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学案 (含解析)高二历史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学案 (含解析)高二历史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8-17 22:40: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3课 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目标导航
课程标准 素养解读 核心概念
1.通过了解现代历史上的著名战争,理解战争对人类文化的破坏以及造成的文化断裂。 2.认识现代战争在客观上又为不同文化的碰撞提供了契机。 1.时空观念:了解一战和二战两场现代战争。 2.历史解释:概述两次世界大战对世界殖民体系的冲击,了解两次世界大战不仅对人类文化造成了破坏,也促进了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认识现代战争促进了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3.家国情怀:简述印度、新加坡、埃及等新兴民族国家在二战后的文化复兴,认识人们在认知外来文化和反思本土文化的精神阵痛中进行了文化选择与重构,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交融与发展。 民族民主运动 民族自决原则 泛非会议 《埃维昂协议》
时空坐标
知识点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 
[学生用书(第72-73页)]
背景 历史 一战前,东欧和东南欧的被压迫民族已经有不断高涨的民族独立愿望和行动
思想 一战客观上将自由、民主与民族独立的思想进一步传播到欧洲、西亚和北非各地
政治 一战摧毁了四大帝国,诞生了一系列民族独立国家,改变了欧洲、西亚和北非的政治版图
原则 民族自决原则成为指导殖民地人民为独立、民主而斗争的武器
表现 中国 巴黎和会上收回山东主权的外交努力失败,促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猛醒,开始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标志,中国革命焕然一新
越南 胡志明在法国参加了共产党,转向了以民族解放斗争来争取国家独立
印度 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持续开展,尼赫鲁更加明确地提出了要求印度完全独立的政治目标,并为之奋斗
其他 非洲的埃及,拉丁美洲的尼加拉瓜、墨西哥等地也出现了争取民族独立和推进民主的进步运动
影响 形成20世纪第一次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潮,冲击了以欧洲为代表的殖民主义势力,世界殖民体系开始解体
概念阐释 民族自决原则
指处于外国奴役和殖民统治下的被压迫民族有自由决定自己命运、摆脱殖民统治、建立民族独立国家的权利。民族自决的概念,初倡于法国大革命时期,但当时并不具备国际法的意义。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民族自决原则得到了普遍承认和迅速发展。
误区警示 民族意识与民主意识的区别
民族意识是反对侵略战争,寻求民族独立。民主意识则是指反对阶级压迫,主张民主、平等、自由。
问题思考 一位法国官员评论道:“参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这17.5万非洲士兵,在法兰西和佛兰德的壕沟里掘好了旧非洲的坟墓。”我们该怎样理解这一评论?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理解:非洲的士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参与到协约国的作战中,在帮助宗主国作战并取得胜利的过程中,他们的民族独立意识被激发出来。
主题一 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第一次民族解放运动高潮
名家论史 一战后民族民主运动的特点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普遍出现高涨的形势。在亚洲,中国继资产阶级革命后又出现五四运动,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等新革命形式发展;在非洲,埃及爆发了反英独立运动;在拉丁美洲,虽没有广泛的暴力武装革命,但也出现了较大规模的工人罢工和农民运动。
——摘编自王春良等《新编世界现代史1900—1988》
解读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民族民主运动方式多样化,结果基本失败,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虽遭到打击但仍然存在。
史料探究 一战后民族民主运动出现高潮的原因
