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目标导学
1.了解西欧农村出现的垦殖运动,分析庄园制度瓦解的原因(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2.知道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产生的过程,概括其特点及影响(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3.知道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产生的原因及他们对西欧社会发展的影响(历史解释)
知识建构
基础自主落实
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根据右侧图文史料完善西欧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相关情况。
项目 租地农场 手工工场
背景 ①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开展垦殖运动 ② 逐渐衰落和瓦解 ①手工业者逐渐脱离农业生产 ②随着 ,小型手工作坊得到发展
建立 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 领主的土地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 农村出现 的手工工场,逐渐转向 的手工工场
特点 雇用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 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 关系
影响 推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 ,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
二、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
1.13、14世纪,欧洲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1) 、骑士等不断集中土地,以新的 掌握了生产、交换等环节。
(2)他们还控制了乡村行政事务,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
2.结合右侧史料回答,“城市居民”由哪些人组成 “可以组织自己的市政府”等反映了什么问题
(1)组成: 、 。
(2)反映问题:城市居民政治地位的提高、 的扩大。
历史解释
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
——马克思
史料实证
后来情况发生变化了,城市居民有钱了,觉得腰杆硬了……可以组织自己的市政府,建立自己的法庭,甚至组织自己的军队。
——钱乘旦《西方那一块土》
素养探究实践
情境创设
中世纪晚期(11-15世纪),欧洲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原来的封君封臣制度和庄园制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正是这些变化不断冲击着旧观念、旧制度,推动欧洲迈入近代社会。
任务驱动1庄园制度的瓦解
材料一 14世纪前后,欧洲乡村经济出现新的面貌。重犁、马挽具等工具的使用,土地轮耕制度的革新,有效地增加了耕地的实际面积,耕种作物的品种增多,促进了农业的专业化。……通过转让、联姻、继承等方式,小块份地集中起来,形成租佃为主的大农场,农奴承担的劳役地租也开始转变为货币地租,获得了对自己劳动力的自由支配……大多数贵族不重视或没有能力经营自己的地产,将其抵押或卖掉,一批农民、骑士、乡绅通过市场等手段不断集中土地,逐渐建立起自己的新型地产。
——武寅《简明世界历史读本》
(1)根据材料一归纳农业“专业化”的原因。由此促进了哪一生产组织的出现 建立起“新型地产”的人后来发展为哪一阶级
任务驱动2手工工场的兴起
材料二 机间宽又长,织机二百张,织工二百人,排列成长行。……外有一间房,童工一百五,并坐检细毛,不敢怨劳苦。都是穷苦人,终日不休息,清晨到深夜,各得一便士。……又有一大厅,五十剪毛工,施展好手艺,天衣全无缝。又有八十人,洗呢更浆呢。染工又八十,呢绒着颜色。二十擀制匠,整呢折成匹。
——16世纪英国民歌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纺织手工工场的基本情况。
任务驱动3欧洲社会的变迁
在租地农场,土地所有者出租土地,有的提供一部分经营资本;经济实力较强的实际经营者承租土地,提供种子、牲畜、农具和其余资本,使用少量雇佣工人来耕种土地,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并将产品推向市场。 在意大利许多自治城市里,商人投资开办作坊,控制原料采购和产品销售两个环节,雇用一些行会手工业者和零散工人在专门的手工业作坊工作。这种生产直接面向市场,由“商人直接支配”,手工业者失去了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也不再与市场发生直接联系。
——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 新知识》
(3)根据表格内容,概括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在生产经营上的共同之处。它们的出现对欧洲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学业分层评价
