超越欧洲地区
答案 C
解析 18世纪中期,水稻成为北美第二大农作物,产量仅次于小麦,故选C项;题干提及的是水稻的传播,而非生产关系的变化,排除A项;16世纪开始,非洲人被西欧殖民者掳掠,贩卖到美洲作奴隶,排除B项;材料中无法体现出“超越欧洲地区”,排除D项。
8.(2022·宁波高二下期末)16世纪末,马铃薯作为食用作物开始在欧洲推广。17世纪上半叶,英国入侵爱尔兰,捣毁庄稼,致使大多数农作物歉收乃至颗粒无收,唯有生长在地下的马铃薯安然无恙,帮助爱尔兰人度过荒年。爱尔兰逐渐成为以马铃薯为主食的国家。这说明马铃薯的种植( )
A.提高了欧洲粮食产量,促进人口增长
B.改变了区域食物结构,影响饮食习惯
C.延缓了殖民扩张过程,推动文明发展
D.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导致庄稼歉收
答案 B
解析 材料说明马铃薯的种植改变了爱尔兰这一区域的食物结构,影响了饮食习惯,故选B项;题干信息体现的是马铃薯帮助爱尔兰人度过荒年,并成为其主食,未提及促进人口增长,排除A项;题干未提及马铃薯可以延缓殖民扩张的过程,排除C项;题干中庄稼歉收的原因是英国人的入侵,而不是马铃薯的种植,排除D项。
9.(2023·武汉高二质检)玉米最早是在美洲培育的,哥伦布将这种“奇异的谷物”带回欧洲,16世纪传入西非和中国,17世纪末18世纪初传入黄金海岸和达荷美之间的地区,有历史学家在评论玉米在世界上的传播意义时说:“其价值超过了所有的黄金。”对该评价理解最准确的是( )
A.玉米的传播是世界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
B.缓解粮食压力,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C.价格革命使得玉米价格比黄金价格更高
D.玉米的传播使世界不同地区的联系加强
答案 B
解析 玉米属于高产作物,大规模种植后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缓解粮食压力的作用,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故选B项;世界人口增长的原因众多,材料没有对玉米推广种植与其他原因进行比较,故“主要原因”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材料没有明确玉米与黄金的价格,排除C项;世界不同地区的联系加强是因为新航路的开辟而不是玉米的传播,排除D项。
10.18世纪以前,英国人习惯用自家的小园子供养自己。19世纪中期,英国工人的饮食水平随着工资水平的变化而变化,工资较高的工人吃得较好;在工资最低的工人家里,土豆成了唯一的食物。材料意在说明当时英国( )
A.食物供应商品化趋势明显
B.工业革命摧毁了小农经济
C.新航路开辟改变了饮食结构
D.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拉大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18世纪以前英国人的食物主要是自给自足的,19世纪中期英国工人则依据工资水平来决定所吃的食物,食物需要使用工资来购买,这说明当时英国食物供应商品化趋势明显,故A项正确。B项无法由材料得出,排除;新航路开辟与材料时间不符,C项排除;材料并未比较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D项排除。
11.(2022·衢州高二下期末)新航路开辟后,不同地区之间的食物物种交流,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下列不能体现这一说法的是( )
A.“番椒:丛生,白花。子俨秃笔头,味辣,色红,甚可观”
B.“玉蜀黍,可炸炒食之,炒拆白花,如炒拆糯谷之状”
C.“六月……火伞火珠,未足为喻。草本也,来自西番,故名”
D.“俗嗜酒,马嗜苜蓿……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蒲陶(葡萄)肥饶地”
答案 D
解析 葡萄等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中国,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番椒”指辣椒,原产于美洲,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传播,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玉蜀黍”指玉米,原产于美洲,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传播,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六月……故名”指美洲的番茄,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传播,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12.(2022·黄冈高二下期中)15世纪末,哥伦布第二次远航美洲时,将水稻等作物带到美洲的海地、波多黎各等地。在随后的一两个世纪内,水稻种植逐渐扩展到美洲的其他地区。18世纪以后,北美的水稻种植业进入到黄金时期,稻米成为纯粹的经济作物。由此可见,水稻在北美的播种( )
A.为北美农业发展注入了活力
B.提高了北美农业的集约化水平
C.拓展了北美居民的饮食习惯
