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学案(含解析)——高二历史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学案(含解析)——高二历史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8-17 22:37: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兼收并蓄,影响深远。
(1)古代: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汉代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封建统一多民族的文化格局;宋代儒学吸收佛、道思想完成哲学化改造;明清时期出现了儒学的自我批判。
(2)近现代:西学东渐成潮流。在与西方先进文明的冲突与碰撞中,中华文化不断借鉴与反思,探求民族自强之路,中华文化的主流内涵也不断更新发展(科学和民主、马克思主义等)。
(3)地位:中华文化在吸纳外来文化中发展,并不断向外辐射和传播,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如中国古代的先进制度文化影响东亚和东南亚,形成汉唐中华文化圈(汉字文化圈),四大发明推动欧洲社会进步等。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目标导航
课程标准 素养解读 核心概念
1.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2.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1.时空观念:掌握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2.史料实证:精选史料,从史料实证角度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特点。 3.唯物史观:梳理中华文化的起源、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认识特定历史时期经济、政治与文化发展的关系。 4.家国情怀:坚持文化自信,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 多元一体 天人合一 敬天保民 文化认同
时空坐标
知识点一 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学生用书(第2-4页)]
1.多元起源——早期文明时期
(1)区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辽河流域、北方草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天山南北等。
(2)中原华夏族率先成为核心,并向四周辐射,推动着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形成。
概念阐释 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
多元一体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格局和特色。“多元”指中华文明在起源时期,存在着多种文化和多个民族。“一体”指以黄河中下游为中心的中原文化对周边的文化产生辐射状的影响,由此形成中华文化的基础主题。多元一体,既体现了中华文化充分尊重“多元”,坚持平等和谐,又凸显了中华文化高度认同“一体”,同心聚力。
2.奠基时期——先秦时期
基本特征 春秋战国时期,内迁的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初步形成了各地区、各民族共同的血缘认同、文化认同
发展概况 春秋时期 面对礼崩乐坏的局面,孔子对西周礼乐文明进行多方面阐述,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形成
战国时期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
影响 这一时期的学术思想大放异彩,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是中华文化的奠基时期
3.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秦汉时期
背景 秦朝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权的建立;汉武帝尊崇儒术
影响 儒家思想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
4.多元化时期——魏晋到宋元时期
历史背景 随着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中华传统文化呈现出儒、佛、道交汇融通的景象
魏晋 玄学盛行
隋唐 唐朝佛学繁荣,传统儒学受到挑战,同时也促进了儒学的创新与发展;中华传统文化辉煌灿烂
宋元 理学形成与发展;科技、史学、文学、艺术高度繁荣
5.传承和转折时期——明清时期
明清之际 提倡个性自由的思想出现。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等批判理学,抨击封建专制,倡导经世致用
康雍乾时期 思想受到钳制,禁锢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6.近代以来
鸦片战争爆发后 向西方学习以救亡图存逐渐成为近代中华文化的潮流
20世纪初期 新文化运动兴起,击封建思想,科学与民主成为中华文化追求的价值目标
五四运动后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
图解历史 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
问题思考 依据古代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指出儒家思想长盛不衰的原因?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①自身优势:有利于协调人际关系和稳定社会秩序。
②适应时代:改造后的儒家思想适应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
③体系开放:吸取其他思想的精华而与时俱进。