材料 交战各国暂时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使这些地区的民族工商业获得相对有利的环境,得以较快地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随之壮大,更加强烈地要求摆脱殖民主义和本国的封建统治。……十月革命还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传播到亚非拉各国,鼓舞了那里的先进分子,他们开始用新的世界观来观察世界和本国的命运,寻求新的解放道路。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欧洲列强的普遍衰弱,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制度,使世界殖民主义体系与反殖民主义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民族解放运动有了更加有利的国际环境。
——摘编自黄正柏主编《世界通史》
根据材料,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出现高潮的原因。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1)内部原因:①经济:亚非拉国家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②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量增强;③思想基础: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
(2)外部原因:①一战客观上传播了自由主义、民族主义等思想;②欧洲列强普遍衰弱;③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④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深化拓展 历史解释——一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特点
(1)地区有普遍性: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兴起各具特色的民族民主运动,特别是亚洲各国掀起了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斗争的新高潮。
(2)领导有层次性:有由共产党领导的民族民主运动,也有资产阶级政党领导的民族民主运动。
(3)参加有广泛性: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工人、农民等都参与进来,逐渐具有了全民族运动的规模。
(4)斗争有原则性:民族自决原则在殖民地传播开来,成为指导当地人民为独立、民主而斗争的武器。
(5)运动有持续性:中国共产党一直领导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持续展开。
(6)表现有多样性:①斗争诉求不同:亚洲各国在争取民族独立的同时,提出争取民主的要求;非洲主要是民族独立意识的觉醒;拉丁美洲以争取民主革命和改革为主要任务。②领导阶级不同。
(7)影响有深远性: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对战后的国际秩序产生了重要影响。民族自决原则成为公认的国际法原则,加速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1.(2023·天津河北区一模)一位美国黑人领袖在1918年预言:“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在他们所占据的地方,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非洲。”这个“开端”应该是指(  )
A.社会主义运动 B.民族解放运动
C.和平主义运动 D.殖民主义扩张
答案 B
解析 第一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激发了欧洲、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战后出现了第一次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潮,故选B项;社会主义运动开始于19世纪的欧洲,排除A项;结合所学可知,一战后掀起了反战和平运动,但与“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非洲”等信息无关,排除C项;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殖民体系已经建立,且材料强调民族独立,与殖民主义扩张无关,排除D项。
2.(2023·湖南师大附中模拟)1919年3月,印度因抗议“罗拉特法”而举行总罢工;5月,中国发生五四运动;6月,埃及的开罗、亚历山大等地发生了反英暴动;7月,土耳其的凯末尔提出民族自决。这些事件的共同意义在于(  )
A.终结欧美列强的侵略
B.标志亚非民族意识的觉醒
C.动摇殖民体系的秩序
D.导致殖民主义体系的崩溃
答案 C
解析 一战之后,印度、中国、埃及、土耳其均爆发了反对殖民侵略的暴动或革命运动,这些运动极大地冲击了列强在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统治,动摇了殖民体系的秩序,故选C项;据所学知识可知,埃及、印度终结列强的侵略是在二战之后,排除A项;亚非民族意识觉醒是在一战之前,排除B项;殖民主义体系最终崩溃是在二战之后,排除D项。
知识点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学生用书(第73-74页)]
