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欧洲文化的形成
目标导航
课程标准 素养解读 核心概念
1.了解古代欧洲文化,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2.认识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对人类文化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1.时空观念:了解古典希腊文化与罗马文化、中古西欧文化和拜占庭、俄罗斯文化的兴起及发展历程。 2.史料实证:了解罗马法的内涵和作用,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3.家国情怀:感悟文化的多样性。 中古时期 公民法和万民法 欧洲骑士文学 市民文学
时空坐标
知识点一 古典希腊文化与罗马文化
[学生用书(第21-23页)]
1.古典希腊文化
领域 成就
哲学 (1)古希腊哲学产生于希腊人对宇宙起源和人生意义等自然和社会问题的知识追求,古希腊哲学家力图用理性的思维方式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 (2)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被后世称为“三大哲人”。苏格拉底致力于探讨人生哲理和社会伦理。柏拉图创建的“学园”将哲学和数学知识融会贯通,为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奠定了基础。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对欧洲科学知识系统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文学 (1)《荷马史诗》成为后世西方文学创作的源泉 (2)戏剧是古典时代希腊文学的最高成就,悲剧和喜剧是这一时期戏剧的杰出代表
雕塑 米隆的《掷铁饼者》是人物雕塑的典范
建筑艺术 雅典卫城的帕特农神庙是建筑艺术的代表
史学 (1)古希腊是欧洲史学的源头 (2)希罗多德的《历史》开创了叙事体的撰史体裁 (3)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是西方史学的经典之作
思维点拨 古希腊文化与古罗马文化的关系
古希腊文化是古罗马文化的源头。罗马法是罗马人在继承古希腊人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法律瑰宝;在古罗马的建筑成就中也可以看到古希腊文化的影子。古希腊、罗马创造的灿烂的古代文化,对欧洲文化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2.古罗马文化
《十二铜表法》 时间 公元前450年左右颁布
内容 包括债务法、继承法、婚姻法以及诉讼程序等多个方面
评价 (1)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 (2)以维护贵族和富人的财产利益为核心 (3)按律量刑,限制了贵族滥用权力,规范了社会契约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平民利益,成为后来公民法的基础 (4)罗马法体系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对后世欧洲国家的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文学 卢克莱修、西塞罗和维吉尔是古罗马时期最杰出的文学家
史学 李维的《罗马史》和塔西佗的《编年史》代表了古罗马史学的最高成就
建筑 万神殿、大竞技场等是古罗马建筑风格的代表
历法 凯撒时期制定的儒略历后经修订成为世界通用的公历
问题思考 古希腊艺术与古罗马艺术有何区别?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区别:古希腊在艺术的追求上是一种“自然”的完美主义和人本主义精神;而古罗马则是体现个人英雄主义与民粹主义。
概念阐释 《十二铜表法》
《十二铜表法》只是使法律内容的形式从习惯法发展为成文法,它虽然限制了贵族随意解释法律的权力,但其内容仍然维护贵族的既得利益,实质上是奴隶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工具。
主题一 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
名家论史 古罗马艺术的特色
材料 在艺术作品的创作方面,作品多以君主、贵族政客为题材,带有明显的贵族气息,刻画的人物面部表情多严峻、矜持,力求表现君王的神圣和威武之势。在古罗马时代的艺术作品中很难看到像古希腊艺术作品中那种丰富的想象力,以及表现力量和动态美的风格。古罗马时代的文学作品在内容的表现上,也偏重于粉饰太平、为帝王歌功颂德。
——摘编自杨凤霞《史海探微》
解读 古罗马艺术具有浓重的贵族政治、皇权政治的特色。
史料探究 古代希腊、罗马文化
材料一 古希腊文化的特点
图一 希腊神话中的 图二 古代希腊神话中
众神之王宙斯 的诸神雕塑
材料二 古罗马法律的特色
在古巴比伦和古罗马,法官对同一案件的判决会大相径庭。
(1)材料一两幅图片反映了古代希腊神话的突出特点是什么?体现了古希腊文化怎样的特征?
