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
目标导航
课程标准 素养解读 核心概念
了解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时空观念:了解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发展。 唯物史观:认识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史料实证:认识公共卫生观念对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意义。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 福利国家 乡村医生 健康中国战略
时空坐标
知识点一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 [学生用书(第88-89页)]
1.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包括基本医疗卫生体系、医疗服务体系、药品供应体系与医疗保障体系等内容。
2.发展概况
(1)基本医疗卫生体系
项目 世界 中国
各层级医疗 机构的建立 20世纪中期以来,各层级的医院、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基层医疗单位大量出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搭建起覆盖全国的医疗网络
传染病防治 公共卫生监督工作取得很大进展,麻疹、百日咳、白喉、脊髓灰质炎、肺结核等重大传染病得到控制 大力推行计划免疫,积极防治传染病
(2)医疗服务体系与药品供应体系
西方国家 医疗服务体系日益完善,药品供应得到了基本保障
中国 ①把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处理等内容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
②规范药品收费标准,加大医疗扶贫力度,有效缓解了我国老少边穷地区医疗资源匮乏的状况
(3)医疗保障体系
西方 国家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代医疗保障制度在很多西方国家推广,美国的医疗保障体系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②欧洲尤其是北欧国家宣布建成“福利国家”
中国 ①20世纪60年代,国家把城镇工作人员纳入公费医疗系统
②改革开放后,建立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使全民病有所医
3.意义
(1)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对保障人类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中国的卫生事业基本保障了世界上最多人口的健康,创造了世界医疗史上的奇迹。
思考 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谈到“福利国家”制度时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怎样理解“梯子”和“安全网”的说法?
试答:
提示 理解:“梯子”是指政府给人们提供发展的渠道和机会。“安全网”是指社会福利政策,它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安全的保障。
概念阐释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包括基本医疗卫生体系、医疗服务体系、药品供应体系与医疗保障体系等内容。建立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对保障人类的健康起到关键作用。
思维点拨 现代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家着手建立和健全县(旗、自治县)级医疗卫生机构。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形成了以县级卫生机构为中心的县、公社(乡)、大队(村)三级医疗保健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三级保健网经历了整顿、建设、改革、发展、提高的过程,在医疗、防疫、妇幼保健、地方病防治、计划免疫、卫生宣传等各项工作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1.现代医疗卫生体系是一个综合概念,它由一系列医疗卫生制度构成,其中包括( )
①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②医疗服务制度 ③药品供应体系 ④医疗保障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②③
答案 B
2.1997年,英国出台新政策:允许患者在转诊时挑选医院;扩大医院经营自主权,允许医院赚钱,允许医院改善员工待遇和福利。这反映出,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上英国( )
A.公立医院受到冷落
B.强化市场竞争机制
C.政府财政压力减轻
D.民众医疗得到保障
答案 B
解析 材料中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强化医院之间的竞争,这是强化市场竞争机制的表现,故选B项;从材料中无法判断是否是公立医院,排除A项;从材料中无法判断政府财政是否压力减轻,排除C项;医院的市场竞争机制增强,与民众是否能够享受到低价优质的医疗服务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
知识点二 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与社会生活 [学生用书(第89-90页)]
1.促进了人民健康状况的改善
世界 ①20世纪下半叶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基础医学突飞猛进,为治疗一系列威胁人们健康的疑难杂症奠定了基础; ②许多国家把防疫工作视为医疗卫生事业的重中之重,疫病得到了有效控制; ③孕产妇与初生婴儿死亡率大大降低; ④世界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增长
中国 ①医疗技术发展迅速,在断肢再植手术、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人造瓣膜、试管婴儿等领域取得世界领先的成就; ②人民健康状况明显改观,平均预期寿命达到了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2.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世界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国家和地区注重公共卫生建设; ②刷牙、洗手、洗脸、洗澡等行为成为个人卫生习惯
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把公共卫生事业当作一件大事,开展形式多样的清理环境、预防疾病、保护健康的爱国卫生运动,有助于人民群众养成文明卫生的生活方式
3.强化了全民的卫生意识
(1)讲卫生成为现代公民的基本素质。
(2)注重精神卫生,大力普及精神医学知识,提倡对精神障碍早发现、早治疗;普通人也能够重视心理健康,从而实现身心幸福。
思考 病毒是一种非细胞型微生物,可以在其他生物体间传播并感染生物体,带来疾病。人类已经和病毒进行了几千年的斗争,但依然面临很大挑战。中国政府在抗击“非典”和新冠感染的斗争中,采取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依靠群众,科学依法有序防控,效果显著,赢得世界尊重,为人类提供了有效防治疫病的中国经验。从上述材料中你能得出哪些认识?