背景 二战期间 为了彻底打败法西斯侵略者,反法西斯联盟通过一系列声明、宣言等,在政治理论上进一步确立了民族自决原则与废除殖民主义的正义性,明确支持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独立要求
战争结束后 随着殖民主义的急速衰落、亚非拉地区经济的发展和民族民主意识更为广泛的传播,第二次民族民主革命浪潮兴起
表现 ①随着日本的战败,朝鲜获得了独立,中国收复了台湾;②二战后,英帝国很快解体;③法国签署《埃维昂协议》,承认阿尔及利亚独立
影响 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土崩瓦解,退出了历史舞台
思维点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民族民主运动的途径和特点
(1)途径:在无产阶级领导下赢得民族独立,如中国;在资产阶级领导下,通过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获得独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如土耳其;经过长期斗争迫使帝国主义承认独立,独立后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如印度。
(2)特点:在亚非拉美地区广泛展开,高潮迭起;出现了联合反帝反霸反殖斗争的新局面。
1.(2023·安徽高二下联考)二战期间,由于军事订货和关税政策的调整,印度迎来办厂热潮,工业部门逐渐多样化,棉纺织业和钢铁产业快速增长,印度资本逐渐扩大并形成垄断性财团。这种发展状况(  )
A.体现出英帝国在远东地区的胜利
B.推动了自由资本主义的扩张
C.有利于印度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
D.得益于独立工业体系的建立
答案 C
解析 二战期间印度民族工业的快速发展为战后的民族解放运动奠定了经济基础,故选C项;材料仅涉及印度工业的发展情况,没有体现英国对于印度的具体控制情况,排除A项;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资本主义国家已经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排除B项;印度独立工业体系是在二战后逐步建立起来的,排除D项。
2.(2023·盐城二模)美国的《新闻周刊》曾生动地描述了“新殖民者”的形象,他们手拿的是计算器而不是枪支,他们穿的是上班的服装而不是战斗服装,他们宣传的是自由市场经济的福音而不是传教的福音。“殖民者”形象的转变是由于(  )
A.旧国际秩序的长期存在
B.两极格局的形成与瓦解
C.战后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D.欧美国家实力普遍衰落
答案 C
解析 二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新兴民族国家建立,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其科技优势进行产业转移并且对新兴民族国家进行“殖民”,掠夺新兴国家的廉价劳动力、市场等资源,对新兴国家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侵略等,故选C项;20世纪90年代,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力量增强,逐渐打破了旧的国际秩序,“长期存在”的说法错误,排除A项;材料内容与两极格局无关,排除B项;虽然欧美国家在二战中受到削弱,但实力依然很强,“普遍衰落”的说法错误,排除D项。
知识点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民族国家的文化发展 [学生用书(第74-75页)]
背景 二战后出现的一系列新兴民族国家,形成了当地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的新文化
概况 印度文化 特点 接受来自西方的自由主义、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中的一些基本价值取向,同时注重发展传统文化
表现 ①政治体制学习英国,中央与地方分享权力,采取宗教与政治分离政策,主要官方语言为印地语和英语; ②印度崇尚甘地思想,尊重宗教信仰的多样性; ③历史传统中的种姓因素等仍然影响着政治与社会生活,印度的现代文化呈现多样化特征
新、韩文化 背景 20世纪60-80年代,成为亚洲的新兴工业国;有儒家文化背景
特点 注意发扬儒家文化的精华,同时又注意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努力创造一种现代的东方文化
埃及 文化 特点 现代埃及文化是具有非洲特点的阿拉伯文化,并带有欧洲和西亚等地的文化元素
表现 ①伊斯兰教为官方宗教,也有少数人信仰基督教等其他宗教; ②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但英语和法语也被广泛使用; ③古埃及留下的诸多名胜古迹成为埃及乃至世界的文化遗产,对现代埃及的建筑和艺术等也有很大影响
思维点拨 印度现代文化的特征
印度文化在吸纳西方文明的同时,又保留本民族的特征,深受种姓制度、印度教等的影响,尊重宗教信仰自由,具有多样性、宗教性和包容性。
图解历史 东西方文化的融汇——新加坡、韩国文化