④政治支持:得到统治者的推崇。
⑤儒学思想家的贡献:儒学思想家的改造和发展。
主题一 中华文化的发展
名家论史 商周的人文精神探源
材料 商朝的族裔源头与文化传承都承接于东夷部族,鬼神信仰对东夷人生活具有主导性的意义,其最崇敬的至高神就是上帝。商朝统治阶层深信自身天命来自上帝的授权,而周王朝通过不懈的奋斗灭亡商朝的事实裂解了长年被普遍认同的“血统天命观”,开启了特有的“德性天命观”。周建国初期,统治阶层对于天命的确保就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这使得从商朝的亡国到周朝的立国,不只是王朝的更迭交替,更反映出中华文化的枢纽蜕变。
——摘编自陈复《论中华文化的枢纽蜕变:由商朝的鬼神信仰到周朝的人文精神》
解读 商周时期从血统天命观到德行天命观,从鬼神信仰到注重人的价值的变化,反映了中华文化的枢纽蜕变。
史料探究 传统文化儒学的演变
材料 
上图为某位教师上课时绘制的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发展趋势图。任选b点或d点中的一点,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点所代表的历史时期儒家思想发展情况进行简要评价。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示例:d点表示宋明时期的理学。
评价:宋明理学作为官方哲学,有利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理学注重气节品德,讲究自我节制,凸显人性尊严,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有积极作用;对整个东亚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深化拓展 历史解释——中华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的原因
(1)以农耕文明为基础。
(2)儒学主导地位的确立和自我发展。
(3)中央集权体制和统一的文化政策推动民族文化交融。
(4)兼收并蓄的对外文化交流丰富了文化内涵。
(5)书院等古代教育机构的设立与发展有利于文化传承的连续性。
(6)内聚性的地理环境。
(7)选官制度特别是科举制的实行和完善。
(8)先进人士对中华文化的改造和弘扬。
1.不同地区关于端午节赛龙舟的传说:湖北荆楚地区纪念投汨罗江而死的楚大夫屈原;浙江吴越纪念越王勾践操练水师打败吴国;湖南长沙纪念掌管雨水、为民造福的金角长龙。虽然说法不一,但都形成了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这反映了(  )
A.华夏民族的文化认同
B.古代传说因地区差异而不同
C.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D.不同地区的文化交流与认同
答案 A
解析 尽管湖北荆楚地区、浙江吴越地区和湖南长沙地区的端午节赛龙舟的传说不一,但都形成了这一习俗,这是华夏民族文化认同的反映,故选A项;题干中各地传说的地区差异属于现象,应该思考其背后反映的实质,排除B项;题干仅体现了端午节赛龙舟这一个习俗,并不能表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排除C项;各地区关于端午节的传说不同,说明具有各自的区域特色,不能体现其文化交流,排除D项。
2.(2023·威海高二下期末)汉初,《诗》《春秋》等五经的影响力主要集中在齐鲁两地。到西汉中后期,天下的年轻人都以读(五)经为务,因此私学盛行、学校林立。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统一国家的巩固
B.中央集权体制的确立
C.太学教育的衰落
D.主流意识形态的转变
答案 D
解析 据材料可知,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促使天下的年轻人学习儒学,即主流意识形态由黄老之学转变为儒学,故选D项;统一国家的巩固包含政治、经济、思想等各个方面,而材料仅仅反映思想变化,排除A项;秦朝已经确立中央集权体制,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汉武帝在长安建立太学,置五经博士,促进太学教育的发展,“衰落”说法错误,排除C项。
知识点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学生用书(第4-6页)]
内涵 表现
以人为本,民本思想 (1)以人为本(人与神)。周公:“敬天保民”,礼乐制度。孔子:“仁者爱人”。 (2)民本思想(君与民)。管子:顺应民意。孔子: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孟子:“仁政”、民贵君轻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1)老子提出“道”的概念,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追求“天人合一”。 (2)荀子提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
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 (1)孔子、孟子、墨子等:以天下为己任。 (2)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3)儒家学说的精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崇德尚贤,推崇天下为公 (1)周朝统治者主张“明德”“敬德”。 (2)孔子提出“为政以德”“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墨子认为“夫尚贤者,政之本也”“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 (4)孟子主张“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1)《周易》中写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孟子强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 (3)屈原主张“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和而不同 (1)西周末年的太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2)孔子和孟子提出了“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等思想