试答:
提示 认识:传染病无国界,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应对;加强预防措施,建立预防机制;积极开展对传染病及相关预防知识的宣传工作;世界各国应凝聚力量,携手合作,加强信息、技术和防控经验共享。
概念阐释 医疗保险制度
医疗保险制度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按照保险原则为解决居民防病治病问题而筹集、分配和使用医疗保险基金的制度。
主题 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史料探究 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材料一 医院主要提供疾病诊治,特别是急危重症和疑难病症的诊疗,突发事件医疗处置和救援以及健康教育等医疗卫生服务,并开展医学教育、医疗卫生人员培训、医学科学研究和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业务指导等工作。
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主要提供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职业病、地方病等疾病预防控制和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院前急救、采供血、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出生缺陷防治等公共卫生服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自2020年6月1日起施行)
材料二 持续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完善城乡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和长效机制,统筹治理城乡环境卫生问题。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力度,全面加强农村垃圾治理,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大力推广清洁能源……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推动城镇供水设施向农村延伸,进一步提高农村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水质达标率和供水保证率……加快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力争到2030年,全国农村居民基本都能用上无害化卫生厕所。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依据上述材料可知,在我国医疗卫生体系中医院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职能分别是什么?加强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主要措施有哪些方面?
试答:
提示 职能:医院主要是负责疾病的治疗、医疗卫生服务及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业务指导;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主要提供各种传染病、职业病等疾病的预防控制和各种公共卫生服务。
措施:整顿城乡环境,完善卫生基础设施;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推动城镇供水设施向农村延伸;推动农村地区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
深化拓展 改革开放后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特点和意义
(1)特点:逐步推行,渐进改革;简政放权,扩大医院自主权;探索多种运行机制;政府直接投入减少,医疗服务市场化;城乡兼顾,覆盖范围日渐扩大。
(2)意义:增强了医疗卫生机构的活力,调动了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水平,缓解了医患供需矛盾;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有利于深化医疗卫生领域的改革,为建立新的医疗卫生体系打下基础。
1.(2022·北京西城区高二下期末)19世纪后半期,美国进行了城市公共卫生改革。纽约创立卫生局,成为其他城市效仿的典范;国会先后颁布了《国家防疫法》《检疫法案》等法律。这些新举措反映了( )
①工业化带来城市环境恶化 ②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③福利国家制度已正式确立 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走向完善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D
解析 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随着工业化的开展,造成了城市环境恶化,因此美国进行城市公共卫生改革,故①正确;罗斯福新政及以后,美国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与材料时间不符,故②错误;二战后,福利国家制度确立,与材料时间不符,故③错误;材料说明美国通过设立机构和立法为城市公共卫生改革提供保障,故④正确;选择D项符合题意。
2.(2022·南通高二下期末)下面为1949—2018年中国与世界人均预期寿命数据图。此阶段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变化原因之一在于( )
A.中西医开始了有效结合
B.持续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C.基本医疗卫生体系建立
D.发达的福利国家已建成
答案 C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国从1949到1980年间人均预期寿命不断升高,与此时正在建立的基本医疗卫生体现相关,故选C项;中西医开始了有效结合只是治疗方法,与人均预期寿命无直接关系,排除A项;健康中国战略是新时期的国家战略,在改革开放前没有提出,排除B项;福利国家是二战后西方的国家干预经济手段,不是中国的计划,排除D项。
知识体系 学科术语
1.建立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对保障人类的健康起到关键作用。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巨大进展,人民健康状况明显改善。
家国情怀
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全面取消以药养医,健全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坚持预防为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支持社会办医,发展健康产业。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解读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综合国力增强;党和政府始终将人民利益放在首要地位,切实保障人民的利益。
史学前沿
1978年后,社会秩序和经济建设逐步恢复,停滞的社会保障制度开始重建。1993年后,国家相继颁布了一系列规范性政策文件,涉及社会救济、养老改革、住房改革、最低生活保障、医疗保险改革等多个方面,极大推动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进入新世纪,我国进一步加强了对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以及失业、工伤等保障制度政策的完善,扩大了各项保险的覆盖范围。
