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学案(含解析) 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学案(含解析) 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8-17 22:13: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单元主要阐述了古代、近代和现代生产工具的发展演变,伴随着生产工具的进步,人们的劳作方式也发生了革命性转变。主要表现在:
1.古代:农业工具从石器发展到铁器,劳作方式也从集体耕作逐步发展为家庭式或庄园式劳作;手工业生产工具不断进步,出现手工业家庭和手工业作坊两种方式。
2.近代:以两次工业革命为先导,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生产工具走向机械化和电气化,工厂制度形成,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影响。
3.现代: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新科技革命开始并逐步深入,生产工具呈现出自动化和信息化的特点,对人类的劳作方式、社会生活等产生革命性意义。
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目标导航
课程标准 素养解读 核心概念
1.了解劳动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 2.了解历史上劳动工具的变化和主要劳作方式。 时空观念:梳理古代东西方农业工具的发展历程,厘清时空脉络,形成宏观历史视野。 唯物史观:认识古代手工业工具的分类及改进。 史料实证:搜集古代中国农业家庭式劳作方式、罗马共和国奴隶制庄园、中古西欧庄园等的相关资料,认识东西方劳作方式的发展概况,认识生产方式的变革给人类社会带来的革命性意义。 生产工具 劳作方式 小农经济 庄园经济
时空坐标
知识点一 农业工具的变化 [学生用书(第20-21页)]
中国 世界
耕作工具 石器 旧石器时代以打击为主,新石器时代增加了磨制
青铜 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小件青铜器 青铜器最早出现在西亚、北非地区
铁器 战国时期,铁制农具逐步推广 公元前15—前14世纪,赫梯人率先掌握了冶铁技术,后来传入两河流域、中亚、北非和欧洲
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以灌钢法制作的农具
灌溉工具 汉末 三国 汉末已出现翻车,马钧进行革新 世界许多文明地区都发明了灌溉工具。在古埃及和中国等地,人们已懂得利用杠杆原理进行灌溉
唐朝 出现了筒车,借助水力汲水入筒进行灌溉
畜牧工具 古人用圈厩来饲养禽畜,用马槽来喂马
思考 铁犁牛耕技术和翻车、筒车等灌溉工具是怎样促进农业发展的?
试答: 
提示 铁犁牛耕促进精耕细作的农业产生并发展;灌溉工具扩大农耕区域,提高了粮食产量,两者都使农业稳定发展。
误区提醒 筒车和翻车都是灌溉工具,二者最大的不同是筒车随水流自行转动,不用人力,而翻车要用人力将水从低处汲到高处。
主题一 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生产工具
名家论史 石器时代
磨光石器加工较为复杂。首先要将石器粗制成一定形状,然后在磨石上撒上湿沙将其外表磨光。经过磨制的石器,外形精细准确,还可按石器的用途,磨出较为锋利的刃口。因此考古学上把这种石器叫作“新石器”。制陶术的出现,是原始手工业诞生的标志,也是人类第一次用人工的手段制造出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摘编自乔明顺《简明世界史》
解读 从打制石器到磨制石器,是人类生产力的重大飞跃。
史料探究 中国古代的农业工具
材料一 中国古代耕作工具
石制农具     铜铲    铁锄
材料二 翻车的演变历程
图一     图二     图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农业工具发展的特点及影响。
试答: 
提示 特点:种类增多;材质由非金属到金属;动力发生了变化,从人力到畜力再到自然力。
影响: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了农业的精耕细作,扩大了耕地面积,提高了粮食产量;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
深化拓展 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历史特征
(1)以耕作工具为主:从原始社会的石刀、石镰、耒耜到封建社会的铁犁、铁锄等,耕作工具不断演变,越来越进步。耕作工具一直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工具,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征服。
