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第8课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教案+课件(共21张)+检测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第8课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教案+课件(共21张)+检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1-12 10:08:20

文档简介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古老而神秘的文字──埃及的象形文字,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腓尼基人的字母文字。世界三大宗教──公元前6世纪产生在印度的佛教,公元1世纪,产生在巴勒斯坦一带的基督教,公元7世纪,产生在阿拉伯半岛的伊斯兰教。
2.能力培养:
通过指导学生观看课本的有关插图,例如,《罗塞塔石碑》,楔形文字图片,《字母演进图》,让学生了解古代文字的特点,感知古老文字对人类文明进程产生的重大影响,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指导学生阅读和理解课文,观看视频等,了解世界三大宗教产生的背景、创立人、基本教义,理解三大宗教的世界性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1)古埃及象形文字是字母文字的基础,象形文字对世界文化的发展有重大影响。(2)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宗教信仰,宗教情感,以及同这种信仰和情感相适应的宗教仪式和宗教组织,都是社会的、历史的产物。
二、 教材分析
本课是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八课《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本课是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的第一部分。主要包括古老而神秘的文字和世界三大宗教。
教学重点:埃及的象形文字,佛教的产生。
教学难点:基督教的产生、基督教性质的演变与传播。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1、制作《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课件,用于课堂教学。
2.教学之前在网上搜索本课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和材料作参考,结合新课程标准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搜索关于本课的视频,课堂放给学生观看,加深学生理解。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查阅资料法。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出示用象形文字写的十二生肖字,让学生来猜一猜,分别是什么字。引出古代有很多需要我们了解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多媒体课件出示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新课学习】:
(一)、古老而神秘的文字
1、象形文字
学生思考:什么叫象形文字?古埃及人使用的象形文字形成于什么时候?有什么影响?
学生回答:它用图形表示事物。使用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对后来的字母文字产生了重要影响。
师:象形文字简单的说,就是“以画其物”。出示用象形文字书写的山、水、日、月纸片。让学生体会,什么是“以画其物”。古埃及象形文字约有700个。后来,象形文字进一步发展,它不仅表示一定概念,还具有表音作用,并出现了音节字。在此基础上,音节字中有一小部分简化成字母符号,共有24个。因此,这种文字为以后的字母文字奠定了基础,说明象形文字对世界文化的发展是有影响的。
学生思考:现在埃及使用什么文字?阿拉伯文。那么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怎么发现的呢?学生看视频,然后回答自己的感受。学生发言,最后老师总结。
