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教案+课件(共51张)+检测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教案+课件(共51张)+检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1-12 09:32:46

文档简介

9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教学设计】
一、课标分析:
本课属于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课标要求学生掌握辽、西夏、宋、金政权的建立及相互间的关系,在本节课中充分运用新课改理念,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由传统的接受性学习转变为现代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一、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所含时段相对较长,涉及到的历史事件或历史过程也相应较多。首先要搞清楚本课教材内容的逻辑结构。本课内容从10世纪初契丹国建立到12世纪中叶宋金和议,大约二百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民族政权关系相对比较复杂的历史时期。可分两个阶段去把握,第一个阶段: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时期;第二个阶段:金与南宋的对峙时期。
二、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经过半年的历史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和分析
题的能力,但缺乏运用辨证唯物主义的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唐朝统治
瓦解后,分裂割据局面又一次出现。宋、辽时期政权并立,各民族之间有战有和,
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政权并立和民族关系,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上册已经
学习北朝时期,对民族关系已有一定的认识,为学习本课奠定了基础。
三、教材的教学目标:
1、掌握契丹政权的兴起、北宋、南宋的建立以及和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
2、探究北宋、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培养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认识到虽然政权之间存在战争(如:澶州之战),但是在战争的同时也从另一个方面促进了民族的融合。
四、教学重难点:
1、契丹的兴起和与北宋的关系是本课的重点。 2、 如何正确评价澶渊之盟、认识这一时期的民族关系是本课的难点。
五、教法与学法:
1、教法:讲述法、问题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 2、学法:学生自主学习、搜集资料、小组合作讨论、表演情景剧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当中最大限度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会学习,提高兴趣。六、教学设计: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活动说明
组织教学
在播放歌曲《满江红》在同时,教师组织课堂纪律准备上课,酝酿教学活动气氛。
学生在歌曲声中陆续就坐。注意力集中
利用歌曲进行情景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导入新课
开始新课学习
先放一组穆桂英挂帅、精忠岳飞、天龙八部影视剧的图片。提醒学生注意观察。
提问:图片影视剧发生的背景?影片中主人翁对抗的政权?
归纳,穆桂英、杨家将是抗辽的故事和岳飞抗金的故事,发生在紧随隋唐盛世以后的两宋时代。两宋时代,我国再次进入了封建国家的大分裂时期。这一时期,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边疆各少数民族纷纷建立民族政权,和中原王朝共立并存,共同发展。
那么,两宋时代都有哪些民族政权和宋王朝共存并立呢?这正是今天这堂课我们学习要学习的主题
第9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一、契丹的兴起和辽的建立
契丹民族是我国北方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我们前面所说的杨家将抗击的辽政权就是由它建立的。
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个关于契丹族起源的传说,课本导言框讲述了这个美丽的神话传说。哪位同学来描述一下。要求同学注意听。老师要提问。
从这个神话故事中我们了解到
契丹族起源于哪一大河流域?他们过着怎样的生活?
辽河上游 游牧和渔猎
教师用课件展示相关图片,给学生留下直观印象。
那么,契丹民族是在什么时候开始逐渐强大起来的呢?原因是什么呢?
1、兴起:隋唐 原因:接受了汉文化,并进入了农耕生活。
契丹兴起后,慢慢地建立的自己的政权——辽,让同学总结一下辽整体的建立情况。
政权
建立时间
都城
人物
民族
与宋关系