概念阐释 “敬天保民”
周公认为天的意志是可以从民情中反映出来的,只有保民才能做到敬天。用“德教”的办法来治理国家,通过道德教化的办法使天下人民臣服。
思维点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
中华民族在长期奋斗的历史中,将自身的丰富经验凝聚成具有丰富内涵和深刻理论思维的理念,它们是中华民族文化精华的写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灵魂。其核心思想理念主要有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居安思危、自强不息、诚实守信、厚德载物、以民为本、尊师重道、和而不同等。
问题思考 如何理解中华文化中“厚德载物”与“和而不同”的关系?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厚德载物”即以宽厚的道德心怀包容万物,对待事物有兼容并蓄的意思。孔子说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所谓“同”是不讲原则的随声附和,所谓“和”是在容纳不同意见时,和合正确的部分。所以,提倡“君子厚德载物”也就是“君子和而不同”的意思。
主题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名家论史 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
材料 “中国文化”是个内涵丰富、外延广阔的概念。就性质而言,她是中华民族赖以长期发展、不断进步的精神支撑和智力支持;就内容而言,她是以汉民族文化为主体并包括各个少数民族文化在内的多元一体的文化;就学术流派而言,她是包括儒家、道家、墨家、法家、佛家、阴阳家、兵家、名家、杂家等在内的诸子百家分途发展而又相互碰撞交流吸收的结果;就时代性而言,她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彰显时代精神的产物;就价值取向而言,她是以中华民族精神为核心,以爱国主义为导向,蕴涵团结统一、贵和尚中、守成创新、以人为本的一整套价值理念的整合。——李宗桂《试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解读 材料从中华文化的性质、内容、时代性、价值取向等角度反映中华文化以强大的包容性增强了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根植于中国悠久的历史底蕴,根据时代的需求内涵不断丰富,在守正创新中得到发展。
史料探究 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
材料一 《周易》中写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孟子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学说的精髓。《左传》记载:“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北宋范仲淹发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感叹,顾炎武大声疾呼“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了独特的品格,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
——摘编自郑师渠等《历史视野下的中华民族精神》
材料二 民族精神在近代中国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知识分子最初以“国魂”来指代民族精神。1899年,梁启超在《中国魂安在乎》一文中将中国魂的实质视为“爱国心与自爱心”,也就是爱国主义精神和自尊自强的品质。抗战时期,知识界将发扬民族精神与动员民众抗战的历史使命相联系,使抗战成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真正实现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中华民族的观念得以在民众中牢固树立起来。
——摘编自唐海涛《近代中国对民族精神的探索》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民族精神。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族精神在近代中国产生的影响。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1)民族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责任意识;热爱祖国的爱国精神;和善修睦、热爱和平;积极有为的人生态度;先大家后小家的奉献精神。
(2)影响:增强了国人的民族意识,促进了中华民族观念的认同;推动了反抗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不断发展;促进民族精神的近代化发展。
深化拓展 历史解释——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基本含义和现实价值
(1)基本含义:主张重民爱民,民众、庶黎在国家中处于基础地位,是国之根本,本固方能邦宁,治理国家要以人民为主导。主张利民富民,统治者只有采取有利于民生的措施,使人民生活富裕而安居乐业,才能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安宁。主张忧民恤民,执政者要考虑人民的忧与乐。与民同乐,与民同忧,这样才能得到人民的支持与响应。
(2)现实价值:中国古代民本思想为当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形成提供了文化渊源;中国古代民本思想为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提供了历史依据;中国古代民本思想为建设清廉俭朴、务实担当的干部队伍提供了历史借鉴。
