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和清朝前中期(鸦片战争前),奠定了现代中国疆域的基础,但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同时面临着外来侵略势力的威胁,辉煌与迟滞并存。
政治 经济 思想文化
(1)专制集权:明朝废除宰相、设立内阁,清朝设立军机处、实行奏折制度,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2)民族关系: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各民族交融交流加强,辽阔的版图在清朝前期最终奠定。 (3)对外交往:西方殖民者东来,侵占中国部分沿海岛屿。海禁和闭关自守政策严重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使中国脱离了工业化的世界潮流。 (1)农业:农耕经济高度发展,农产品日趋商品化,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2)手工业: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 (3)商业:商品经济空前活跃,江南经济转型,全国市场形成,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 (4)赋税:赋税制度进一步改革,人头税逐渐废除。 (1)思想:程朱理学仍然占据统治地位,但日渐僵化,思想界出现提倡个性自由和反对专制的思想。 (2)科技:传统科技进入总结阶段,科技上逐渐落后于西方,西学东渐,一定范围内传播了西方科技知识。 (3)文化:市民文化不断发展,明清小说和戏曲繁荣,体现了反对封建专制、主张个性解放的时代要求。
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课程标准
1.通过了解明朝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
2.通过了解明朝时期封建专制的发展、世界形势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学习目标
1.通过废宰相与内阁制及司礼监权力的变化,引导学生认识明朝政治体系的变与不变。
2.通过相关史料梳理明朝经略边疆的措施,理解“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和明朝在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重大作用。
3.通过相关史实引导学生思考明朝时期中国所面临的世界形势,进一步深化对明朝对外政策转变的认识,多角度认识明朝灭亡的历史原因。
4.核心概念:内阁、郑和下西洋、海禁、奴儿干都司。
知识点一 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
1.明朝建立
(1)背景:1351年,元朝爆发农民起义,朱元璋统一了南方大部分地区。
(2)建立:1368年,朱元璋称帝,定都应天府,国号大明。
2.明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1)废除宰相制度
(2)设置内阁
(3)宦官专权
①原因:宦官比内阁更多地得到皇帝信任。
②表现:司礼监获得了协助甚至代理皇帝批红的权力,还负责提督东厂,控制锦衣卫,对官民的言行进行监视、侦查,有权逮捕、施刑。
思维点拨
正确认识内阁的性质
(1)明朝的内阁首辅并不是宰相。内阁是皇帝为加强专制而建立的政治机构,但它始终没有法定的地位。
(2)明朝内阁制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问题思考
明初设置了锦衣卫、东厂等特务机构,明朝中后期出现了宦官专权的局面。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提示 根本原因:宦官专权是君主专制强化的结果,宦官更容易得到皇帝的信任。
知识点二 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
1.郑和下西洋
2.海禁与抗倭
(1)背景
倭患 元朝末年起,日本海盗不时在我国东部沿海骚扰,被称为“倭寇”
海禁 明朝前期,朝廷出于对日本实行经济封锁的目的,严厉禁止海外贸易
经济破坏 东南沿海地区的一些海盗、奸商等与倭寇勾结,进行走私活动,造成巨大破坏
(2)概况: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浙江台州九战九捷;在福建、广东与俞大猷合作,连续重创倭寇。
(3)结果:东南沿海形势稳定下来,朝廷放松了对私人海外贸易的限制;民族英雄戚继光的抗倭事迹被后世传颂。
3.西方殖民者的侵扰
(1)背景: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殖民者在中国沿海的活动日益频繁。
(2)概况
问题思考
明朝前期的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后来却未能持续。应当如何看待明朝统治者“下西洋”政策的变化?
提示 郑和下西洋主要出于政治目的而非经济目的,成本高于收益,给明朝带来较大的财政负担,因此难以长期持续。
透析教材
阅读教材第二子目“史料阅读”栏目,思考:史料反映了哪些信息?
提示 荷兰殖民者与明朝军队交锋情况,显示当时荷兰火器制造技术已经明显领先于中国;随后明清政权都先后开始制造欧式“红夷大炮”,并应用于作战。
知识点三 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
1.经略边疆
2.明清易代
易错辨析
1.郑和下西洋是封建制度下的贡赐贸易,给明朝带来较大的财政负担。( √ )
2.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葡萄牙殖民者骗取在澳门的租住权,荷兰殖民者侵占香港岛。( × )
透析教材
阅读教材第三子目“学思之窗”栏目,思考:史料作者的意图是什么?