A 达标自测
1.“在11和12世纪,欧洲人清除荒废的城堡,排干积水的沼泽,走向荒芜良久的田野、人迹罕至的森林和山地,进行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拓荒与移民,不仅原有的村落、耕地、牧场的边界不断延伸,而且新垦区亦一片一片地涌现……”材料记述的是 ( )
A.欧洲大学的兴起 B.垦殖运动的开展
C.租地农场的兴起 D.手工工场的出现
2.有学者指出:中世纪后期,领主将农民的劳役折合成货币以及出售自营地成了普遍的做法。农奴也很欢迎这一趋势,领主们看到货币也不会讨厌。当货币地租取代劳役地租时,农奴自身也就自然地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该学者这一观点反映的实质是 ( )
A.货币地租开始盛行
B.近代城市逐渐兴起
C.庄园领主日益富裕
D.封建庄园逐步瓦解
3.[时空观念]如下示意图体现的是 ( )
A.租地农场的建立 B.分散的手工工场
C.土地集中趋势 D.集中的手工工场
4.[历史解释](2023秋·忻州期中)中世纪晚期,西欧少数商人向工人提供原料和统一的生产工具,并把他们集中在一个地点劳动,付给他们一定的报酬,而后把他们生产出来的产品投放到市场销售。材料反映了 ( )
A.集中的手工工场的特点
B.奴隶制生产方式的特点
C.西欧庄园制度的特点
D.封建生产方式的特点
5.(2023秋·内江期中)13、14世纪,欧洲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改变。通过各种手段不断集中土地,以新的经营方式掌握了生产、交换等环节,还控制了乡村行政事务,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是 ( )
A.手工业者 B.富裕农民 C.教士 D.商人
6.[史料实证]对表格内容的解读最准确的是 ( )
经营方式 由单纯的经商变为双重身份,既是手工工场主又是商人
经济地位 经济实力超过王公贵族
政治地位 可以担任市长、财政顾问
A.手工业成为社会支柱产业
B.商人阶层垄断了政府机构的要职
C.手工工场实现了分工协作
D.手工工场发展促使商人地位提高
B 思维进阶
7.在西欧,农民由奴役地位走向自由劳动力始于13世纪。它一方面削弱了基于传统的土地占有方式上的社会组织,一方面为工资—契约关系开拓出相当大的发展余地,从而为现代工业发展铺垫了道路。材料主要说明 ( )
A.富裕农民建立了租地农场
B.西欧庄园经济得到蓬勃发展
C.农村出现集中的手工工场
D.农民地位变化影响社会发展
8.14世纪前后,在意大利许多自治城市里,商人投资开办专门的手工作坊,控制原料采购和产品销售,并雇用一些行会手工业者和零散工人工作。生产过程分成梳毛、纺线、染色、织布、平整等多道工序。对以上手工作坊的描述正确的是 ( )
①手工业者和商人形成雇佣关系
②生产过程是分工合作
③手工作坊普遍使用了机器生产
④商人控制产品的销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唯物史观]13世纪,欧洲工商业的兴起促进了城市生活的产生,新的城市生活又使中世纪社会产生了市民阶层,市民阶层公开提出政治代表权和在法律面前平等的要求。材料主要反映了 ( )
A.市民阶层政治权利扩大
B.城市兴起促进经济发展
C.经济发展推动社会变革
D.政治权利推动思想解放
10.中世纪晚期,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不断冲破旧时代的外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货币地租的发展,自营地的出租,土地市场的活跃,修道院的解散,圈地和兼并等都是促使租地农场形成的重要因素……一定规模的雇佣劳动经营以及为市场而生产,是租地农场最突出的经营特征,也是人们特别强调的有别于家庭农场的特征。
——摘编自黄春高《14-16世纪英国租地农场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一,指出促使租地农场形成的因素及其经营特征。(4分)
材料二 较多的工人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或者说同一劳动场所),为了生产同种商品,在同一资本家的指挥下工作,这在历史上和逻辑上都是资本主义生产的起点。
——摘自马克思《资本论》
(2)材料二所描述的生产组织形式是什么 (1分)是什么性质的生产方式 (1分)
材料三 中世纪欧洲处于变革的阵痛之中,在经济上变得越来越商业化和工业化。工商业的兴起促进了城市生活的产生,新的城市生活又使中世纪社会产生了市民阶层,市民阶层公开提出政治代表权和在法律面前平等的要求。这些经济社会变革深刻地改变了欧洲的经济社会环境和社会结构。
——据[美]詹姆斯·W.汤普逊《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社会史》
(3)根据材料三,归纳中世纪欧洲“经济社会变革”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变革产生的影响。(4分)
(4)综上探究,从西欧中世纪发展历程中,你能得出什么规律性的认识 (2分)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目标导学
1.了解西欧农村出现的垦殖运动,分析庄园制度瓦解的原因(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2.知道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产生的过程,概括其特点及影响(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3.知道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产生的原因及他们对西欧社会发展的影响(历史解释)