1.(2022·北京海淀区高二下期末)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普遍关注“为君之道”,即君主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规范。下列属于儒家对“君道”论述的是(  )
A.为无为,则无不治
B.远仁义,去智能,服之以法
C.为政以德,为国以礼
D.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答案 C
解析 “为政以德,为国以礼”指儒家实行德治、礼治,与材料相符,故选C项;“为无为,则无不治”指为政遵循无为的法则,那么天下没有不太平的,属于道家的“无为而治”,排除A项;“远仁义……服之以法”指抛弃仁义,废除智能,用法来使人服从,属于法家思想,排除B项;“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指惩罚和奖赏应一视同仁,不应因人的地位不同而区别对待,属于法家思想,排除D项。
2.(2022·清远高二下期末)习近平在与博鳌亚洲论坛董事的会见中指出:“计利当计天下利。世界大同,和合共生,这些都是中国几千年文明一直秉持的理念……幸福不应该是一个独立单元的享受,而应该是全人类共同的感受。”这段讲话蕴涵了中华文化(  )
A.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B.协和万邦的国际观
C.以和为贵的道德观 D.厚往薄来的义利观
答案 B
解析 在讨论亚洲发展大计的国际场合强调“和合共生”的理念,这体现了中华文化“协和万邦”的国际观,故选B项;A、C、D三项均与材料理念不符,故排除。
知识点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学生用书(第6-7页)]
特点 价值
本土性 中华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具有本土性 (1)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 (2)其蕴含的道德伦理和价值标准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3)为治国理政和道德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多样性 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领域广阔
包容性 中华文化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积极吸纳外来文化
凝聚性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
连续性 中华文化绵延不绝,传承至今,体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思维点拨 中华文化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祖国光辉灿烂的历史和绚丽多彩的文化。各民族间长期的杂居共处,进行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使得彼此间建立起相互依存、互相促进、交叉吸收、互为渗透的关系。
主题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作用与时代价值
名家论史 儒学文化的历史作用
材料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政治思想到伦理思想,乃至人生哲学,无不体现着一种积极的入世精神。中国古代士人都是在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传统下成长起来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入世思想是大多数古代士人共同的人生目标,而“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互补的人生价值取向则是他们共同的心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就成为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古代士人的人生哲学。
——刘恒山《儒家入世精神及现代价值》
解读 材料反映了儒家文化的入世精神,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改革精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史料探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材料 在构建世界文明新秩序的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无疑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文化资源,必定能发挥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它蕴含了中国古代优秀的思想理念,倡导了合理的人生价值观,培育了积极的人格境界论,体现了健康向上的民族文化精神。具有这样优秀品质的文化,必会受到世界的普遍关注,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被当今各国思想家、政治家以及社会大众引以为学习和借鉴的对象。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可以帮助国人认识祖国历史文化传统的价值,树立民族自尊心,培育民族精神,还可为中华文明融入世界,走向世界,提供强大有力的精神支撑。——张造群《优秀传统文化: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根基》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帮助国人培育积极的人生价值观,认识祖国历史文化传统的价值,树立民族自尊心,培育民族精神;维护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维系统一多民族的大家庭,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为治国理政和道德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可以为各国思想家、政治家以及社会大众提供学习和借鉴。