——摘编自朱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解读 新时期中国医疗制度改革重视对儿童、老人等弱势群体的保护,保障覆盖面和受益人群范围逐步扩大,注重利用法律法规保障民众基本权益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完善提高。
感悟与思考 记录点滴心得 培育历史学科素养
课时精练
1.(2023·珠海模拟)新中国成立后,培养了大量不脱离农业集体劳务、半农半医的赤脚医生,到1975年全国已有150多万名。几乎每个生产大队都能拥有2名深受群众欢迎的“头戴草帽、身背药箱、一根银针、一把草药”的赤脚医生。赤脚医生的出现( )
A.提高了国家整体的医疗卫生水平
B.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
C.推动了新型医疗合作制度的发展
D.是特殊时期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成果
答案 D
解析 赤脚医生的医疗水平不高,但分布较广,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成就表现,故选D项;赤脚医生属于低水平的医疗卫生建设,排除A项;赤脚医生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排除B项;新型医疗合作制度是当前我国着力建设的医疗制度而非新中国成立初期,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
2.(2022·衢州高二下期末)下图所示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我国的一幅宣传画。由此可知,当时我国( )
A.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在农村
B.农村医疗卫生工作水平大幅提高
C.已经把城乡居民纳入公费医疗系统
D.农村医疗资源匮乏的状况得到缓解
答案 D
解析 赤脚医生对缓解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故选D项;材料中没有比较,得不出“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在农村”的结论,排除A项;“大幅提高”说法错误,“赤脚医生”水平有限,排除B项;20世纪60年代,国家已经把城镇工作人员纳入公费医疗系统,农民不在范围之内,排除C项。
3.(2022·武汉高二下期中)下表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
年份 文件名称
1998 《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
2003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部等部门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意义的通知》
2007 《国务院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
2009 民政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意见》
A.政府的行政职能不断扩大
B.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C.农民医疗问题的彻底解决
D.医疗保险主要惠及城市居民
答案 B
解析 表格信息反映了我国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故选B项;社会医疗保障体系属于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排除A项;“彻底”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医疗保险既惠及城市居民也惠及农村居民,排除D项。
4.(2023·太原月考)19世纪30年代,英国成立了研究霍乱的特别委员会。1848年,英国通过了社会保健法。1850年,英国成立了国家卫生局。有关童工、女工、孕妇、职业病和卫生保健的法规也逐渐颁布。这些措施( )
A.确保疫病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B.完善了英国卫生法律体系
C.推动了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
D.更加关注弱势群体的权益
答案 C
解析 据材料可知,英国设立卫生保健机构,颁布法令法规保障公共卫生事业,这推动了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故选C项;“彻底”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完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更加关注弱势群体的权益与“英国通过了社会保健法……国家卫生局”不符,排除D项。
5.19世纪后半叶,面对一系列公共卫生问题的日益显现,1848年,英国政府颁布《公众健康法》,提出建立卫生管理机构,1867年又制定新的《防疫法》,组建以实验室研究为主的研究体系。这些措施( )
①推动了公共卫生管理科学化、法治化 ②形成了完善的国家卫生防疫体系 ③反映了工业革命引发公共卫生问题 ④引发了公众对防疫问题松懈心理
A.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据材料可知,英国政府颁布相关法律,通过实验室研究预防瘟疫,这推动了公共卫生管理科学化、法治化,故①正确;“完善”说法过于绝对,故②错误;据材料可知,工业革命后,工业化、城市化引发公共卫生问题,瘟疫频发,故③正确;政府颁布法律加强公共卫生建设,有助于强化公众防疫心理,故④错误;选择C项符合题意。
6.(2022·嘉兴高二下期末)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取得长足进步,硕果累累。同时,也形成了一些特色鲜明的做法。下列项中,体现“特色鲜明的做法”的是( )
A.建立基本医疗卫生体系
B.迅速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C.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D.大幅提高人口平均预期寿命
答案 C
7.(2022·石家庄高二下期末)1958年2月,党中央提出“鼓足干劲……苦战三年,加速消灭血吸虫病”,各地结合兴修水利和农业生产高潮,发动了声势浩大的血吸虫病防治运动。至11月,流行近百年的血吸虫病,在流行区已基本被消灭。由此可见,当时医疗卫生工作( )
A.适应了国民经济恢复的需要
B.超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C.得益于医疗保障体系的健全
D.注重与群众运动相结合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当时的医疗卫生工作注重充分发挥群众的力量共同参与,将经济建设与医疗卫生工作相结合,故选D项;1952年底,我国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基本完成,排除A项;医疗卫生工作的开展符合当时推进社会生产的客观需要,排除B项;我国的医疗保障体系至今处于不断完善发展的过程中,排除C项。
8.(2023·武汉模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尤其是北欧国家宣布建成“福利国家”。随后,医院、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基层医疗单位大量出现。同时,世界卫生组织大力倡导疫苗接种,有效控制了威胁人类健康的麻疹、百日咳、白喉、脊髓灰质炎、肺结核等重大传染病。这反映了二战后( )
