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动物的运动和行为&5.3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八年级上册生物人教版单元质检卷(A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5.2动物的运动和行为&5.3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八年级上册生物人教版单元质检卷(A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4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8-18 17:09: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及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八年级上册生物人教版单元质检卷(A卷)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题序 一 二 总分 结分人 核分人
得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航天员在太空中可以利用太空跑台进行跑步锻炼,以应对失重带来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关节由关节头和关节窝两部分构成 B.跑步由运动系统独立完成
C.骨骼肌两端都附着在同一块骨上 D.骨骼肌收缩牵动骨绕关节活动
2.下图表示某同学在体育课上举哑铃时,手臂部分结构的状态。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是肱二头肌,b是肱三头肌
B.a和b都由肌腱和肌腹构成
C.此时,该同学的a和b都收缩
D.该同学举哑铃还需要其他系统的协调配合
3.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膝关节关节面受损,活动受限,且疼痛剧烈。膝关节置换手术通过植入假体可改善关节活动程度并可缓解疼痛。据图推测,植入的假体替换的结构是( )
A.关节囊和关节腔 B.关节腔和韧带
C.关节头和关节窝 D.关节软骨和关节囊
4.双醋瑞因是治疗关节炎的常用药物,有诱导软骨生成和抗炎等作用。如图所示为关节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②包裹关节形成密闭的关节腔
B.结构③中的滑液可以减少骨与骨的摩擦
C.双醋瑞因可以诱导①和④的生成
D.运动前充分热身可以减少关节损伤
5.俯卧撑是简单易行却十分有效的力量训练手段(如下图所示)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肌肉收缩需要消耗能量
B.由乙到甲,多块肌肉参与
C.由甲到乙,骨骼肌提供动力
D.图中的肱二头肌附着在同一块骨上
6.每周星期一学校集会时都举行升国旗活动、旗手敬礼。在旗手敬礼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是( )
A.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收缩
B.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舒张
C.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D.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7.“鸟类的黑手党”——杜鹃,将自己的卵产到别的小鸟巢中,小鸟辛勤地为杜鹃孵卵并精心喂食杜鹃的雏鸟。下列对“小鸟”该种行为的解释中( )
①是先天性行为
②是学习行为
③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④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下列动物的行为,不属于社群行为的是( )
A.工蜂负责外出采蜜并喂养幼蜂
B.成群的蝗虫飞向农田啃食庄稼
C.蚁群中蚁后专职产卵繁殖后代
D.黑猩猩首领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
9.下列哪幅图表示的是动物的先天性行为( )
A.A B.B C.C D.D
10.在探究“蚂蚁的通讯”时,实验小组的同学将三块小石头放在盛有少许清水的容器内,形成三个小岛A、B、C,AB、BC小岛间用两根小木条连接起来,来探究蚂蚁是怎样进行通信的,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从两个不同的蚁穴各捕获10只蚂蚁进行实验
B.实验时最好使蚂蚁处于饥饿状态
C.在A、C两个岛上各放入等量的食物
D.实验过程中,可以直接用手移动“桥”
11.一些营群体生活的动物如猴、狒狒、象、蚂蚁等,具有一系列的社会行为,社会行为有很多典型的特征。下列叙述中不属于动物社会行为特征的是:( )
A.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B.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
C.群体内个体数量很多
D.有的群体还形成等级
12.下面是“蚂蚁的通讯”探究实验的几个步骤,其中错误的是( )
A.实验过程中不能直接用手移动木条 B.实验时蚂蚁处于饥饿状态
C.从甲、乙两蚁穴各捕10只蚂蚁进行实验 D.木条的粗细、长短应一样
13.下列关于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动物是生物圈中的消费者 B.动物是食物链中不可缺少的成员
C.动物能够影响植物的生活,但不能改变环境 D.动物能够适应其生活的环境
14.关于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无法进行
B.动物采食野果,能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C.不能随意引进某种动物,否则可能会影响生态平衡
D.蜜蜂采集花粉,有利于植物传粉
15.蜣螂有着“自然界清道夫”的称号,蜣螂以动物的粪便为食,其可以分解粪便中的有机物,形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说明动物在生物圈中能够( )
A.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B.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D.和植物形成共生关系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5分)
16. (10分)为推动九江市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丰富广大市民的文化生活,10月21日,2023年九江市“情暖重阳”迷你马拉松赛在九江市八里湖新区赛城湖绿道举行。请结合所学知识,据图回答:
(1)当人处于图甲中所示的跑步状态时,需要________系统的指挥和调节,________系统提供氧气,氧化分解________从而为人体提供能量。
(2)图乙中的[①]是由________和肌腱构成的。
(3)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的是________。
17. (12分)美国加州大学模仿非洲婴猴开发了一款跳跃机器人Salto,重100g,完全伸展时高26厘米,拥有折叠式长腿,垂直弹跳高度可达1.2米,平均每隔0.58秒就可以进行一次高达1米的跳跃,还能感知自己并设计运动路线,轻松越过障碍物,以期在协助侦察和抗灾搜救行动中大显身手。
(1)Salto的跳跃过程由内置芯片控制,芯片相当于婴猴的____________系统;从蹲伏状态到弹跳状态,由发动机带动腿部连接打开折叠式长腿,腿部连接可模拟运动系统中的____________,该结构相当于杠杆中的____________。
(2)婴猴运动系统包括骨骼和提供动力的____________。Salto跳跃时通过可旋转尾维持平衡,而婴猴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的结构是____________.
