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目标导航
课程标准 素养解读 核心概念
1.了解近代历史上世界各地区不同规模和类型的人口迁徙。 2.认识人口迁徙对人类文化变迁的影响,认识在迁徙与融入当地社会过程中出现的文化认同。 1.唯物史观:了解美洲人口结构变化的原因并理解其特点。 2.时空观念:了解大洋洲人口结构变化的原因及表现。 3.家国情怀:理解华工为美洲及大洋洲开发作出的贡献,感悟华人在传播民族文化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坚定文化自信。 保留地制度 华工与苦力贸易 下南洋
时空坐标
知识点一 殖民扩张与美洲族群的变化
[学生用书(第38-40页)]
原因 ①在殖民扩张和掠夺过程中,欧洲殖民者屠杀、奴役以及传染病的流行,造成印第安人大量死亡; ②为了弥补劳动力的不足,殖民者从非洲掳掠黑人,贩卖到美洲作奴隶; ③很多欧洲人远涉重洋,使美洲白人数量大大增加
表现 新族群的形成 ①白人、黑人、印第安人以及他们相互之间的混血后代,逐渐成为美洲大陆的主要居民; ②不同族群共同生活在美洲,形成了新的文化认同,发展了欧洲文化主导、融合多种文化因素的新的美洲文化
美洲各国人口结构的不同 ①在美国和加拿大,白人占据了人口的大多数。在美国,幸存的印第安人被赶进保留地生活; ②在海地等西印度群岛国家,黑人人口占多数; ③混血人种成为拉丁美洲的最大族群; ④在秘鲁等少数国家,印第安人相对较多
思维点拨 新航路开辟初期人口迁徙的特点
(1)从人口迁徙的动机来看,这一时期的人口迁徙是以侵略、掠夺和抢占为目的的洲际人口迁徙,对非洲黑人采取强制性国际集体移民。
(2)从人口迁徙的规模来看,这一阶段从欧洲迁入美洲的人数有限,规模不大。
问题思考 大量黑人奴隶被贩卖到美洲的原因是什么?对美洲的人口结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原因:印第安人因殖民入侵数量锐减;殖民地采矿业、种植园需要大量劳动力;印第安人富有反抗精神,不能满足殖民需要。
影响:使美洲出现了新的族群,混血人种成为美洲大陆的主要居民,黑人在西印度群岛国家成为多数人口。
主题一 殖民扩张与美洲族群的变化
名家论史 近代欧洲移民的历史背景
材料 19世纪中期,欧洲人外迁大部分是自愿的,移民的动力来自对政治自由、人身安全和更多的社会经济机会的强烈要求。欧洲强国在军事和技术上的优势是它不断扩张的重要原因,也是引起劳动力迁移的因素之一。工业的增长刺激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和移民的发展,欧洲移民开始到达城市地区,后来渐渐移入其他国家。欧洲移民改变了一些地区的人口结构和政治版图,使生产商品在世界各个地区实现,移民家庭将新的语言带到了自己所在地区,改变了传统的世界语言区,也将世界上的许多地区联系起来。
——摘编自帕特里克·曼宁《世界史上的移民》
解读 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和殖民扩张,欧洲移民不断增多,对世界的人口结构和政治版图、世界市场的形成和文化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
史料探究 欧洲对美洲的殖民活动与人口迁徙
材料一 对印第安人来说,美洲不是新大陆,4万年前就有了他们生活的足迹。在被欧洲“发现”前,占美洲原住民绝大多数的印第安人大约有4 000万人,其中在拉丁美洲约2 500万人。欧洲人和非洲人陆续来到美洲,到17世纪中叶拉美的印第安人为950万人……
南北美洲的移民分布(单位:百万)
人种 白人 黑人
时间 1835年 1935年 1835年 1935年
北美洲 13.8 124.3 2.6 12.4
中美洲 1.9 6.9 2.7 8.4
南美洲 2.9 40.9 4.5 18.7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的征服带来了伊比利亚的文化概念,他们认为比原住民文化优越。同样,他们也认为非洲宗教和文化比自己的低劣……印第安社会生存下来,并且在与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互动的时候,维持着相对的自治性。同样,奴隶们在学习应付他们的主人和适应新环境的同时,保持了非洲的宗教传统、信仰、习惯和语言。
——[美]斯基德莫尔、史密斯、格林著,张森根等译《现代拉丁美洲》