提示 《大明会典》固然值得学习,但明朝的国情与后金又有差别,因此制度的继承必须符合客观实际。
主题一 明朝的政治制度
明朝内阁制度
材料 明太祖初壹海内,仍元制,设中书省,综理机务。……行之一纪,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遂设四辅官。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而其官不备,其人亦无所表见。……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有历升至大学士者。其时章疏直达御前,多出宸断。儒臣入直,备顾问而已。至仁宗而后,诸大学士历晋尚书、保、傅,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偃然汉、唐宰辅,特不居丞相名耳。诸辅之中,尤以首揆(宰相)为重。夫治道得失,人才用舍,理乱兴衰,繄宰臣是系。其贤邪忠佞,清正贪鄙,判若白黑,百世不可掩也。——摘编自《明史》
解读 提取材料关键信息,如“革中书省”“殿阁大学士”“参预机务”“尤以首揆(宰相)为重”等,结合所学回答。
思考:根据材料,概述明代内阁制度的变迁过程。
答案 过程:明太祖罢中书省后,设四辅官,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但他们对国家大事不能发挥作用;明成祖让殿阁大学士参预机务,还提升了他们的职位,但国家大事往往由皇帝自己裁决,阁臣只是备顾问而已;仁宗以后,阁臣地位迅速提高,随着票拟权的取得,阁臣变成不居丞相之名的丞相,他们的作为直接关系国家兴衰治乱;内阁制度日益健全,并逐渐制度化。
1.史料实证——明朝加强君主专制的特点
2.历史理解——宰相与内阁的区别
项目 宰相 内阁
权力来源 法定制度赋予 皇帝个人信任
职责 参与国家政务决策 侍从咨询,无决策权
任免 通过规定程序 皇帝个人决定
对皇权的影响 有限制约皇权 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能制约皇权
主题二 明朝时期边疆治理与对外交往
明朝边疆治理
材料 太祖朱元璋及以后诸帝放弃元朝凭借边疆向外扩展的做法,继承汉唐“守在四夷”的治边之策。朱元璋分封的诸子大都遣镇北方,前朝重北轻南的治边传统仍被明朝继承,为防范“北虏”南下,明朝修建九边重镇,修缮长城并驻重兵,以强硬的军事手段应对北方游牧势力。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派驻的军队,以卫所的形式驻守各地。在设置卫所以外少数民族聚居的边远地区,明朝普遍推行土司制度,总体上实行卫所与土司结合统治的双轨制。
——摘编自方铁《论元明清三朝的边疆治理制度》
解读 提取材料关键信息,如“守在四夷”“九边重镇”“卫所”“土司制度”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思考:根据材料,指出明朝管理边疆的举措,并分析其意义。
提示 举措:遵循“守在四夷”、重北轻南的传统政策和原则;派诸子镇守北方;派驻军队以卫所的形式驻守各地;边远地区实行土卫双轨制。
意义:巩固了统治,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1.史料实证——明朝对外交往呈现的历史特征
2.唯物史观——明朝的民族政策及影响
(1)使用战争和招抚两种政策,成功地推翻了元朝的统治。
(2)以抚为主、辅之以军事手段,成功招抚了西北、西南等边疆少数民族各部。
(3)“朝贡和赏赐”吸引了少数民族各部,密切了中央和少数民族之间的联系。
(4)在边疆地区建立卫所、实行屯田,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
(5)开设马市和茶市,加强了各族之间的经济联系。
(6)在边疆地区兴办教育,有利于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和文化水平的提高。
(7)明朝的宗教政策适应了少数民族的需求,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
总之,明朝实行“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对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有重大意义。
知识体系 学科术语
1.明初废宰相、设内阁,君主专制得到空前加强。 2.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无决策权,仅是皇帝的顾问机构。 3.郑和的远航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虽然其目的是宣扬国威,但也增进了中国同亚非国家间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 4.明朝时期设行都指挥使司管理西藏事务,在黑龙江流域设置奴儿干都司管理东北地区,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教材补遗 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的对比
项目 郑和下西洋 新航路开辟
目的 主要是政治目的,宣扬国威 主要是经济目的,海外殖民,掠夺财富
方式 进行朝贡贸易,以和平友好交往为主要方式 以武力掠夺为主要方式
影响 增加了中国和亚非国家人民的友好往来;加重财政负担,难以持续 引发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