知识建构
基础自主落实
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根据右侧图文史料完善西欧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相关情况。
项目 租地农场 手工工场
背景 ①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开展垦殖运动 ②庄园制度逐渐衰落和瓦解 ①手工业者逐渐脱离农业生产 ②随着分工细化,小型手工作坊得到发展
建立 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 农村出现分散的手工工场,逐渐转向集中的手工工场
特点 雇用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 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
影响 推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
二、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
1.13、14世纪,欧洲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1)富裕农民、骑士等不断集中土地,以新的经营方式掌握了生产、交换等环节。
(2)他们还控制了乡村行政事务,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
2.结合右侧史料回答,“城市居民”由哪些人组成 “可以组织自己的市政府”等反映了什么问题
(1)组成:手工业者、商人。
(2)反映问题:城市居民政治地位的提高、政治权利的扩大。
历史解释
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
——马克思
史料实证
后来情况发生变化了,城市居民有钱了,觉得腰杆硬了……可以组织自己的市政府,建立自己的法庭,甚至组织自己的军队。
——钱乘旦《西方那一块土》
素养探究实践
情境创设
中世纪晚期(11-15世纪),欧洲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原来的封君封臣制度和庄园制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正是这些变化不断冲击着旧观念、旧制度,推动欧洲迈入近代社会。
任务驱动1庄园制度的瓦解
材料一 14世纪前后,欧洲乡村经济出现新的面貌。重犁、马挽具等工具的使用,土地轮耕制度的革新,有效地增加了耕地的实际面积,耕种作物的品种增多,促进了农业的专业化。……通过转让、联姻、继承等方式,小块份地集中起来,形成租佃为主的大农场,农奴承担的劳役地租也开始转变为货币地租,获得了对自己劳动力的自由支配……大多数贵族不重视或没有能力经营自己的地产,将其抵押或卖掉,一批农民、骑士、乡绅通过市场等手段不断集中土地,逐渐建立起自己的新型地产。
——武寅《简明世界历史读本》
(1)根据材料一归纳农业“专业化”的原因。由此促进了哪一生产组织的出现 建立起“新型地产”的人后来发展为哪一阶级
答:原因:生产工具的革新;农业技术的进步;耕地面积的增加;耕种作物品种增多。生产组织:租地农场。阶级:资产阶级。
任务驱动2手工工场的兴起
材料二 机间宽又长,织机二百张,织工二百人,排列成长行。……外有一间房,童工一百五,并坐检细毛,不敢怨劳苦。都是穷苦人,终日不休息,清晨到深夜,各得一便士。……又有一大厅,五十剪毛工,施展好手艺,天衣全无缝。又有八十人,洗呢更浆呢。染工又八十,呢绒着颜色。二十擀制匠,整呢折成匹。
——16世纪英国民歌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纺织手工工场的基本情况。
答:规模大;雇佣工人多;生产集中;分工协作;工资待遇低;工作时间长。
任务驱动3欧洲社会的变迁
在租地农场,土地所有者出租土地,有的提供一部分经营资本;经济实力较强的实际经营者承租土地,提供种子、牲畜、农具和其余资本,使用少量雇佣工人来耕种土地,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并将产品推向市场。 在意大利许多自治城市里,商人投资开办作坊,控制原料采购和产品销售两个环节,雇用一些行会手工业者和零散工人在专门的手工业作坊工作。这种生产直接面向市场,由“商人直接支配”,手工业者失去了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也不再与市场发生直接联系。
——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 新知识》
(3)根据表格内容,概括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在生产经营上的共同之处。它们的出现对欧洲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共同之处:面向市场;集中生产;采取雇佣的经营方式,具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影响:推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
学业分层评价
A 达标自测