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近代以来,美洲人口变化有何特点?并概括欧洲侵略者的殖民活动对美洲文化的影响。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特点:印第安人数量大幅减少,移民总数增长迅速;美洲人种走向多样化。
影响:①促进了欧洲宗主国的文化传播;②印第安人和非洲黑人文化得以保存;③美洲出现了以欧洲文化为主导、融合多种文化因素的新的美洲文化;④多元文化并存。
深化拓展 唯物史观——全面认识新航路开辟后的人口迁移
(1)表现
①欧洲人入侵并在美洲建立殖民地,印第安人数量急剧减少。
②欧洲人把非洲黑人作为奴隶贩卖到美洲,使美洲成为世界上族群混合程度很高的地区。
③大洋洲、非洲、亚洲等地区也有族群混合现象。
(2)特点
①从宗主国向殖民地和附属地迁移人口。
②从较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及新开发地区移民,从旧大陆向新大陆迁移人口。
③人口迁移数量大。
④自愿移民与强迫移民并存。
(3)影响
①积极影响:改变了许多地区的人种和民族结构;推进了世界各地的物种和人文交流,促进了民族和文化的交融;加速了落后地区的开发。
②消极影响:欧洲人对美洲殖民掠夺;印第安人遭到灭顶之灾;黑奴贸易罪恶深重;各种疾病传播蔓延。
1.(2023·金乡一中高二期中)16世纪,西方生物学家将人类按照不同的种族进行分类;19世纪后,一些西方社会学家认为人种的特征与智力文化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强调文明的发达程度及价值观念都是遗传的结果。这一变化( )
A.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B.纠正了生物进化论的错误
C.体现了资本主义的扩张需求
D.打破了学科间的固有界限
答案 C
解析 材料反映了19世纪后,一些西方社会学家打破原来生物学科的人类种族分类原则,强调按照文明发达程度和价值观念进行分类,是为了突出资本主义制度和白种人的优势地位,体现了资本主义的扩张需求,C项正确;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生物进化论及其错误,排除B项;社会学家提出人种分类的新原则,不代表打破了学科间的固有界限,排除D项。
2.新航路的开辟带来新旧大陆间人群和物种的大交流,改变了世界历史的面貌。下列选项与该论断相符的是( )
A.美洲的人口结构被改变,出现了新的族群
B.原产欧洲的玉米传入美洲并得到广泛种植
C.大量非洲精壮人口被贩卖到欧洲各国为奴
D.美洲原有的各种疾病传播到欧洲和大洋洲
答案 A
解析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大批来到美洲,并把非洲黑人作为奴隶贩卖到美洲,使美洲成为世界上族群混合程度较高的地区,并且出现新的族群,A项正确;玉米原产地是美洲,B项错误;由于欧洲殖民者的残酷压榨和传染病的流行,美洲劳动力严重缺乏,于是欧洲殖民者掳掠非洲黑人,将其贩卖到美洲作奴隶,C项错误;欧洲人将天花等传染病带到美洲和大洋洲,D项错误。
知识点二 英国的殖民活动与大洋洲人口结构的改变
[学生用书(第40-41页)]
英国的殖民活动 18世纪中后期,英国殖民者来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地
19世纪时,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澳大利亚成为英国的原料产地
1851年,人们在澳大利亚发现了金矿,采矿业迅速发展起来
大洋洲人口结构的改变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原住民遭到驱赶和屠杀,人口数量锐减
大量的英国人和欧洲其他国家的人移居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19世纪中叶,白人成为当地的主要居民,欧洲文化成为当地文化的主流
问题思考 英国的殖民活动对大洋洲人口结构产生了哪些影响?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使大洋洲的人口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大洋洲原住民遭到驱赶和屠杀,人口数量锐减。英国人和欧洲其他国家的人来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使白人成为当地的主要居民。
主题二 殖民活动与世界人口结构的改变
名家论史 近代人口迁移的影响
