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5课《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课件(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5课《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课件(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1-12 10:41:53

文档简介

课件19张PPT。《 陈太丘与友期》授课:张掖一中 张奋琦课前约定1.回答问题:请举手。
2.表达者:面向听众,照顾多数,声音洪亮
3.倾听者:学会倾听,积极回应,及时评述。
4.教师击掌二次,所有同学附和三下,立即停止工作。
知“期”拼音 qi
會也。从月其聲。金文从日,其声。战国古文从日,丌( qí)声。日、月都有表时间的意思。(本义:约会,约定)“期”的本意 陈太丘与友期
《世说新语》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积累“期、舍、门、委”等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章内容。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自主合作及探究的方式,有理有据且多角度的评价人物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诚实守信的高尚品质。《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世说新语》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 读“期”初读课文要求:自读,声音洪亮、读准字音。再读课文 细读,疏通文意要求:
1.借助注释理解字词。
2.养成圈点勾画的习惯。疑难句子下画线,重点问题写上评注。

两个分别表示敬与谦的词语:
两个同形而意义有区别的词语:
两个字形不同而意义相近的词语:
两个能够表现本文要义的词语:
辨析:两个分别表示敬与谦的词语:尊:敬词。用于称跟对方有关的人或事。如:尊姓大名
家:谦词。对别人称自己亲属中年长于自己的人。如:家父
两个同形而意义有区别的词语:
期:与友期行:约定;
期日中:约定的时间
门:门外戏:在门之外;
入门不顾:家门两个字形不同而意相近的词语:舍:放弃,不要。文中指“不再等”。

委:抛弃,丢下,舍弃。
两个能够表现本文要义的词语:信:信用
礼:礼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 )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答曰:“(  )待君久( )不至,(  )已去。”友人便怒:“(  )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 )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补上句中省略的成分友太丘友元方家君君家君尊君尊君君君友提问:
1.文中的陈太丘、友人、元方各自有怎样的言行和表现?你怎么看待他们的言行与表现?
悟“期”2.如果你是文中任何一个人物,你会怎样做?
活动:
请大家举出信守约定与不守约定的例子。说“期”《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桥)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
提问:
1.简要说说故事
2.你的结论作业:
(1)搜集有关“约定”的历史故事。
(2)整理本课文言词语,默写全文 谢谢大家!《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
《陈太丘与友期》是初中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一篇文言文,文章短小,共136字,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积累“期、舍、顾、委”等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章内容。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自主合作及探究的方式,有理有据且多角度的评价人物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诚实守信的品质。
教学重点:掌握文言词语,评价人物。
教学难点:如何看“元方入门不顾”。
教学过程:
老师今天这节课要和大家有些约定,我们大家一起读一遍。
课前约定(PPT出示)
1. 回答问题:举手
2.表达者:面向听众,照顾多数,声音洪亮。
3.倾听者:学会倾听,积极回应,及时评述。
同学们写了这么多带有“期”的词语,那么请大家小组交流归纳在这些词语中“期”有哪些含义。
经过交流,“期”的解释有时限期限(《陈涉世家》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盼望(期盼),量词(用于刊物或其它分期的事物)
(进入课堂第一板块 一、知“期” )
(课件展示)
拼音 qi
會也。从月其聲。金文从日,其声。战国古文从日,丌( qí)声。日、月都有表时间的意思。本义:约会,约定)
二、读“期” )
初读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
要求: 粗读,声音洪亮,读准字音。
复述大意
借助注释独立疏通
教师巡视指导圈点勾画
1.小组合作交流疑难
2.全班交流提出疑难
质疑 答疑
3.重点字词强化
(课件出示问题)
(1)两个分别表示敬与谦的词语:
(2)两个同形而意义有区别的词语:
(3)两个字形不同而意相近的词语:
小组汇报解答结果,评出表现最佳的小组全班掌声鼓励。
三、悟“期”
分析人物言行
提问:
1.文中的友人、陈太丘、元方各自有怎样的言行和表现?你怎样看待他们的言行和表现?
2.假如你是文中三人中任意一位,你将怎样做?
从同学们的回答中可以感受到,无论是文中的哪一位人物,同学们的观点是都应该遵守约定。
四、说“期”
其实,我们的生活中时时处处有约定:大至社会、国家,小至学校、班级、家庭,还比如说。这节课的开始我们就有约定,学习生活中有《中学生日常规范》《中学生行为准则》等约定我们的行为,那么给大家三分钟时间,小组内讨论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约定。
1.举生活中的约定:
2.历史中遵守约定的例子
3.有没有不守承诺的例子(学生说,教师补充)
2.阅读
转:我们的古人留给了我们诚信的范例:《尾生》
《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桥)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
(1) 简要说说故事
生:讲述故事大意
(2) 你的结论 只有信守承诺,讲究诚信,我们的社会、生活才会和谐。
作业:
(1)搜集有关“约定”的历史故事。
(2)整理本课文言词语,默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