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学案 (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学案 (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8-18 00:08: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单元主要讲述了从新中国成立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历史,这是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时期,既出现了严重的挫折,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具有开创性、奠基性。
政治 经济 思想文化
(1)制度建设:新中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纪元,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体系。 (2)曲折探索:中共八大指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反右派斗争开展;“文化大革命”使民主法制建设遭遇挫折。 (3)对外交往: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打开新局面。 (1)社会主义过渡:土地改革和国民经济恢复;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一五”计划的实施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初步建立。 (2)曲折发展:中共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掀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八字方针,国民经济逐步得到恢复。“文化大革命”时期,国民经济建设遭到严重干扰和破坏。 (1)思想:毛泽东思想进一步发展,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2)文化:中国成功地爆炸了原子弹、氢弹,试制并成功发射了中远程弹道导弹和人造卫星;教育、医疗均取得长足进步。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课程标准
1.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2.了解新中国巩固人民政权的主要举措。
3.认识新中国为民主政治建设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所作出的努力。
学习目标
1.通过搜集文献、影像资料等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及巩固人民政权的措施等史实,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2.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方针和步入世界外交舞台的相关史实,理解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实施的原因及意义。
3.了解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经济、政治建设成就,体会先进的中国共产党人为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努力奋斗的精神。
4.核心概念:开国大典、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三大改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知识点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理论准备:《论人民民主专政》
2.筹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1)召开:1949年9月21日开幕,北平。
(2)内容
国名 决定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名
文件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作用
国家性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
人事任命 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为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张澜等为副主席
3.成立
(1)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会议
①时间:1949年10月1日。
②概况: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部长,中央人民政府宣告成立。
(2)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下午三时在天安门广场举行。
4.伟大意义
民族解放 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发展方向 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新的纪元 中华民族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
透析教材
阅读教材第一子目图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思考:这一图案有什么含义?
提示 含义:国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权的象征和标志。内容为国旗、天安门、齿轮和谷穗,象征中国人民自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图解历史 新的统一战线
概念阐释 新民主主义社会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期间的中国的社会性质。在经济上实行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制度;在政治上建立以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共和国。在文化上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知识点二 人民政权的巩固
1.历史背景
(1)国内:国民党残余军队盘踞在华南、西南地区威胁新生政权;财政经济上的巨大困难。
(2)国际:美国发动的侵朝战争给国家带来安全危害。
2.重要举措
(1)剿匪镇反
内容 新中国成立后,肃清土匪和一切反革命武装
意义 基本上肃清了国民党和帝国主义遗留在大陆的反动势力
(2)土地改革
(3)稳定物价
背景 国家财政困难,投机商人囤积居奇,拒用人民币,加剧物价飞速上涨
目的 制止投机资本制造的市场混乱,巩固人民政权
举措 进行“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统一全国财政收支管理、物资管理、现金管理等
结果 1950年春,全国物价趋于稳定,人民政府赢得全国人民的信任;1952年底,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
(4)抗美援朝
背景 ①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武装干涉。 ②美国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阻挠中国的统一大业。 ③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直逼中朝边境,严重威胁中国国家安全
过程 ①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②1953年7月,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国人民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
意义 ①打出了国威和军威,提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地位。 ②汇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锻造了抗美援朝精神,极大地鼓舞着全国人民为保卫和建设祖国而团结奋斗。 ③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透析教材
阅读教材第二子目“思考点”栏目,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提示 土地改革实现了“耕者有其田”,摧毁了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的政治力量,有利于维护工农联盟,巩固人民政权,达到“第二战场”的效果。