(2)诸文明各有特点,自成系统:世界各主要文明古国都建立了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其农业生产工具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也各具特色。如西亚乌尔王陵的铜斧头、中国的战国铁双镰范、俄罗斯的对犁等。
(3)灌溉工具富有特色:各区域的古代文明大多建立在大河流域,农业灌溉工具不可或缺。在古埃及和中国,人们很早就利用杠杆原理进行灌溉,如春秋时期的楚国桔槔。中国古代还有翻车、筒车、风力水车等。
(4)持续改进,沿革清晰:从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再到铁器时代,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经历了脉络清晰的演变,也留下了丰厚的文化积淀。
1.(2023·杭州高三月考)管子曰:“今铁官之数(办法)曰,一女必有一针一刀,若(然后)其事立。耕者必有一耒一耜(大锄)一铫,若其事立。行服连轺輂(车)者,必有一斤一锯一锥一凿,若其事立。”材料所述现象反映的本质是(  )
A.生产方式的变革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
B.铁器使用比较广泛
C.生产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
D.政府大力推广铁器
答案 C
解析 材料反映的本质是生产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故选C项;生产方式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B项是现象,而非本质,排除;仅凭材料信息看不出政府大力推广铁器,排除D项。
2.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频繁,这一时期社会生产也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下列项中,与这一时期相符合的是(  )
①灌钢法的出现 ②曲辕犁开始使用 ③翻车的发明 ④水排的发明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 A
解析 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以灌钢法制作的农具,故①正确;唐代曲辕犁开始使用,故②错误;三国时期马钧对翻车进行了革新,用于灌溉,之后在民间广泛使用,故③正确;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发明水力鼓风冶铁的水排,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
知识点二 手工业工具的进步 [学生用书(第21页)]
时期 纺织 陶瓷 金属冶炼
原始社会 山顶洞人已经用骨针缝制兽皮 泥条盘筑;坯车 锻打工具:土炉、锤、锉 铸造工具:坩埚、范
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古人使用陶纺轮作为纺线工具
汉朝 使用纺车纺纱,用提花机织出带有精美花纹的丝织品
南北朝 匣钵
唐宋 支钉
元朝以后 纺织机成为农耕家庭不可或缺的生产工具
思考 2013年,四川成都天回镇老官山汉墓出土了四件蜀锦提花机模型(见教材),其形制前所未见,堪称迄今为止世界最早的提花机模型。这一发现有何意义?
试答: 
提示 填补了中国乃至世界纺织史和科技史的空白,成为汉朝成都纺织业的重要见证。
思维点拨 中国古代冶铁燃料的变化
汉代开始用煤做燃料冶铁,北宋时用煤冶铁相当普遍;南宋末年,我国开始用焦炭冶铁,明朝流行开来。
1.(2022·北京市朝阳区高二上期末)古代金属器具成型方式包括锻打和铸造两种。下图的制作工艺和工具出现在(  )
A.半坡时期 B.商周时期
C.两汉之际 D.唐宋之交
答案 B
解析 题干内容中所呈现的制作工艺和工具属于范铸法的范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范铸法出现于商周时期,故选B项。
2.(2023·浙江浙南名校高三上联考)下图是不同时期制作陶瓷使用的主要工具,它们反映了我国古代陶瓷业(  )
    匣钵     支钉
A.手工生产技术不断进步
B.陶瓷产品种类繁多
C.手工业者社会地位提高
D.规模宏大分工精细
答案 A
解析 材料反映了陶瓷业生产工具不断改进,陶瓷生产技术不断进步,故选A项;材料无法体现陶瓷产品种类繁多,排除B项;材料不涉及社会地位,排除C项;分工精细指劳动分工精致细密,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
知识点三 劳作方式的发展 [学生用书(第22-23页)]
方式 时间 特点 作用