北宋
西夏

南宋
契丹建国以后,势力不断向南发展,辽太宗时,占领了哪里?幽云十六州。有什么影响?一起来看图。
3、辽太宗时占领幽云十六州
幽云十六州大体包括今天北京、天津以及河北、山西北部一带,在当时是个人口众多,经济发达的农业区,军事地理位置也十分重要。因此占领幽云十六州不仅使契丹国力大增,还使契丹骑兵可以直接南下进入中原地区。这对中原地区的政权特别是后来建立的北宋政权形成严重的威胁。
二、五代十国和北宋的建立
(过渡)契丹势力发展壮大时,唐朝已经灭亡(哪年?),黄河流域和南方地区正处在五代十国统治时期。
1、五代十国
看地图教师简单介绍。
这些政权混战不休,使社会经济遭受严重破坏,给劳动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人民渴望统一,结束割据混战局面,五代后期,统一的趋势不断加强。北宋就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建立起来了。板书
2、北宋的建立:
北宋政权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建立的?建立之后,是如何巩固自己的政权的?
先来看一段学生自编自演的情景剧。
提问:通过情景剧知道:北宋的建立时间?建立者,方式。都城。以及北宋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
板书:960年 赵匡胤 陈桥兵变 开封(东京)
政权
建立时间
都城
人物
民族
与宋关系

北宋
西夏

南宋
过渡:北宋建立后,宋太祖还和他的弟弟宋太宗先后用了十几年的时间,陆续消灭割据政权,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那么,它有没有统一的全国呢?没有。我们来看一下当时的地图
从图上可以看出,当时还有许多政权与北宋并立的政权。
其中的辽,西夏和北宋之间关系错综复杂,互相间有战有和。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三、辽、宋、夏的战和。
1、辽宋战和
(1)北宋初年对辽的两次用兵
北宋建立后,曾两次对辽大规模用兵以图收复幽云十六州,结果都遭失败。家喻户晓的杨家将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时期。如果同学有兴趣课后可以进一步去了解一下。
两次对辽用兵失败后,北宋被迫转为防御。辽则转而发动大规模进攻,导致了历史上有名的澶州之战和澶渊之盟的发生。
板书
(2)澶州之战和澶渊之盟
教师根据课件展示讲解澶州之战和澶渊之盟
1004年,辽军大举攻宋,一直打到黄河岸边的澶州城下,离北宋都城东京仅数十里之遥,对东京构成严重威胁。北宋朝廷一片恐慌,乱作一团,许多大臣都主张从东京南逃,宋真宗也作好了南逃的准备,两朝元老宰相寇准坚决反对逃跑并力劝皇帝亲征,在寇准的坚持下,宋真宗勉强来到澶州城下,宋军士气大振,射杀辽军大将,打退辽军进攻。辽害怕腹背受敌,提出议和,宋真宗历来畏惧辽军主张议和,见辽提出议和,喜出望外,急忙答应。经过谈判,双方正式签订和议,辽答应撤兵,宋答应每年给辽岁币白银10万两,绢20万匹,历史上称这一和议为澶渊之盟。
提问:关于澶渊之盟,历来有着比较大的争议。这里有两种观点
讨论一下同学们同意哪一种,如何全面评价澶渊之盟?
学生讨论后发言,最后由教师进行归纳总结:
我们说,两种观点都有道理,关键是看问题的角度和立场不同,对北宋方面来讲,澶渊之盟确实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确实成为了北宋人民的沉重负担,对北宋的老百姓是不利的。但澶渊之盟的订立也有着积极的一面,盟约签订后,北宋和辽之间保持了长达数十年的和平稳定,双方在边境上开展贸易,对两方的长远发展是有好处的,特别是辽所统治的我国北部和东北部边疆地区经济文化得到较大的发展,缩小了和中原地区的差距,从而为这些地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从长远来看,澶渊之盟的订立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是一件好事。
在辽 宋 和战期间,西夏和北宋王朝之间也是战争不断,先战后和。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
2、宋夏战和
(1)西夏的建立
提问:西夏是由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板书:党项族
时间?建立者是谁?都城?
11世纪前期、元昊、 兴庆
(2)宋夏战和
这部分知识较简单,可以让学生来讲解
政权
建立时间
都城
人物
民族
与宋关系