材料 15世纪末到17世纪,伊比利亚白人大举移民中南美洲、加勒比海。在伊比利亚人移入美洲之际,印第安人便开始了锐减和被灭绝的过程,欧洲人又大肆从非洲贩卖黑人,运入美洲供奴役。16—17世纪,英国人、法国人、荷兰人又大量移民北美,最后形成了今天美利坚人、加拿大人的主体。17—18世纪时,荷兰人、英国人又大举移入南非,形成了今天南非的白人。18—19世纪,英国人、爱尔兰人大举移入澳大利亚、新西兰,最后使澳大利亚、新西兰成为以白人为主的国家。发轫于地理大发现时代,迁延久远的大移民,影响了整个世界。
——摘编自张箭《地理大发现研究:15—17世纪》
解读 殖民侵略与扩张推动了欧洲白种人移民世界各大洲,造成了世界人口结构的变化。
史料探究 英国殖民澳大利亚
材料 18世纪中后期,英国殖民者来到澳大利亚。最初,英国将澳大利亚作为流放罪犯的场所。19世纪,英国殖民者在澳大利亚掠夺原住民的土地,建立牧场。1851年,人们在澳大利亚发现了金矿,采矿业迅速发展起来。1788年英国库克船长在悉尼登陆时,居住在澳洲的原住民有30万人,500个左右的部落,人们从事狩猎和采集,通过以群体的家族集团形式居住在一起。到了19世纪中叶,澳洲原住民只剩下5万多人,白人已经成为当地的主要居民,欧洲文化成为当地文化的主流。——摘编自《澳洲土著民族的历史与现状》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殖民澳大利亚的特点。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特点:持续时间长;规模不断扩大;种族灭绝;经济掠夺;移植本国生产方式;文化殖民。
深化拓展 历史解释——认识大洋洲的人口状况及形成原因
(1)人口结构
大洋洲的人口主要是白种人、黄种人,也有比较特殊的棕色种人。原住居民为黄种人(波利尼西亚人等)和棕色种人(澳大利亚原住民)。
(2)形成原因
①欧美列强的殖民统治改变了大洋洲居民的民族构成和种族构成,人口的绝大部分是欧洲白人移民及其后裔,主要是英国移民。
②大洋洲的原住民,有的已经灭绝,如马里亚纳群岛的查莫罗人、塔斯马尼亚人。
1.(2023·泉州高二期中)19世纪初,澳大利亚悉尼市的街道以及医院、教堂、海岸灯塔等建筑大多出自一些罪犯(来自英国)之手,其中有个设计师曾犯伪造罪,但由于他的贡献,其头像还印在澳大利亚5元钞票的票面上。这说明( )
A.英国流放者推动了澳大利亚的发展
B.贩卖黑奴是英国殖民扩张的重要手段
C.殖民扩张加剧了澳大利亚的社会动荡
D.澳大利亚人口结构的转变得益于工业革命
答案 A
解析 澳大利亚曾是英国流放罪犯的场所,而罪犯们建造了悉尼市的街道以及医院、教堂、海岸灯塔等建筑,这说明英国的流放者推动了澳大利亚的发展,A项正确;贩卖黑奴、流放者导致澳大利亚社会动荡,以及澳大利亚人口结构的变化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B、C、D三项。
2.1820—1850年英国流放到澳大利亚的犯人为10万人左右,而自由移民高达20万人以上。1823年,英国议会通过相关司法条例,规定澳大利亚的新南威尔士和范迪门斯地分别建立起5—7人的立法议会。此后,英国被迫一次又一次地在澳大利亚进行改革,革新统治方式。这说明英国对澳大利亚的统治( )
A.顺应了澳大利亚人口结构的变化
B.削弱了当地资产阶级对议会的控制
C.根据澳大利亚的实际主动进行调整
D.遏止了自由移民大批涌入澳大利亚
答案 A
解析 材料反映了澳大利亚人口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自由移民数量超过犯人的数量,进而出现了阶级差别,所以英国政府改变了对澳大利亚的统治方式,A项正确;材料表明当地资产阶级控制议会的力量日益增强,排除B项;英国对澳大利亚统治政策的调整是被动的,排除C项;D项与题意无关,排除。
知识点三 华工与美洲、大洋洲的开发
[学生用书(第41-42页)]
原因 ①19世纪初,黑奴贸易受到限制,殖民者不得不寻找新的廉价劳动力; ②19世纪中叶后,清政府被迫允许列强在中国招募华工出国; ③殖民者通过运输华工来获取巨额利润; ④中国东南沿海的穷苦百姓,或是因为生活所迫,或是被诱骗、绑架成为苦力
概况 开发美洲 ①美国:华工是加利福尼亚金矿和中央太平洋铁路工地等繁重劳动场所的主要劳动力; ②拉丁美洲:加勒比群岛、秘鲁以及古巴等地,也有成千上万的华工
开发大洋洲 19世纪中叶,大量华工来到澳大利亚开采金矿;在大洋洲的一些岛屿上,华工在种植园和矿山辛勤劳动,促进了这些地方的开发
影响 ①留下来的华工由于相同的文化和生活习惯,往往愿意居住在一起,在各地形成了一个个唐人街; ②他们保留和传播着中华文化,促进了美洲和大洋洲经济、文化的发展
概念阐释 苦力贸易