农业家庭式 中国战国时期、古希腊罗马时期 家庭生产、自给自足 促农业、供赋税
农业庄园式 罗马共和国晚期、中古时期的西欧、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 集体劳作、大小不一、自给自足 促进生产力发展
手工业家庭式 春秋战国 以家庭为单位、世代传承、与家庭生产相结合 农民生活的重要来源,提高手工业技艺
思考 《史记·商君列传》记载: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实施这一措施的原因。
试答: 
提示 适应土地私有和家庭劳作方式的政策调整,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
概念阐释 劳作方式
劳作方式是在劳动过程中劳动者所采取的劳动组织形式,属于生产关系的一部分,劳作方式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主题二 农业家庭式劳作——中国古代基本的劳作方式
名家论史 生产工具的进步
铁犁牛耕技术使大量的荒地得到开垦,私田大量增加,私田不向国君缴纳赋税。以鲁国为代表的各诸侯国为增加收入,进行税制改革,无论公田、私田一律按亩征税,促使新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在新兴的地主阶级的推动下,各诸侯国先后进行了变法活动,封建制度最终在各诸侯国确立。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较为彻底。
——摘编自刘来刚《图解基础知识手册·高中历史》
解读 战国时期铁制农具的使用推动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推动了社会转型。
史料探究 东西方的农业劳作方式
材料一 土地私有化打破了以往那种集体生产的农耕传统,使集体生产向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生产形态过渡,西周时期的大规模集体耕作制,也转为小家庭耕作制为主。与倡导农业生产小家庭化相配合,战国开始,手工业也日益小家庭化,尤其是提供衣被之用的纺织业,虽有少量官营或私营手工场,但占压倒优势的却是家庭纺织业。一个家庭内男子力耕,女子纺织,这种男耕女织、以织促耕的自给自足的家庭小农业,逐渐成为中国农耕经济的主体。
——摘编自仇赛飞、朱巧香《传统文化的现代反思》
材料二 继罗马帝国之后的大迁移的世界完全是一个农业社会。每个农民都种足够的粮食、饲养足够的绵羊和奶牛,完全自给自足,不必仰赖他人。中世纪的骑士同时也是拥有田产的乡绅,少有出现必须用钱购买某种物品的情形。他们的庄园里能够出产供他和他的家人吃、喝、穿的一切物品。——摘编自[美]房龙《人类的故事》
根据材料,指出古代中国和西方的劳作方式,并概括其特点。
试答: 
提示 中国:农业家庭式劳作,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为特点。
西方:封建庄园式劳作方式,呈现自给自足的特征。
深化拓展 古代的劳作方式及特点
劳作方式 管理 劳动者、产品 地位或作用
农业家庭 男尊女卑的家长制 男耕女织 自给自足 封建社会的基本劳作方式和国家赋税的主体;后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农业庄园 庄园主或管家管理 奴隶或农奴或佃农劳动 一般拥有较大军事实力,是国家割据的隐患
官营作坊 政府官僚管理 匠户,后雇募专技工人;皇帝或官府专用;不在市场流通 至明代前期占据主导地位,代表我国古代手工业最高水平
私营作坊 民间私人自主经营 本人或雇佣专技工人;民间消费的产品在市场流通 明中叶以后占据经济主导地位
手工业 家庭 农户的副业 父子或师徒传承;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剩余部分出售 作为农耕经济的辅助,一直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中
1.甲骨文卜辞云:“(王)大令众人曰:协田。”《诗经》曰:“千耦其耘。”《吕氏春秋》则说:“今以众地者,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迟也。”从甲骨文、《诗经》到《吕氏春秋》记述的变化,这从一个侧面说明(  )
A.劳作方式已由集体向个体劳作转化
B.铁犁牛耕成为农业主要的耕作工具
C.精耕细作推动古代农业的持续发展
D.自然经济在传统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答案 A
解析 材料从一个侧面说明劳作方式已由集体向个体劳作转化,故选A项;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农业主要的耕作工具,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精耕细作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自然经济在传统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排除D项。