D.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水稻传入美洲后,促进了北美农业发展,故选A项;题干未提及农业集约化的相关信息,排除B项;题干未提及北美居民在水稻传入前后饮食结构的变化等信息,排除C项;“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的是工业革命,排除D项。
13.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烟叶、玉米和马铃薯等作物由西班牙人带回欧洲,传遍世界;水稻、甘蔗、葡萄等植物,马、牛、驴等动物,以及先进的生产方式,则随着欧洲移民一起进入美洲。这说明( )
A.殖民活动客观上推动文明交流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C.新航路开辟带来经济繁荣
D.农作物种植不受地域影响
答案 A
解析 材料表明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烟叶、玉米、马铃薯等物种传入欧洲,而水稻、甘蔗、葡萄等欧亚农作物和先进的生产方式传入美洲。由此可知,殖民活动客观上推动文明交流,A项正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与材料时间不符,B项排除;材料没有反映经济是否繁荣的问题,C项排除;据常识可知,农作物种植不受地域影响显然是错误观点,D项排除。
14.(2023·佛山市高二月考)据学者研究,18世纪中叶开始,玉米和番薯在中国南方大规模推广,至19世纪下半叶进一步推广到北方。同时期人口增长情况如下表。(单位:千人)
1680—1880年中国人口(曹树基—中国
人口数据库1393—1953)
年份 1680 1776 1820 1851 1880
人口 184 993 311 645 383 287 437 323 364 339
由此可知,清代( )
A.玉米番薯种植与人口同步增长
B.玉米番薯推广是人口增长的主因
C.人口压力促进玉米番薯的推广
D.北方山地多不利于玉米番薯种植
答案 C
解析 从18世纪中期我国开始大量种植玉米和番薯,并且快速地向北方推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玉米和番薯都是高产作物,能够应对人口不断增加带来的粮食压力,故选C项;人口增长从17世纪中后期开始,番薯和玉米的推广种植从18世纪中期开始,并不同步,排除A项;玉米和番薯的推广种植是应对人口增长的措施而非主因,排除B项;我国北方多平原,地形较为平坦,多山地的是南方,排除D项。
15.美国历史学教授克罗斯比在《哥伦布大交换》中讲道:“欧洲人发现南北美洲并来此定居时,带到新大陆来的禽畜和作物及偷偷溜上船的老鼠、不小心带来的杂草种子,所有这些组成一个生物旅行箱,这个旅行箱由原产于欧洲的和来自亚非的一些物种组成。”这说明新航路的开辟( )
①促进了不同大陆间的物种交流
②推动了各大陆的城市化进程
③给美洲人民的生存环境带来威胁
④促进了美洲的原始资本积累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 C
16.(2022·昆明高二下期末)(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492年以后的玉米、马铃薯传播示意图
——摘编自[美]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
材料二 咖啡原产于非洲,6世纪传入阿拉伯半岛,15世纪后传播到欧洲。17世纪初,威尼斯商人开设了欧洲第一家咖啡馆。此后,英国的牛津、伦敦,法国的巴黎、马赛等地也相继开设咖啡馆。17世纪中叶,荷兰人将咖啡移植到锡兰岛,后传到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地。18世纪初,咖啡推广到北美。——摘编自《经济与社会生活》
材料三 滇池被誉为“高原明珠”,是昆明市的“母亲湖”,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中央及地方政府不断加强滇池治理的力度。1982-1995年,由巴西引入水葫芦,净化了滇池水质,增加了水面绿色植被,但也抑制了湖内其他植物生长。1997年后,从墨西哥引入小龙虾,有效治理了绿藻、红藻污染,滇池水质明显改善,但小龙虾繁殖过盛,影响了本土鱼类生长。
——摘编自李玲玲、刘秋琳《从启动治滇到精准治滇,细数滇池治理历程及转变》
(1)有学者认为,材料一中的现象引发了中国明清时期的“经济与社会生活”变动,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5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咖啡为例,说明全球性物种交流的重大意义。(5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物种交流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5分)
答案 (1)说明:高产作物的大量引入,缓解了人地矛盾,提高了粮食产量,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使明清经济发生变动;改变了人们的食物结构,丰富了食物种类,改变了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推动社会生活发生变化。
(2)意义:丰富了人类物质生活;加强了世界联系,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问题:应从国情出发因势利导;注重生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