(2)以今日之见,你觉得材料二中哪种判决较合理?说出你的理由。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1)特点:众神的人格化。
特征:古希腊文化人文主义色彩浓厚。
(2)判决二合理。
判决一依据“同态复仇”将乙之子处死,不如判决二重视人的基本权利。此外,判决一在断案时也不如判决二那样重视证据。以今日的眼光来看,依据理性的原则更加符合法治精神。
深化拓展 历史解释——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地位、特点及对欧洲文化的影响
(1)地位:古希腊、罗马文化是欧洲文化的源头,打下了欧洲文化的底色。
(2)特点:人文主义是古希腊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古希腊文化在文学、艺术、哲学等方面大放异彩;古罗马承前启后,在继承古希腊文化的基础上创造了自己独具一格的文化,最重要的是把法治精神灌输到古典文化中,进一步发展了古典文化。
(3)对欧洲文化的影响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在西方文化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近现代西方文化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古希腊、罗马文化是西欧文艺复兴和近代自然科学兴起的文化根源和要素之一,雅典的民主政治所倡导的民主原则和宽泛的自由精神是欧洲民主和自由的基础和滥觞。罗马法对欧洲的法学思想和法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2023·德州高二期中)古希腊文化把关注的目光从遥远的宇宙转向了多变的人生,文学创作从形式到内容都有创新,出现了田园诗、科普诗;在艺术创作上,由神庙建筑转向象征权力与财富的宫殿、公共建筑物和纪念碑。据此可知,古希腊文化( )
A.具有现实主义色彩
B.突出世俗性和大众化
C.强调社会等级秩序
D.带有神秘主义的倾向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古希腊文化关注的目光回归现实,具有现实主义色彩,故A项正确;材料中只有“田园诗、科普诗”突出世俗性和大众化,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强调社会等级秩序,排除C项;古希腊文化更多关注人、关注现实,而不是神秘主义,排除D项。
2.(2023·南京高二周测)公元前1世纪中期,凯撒命人以古埃及的太阳历为蓝本制定了儒略历。1582年,罗马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主持修订儒略历,制定了格列高利历,这就是现今世界各国通用的公历。这种现象表明( )
A.古埃及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历法的国家
B.罗马文化是对希腊文化的复制和再现
C.世界文明在传承交融基础上不断进步
D.埃及的太阳历是世界上最科学的历法
答案 C
解析 儒略历以太阳历为蓝本,格列高利历是在儒略历基础上的继承发展,这体现了世界文明在传承交融基础上的进步,C项正确;A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表述绝对,排除。
知识点二 中古西欧文化 [学生用书(第23-24页)]
基督教文化 背景 (1)西罗马帝国灭亡和日耳曼民族南下后,日耳曼人在西欧地区建立了法兰克王国等封建国家。 (2)496年,法兰克国王克洛维皈依基督教,赋予基督教会多项特权。 (3)756年,加洛林王朝君主丕平将罗马周围地区交给教皇统治,建立“教皇国”,并使教会介入世俗权力
特点 (1)王权与教权并立的二元政治格局,两者互相利用,竞争共存。 (2)基督教信仰成为西欧普遍的文化符号,基督教会控制着西欧社会的精神生活。 (3)基督教文化的载体是阐述教义的《圣经》以及研究教义的神学
文学艺术 骑士文学和市民文学在中古西欧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反映了封建时代和城市复兴时期的社会生活
影响 它继承了古代希腊、罗马的哲学、法律和科学知识传统,为后来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科学革命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概念阐释 欧洲骑士文学
是欧洲封建骑士的产物,反映了骑士阶层的生活理想;歌唱现世生活和爱情、歌唱骑士的冒险,同时也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还掺杂着一些奇异故事。