思维点拨 “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的实质
“银元之战”采用行政手段,“米棉之战”采用经济手段,都是为了稳定物价,但其实质是党和政府与资本家争夺市场领导权的斗争,属于社会主义革命。
知识点三 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第一次建交高潮
(1)方针:“一边倒”“另起炉灶 ”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2)成就
①与苏联以及保加利亚、朝鲜、越南等十个人民民主国家建交。
②同印度、印度尼西亚、缅甸、巴基斯坦以及瑞典、丹麦、瑞士、芬兰建交。
③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
2.日内瓦会议(1954年4月)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提出 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确认 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缅甸,中印、中缅双方总理在联合声明中,正式倡议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的准则
内容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意义 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4.亚非会议
召开 1955年4月,亚非会议在印度尼西亚万隆举行
特点 战后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
概况 中国提出并坚持“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朝着达成协议的方向前进
影响 为进一步开展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创造了条件;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取得了新进展
易错辨析
1.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延续数千年的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被废除。( √ )
2.“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的实质是党和政府与资本家争夺市场领导权的斗争。( √ )
3.抗美援朝战争向世界表明中国人民保卫祖国、抗击侵略的坚强决心。( √ )
易错易混
“一边倒”不等于放弃独立自主
“一边倒”是指新中国坚定不移地站在社会主义和世界和平民主阵营一边,其实质是新中国坚持反对帝国主义的严正立场。但它并不意味着新中国放弃独立自主,无原则地倒向苏联一边,也不意味着新中国绝不与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交往。
透析教材
阅读教材第三子目“史料阅读”栏目,指出亚非会议上中国提出的基本方针,并分析“同”和“异”的含义。
提示 方针:求同存异。
含义:“同”是指亚非国家团结一致共同反对殖民主义,谋求发展;“异”是指亚非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建设道路不同。
知识点四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1.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过渡时期总路线 提出 1953年
内容 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一五”计划 1953-1957年,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三大改造 时间 1953—1956年底
意义 标志着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
2.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立
(1)1954年宪法
①颁布:195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②性质及原则: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2)政治制度体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基本政治制度,它们初步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体系。
(3)意义: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3.思想建设
毛泽东思想不仅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也是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
透析教材
阅读教材第四子目图片《工商界代表向毛泽东呈送喜报》,思考:工商界支持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
提示 实行赎买政策和公私合营,这种国家资本主义的改造形式保护了民族资本家的利益。
图解历史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
主题一 人民政权的巩固与外交突破
人民政权的巩固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最早是为了处理印度与我国西藏的关系问题,后来随着中国在外交事务中的广泛倡导运用,以及原则本身所独具的理论和实践魅力,而逐渐被作为处理国际事务的准则性价值理念。“五项原则”发展至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经过无数次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检验……自然而然成为新时期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价值基石。
——摘编自李东《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基石》
解读 提取材料关键信息,如“1950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结合时代背景及相应史实回答即可。
思考:(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人民画报》传递的“时代声音”进行阐释。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50年代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影响下中国参加的两次国际会议,并简述在这两次会议上中国所作出的贡献。
提示 (1)画报传递了崇尚劳动、争当先进、积极进取的时代声音。新中国建立,人民当家作主。新中国成立之初,恢复国民经济是主要任务,妇女积极投身农业生产。这种精神对今天社会主义建设仍有重大意义,应继续弘扬。
(2)会议:日内瓦会议和亚非会议。
贡献:印度支那问题由于中国作出的努力得以政治解决;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朝着达成协议的方向发展。
1.历史解释——抗美援朝战争的深远影响
2.史料实证——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的特点
主题二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成就
解读 “一五”计划期间,交通运输业成就突出,新建的公路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重工业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国家集中力量优先发展以能源、原材料、机械工业等基础工业为主的重工业,同时,兼顾其他产业,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
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材料一 
材料二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为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和富强而奋斗。
——节选自《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节选自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思考:根据材料指出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54年宪法内容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提示 (1)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变化:赋予国家性质以崭新的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用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对国家根本政治制度作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
