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8-18 19:31: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中语文 烛之武退秦师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把握史传文学作品曲折有致,人物生动形象的特征
2.质疑思辨,理解当时“礼”与“义”博弈的时代特征
3.思考当时“礼”文化的内涵及现代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论语·里仁》云:“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自古至今,利与义之间总会让人难以选择取舍,稍有不慎,就能使人走向“见利忘义”之途。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面对利与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我们今天继续学习《烛之武退秦师》,来了解文中人物对 “礼”、“ 利”、“ 义”的践行。
二、教学过程
任务一:《左传》是我国一部伟大的文学著作,《烛之武退秦师》虽然很短,但读起来确引人入胜,试从标题、情节、人物方面加以分析(学生讨论)
1、“烛之武退秦师“,标题看似简单,实则丰富,一个“退”字让人联想到“为什么退秦师”“如何退秦师”、“秦师退去如何”,可谓是悬念重重。
2、文章叙事曲折,情节跌宕,整个故事张弛有度,艺术感染力强(师生共同梳理情节)
故事先由晋、秦围郑而起,郑国面临亡国之危(形势危急)
佚之狐力荐烛之武前往秦营去说退秦师,有法可救(稍有缓和)
烛之武竟然“辞曰”,牢骚一番,使事情顿生波澜(气氛紧张)
郑文公主动认错,晓以利害,烛之武临危受命。 (气氛缓和)
“夜缒而出”,使故事更曲折、紧张。(气氛紧张)
在劝说秦伯时,烛之武说现状,亡郑利晋;展愿景,许秦以利;揭历史,批晋失信,最终使秦国“与郑人盟”。(形势缓和)
故事至此本可以结束了,但左丘明又巧妙地安排了晋侯退师:子犯发怒要攻打秦军,秦、晋关系陡然紧张起来。(形势紧张)
不料晋文公竟然开始讲“礼”,而后晋军偃旗息鼓,一场风波终于平息。(风平浪静)
整个故事张弛有度,曲折有致,艺术感染力强。
3、人物:烛之武深明大义、临危赴难、机智果敢
郑伯:善于纳谏,勇于自责,善于言辩
秦伯:贪婪、自私、不讲信用、见利忘义
晋文公:理智冷静,能隐忍,审时度势
佚之狐:慧眼识才的伯乐
教师:《左传》作为一部伟大的史学著作,它想反映的是一个怎样的历史现象?难道只是让我们感慨烛之武口才的所向披靡和他四两拨千斤的超人智慧吗?我们该哪里入手去一探究竟呢?
任务2:既然题目是《烛之武退秦师》,那么秦师一退,文章就可以结束了。作者为何要加上最后一段,能否删去?请结合文本内容和相关史实谈谈你的理解。(学生讨论)
明确:不能删去
理由:(学生可能的答案)
1、删去导致情节不够完整
2、人物上不能凸显晋文公的人物形象“有礼”
教师:如果没有最后一段,文中描写晋文公的笔墨并不多,甚至我们完全可以忽略这个人的存在,而他在这场战争中的作用却是不言而喻的。同学们一致认为晋文公是一个“有礼”的君子,的确也有史为证(出示幻灯片)
补充资料:楚子曰:“晋公子广而检,文而有礼。”
(《左传·晋文公重耳之亡》)
晋公子志向远大而生活俭朴,言辞文雅而合乎礼仪
“微楚子惠不及此,退三舍辟之,所以报也。”(《左传·晋楚城濮之战》)如果没有楚国的恩惠,我们到不了这里,退避三舍就是为了报答他们
退避三舍:后退九十里,比喻为避免冲突,向对方做出回避和让步。
问题:晋文公真的是一位讲究礼仪的君主吗?你能从文中发现一些问题吗?
学生可能的回答:“晋国背信弃义”
教师补充:再次追问,还能从别的地方发现吗?