问题思考 二战后,新兴民族国家在建设现代化的过程中,形成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的新文化,推动了经济发展,可以称为“文化复兴”。你怎样理解这一现象?从国家独立与文化发展之间的关系、本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关系这两个角度进行思考。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第一,文化复兴一定是在国家独立之后,处于殖民地半殖民地状态的国家无法实现真正的文化复兴;第二,新兴民族国家主动发展自己的文化,使之复兴,这是国家主权的表现;第三,受到历史因素的影响,新兴民族国家的文化复兴往往呈现出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的特征。
主题二 民族文化复兴——二战后新兴民族国家文化
名家论史 关于新兴民族国家发展前途的争论
材料 在东亚、东南亚国家摆脱殖民统治获得独立时,对这些新生国家的前途,西方的政治界和思想界,同时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悲观的,他们预测新独立的国家将无法克服面临的巨大困难,将长期深陷种族矛盾、阶级冲突、社会动乱而不能自拔。一种是乐观的,他们认为,新独立国家如同18、19世纪的欧洲国家,只要学习西方,走西方所走过的道路,必定会成为现代化的国家。——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解读 两种不同的观点,只是当时的预测,但是都没有考虑到新兴民族国家的国情,也不符合后来这些国家的发展方向。
史料探究 现代印度文化的特点
材料 今天的印度,应当说是依然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阶段。传统文化中的一些落后陈腐的观念已逐渐随风而逝,其中的精华如对精神生活的崇尚等则流传下来。西方文化在继续冲击着这个古老而又年轻的国家。印度文化的生命力是极其顽强的。在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中,它的根本绝不会丧失,它也绝不会迷失自我。印度业已开展的经济改革在加速国家的发展,但它走向现代化的道路似乎还很漫长。……印度班加罗尔已经建起电子一条街,被誉为印度的硅谷,但就在这条街上,印度教徒的神牛如入无人之境而高视阔步。
——刘建《从传统走向现代化——对印度文化发展的若干思考》
材料体现出印度文化发展的显著特征是什么?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特征:(1)传统文化精华得以保留发展;
(2)遭受西方文化的冲击;
(3)社会习俗某些方面新旧参半,落后与进步并存。
深化拓展 历史解释——新兴民族独立国家文化复兴的特点
(1)吸收借鉴外来文化:印度接受来自西方的一些基本价值取向;新加坡、韩国都注意发扬儒家文化的精华、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现代埃及文化中含有欧洲和西亚等地的文化元素。
(2)重视民族文化复兴:印度注重发扬传统文化,崇尚甘地思想,尊重宗教信仰的多样性;埃及汲取古埃及优秀文化遗产,复兴民族文化。
(3)在传统与现代碰撞中创新发展:印度在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的基础上走上独特的发展道路;新加坡、韩国努力创造一种现代的东方文化;埃及发展具有非洲特点的阿拉伯文化。
1.建于1949年的印度国家博物馆,展示了许多代表不同宗教和讲述不同宗教故事的大小石雕和铜雕。印度教和佛教的故事被雕刻在大大小小的石板、石方、石柱上,图案精美,保存完好,让人赞叹印度古代工匠的精工细作。其反映了印度现代文化中(  )
A.采取宗教与政治分离政策
B.尊重宗教信仰的多样性
C.统治精英接受西方的自由主义
D.传统的种姓因素影响着社会生活
答案 B
解析 材料“1949年的印度国家博物馆”“印度教和佛教的故事被雕刻在大大小小的石板、石方、石柱上”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印度注重发扬传统文化,尊重宗教信仰的多样性,故B项正确。A项属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印度的政治体制,故错误;C、D两项与材料无关,故错误。
2.(2023·杭州二模)20世纪60—80年代,新加坡、韩国作为亚洲的新兴工业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既注意发扬宽容、和谐、勤俭的精神,又大力提倡重科技、重管理、重效率的作风。这可以从一个侧面说明,二战后的新兴民族国家在建设现代化的过程中(  )
A.率先建立起集约型劳作方式
B.否定了本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C.消除了殖民主义的历史影响
D.形成了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的新文化
答案 D
解析 据材料可知,战后亚洲新兴民族国家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既坚守本土的传统价值信仰,也积极引进西方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故选D项;欧美国家在工业革命过程中率先建立起集约型劳作方式,排除A项;“注意发扬宽容、和谐、勤俭的精神”说明亚洲新兴民族国家在经济建设中继承了当地优良的传统作风,排除B项;亚洲新兴民族国家在独立之前大多是殖民地或者半殖民地,殖民统治时期的历史印记已经融入了他们的民族文化之中,排除C项。