北宋
西夏

南宋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要求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要求学生回答并在书上划出相关知识点。
学生回答、表演。
。学生回答
学生讲解
学生讲解
学生讨论
要求学生注意建立民族、政权名称、建立者、统治区域
学生填表,看图进行讲解。
若学生答不出则教师指明并归纳。
课件展示课题
学生回答的同时,老师进行适当的引导。课件展示契丹的兴起地图。
契丹人引马图契丹贵族狩猎休息图休息
地图展示契丹的兴起
图片展示幽云十六州。教师简要说明其重要性和影响。
课件展示五代十国前期及后期形势图。
课件展示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的图片
课间展示,学生回答。
课件展示五代十国局面结束过程图。
课件展示北宋辽西夏并立形势全图
课件展示框题
课件展示(澶州之战与澶渊之盟)
课件展示
板书评价
课件展示框题及知识点
课件展示党项族人相关图片、元昊图片西夏位置
课件展示。
总结和过渡:
北宋与辽、西夏的战争,严重削弱了双方的实力,而这正好给北方另一个少数民族的崛起提供了良好的机会。这个民族就是女真族。女真族建立的金政权后来和南宋政权形成了对峙局面。
板书:
四、金和南宋的对峙
1、金的建立
女真族(电子板书)生活在我国东北地区,他们是由隋唐时的靺鞨族发展而来。女真人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来看几组女真人生产和生活的图片。教师简要说明。
女真人长期以来受到辽的控制和压迫,在什么时候建立了政权呢?建立者是谁?都城在哪里?国号?
政权
建立时间
都城
人物
民族
与宋关系

北宋
西夏

南宋
当女真族不断强大,建立政权时,辽和北宋的统治已越来越腐朽,人民起义不断发生。不久,先后为金所灭
2、金灭辽和北宋
金先灭辽。然后又灭北宋。问时间?
然后教师讲解1127年金军大举南下,攻占北宋都城东京,撤军时金军把北宋皇帝钦宗和他的父亲宋徽宗、太子以及妃子王公及大臣等3000人掳掠到北方,北宋就这样灭亡了。历史上把这一事件称做靖康之变。
后来南宋抗金名将岳飞《满江红》中写道“靖康耻,尤未雪,臣子恨,何时灭”便是指的这一事件。
南宋建立后不久,与金形成了对峙的局面。
了解一下南宋建立。
3、南宋建立
问: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
政权
建立时间
都城
人物
民族
与宋关系

北宋
西夏

南宋
南宋建立之初,金军屡次南下,所到之处,烧杀抢掠,大肆破坏,激起南方军民的强烈反抗,最有名的将领是谁?
4、岳飞抗金
展示岳飞图片。
问:岳飞有哪些主要事迹?为什么岳飞抗金会不断取得胜利?
事迹:收复建康 、堰城大捷。
来看一下堰城大捷。教师根据课件展示简要讲解。
堰城大捷后,岳飞挥师北上,收复了许多失地,正当岳飞满怀豪情时,发生了什么?
5、宋金和议和对峙局面的形成。
和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什么影响呢?
要求学生注意里面的内容及分界线。
①南宋向金称臣。
②南宋给金岁币。
③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
要求学生阅读小字内容。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学生讨论
回答
学生回答
课件展示(金的兴起简单讲解女真族。
女真的兴起地图
阿骨打图片
课件展示框题和要点。
课件副板书靖康之难。
课件展示框题。
南宋建立图片
宋高宗图片
南宋范围图片
课件展示岳飞图片。
课件展示堰城大捷。
教师引导
并展示秦桧、岳飞被害相关图片。
课件展示课题
播放影视资料
教师归纳。
展示相关图片
(金、南宋对峙)
巩固记忆
2分钟的时间巩固记忆所学的重点知识
政权
建立时间
都城
人物
民族
与宋关系