2.山东滕州出土的一汉代耕耱画像石显示:中间一男子扶犁耦耕,一牛一马拉犁,其后有一男子操耙耱地。前方有三人持锄耘地,一人端着水罐似在浇水。画面左侧有一妇女挑着担子,带着两个小孩朝田间走,似为送饭而来。画像右侧大树下有一人持杖而坐,当为监工。该场景反映了汉代(  )
A.农民重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B.生产关系革新后农民积极生产
C.存在分工合作的集体经营方式
D.农业领域的多种经营模式盛行
答案 C
解析 据题干可知,此画像石有扶犁耦耕、操耙耱地、持锄耘地、浇水、送饭、监工等,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农忙时期的耕作工作,故选C项;材料主旨是农业生产中的分工合作,而非土地利用效率提高,排除A项;汉代田庄经济下,田庄的劳动者为依附民,生产关系未革新,排除B项;“多种经营模式盛行”不符合史实,农业实行多种经营是在明清时期的江南地区,排除D项。
知识体系 学科术语
1.世界各个文明的农业生产工具与耕作方式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均经历了由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阶段。 2.社会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工具的进步和生产方式的变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 3.耕作工具和灌溉工具的进步,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4.农业家庭式劳作、农业庄园式劳作、手工业家庭式劳作与作坊式劳作是古代重要的劳作方式。
家国情怀
孙叔敖认为治国先治水,治水以兴邦。《淮南子·人间训》记载:“孙叔敖决期思之水,而灌雩娄之野。”他截引期思的水,来灌溉附近的旱田,慢慢发展成为灌溉区,为水稻的大面积种植打下了基础;云梦通渠的修建,使云梦泽成为一个重要的粮食产区,并打通了楚国的北上运输线;蓄水灌溉工程——芍陂建于安徽寿县境内,唐朝时改名为安丰塘,至今仍发挥着灌溉效益。孙叔敖注重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的治国理念与实践,使得楚国仓廪实、武备足,为楚国的霸业打下基础。——摘编自耿华玲《楚令尹孙叔敖的为政思想及现代启示》
解读 孙叔敖注重治水,扩大了水稻种植面积,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蓄水灌溉促进了楚国农业的发展;使楚国实力增强,为楚国的霸业打下基础。
史学前沿
学徒制是中国古代职业教育中最为普遍的形式。徒弟对师傅唯命是从,师傅则将所掌握的技术经验用专业性的行话传授给徒弟。技术传授没有模式,依靠师徒之间心理的传授和领悟,其内容涵盖工作的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环节。艺徒制以职业实践为中心来组织教学内容,学生不注重学历,只注重其就业价值,只重视操作而不重视理论的追寻。学徒主要是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边看、边干、边学。为了保证技艺和秘诀的代代相传,学徒视师如父,师傅视徒如子。师傅在传授技艺的过程中,为竞争的需要或其他原因,对技艺的传授层层设限,甚至不将一些特殊高超的技艺传授给徒弟,导致一些技艺的失传。
——摘编自孙立家《中国古代职业教育的主要教育形式——艺徒制》
解读 我国古代艺徒制下师傅注重言传身教、技能传授以心传为核心、技艺传授细致周全、重实践轻理论、重视技艺传承、伦理色彩浓厚、技艺传承具有保守性。
感悟与思考 记录点滴心得 培育历史学科素养
课时精练
1.(2022·邢台高二下期末)据《先秦手工业史》的统计,发现和出土春秋时期铁器的地点仅有42个,而发现和出土战国铁器的地点已经涉及我国24个省(区、市)约423个地点,出土的战国铁器总数有6 167件以上。由此可推知,春秋战国时期(  )
A.冶铁技术不断进步
B.小农经济逐渐形成
C.铁器使用日益普遍
D.农业生产范围拓展
答案 C
解析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使用的范围广,数量大,由此可知,铁器使用比较普遍,故选C项;材料不能反映冶铁技术的变化,排除A项;根据材料无法判断当时的生产组织形式,排除B项;根据材料无法确定这些铁器是用于农业还是手工业,无法单独说明农业的范围,排除D项。
2.(2023·湖北鄂北六校联考)下列图一和图二所示“水排”和“筒车”的出现,其共性是(  )
图一          图二
A.都脱离了自然条件的限制
B.都体现了灌溉技术的发展
C.都体现了生产动力的改进
D.都体现了耕作技术的提高