第一段:郑“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秦晋围郑师出有名,但也不大合乎常理,我不曾礼遇你,你反过来就要攻打我吗?举例(让座)
最后一段,晋文公的确表现了惊人的冷静理智大度,因为他很清楚,如果执意要攻打郑国或者是秦国,那么秦晋联盟就从实质上瓦解,最后也是两败俱伤,既失去了同盟,又伤害了自己,更重要的是背上一个“忘恩负义”的骂名。
补充资料:(出示幻灯片)子兰奔晋,从晋文公围郑。时兰事晋文公甚谨,爱幸之,乃私於晋,以求入郑为太子。晋於是欲得叔詹为僇。
子兰逃亡到晋国,子兰跟随晋文公包围郑都。当时子兰事奉晋文公很恭敬,晋文公十分宠幸他。子兰在晋国暗中活动,借机请求晋国帮助自己回郑做太子。晋国这时也想借机除掉郑国的叔詹。
《史记·郑世家》
可见,“礼”只是“利”的一件光鲜的外衣,遮羞布而已,它的背后是利,晋文公就是一个礼与利的矛盾体,这也从侧面反应了春秋末期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礼”与“利”的博弈,(虽然说“春秋无义战”,但在名义上依然倡导仁义之战,倡导师出有名,在某种程度上还是受到“礼”的束缚)那么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末期,作者又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任务三:《烛之武退秦师》一文对当时因利而违礼的行为持怎样的态度呢?《左传》究竟想表达怎样的价值取向?(出示幻灯片)
补充资料: “天子不合围,诸侯不掩群。” 《礼记·王制》
田猎的规矩:天子打猎不应四面合围,诸侯打猎不应把成群的野兽全部杀光。“田猎如此,国何以堪?两个大国合兵包围一个小国弱国,完全悖“礼”!
同时,启发学生思考:大兵压境,围而不打,意图何在?无非是想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是当时战争的最高境界,从心理上摧毁敌人,逼敌人就范,以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一个“围”字寓含作者什么情感呢?显而易见,《左传》作者,对晋和秦的侵略行为持批判态度。
然而文章中作者不止一次的向我们暗示“礼”的存在
师出有名
礼贤下士 礼--利
不计前嫌(晋文公撤退)
深明大义
临危受难
问题:同学们思考一下,《左传》所谈的“礼”的内涵到底是什么?他所持的价值取向又是什么?(出示幻灯片)
补充资料:“礼,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左传·隐公·隐公十一年》
遵守礼制,可使国家长久,使社稷安定,让人们尊卑有别,上下有序,对后代是有益处的。.
这一篇中,左氏则鲜明地阐述其价值取向:
“君子动则思礼,行则思义,不为利回,不为义疚。”
这种“尊礼尚义”的价值观直到今天仍有其现实意义,历史的经验反复证明,凡是因利结盟而弃礼的最终也必然会因利而散!正如秦晋两国之间,原来因利结盟,结为“秦晋之好”,一度成为国与国之间交往的佳话,最终却因争夺扩张称霸之利而反目,成为敌对之国。
正如吕祖谦所言:“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秦、晋连兵而伐郑,郑将亡矣。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烛之武一言使秦穆背晋亲郑,弃强援、附弱国;弃旧恩、召新怨;弃成功、犯危难。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讵能若是乎?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他日利有大于烛之武者,吾知秦穆必翻然从之矣!”
——吕祖谦《东莱《左传》博议》
翻译:天下间的因为利益而聚合到一起的事,也必定会因为利益而分开。秦、晋联合出兵攻伐郑国,郑国快要灭亡了,烛之武去出城游说秦穆公,在站着说话的短暂功夫里把郑国从灭亡的边缘挽救回来了,不仅仅使秦军撤退,秦军撤退时还留下了军队援助郑国,改变的多么快啊!烛之武的一席话使秦穆公背弃晋国亲近郑国,丢下强援、依附弱国;不顾旧日与晋的恩情、召来晋新的怨恨;放弃成功、愿意危险。如果不是利害关系打动了秦穆公的心意,怎么能像这样呢?秦穆公同晋国,相处很久,又那么信任,交情也非常深厚,一旦被烛之武所说的利益引诱,便视晋国如眼泪鼻涕,把它丢弃掉了,对于郑国又有什么不能抛弃的呢?将来要是有比烛之武说的更大的利益,我知道秦穆公必定会改变的很快而彻底,去谋取那种利益的!
所以,作者想唤回的还是“尊礼尚义”,只有这样,才能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
(幻灯片)
时至今日,我中华大地依然吹遍“尊礼尚义”之风,汶川地震中的武警战士,病毒肆虐下的白衣天使,茫茫戈壁滩隐姓埋名的科学家,他们不都是“尊礼尚义”的践行者和传播者吗?为什么中国能与世界各国友好相处,那是因为我们坚持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遵循的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外交宗旨,在别国遭受危难之时,伸出援助之手,这不就是“尊礼尚义”,又是什么?
总结:我们除了从文中领略烛之武高超的论辩技巧之外,更要学习他尊礼尚义的家国情怀。解读、实践、传承,让尊礼尚义之春风吹遍我中华大地,让尊礼尚义之光芒照亮世界每一个角落!
四、布置作业
许多评论认为烛之武是以“利”退秦师,但也有人认为烛之武以“礼”退秦师,你更赞同哪一种说法,请分析你的理由,不少于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