北宋
西夏

南宋
学生利用当堂时间对重点知识进行记忆
老师进行巡查
拓展提升
岳飞是抗金英雄还是民族英雄?
学生讨论,回答
老师引导总结。
谈收获与感受
对所学知识、能力方面进行提升、总结
小结
出示地图回顾一下本课,?
本课主要介绍了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的历史。前期主要是辽,北宋和西夏并立。后期主要是形成了南宋和金的对峙局面,与之并存的还有西夏。北方蒙古族也正在悄然兴起。各民族政权的兴起对我国边疆地区的开发起了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它们和宋政权之间有战有和,和平交流始终是主流。
学生认真回忆
让学生进行总结。
出示辽、北宋、西夏并立形势图和宋金对峙图
活动
我们一起来把各民族政权和两宋政权的概况表填一下。
学生动手填图
播放《满江红》
曲,准备结束新课
结束课文
当堂检测内容: 1、毛泽东在诗词《沁园春雪》中有“唐宗宋祖”之句。其中的“宋祖”是指(?????????) A、赵构B、赵匡胤C、元昊D、阿保机 2、与北宋并立的西夏政权是下列哪一民族建立的(????????) A、党项族B、契丹族C、蒙古族D、女真族 3、历史上的澶渊之盟是北宋与下列哪个少数民族政权签订的协议(?????????) A、辽B、西夏C、金D、蒙古 4宋辽、宋夏、宋金和议的共同之处是(????????) A、少数民族的军队撤走B、划定边界 C、宋对少数民族政权称臣D、宋向少数民族政权送岁币 5、辽、宋、金时期的政治特点是(?????????) A、地方军阀割据B、南北政权对峙C、民族政权对立D、战乱长期不息
评测结果及分析:学生对于基本的知识应经掌握,但对民族政权并立这个时代特点掌握还不够清晰明了。
评课记录: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法上,打破传统教学法,做到循循善诱,环环相扣,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
对北宋建立和政权巩固情况采用情景剧的方式,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活跃了学习氛围。
3、在课堂上,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如设计表格和提出启发性问题,来吸引学生,以达到完成教学目标。
4、板书设计能较好地体现本节课重要知识点,条理清楚;时间把握较好
九、教学反思:
1、各环节上,引导作用还是做得不够完善,教学经验不够丰富。
2、最后的课堂小结,虽然让学生总结,但教师的引导、点拨作用不够及时。
3、在以后的工作中还要多思考、多总结,完善自我。
?
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评测练习】
一、选择题:
1、“统契丹,建政权,都上京,为太祖”这一三字经所描述的是契丹历史上的哪一位君主???????????????
????A.阿保机??B.耶律大石???C.耶律楚材???D.阿骨打
2、连环画《岳飞》中我们不可能看到的故事情节是(??????)
????A、岳飞抗辽在郾城取得重大胜利
????B、岳飞从金军手中收复了建康
????C、岳飞上书宋高宗,要求坚持抗金
????D、岳飞被秦桧以“谋反”的罪名所杀害
3、如果请你为“完颜阿骨打”写一份简介,合格的是(????)
???A.契丹族首领,建立了辽朝 ??????????B.党项族首领,建立了大夏国
???C.女真族首领,起兵抗辽,并建立金???D.蒙古族首领,建立了元朝
4.与“黄袍加身”“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有关的皇帝和政权是(??????)
?????A. 宋太祖南宋???????B. 宋真宗???北宋??????
?????C.??宋钦宗??南宋?????D.?宋太祖???北宋
5、《元昊兴兵》反映了哪两个政权之间的交战情景????(??????)
????A.辽与北宋??????????B.西夏与北宋??
????C.辽与西夏??????????D.金与南宋
6、如果编写少数民族的历史,下列哪些人物可以入选其中(??????)
???①阿骨打???②阿保机??③元昊??④寇准
????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C.?①②③????D. ①③④
7、岳飞抗金赢得了人民的尊重,主要是因为(???????)
????A.岳飞军纪严明,英勇善战
????B.他坚持抗金的正义斗争,但被投降派杀害??
????C.他是民族英雄???
????D.他的抗金斗争阻止了女真贵族的屠杀与掠夺,符合广大人民的意愿
8.郭靖和杨康是金庸先生脍炙人口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两个重要人物。请分析他们的名字当中的“靖”和“康”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直接联系(????)