答案 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水排是使用水力进行鼓风冶铁,筒车是以水力为动力,两者都利用自然力,都体现了生产动力的改进,故选C项;两者都利用水力,没有脱离自然条件的限制,排除A项;水排是水力鼓风冶铁工具,而不是灌溉工具,排除B项;材料图片是冶炼工具与灌溉工具,均与耕作技术无关,排除D项。
3.(2023·河南九师联盟高三联考)班昭(史学家班彪之女、班固之妹)《针线赋》中载,“熔秋金之钢精,形微妙而直端”。作为例证,材料可以说明(  )
A.汉赋的风格受到史学观的影响
B.铁制品已应用于汉代日常生活
C.古代技术创新推动手工业发展
D.汉代兵器制造已达到较高水平
答案 B
解析 据材料“熔秋金之钢精,形微妙而直端”可知,钢针做工精巧,说明铁制品已应用于汉代社会的日常生活中,故选B项;班昭是汉代人,《针线赋》并非史学著作,排除A项;材料只提到钢针的制作,并没有提到是否推动手工业发展,排除C项;铁针并非兵器,排除D项。
4.(2023·华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1972年山西右玉县常门水库工地施工现场挖掘出汉墓群,在一些墓椁室周围发现了大量的4厘米见方的炭块与石块混合物。经考证,在墓中椁基周围放置煤炭是为了干燥和防腐。这表明(  )
A.山西地区煤炭的开采利用最早始于西汉时期
B.山西采煤业历来在全国举足轻重
C.当时人们对煤炭的特性和用途已有初步认识
D.山西省拥有得天独厚的煤炭资源
答案 C
解析 据材料可知,汉代人们已经能够认识到煤炭具有干燥、防腐的特性,所以人们将煤炭作为葬具用于陪葬,故选C项;材料不能体现人们对煤炭的普遍开采利用,排除A项;山西采煤业在近现代工业化的过程中才取得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排除B项;材料并未说明墓葬中的煤炭来自山西本地,也有可能来自商品贸易,排除D项。
5.(2023·淮安高三上期中)研读下列一组历史图片,从中可解读出的正确信息是,这些历史图片(  )
汉代投壶图   唐代马球铜镜 
A.体现了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
B.呈现了古代手工技术的概貌
C.可为古代体育文化提供佐证
D.反映了工艺品影响体育发展
答案 C
解析 三幅图片都与体育活动有关,因此这些实物反映了古代体育文化的一些情况,可为古代体育文化提供佐证,故选C项;材料内容以写实为主,排除A项;仅仅以材料中三幅图片的内容无法呈现古代手工技术的概貌,排除B项;材料中的工艺品只是反映了体育的发展,并没有影响体育的发展,两者并不能形成因果关系,排除D项。
6.(2022·北京市西城区高二上期末)生产工具的进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下列生产工具按其出现的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
①耕作工具——铁犁铧 ②灌溉工具——翻车 ③纺织工具——陶纺轮 ④制瓷工具——支钉
A.①②④③ B.③①②④
C.③④②① D.④②①③
答案 B
解析 ①战国时期出现铁犁铧,用来破土,省时省力;②东汉末期已出现灌溉工具翻车,三国时期马钧对其进行了革新;③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古人就使用陶纺轮作为纺线工具;④唐宋时期,为了使器物在烧制过程中不粘连,工匠在器物底部放置已烧制好的黏土块——支钉;故按时间先后排列顺序为③①②④,选择B项符合题意。
7.(2023·重庆一中高三月考)下图所示为山东嘉祥洪山村东汉画像石(局部)。图中左侧男子跪地执斧砍制木料,面前有一辆即将制成的推车;其背后妇人,背负小儿,手拿一段辋(车轮外周);下侧一人呈操作状,另一人佩刀而立,呈监督状。这一考古发现可用于研究东汉(  )
A.家庭手工业的进步
B.地主庄园的生产模式
C.商品经济发展繁荣
D.浪漫主义的绘画潮流
答案 B
解析 材料中有一人佩刀而立,监督生产,根据所学可知,东汉庄园的手工业生产中存在强制性劳动的状况,故选B项;上述画像石是庄园手工业的生产状况,排除A项;据画像石无法推测商品经济发展的状况,排除C项;该画像石展现了东汉时期手工业生产的场景,具有一定的写实性,排除D项。
8.(2022·太原高二上期末)铁犁牛耕技术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到汉代耕犁基本定型,唐朝发明了曲辕犁,结构完备,轻便省力,是当时先进的耕犁。此后曲辕犁一直沿用至清朝,没有革命性突破。这反映出明清时期(  )
A.耕犁技术世界领先
B.农业生产面临困境
C.小农经济出现停滞
D.经济体制的稳定性
答案 C
解析 据材料可知,耕犁技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发展和创新,反映了明清时期小农经济出现停滞,故选C项;材料中没有对比,无法得出“世界领先”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小农经济耕作技术没有发展和创新,而不是农业生产面临困境,排除B项;材料与经济体制的稳定性无关,且小农经济具有脆弱性,排除D项。