(3)若要在地震废墟中完成长时间的搜救工作,你认为Salto机器人可以如何改进?____________
18. (10分)下列是几种动物的行为,据图回答问题:
(1)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说,小鸟喂鱼的行为属于_______行为;大山雀成功喝到牛奶之后,其他大山雀也喝牛奶的行为是________行为。_______行为更能适应变化的环境。
(2)蚯蚓成功走出迷宫的尝试次数比黑猩猩成功摘取香蕉的尝试次数多,这说明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______,学习行为越复杂,“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_______。
19. (12分)蚂蚁是怎样进行通讯的,某实验小组做了如下探究实验,如图所示。
①将三块小石头放在盛有少许清水的容器内,形成三个小岛,小岛间用两根等长的小木条连接起来,这样蚂蚁只能通过由小木条搭成的“桥”从一个小岛到达其他的小岛。
②先将饥饿的蚂蚁放在B岛上,食物放在C岛上,A岛什么都不放,发现蚂蚁经过几次寻找后,在心岛上找到食物。
③一段时间后小组成员将连接BC岛的“桥”和AB岛的“桥”对换,结果发现蚂蚁并没有爬向有食物的C岛,而直接爬向A岛。
(1)如果你是该组成员,根据以上探究作出的假设是:____。
你的结论是:____。
(2)蚂蚁群体内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是具有____行为的动物。
(3)蚂蚁属于节肢动物,体表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结构是_____。
(4)实验不能只做一次的原因是_____。
(5)为了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实验中的蚂蚁应该选择从同一蚁穴中找到的蚂蚁。_____实验后应如何处理蚂蚁?
20. (11分)阅读以下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资料一:一种兰花长着细长的花矩,一种蛾类昆虫则生有细长的吸管似的口器,可以从兰花的花矩中吸到花蜜。
资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南非探险队登上了南极的马里恩岛后,船上的几只老鼠也被带到了小岛上。两年后,老岛的数量迅速增加,为了消灭老鼠,探险队运来了四只家猫,结果,老鼠的数量逐渐减少,而猫迅速繁殖,最终成了灾难,几万只猫每天要吃掉60万只鸟,为挽救鸟类,南非当局用直升机向猫扫射。
(1)资料一的蛾类昆虫吸食花蜜的同时,能帮助植物_____,这也体现了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相互适应、_____的关系。
(2)资料二体现了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_____,正常生态系统保持这种状态就是生物的种类、各种生物的数量总是维持在_____的状态。
(3)如果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否进行?_____(填“能”或“不能”)。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A.关节一般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构成,关节面是两个以上相邻骨的接触面,一个略凸,叫关节头;另一个略凹,叫关节窝,A错误。
B.动物的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其他系统如神经系统的调节,运动所需要的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因此跑步不是由运动系统独立完成,B错误。
C.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C错误。
D.骨的位置变化产生运动,但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D正确。
故选D。
2.答案:C
解析:A.肱二头肌位于上臂前侧,整肌呈梭形,有长、短二头;肱三头肌位于上臂后侧。因为由长头、外侧头和内侧头,所以被称为肱三头肌。图中:a是肱二头肌,b是肱三头肌,A正确。
B.骨骼肌是一种附着在骨骼上的肌肉,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骨骼肌两端是白色肌腱,由结缔组织构成,能跨关节附在不同的骨上,有固定作用;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是肌腹,由肌细胞组成,是骨骼肌收缩和舒张的部分,受刺激可收缩。可见,a和b都由肌腱和肌腹构成,B正确。
C.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可见,题图是屈肘,此时,该同学的a肱二头肌收缩,而b肱三头肌舒张,C错误。
D.举哑铃等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运动所需的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D正确。
故选C。
3.答案:C
解析:关节置换是通过植入假体改善关节活动度并缓解疼痛,已成为治疗某些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之一。据图推测,植入的假体替换的是关节的关节头和关节窝。
故选C。
4.答案:C
解析:A.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关节囊将相邻的两骨紧密地连结在一起,其中的间隙形成关节腔,所以②关节囊包裹关节形成密闭的关节腔,故A正确。
B.关节囊分泌液在关节腔中,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增强关节的灵活性,所以结构③关节腔中的滑液可以减少骨与骨的摩擦,故B正确。
C.双醋瑞因是治疗关节炎的常用药物,有诱导软骨生成和抗炎等作用,所以双醋瑞因可以诱导⑤关节软骨的生成,故C错误。
D.运动前充分热身可以减少关节损伤,有利于身体健康,故D正确。
故选C。
5.答案:D
解析:A.骨骼肌受到刺激收缩,肌肉的收缩需要消耗肌细胞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A正确。