???????A、西夏建立???????B、澶渊之盟?????C、金灭北宋???????D、元朝建立?????
?9.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中有“唐宗宋祖”之句,其中“宋太祖”指的是(????)
?????A、李世民???????B、刘邦???????C、铁木真????????D、赵匡胤
10.“澶渊之盟”发生在哪两个政权之间?(????)
??????A 、辽和西夏??????B北宋和辽????C 、北宋和西夏????D 、北宋和吐蕃
?11. 你能指出下列四幅两宋与辽、西夏、金并立示意图中哪一幅是错误的(???)
????????????????
12.杨家将的故事发生在(????)
?????A?、北宋和辽对峙时期????????????B 、北宋和金对峙时期
?????C 、南宋和辽对峙时期????????????D 、南宋和金对峙时期
13.岳飞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他身上最值得我们学习的
品质是(????)
?????A?、精忠报国????????B 、忠于君王????????C 、作战英勇????????D、蒙冤而死
14、请用一句话概括一下辽、宋、西夏之间的关系:(????)
???A.战争频繁???????B.双方在和平中共处???
???C.时战时和??????D.互不往来,闭关锁国
15、与“黄袍加身”“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有关的皇帝和政权是:(???)
???A.宋太祖 ?南宋????B.宋真宗???北宋??
???C. 宋钦宗 ??南宋???D.宋太祖??北宋
16、下列关于澶渊之盟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北宋战败的结果?????????????????B.它加速了北宋的灭亡???
C.内容是辽向宋进贡岁币?????????????D.使辽宋之间保持了很长时间的和平局面
17、民族政权并立是两宋时期的重要特征。与南宋对峙的女真族政权是(???)
???A.辽?????B.西夏?????C.金??????D.元
18、岳飞赢得人民尊敬的最主要原因是(????)
A.岳飞抗金符合中原广大人民的利益 ????B.岳飞的忠君思想
C.岳家军纪律严明?????????????????????D.岳家军作战勇敢
19、北宋建立于(?????) ??????A??10世纪初期????B??960年???????C??11世纪前期 20、10世纪初期统一契丹各部的是(?????) ??????A??松赞干布???????B??阿保机??????C??完颜阿骨打?????D??元昊 21、西夏是由(??????)族建立的 ??????A??契丹??????????B??女真??????????C??党项???????????D??回纥 22、11世纪初,辽军大举进攻北宋,主张坚决抵抗的是(?????) ??????A??宋真宗????????B??寇准???????C??李纲??????????????D??宋钦宗 23、下列关于澶渊之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宋神宗时,辽攻宋,打到澶州城下?
?????B??宰相寇准力劝皇帝亲征 ?????C??澶渊之盟规定宋给辽岁币 ?????D??澶渊之盟订立后,很长时间内,宋辽之间保持和平局面
二、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题
???宋真宗死时,辽朝大臣集会致哀,辽道宗说:“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互休养生息,从安居,不乐战争。”请回答
①辽朝与朝廷“和好年深”得益于哪一历史事件?
②这一历史事件发生时北宋在职宰相是谁?
③这一历史事件给人民带来了和平安定的生活,但也有它的消极影响,它的消极影响是什么?
课件51张PPT。第9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第二单元 经济重心的南移
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第一个阶段: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时期
第二个阶段:金与南宋的对峙时期学习目标1.掌握契丹政权的兴起、北宋、南宋的建立以及和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
2.探究北宋、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培养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小组合作,认识到虽然政权之间存在战争(如:澶州之战),但是在战争的同时也从另一个方面促进了民族的融合。
第一个阶段: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第一个阶段:辽、西夏和北宋美丽的传说一、契丹(辽)的兴起行营到处即为家,