知识体系 学科术语
1.第一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激发了欧洲、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一战后形成20世纪第一次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潮。 2.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从政治理论上确立了民族自决原则与废除殖民主义的正义性,是对殖民主义的致命打击。战后世界殖民体系土崩瓦解。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新兴民族国家在建设现代化的过程中,形成了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的新文化。
学术前沿 文化碰撞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年代里,这种运动(民族民主运动)随着受过西方教育的土著知识分子成长而获得了力量,实现了目的。成功的民族主义领导人不是顽固守旧的马来亚苏丹、尼日利亚酋长或印度王公,而是那些曾在西方大学里学习并注意到西方现行制度的人——如甘地、尼赫鲁、苏加诺、恩克鲁玛、阿齐克韦和布尔吉巴,这一点并不是偶然的。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后的世界》
解读 受西方教育的民族主义者引领民族民主运动发展,说明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促进了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
教材补遗 一战后欧洲思想变化
欧战致使许多西方人对自己的文化丧失信心,战后的欧洲出现了“崇拜亚洲之狂热”。孔子、老子被许多人奉为宗师,仅《道德经》的译本在战后的德国就出版了8种。剑桥大学等著名大学的入学考试,开始增加包括中国的古代典籍在内的东方文化的内容。
——摘编自郑师渠《论欧战后中国社会文化思潮的变动》
解读 一战使欧洲实力严重下降,也促使欧洲人对自身文化的反省,希望通过学习东方文化找到破解之道。
中西对比 应如何发展当今中国文化
近代中国,孙中山以“博取兼收、融合中西”导出三民主义,鲁迅以“拿来主义”导出先进的左翼文化,毛泽东以“剔除糟粕、吸取精华”导出新民主主义文化。再看看其他文明,希腊曾学习埃及,罗马借鉴过希腊,阿拉伯参照罗马帝国,中世纪的欧洲又模仿阿拉伯,而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则效仿拜占庭帝国。可见,文化发展需要站在前人的肩上。
——摘编自周朗生《近代中西文化冲突及其现代启示》
解读 近代中西文化冲突的同时也提供了文化交流学习的契机,文明互鉴促进了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感悟与思考 记录点滴心得 培育历史学科素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时精练
1.(2023·石家庄高二测试)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法政府鼓励非洲属民参战,并去杀死德国“白人”殖民者。在帮助宗主国作战并取得胜利的过程中,殖民地人民认识到,白人不是天命所注定的应当统治有色人种的种族。这表明,第一次世界大战客观上(  )
A.导致世界殖民体系土崩瓦解
B.加速了凡尔赛体系的形成
C.推动了民族民主意识的传播
D.构筑了欧洲集体安全体制
答案 C
解析 据材料可知,非洲属民在参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民族平等意识,有利于民族民主意识的传播,故选C项;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彻底崩溃,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凡尔赛体系是战胜国对战败国的瓜分和惩罚,与殖民地人民无关,排除B项;欧洲集体安全体制代指的是“国联”,主要针对的是法德、英德等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安全关系,排除D项。
2.这幅漫画发表于1922年2月。漫画中燃烧的烈焰中写的是“印度”“埃及”“爱尔兰”,右侧是英国纳税人手持斧头,上面写着“要求国防裁军”,左侧是时任英国殖民地事务大臣丘吉尔,他两边的军人分别是“海军废物”和“陆军废物”。漫画反映的状况表明(  )
A.一战后英国殖民体系发生动摇
B.英国内部两党的斗争愈演愈烈
C.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打击了英国
D.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崩溃
答案 A