问题思考 如何理解“基督教会控制着西欧社会的精神生活”?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基督教影响了中古时期欧洲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教会开办学校,主要讲授宗教内容。人们的生老病死、婚丧嫁娶,基督教会都要介入,几乎所有的节日都与基督教有关。
主题二 中古西欧文化的特点
名家论史 西欧中世纪文学
材料 中世纪的文学以教会文学为主体。文学的作者以基督教的教士居多。教会倡导的文学作品的内容几乎全部来源于《圣经》,严格地讲,是对《圣经》有关内容的演绎,缺乏真正意义上的艺术性。——摘编自徐新《西方文化史》
解读 西欧中世纪文学以宗教神学占据主导,内容单一,缺乏艺术性,相对封闭。
史料探究
中世纪欧洲以基督教文化为特征的原因
材料一 教皇英诺森三世(1198—1216年在位)说:“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像月亮要从太阳那里得到光辉一样,皇帝要从教皇那里得到政权。”
材料二 天主教认为教会是绝对权威,是信徒与上帝间的中间人,是替上帝向人类传布教义的使者,是《圣经》在人间的唯一解释者。——摘编自《宗教差异》
材料三 天主教会是中世纪西欧庞大的经济实体,它拥有大量地产,向广大农民征收高额封建地租,甚至收苛捐,如赦罪费、法庭诉讼费,出卖赎罪券。——摘编自《世界文化简史》
据以上材料分析中世纪欧洲以基督教文化为特征的原因。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经济上,教会拥有大量收入;政治上,教权高于王权;思想上,垄断《圣经》解释权。
深化拓展
历史解释——中世纪欧洲文化的特征
欧洲在一段漫长的时间里被封建制度和教会神权控制着,人民遭受着宗教和国家权威的双重奴役,思想行为受到严重禁锢,这自然也就影响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1)中世纪欧洲文化是多种文化的融合。它是在古代希腊罗马解体、日耳曼民族入侵、东西方文化交流频繁的情况下出现的,所以中世纪欧洲文化很自然地继承了传统古希腊罗马发展较完好的文化,随着后来日耳曼民族入侵,日耳曼民族文化又在这片土地上发展,再加上基督教等宗教文化的融入,所以说中世纪欧洲文化是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也是历史延续的结果。它体现着跨种族性和跨文化性,是多种文化融合的产物。
(2)基督教文化与世俗文化同存。在中世纪,基督教在文化、教育、哲学、文艺乃至整个精神领域里,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成为欧洲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与此同时,中世纪出现了很多的世俗作品,其中尤为突出的是骑士文学和市民文学。
1.(2023·菏泽高二期中)13世纪,以法国为主的中世纪文化兴盛地区出现“大翻译”运动,借助基督教会的资金和阿拉伯的译本把大量古希腊名著介绍到西欧。13世纪后半期,新文化萌发之际,意大利学者、诗人以及艺术家多赴法国学习观摩。这一现象说明了( )
A.古典文化最早在西欧复兴
B.文学是文艺复兴反教会的工具
C.中世纪黑暗被东西方文化交流驱散
D.西方近代文化与中世纪文化有继承关系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中世纪文化兴盛地区出现‘大翻译’运动”“把大量古希腊名著介绍到西欧”“13世纪后半期,新文化萌发之际……多赴法国学习观摩”可知,西方近代文化与中世纪文化有继承关系,D项正确;A项并非材料主旨,排除;材料未体现反教会和中世纪的黑暗,排除B、C项。
2.8世纪,法兰克王国宫相丕平在教皇的支持下夺取了王位。丕平继位后,帮助教皇打败了他的敌人,并将意大利半岛中部包括罗马城在内的土地赠送给教皇,史称“丕平献土”。丕平献土说明( )
A.西欧封建国家统治者借此加强对教会的控制
B.教皇和西欧封建国家统治者的关系日益密切,互相利用
C.西欧采邑制度的建立逐步强化了封建等级制度
D.罗马教皇始终是西欧封建社会的实际统治者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法兰克王国宫相丕平在教皇的支持下夺取了王位”“帮助教皇打败了他的敌人,并将意大利半岛中部包括罗马城在内的土地赠送给教皇”可以看出,丕平与教皇之间相互支持与相互利用的关系,故B项正确。
知识点三 拜占庭、俄罗斯文化 [学生用书(第25-26页)]
1.拜占庭文化
背景 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
成就 宗教 (1)东正教的形成:罗马帝国分裂后,基督教会分成东、西两派,双方在教义、教规等方面的分歧逐步加深 (2)1054年,基督教会正式分裂为两派——天主教和东正教(或希腊正教)。东正教是拜占庭帝国的国教,君士坦丁堡是东正教的中心
法律 查士丁尼在位时编纂的《罗马民法大全》,为传承罗马法作出了贡献,对欧洲的法学思想和法制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是拜占庭文化的标志性成就
