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前期(1912-1919),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这一时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段黑暗、混乱的时期,也是新的革命力量孕育发展时期。
政治 经济 思想文化
(1)改革与革命:清政府开展“新政”,辛亥革命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 (2)维护共和:北洋军阀对内独裁,对外投靠帝国主义,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一系列革命运动。 (3)对外交往: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1)民族工业: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2)社会生活: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物质生活和礼仪风俗朝着文明、开化的方向发展。 (1)社会思潮: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实业救国”和民主科学等思潮风起云涌,激荡全国。 (2)时代序曲: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后期马克思主义传播,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
第18课 辛亥革命
课程标准
1.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
2.理解辛亥革命对中国结束帝制、建立民国的意义及历史局限性。
学习目标
1.联系时代背景,运用唯物史观认识辛亥革命发生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2.立足时空观念,梳理辛亥革命的历程;运用史料实证了解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作出正确的历史解释。
3.运用唯物史观认识辛亥革命的成功之处及局限性;了解辛亥革命中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挽救民族危亡进行的探索,感悟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奋斗精神。
4.核心概念:清末新政、三民主义、武昌起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知识点一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1.客观形势
(1)清末“新政”
(2)预备立宪(1906—1911)
①原因:革命运动高涨,为了遏制革命。
②过程
③结果:不少立宪派人士认识到清政府实无诚意推行立宪,转而支持革命。
2.主观条件
(1)经济: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增强。
(2)组织
团体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兴中会
政党 1905年,孙中山与黄兴等人在日本东京创建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
(3)思想
(4)革命实践:孙中山组织了多次反清武装起义。徐锡麟、秋瑾等组织起义,1911年4月27日的广州黄花岗起义,沉重打击了清政府。
透析教材
阅读教材第一子目“历史纵横”栏目,分析清末新政有何影响?
提示 清末新政是清政府为维护君主统治,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进行的渐进式改革,但改革结果适得其反,客观上为辛亥革命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图解历史 三民主义
知识点二 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1.武昌起义
2.中华民国建立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目的 为防止袁世凯专权,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时间 1912年3月11日
内容 主权在民 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自由平等 国民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
三权分立 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责任内阁制 国务员须副署临时大总统公布的法律及命令
意义 实际上确立了责任内阁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透析教材
阅读教材第二子目“历史纵横”栏目,思考:四川保路运动的历史意义。
提示 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清王朝在四川的统治开始土崩瓦解;成为点燃武昌起义的导火线,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思维点拨
1.正确认识责任内阁制
内阁一般由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几个政党联盟的领袖人物组成,其首脑称总理或首相。对议会负责;总理对总统要办的事项如不同意,可以驳回;总统颁布命令须由总理副署才能生效。
2.正确认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明确宣布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体现了民主的精神,具有历史进步性;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旨在限制袁世凯的权力,体现因人设法的色彩,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知识点三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图解历史 辛亥革命的五个“第一”
主题一 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
有秩序之革命
材料 1900年以后,绅士在城里办商会、学校,建立各种组织,结社非常普遍,“社会”极为普遍地成为其总称。从1902年起,报刊中“社会”的使用次数开始增加,逐渐取代更具有传统政治色彩的“群”。伴随“社会”一词的风行,时人开始思考如何进行政治变革和社会改造。部分革命党员意识到自己是“中等社会”的代表,必须以“下等社会”为依托,为根据地,并自信有能力领导“下等社会”进行“有秩序之革命”。
——据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等整理
解读 提取材料关键信息,如“绅士”“结社”“报刊”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思考:根据材料,概括20世纪初“社会”一词逐渐取代“群”的原因。结合所学,列举1911年辛亥革命前革命党人领导“有秩序之革命”的重要举措。
提示 原因:“社会”比“群”理念更新(或具有更少传统政治色彩);报刊的宣传;绅士的推动。
举措:建立革命组织;进行革命宣传;提出三民主义;发动武装起义。
1.唯物史观——清末“新政”的影响
2.唯物史观——辛亥革命爆发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主题二 辛亥革命与社会转型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材料一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废除了绝对的不受任何限制的最高权力……是革命党人将权力关进牢笼的一次勇敢的、大胆的尝试。——杨天石《帝制的终结》
材料二
图一 《女子革命军赴前敌》 图二 《但闻心语响》 图三 《中华民国将来之希望》
解读 提取材料关键信息,如“限制最高权力”“女子革命军”“金银铜铁”等,结合所学回答即可。
思考:(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目的,并说明其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漫画宣传史事的进步性。
提示 (1)直接目的:限制袁世凯权力;根本目的:维护民主共和制度。
