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分班考摸底测试卷(试题)(含答案)数学六年级下册青岛版-山东省青岛市适用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升初分班考摸底测试卷(试题)(含答案)数学六年级下册青岛版-山东省青岛市适用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48.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8-18 18:3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升初分班考开学摸底测试卷(试题)数学六年级下册青岛版-山东省青岛市适用
一、选择题
1.下面算式中,在计算过程中“6”和“3”可以直接相加或相减的是( )。
A. B. C. D.
2.在含盐率为10%的盐水中加入1克盐和10克水,这时盐水的含盐率( )。
A.等于10% B.大于10% C.小于10% D.无法确定
3.如图中,学校在图书馆的( )处。
A.北偏西方向2.4千米 B.北偏西方向2.4千米
C.南偏东方向2.4千米 D.南偏东方向2.4千米
4.如果用□表示1个立方体,用浅灰表示两个立方体叠加,用深灰表示三个立方体叠加,那么如图由7个立方体叠加的几何体,从正面观察,可画出的平面图形是( )。
A. B. C. D.
5.张老师和王老师同时从学校出发去图书馆。张老师步行,王老师骑自行车,王老师骑车的平均速度比张老师步行的平均速度快。下面( )种描述符合这一事实。
A.如果张老师步行平均每分走60米,那么王老师骑车平均每分行120米
B.
C.从学校到图书馆,如果张老师用10分钟,那么王老师只要用5分钟
D.
6.如图所示,以A、B为圆心的两个圆的半径都是6厘米,则阴影部分的周长是( )厘米。(π取3.14)
A.37.68 B.28.26 C.113.04 D.18.84
二、填空题
7.36的因数有( ),请从中选出四个数组成一个比例,这个比例是( ),两个比的比值都是( )。
8.据报道:目前5G以更快的速度、更稳定的连接与更大的容量,正在融入中原大地千行百业。用4G下载一部电影要5分钟,用5G下载时间是4G的1%,只需( )秒。
9.八成五折。
10.有一本书320页,淘淘第一天看了全书的,第二天看了余下的,第三天要从第( )页开始看。
11.从甲站到乙站,客车需要4小时,货车需要6小时,如果两车同时从两站相对开出,相遇时,客车比货车多行这段路的( )(填分数)。
12.把一根圆柱形木料截成3段,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45.12平方厘米,这根木料的底面积是( )平方厘米。
三、判断题
13.1千克铁的比5千克棉花的重。( )
14.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圆的任意一条直径都是它的对称轴。( )
15.当时,。( )
16.一件衣服售价100元,先提价,再降价,现价比原价高。( )
17.7∶8的后项加8,要使比值不变,前项应该乘2。( )
四、计算题
18.直接写出得数。
×= -= +÷4= ×÷×=
0÷= 0.3753= ∶= =
19.能简算的要简算,否则不得分。

20.解方程。

21.计算图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m)
五、解答题
22.王阿姨买牛肉用去了48.5元,买鱼用去了32.8元,王阿姨买的牛肉比买鱼多用了多少钱?
23.一个圆锥形沙堆,底面周长12.56米,高1.2米。如果每立方米沙子重1.7吨,这堆沙子约重多少吨?(得数保留整数)
24.一瓶消毒液使用时需要将原液和清水按1∶300配制。妈妈倒出消毒液10克清洗浴缸时要加多少克清水?(用比例解)
25.张爷爷把8000元存入银行,存期为三年,年利率为2.75%。到期支取时,张爷爷可得到多少利息?到期时,张爷爷一共能取出多少钱?
26.在运动的时候,身体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人们靠排汗以及蒸发的形式来散发热量维持体温。大量的排汗会导致身体脱水,需要及时补水。体重每减少0.5千克需要补充约450毫升水。由于脱水是运动后体重下降的主要原因,因此大家可以根据下面的式子计算脱水量占体重的比例。
(运动前体重-运动后体重)÷运动前体重=脱水率
当脱水率小于2%时,你会感觉到轻度口渴,此时只需要补充普通水;
当脱水率为2%~4%时,需要补充淡盐水;
只有当脱水率大于4%时,才需要补充运动饮料。
(1)小明同学体重40千克,运动后体重39千克,请你判断一下他需要补充哪种水?