B.由乙到甲,由屈肘到伸肘,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前三角肌、胸大肌以及腹部肌肉都参与了这一过程,B正确。
C.运动中骨、关节、骨骼肌分别起到杠杆、支点、动力作用,所以由甲到乙的运动中,骨骼肌提供动力,C正确。
D.骨骼肌一般跨越一个或几个关节,由肌腱附着在相邻的骨上,肱二头肌两端至少附着在相邻的两块骨上,D错误。
故选D。
6.答案:C
解析:骨的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在神经系统和其他系统的协调配合下共同完成的。如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当学生在敬礼时属于屈肘动作,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7.答案:A
解析:小乌辛勤的为杜鹃孵卵并精心喂食杜鹃的雏鸟,属于生殖行为,这种行为是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属于先天性行为。故选:A。
8.答案:B
解析:AC.工蜂负责外出采蜜并喂养幼蜂、蚁群中蚁后专职产卵、繁殖后代体现了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属于社会行为,AC不符合题意。
B.成群的蝗虫飞向农田啃食庄稼,蝗虫之间没有明确的分工,因此都不属于社会行为,B符合题意。
D.黑猩猩首领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体现了社会行为的群体中有些形成等级,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答案:B
解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大山雀学着偷喝牛奶、公鸡尝试绕道取食、黑猩猩设法摘取香蕉,是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失去雏鸟的红雀喂鱼,是生来就有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
10.答案:B
解析:A.为不影响实验效果,捕获的蚂蚁必需来自同一蚁穴,A错误。
B.实验所用的蚂蚁最好饲养一段时间后,使它处于饥饿状态,这样更利于实验观察,B正确。
C.在探究过程中,A岛放入甜食,C岛放入等量的清水,C错误。
D.实验用的木条大小、长短大致要一致,以免影响实验结果,不可以直接用手移动“桥”,实验过程中用手对调两根小木条,手的气味会影响实验结果,D错误。
故选B。
11.答案:C
解析:结合分析可知,选项中“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和“有的群体还形成等级”都属于社会行为的特征,而“群体内个体数量很多”不属于社会行为的特征,故C错误,ABD正确。
故选C。
12.答案:C
解析:A.实验过程中用手对调两根小木条会影响实验结果,故A正确。
B.实验所用的蚂蚁最好饲养一段时间后,使它处于饥饿状态,这样更利于实验观察,故B正确。
C.捕获的蚂蚁必须来自同一个蚁穴,以免影响实验结果,故C错误。
D.实验用的木条大小、粗细、长短要一致,以免影响实验结果,故D正确。
故选C。
13.答案:C
解析:动物对环境适应:每一种动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动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如,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动物对环境的影响和改变,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如蜜蜂采蜜,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挂在动物的皮毛上.蚯蚓在土壤里活动使土壤疏松,空气和水分可以更多地深入土中,有利于植物生长,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能够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故选:C
14.答案:A
解析:A、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而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但并不是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无法进行;分解者腐生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参与了物质的循环,错误。
15.答案:B
解析: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从无机环境开始,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又回到无机环境的过程。主要有水循环、碳循环、氮循环,特点是循环流动,反复利用。生物圈中的碳循环主要表现在绿色植物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在水的参与下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有机物经食物链传递,又成为动物的一部分。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和细菌真菌的分解作用,可以把有机物分解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其中储存的能量。可见,蜣螂以动物的粪便为食,其可以分解粪便中的有机物,形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说明动物在生物圈中能够: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6.答案:(1)神经呼吸有机物
(2)肌腹
(3)关节
