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任务式学案(含解析) 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任务式学案(含解析) 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8-18 16:35: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课标·定位 核心·导学
了解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形成情况,以及国际法的发展(历史解释、史料实证、时空观念) 1.把握“两个核心”:近代民族国家形成;近现代国际法的形成与发展 2.理解“三个体系”: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
学习任务一 近代民族国家的产生
【活动1】阅读教材第一目第一自然段,了解专制王权国家的形成
1.背景
(1)15世纪前后,西欧国家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2)宗教改革运动使各国的世俗权力得到强化,国家和民族认同观念日益显现。
2.表现
英国 1534年,英国国王亨利八世授意议会通过《至尊法案》,宣布国王是英国教会的首脑,建立起国王的专制统治
法国 路易十四统治时期,法国王权到达顶峰。欧洲国家纷纷成为专制王权国家
3.特征:国家的版图常常因为国王婚姻或继承关系发生改变。
[教材开发]
阅读教材“凡尔赛宫”图文资料,教材选用这一资料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说明路易十四统治时期法国成为专制王权国家,凡尔赛宫是其主要表现。
【活动2】阅读教材第一目第二、三自然段,掌握民族国家的形成
1.背景
(1)民族语言的形成
表现 ①13世纪,英语开始成为英国人广泛使用的语言。 ②16世纪,法语成为法国的官方语言
影响 对民族语言的重视强化了民族认同,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形成
(2)民族意识觉醒:法国大革命及拿破仑战争,传播了自由平等思想,促进了欧洲各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3)国家意识觉醒:
①个人对国家的忠诚超过对国王和宗教的忠诚。
②出现了国旗、国歌和各种国家节日,国家在人们的意识中越来越重要。
2.形成:欧洲各专制王权国家逐渐变为具有独立主权的民族国家。
3.特点:民族国家有的由单一民族组成,更多的则是包括了多个民族。
[教材开发]
阅读教材“《马赛曲》曲谱”及其图文资料,结合所学说明国歌的形成对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产生怎样的影响。
国歌的形成,促进各国国家意识的形成,为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基础。
[概念释意]民族国家
民族国家:指由单一民族或多民族组成的,主权独立,有确定的领土疆域,统一的国内市场和国民经济,全民族通用的语言和国民的文化认同等的国家形态。
[图解历史]
专制王权与民族国家的关系
学习任务二 国际法的形成与发展
【活动1】阅读教材第二目第一、二自然段,了解近代国际法的形成
1.背景
(1)随着国家主权意识的加强,各国都强调国家利益至上,国家之间的利益纷争加剧。
(2)人们希望通过建立一定的法律制度来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减少武力冲突。
2.过程
(1)奠基
代表 荷兰人格劳秀斯
著作 1625年出版的《战争与和平法》
思想 提出君主应该制定条约并接受约束,确定了国际法的主体是主权国家
影响 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
(2)形成
背景 1618年,德意志新教同盟和天主教同盟之间爆发战争,欧洲各国纷纷卷入其中
标志 1648年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内容 ①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②开创了用国际会议和通过谈判达成协议的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结束国际战争的先例。 ③确认了缔约国必须遵守条约、各缔约国可以对违约国集体制裁的国际法基本原则
[教材开发]
阅读教材“史料阅读——《威斯特伐利亚和约》(1648年10月24日)”,史料体现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确认了缔约国必须遵守条约、各缔约国可以对违约国集体制裁的国际法基本原则。
【活动2】阅读教材第二目第三、四自然段,把握近代外交制度的建立
1.建立:17世纪时,欧洲国家的君主们不再满足仅仅派遣临时使者与他国保持联系,而是派遣常驻外交使节和外交使团。在此基础上,近代外交制度逐渐建立。