苦力贸易是指西方商人以欺骗和暴力手段贩卖中国人口出洋,使其被迫从事强制性劳动的活动。它与鸦片贸易一样都是西方列强强加于中国的罪恶的贸易活动,是对中国暴力掠夺的手段之一。
思维点拨 华侨“下南洋”带来的影响
一方面将中国传统文化、生活习俗带入欧美及东南亚诸国。另一方面华侨也将所在国的先进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思想文化等带回中国,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起到传播者甚至领导者的作用。
主题三 苦力贸易与华工的贡献
名家论史 中国华工在美洲开发中的作用
材料 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的四大股东之一利兰·斯坦福在1865年10月10日给安德鲁·约翰逊总统的一份报告中说:“(华工)作为一个阶层,他们安详、平和、耐心、勤劳、节俭,他们(比白人劳工)更谨慎和节俭,因而工资少点也毫无怨言……如果没有华人,要在《国会法案》规定的时间内建成这个宏大的全国性工程的西段,是完全不可能的。”
——生键红《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建设中的华工》
解读 华工传播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美洲的开发作出了重大贡献。
史料探究 近代华工的产生
材料一 从雍正二年到光绪十三年(1724—1887)的163年间,广东人口从400多万猛增到2 970多万,增幅达近6倍之剧。庞大的人口压力在日益剧烈的土地兼并之下,不断地游离出过剩的贫困人口,西方工业品的涌入又打击了珠江三角洲的手工业……
——姚远《清末民初广东、江苏海外移民比较研究》
材料二 “大清大皇帝允于即日降谕各省督抚大吏,以凡有华民情甘出口……无论单身或愿携带家眷,一并赴通商各口,下英国船只,毫无禁阻。”——1860年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总结华工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19世纪初,黑奴贸易受到限制,工业资本主义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迅速增加,美洲、大洋洲种植园需要大量新的廉价劳动力。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小农经济逐渐解体,大批农业和手工业者破产,穷苦百姓被迫成为苦力。清政府被迫改变政策,允许列强招募华工出国。
拓展深化
历史解释——近代华工对世界的影响
(1)促进了南洋经济的发展,传播了中华文化。
(2)赴美华工促进美国西部开发和交通发展。
(3)促进了大洋洲的开发。
(4)华工为东南亚经济作物的开发、种植作出很大贡献。
(5)近代华人在开发南非金矿,甚至一些国家的独立战争中作出较大贡献。
(6)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大量华工为英法两国在西线战场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后勤保障。
1.(2023·临沂高二期中)有学者认为,“澳洲淘金华工……具有高度封闭性,中西文化融合现象业已出现但远非主流,因而以淘金史为代表的早期华人史更多反映了中国历史的海外延伸”。这意味着澳洲淘金华工( )
A.传承了中国传统生活方式
B.遏止了中西文化融合现象的出现
C.奉行独立自主和闭关锁国政策
D.深受济世安民思想的影响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中国历史的海外延伸”可知,澳大利亚淘金华工传承了中国传统生活方式,故选A项;B项所述与“中西文化融合现象业已出现”不符,排除;材料不能反映独立自主和“闭关锁国”政策,排除C项;材料主旨是澳大利亚淘金华工深受中国传统生活方式的影响,不能体现其深受“济世安民”思想的影响,排除D项。
2.(2023·衡水高二期中)下表为通过香港输出至美国加利福尼亚的中国劳工数据(单位:人)。
年份 1849 1850 1852 1854
输出人数 323 447 18 434 25 063
表格所反映的现象( )
A.导致香港人口数量急剧下降
B.解决了加利福尼亚劳动力匮乏问题
C.为美国西部开发作出重要贡献
D.使通商口岸开放,直接导致劳工输出激增
答案 C
解析 大量华工输入美国,促进了美国西部的开发,故选C项;材料并不能反映香港人口数量急剧下降,排除A项;材料未反映出是否“解决了”加利福尼亚劳动力匮乏的问题,排除B项;香港不属于通商口岸,排除D项。