(3)原因:为中国经济建设的大规模展开创造条件,适应社会主义工业化和三大改造的需要。
家国情怀——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
(1)根本特点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2)三大政治制度构成了中国民主政治的基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民族制度。
(3)民主政治建设的民主化、法制化。民主政治建设必须以法律制度为保障,依法治国是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知识体系 学科术语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纪元。 2.土地改革、稳定物价、剿匪镇反、抗美援朝,是巩固人民政权紧迫而又必要的重大决策,为国家向社会主义转变、实现工业化准备了条件。 3.新中国进行的积极外交活动为国家建设争取到有利的国际环境。 4.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和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情境阅读 新中国外交政策
从新中国成立至朝鲜战争结束,严格执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朝鲜战争结束后,随着经济建设的需要和国际局势的缓和,实行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随着新中国国内政治氛围的“左”转和中苏关系的破裂,政策转向依靠美、苏之外的“中间地带”。虽然经历了变化,但大体来说,中国的外交政策并没有突破“一边倒”战略,只是在中苏同盟的基础上进行有限调整。
——陈少铭《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新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解读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中苏关系的恶化,国际局势相对缓和,新政权的巩固,“一五”计划顺利完成等促进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外交政策调整。
教材补遗 “一五”计划
1953年,国家实行“一五”计划,在国家安排的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中,东北地区占56项。在工业布局上形成特色鲜明的工业基地,例如以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为核心的长春汽车城、以富拉尔基重型机械厂为中心的机械加工城,还有鞍山钢都、沈阳飞机城等。通过“一五”计划的成功实施,东北在全国范围内最早实行计划经济,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为我国的工业化建设提供了大量先进的机器和设备。
——摘编自赵传君《东北经济振兴与东北亚经贸合作》
解读 “一五”计划适应了国家工业化建设发展战略的需要;以重工业为主;形成特色鲜明的工业基地。
感悟与思考 记录点滴心得 培养历史学科素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中国共产党简史》一书在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指出这一事件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这一历史事件是(  )
A.五四运动爆发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国民革命兴起
D.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
答案 B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故选B项;五四运动、国民革命运动没有完成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革命任务,排除A、C项;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与“为实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不符,排除D项。
2.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后,重庆市军管会在接管城市时明确要求:对旧政权人员一概不许称伪人员,对企业生产机关必要时可冠以“原”字,对学校除需要更改名称的外,仍称原名。这些要求(  )
A.体现了民主集中的工作原则
B.贯彻了团结建国的精神
C.落实了爱国统一战线的方针
D.适应了三大改造的需要
答案 B
解析 据材料可知,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各方力量来建设新中国,体现了团结建国的精神,故选B项;民主集中制是政权组织原则,材料未体现,排除A项;材料与“长期共存,肝胆相照,互相监督,荣辱与共”的爱国统一战线方针无关,排除C项;三大改造于1953年开始,排除D项。
3.(2023·北京第二次合格考)1953年9月,彭德怀在报告中指出:“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这一报告的背景是(  )
A.抗日战争胜利 B.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C.万隆会议召开 D.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答案 B
解析 依所学,抗美援朝打出了国威和军威,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故选B项,排除A、C、D项。
4.(2023·玉溪高一下期末)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周恩来1953年12月31日同印度政府代表团谈话时提出的,此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世界许多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不同社会和政治制度国家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据此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A.是处理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
B.成为打击霸权主义的有力武器
C.打破了两极对峙的世界格局
D.与“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对立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世界许多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故选A项;据所学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能成为打击霸权主义的武器,排除B项;两极对峙格局是在1991年苏联解体时瓦解,排除C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并不对立,排除D项。
5.在一次重要的国际会议上,面对个别不明真相国家的无理指责,中国领导人作了即席发言,开宗明义地郑重申明,“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强调“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这一发言在与会亚非各国代表间产生了共鸣,推动会议朝着达成协议的方向前进,避免了可能走上歧路的危险。据此推断,这次会议是(  )
A.1945年雅尔塔会议
B.1954年日内瓦会议
C.1955年万隆会议
D.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
答案 C
解析 1955年4月,亚非会议在印度尼西亚万隆举行,会议上,中国提出并坚持“求同存异”的方针,故选C项,排除A、B、D项。
6.新中国成立后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此次大会通过了一系列对新中国各领域发展至关重要的法律。其中包括(  )
A.《反分裂国家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答案 C
解析 195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故选C项,排除A、B、D项。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