9.(2022·长寿区七校高二下期末)《中国食物》中提到:汉朝农业产量高于中世纪的欧洲,欧洲每英亩500磅的产量就被视为高产,而且由于种植的谷物品种产出率低,收成中的1/3必须留作种子。中国人留种要少得多,而得到的回报却要多得多。汉朝农业高产主要是由于(  )
A.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
B.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C.铁犁牛耕技术的成熟
D.重视水利工程的修建
答案 A
解析 汉朝农业高产主要是由于小农经济条件下农业采用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使单位面积产量相对较高,故选A项;重农抑商的政策对农业生产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但是不如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更有助于提高粮食产量,排除B项;铁犁牛耕技术是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中的一个表现,所以A项中已经包含了C项,排除C项;水利工程的修建也是增加农业产量的原因之一,且属于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方式中的组成部分,排除D项。
10.(2022·亳州市高二上期末)9世纪起一种新的封建农业经济组织形式——农奴劳役制庄园开始在西欧流行。这说明,西欧(  )
A.大型奴隶制庄园受到追捧
B.农业家庭式劳作日渐普及
C.集体劳作的形式逐渐瓦解
D.农业庄园式劳作渐趋盛行
答案 D
解析 据材料可知,9世纪的西欧流行农奴劳役制庄园,大量农奴或奴隶在领主的庄园中服劳役,即中古时期的西欧农业庄园式劳作渐趋盛行,故选D项;罗马共和国晚期,战争带来的大量奴隶涌入罗马,出现大型奴隶制庄园,排除A项;农业家庭式劳作以一家一户的个体劳作为特点,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农业庄园式劳作本身就是集体劳作,逐渐瓦解与“流行”不符,排除C项。
11.(2022·福州高二下期末)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雁鱼灯为青铜质地,以大雁的脖颈为导烟管,将燃烧油脂产生的烟气导溶于雁腹部的水中,以保持室内的清洁。两片弧形灯罩可以自由转动,调节灯光的亮度及方向。据此可推知,汉代(  )
A.艺术设计体现环保意识
B.私营手工业技术精湛
C.江西青铜工艺领先全国
D.受封诸侯国独立性强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信息可知,西汉海昏侯墓雁鱼灯将烟气导溶于水中以保持室内的清洁,说明艺术设计体现环保意识,故选A项;雁鱼灯是官营手工业的产品,排除B项;材料并未将江西青铜工艺与其他地区对比,无法得出“领先全国”的结论,排除C项;汉武帝采取“推恩令”等措施,受封诸侯国受中央控制,排除D项。
12.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提出,西汉赵过“始教民牛耕”。从史学研究的角度,下列史实可用于质疑该观点的是(  )
A.新石器时代末期的遗存中发现了家养黄牛的骨骼
B.《尚书·酒诰》曰:“肇牵车牛,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
C.春秋时期出现若干与牛耕相关的人名,如“冉耕,字伯牛”
D.“牛郎织女”的神话可能早在战国时代就已经形成
答案 C
解析 人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社会存在,既然有若干人名与牛耕有关,说明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牛耕现象,所以该史实可以质疑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提出的观点,故选C项。
13.(2023·淮安高二质检)下图为东汉牛耕图画像石拓片,画面最下一层为牛耕图。这一画像可以用来印证(  )
A.农民生活的富足
B.农耕文明的繁盛
C.农业发展的状况
D.耕作制度的进步
答案 C
解析 据上图可知,牛耕图描绘了东汉时期的农业生产情景,因此可以印证农业发展的状况,故选C项;牛耕图描绘的是农民生产状况,无法说明农民生活的富足,排除A项;材料仅仅是一幅画像,不足以说明农耕文明的繁盛,排除B项;牛耕从战国出现,至东汉仍然是牛耕,并未体现出耕作制度的进步,排除D项。