一卓穹庐数乘车。
千里山川无土著,
四时畋猎是生涯。契丹族饮马图契丹贵族狩猎图思考:契丹的兴起与逐渐强大的原因是什么?接受汉族文化,重视农耕。契丹人饮马图第一个阶段:辽、西夏和北宋10世纪初契丹阿保机上京占领幽云十六州占领幽云十六州10世纪 阿保机
建立契丹国
定都上京北宋的建立 960年
赵匡胤
陈桥兵变
开封(东京)北 宋陈桥驿陈桥兵变遗址黄袍加身石碑宋太祖:赵匡胤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第一个阶段:辽、西夏和北宋10世纪初契丹阿保机东京
(开封)960年汉赵匡胤上京辽、北宋、西夏的战和辽和北宋的战、和澶州宋真宗宰相寇准第9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澶 州东京寇准宋真宗内容:
辽撤兵,北宋给辽岁币。澶渊之盟 史书记载,澶渊之盟以后,双方在
边境地区开展贸易,宋用丝织品、稻米、茶
叶等,换取辽的羊、马、骆驼等。我认为宋辽
达成澶渊之盟是好事。规定宋要给辽岁币,
每年银十万两,绢20万匹,这些都要由
宋朝的百姓负担。我认为澶渊之盟对宋
朝是屈辱的,对宋朝的百姓也
很不利。你的意见呢?如何评价“澶渊之盟”?第9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动脑筋】对澶渊之盟应当怎么评价?你怎么看? 他们都说的对,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已。
 1、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屈辱的,“岁币”增加了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
2、它结束了辽宋之间的战争,使辽宋边境长期相对稳定,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发展。
3、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来看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民族融合。辽、北宋、西夏的战、和西夏兴起与北宋的战、和西夏疆域图第一个阶段:辽、西夏和北宋10世纪初契丹阿保机东京
(开封)960年汉赵匡胤上京“澶渊之盟”兴庆府11世纪前期党项元昊连年交战,西夏向宋称臣,送给西夏岁币
第二个阶段:金和南宋对峙
第二个阶段:金、西夏和南宋12世纪初期女真阿骨打会宁金灭辽和北宋1127年,北宋灭亡
(靖康之难)第二个阶段:金、西夏和南宋12世纪初期女真阿骨打会宁1127年汉赵构临安
(杭州)岳母刺字——精忠报国岳家军郾 城 大 捷(1140年)王氏 我到坟前愧姓秦人自宋后羞名桧秦桧. 1141年宋金和议的内容有哪些?①南宋向金称臣。
②南宋给金岁币。
③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和议标志着宋金对峙局面的形成。巩固记忆时间辽10世纪初契丹族 阿保机上京北宋960年汉族赵匡胤东京西夏11世纪前期党项族元昊兴庆金12世纪初期女真 阿骨打会宁南宋1127年汉族赵构临安看谁记得快,记的准说岳飞是抗金名将,也是民族英雄拓展延伸谈一谈你的收获和感悟当堂检测1.(2010年贵港市) 1038 年少数民族首领元昊建立的政权在右图A、B、C、D中的哪一处?ABCD(2010年湖北省宜昌市) 与北宋签订澶渊之盟的少数民族政权是 ( )

A.西夏 B.金 C.辽 D.元C“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成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下列史实哪一项与此盟约无关( )

A.辽军攻宋发生澶州之战
B.北宋应允给辽岁币
C.以后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
D.宋辽以淮水到大散关为界D(2010年莱芜市) 1038 年少数民族首领元昊建立的政权在右图A、B、C、D中的哪一处?ABCD(2010年贵港市)(2008年黄石)对东北地区的开发作出重大贡献的少数民族有①契丹②女真③突厥④吐蕃( )
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
A(2008年宜昌) 民族政权并立是两宋时期的重要特征。与南宋对峙的女真族政权是( )
A.辽 B.西夏 C.金 D.元C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认为下列哪一项最能反映辽、宋、夏、金时期时代特点 ( )
A.地方军阀割据 B.南北政权对峙
C.民族政权并立 D.繁荣与开放C(2008年山东中考)与北宋并立的西夏政权是下列哪一个民族建立的( )
A.党项族 B.契丹族
C. 蒙古族 D.回纥族
A4. (2010 浙江衢州)下面能大致反映北宋与少数
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