2.影响:外交制度的建立和国际法的形成为国际关系确立了一些规则,为用和平方式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争端、减少战争行为开辟了新的途径。
[教材开发]
阅读教材“历史纵横——外交人员衔级的出现”,思考外交人员衔级的出现有何影响。
外交人员衔级是外交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出现规范了外交礼仪,促进了外交制度的发展
【活动3】阅读教材第二目第五自然段,概括19世纪国际法的发展
19世纪国际法的发展
维也 纳体 系 1815年,欧洲各国建立起以大国协调、欧洲均势为特征的维也纳体系。在维也纳体系下,外交制度进一步发展,国际法的应用范围扩大到美洲、亚洲等其他许多地方
战争 法规 各国还签订了许多国际公约,制定了一系列战争法规,试图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但西方各国在国际法应用中实行双重标准,导致国际冲突不断
【教材开发】
阅读教材第二目“历史纵横——《万国公法》”,《万国公法》在中国的刊印有何重大意义
标志着清朝中央政府对源自西方的国际法的正式认可。
【活动4】阅读教材第三目,概括20世纪国际法的发展
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法的发展
(1)背景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国际法遭到严重破坏。
②十月革命后,苏俄提出了不兼并不赔偿的原则,宣布侵略战争为反人类罪,为国际法开辟了新的发展阶段。
(2)表现
①国际体系:战胜国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②国际组织:成立国际联盟。
性质 世界上第一个由主权国家参加的政治性国际组织
评价 a.国联被英国和法国控制,美国始终不是国联成员,苏联加入很晚,国联缺乏普遍性和权威性。 b.国联规定形成决议的“全体一致”原则,难以履行制止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责任
③国际条约:《非战公约》
签订 1928年,美、法等国签订
内容 宣布缔约各国在它们的相互关系中废弃以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结果 并未真正得到实行
2.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国际法的发展
(1)背景: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活动使国际法遭到极大破坏。
(2)表现
文件 1945年《联合国宪章》
内容 确定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制裁侵略的机制,并赋予安理会制裁的权力,确定了“大国一致”原则
影响 集体安全体制进一步完善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法的发展
(1)背景:新的民族国家纷纷独立,各类国际组织数量激增。
(2)表现:国际法的领域大大扩展,颁布了一系列具有国际法性质的公约或宣言。
(3)评价
积极性 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局限性 一些大国为了一己私利,不惜退出国际条约,甚至不经联合国授权就进行制裁或发动战争,严重威胁着世界和平
[教材·再开发]
阅读教材“史料阅读——《联合国海洋法公约》(1982年12月10日)”,据史料概括其主要内容,并分析其有何影响。
公平、和平利用海洋资源,维护海洋安全。影响:标志着国际海洋法已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也表明新的国际海洋秩序正在逐渐形成。
主题一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体系构建】
【史料探究】
1.问题探史——西方民族国家形成的原因
史料 1337—1453年,英法之间的“百年战争”,唤醒了两国人民之间的民族感情,对西欧民族国家形成和民族意识觉醒产生了巨大影响。从14世纪开始,西欧各国出现了使用本民族语言的浪潮,用英语翻译的《圣经》奠定了英国民族语言的基础。恩格斯说:“语族一旦划分……这些语族就成了建立国家的一定基础。”
——摘编自李肇忠《近代西欧民族主义》
[研讨交流]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欧民族国家兴起的原因。(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成果展示]
战争唤醒民族意识;民族语言的使用;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
【链接学术前沿】