知识体系 学科术语
1.殖民者的入侵改变了美洲的人口结构,形成了新的族群。 2.英国在大洋洲的殖民活动导致当地人口的替代性变化。 3.华工为美洲和大洋洲的开发作出了重要贡献。 4.参与掠夺、瓜分大洋洲的列强之多冠于各洲,殖民统治时间也很长,因此,大洋洲的种族繁多,民族成分复杂。
观点争鸣 辩证认知近代殖民活动
夺取印第安人生命的最直接杀手并非欧洲人的枪炮,而是天花、霍乱、腮腺炎、麻疹和黄热病,这些早已被欧洲人适应的疾病对印第安人极具杀伤力。天花成了欧洲人征服美洲的同盟军。一方面是印第安人口的崩溃,一方面是西班牙殖民者“铲除一种文化,如同路人随手折下路边一朵向日葵”,印第安人的文献被殖民者当作“魔鬼的作品”付之一炬。
——易富贤《大国空巢》
解读 欧洲的殖民侵略使美洲的人口锐减,破坏了印第安人的文明,实行殖民统治,使美洲失去了独立自主的地位,但促进了欧洲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
史学前沿 近代中国华工出国的原因
外国商人在各通商口岸设立代理机构和移民公司,由自称的雇主或者投机商经营,提供所需的劳工,他们在此中间抽取佣金……不计其数的中国人被拐骗至世界各地充当苦力。待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华工出国被列强政府条约式的“合法化”后,这些人贩子对华工的掳掠则更加猖狂了。
解读 19世纪中叶以后,清政府被迫允许列强在中国招募华工出国。中国东南沿海的穷苦百姓,或是因为生活所迫,或是被诱骗、绑架成为苦力。
感悟与思考 记录点滴心得 培育历史学科素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时精练
1.(2023·南昌高二期末)1620年,乘坐“五月花”号海船的英国殖民者最初登陆上岸时,发现自己来到了一片“荒无人烟”的地方,想象中的野蛮人并没有过来阻挡自己,当地虽然有农田和耕种的迹象却没有发现任何一个活着的印第安人。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美洲人多地少养活不了更多的印第安人
B.印第安人的自相残杀
C.瘟疫让印第安人数量锐减
D.欧洲的殖民侵略
答案 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洲的殖民侵略,导致美洲印第安人大量死亡,故选D项;A项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印第安人的自相残杀及瘟疫是影响因素,非根本原因,排除B、C项。
2.(2023·菏泽高二期中)下图是美国的人种构成(2010年),非洲是黑人的故乡,当年黑人的祖先来到美国主要是通过( )
A.大西洋三角贸易 B.正常的人口流动
C.美国的对外扩张 D.工业革命的推动
答案 A
解析 当年黑人的祖先来到美国主要是通过大西洋三角贸易,而非正常的人口流动,A项正确,B项错误;黑人通过奴隶贸易到达美洲是从16世纪开始,而此时北美地区还是欧洲国家的殖民地,美国还没有建立,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后期,C、D项错误。
3.(2022·汕头高二下期末)欧洲最初从西非将黑人奴隶运往欧洲,但最多时每年也未超过1 000人。17世纪,运往美洲的黑人奴隶大幅增长,仅荷兰每年贩运到美洲的黑人奴隶就达25 000人左右。至18世纪后期,仅英国贩运到美洲的黑人奴隶每年就达到75 000人左右。导致这种变化的重要因素是( )
A.欧洲自由平等思想的传播
B.海上运输条件的改善
C.欧洲对劳动力的需求增长
D.美洲种植园经济兴起
答案 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18世纪随着美洲地区相继沦为殖民地,大量的印第安人相继死亡,导致美洲种植园经济存在劳动力短缺的问题,直接刺激了奴隶贸易的大规模发展,故选D项;欧洲自由平等思想主要针对的是资产阶级,黑人奴隶始终被排除在外,排除A项;海上运输条件出现明显改善是在工业革命后,排除B项;17世纪欧洲工业革命尚未开始,排除C项。
4.(2023·扬州高二期中)1836年,法国学者开始将南部美洲称为“具有拉丁文化特征的美洲”。1856年,面对美国的南扩,哥伦比亚学者发表《两个美洲》的长诗,吟道:“拉丁美洲人哟/面对着撒克逊人。”“拉丁美洲”的概念从此在南部美洲迅速传播开来。这一概念的传播( )
A.推动了拉丁美洲民族独立战争
B.强化了拉美人民的区域认同
C.源于南北美洲文化传统的差异
D.反映列强争夺拉美日趋激烈
答案 B