(2)一个圆柱形杯子,内直径8厘米,高20厘米,这样的一杯水能够补充小明同学运动散失的水分吗?请写出你的分析计算过程。
27.一列动车匀速行驶,请将下表补充完成。
时间(分) 1 2 3 4 5 6
路程(km) 5 10
(1)把上表中的路程和时间所对应的点描在方格纸上,再顺次连接起来。
(2)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吗?为什么?
(3)从图可以看出,这列动车的速度是多少?照这样计算,12分可以行驶多少千米?
参考答案:
1.C
【分析】A.6在百位上,3在十位上,数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
B.,6在十分位上,3在百分位上,数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
C.,6和3都在个位上,数位相同,可以直接相减;
D.两个分数的分母不同,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
在计算过程中“6”和“3”可以直接相加或相减的是:=23.36。
故答案为:C
2.C
【分析】只要求出加入1克盐和10克水的盐水的浓度,用加入盐水的含盐率与原来的含盐率进行比较,就能知道现在含盐率的高低。
【详解】加入盐水的浓度为:
1÷(1+10)×100%
=1÷11×100%
≈0.091×100%
=9.1%
9.1%<10%
即加入盐水的浓度比原来盐水的浓度小。
所以这时的盐水的含盐率小于10%。
故答案为:C
3.C
【分析】以学校为观察点,根据在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向,可知图书馆在学校的北偏西方向2400米处,结合方向的相对性可知,学校在图书馆的南偏东方向2.4千米处或学校在图书馆的东偏南30°方向2.4千米处,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知,学校在图书馆的南偏东方向2.4千米处。
故答案为:C
4.A
【分析】从正面观察,可画出的平面图形有2层,第一层有3个正方形,第二层有1个正方形,居中,据此解答。
【详解】
经分析可知,题干中的立体图形从正面观察,可画出的平面图形是。
故答案为:A
5.D
【分析】张老师步行,王老师骑自行车,王老师骑车的平均速度比张老师步行的平均速度快,也就是王老师骑车的平均速度是张老师步行速度的3倍。因为路程一定,所以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如果王老师骑自行车从学校出发去图书馆用10分钟,那么张老师步行到图书馆用30分钟。据此解答。
【详解】A.张老师步行平均每分走60米,根据王老师骑车的平均速度比张老师步行的平均速度快,则王老师的平均速度为:
60×(1+200%)
=60×300%
=600×0.3
=180(米)
原题说法错误;
B.图片显示张老师速度为3个格,王老师速度为6个格,王老师速度比张老师速度快
(6-3)÷3×100%
=3÷3×100%
=1×100%
=100%
图片显示为王老师速度比张老师快100%,不符合题意;
C.王老师骑车的平均速度比张老师步行的平均速度快,即王老师的速度是张老师平均速度的300%,路程一定,所以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如果王老师骑自行车从学校出发去图书馆用10分钟,那么张老师步行到图书馆用30分钟;原题说法错误;
D.
图片信息显示两个老师所行路程一致时,张老师花费时间是王老师花费时间的3倍,根据王老师的速度是张老师平均速度的300%,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6.A
【分析】如图所示,连接AC、BC、AD、BD、AB。因为AC=BC=AD=BD=AB=6厘米,所以△ABC、△ABD都是等边三角形,且两个三角形的内角都是60°。因为弧DAC和弧DBC都对应着120°的圆心角,所以两段弧等长,那么阴影部分的周长就等于半径6厘米的圆的周长,根据圆周长公式:C=2πr,代入数据解答。
【详解】2×3.14×6=37.68(厘米)
阴影部分的周长是37.68厘米。
故答案为:A
7. 1,2,3,4,6,9,12,18,36 3∶4=9∶12
【分析】根据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可以一对一对的找,最小的是1,最大的是它本身,找出36的因数;再根据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选用四个因数写出比例,再求出比值,即可解答(答案不唯一)。
【详解】36的因数有:1,2,3,4,6,9,12,18,36。
3∶4=9∶12
3∶4=3÷4=(答案不唯一)
9∶12=9÷12=
36的因数有1,2,3,4,6,9,12,18,36,请从中选出四个数组成一个比例,这个比例是3∶4=9∶12,两个比的比值都是。
8.3
【分析】把5分钟看作单位“1”,根据百分数乘法的意义,用5×1%即可求出用5G下载的时间,再把单位换算成秒。
【详解】5×1%=0.05(分钟)
0.05×60=3(秒)
只需3秒。
9.34;20;51;85;八五
【分析】根据几成就是百分之几十,先将成数化成百分数,根据几折就是百分之几十,确定折数。分数的分子相当于被除数、比的前项,分母相当于除数、比的后项,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据此将百分数化成分数,根据分数与除法和比的关系,以及它们通用的基本性质进行填空。
【详解】八成五=85%=八五折;85%==;40÷20×17=34;60÷20×17=51
八成五=八五折
10.121
【分析】把全书的总页数看作单位“1”,第一天看了全书的,用全书的总页数×,求出第一天看的页数,用总页数-第一天看的也是,求出余下的页数,再把余下的页数看作单位“1”,第二天看了余下的,用余下的页数×,求出第二天看的页数,把第一天看的页数+第二天看的页数,求出两天看的页数,再加上1,就是第三天从第几页开始看。
【详解】320×+(320-320×)×+1
=80+(320-80)×+1
=80+240×+1
=80+40+1
=120+1
=121(页)
有一本书320页,淘淘第一天看了全书的,第二天看了余下的,第三天要从第121页开始看。
11.