中古时期,天主教势力空前强大并占据支配地位,封建割据严重,王权弱小。14—15世纪情况发生了变化,一些国家的君主要求摆脱天主教会的束缚,加强中央集权。从15世纪下半叶开始,国王的政权依靠市民打垮了封建贵族势力,建立了巨大的、实质上的以民族为基础的君主国。到15—16世纪,英法等国先后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并且出现了以专制君主为核心的加强中央集权的趋势。
——摘编自[美]海斯《近代欧洲政治社会史》
[观点解读]史料说明英法王权专制国家形成的原因:中古时期教权高于王权;封建割据导致王权弱小;英法两国君主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自治城市支持国王的统一事业等。
2.史料证史——西方民族国家的特点
史料 近代出现的民族国家是指一个独立自主的政治实体……因此从一个民族构成政体,或者由数个民族经同一共享的政体构成的国族,都是民族国家的可能结合形式,其基本特征包括民族独立和民族统一、中央集权制、主权人民化、国民文化的同质性、统一的民族市场等。
——摘编自李伯重《火枪与账簿:早期经济全球化
时代的中国与东亚世界》
[研讨交流]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早期民族国家的特征。(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成果展示]
民族独立和民族统一、中央集权制、文化认同、统一民族市场。
3.史家明史——西方民族国家的影响
史料 当民族主义同强大的政治外交、军事领袖结合起来后,它在动员、集合民族感膨胀的民众方面便具备了无限潜力,这在意大利和德国的统一进程中得到了充分说明。
——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研讨交流]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说明早期民族国家形成的影响。(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成果展示]
推动了意大利、德国等欧洲国家的统一;增强了欧洲国家的凝聚力;提高了欧洲国家的国际地位。
【史论阐释】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形成的原因、特征和影响
  1.原因
维度 阐释
政治 因素 西欧国家的封建割据势力遭到削弱,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宗教 因素 新教沉重打击教会势力,各国的世俗权力得到强化,国家和民族认同观念日益显现
经济 因素 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地区间经济交流
文化 因素 以民族语言为代表的民族文化发展
现实 因素 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不仅传播了自由平等思想,也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2.特征
(1)强烈的民族认同感;(2)各个民族交往密切;(3)有统一的国内市场;(4)有明确的国家疆界;(5)有通用的民族语言;(6)国民的文化认同;(7)国家统一和主权独立。
  3.影响
方面 表现
思想 国家在人民的意识中越来越重要
政治 冲击了中世纪神权,欧洲各专制王权国家逐渐变为具有独立主权的民族国家
经济 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国际关系 民族国家成为国际政治的基础,启动了现代世界和现代国际关系形成的进程
主题二 近代西方国际法的形成与发展
【体系构建】
【史料探究】
1.问题探史——国际法的形成
史料 第123条“参加协议的所有各方应有义务保卫和保护本和约的每一项条款不受任何人的侵犯”。
第124条“同本协议有关的每一方都必须站在受害者的一方,向他提供意见和武力,协助他还击侵害者”。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研讨交流]据史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立了什么原则。对国际法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成果展示]
原则:确认了缔约国必须遵守条约、各缔约国可以对违约国集体制裁的国际法基本原则。影响:形成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开创了用国际会议和通过谈判达成协议的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结束国际战争的先例。
【链接学术前沿】
国际法没有国内法那样集中的有组织的强制机关,如法院、警察、军队等。无论海牙的国际法院,还是《联合国宪章》规定的执行行动,都没有形成集中的、有组织的强制机构或措施。国际法的性质决定了它的强制只能主要依靠各个国家本身单独的和集体的行动。
——摘编自王铁崖主编《国际法》
[观点解读]史料指出了国际法不具有集中的强制执行力,其强制执行需要依靠国家采取单独行动和集体行动。
2.史料证史——近代外交制度的建立