师:文字能传承文化,传承知识,使后人能够了解到古代发生的事情,学习到前人所留下的知识,文化。战争对文化的破坏是不可估量的,战争的作用具有两面性。
2、楔形文字
学生思考:楔形文字是什么人创造的?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影响?
学生集体回答:古代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用小尖棒在潮湿的泥版上压出字迹,笔道的形状很像楔子。
指导学生看图片《楔形文字》,说明:楔形文字起源于象形文字。为了书写方便,人们逐渐对一个物体不全部画出,而只画出最能表现其特征的部分,于是原来的图画逐渐变为直线的图形。由于它被广泛使用,人们称它为“古代东方的拉丁语”。
3、学生思考:我国的古代文字最早的是什么文字?出现在什么时代?是不是我国的文字比古埃及和两河流域的文字晚?(甲骨文,商朝,只是发现的比我国的早。仓颉造字距今四、五千年,半坡的刻画符合距今五、六千年。)
4、字母文字的演进
出示字母的演进示意图
字母文字的演变和影响: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一直没有发展成字母文字,后来经过多次演变,外形逐渐简化,向字母文字过渡。它的24个单辅音的符号,类似字母。公元前二千年,地中海东岸的腓尼基人在埃及文字和西亚文字的影响下,创造了22个拼音字母。古代希腊人又在腓尼基字母基础上创造了希腊字母。在希腊字母的基础上,形成后来罗马及其周围地区拉丁人的拉丁字母。拉丁字母是世界上最通用的字母。而希腊字母和拉丁字母又共同构成了现代欧洲各国字母文字的基础。
(二)、世界三大宗教
世界性三大宗教为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而其它宗教则主要为民族性宗教或地域性宗教。
学生看视频,结合课本填表格。(见表格)
1.佛教
公元前6世纪,古代印度矛盾尖锐,佛教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诞生了。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也就是释迦牟尼)。佛教的基本教义众生平等,忍耐服从,消灭欲望。公元最初两个世纪,佛教出现大乘、小乘两大教派,“乘”是“渡”、“运载”的意思。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小乘佛教坚信释迦牟尼的遗教,注重伦理教诲,不拜偶像,提倡自我超渡(超脱人生苦难),主要流行于印度南部、斯里兰卡、缅甸、泰国等地。大乘佛教发展和修正了释迦牟尼的说教,尊奉如来佛为最高神,同时造出许多偶像加以崇拜;它还认为人们不仅可以自我超渡,而且可以兼渡他人,“普渡众生”。大乘佛教主要流行于印度北部、中亚、中国、日本、朝鲜和韩国。
2.基督教
基督教在1世纪时诞生于巴勒斯坦一带。耶稣就是“救世主”。基督教产生后不久,逐渐分化为两派:以希腊语地区为中心的东派和拉丁语地区的西派。1054年,东西两派教会分裂,东部称正教,即东正教;西部称公教,即天主教。十六世纪时,西部教会在欧洲宗教改革运动中,产生了一些新宗派,称为新教,后又不断分化,形成派系繁多的现象。基督教对欧美许多国家的历史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现实政治、社会生活中也有相当的影响。
3.伊斯兰教
7世纪时,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信仰“真主”。伊斯兰教徒称为穆斯林,伊斯兰教的经典是《古兰经》。
宗教
创立
时间
创立者
创立地点
相关知识
佛教
前6世纪
乔达摩·悉达多
古代印度
众生平等,因果缘由
基督教
1世纪
耶稣
巴勒斯坦
圣诞节
公元元年
伊斯
兰教
7世纪
穆罕默德
阿拉伯半岛
《古兰经》穆斯林
学生讨论:1、三大宗教有什么共同点?(产生的背景相同,都有自己信仰的神,都主张忍让顺从,都得到统治者的支持,都得到广泛传播。)
2、三大宗教为什么成为世界性的宗教?(出示传播示意图)
3、宗教、迷信、邪教之间是否相同?你知道哪些是宗教活动、迷信活动、邪教活动?
学生发言,老师总结。
迷信泛指对人或事物的盲目信仰或崇拜。在我国历史上长期活动的占卜、相术、风水、算命、拆字、召魂、圆梦等大多产生或流行于封建社会。习惯上称为封建迷信。
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有其发生、发展和消亡的客观规律。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 ,宗教有依法成立的社会组织,依法进行管理,开展规范的宗教活动。