解析 题干漫画提及1922年,“印度”“埃及”“爱尔兰”等国家或地区反对英国殖民统治,故选A项;题干反映的是英国国内纳税人与殖民地事务机构的矛盾,排除B项;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只是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一个方面,排除C项;“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崩溃”是在二战后,排除D项。
3.(2023·沧州调研)1930年3月12日,甘地发起食盐进军号召。他在一个月中步行240英里,到达印度西海岸的丹迪,并从海水里提取食盐。其间追随甘地的人数不断增加,他多次谈及其对非暴力抵抗运动的愿景,并举行记者招待会,还为《民报》和《年轻的印度》口述多篇文章。甘地的这些行动(  )
A.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B.意在团结印度人民争取民族独立
C.恢复了印度的传统经济
D.遭到了英国殖民当局的坚决抵制
答案 B
解析 甘地上述行动宣传了非暴力不合作思想,团结印度人民通过不合作的方式反对殖民当局,争取民族独立,故选B项;甘地向食盐进军的行动是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排除A项;向食盐进军是甘地通过不合作运动争取印度独立的手段,印度没有恢复传统的经济状态,排除C项;1930年向食盐进军是甘地发动的第二次不合作运动,这次行动迫使当局答应了他的部分要求,1940年甘地发动了要求英国“退出印度”的行动,当局逮捕了甘地和国大党重要领导人,排除D项。
4.(2023·杭州高三联考)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彻底打败法西斯侵略者,反法西斯联盟通过一系列声明、宣言等,在政治理论上进一步确立了民族自决原则与废除殖民主义的正义性,明确支持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独立要求。下列民族民主运动成果不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
A.《埃维昂协议》承认阿尔及利亚独立
B.印度和巴基斯坦成为共和国
C.埃及总统宣布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
D.墨西哥卡德纳斯民主改革
答案 D
解析 墨西哥卡德纳斯民主改革是一战后出现在拉丁美洲大地上的民族民主运动,不属于二战期间,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1954年,阿尔及利亚成立民族解放阵线,领导民族解放军与法国殖民者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1962年《埃维昂协议》承认阿尔及利亚独立,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二战后,在印度人民反抗斗争的压力下,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20世纪50年代,印度和巴基斯坦成为共和国,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20世纪50年代,非洲大陆掀起民族独立风暴,1956年,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英军撤离运河区,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5.(2023·淄博高二调研)西方某学者曾这样说道:“未曾遭到日本人侵略的非洲人也同亚洲人一样赢得了自由,从而有力地说明了这一事实:虽然日本的影响很重要,但它仅仅加深了20世纪初以来愈来愈剧烈的大觉醒。”该学者的这番表述应该是在(  )
A.一战前 B.一战后
C.二战前 D.二战后
答案 D
解析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遭到很大削弱,在此情况下,亚非拉掀起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纷纷独立,世界殖民体系逐步瓦解,其中,非洲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故选D项;一战前,帝国主义最终确立世界殖民体系,非洲人没有赢得自由,排除A项;欧洲对殖民地的控制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被削弱,但还没有遭到彻底的破坏,排除B项;帝国主义在非洲殖民体系的瓦解是在二战后,而非二战前,排除C项。
6.(2023·湖南高三联考)1960年,联合国大会通过《非殖民化宣言》,认为外来统治是对基本人权的践踏,违反了《联合国宪章》基本原则;宗主国应采取措施无条件将所有权力移交给托管地和非自治领土的人民,使之能完全根据自己的意愿建立自己的民族国家。由此可见,20世纪60年代初(  )
A.世界殖民体系彻底崩溃
B.发展中国家民族意识觉醒
C.民族解放运动成就显著
D.国际政治新秩序正式确立
答案 C
解析 据材料信息可知,联合国《非殖民化宣言》否定了殖民主义,肯定了民族自决原则,这是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取得的重大成就,故选C项;此时世界殖民体系正遭受猛烈冲击,但尚未“彻底崩溃”,国际政治新秩序也未能“正式确立”,故排除A、D两项;一战前后,在反帝斗争中,民族意识就已经在亚非拉地区觉醒,故排除B项。
7.下图为殖民扩张和收缩的两个长周期示意图(1500—1975年),其中两次殖民收缩期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