史料 17世纪在欧洲确立了常驻代表机关制度。……18世纪,西方各国都建立起单独的外交机构。1708年,英国通过了《外交优惠法案》,提出了外交官执行公务时不得加以阻碍的条文。1815年维也纳会议正式通过了《关于外交人员等级的章程》,规定了大使、公使、代办三级外交代表制度。
——摘编自《西方近代外交体制形成》
[研讨交流]阅读史料概括欧洲近代外交体制的特点。(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成果展示]
以主权国家为主体,遵循国际法的准则;确立了常驻外国使节制度;设立专门的外交机构;外交规范化、法制化。
3.史家明史——国际法的发展
史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纽伦堡审判和东京审判是对法西斯反攻的继续,于是,《非战公约》成为战胜国审判战犯的尚方宝剑。起诉方代表都无一例外地求助了《非战公约》对战争合法性的否定。从审判的整个过程看,正是由于《非战公约》的事先存在以及战胜国的引用,才保证了审判的有法可依、有理可据。《非战公约》在审判、惩办战犯的过程中可谓功不可没,它本身也凭借对战犯的审判而重新获得了价值认同,真正确立了自己在国际法发展序列中的地位。
——摘编自杨和平《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和平》
[研讨交流]阅读史料,归纳《非战公约》历史地位的转变及其作为国际法的积极意义。(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成果展示]
历史地位的转变:《非战公约》从刚开始的有名无实转变为纽伦堡审判和东京审判时的坚强保障。
积极意义:在确定侵略战争为非法方面,是重要的法律依据之一,是二战后审判德日主要战犯的重要法律依据。
【链接学术前沿】
一般地讲,国际法的起源可追溯到16、17世纪……直到二战之后,以《联合国宪章》为核心的一整套国际规则体系,才逐渐成为整个国际社会的行为规则,构成了当代国际法。国际组织大量出现,使国际法中出现了全新的关于国际组织和机构的法律体系。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求修改、调整外国投资、开发和其他部分的国际法内容,国际法出现了一个新兴的分支——国际经济法。同时,还产生了许多国际法的新分支,比如航空法、外空法、国际环境保护法等。
——摘编自周忠海《国际法史与国际法的发展》
[观点解读]史料说明二战后国际法的主要变化:国际法主体增加;以《联合国宪章》为核心;国际法的适用范围扩大;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提高。
【史论阐释】
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主权平 等原则 各国不论政治、经济、社会等情况有何不同,一律享有平等权利,承担同等的责任
互不侵 犯原则 各国在其相互关系中不得以武力侵犯他国,也不得以任何借口侵犯他国,不得以战争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
互不干 涉原则 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都不得以任何借口或任何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干涉在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家国内管辖之事件
平等互 利原则 各国在法律上必须是平等的,在事实上必须是互利的
和平共 处原则 根据国际法的要求,彼此尊重对方现存的社会经济制度,实行广泛的合作,发展友好关系,和睦相处
民族自 决原则 被殖民主义奴役和压迫的民族,有权采取国际法确认的一切合法手段,自由决定自己的命运、摆脱殖民统治、建立民族独立国家
和平解 决争端 国家之间在发生纠纷或争端时,应当通过和平的方法予以解决
【点拨】国际法在没有得到各国公认之前,尚不能成为国际法基本原则。基本原则必须是为各国所公认的。
【题组1】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
1.1534年,英国通过《至尊法案》,建立起国王的专制统治。该国王是 (  )
A.查士丁尼 B.拿破仑
C.路易十四 D.亨利八世
【解析】选D。《至尊法案》是1534年英国国王亨利八世通过的有关宗教改革的法令,故选D。查士丁尼是东罗马帝国的皇帝,排除A;拿破仑是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排除B;路易十四是法国的君主,排除C。
2.国王路易十四曾声称“朕即国家”,自视为神的化身。这表明当时法国的政治制度是 (  )
A.封建等级制 B.等级君主制
C.专制君主制 D.议会民主制
【解析】选C。据题干材料可知,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将自己视为国家的代表,以神的名义美化自身形象,体现了法国的君主专制特征,故选C。等级思想在题干未体现,排除A。等级君主制不符合题干信息,排除B。题干未体现议会对君主的权力制约,排除D。