文化 保存 拜占庭帝国保存了大量希腊古典书籍
建筑 圣索菲亚大教堂以其罗马式穹顶而闻名
特点 继承了古代希腊、罗马文化,融汇了基督教文化和来自西亚、北非的文化,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拜占庭文化
问题思考 拜占庭帝国的地理位置对拜占庭文化的发展有何重要影响?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由于地处欧、亚、非三洲交界处,拜占庭帝国继承了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并融汇了西欧基督教文化和来自西亚、北非的文化,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拜占庭文化。
2.俄罗斯文化
特点 (1)深受拜占庭文化的影响。 (2)与宗教联系密切
表现 (1)10世纪中叶,基辅罗斯进入基督教文化圈,史诗《伊戈尔远征记》是基辅罗斯时期最杰出的文学作品。 (2)拜占庭帝国灭亡后,东正教的中心转移到俄罗斯,并逐渐成为专制君主统治国家的工具。 (3)俄罗斯圆顶多塔风格的教堂建筑与西欧中古时期的哥特式教堂建筑形成鲜明对比,被视作东正教的象征
图解历史 欧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主题三 拜占庭文化
名家论史
材料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拜占庭皇帝们始终缅怀罗马帝国的光荣,特别是在拜占庭帝国早期,皇帝们无不以恢复和重振罗马帝国昔日辉煌为己任。拜占庭帝国所在的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它不仅在经济上独享东西南北商业汇集的便利,而且使它能够比较容易地进行多种文化间的交流活动。活跃的商业和频繁的军事活动成为拜占庭文化与其他文化交流的媒介。应该说,拜占庭文化的开放性也是其历史演化的必然结果。
——摘编自陈志强《论拜占庭文化的独特性》
解读 特殊的地理位置,活跃的商业和频繁的军事活动,促进拜占庭的开放性文化形成。
史料探究 拜占庭文化的影响
材料 拜占庭帝国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果,在以后的时代里,它无视西欧城市出现后悄然兴起的文明新因素,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拜占庭人认为,他们的职责在于保存祖先的遗产而不在于创新,这种封闭保守的心态持续了若干世纪之后,拜占庭文明终于被历史大潮所淘汰。——摘编自朱寰《世界中古史》
请举例说明材料中拜占庭帝国曾取得的“辉煌成果”。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成果:圣索菲亚大教堂、《罗马民法大全》。
原因: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果,夜郎自大导致落伍;没有在现有成就的基础上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没有居安思危的意识,缺乏创新,逐渐丧失生机和活力,落后于时代的发展潮流。
深化拓展
历史解释——拜占庭文化的主要特征
(1)拜占庭文化具有鲜明的传统特征。它直接继承了古代希腊、罗马文化遗产,兼收并蓄早期基督教和古代东方诸多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体系。
(2)拜占庭文化具有开放性。它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宽容和对发展相对落后民族的开化启蒙。
(3)拜占庭文化还具有宗教性和世俗性结合的特征。教会文化和世俗文化作为两大主流文化,经历了最初的兴起阶段,中期的曲折发展阶段,最后走上了共同发展的道路。
1.(2023·广州高二周测)从罗马法的发展历史来看,《罗马民法大全》的产生并非偶然,其产生的原因涉及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状况、社会结构、政治格局、文化传统等多个方面。罗马法始终以一种与现实社会和权力结构并行不悖,而又完全不同的方式开拓法律的规范空间。由此可见,《罗马民法大全》( )
A.最大限度地满足协调利益冲突的需要
B.反映出帝国境内的民族矛盾十分尖锐
C.是奴隶主贵族与王权政治斗争的产物
D.可以凌驾于现实社会和权力结构之上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马民法大全》使罗马法系统化和法典化,最大限度地满足协调利益冲突的需要,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A项正确;材料主旨不是强调民族矛盾尖锐,排除B项;仅从材料不能得出《罗马民法大全》是奴隶主贵族与王权政治斗争的产物,排除C项;“凌驾于现实社会和权力结构之上”的说法与材料“罗马法始终以一种与现实社会和权力结构并行不悖”不符,排除D项。
