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括号 教学设计-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小括号 教学设计-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8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8-18 13:58: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数学 年级 一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小括号
教科书 书 名:人教版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学目标
1.认识小括号,并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两步加、减混合运算。 2.感受引入新符号的必要性,经历“创造”小括号的过程,感受数学符号的简洁性、统一性,具有初步的符号意识。 3. 初步尝试用符号进行数学表达和数学思考的方法,体会数学的奇妙。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明确区分带小括号与不带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小括号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动画呈现,提出问题 展示动画:班里要做一个光荣榜,黄老师请来了两个同学做小帮手,纸条上有10朵花,月月先剪掉2朵,紧接着丁丁再剪掉3朵。 提问学生从动画中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能提出怎样的数学问题,再请学生将条件和问题完整地说一说。 【设计意图】由学生熟悉的情境导入新课的学习,通过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整理条件和问题,为学习新知提供研究素材,并从而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二、动手画图,确定解题思路 思路一: 请学生根据题意在练习本上试着画图, 并写出算式解决“还剩几朵花?”这个问题。再以学生的视角表达用10个圆表示10朵花,先剪掉两朵就划去两个圆,再剪掉3朵就用虚线圈起3个圆。就剩下5个圆。所以列算式10-2-3=5(朵)。 让学生思考“10-2-3=5”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重温两步加、减混合运算是从左往右算的。 思路二: 通过提问学生是否还有其他解决问题的方法,再度引起学生的思考,学生会想到10-5=5(朵),而题目中并没有直接给出“5”的数学信息,由此追问“5”从哪里来。引导学生理清月月剪掉的2朵和丁丁剪掉朵3朵加起来就是5朵,也就是2+3=5(朵)。 一共剪掉了5朵花,再用10朵花减去剪掉的5朵花,还剩5朵花。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分享交流,引出两种解题思路,丰富学生解题策略。 三、产生认知需求,引入小括号 数学是讲究简洁美的,引导学生把“2+3=5”和10-5=5这两道算式转化为一道算式来表示。引导围绕“10-2+3 能先算加法吗”进行思考讨论,展开这样列式是否正确、这样列式能否先计算2+3、最后剩下的是否为5朵花的问题串。最后以问题“怎样才能让10-2+3这道算式先算加法呢?”产生认知需求。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串引导学生产生认知需求,从而感受引入新的符号的必要性。 1.“创造”小括号,理解意义:引导学生明白在计算“10-2+3”时想要先算 2+3, 就要给它加个符号,并允许学生自主加任何符号来表示,列举学生一些可能会加的符号。 2.认识小括号,感受数学符号的统一性与简洁性:学生感悟一人用一个符号比较乱,如果不统一的话每一个人使用符号都要向他人说明新符号的意思。引导学生选择一个统一的、简洁的符号“小括号”来表示,并跟着动画进行书空写小括号。 3.使用小括号,掌握运算顺序:请学生说说10-(2+3)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引导学生理解“一个算式中有括号,表示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知道算式“10-(2+3)”读作:10减2加3的和等于5,强调10减的是2和3相加的数,应该读出来2+3的和。 4.小结:思考在计算10-2-3=5和10-(2+3)=5时有什么不同,明确小括号的意义,了解它的作用就是改变算式中的运算顺序, 能区分带小括号与不带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创造”小括号的过程,并通过比较, 理解小括号的意义,按照正确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感受数学符号的简洁性、统一性。 三、小试牛刀,学以致用 1.(课本P73做一做)通过让学生说下面各题应先算什么,再计算。 并仔细观察上、下两个算式,找找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12-5+4= 14-9-3= 12-(5+4)= 14-(9-3)=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让学生感受当算式中多了小括号,改变了运算顺序,运算的结果可能也会不同进一步体会引入小括号的必要性。 2.设置小兔子不小心把胡萝卜锁到三个箱子中,请学生帮助小兔子解锁找回胡萝卜。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说运算顺序判断算式的对错,进一步理解小括号的作用,从而掌握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加、减运算的运算顺序。 四、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这一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