【补偿训练】
  中古中后期,随着生活环境逐渐稳定,经济增长,西欧各国王权有不同程度的加强。新兴王权国家的出现 (  )
A.巩固了庄园与农奴制度
B.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C.结束了西欧的分裂割据
D.推动西欧民族国家发展
【解析】选D。中古中后期,王权不同程度的加强,有利于西欧各国内部经济联系和认同感的加强,推动了西欧民族国家的形成,故选D。新兴王权国家的出现和巩固庄园与农奴制度无关,排除A;新兴王权国家的出现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发展,排除B;新兴王权国家的出现未能结束西欧的分裂割据,排除C。
3.(2024·广州高二检测)“统治法国的国王应该是一个法国人,贞德(1412—1431)对此确信不疑。”由此可知,当时的法国 (  )
A.国王权力的加强
B.民族意识的觉醒
C.宗教信仰的强化
D.理性主义的萌生
【解析】选B。据材料可知,当时的法国人认为,统治法国的应该是法国人,因此材料体现了法国民族意识的觉醒,故选B。材料没有涉及王权,排除A;材料强调的是民族意识,与宗教无关,排除C;材料内容与理性无关,排除D。
【题组2】国际法的形成与外交制度的建立
4.国际法的形成是民族国家发展的结果。奠定国际法基础的是 (  )
A.《战争与和平法》 B.《马赛曲》
C.《万国公法》 D.《非战公约》
【解析】选A。荷兰法学家格劳秀斯创作的《战争与和平法》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故选A。
【拓展延伸】
国际法的特点
(1)国际法的主体是主权国家,国际法是主权国家之间为了维护国际秩序而签订的协议、公约或宣言等。有一些国际法的主体是国际组织。
(2)在强制执行方面,国际法没有集中的、有组织的强制机关——法院、警察、军队等。正是这一原因,一些强权国家肆意践踏国际法的现象屡见不鲜。
(3)在内容方面,近代国际法主要围绕战争与和平等外交、军事问题立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法的领域大大扩展,在经济、环境、人权、卫生、教育、海洋、外层空间等方面,颁布了一系列具有国际法性质的公约或宣言。
5.(2023·温州高二检测)会议创立了一个建立在欧洲力量平衡基础上的外交原则。该“会议”是 (  )
A.威斯特伐利亚会议 B.维也纳会议
C.巴黎和会 D.开罗会议
【解析】选B。1815年维也纳会议建立起以大国协调、欧洲均势为特征的国际关系体系,故选B。威斯特伐利亚会议、巴黎和会和开罗会议均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A、C、D。
6.维也纳会议正式通过了《关于外交人员等级的章程》,规定了四级外交代表制度。下列衔级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
A.大使、常驻公使、代办
B.大使、代办、特使
C.特使、代办、常驻公使
D.大使、常驻公使、特使
【解析】选A。第一等级是大使和教皇使节或教廷大使, 特使、常驻公使和代办分别构成第二、第三和第四等级,故选A。代办衔级低于特使,排除B;代办衔级低于常驻公使,排除C;常驻公使衔级低于特使,排除D。
【题组3】20世纪国际法的发展
7.(2024·嘉兴高二检测)某条约规定:缔约各国废弃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该条约是 (  )
A.《非战公约》 B.《国际联盟盟约》
C.《联合国宪章》 D.《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解析】选A。1928年,美、法等国签订了《非战公约》,宣布缔约各国废弃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故选A。《国际联盟盟约》《联合国宪章》《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均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B、C、D。
【深化点拨】20世纪,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各国先后成立国际联盟与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签订《非战公约》《联合国宪章》等国际条约,国际法的范围和作用有了进一步发展。
8.下图为位于荷兰的海牙和平宫(国际法院),该建筑的政治功能主要体现在 (  )
A.17世纪欧洲宗教改革的成果
B.17世纪欧洲外交制度的建立
C.二战后国际司法制度的发展
D.二战后国际贸易体系的完善
【解析】选C。和平宫是联合国国际法院、国际法图书馆和国际法学院所在地,故选C。海牙和平宫与欧洲宗教改革、欧洲外交制度、国际贸易体系无关,排除A、B、D。
课时巩固训练,请使用 “课时过程性评价 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