2.(2023·大连高二月考)俄罗斯所接受的东正教有别于西方的天主教,它是从拜占庭引进并且自上而下推行的,而且拜占庭文化本身就具有浓厚的东方色彩。这表明俄罗斯文化( )
A.与西方基督教文化截然不同
B.具有东西方文化二重性色彩
C.使西方基督教文化发生变异
D.蕴含着古斯拉夫民族的风情
答案 B
解析 俄罗斯所接受的东正教有别于西方的天主教,但它也属于基督教文化范畴,因此具有西方文化色彩,同时俄罗斯又引进具有东方色彩的拜占庭文化,所以俄罗斯文化具有东西方文化二重性色彩,B项正确,排除A项;C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知识体系 学科术语
1.古希腊、罗马创造的灿烂的古代文化,对欧洲文化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2.在中古时期,西欧地区形成了以基督教文化为特征的地域文化。 3.随着拜占庭帝国的兴衰和俄罗斯的崛起,在欧洲东部形成了东正教文明区域。
史学前沿 古希腊哲学的历史特征
早在公元前7世纪,其他民族还在祈求神灵保佑的时候,古希腊人就在积极探寻世界的本原,并由此产生了各种哲学思想,被誉为古希腊“七贤”之一的泰勒斯提出的“水是世界万物的本原”的观点已经完全是一种原始的、自发的唯物主义了。后来,又有了“无限者”、气、火、水、土等为世界本原的观点。——杨凤霞《史海探微》
解读 古希腊哲学很早就在探索世界本原(用理性的思维方式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唯物主义特色鲜明。
教材补遗 西欧中世纪文明的历史地位
西欧中世纪文明是联结古希腊罗马文明和西欧近代文明的重要历史环节。西欧中世纪绝非文明的完全倒退或中断时期。早期中世纪西欧的经济和社会文化的衰败,只是西欧在特殊历史条件下为实现社会形态的转型所付出的历史代价,而封建制度的生长、成熟,就生产力、生产关系的进展而言,相比奴隶制是一大进步。古希腊罗马文化传统也并未完全断绝,而是有限度地保存在基督教神学和基督教会之中,而中世纪文明鼎盛期已从拜占庭、西西里和西班牙三条渠道,大量传入古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西欧学术文化界对它们做了许多发掘、整理和汲取工作,使其融入中世纪的精神文化之中,这为文艺复兴作了文化准备。
解读 西欧中古时期文明在欧洲文明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早期中古西欧文明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建立;中古时期的西欧文明为文艺复兴运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感悟与思考 记录点滴心得 培育历史学科素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时精练
1.(2023·洛阳高二下联考)古希腊自然哲学家一改古希腊神话把握世界的传统方法,开始用经验观察和理性思维的方式把握世界,他们开始讨论“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并试图用“水本原说”“无定本原说”“气本原说”“数本原说”“火本原说”等来解释整个世界。这种研究方式( )
A.科学解释了世界的本原问题
B.推动了哲学研究的转向
C.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D.摆脱了宗教思想的桎梏
答案 B
解析 据材料可知,古希腊自然哲学家开始用经验观察和理性思维的方式把握世界,探讨世界的本原,推动了哲学研究的转向,故选B项;“科学解释”说法错误,排除A项;近代自然科学兴起于16—17世纪,与古希腊间隔久远,排除C项;“摆脱”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
2.(2023·金乡一中高二期中)在古希腊悲剧中,往往是主人公虽然追求自由和自我价值,但受控于命运而致结果凄惨。民众在观剧中会不由自主地产生怜悯之心和对生命的敬畏之心,进而思考如何才能摆脱这种悲剧性命运。这反映了古希腊悲剧( )
A.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源头
B.强调故事情节的丰富
C.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D.促使自我意识的觉醒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古希腊的悲剧会引发观众的思想共鸣,引导观众反思自我的个人价值和对生命的敬畏,有利于促进自我意识的觉醒,故选D项;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源头,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故事情节的丰富性,排除B项;古希腊的悲剧是特权阶层压迫的产物,排除C项。