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从法律上宣告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2)进步性:政治上,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经济上,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促进了社会风俗的变革;思想上,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1.唯物史观——《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特点及评价
维度 阐释
特点 (1)为限制袁世凯的权力,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 (2)为加强对袁世凯的监督,进一步扩大了参议院权力 (3)为防止袁世凯破坏临时约法,规定了极其严格的修改程序
评 价 进步性 (1)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派希望在中国实现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愿望 (2)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在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促使民主共和思想逐渐深入人心
局限性 (1)它掩盖了阶级的不平等,广大劳动人民并没有真正获得民主权利 (2)由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限制袁世凯权力的目的是很难实现的
2.历史解释——辛亥革命推动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
知识体系 学科术语
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主权在民、民族平等等原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2.辛亥革命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它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3.辛亥革命没有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没有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百家争鸣 清帝退位
《清帝逊位诏书》这个中国版的“光荣革命”,就其宪法义理上看,所表现出的核心原则是和平原则。和平与暴力相对立,与战争相对立,面对着中华民国肇始之际的革命激进主义,清王室最终选择了以和平逊位的方式,将统治权转让给未来的共和政体,由此避免了频仍不断的战争烽火和生灵涂炭。——高全喜《政治宪法学视野中的〈清帝逊位诏书〉》
解读 《清帝逊位诏书》发布表明清王朝统治结束,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避免了暴力和战争带来的破坏;有利于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与发展。
情境阅读 晚清经济政策
清末新政时期部分商务法规、章程内容
商会简明章程(1904年) 商务繁富之区设立商务总会,商务发达稍次之地则设商务分会
商人通例(1904年) 肯定商人的地位,规定享有的权利和应遵循的通行规则等
公司律(1904年) 规定公司的创办程序、组织形式与经营方式,商办公司与官办公司、官商合办公司“享一体保护之利益”
奖给商勋章程(1906年) 凡制造新式机器者,奖以三等至一等商勋,赏加四品至二品顶戴
华商办理农工商实业爵赏章程(1907年) 凡集股创办企业的华商,根据资本额多少,可分别获一、二、三等子爵和三品卿、四品卿爵赏
——摘编自朱英《晚清经济政策与改革措施》等
解读 清末新政通过组织商会、制定商律、对商人授予商勋和爵位等措施振兴商务,进而否定了抑商政策,提高了商人的社会地位。
感悟与思考 记录点滴心得 培养历史学科素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下表是晚清某著名记者的求学大事记。这样的求学经历最主要得益于( )
求学经历 主要内容
初入学为生员 岁经两考,名列第一,补廪生
考入山东客籍高等学堂 兼学中西课程,熟练运用英语
通过京师学部考试 授予举人出身
考入京师大学堂 学习土木工程专业
A.洋务运动 B.清末新政
C.中华民国建立 D.新文化运动
答案 B
解析 据材料可知,该记者的求学经历主要包括考入山东客籍高等学堂、京师大学堂等新式学校,兼学中西课程,熟练运用英语,授予举人出身,与清末新政的教育改革相符,故选B项;京师大学堂创办于1898年,排除A项;中华民国建立于1912年,与材料“晚清”相悖,排除C项;新文化运动发生于中华民国成立后,排除D项。
2.(2023·惠州高一上期末)孙中山在广州起义流产而逃亡国外期间,认真研读了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实地考察了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始知徒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余欲为一劳永逸之计。”为此,他提出了( )
A.民族主义 B.民生主义
C.民主主义 D.民权主义
答案 B
解析 据材料可知,孙中山实地考察了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后,目睹了西方国家贫富分化严重的现象,主张把社会革命和政治革命相结合,因此提出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关注民生,即民生主义,故选B项;民族主义是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对中国的专制统治,排除A项;民主主义是指人民有参与国事或对国事有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排除C项;民权主义是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排除D项。
3.(2023·湖南学业水平考试)为防止袁世凯专权,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 )
A.《清帝逊位诏书》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华民国宪法》
答案 B
解析 为防止袁世凯专权,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项正确;1912年2月,清政府颁布《清帝逊位诏书》,排除A项;1914年袁世凯公布《中华民国约法》,排除C项;1946年“国民大会”颁布《中华民国宪法》,排除D项。
4.(2023·新疆学业水平考试)“辛亥革命的伟大在于它不仅推翻了一个王朝,而且也在于它使得一切恢复帝制的尝试都只能成为昙花一现的闹剧。”这说明辛亥革命( )
A.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
B.提出了科学的革命纲领
C.拥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D.完成了民族独立的任务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可知,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故选A项;材料未涉及革命纲领,排除B项;辛亥革命没有广泛发动人民群众,排除C项;辛亥革命未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排除D项。
5.有学者指出,同盟会规定革命宗旨为“三民主义”,不过同盟会成员中,持“一民主义”者有之,持“二民主义”者亦有之。在东京总部,甚至因政见歧异,派别活动日渐明显。据此可知,辛亥革命( )
A.缺少可靠广泛的社会基础
B.缺乏组织严密的革命政党的领导
C.遭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
D.没有旗帜鲜明的革命纲领的指导
答案 B
解析 据材料可知,同盟会组织比较混乱,说明辛亥革命的组织基础不严密,故选B项;材料主旨是辛亥革命的组织基础,而非社会基础,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辛亥革命的外部条件,排除C项;辛亥革命有旗帜鲜明的革命纲领,排除D项。
6.(2023·广西学业水平考试)1912年,前清官员恽毓鼎到大舞台看戏,“上流社会人垂辫者,唯余等一桌而已”。不久,其友人俱已剪辫,恽毓鼎“日受刺激”,只好剪掉辫子。这说明了( )
A.政治变革促进习俗改变
B.现代交际融入上流社会
C.五四运动冲击了旧礼教
D.戏剧推动新思想的传播
答案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