解析 依据材料可以看出拉丁美洲作为一个整体的观念在南部美洲的迅速传播,有利于强化拉美人民的区域认同,B项正确;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兴起时间为18世纪末19世纪初,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南北文化的差异是出现拉丁美洲与北美洲不同区域文化的原因之一,而不是这一观念广泛传播的主要原因,排除C项;“拉丁美洲”概念的传播,推动了区域认同,而列强争夺激烈只会激起拉美人民的强烈抵抗,排除D项。
5.(2023·重庆高二检测)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早期,大约5 000万欧洲人移民到了西半球。这次移民浪潮造成了美洲人口的激增。这些移民中仅有三分之一返回家乡,绝大多数都留在了西半球,他们和他们的后代把美洲国家改造成了欧洲化的国度。这次移民浪潮的出现主要反映了( )
A.美国综合国力远超欧洲
B.早期殖民影响人口迁移
C.西半球的自然资源丰富
D.工业革命在全球的扩展
答案 B
解析 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早期,人口迁移受早期殖民传统的影响,因此欧洲移民向西半球迁移,并把迁入地当作建设的对象,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比较信息,不能说明美国综合国力远超欧洲,排除A项;材料仅反映了人口迁移,不能说明西半球自然资源丰富和工业革命在全球的扩展,排除C、D项。
6.近代以来,强制性的人口跨地域转移和族群替代性的移民方式,使文化交融与认同蕴含着难以克服的内在矛盾,并经常表现为族群间的文化冲突。这反映了( )
A.文化交融蕴含的内在矛盾难以克服
B.殖民扩张造成了巨大的文化冲突
C.强制性人口迁移无法实现文化融合
D.经济发展推动了人口的自由迁徙
答案 B
解析 强制性的人口跨地域转移和族群替代性的移民方式是近代殖民扩张导致的,“经常表现为族群间的文化冲突”,反映了殖民扩张造成了巨大的文化冲突,故选B项。
7.(2023·杭州模拟)殖民者的入侵改变了美洲的人口结构,形成了新的族群。由于历史条件的差异,美洲国家的人口结构不尽相同。下列国家人口结构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A.秘鲁——黑人人口占多数
B.美国——白人人口占多数
C.海地——混血人种占多数
D.巴西——印第安人相对较多
答案 B
8.1500年至1800年间,最大的移民浪潮是非洲的奴隶被运往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还有一些欧洲移民来到美洲。19世纪,大部分欧洲移民去往西半球,也有一些去往南非、澳大利亚和太平洋的岛屿,而亚洲人大都移民到欧洲和美国。这可用来说明( )
A.移民加强了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
B.物种交换改变了世界人口布局
C.殖民活动造成了全球人口的锐减
D.疫病流行造成原住民的灭绝
答案 A
解析 材料反映了1500年至1800年间各洲之间的人口移民现象,该现象有利于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移民,并非物种交换,排除B项;材料与人口锐减无关,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疫病对原住民的影响,排除D项。
9.海外华侨华人往往称自己是“唐人”,他们聚居的地方便称为“唐人街”,唐人街最早叫“大唐街”。1875年,张德彝在《欧美环游记》中称唐人街为“唐人城”,其通英语,英语称唐人街为Chinatown。“唐人街”曾居住着很多华工,这些华工( )
①最初因列强招募出国成为苦力 ②提升了中国的国际政治地位 ③促进了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 ④保留和传播了中华传统文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C
解析 据所学可知,华工是被招工馆等中介公司诱骗或拐卖而置身异国,故①正确;据所学可知,华工在国外的社会地位极其低下,不可能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故②错误;据所学可知,华工作为重要劳动力,促进了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故③正确;据所学可知,大量华工出国,保留和传播了中华传统文化,故④正确;选择C项符合题意。