【分析】根据题意,结合速度=路程÷时间可知,把路程看作单位“1”,则客车的速度为,货车的速度为,再根据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先求出相遇时间,再用速度之差乘上相遇时间,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客车速度:1÷4=
货车速度:1÷6=
相遇时间:1÷(+)
=1÷()
=1÷
=1×
=(小时)
(-)×
=()×


所以客车要比货车多行驶这段路的。
12.11.28
【分析】根据题意,圆柱形木料截成3段后,总的表面积增加了4个底面积,所以用45.12平方厘米除以4,即可求出这根木料的底面积。
【详解】(平方厘米)
即这根木料的底面积是11.28平方厘米。
13.×
【分析】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分别求出1千克铁的和5千克棉花的是多少,再进行对比即可。
【详解】1×=(千克)
5×=(千克)
则1千克铁的和5千克棉花的一样重。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明确用乘法是解题的关键。
14.×
【分析】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后,折痕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
圆沿任意一条直径所在的直线对折,对折后的两部分都能完全重合,所以圆是轴对称图形,任意一条直径所在的直线就是圆的对称轴。
【详解】如图: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圆的任意一条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轴对称图形的意义以及圆的对称轴的认识。
15.√
【分析】表示两个a相乘,表示两个a相加,将分别代入和,求值即可。
【详解】=22=2×2=4
=2×2=4
当时,,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求值时,要先看字母等于几,再写出原式,最后把数值代入式子计算。
16.×
【分析】把这件衣服的原价看作单位“1”,第一次提价后价格就是原价的(1+),用乘法可以求出第一次提价后的价格;把第一次提价后的价格看作单位“1”,第二次后的价格是第一次提价后价格的(1-),用第一次提价后的价格乘(1-),算出这件衣服的现价,与原价比较即可得解。
【详解】100×(1+)×(1-)
=100×(1+0.1)×(1-0.1)
=100×1.1×0.9
=110×0.9
=99(元)
99元<100元
所以现价比原价低。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的解题关键是在理解情景问题的基础上找到“整体”也就是常说的单位“1”的量,然后分析数量关系,最后列式计算完成题目。
17.√
【分析】7∶8的后项加8,相当于后项乘2,根据比的基本性质,要使比值不变,前项应该乘2。
【详解】8+8=16
16÷8=2
7∶8=(7×2)∶(8×2)=(7×2)∶(8+8)
所以7∶8的后项加8,要使比值不变,前项应该乘2。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要把“加几”转化成“乘几”,再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解决。
18.;;;
0;;;
【解析】略
19.;;28.8
【分析】÷8×,把除法换算成乘法,原式化为:××,约分,再进行计算;
×0.75+÷4,把小数换算成分数,0.75=,除法换算成乘法,原式化为:×+×,再根据乘法分配律,原式化为:×(+),再进行计算;
2.4÷(+-),先计算括号里的加法,再计算括号里的减法,最后计算括号外的除法。
【详解】÷8×
=××


×0.75+÷4
=×+×
=×(+)
=×1

2.4÷(+-)
=2.4÷(+-)
=2.4÷(-)
=2.4÷(-)
=2.4÷
=2.4×12
=28.8
20.;;;
【分析】(1)先把方程化简成,方程两边先同时减去,再同时除以,求出方程的解;