A.医疗卫生事业取得巨大进步
B.医疗卫生不平衡现象获得缓解
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得到根除
D.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意识增强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疫苗的接种有效预防了一系列重大传染病,反映了世界医疗卫生事业取得巨大进步,故选A项;材料并未说明世界其他地区的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情况,排除B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无法得到彻底根除,排除C项;材料未反映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情况,排除D项。
9.1992年,中国开始要求所有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但是疫苗和接种费用由家长支付。2002年,乙肝疫苗免费,但家长仍需支付少量接种费。2005年国务院公布了《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对全国所有新生儿实行乙肝疫苗接种全部免费。这体现了我国( )
A.各层级医疗机构的建立
B.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形成
C.基本医疗体系日益完善
D.公共疾病防控力度加大
答案 C
解析 材料没有体现医疗机构建立的情况,排除A项;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包括的范围较广,材料没有体现,排除B项;材料体现了国家从要求自费接种乙肝疫苗,到逐步全部免费,并出台相关条例,体现了基本医疗体系日益完善,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医疗费用的承担问题,未涉及公共疾病防控力度情况,排除D项。
10.(2023·长沙月考)1968年12月,《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推出《深受贫下中农欢迎的合作医疗制度》的调查报告,推介湖北省长阳县乐园公社实行合作医疗制度的做法和经验。由此,全国掀起兴办农村合作医疗的高潮。到20世纪70年代,农村合作医疗已覆盖了全国90%以上的农村人口。这表明我国( )
A.医疗保障体系建设逐步推进
B.新农合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
C.基本医疗卫生体系初步建立
D.医疗机构的服务职能不断扩大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反映出农村合作医疗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故选A项;新农合是2002年提出,时间不符,排除B项;农村合作医疗属于医疗保障体系,不代表基本医疗卫生体系都已经建立,排除C项;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属于医疗保障体系,医疗机构属于医疗服务体系,二者分属不同体系,排除D项。
11.2012年2月26日,《人民日报》载文,我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已覆盖全体城乡居民,截至2011年底,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三项医保”的城乡居民参保人数超过13亿,比预定目标增加3 000多万,参加率达到了95%左右,超过计划5个百分点。“我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已覆盖全体城乡居民”有利于( )
A.增加居民收入水平,改善人民生活
B.完善分配制度,调节过高收入
C.实现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
D.统筹城乡发展,实现优势互补
答案 C
解析 据材料信息可知,我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已覆盖全体城乡居民,实现了城镇与农村居民公平参保,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故选C项;题干强调的是我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覆盖面广,并不能增加居民收入水平,排除A项;医疗保障制度的覆盖面广,无法调节过高收入,排除B项;我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覆盖全体城乡居民可以统筹城乡发展,但无法实现优势互补,排除D项。
12.(2022·厦门高二下期末)1958年,苏联提议发起一项由世界卫生组织领导的“根除天花项目”,1959年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了该提议。随后,美国不甘落后于对手,表示希望支持该项目。1980年,世卫组织正式宣布消灭天花。材料表明( )
A.美苏力量的变化影响抗疫成效
B.公共卫生政治化促进医学发展
C.天花蔓延弱化意识形态对立
D.疫情防控需要跳出冷战思维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美苏之间在医疗卫生领域的竞争间接促进了世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故选D项;20世纪50年代美苏力量对比始终呈现出美攻苏守的格局,并未发生明显的变化,排除A项;公共卫生政治化不利于医学的独立、良性发展,排除B项;“美国不甘落后于对手”说明当时美苏在意识形态的争夺依然剧烈,排除C项。
13.(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表为1979-1988年中国公立医院改革进程(摘要)
时间 名称 备注
1979年 《关于加强医院经济管理试点工作的意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第一份明确提出医院经济的文件。该《意见》提出,医院试点方案与国企改革“放权让利”有一定相似性
1981年 《关于解决医院赔本问题的报告》 建议实行价格改革,对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按不包括工资的成本收费,增加的开支由地方财政和企业单位负担;对城镇居民和农民的收费标准可以保持不变
《医院经济管理暂行办法(修改稿)》 进一步扩大医院财务管理自主权,调动医院职工积极性
1984年 《关于贯彻财政部“关于控制行政事业经费和企业管理费开支的通知”的意见》 卫生部从官方层面认可了承包制的做法,将“打破大锅饭”的改革意向写入了正式文件,特别指出“奖金发放要克服平均主义”
1988年 《关于部属医院试行承包责任制的意见(试行)》 在坚持全民所有制基础上参照两权分离原则,以承包合同的形式确定国家、医院的责权利关系
——摘编自昝馨《历史的往复:1978-1992年的中国公立医院改革》
(1)根据材料,概括1979-1988年中国公立医院改革的举措和特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79-1988年中国公立医院改革的背景。(6分)
答案 (1)举措:放权让利(扩大医院自主权);实行双轨制。
特点:仿效国企改革(或政府主导,立法保障,内容详尽、广泛,注意民生,逐渐完善)。
(2)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简政放权,按经济活动规律办事等举措出台;公立医院存在需要改革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