A.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
B.殖民地人民的觉醒与独立运动
C.两次大战削弱宗主国与苏联的成功实践
D.启蒙思想的传播与拿破仑战争的影响
答案 B
解析 据上图可知,19世纪初和20世纪60年代处于殖民收缩期,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初拉美开始民族解放运动,20世纪六七十年代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故选B项;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为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时期,排除A项;一战发生在1914—1918年,无法解释19世纪初期殖民收缩的原因,排除C项;启蒙思想的传播与拿破仑战争的影响是19世纪初期拉美民族解放运动兴起的原因,但不是20世纪60年代民族解放运动的背景,排除D项。
8.(2023·浙江高三联考)下表为二战后部分新兴民族国家文化发展情况表,据此可知这些国家文化发展的共同点是(  )
国家 文化
印度 政治体制学习英国,主要官方语言为印地语和英语;崇尚甘地思想;尊重宗教信仰多样性;种姓因素依然具有重要影响
新加坡 发扬儒家文化精华;吸收西方科学技术、管理知识等
埃及 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英语和法语被广泛使用
A.注重发扬儒家文化精华
B.文化多样化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C.全盘否定本土传统文化
D.注意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
答案 D
解析 据材料可知,二战后,印度、新加坡和埃及在坚守本土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借鉴西方文化,形成了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的新文化,故选D项。
9.(2023·大连高三测试)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伴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文化帝国主义愈演愈烈,艺术、影视和时尚所表达的西方价值观无所不在,以至于新兴民族国家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依然是国家身份的保持。该学者旨在说明(  )
A.保持传统文化的完整性
B.捍卫文化主权的重要性
C.警惕西方价值的虚伪性
D.重视文化交流的开放性
答案 B
解析 据材料“以至于新兴民族国家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依然是国家身份的保持”可知,新兴国家应加强自身文化建设,以抵御西方价值观的入侵,故选B项;A、C、D项均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10.(2023·广州高三调研)
人物 身份 主张
列翁·达玛 法属圭亚那议员 20世纪50年代,提出暴力反抗法国文化同化
塞泽尔 法属马提尼克出身的黑人诗人 1955年,强调恢复非洲传统文明,并用“诡计多端”“垂死的”等词语来形容西方文明
桑戈尔 塞内加尔的开国总统 20世纪60年代,主张在保留非洲特性的基础上,创造一个多文化的、多种族的社区,建立一个世界性的区域文明
据上表可知,这些主张(  )
A.体现了民主原则 B.恢复了非洲的传统文明
C.反思了殖民主义 D.构建了多元的移民文化
答案 C
解析 据材料可知,这些主张既强调了保留传统文明,又体现了文化政策上的包容性,这是反思殖民主义的结果,故选C项。
11.(2023·合肥高三上联考)就亚非地区而言,从15世纪末到19世纪,民族解放运动处于自发的斗争阶段,19世纪晚期后,开始走上自觉的民族民主运动的道路,在20世纪初更是走向大觉醒时代。导致亚非地区民族解放运动发生显著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
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C.无产阶级政党的推动
D.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答案 B
解析 亚非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的不断发展,其主要因素在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形成和壮大、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和传播,故B项正确;马克思主义思想只在少数国家传播,无产阶级政党也只在少数国家建立,但其基础仍是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排除A、C两项;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是由于各国民族民主解放运动的发展,且只是外部因素,排除D项。