情境阅读 明朝地方行政制度
明初在地方设承宣布政使、提刑按察使、都指挥使“三司”,互不隶属,虽是强化中央集权之举,但事权不一,不利于弹压地方。明宣德、正统以后,中央政府开始设置总督、巡抚这样的临时官员,到各地方代表中央,以节制三司,统一协调地方权力,消除牵制、扯皮、效率迟缓之弊。——摘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解读 明初三司事权不一,互不统属,行政效率低下;之后设总督、巡抚,既保证了地方行政长官拥有相对集中的权力,又不违背中央集权的原则。明朝地方行政制度既注重调节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又因地制宜地设置地方行政长官的辖区。
感悟与思考 记录点滴心得 培养历史学科素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023·广东学业水平考试)内阁制度确立后,内阁逐渐获得票拟权,以致“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偃然汉、唐宰辅”。由此可知,当时( )
A.中央集权受到削弱
B.六部执行效率不断降低
C.宰相制度得到重建
D.中枢决策程序发生变化
答案 D
解析 据材料可知,内阁逐渐获得票拟权,内阁首辅的地位已经和汉唐时期的宰相类似,说明内阁地位和权力逐渐提高,即中枢决策程序发生变化,故选D项;材料强调君主专制,而非中央集权,排除A项;材料并未体现“六部执行效率不断降低”,排除B项;“重建”说法错误,排除C项。
2.明朝司礼监在刚开始设立时并无特殊之处。明中期之后,司礼监的职能从侍奉宫廷生活转变为参与政治,其机构中的秉笔、随堂太监负责“掌章奏文书,照阁票批朱”“凡内之传宣,外之奏请属焉”。秉笔太监中最得宠者,还监管东厂,“权重视总宪兼次辅”。这种现象( )
A.加剧了君主与宰相的矛盾
B.说明君主专制必然导致宦官专权
C.源于君主强化权力的需要
D.说明司礼监掌握了法定的决策权
答案 C
解析 据材料可知,明朝司礼监权力来源于皇帝的信任,这适应了君主强化权力的需要,故选C项;明朝初年就废除了宰相制度,排除A项;君主昏庸怠政,宦官趁机窃权会导致宦官专权,并不是君主专制必然导致宦官专权,排除B项;司礼监只是皇帝的内侍机构,没有获得法定的决策权,排除D项。
3.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几千年的传承中,常盛常新。在印度尼西亚某市有这样一副对联:“继张班立功异域,开哥麦探险先河。”此对联称赞的是( )
A.利玛窦到东方 B.玄奘西行天竺
C.鉴真东渡日本 D.郑和下西洋
答案 D
解析 该对联出现在东南亚国家印度尼西亚,称赞的是郑和下西洋,故选D项;利玛窦是西方传教士,与“立功异域”“探险先河”不符,排除A项;玄奘西行天竺与鉴真东渡日本是宗教行为,与“开哥麦探险先河”不符,排除B、C项。
4.嘉靖四十一年(1562),戚继光整修桃渚城以抗倭,整修后的桃渚“城上有台,台上有楼,高下深广,相地宜以曲全,悬嘹城外,纤悉莫隐。”史学家认为这一年是明代抗倭历史由守转攻,最终获得胜利的转折点。下列关于抗倭历史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倭寇”侵扰沿海始于明初
B.戚家军在台州抗倭九战九捷
C.戚继光和俞大猷曾联手抗倭
D.倭寇曾得到海盗和奸商支持
答案 A
解析 “倭寇”侵扰我国东部沿海始于元朝末年,而不是明初,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戚继光领导的戚家军在台州抗倭取得九战九捷的辉煌战绩,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戚继光和俞大猷曾联手抗倭,并最终荡平了倭寇,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倭寇曾得到海盗和奸商支持,势力不断壮大,对东南沿海地区造成巨大破坏,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5.永乐年间,明朝政府发动所属藏汉人民,两次修筑川藏驿路,“自是道路毕通,使臣往还数万里”。这一举措( )
A.推动了中国与中亚之间的交流
B.提升了民众的文化水平
C.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D.有利于海外贸易的发展
答案 C
解析 修建川藏驿路,有利于加强中央政府与西藏的联系,有利于巩固统一,故选C;西藏不属于中亚地区,修建道路与提升民众文化水平无关,明朝时期,西藏地区不对外进行海外贸易,故A、B、D均排除。
6.1644年紫禁城史无前例地出现过三个皇帝。李自成的军队攻破北京外城后,明思宗于4月25日自缢殉国。6月3日李自成举行登基大典,但第二天就退出北京城。6月5日多尔衮率清军进占北京。10月30日,清顺治帝行定鼎登基礼。以上史事相关的结论正确的是( )
A.李自成登基标志着大顺政权建立
B.明思宗自缢标志着明朝灭亡
C.顺治帝定鼎标志着清朝开始建都
D.多尔衮入京标志着清朝统一
答案 B
解析 李自成攻破北京外城后,明思宗自缢身亡,这标志着明朝灭亡,故选B项;李自成先建立了大顺政权,又攻破了北京,之后才举行登基大典,排除A项;顺治帝定鼎标志着清朝开始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而不是开始建都,排除C项;多尔衮入京后,又用了20多年的时间,才把明朝残余势力消灭,完成了清朝统一,排除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