14.(2022·威海高二期末)北齐文学家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篇》云:“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爰及栋宇器械,樵苏脂烛,莫非种殖之物也。至能守其业者,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但家无盐井耳。”这反映了当时(  )
A.小农经济的发达
B.生产力显著提升
C.庄园经济的特点
D.家庭手工业占主导
答案 C
解析 据题意可知,除了盐井,所有的生产生活都能够实现自给自足,这是庄园经济的特点,故选C项;小农经济主要是针对农业经济,与“爰及栋宇器械,樵苏脂烛”等不符,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经济上的自给自足,不能说明生产力显著提升,排除B项;从材料信息得不出“家庭手工业占主导”的结论,排除D项。
15.考古发掘是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下表是西周遗址发掘出土的农具情况统计(部分)。据此可以反映的历史事实是(  )
遗址所在地 石器 蚌器 骨器 铜器
长安张家坡 93 173 82 0
长安客省庄 69 21 61 0
扶风云塘 18 8 7 0
磁县下潘汪 44 117 4 0
小计 224 319 154 0
A.西周青铜用具尽在宫廷使用
B.农具使用显现生产力水平低下
C.西周农业发展分布范围较广
D.西周生产工具使用频率较高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石器、蚌器、骨器等原始农业器具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工具,反映了西周农业生产力水平较低,故选B项;西周遗址没有发掘出土的青铜农具,故不能主观臆断青铜器在宫廷的使用,排除A项;“长安”“扶风”“磁县”地处山西、河南,都属于西周统治中心区域,不能说明农业发展分布范围较广,排除C项;遗址发掘出土的农具仅有种类、数量统计,没有使用情况统计,无法得出使用频率,排除D项。
16.(2023·安徽“皖南八校”高三大联考)(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四民月令》是东汉后期庄园生产活动的记录。崔寔晚年移居洛阳后写成,书中反映的农事季节,也和洛阳及周边地区相符。
正月
农事未起,命成童以上入大学,学《五经》;砚冰释,命幼童入小学,学篇章。
命女工趣(同趋,督促)织布。
可种春麦、豍豆,尽二月止。
命典馈酿春酒。
三月
是月也,杏华盛,可苔沙白轻土之田。
时雨降,可种秔稻。
缮修门户,警设守备,以御春饥草窃之寇。
可粜黍。买布。
九月
缮五兵,习战射,以备寒冻穷厄之寇。
存问九族孤、寡、老、病、不能自存者,分厚彻重,以救其寒。
——摘编自缪桂龙《四民月令选读》
材料二 在中世纪欧洲的庄园中,农奴身份的主要标志是承担雇工劳役。由于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城市大量的手工业品进入庄园,领主迫切需要大量的货币购买城市输入的精美手工业品,于是改为征收货币地租。货币地租代替劳役地租于13世纪末叶逐渐流行起来,黑死病后发展尤为迅速。劳役折算成一笔固定的货币后,农奴实际上成为领主土地的承租人,与自由佃农已没有什么区别。13世纪以后,大量农奴涌向包括英国伦敦在内的一些城市,庄园制度加速瓦解。挣脱农奴制枷锁的农民,同新兴市民阶级一起,把社会分工和交换活动推向一个新的水平,同时也在创造着新的社会交往关系,从而为现代工业的发展铺垫了道路。
——摘编自侯建新《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东汉时期地主庄园的主要特征。(5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庄园货币地租盛行的原因。(4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汉代庄园与中世纪西欧庄园对中西方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6分)
答案 (1)特征:重视儒学教育;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经营形式多样);存在商品交换(与市场保持联系);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军事力量);承担基层的社会救助职能。
(2)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封建领主消费方式的改变;黑死病等灾害的影响;城市的兴起。
(3)影响:汉代:推动豪强地主势力发展;造成军阀割据局面的出现,导致东汉政权名存实亡。
欧洲: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庄园制度的瓦解;促进了中世纪西欧社会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