12.(2023·石家庄高二下联考)1914年,列宁发表了《论民族自决权》一文,其民族自决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反对民族压迫和殖民统治;一战中,美国总统威尔逊则从典型的西方民主观点出发来关注民族自决问题,强调尊重殖民地人民之公意等。由此可知,列宁和威尔逊的观点都(  )
A.意图构建世界政治新秩序
B.基于意识形态安全的视角
C.赞成不同国家应和平共处
D.利于一战后新体系的形成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信息可知,列宁强调反对民族压迫和殖民统治,威尔逊则强调尊重殖民地人民之公意,结合一战和战后国际体系的史实可知,列宁和威尔逊的观点都试图构建符合自身利益的国际政治新秩序,故选A项;列宁和威尔逊是基于本国的国家利益,而非意识形态,排除B项;二人强调殖民地应实行民族自决原则,并不是不同国家应和平共处,排除C项;结合一战后的史实可知,殖民地并未真正实现民族自决,并不利于一战后国际体系的形成,排除D项。
13.(2023·南通二模)一战爆发后,甘地曾诚恳向英国当局表示,要募集印度人医疗队和印度士兵到前线服务,并认为战争结束后,印度将得到一个自治政府。然而1919年英国政府的高压政策让甘地深感失望,他意识到英国的殖民统治是不道德的,“如果(印度)人民对此宽容而不抗争,我们将永远不会进步”。这反映出(  )
A.国大党萌发民族独立意识
B.甘地放弃非暴力不合作策略
C.英国的殖民体系土崩瓦解
D.民族自决思想影响甘地转变
答案 D
解析 材料反映了一战期间至一战结束后甘地对英国殖民统治态度的转变,甘地认识到了如果不与殖民者抗争,印度是无法获得民族独立的,故选D项;材料只反映了甘地思想的转变,并非国大党的思想变化,排除A项;甘地并未放弃非暴力不合作策略,排除B项;二战后英国的殖民体系土崩瓦解,排除C项。
14.某学者说:“儒教中包含的这种共同体意识在韩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正是这种刚健有为的性格、自强不息的精神,韩国才能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处变不惊,从容应对,让经济稳步复兴。”该学者认为儒家思想对韩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
A.推动了韩国的经济建设
B.塑造了韩国的民族文化
C.形成了团结自强的精神
D.帮助韩国克服金融危机
答案 C
解析 材料说明儒家思想对韩国的民族精神产生了重要影响,促使韩国形成了团结协作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故选C。
15.(2023·苏州高三上调研)下表为20世纪60年代坦桑尼亚中学历史试卷的问题设计。其变化主要有利于(  )
1967年前 1967年后
①人们普遍认为古希腊文明为现代文明作出了伟大的贡献,请解释原因。 ②简述如下各项在世界历史上的重要性:雅典、游牧民族、新石器时代、神圣罗马帝国、伽利略。 ①我们可以从古代非洲帝国学到什么? ②讨论1957年加纳独立对其他非洲国家的影响。 ③“津巴布韦”是非洲人的成就,评价该说法。
A.增进国民对非洲文化的认同
B.否定西方的文化和意识形态
C.动员民众支持非洲独立运动
D.推动与其他非洲国家的团结
答案 A
解析 1967年前问题设计主要体现了对欧洲问题的关注,而1967年后转变为对非洲自身的关注,这是非洲民族意识觉醒、民族凝聚力增强的表现,故选A项;材料仅涉及对非洲文化更多的关注与肯定,没有明确对西方文化的具体态度,排除B项;材料仅涉及试卷问题的内容变化,没有明确动员民众的具体措施,也没有明确非洲各国间的具体关系与态度,排除C、D项。
16.(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反战和平运动兴起于19世纪,在美国、英国、法国相继成立了反战组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反战和平运动进一步发展,20世纪二三十年代掀起高潮。参加反战和平运动的有共产党人在内的政界人士、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们,如“国际妇女争取和平与自由联盟”的成员遍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1927年,反帝大同盟成立,致力于领导反对帝国主义统治的斗争,支持民族自决和人民独立,爱因斯坦、宋庆龄等被选为名誉主席团成员。1933年,该组织与国际反法西斯同盟联合组成国际反战反法西斯联盟。1936年召开的世界和平大会呼吁反对日、意、德法西斯的侵略,支援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人民的抗战。——摘编自熊伟民《和平之声—20世纪反战反核运动》
(1)根据材料,概述反战和平运动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掀起高潮的主要表现。(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反战和平运动掀起高潮的原因及作用。(9分)
答案 (1)扩展到全球,成立众多反战组织;与反帝、支持民族独立结合;转向反法西斯;采取直接反战行动。
(2)原因:一战的惨痛教训,法西斯对外侵略的威胁,反战和平组织的推动。
作用:广泛传播和平反战呼声;动员人们与法西斯势力进行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