宗教信仰与迷信从认识论上进的确有共同之处,它们都相信和崇拜神灵或超自然力量。但是迷信不属于宗教范畴,迷信职业者不过是利用这些活动骗人钱财,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
邪教经常披着宗教的外衣之,打着“科学”的旗号,以“自由”、“人权”为幌子,散布各种异端邪说,制造骇人听闻的邪教惨案。邪教在散布歪理邪说时,多采用神秘主义伎俩,装神弄鬼,神化教主,用各种耸人听闻的大灾大难恐吓邪教成员,或用种种“入教”的“好处”诱骗邪教成员。但万变不离其宗,邪教的本质集中体现在反人类、反科学、反社会、反政府四个方面。
【巩固练习】
1.基督教产生于(  )
A.两河流域   B.印度河流域  C.巴勒斯坦地区  D.小亚细亚地区
2.下列文字中对以后的字母文字产生了重要影响的是(  )
A.楔形文字  B.象形文字  C.甲骨文   D.金文
3.在西亚已经出土数百万块泥版文书,它们是研究西亚历史的宝贵资料。这些文书是用什么文字记载的(  )
A.甲骨文   B.象形文字  C.楔形文字  D.字母文字
4.西方的拉丁文字最早起源于(  )
A.希腊字母   B.腓尼基字母  C.西亚居民早期字母  D.埃及字母
5.以下哪个地方是穆斯林一生中最希望拜谒的地方(  )
A.麦加大清真寺  B.“哭墙”  C.巴黎圣母院   D.圣索菲亚大教堂
6.下列关于佛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佛教是在印度社会矛盾非常尖锐的情况下产生的
B.佛教教义对当时渴望解除苦难的人们有很大的吸引力
C.佛教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同时也否认众生平等
D.很多国王利用佛教“忍耐服从”的教义并大力扶植
7.麦加与以下哪种宗教关系密切(  )
A.佛教  B.基督教  C.道教  D.伊斯兰教
8.电视剧《西游记》中描述的“如来佛”这一角色,其原型来自于历史人物(  )
A.乔达摩·悉达多  B.耶稣   C.“真主”安拉   D.宙斯神
五、课堂小结:学生谈一谈自己的学习体会或感受。
六、【课后作业】:
调查研究:1、利用周末时间,调查身边的人,有没有信仰三大宗教的,有没有进行迷信或邪教活动的.写一份调查报告。
2、上网查找与世界三大宗教有关的建筑、节日、禁忌,写一篇小论文。
巩固练习
1.基督教产生于(  )
A.两河流域   B.印度河流域  
C.巴勒斯坦地区  D.小亚细亚地区
2.下列文字中对以后的字母文字产生了重要影响的是(  )
A.楔形文字  B.象形文字  
C.甲骨文   D.金文
3.在西亚已经出土数百万块泥版文书,它们是研究西亚历史的宝贵资料。这些文书是用什么文字记载的(  )
A.甲骨文   B.象形文字  
C.楔形文字  D.字母文字
4.西方的拉丁文字最早起源于(  )
A.希腊字母   B.腓尼基字母  
C.西亚居民早期字母  D.埃及字母
5.以下哪个地方是穆斯林一生中最希望拜谒的地方(  )
A.麦加大清真寺  B.“哭墙”  
C.巴黎圣母院   D.圣索菲亚大教堂
6.下列关于佛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佛教是在印度社会矛盾非常尖锐的情况下产生的
B.佛教教义对当时渴望解除苦难的人们有很大的吸引力
C.佛教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同时也否认众生平等
D.很多国王利用佛教“忍耐服从”的教义并大力扶植
7.麦加与以下哪种宗教关系密切(  )
A.佛教  B.基督教  C.道教  D.伊斯兰教
8.电视剧《西游记》中描述的“如来佛”这一角色,其原型来自于历史人物(  )
A.乔达摩·悉达多  B.耶稣   
C.“真主”安拉   D.宙斯神
课件21张PPT。龙蛇兔鼠牛虎马羊猪猴鸡狗第8课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学习目标1、知道象形文字、楔形文字
2、了解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产生时间、创立人、教义及传播。
3、体会文字在历史传承中的作用、宗教的产生是特定历史环境的产物。一、古老而神秘的文 字
象形文字思考:
什么是象形文字?古埃及人使用的象形文字形成与什么时候?有什么影响?一、古老而神秘的文 字 象形文字
用图形表示事物。
公元前3000年左右 古
埃及人最早使用。
对后来的字母文字产生了重要影响。学生讨论1、现在埃及使用什么文字?
2、为什么象形文字没有象汉字一样不断演化至今一直使用呢?