解析:(1)人体各个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各不相同,但是它们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密切配合的。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运动所需的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结合分析可知,当人处于图甲中所示的跑步状态时,需要神经系统的指挥和调节,呼吸系统提供氧气,氧化分解有机物从而为人体提供能量。
(2)骨骼肌是一种附着在骨骼上的肌肉,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骨骼肌两端是白色肌腱,由结缔组织构成,能跨关节附在不同的骨上,有固定作用;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是肌腹,由肌细胞组成,是骨骼肌收缩和舒张的部分,受刺激可收缩。结合题图可知,图乙中的[①]肱二头肌是由肌腹和肌腱构成的。
(3)人体能产生运动,是因为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而收缩,再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骨起杠杆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收缩产生动力。
17.答案:(1)神经;关节;支点
(2)肌肉/骨骼肌;小脑
(3)提高电池续航能力/减小体积和重量
解析:(1)对人体的生命活动起主要调节作用的是神经系统,因此Salto的跳跃过程由内置芯片控制,芯片相当于婴猴的神经系统。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因此Salto的腿部连接可模拟运动系统中的关节,该结构相当于杠杆中的支点。除此结构外,婴猴运动系统还包括骨和提供动力的骨骼肌(肌肉)。
(2)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Salto跳跃时通过可旋转尾维持平衡,而婴猴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的结构是小脑。
(3)Salto机器人的一切活动所需的能量,来自机器人内置的电池。因此若要在地震废墟中完成长时间的搜救工作,需要提高电池续航能力、减小体积和重量以减少耗电。
18.答案:(1)先天性;学习;学习
(2)强;少
解析:(1)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小鸟喂鱼的行为就属于先天性行为,受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活动,其他大山雀偷喝牛奶的行为是通过模仿得来的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而形成的行为,从维持动物自身生存的意义上来说,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存的基础,没有先天性行为动物就无法生存;学习行为比先天性行为更能适应复杂的环境。
(2)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行为越复杂,“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动物的生存环境越复杂多变,需要学习的行为也就越多。
19.答案:(1)蚂蚁是靠气味(成动作、声音)传递信息的;蚂蚁是靠气味传递信息的
(2)社会
(3)外骨骼
(4)只做一次可能会出现偶然性,误差较大
(5)将蚂蚁放回适合其生存的自然环境中
解析:(1)蚂蚁传递信息的主要方式是依靠分泌物的气味,可以提出问题:蚂蚁是靠气味传递信息的吗?作出的假设是:蚂蚁是靠气味(或动作、声音等)传递信息的。根据实验结果③小组成员将连接B、C岛的“桥”和A、B岛的对换,结果发现蚂蚁并没有爬向有食物的C岛,而直接爬向A岛。得出结论:蚂蚁是靠气味传递信息。
(2)蚂蚁群体分为雌蚁、雄蚁、工蚁和兵蚁,各自担负不同的职责,防御敌害,保护自己,获取食物。因此,蚂蚁群体内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是具有社群行为的动物。
(3)节肢动物的特征是,体表有外骨骼,身体和附肢是分节的;蚂蚁属于节肢动物,体表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结构是外骨骼。
(4)只做一次实验会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和误差,为了尽量减少实验结果的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应该设置重复实验(或重复组),多做几次,然后取平均值,从而可以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因此,实验不能只做一次的原因是:只做一次可能会出现偶然性,误差较大。
(5)要养成爱护动物的好习惯,保护动物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这样对于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非常有利,因此,实验完成后,我们应该把蚂蚁放归到适合其生存的自然环境中。
20.答案:(1)传粉;相互依存
(2)维持生态平衡;相对稳定
(3)能
解析:(1)资料一的蛾类昆虫吸食花蜜的同时,能帮助植物传粉,这也体现了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
(2)资料二中的猫控制老鼠,体现了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维持生态平衡,正常生态系统保持这种状态就是生物的种类、各种生物的数量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
(3)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没有动物,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分解动植物的遗体遗物中的有机物变成无机物,进入生态循环,所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仍然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