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从世界看中国大单元整体教学--人教版(新课标)八上(人口课时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大单元教学】从世界看中国大单元整体教学--人教版(新课标)八上(人口课时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8-21 09:20: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 单元教学设计
第一章第二节 人口
“从孔雀东南飞到中西部人口回流 ——广阔大陆的建设大军”
/ 让教学更有效 大单元教学 | 地理学科
分课时教学设计 第2课时:人口
“从孔雀东南飞到中西部人口回流
——广阔大陆的建设大军”
一、课时目标
1.运用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理解计划生育国策在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
2.根据我国人口分布图,找出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描述人口地理分界线两侧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二、教学重难点21世纪教育网
(一)教学重点
我国的人口数量现状、人口政策。
(二)教学难点
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及其动态变化。
三、教学方法
主题式情境教学:以“从孔雀东南飞到中西部人口回流——广阔大陆的建设大军”为主题创设教学情境,认识我国人口数量与分布特点。
问题式探究教学:依托主题情境,设置探究问题链,在问题探究过程中进行知识学习与素养培育。
五、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珠江三角洲的人口变化(从孔雀东南飞到中西部回流)(5分钟)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设计意图
·认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人口变化 【教师展示】 展示珠江三洲第五次—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图、2022年珠三角人口统计表。认识珠江三洲地区的人口变化。 【教师追问】 ①纵观历次人口普查,珠三角的人口发生了什么变化? ②为什么珠江三角地区聚集了这么多人口? ③为何珠三角2022年开始出现了人口减少趋势? 【学生观看】 阅读数据材料,自主讨论。21世纪教育网 【预设回答】 珠三角的人口持续增长; 可能由于经济发展人口大量增加。 ………。 从学生所生活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人口变化入手引入我国人口数量变化与分布特征的学习。 人口是一个动态变化的人文地理特征,不仅要让学生认识到人口分布的现状,也要认识到人口的分布也是会发生微小变动的。珠江三角洲作为我国人口密集地区,具有典型代表性,以小见大。21世纪教育网
·总结过渡 “我国人口众多,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人口经历了大幅度增长。珠江三角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水平成为了我国的人口密集地区,像这样的地区还有很多,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差异造就了我国人口分布的总体趋势,但随着国家富强与发展,这样的总体分布特征下又出现了微小的趋势变化,这节课一起走进人口的学习,解决这些疑问。”
新课推进①:认识我国人口数量的变化(10分钟)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设计意图
·自主归纳交流 【教师引导】 根据所提供的我国人口增长示意图,说明我国人口变化的总体特征与人口数量现状。 【提供材料】 【总结分享】 说明我国人口在不断地增长,自建国以来人口快速增加,近些年来稍有缓和。并且我国是人口大国。 锻炼学生读图描述能力,认识我国人口数量的历史特征。21世纪教育网
·任务1:人多好? VS 人少好? 【布置任务】 我国是人口大国,珠江三角洲是我国人口密集的一大区域,结合同学们的生活经验,说一说你觉得人多好还是人少好? 【教学指导】 给出珠江三角洲地区30年经济发展数据(视频展示) 视频链接:https://tv.southcn.com/node_0be537d12f/9fa0a9f10c.shtml 给出珠三角地区城市工厂数量数据: 给出珠三角地区城市污染、交通拥堵、城中村等图片。21世纪教育网 【总结】 我国众多的人口一方面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和消费市场,另一方面对食品、住房、教育、医疗、交通等的需求数量巨大,给我国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带来了沉重的压力。 【引导提问】 面对人口数量增加带来的资源、环境和社会压力,你有什么好点子? 【任务解读】 找出证据论证人口多与少对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所产生的积极与消极作用。21世纪教育网 【材料分析】 阅读材料,提取关键信息,形成论据,说明人口数量众多的优劣。 【讨论】 结合自己的发现和生活经验就任务进行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 通过材料提取关键信息形成论据,提高学生地理信息提取能力。 通过辩论形式加深学生对于人口数量众多的认识。 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分析和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
·总结过渡 “我国众多的人口成为了广阔大陆上的建设大军,一方面建成了如今所看到的富强发达的社会主义新中国,21世纪教育网另一方面我国众多的人口也带来了大量的资源、环境和社会压力,我国在发展过程中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因此在不同的时期都有着不同的生育政策。”
新课推进②:我国的生育政策(8分钟)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设计意图
·任务2:认识我国生育政策的演变 【材料总结】 根据老师提供的材料,梳理描述我国人口政策的演变。 21世纪教育网 【教法指导】 提供学习材料。 【引导提问】 ①为何我国人口政策会不断地变化调整? ②以前实行计划生育对我国带来了哪些影响? 【读图描述】 根据材料说出我国人口政策的变化。 【小组探究】 得出结论: 近年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下降,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为了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长期均衡发展,国家不断调整计划生育策。21世纪教育网 实行计划生育后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大幅度降低。 通过材料,培养学生分析地理材料分析总结能力。 综合分析我国人口政策变化的因素,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
【补充材料】 ①实行计划生育的好处 实行计划生育对缓解我国生态、粮食、资源、社会经济发展等的压力,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1世纪教育网 ②我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阶段。 为了保持合理的劳动力规模,因此在2013/2015年,我国先后实行了单独二孩、全面二孩政策,除此之外,还不断延长退休年龄。2021年5月31日,相关部门召开会议,会议指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 这是对我国人口政策的完善,在保持适度的低生育水平的同时,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种种问题。21世纪教育网
·总结过渡 “我国人口政策随着时代发展在不断发展变化,我国的人口分布也在不断地动态变化,21世纪教育网珠三角人口一直以来都是人口分布的密集地区,但随着地区的经济发展,珠三角人口也出现了减少的趋势………”
新课推进③:人口东多西少(12分钟)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设计意图
·任务3:我国的人口分布及变化 【布置任务】 根据我国人口分布图,描述人口分布的总体特点。 【教学指导】 提供材料: 【总结承转】我国人口东多西少,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有一条明显界限呢? 【讨论】 讨论得出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人口东多西少。 【问题思考】 找出黑河-腾冲一线。 黑河——腾冲一线,东南部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43%,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94%;西北部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57%,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6%。 课堂讨论活动使学生加深对我国人口分布的认识,提高学生地理语言表达与交流能力。
·任务4:我国人口东多西少的原因(从珠江三角洲到全国) 同学们生活在珠江三角洲,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珠三角地区有如此多的人口呢? 给出珠江三角地区地形图、气候图、位置图等,总结珠三角地区人口众多的地理原因。 【提出问题】21世纪教育网 在地形、气候与经济发展的条件下,珠三角地区人口众多,但结合最新的人口统计数据却会发现部分人口离开了珠江三角,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 由于珠三角地区产业转型发展升级,部分人不再适应这里的工作;另一方面,我国对于中西部地区的大力开发,使得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人民安居乐业。21世纪教育网 【整体视角认识黑河腾冲一网线两侧的人口分布】
课堂小结:中国的人口(5分钟)
·课堂总结 总结本节课知识: 重点内容 21世纪教育网 ②知识框架
课后任务:认识我国人口分布的客观原因(5分钟)
·任务:认识我国人口分布的客观原因 两种观点: ①我国人口东多西少,为了促进西部大开发,应采取措施促使东部人口大量向西部迁移。 ②西部大部分地区受自然条件限制,不适宜大量移民,应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质。21世纪教育网 同学们你们赞成哪一种?请说明理由,课后讨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