深化拓展 
1.历史解释——认识如何弘扬传统文化
(1)以科学态度对待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我们既不能片面地厚古薄今,也不能片面地厚今薄古。我们要有鉴别地对待传统文化,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通过多种方式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3)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4)弘扬传统文化并不意味着故步自封。要坚持从本国本民族实际出发,坚持取长补短、择善而从,讲求兼收并蓄,在不断汲取各种文明养分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
2.历史解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
方面 内涵
历史价值 (1)对形成和维护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对形成和巩固中国统一多民族的大家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对激励中华儿女维护民族独立、反抗外国侵略,对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在中国古代社会的长期发展中,发挥了增强民族凝聚力、精神激励和价值整合的重要功能
现实价值 (1)是维系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 (2)是战胜艰难险阻的强大精神动力。 (3)是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行为准则。 (4)是治国理政、安邦济世的思想资源。 (5)在现代社会转型中发挥着重建社会道德观和价值观的突出作用。 (6)有助于提高市场主体的道德修养,培育良性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契约精神。 (7)助力世界难题的解决,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
1.(2022·青岛高二期末)下图为诸子百家关系图。该图反映出(  )
A.法家思想源于儒家思想 B.儒家思想居于核心地位
C.诸子百家思想日益趋同 D.各家思想相互吸收融合
答案 D
解析 根据图片信息可知,孟子借鉴了墨子、孔子的思想,而荀子借鉴了墨子、孟子和庄子的思想,而且韩非子作为法家思想的代表却师从于儒家代表的荀子,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各家学派既相互争辩,同时也相互融合,故选D项;法家思想与儒家思想在立场上具有很大的差异性,韩非子只是吸收了儒家思想中的有益成分,排除A项;春秋战国时期,法家思想是社会最受欢迎的思想流派,排除B项;材料中的师徒关系和熟识关系代表相互之间的学习、借鉴而不是合并,排除C项。
2.(2023·威海高二下期末)晚清时期,“外洋”一词的内涵发生了重大变化。嘉庆道光时期,“外洋”一词多指“中国近海”;同治、光绪时期,“外洋”一词则更多地代指“欧美等外国”。这一变化表明(  )
A.西学东渐带来了近代外交理念 B.清末新政丰富了地理知识
C.民族危机冲击了国人传统认知 D.政权更迭影响了政治立场
答案 C
解析 据材料可知,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列强的入侵,使国人的认知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外洋”一词从原来的“中国近海”变为“欧美等外国”,故选C项;西学东渐是指从明朝后期到近代的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而材料是反映列强侵略,民族危机的加深,冲击了国人传统认知,排除A项;清末新政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列强侵略造成“外洋”一词内涵的变化,与政治立场(观察和处理问题时,对待社会政治生活、社会政治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的根本态度)无关,排除D项。
知识体系 学科术语
1.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智慧结晶。 2.中华传统文化,先秦时期奠基,汉代儒学成为正统,隋唐时期面临挑战,宋明时期转型,明清时期进行批判与继承,儒学焕发新的生机。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重视以人为本,崇尚天人合一,追求家国情怀,崇德尚贤,强调自强不息,主张和而不同等思想理念。 4.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文化的潮流是向西方学习以救亡图存。 5.中华文化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自身的特质,对当代中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补遗 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
所谓民本思想,就是指中国古代历史上将民众视为安邦治国根本的政治学说,是一种关注、重视人民利益的政治学说。它重视、承认民众在社会经济、政治、道德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和要求,具有深刻的人民性和进步性。回首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史,大凡民本思想独树一帜的时候,就会出现政治开明、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的局面;大凡民本思想偃旗息鼓的时候,便是政治黑暗、经济萧条、社会动荡、百姓生活水深火热的时候。民本思想不但没有撼动专制政治,反而加固了君主至高无上的地位。天爱民,并把履行爱民的任务交给了地上的君王;君王是天的代表,是“天子”,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握有生杀予夺的大权。君主要实现对全民的统治,就必须建立严密的等级制。君本民末是实实在在的,民贵君贱则是虚幻缥缈的。——徐靖诗《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及启示》