3.(2023·辽宁高中协作体高二下期末)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童年是一个过程的起点,一切处于自然状态。公元1世纪的古罗马的教育家昆体良把人的孩提时代比作为“新的器皿”和“纯白的羊毛”,它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这些观点( )
A.目的在于推动家庭教育发展
B.强调环境对人成长的决定作用
C.表达了对儿童纯洁性的重视
D.与孟子对人类本性的看法一致
答案 C
解析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里士多德、昆体良均强调孩提时代的纯洁,故C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家庭教育的内容,A项错误;环境对人成长并非起决定作用,B项错误;孟子强调性本善,材料并未涉及相关的看法,D项错误。
4.(2023·德州高二期末)古罗马在希腊式的建筑上加入了自己的创造,修建了更宏伟的建筑物。从北部的英格兰到北非的沙漠边缘,从西班牙到今天的匈牙利和罗马尼亚,再至地中海的中东部海岸,古罗马人建造了大量希腊风格的纪念建筑。这表明( )
A.国家统一促进民族交融
B.文明交流推动社会进步
C.人口迁徙促进经济发展
D.科技进步促进统治稳定
答案 B
5.(2023·南平高二期中)塔西佗在《罗马编年史》中说:“我认为历史的最高职能就在于收集包含着惹人注目的善事和恶事”,就在于“为了不使德行淹没而不彰,并使恶行受到后世唾骂而作为一种惩戒。”塔西佗意在强调历史学( )
A.注重研究事实与价值判断的关系
B.必须通过史料来还原历史的真相
C.具备政治借鉴和道德教化的功用
D.兼有劝善惩恶及塑造人格的职能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塔西佗认为历史学的价值在于弘扬善恶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时对统治者的国家治理形成借鉴作用,体现了政治借鉴和道德教化的双重作用,故选C项;“收集包含着惹人注目的善事和恶事”说明塔西佗主要强调的是历史学对社会善恶的道德批判,而不是史学研究本身,排除A项;塔西佗并未对史料内容的真实性进行甄别,无法体现他对还原历史真相的重视,排除B项;材料中塔西佗既强调劝善惩恶的高尚人格,也强调对当政者的警示借鉴,排除D项。
6.(2023·嘉兴高二期中)“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所要模仿、恢复的古典文化,主要依靠修道院所保留、抄录、翻译和研究的古希腊、罗马文化。中世纪经院哲学家在相信上帝启示的前提下,以理性论证信仰,推动了文化发展。基督教对欧洲的文化影响是多方面的,它逐渐渗透到哲学、法学、教育、艺术以及科学等各个领域。”材料旨在说明中世纪( )
A.修道院推动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B.理性成为不可抗拒的时代思潮
C.兼容并包的文化思想意蕴深长
D.基督教深刻影响后世欧洲文化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材料强调的是基督教对欧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影响了欧洲文化的各个方面,故选D项;修道院推动的是文化的发展而非直接推动文艺复兴运动,排除A项;理性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是在启蒙运动后,文艺复兴时期强调的是人文主义,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兼容并包”,排除C项。
7.(2023·肇庆高二期中)欧洲世俗君主一般倾向于建立一种极权政治体制,兼掌俗权与教权。当然这种企图在中世纪大部分时间里是君主们不敢奢求的。这正如教皇想实现纯粹的神权政治,在当时的欧洲也只能是奢望。这说明中世纪的欧洲( )
A.出现了政教合一趋势
B.民族国家日益发展
C.存在着二元政治格局
D.分权制衡制度确立
答案 C
解析 中世纪时期欧洲世俗君主掌握世俗王权,教会掌握教权,两者同时存在,互相利用、竞争共存,这是一种二元政治格局,故选C项,排除A项;16世纪的宗教改革极大地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排除B项;中世纪时期教权与世俗王权之间相互依存,分权制衡是近代民主政治的表现,排除D项。
8.(2023·承德高二期末)中世纪欧洲出现了很多属于骑士文学的作品,它们所讲述的一般都是主人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朋友们的帮助,打败祸害一方的恶人的故事。且在主人公的经历中,包含了大量非宗教因素。这说明中世纪的骑士文学( )