10.(2023·永州高二月考)阅读下表。下列项中对19世纪出国契约华工人数变化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有( )
1801—1875年出国契约华工人数估算表(部分)
单位:人
国家/地区 1801—1850年 1851—1875年
共计人数 年均人数 共计人数 年均人数
美洲 60 000 1 200 535 000 21 400
美国 18 000 360 160 000 6 400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10 000 200 60 000 2 400
①清政府被迫允许列强招募华工出国
②澳大利亚发现金矿,采矿业迅速发展
③欧洲人入侵和传染病的流行造成美洲和大洋洲原住民锐减
④英美等国陆续颁布禁止奴隶贸易的法令,黑奴贸易受到限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B
解析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860年英法与清政府签订的《北京条约》中规定,允许华工出国,①正确;1851年,人们在澳大利亚发现了金矿,采矿业迅速发展起来,需要大量劳动力,②正确;由于新航路开辟,欧洲人入侵和传染病的流行造成美洲和大洋洲原住民锐减,殖民者进行“奴隶贸易”,此时华工并未出国,③与材料无关;19世纪初,由于工业革命的开展,欧美殖民者需要非洲市场,加之黑人的反抗,英美等国陆续颁布禁止奴隶贸易的法令,黑奴贸易受到限制,④正确。故选B项。
11.(2023·临沂高二检测)下图为15世纪以来世界人口统计表(单位:百万)。其中③是( )
A.亚洲 B.欧洲 C.非洲 D.美洲
答案 C
解析 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图中曲线③体现的是15世纪以来因殖民掠夺导致非洲人口增长相对缓慢的情况,C项正确;明清时期,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人口基数大、总量多,增长趋势明显大于其他大洲,与图中曲线①一致,排除A项;图中反映欧洲人口变化的是曲线②,排除B项;15世纪以来,美洲原住民锐减,与图中曲线④一致,排除D项。
12.(2023·菏泽高二测试)1502年第一批黑奴被运送到美洲,黑奴贸易随即开始,盛行了三个多世纪。通过黑奴贸易,殖民者获得了高额的利润,到19世纪中后期基本停止。黑奴贸易停止的主要原因是( )
A.天赋人权理念深入人心
B.资本主义发展到新阶段
C.种族歧视问题得到解决
D.非洲发生资产阶级革命
答案 B
解析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到自由竞争阶段,西方国家要求把亚非拉等地变为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从而黑奴贸易到19世纪中后期基本停止,故B项正确;A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13.(2022·辽南高二下期中)18世纪末19世纪初,美国兴起大规模的西进运动,大量移民涌入西部地区,开拓荒地,发展农业,他们需要的生产资料及日用品完全仰仗东部,反过来西部又为东部提供了大量的粮食及原料。这在当时的主要影响是( )
A.人口布局实现均衡
B.拓宽移民生存空间
C.美国东部优势凸显
D.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答案 D
解析 “生产资料及日用品完全仰仗东部”说明东部资本主义工业扩大了国内市场,“西部又为东部提供了大量的粮食及原料”表明西部农业资本主义发展,即美国的西进运动促进资本主义发展,故选D项;人口布局实现均衡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材料强调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拓宽移民生存空间无关,排除B项;材料强调美国东西部的相互影响,共同促进资本主义发展,排除C项。
14.西方文明随移民进入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区。对这一地区的文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表现为西方文明的全面移植,以及移植植物在大洋洲的本土化,进而形成具有大洋洲属性与特征的新文明。这反映出( )