解读 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强调重视人民利益,在古代历史上起着安邦治国的作用。它一方面缓和阶级矛盾,从道德上约束君主专制权力,稳定社会秩序,促进小农经济的发展。但也存在着不足,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实质是为专制统治服务的,君本民末为实。
家国情怀 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
从历史阶段上看,儒家学说,是一种适于治世的、成就盛世的、稳定社会的、化成天下的思想理论。我们回看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就会发现:每当一个朝代进入到稳定时期、盛世时期,国家一定会重新强调起以儒治国、以文治国,这是经过多次实践检验的历史发展规律……儒家文化在个人层面提倡君子风范、在社会层面提倡纲常伦理、在国家层面提倡仁政爱民和为政以德、在国际层面提倡天下一家和仁者无敌……
——《儒学古今谈——论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 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解读 弘扬儒家文化,有利于个人的平稳上升,有利于社会的稳步发展,有利于国家的安定和谐,有利于世界的友好合作(和谐)。
感悟与思考 记录点滴心得 培育历史学科素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时精练
1.(2023·三明高二下期末)龙是一种只存在于图腾中而不存在于生物界中的虚拟动物,它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糅合成的一种综合体——龙图腾。它不拘于局部的像马、像狗,或像鱼、像鸟、像鹿,它的主干部分和基本形态却是蛇。据此可推知(  )
A.农牧渔猎是早期人类食物的主要来源
B.原始社会部落之间战争频繁发生
C.自然崇拜源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
D.中华文化起源具有多元一体特点
答案 D
解析 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龙图腾是由多种不同的图腾糅合成的一种综合体,体现出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色彩,故选D项;材料主旨是龙图腾形象的来源,不是早期人类的食物来源,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部落战争的内容,排除B项;材料反映龙图腾由各种动物图腾糅合而成,与生产力水平低下无关,排除C项。
2.(2023·茂名高二月考)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形成了多种地域文化,如河北地区的燕赵文化、山西的三晋文化、内蒙古地区的草原文化、山东的齐鲁文化等。这些地域文化同中有异,异中见同,不断交融,共同构成了多姿多彩的中华文化。这反映了(  )
A.诸侯纷争 B.华夏认同观念诞生
C.百家争鸣 D.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多个地域文化中心,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它们共同构成了多姿多彩的中华文化,体现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区域文化形成,没有体现“诸侯纷争”和“百家争鸣”的局面,故A、C项错误;华夏认同观念诞生,与材料主旨不符,故B项错误。
3.(2023·肇庆高二下期末)下表为春秋战国时期部分思想家的观点。
人物 观点
老子 “圣人……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孙子 “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孟子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荀子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据此可知,这些思想家都主张(  )
A.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B.以德治国,恢复礼制
C.民贵君轻,实行仁政
D.顺其自然,尊重规律
答案 D
解析 老子认为顺应自然而不敢为,孟子认为人道应该遵循天道,孙子强调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荀子认为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都是强调顺应自然规律,故选D项;“无为而治,小国寡民”属于道家的主张,不是思想家的共同主张,排除A项;B、C两项都是儒家的主张,排除。
4.魏晋时期,佛教人士被斥责剃发出家,抛妻弃子,枉顾伦孝。佛教辩解僧尼出家并非背弃伦常孝悌,而是践行更伟大的道义,取得更卓越的成就来为家族争光。这反映了当时(  )
A.儒家传统观念遭到颠覆
B.儒学汲取佛学自我革新
C.佛教积极融入本土文化
D.三教合流趋势愈发明显
答案 C
解析 据材料信息可知,魏晋时期佛教人士因“枉顾伦孝”而被批判,佛教辩解这种行为是为家族争光,这种观念与印度佛教相比发生很大变化,融入了儒家伦理道德的观念,体现出佛教积极融入本土文化,故选C项;“颠覆”一词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体现了佛学汲取儒学进行自我革新,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佛教和儒教的融合,并未涉及道家思想,排除D项。
5.(2022·南平高二下期末)黄宗羲反对“国君视民如囊中之私物”,顾炎武主张“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王夫之倡导“惩墨吏,纾富民”。他们把思想从超越追求提升到现实关怀,但无法开创出一条时代新路。其主要原因在于(  )
A.君主专制高度强化
B.科举选官制影响
C.程朱理学趋于僵化
D.新经济因素薄弱