A.否定了古希腊罗马的人文精神
B.冲破了封建教会的禁欲主义
C.反映了骑士阶层的道德和理想
D.抨击了贵族专横和教士贪婪
答案 C
解析 中世纪骑士文学的“情”与“义”属于中世纪骑士阶层的精神准则和处事标准,是他们的追求,故选C项;材料中骑士的形象丰满,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排除A项;14世纪的文艺复兴打破封建神权,冲破了封建教会的禁欲主义,排除B项;材料仅涉及骑士阶层的个人经历,没有明确对于贵族专横和教士贪婪的抨击,排除D项。
9.根据罗马帝国查士丁尼时代法学家的解释,万民法的地位优于公民法,意味着公民与臣民之间差别的消失,除奴隶外的自由民,已取得了私人的平等地位。对上述观点解读正确的是( )
A.“平等”建立在奴隶制的基础之上
B.万民法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
C.平民逐步掌握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
D.万民法使贵族和平民间的差别消失
答案 A
解析 由“除奴隶外的自由民,已取得了私人的平等地位”可知,“平等”建立在奴隶制的基础之上,故选A项;公民法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排除B项;“取得了私人的平等地位”是指私人地位,而不是关于掌握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排除C项;万民法并没有使贵族和平民间的差别消失,排除D项。
10.(2023·龙岩高二期中)在地中海世界漫长的中古时期,拜占庭文化以特殊的方式对古代希腊、罗马文化进行保护,为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披上基督教的外衣,并将其中诸多内容融合到拜占庭生活方式中。这说明拜占庭文化( )
A.推动了世界贸易中心的转移
B.融合了多元文化因素
C.深受俄罗斯文化因素的影响
D.渗透了东方专制文化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拜占庭文化继承了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又吸纳了基督教文化,说明拜占庭文化融合了多元文化因素,故选B项;推动中古时期世界贸易中心转移的是新航路的开辟,排除A项;材料没有明确拜占庭文化与俄罗斯文化之间的具体关联,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材料没有明确东方专制文化对于拜占庭文化的具体影响,排除D项。
11.(2023·南平高二下期末)雅典公民皆有与神共餐的权利和义务,在向神进行主贡之日,全体公民都必须参加。唯参加供奉且食供餐者才是城邦的合法居民。由此可知,这种仪式在古希腊( )
A.决定了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B.成为巩固统治的唯一手段
C.构成了文化生活的主体
D.深刻影响着城邦民主政治
答案 D
解析 据材料可知,雅典举行隆重的共餐仪式有利于激发公民的城邦意识,促进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故选D项;雅典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主要由国家制度和相关法律决定,排除A项;“唯一”说法绝对,排除B项;古希腊的文化生活主要体现在艺术、文学、哲学的创作方面,排除C项。
12.(2023·菏泽高二期中)学者许倬云认为:“罗马帝国时代是欧洲的中原;中古以后的欧洲是欧洲的西方;近古是大西洋的西方;近代是世界的西方。”这意在说明,欧洲文化( )
A.形成的原因 B.领先于世界
C.形成与发展 D.多元化发展
答案 C
解析 题干中学者许倬云的表述意在说明欧洲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而不是其“形成的原因”,故选C项,排除A项;题干内容并没有将欧洲文化与其他文化进行比较,不能得出其“领先于世界”的结论,排除B项;题干内容述及的是欧洲文化的发展历程,并没有述及其发展过程中的“多元化”特点,排除D项。
13.(2023·湖北高中六校高二下期中)在中古时期,西欧文学艺术创作的很多素材来自《圣经》中的历史传说和神话故事;6—7世纪,唯一有文化的人是教士,唯一的精神生活在修道院;756年,加洛林王朝君主丕平建立“教皇国”,欧洲逐渐形成了王权与教权并立的二元政治格局。这些现象反映了( )
A.教会控制中古西欧社会的一切权力
B.中古时期西欧政治的黑暗和腐朽
C.基督教会在中古西欧占有特殊地位
D.宗教戒律严重束缚了人性的发展
答案 C