3、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是怎样发现的呢?罗塞塔石碑_baofeng.flv一、古老而神秘的文 字 楔形文字是什么时间、什么人创造的?有什么特点?产生怎样的影响?楔形文字楔形文字(1)创造者:两河流域苏美尔人。
时间:公元前3000年左右。
(2)特点:每一笔开始部分都较粗,而末尾部分都较细,就像木楔一样。
(3)影响:被西亚古代各民族采用。三种古老文字知识简表学生思考:我国现在发现的最早的古老文字是什么?出现在什么时期?字母文字的发展古埃及文字、西亚文字腓尼基人腓尼基字母文字
(世界上第一套拼音字母 )古希腊人希腊字母拉丁人拉丁字母
(世界上最通用的字母) 一、古老而神秘的文字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二、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产生的时间地点创立人主要教义经典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乔达摩·悉达多众生平等
消除欲望
忍让顺从佛经1世纪巴勒斯坦耶稣教人忍受苦难,死后升入天堂。圣经7世纪阿拉伯半岛穆罕默德信仰唯一的神真主安拉古兰经佛教的产生_baofeng.flv基督教的产生.flv
你能说出与世界三大宗教哪些共同点吗?
动动脑筋宗教的传播思考:三大宗教为什么会成为世界性的宗教呢?宗教 迷信 ,邪教?你能举例说明什么是宗教活动、迷信活动、邪教活动?激活思维
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有其发生、发展和消亡的客观规律。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 ,宗教有依法成立的社会组织,依法进行管理,开展规范的宗教活动。
迷信泛指对人或事物的盲目信仰或崇拜。在我国历史上长期活动的占卜、相术、风水、算命、拆字、召魂、圆梦等大多产生或流行于封建社会。习惯上称为封建迷信。
宗教信仰与迷信从认识论上进的确有共同之处,它们都相信和崇拜神灵或超自然力量。但是迷信不属于宗教范畴,迷信职业者不过是利用这些活动骗人钱财,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
宗教与迷信邪教活动及本质邪教经常披着宗教的外衣之,打着“科学”的旗号,以“自由”、“人权”为幌子,散布各种异端邪说,制造骇人听闻的邪教惨案。邪教在散布歪理邪说时,多采用装神弄鬼,神化教主,用各种耸人听闻的大灾大难恐吓邪教成员,或用种种“入教”的“好处”诱骗邪教成员。
邪教的本质集中体现在反人类、反科学、反社会、反政府四个方面。 1.基督教产生于(  )
A.两河流域   B.印度河流域  
C.巴勒斯坦地区  D.小亚细亚地区
2.下列文字中对以后的字母文字产生了重要影响的是(  )
A.楔形文字  B.象形文字  
C.甲骨文   D.金文
3.在西亚已经出土数百万块泥版文书,它们是研究西亚历史的宝贵资料。这些文书是用什么文字记载的(  )
A.甲骨文   B.象形文字  
C.楔形文字  D.字母文字
4.西方的拉丁文字最早起源于(  )
A.希腊字母   B.腓尼基字母  
C.西亚居民早期字母  D.埃及字母C B C B 5.以下哪个地方是穆斯林一生中最希望拜谒的地方(  )
A.麦加大清真寺  B.“哭墙”  
C.巴黎圣母院   D.圣索菲亚大教堂
6.下列关于佛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佛教是在印度社会矛盾非常尖锐的情况下产生的
B.佛教教义对当时渴望解除苦难的人们有很大的吸引力
C.佛教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同时也否认众生平等
D.很多国王利用佛教“忍耐服从”的教义并大力扶植
7.麦加与以下哪种宗教关系密切(  )
A.佛教  B.基督教  C.道教  D.伊斯兰教
8.电视剧《西游记》中描述的“如来佛”这一角色,其原型来自于历史人物(  )
A.乔达摩·悉达多  B.耶稣   
C.“真主”安拉   D.宙斯神A CD A 课堂小结
同学们谈一谈学习的感受和体会。课后作业(任意选择一个完成)
1、利用周末时间,调查身边的人,有没有信仰三大宗教的,有没有进行迷信或邪教活动的,写一份调查报告。
2、上网查找与世界三大宗教有关的建筑、节日、禁忌,写一篇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