答案 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末清初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导致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无法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发展壮大,导致了明末清初的启蒙思想难以超越传统儒学的范畴,故选D项;上层建筑的发展主要由经济基础决定,所以君主专制的强化也是建立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排除A项;科举制的盛行只是传统儒学盛行的客观保障,并非新思想难以超越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程朱理学的逐步僵化在客观上有利于新思想的萌发,排除C项。
6.(2023·威海高二月考)《易传·系辞上》说,圣人行事的准则,是“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材料反映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主要是(  )
A.民本思想 B.天人合一
C.崇德尚贤 D.和而不同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圣人行事的准则是符合天地间的规律和法则的,做人要仁义,这样才能天人合一,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以民为本、崇德尚贤、和而不同的思想,故A、C、D三项错误。
7.(2023·大理高二期末)“目极千里兮,伤心悲”“渐老念乡国,先归独羡君”“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这些诗句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具有(  )
A.天人合一的精神 B.爱国忧民的情怀
C.自强不息的态度 D.革鼎创新的思想
答案 B
解析 “目极千里兮,伤心悲”说明屈原远离故国,担忧国家的悲伤情感;“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大意是心中的誓言比海还要深,怎能使我们的国土遭受沉沦?“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表现了诗人真挚的爱国情怀;“臣子恨……踏破贺兰山缺”充分反映了岳飞精忠报国、一腔热血的英雄气概,即爱国忧民的情怀,故选B项。
8.(2023·苏州高二下期末)清人顾禄《清嘉录》中记载,苏州一带拜年,“男女以次拜家长毕,主者率卑幼出谒邻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节日里邻里间经常互赠食品,如腊八粥、饺子、粽子、月饼等。这反映出传统社会(  )
A.主张敦亲睦邻 B.倡导与人为善
C.重视姻亲关系 D.崇尚以人为本
答案 A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苏州一带拜年时,亲族邻里相互庆贺、互赠食品,以联络彼此感情,构建和谐的关系,故选A项;“与人为善”指善意对待别人,帮助别人,与题意无关,排除B项;题干未涉及姻亲关系,排除C项;以人为本指把人类的生存作为根本,而题干未涉及,排除D项。
9.(2023·济南高二阶段练习)继2021年春节推出的《唐宫夜宴》“火出圈”后,河南卫视在端午节推出一场名为《端午奇妙游》的主题晚会,其中水下舞蹈节目《洛神水赋》,把洛神“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舞姿,通过水下舞蹈的形式呈现出来,效果“炸场”。这些节目的“火出圈”(  )
A.说明创新是文化传承的第一要素
B.根源于中华文化的厚重与辉煌
C.表明媒体传播是文化传承的根本途径
D.体现了青年是文化传承的主体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这些文化节目“火出圈”在于节目的编排根源于中华文化的厚重与辉煌,通过挖掘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使节目得到了不同群体的喜爱,故选B项;创新有利于文化传承,但是“第一要素”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媒体传播有利于文化传承,但不是根本途径,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青年的主体作用,排除D项。
10.《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提道:“每当历史上出现外敌入侵之时,中华民族都能够万众一心地抵御外侮;而每当内乱出现之时,人们往往可以在‘中华一体’的民族认同的基础上,摒弃前嫌,团结一致,变分为合,化乱为治。”该论述旨在说明,中华传统文化具有(  )
A.强大的凝聚力 B.潜在的创造力
C.持久的生命力 D.特有的包容性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中华民族面对外敌的表现可知,在中华传统文化影响下,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凝聚力,故选A项;创造力主要体现在中华民族的一系列伟大发明中,材料中并未提及相关内容,排除B项;生命力主要体现在中国传统文化始终没有断绝,材料中没有提及相关内容,排除C项;包容性主要体现在中华民族对周边民族和外来族群、文化的吸收能力上,材料中没有提及相关内容,排除D项。
11.唐朝王室在继承隋《九部乐》的基础上,以地名、国名为乐部名称,编制形成了燕乐、清商伎(传统音乐)、西凉伎、天竺伎、高丽伎等十部乐,推动中国古代音乐走向了高峰。这折射出当时(  )
A.音乐形式的丰富多彩
B.文化上的兼容并包
C.国泰民安的盛世局面
D.统治者的生活奢靡
答案 B
解析 唐朝音乐继承了传统音乐的部分,又不断吸收外来文化,发展繁荣,因此体现了文化上的兼容并包,故选B项;材料没有强调音乐形式多样,音乐形式仍然是乐舞形式,排除A项;材料没有指明唐朝音乐的具体时间段,也就不能推断出盛世局面,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统治者的生活奢靡,排除D项。
12.下表是明末清初部分东西方论著的翻译情况,这些著作的翻译反映了当时(  )
类别 领域及书名
译为中文的西方著作 数学《几何原本》《几何要法》;物理学《泰西水法》《远镜说》;军事《海外火攻神器图说》;生物学《泰西人身说概》;采矿学《坤舆格致》;地理学《职方外纪》
