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古诗词三首
3
宿建德江
【唐】 孟浩然
走进诗人
孟浩然(689—740)唐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襄州襄阳(今属湖北)人,世称“孟襄阳”。他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位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初读古诗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德
渚
zhǔ
dé
dé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书写时不要漏掉右半部分“心”字上面的一横。
解诗题
宿 建 德 江
留宿
地名
夜晚留宿在建德江边
明诗意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划动小船
停船靠岸
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诗人自己
大意:把船停泊在烟雾弥漫的沙洲边上,正是日暮时分,新愁不禁涌上心头。
思考:此时的诗人因何而愁?
资料助读
孟浩然的一生中交织着复杂的出仕与归隐的矛盾,早年热心功名,然而科举失利,饱受打击,最终在隐居和漫游中度过人生的大多数时间。传说唐玄宗诏其咏诗,孟浩然吟出“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之语,惹唐玄宗恼怒。《宿建德江》写于诗人在长安应试失败之后,感觉自己怀才不遇,于是开始了漫游的生活。
远离家乡
仕途失意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愁
诗眼
黄昏时分,人们纷纷返回家中,而诗人只能停靠江边在船里过夜,再加上自己仕途失意,羁旅之思油然而生。
思乡之愁、
寂寞之愁。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野外
空旷
倒映在水中的月亮和船中的人人更亲近。
大意:抬眼望去,远处旷野中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清清的江水倒映的明月仿佛和舟中的人十分亲近。
远景
近景
思考:此时诗人为什么会觉得天比树低,月亮和人更亲近?
你还知道哪些诗人对月亮抒发情感的诗句?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
《宿建德江》是唐代诗人 途径建德江时所作,诗的前两句 ,“客”是诗人自指,“ ”字则是这首诗的“诗眼”。后两句是唐诗中铺写景物的名句,“低”和“旷”、“近”和“清”相互依存、相互映衬,此情此景既是诗人所见,亦衬托了诗人孤身一人夜宿建德江的 心情。
主题概括
孟浩然
直抒胸臆
愁
孤寂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走进诗人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 “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在诗、词、文、书、画等各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他的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
初读古诗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zhē
juǎn
sàn
解诗题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时间
地点
事件
六月二十七日登上望湖楼饮醉时写下的作品
明诗意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诗意:黑云像打翻了的墨水,还没来得及把山遮住,白亮亮的雨点便像洒落的珠子一样纷纷乱跳进船舱。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明诗意
打翻的黑墨水,
形容云层很黑。
指夏日阵雨的特殊景观,因雨点大而猛,在湖光山色的衬托下,显得白而透明。
比喻:先写云,后写雨。天气骤变时的紧张,诗人赏雨的喜悦心情。
明诗意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指狂风席地卷来。
湖面像天空一般开阔且平静
诗意:突然,狂风席卷大地,湖面上顿时雨散云飞,凭栏而望,只见湖面水天映照,碧波如镜。
忽
雨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一阵狂风席卷而来,就把雨吹没了。
明诗意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每一句诗都是一幅画,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黑云翻墨图
白雨跳珠图
风吹云散图
雨后水光图
黑云——翻墨
白雨——跳珠
雨急
狂风——卷地
湖水——如天
景奇
忽雨忽晴景象壮观
变幻迅疾令人惊叹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板书设计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走进诗人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别号稼轩居士,历城(在今山东济南)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初读古诗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见
xiàn
出现
chán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左窄右宽,左收右让,注意第五笔是提,不要写成横。
què
左窄右宽,横画错落有致。书写时要注意笔画的穿插,使左右部件联成整体。
解词题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词牌名
卜算子
清平乐
长相思
……
词题
夜里经过黄沙岭时创作的一首词
明词意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横斜的树枝
上阙大意:明月升上树梢,惊飞了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中,传来蝉鸣声声。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阵阵蛙声。
明词意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从上阙的内容中你体会到的诗人怎样的情感?
看到
听到
闻到
恬静自然
丰收的喜悦
是谁在“说丰年”呢?
说丰年
这里是青蛙在争说丰收,作者运用了拟人手法。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明词意
用茅草盖的旅店
土地庙
同“现”,出现
下阙大意:天空中星星时隐时现,山前落下稀疏的雨点。过去在土地庙树林旁边的茅店,拐了个弯就忽然出现在眼前。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明词意
从下阙的内容中你体会到的诗人怎样的心情?
惊喜
放松
兴奋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对比阅读
《宿建德江》《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都写了月夜的景色,表达的感情一样吗?请结合诗句说一说。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宿建德江
[唐]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寂寞
孤独
喜悦
欢快
读一读
主题概括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 在闲居时,夜晚经过黄沙岭附近,看到月夜乡村景色写下的一首词。作者从 、 和 三方面描写了夏夜的山村风光。这首词语言质朴,构思巧妙,把乡村月夜的景色描绘得 、优美如画,是宋词中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经典佳作。
辛弃疾
视觉
听觉
嗅觉
恬静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