(2)先把化成,然后方程两边先同时加上,再同时减去,最后同时除以,求出方程的解;
(3)先把化成,然后方程两边先同时除以,再同时减去,最后同时除以,求出方程的解;
(4)先把方程化简成,方程两边同时除以,求出方程的解。
【详解】(1)
解:
(2)
解:
(3)
解:
(4)
解:
21.6.72m2
【分析】观察图形可知,阴影部分的面积=梯形的面积-半圆的面积,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S=(a+b)h÷2,圆的面积公式S=πr2,代入数据计算求解。
【详解】(2×2+9)×2÷2-3.14×22÷2
=(4+9)×2÷2-3.14×4÷2
=13×2÷2-6.28
=13-6.28
=6.72(m2)
阴影部分的面积是6.72m2。
22.15.7元
【分析】王阿姨买牛肉用去了48.5元,买鱼用去了32.8元,求王阿姨买的牛肉比买鱼多用了多少钱,用48.5减去32.8即可。
【详解】48.5-32.8=15.7(元)
答:王阿姨买的牛肉比买鱼多用了15.7元钱。
23.9吨
【分析】圆的周长,先用周长除以求出半径,再代入体积公式求出体积,最后用体积乘上1.7吨即可。
【详解】半径:12.56÷3.14÷2=2(米)
体积:(立方米)
5.024×1.7=8.5408(吨)9(吨)
答:这堆沙子约重9吨。
24.3000克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消毒液原液和清水的比值不变,消毒液原液和清水成正比例关系;设妈妈倒出消毒液10克清洗浴缸时要加x克清水,列比例:1∶300=10∶x,解比例,即可解答。
【详解】解:设妈妈倒出消毒液10克清洗浴缸时要加x克清水。
1∶300=10∶x
1×x=300×10
x=3000
答:妈妈倒出消毒液10克清洗浴缸时要加3000克清水。
25.660元,8660元
【分析】根据利息=本金×年利率×时间,得出张爷爷得到的利息。张爷爷一共取的钱数=本金+利息。
【详解】8000×2.75%×3=660(元)
8000+660=8660(元)
答:张爷爷可得出利息660元,到期后,张爷爷一共能取出8660元。
26.(1)淡盐水(2)够,过程见详解
【分析】(1)按照脱水率的计算公式计算出小明同学的脱水率,结合脱水率的大小,对应补充相应的水;
(2)根据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代入数值计算出这个杯子可以装水的体积,再计算小明同学运动后需要补充的水,两者进行比较即可解答。
【详解】(1)(40-39)÷40
=1÷40
=2.5%
当脱水率为2%~4%时,需要补充淡盐水。
答:小明同学需要补充淡盐水。
(2)3.14×(8÷2)2×20
=3.14×42×20
=3.14×16×20
=50.24×20
=1004.8(立方厘米)
1004.8立方厘米=1004.8毫升
运动后小明同学需要补充的水分为:
(40-39)÷0.5×450
=1÷0.5×450
=2×450
=900(毫升)
因为1004.8>900,所以这样的一杯水够补充小明同学运动散失的水分。
答:这样的一杯水够补充小明同学运动散失的水分。
27.15;20;25;30
(1)图见详解
(2)成正比例;理由见详解
(3)5千米/分;千米
【分析】根据统计表,动车速度是每分钟(5÷1)千米,根据关系式:速度×时间=路程,由此完成上表。
(1)根据统计表所提供的数据,在图中描出表示时间及所对应的路程的点,依次连接即可;
(2)要求是否成正比例,先求出列车的速度,如果速度一定,就成正比例;
(3)从统计图可以看出,动车每分钟行驶5千米,根据路程=速度×时间,用12分钟乘动车每分钟行驶的路程即可解答。
【详解】填空如下:
时间(分) 1 2 3 4 5 6
路程(km) 5 10 15 20 25 30
(1)如图:
(2)5÷1=5(千米)
10÷2=5(千米)
路程÷时间=速度(一定),因为路程和时间的比值一定,所以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
(3)5×12=60(千米)
从图可以看出,这列动车的速度是5千米/分,照这样计算,12分可以行驶60千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