1.“在11和12世纪,欧洲人清除荒废的城堡,排干积水的沼泽,走向荒芜良久的田野、人迹罕至的森林和山地,进行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拓荒与移民,不仅原有的村落、耕地、牧场的边界不断延伸,而且新垦区亦一片一片地涌现……”材料记述的是 (B)
A.欧洲大学的兴起 B.垦殖运动的开展
C.租地农场的兴起 D.手工工场的出现
2.有学者指出:中世纪后期,领主将农民的劳役折合成货币以及出售自营地成了普遍的做法。农奴也很欢迎这一趋势,领主们看到货币也不会讨厌。当货币地租取代劳役地租时,农奴自身也就自然地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该学者这一观点反映的实质是 (D)
A.货币地租开始盛行
B.近代城市逐渐兴起
C.庄园领主日益富裕
D.封建庄园逐步瓦解
3.[时空观念]如下示意图体现的是 (A)
A.租地农场的建立 B.分散的手工工场
C.土地集中趋势 D.集中的手工工场
4.[历史解释](2023秋·忻州期中)中世纪晚期,西欧少数商人向工人提供原料和统一的生产工具,并把他们集中在一个地点劳动,付给他们一定的报酬,而后把他们生产出来的产品投放到市场销售。材料反映了 (A)
A.集中的手工工场的特点
B.奴隶制生产方式的特点
C.西欧庄园制度的特点
D.封建生产方式的特点
5.(2023秋·内江期中)13、14世纪,欧洲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改变。通过各种手段不断集中土地,以新的经营方式掌握了生产、交换等环节,还控制了乡村行政事务,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是 (B)
A.手工业者 B.富裕农民 C.教士 D.商人
6.[史料实证]对表格内容的解读最准确的是 (D)
经营方式 由单纯的经商变为双重身份,既是手工工场主又是商人
经济地位 经济实力超过王公贵族
政治地位 可以担任市长、财政顾问
A.手工业成为社会支柱产业
B.商人阶层垄断了政府机构的要职
C.手工工场实现了分工协作
D.手工工场发展促使商人地位提高
B 思维进阶
7.在西欧,农民由奴役地位走向自由劳动力始于13世纪。它一方面削弱了基于传统的土地占有方式上的社会组织,一方面为工资—契约关系开拓出相当大的发展余地,从而为现代工业发展铺垫了道路。材料主要说明 (D)
A.富裕农民建立了租地农场
B.西欧庄园经济得到蓬勃发展
C.农村出现集中的手工工场
D.农民地位变化影响社会发展
8.14世纪前后,在意大利许多自治城市里,商人投资开办专门的手工作坊,控制原料采购和产品销售,并雇用一些行会手工业者和零散工人工作。生产过程分成梳毛、纺线、染色、织布、平整等多道工序。对以上手工作坊的描述正确的是 (C)
①手工业者和商人形成雇佣关系
②生产过程是分工合作
③手工作坊普遍使用了机器生产
④商人控制产品的销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唯物史观]13世纪,欧洲工商业的兴起促进了城市生活的产生,新的城市生活又使中世纪社会产生了市民阶层,市民阶层公开提出政治代表权和在法律面前平等的要求。材料主要反映了 (C)
A.市民阶层政治权利扩大
B.城市兴起促进经济发展
C.经济发展推动社会变革
D.政治权利推动思想解放
10.中世纪晚期,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不断冲破旧时代的外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货币地租的发展,自营地的出租,土地市场的活跃,修道院的解散,圈地和兼并等都是促使租地农场形成的重要因素……一定规模的雇佣劳动经营以及为市场而生产,是租地农场最突出的经营特征,也是人们特别强调的有别于家庭农场的特征。
——摘编自黄春高《14-16世纪英国租地农场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一,指出促使租地农场形成的因素及其经营特征。(4分)
答:因素:货币地租的发展;自营地的出租;土地市场的活跃;修道院的解散;圈地和兼并的出现。经营特征:雇佣劳动经营,市场交易。
材料二 较多的工人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或者说同一劳动场所),为了生产同种商品,在同一资本家的指挥下工作,这在历史上和逻辑上都是资本主义生产的起点。
——摘自马克思《资本论》
(2)材料二所描述的生产组织形式是什么 (1分)是什么性质的生产方式 (1分)
答:组织形式:集中的手工工场。性质:资本主义性质。
材料三 中世纪欧洲处于变革的阵痛之中,在经济上变得越来越商业化和工业化。工商业的兴起促进了城市生活的产生,新的城市生活又使中世纪社会产生了市民阶层,市民阶层公开提出政治代表权和在法律面前平等的要求。这些经济社会变革深刻地改变了欧洲的经济社会环境和社会结构。
——据[美]詹姆斯·W.汤普逊《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社会史》
(3)根据材料三,归纳中世纪欧洲“经济社会变革”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变革产生的影响。(4分)
答:表现:工商业兴起;城市生活产生;市民阶层形成并提出政治要求。影响:改变了欧洲的经济社会环境和社会结构,冲击了封建统治,促进了资本主义兴起;推动欧洲由中世纪向近代转型。
(4)综上探究,从西欧中世纪发展历程中,你能得出什么规律性的认识 (2分)
答: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变革;历史在传承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