解析 中世纪欧洲教会垄断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并且与王权紧密结合,实现对现实世界的统治,故选C项;教会主要控制的是西欧的精神世界,排除A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教会在中世纪西欧社会的重要地位,而中古时期西欧政治的黑暗和腐朽主要体现在世俗政权,排除B项;教会对中世纪欧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排除D项。
14.(2023·赣州高二下期中)拜占庭帝国的文化与同时期西欧国家的文化有很大的不同。皇帝的居所被称为“神圣皇宫”或“圣宫”。高级官员可以亲吻皇帝的右胸,低级官员只能吻皇帝的脚。这表明拜占庭帝国文化的特点是( )
A.世俗性 B.等级森严
C.中央集权 D.政教合一
答案 B
解析 据材料可知,拜占庭帝国高级官员和低级官员是有区别的,这种区别反映了当时等级森严的特征,故选B项;A、C、D项与材料不符,排除。
15.(2022·太原期中)俄罗斯莫斯科红场上的圣瓦西里大教堂属于典型的拜占庭风格;俄罗斯的造型艺术,尤其是圣像画别具特色,与拜占庭的圣像画有着许多共同的特征,眼睛的画法是最为突出之处;俄罗斯的国徽,也来源于拜占庭文明。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 )
A.俄罗斯深受拜占庭帝国的宗教影响
B.俄罗斯的兴起晚于拜占庭
C.拜占庭融合与创新的文明
D.拜占庭与俄罗斯具有相同的历史传统
答案 C
解析 材料信息体现了拜占庭文明对俄罗斯建筑、造型艺术、国徽等方面的影响,其主要原因在于拜占庭文化具有一定的先进性,拜占庭融合和创新文明,对斯拉夫文化的影响深远而广泛,为俄罗斯文明奠定了精神基础,故选C。
16.(15分)古典希腊、罗马文化是西方文明的源头,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到了伯里克利时代,雅典的民主高度繁荣,社会经济也获得巨大发展,城市建设也随之而起。“一座座建筑拔地而起,显得异常宏伟,外观优美得难以模拟,因为每个匠人都想用自己的精巧手艺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比计划更好,建筑的速度更是惊人。”雅典也成为希腊世界重要的文化中心,培养出了许多方面的人才,著名的哲学大师苏格拉底、柏拉图、雅典卫城的设计师菲迪亚斯等都是涌现在这一时期。雅典成为“全希腊的学校”。
——据普鲁塔克《希腊罗马名人传》整理
材料二 古希腊确立了一些建筑物的形制,形成了稳定的柱式,发展了建筑和建筑群设计的艺术原则。古罗马建筑得以继承,并开辟了新的建筑领域,丰富了建筑艺术手法,在形制、艺术和技术等方面的广泛成就引领古典时期建筑走向最高峰。……从古希腊到古罗马建筑功能的发展来看,建筑功能由崇拜神开始转向为服务于人。建筑开始变得世俗化、多样化。可见,政治制度、经济文化与建筑的功能起到了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作用。
——康楠《古罗马与古希腊的建筑风格对比研究》
材料三 建筑方面,著名建筑家维特鲁威提出了“坚固、实用、美观”的建筑设计理论,将坚固和实用置于重要地位。罗马人很好地遵循了这个原则。从总体看,罗马建筑不追求外表的华美壮观,神庙、剧场、竞技场等公共建筑完全从坚固和实用考虑,美观尚在其次。早期罗马建筑还不能称为艺术,仅仅是“适应一种需要,而且是一种与艺术无关的需要”,这种需要就是实用。——杨俊明《古罗马民族的求真务实精神》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雅典为何被誉为“全希腊的学校”?说出一处完成于伯里克利时代的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著名神庙建筑,并指出其地位。(4分)
(2)以万神殿为例,说明古罗马建筑“引领古典时期建筑走向最高峰”。以大斗兽场为例,说明罗马建筑功能如何“开始变得世俗化”?(6分)
(3)请根据材料三并以图拉真广场为例,说明罗马建筑很好地遵循了“实用”的原则。古罗马求真务实的精神不禁使人想起罗马法,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5分)
答案 (1)原因:较为发达的商品经济,相对完善的民主政治、宏伟的城市建筑和辉煌的古典文化。建筑:帕特农神庙,是雅典卫城最负盛名的建筑,其建筑艺术和雕刻装饰堪称人类艺术的瑰宝。
(2)万神殿集希腊柱式与罗马圆顶式建筑风格于一体;是建筑史上首次出现最大跨度、大空间的建筑,成为罗马最宏伟的神庙建筑。
大斗兽场拱门和柱式设计体现帝国的强大和罗马公民的自豪感;大斗兽场主要用于角斗表演,满足奴隶主贵族和公民的娱乐需要。
(3)图拉真广场层次分明,功能丰富,除了宣言皇权思想,图书馆和市场还体现了为市民服务的思想,体现了“实用”原则。
根据形势发展需要,由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由公民法逐渐发展到万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