A.西方文明具有先天的优等性
B.外来文明本土化形成新文明
C.新文明的形成会伴随新移民
D.外来移民大都会带有侵略性
答案 B
解析 从题干材料可知,西方外来文明本土化以后慢慢形成了新文明,故B正确;A本身说法错误,C只是对题干材料的片面解读,D表述错误,均排除。
15.(2023·邯郸高二调研)1939年出版的《加州志》中写道:“位于萨克拉门托南部的三角洲地区,在未开垦前,一些失意的淘金者集居此地,种植糊口。及1870年,中国工人建造了中央太平洋铁路后,又接受了低工资开垦三角洲地区的工作。他们推着单轮车筑起堤防,逐渐全部四十二万五千英亩水草从生的沼泽地被开拓了。”这反映了华工( )
A.为美国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B.改变了北美大陆的人口结构
C.在美洲传播和发展了中华文化
D.得到了美国民众的普遍认可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华工不仅参与建造中央太平洋铁路,还以低工资开发荒地沼泽,为美国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A项正确;华工移民美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美国的人口结构,但不会改变北美大陆的人口结构,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中华文化在美洲的传播,排除C项;“普遍”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
16.(2023·锦州高二阶段练习)(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16世纪开始,大批白人陆续移往北美大陆。从英格兰来到北美大陆东海岸定居的称为新英格兰人,同时还有来自荷兰和斯堪的纳维亚的西北欧人,他们及其后裔一直是美国文化的中坚力量,掌握政治和经济的大权。还有大批黑人奴隶从非洲被贩运来北美,充当南部种植园的劳动力。到独立战争时,黑人人数约为当时移民总数五分之一。19世纪中期,加利福尼亚州兴起的淘金热,招来了亚洲和拉丁美洲的大批移民,其中有不少的华侨,他们为美国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摘编自丁则民《外来移民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材料二 美国移民政策变化表
时间 政策
1776—1881年 1790年,国会制定统一规则,任何在美居住两年的白人都可申请公民身份。政府总体上对移民持欢迎态度
1882—1920年 1882年,国会通过第一个限制移民入境的法案——《排华法案》,规定10年内禁止中国移民入境,禁止华侨入籍。此后,日本人、犹太人等移民也成为被排斥的对象
1921—1951年 1921年,国会首次制定移民配额法规,允许进入美国的外国移民总数不得超过35万人,亚洲人仍然被禁止。直到1943年《排华法华》废除,中国移民配额每年象征性地被确定为105人
1952年至今 1952年,颁布《移民和国籍法》,该法案取消以种族认定移民身份原则,制定了以家庭团聚、保护国内劳动力市场和要求移民拥有技术的有关法规。20世纪60年代后,《移民和国籍法》不断修订,越来越鼓励技术移民进入,并对难民予以特殊照顾
——摘编自林珏《美国移民政策演变及评述》
(1)根据材料一,概括16—19世纪中期美国移民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外来移民对美国社会的影响。(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移民政策的阶段性变化,并具体分析20世纪50年代后美国移民政策调整的主要原因。(5分)
答案 (1)特点:移民来源具有多元性;自愿移民与强制移民相结合。
影响:形成了新的族群;传统的印第安文化遭到破坏,形成了以欧洲文化为主,多元并存的美国新文化;带去了庞大的劳动力,促进了美国科技发展,加速了美国西部的开发和工业化进程。但是美国始终存在种族矛盾和不同民族间的文化认同问题。
(2)变化:从自由移民到限制性移民再到鼓励技术移民。
原因:经济全球化发展,全球劳动力市场逐渐形成;美国经济科技的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才;出于冷战的需要,放宽难民入境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