译为西文的中文著作 儒学《论语》《孟子》《礼记》;哲学《老子》;文学《诗经》《赵氏孤儿》
A.中国科技全面落后于西方
B.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与交流
C.西学东渐成为社会思潮
D.清朝士大夫“开眼看世界”
答案 B
解析 据材料可知,明末清初,传入中国的西方著作主要是科技方面的著作,传入西方的中文著作主要是思想方面的著作,这体现了西学东渐和中学西传并存,反映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与交流,故选B项;明末清初中国科技进入到总结阶段,中国科技并未“全面”落后于西方,排除A项;材料不能反映当时西学东渐成为“社会思潮”,排除C项;清朝士大夫“开眼看世界”是在鸦片战争后,并非明末清初,排除D项。
13.(2023·如皋高二期末)据图推知,中国古代体育(  )
A.彰显社会实践的德艺相兼特征
B.融合雅俗一体的民间娱乐活动
C.注重贵贱尊卑的道德行为规范
D.镌刻循规守礼的传统文化烙印
答案 A
解析 根据图片信息,左侧图片反映了礼仪为先的道德品质,右侧图片反映了强健体魄的社会实践活动,二者相结合彰显了社会实践的德艺相兼的特征,故选A项;礼仪规范和射箭活动属于贵族活动,不属于民间娱乐,排除B项;图片中道德礼仪所反映的道德教化适用于所有人,所以道德行为本身不存在等级色彩,排除C项;图片中的礼仪规范和射箭活动主要强调的是道德教化和礼仪规范对传统文化的影响,排除D项。
14.(2023·汕头高二测试)中国历来有“易代修史”的传统。一个朝代灭亡以后,后继的新朝代为了总结历史,借鉴往事,吸取经验教训,都要给上一个朝代编纂历史,这个优良传统绵延不断,经久未绝。这有利于中华文化(  )
A.传承文明,开拓创新 B.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C.绵延不绝,传承至今 D.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修史的传统成就了中华文化的连续性,故选C项;“传承文明”符合题意,但是“开拓创新”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不是“易代修史”的目的所在,排除B项;“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
15.(2023·葫芦岛高二期中)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中华文化、捍卫祖国统一、推动历史进步,形成了源远流长的“大一统”思想,汇聚成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证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A.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
B.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C.有利于维护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D.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享有高度自治权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根本,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维护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故选C项;各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才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排除A项;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排除B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中共中央的统一领导下,民族自治地方享有民族自治权,而不是高度自治权,排除D项。
16.(2023·哈尔滨六中高二期末)(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有子(孔子弟子)曰:“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管子·牧民》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礼记》
材料二 以强盛的国力为依据,以朝气蓬勃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为主体,唐文化首先体现出来的一种无所畏惧、无所顾忌的兼容并包的大气派……隋唐皇室以胡汉混杂的血统奄有天下,胡、汉文化相交融的文化效应也相应得到最为充分的释放……盛唐人不仅气质上“大有胡气”,而且礼法颇富“胡风”。胡人礼法观念淡薄……胡曲与胡舞在唐代大为流行;唐文化还以博大的胸襟,如“长鲸吸百川”似的吸收外域文化,从其文化系统中采撷英华。
——摘编自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著《中华文化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先秦时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优秀传统文化产生的政治文化背景。(7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华文化在唐代出现的新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8分)
答案 (1)内容:孝悌仁爱、以民为本、崇德尚贤、天下为公。
政治背景:分封宗法制遭到破坏,诸侯争霸、战乱频繁,各国急需新的思想重建社会秩序。
文化背景:礼崩乐坏,百家争鸣,士阶层崛起。
(2)新变化:唐代文化出现了胡、汉文化的交融;唐文化吸收外来文化。
原因:国家统一、国力强盛;文化政策开放、兼收并蓄;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强;民族交融加强;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