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设计塔台模型 教学设计(表格式)-教科版(2017)科学六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4.设计塔台模型 教学设计(表格式)-教科版(2017)科学六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8-18 08:25: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小学科学 年级 六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设计塔台模型
教科书 书 名:义务教育教科书科学六年级下册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1.知道工程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各个因素及之间的关联。 2.知道工程设计中蕴含着一定的科学知识。 探究实践: 1.能根据设计塔台模型的具体任务,综合考虑相关因素,制订出设计方案。 2.能根据限制条件设计出符合要求的塔台模型,并能用文字和绘图的方式表达创意。 3.能深入思考,发现并解决设计中的难点问题。 4.能反思自己的设计,不断改进。 态度责任: 1.对工程设计抱有极强的兴趣。 2.愿意与小组成员合作、交流,共同完成设计任务。 3.具有反思意识,能听取同学意见并不断改进自己的设计。 科学思维: 1.能从不同角度分析、思考设计塔台模型的问题,提出新颖而有价值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并理解工程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各个因素及其之间的关联。 教学难点: 能根据设计塔台模型的具体任务,综合考虑相关因素,制订出设计方案,并能用文字和绘图的方式表达创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知道学校将要在操场建一座塔台,供足球教练指挥队员训练,我们也以小组的形式参与了塔台项目的设计。 师问:那你认为在建造塔台前我们应该首先做什么呢? 师:老师带来了一些图片,看它们是? 师:是的,建立模型是工程设计中重要的环节,工程师们通常通过建立模型来测试他们的设计。我们在建造塔台前先要建立塔台模型,而工程的关键是设计。 小结: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设计学校塔台的模型。(出示课题) (二)新授 1.师:如果你是工程师,你能为学校设计符合要求的塔台模型吗? 2.师:学校给定了相关要求,我们一起来看看(PPT): 工程要求: (1)塔台模型高为60厘米。(底部不得黏在桌面上); (2)使用固定材料(出示:70根20厘米长的吸管、剪刀、胶带、尺子),坚固并有承重能力; (3)具有抗风、抗震能力; (4)价廉(节省材料); (5)美观。 设计要求: (1)应用文字、图画、数字等进行设计; (2)小组分工明确,有组织的开展设计活动。 3.师:这些要求你们都清楚了吗? 4.师:老师这里还有一张模型制作评价表,(出示PPT)我们最终制作的模型就是根据这张表进行评价。请同学们结合模型制作评价表思考以下问题,并根据课前查阅的相关资料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 (1)为了尽可能达到60厘米的塔高,你们的设计是如何考虑材料使用的? (2)哪些设计是为了稳固塔台模型? (3)如何保证塔台不倒下?如何保证塔台的倾斜角最小? (4)什么因素会导致塔台产生倾斜角? (5)如何保证塔台能抵御大风或一定级别的地震? 5.师:讨论完了吗?请与全班同学分享。 6.师小结: (1)为了尽可能达到60厘米的塔高,你们的设计是如何考虑材料使用的? 我们可以在保证塔台稳定的情况下,尽可能的节省材料用于塔高的搭建。 (2)哪些设计是为了稳固塔台模型? 我们可以多使用框架结构,这样的结构可以减小空气阻力,使塔台不容易倾倒。(图片出示)这是一些塔台和著名的框架建筑,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是的,它们的都使用了很多三角形。(师视频展示三角形和方形框架结构的承重对比实验,师:现在老师手里有两个框架,一个三角形、一个正方形的,我分别用两根食指,同样大小的力气从它们的上部中点往下压,请同学们观察,形变最明显?方形的,当我在方形框架中间采用架梁的方式,把其分成两个三角形,它就不容易变形了,说明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所以在设计塔台模型时,多使用三角形可以使其更稳固。 (3)如何保证塔台不倒下?如何保证塔台的倾斜角最小? 请同学们看这两幅图(2个玻璃瓶,一个正放,一个倒放)你认为哪一个更不容易倒下?用一个词来概括,上小下大的结构更稳固。再来看看这两幅图(2个玻璃瓶,一个空的,一个装大半瓶水)你认为哪一个更稳固?也用一个词来概括,上轻下重的结构更稳固。我们可以通过底部加重的办法来稳固塔台。 为了保证塔台高度和倾斜角最小,我们可以在设计时将塔台模型拆分成面,通过计算保证每个面的大小一致,来控制塔台的倾斜保证倾斜角最小。 (4)什么因素会导致塔台产生倾斜角? 塔台每个面的大小、长短不一致会导致塔台产生倾斜角。 (5)如何保证塔台能抵御大风或一定级别的地震? 抗震方式: ①耐震(加大底部面积或加重底座重量):对地震有一定的忍耐力,对相应级别的地震保持建筑物不倒塌。 ②制震(塔台底部加入弹簧):在建筑物的内部设置阻尼器,这些阻尼器随着建筑物的变形和运动速度而发挥其衰减作用。 ③免震(在塔台底部加滚珠):在建筑物和低级中间加上免震装置,由于隔离了地基和建筑,地震的晃动无法直接传达建筑,起抗震效果。 7.师:在开始设计前老师还想跟同学们分享一组同学已经完成的设计图,他们以图画为主,图文结合,清晰明了的展示塔台模型设计,同学们也可以像他们这样来进行设计。 8.师:这是我们一会儿会用到的设计图纸,同学们先自行独立设计,在小组内交流展示后推选出最优的方案再进行全班展示交流。(展示图纸) (三)反思完善 1.师:刚才各组同学都完成了自己的塔台模型设计方案,也向我们分享了各自的塔台模型设计,老师想请各小组的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思考: (1)我们的设计方案完备吗?是否考虑到了各个因素? ①高度、安全、承重 ②底部能够移动、具有抗风抗震能力、坚固耐用。 ③价廉、美观、分工合作。 (2)我们的设计方案还有需要调整的地方吗?打算怎样进一步调整? 根据刚才各小组分享交流,可借鉴他人优秀的设计方案经验,研讨整改本组设计方案,及时完善。 (四)小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设计塔台模型需要考虑的各个因素;如何设计能使塔台模型稳固性、承重能力更好;如何设计塔台可以抗震以及抗震的三种方式,通过本次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呢?下去之后可以跟同伴说一说。 (五)作业 师:这是本课的作业,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1.设计塔台模型需要考虑那些因素?(尽可能多的写一写)。 2.继续完善本组的塔台模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