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哈姆雷特(节选)》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6《哈姆雷特(节选)》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8-18 20:47: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哈姆雷特(节选)》
学习目标:
1.理解作品中蕴含的对社会现实的认识和对人生的深切关怀,把握作品的悲剧意蕴。
2.通过创作演出本的活动深入了解戏剧作品,欣赏戏剧冲突和人物形象的设计内涵。
教学重难点
1.理解作品中蕴含的对社会现实的认识和对人生的深切关怀,把握作品的悲剧意蕴。
2.通过创作演出本的活动深入了解戏剧作品,欣赏戏剧冲突和人物形象的设计内涵。
课前学习任务
1.通读《哈姆雷特》剧本,了解故事中主要角色之间的关系和情节发展的前因后果。
2.阅读过程中,重点关注作者在人物形象塑造和戏剧冲突设计上的特点。
课上学习任务
【环节一】制作戏剧冲突导图
【环节二】添加角色的内心独白
【环节三】补充台词批注
戏剧冲突与人物形象的双向建构
——《哈姆雷特(节选)》
同学们好,今天让我们一起进入到必修下册第二单元《哈姆雷特》节选的学习,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我们尝试为这一片段创作一台演出本。
同学们可以将教材翻到43页,看到我们的单元学习任务,对演出本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演出本又叫台本,是经过处理补充适当的内容之后,作为演出依据的剧本。
今天我们来尝试为《哈姆雷特》的这个节选片段,创作一台演出本。我们的演出本,需要同学们在阅读完文本的基础上,来补充制作以下三项内容。
一、制作戏剧冲突导图,让读者能够在进入这片段之前,更方便地了解人物和人物之间的关系,和矛盾冲突。
二、添加角色的内心独白。舞台和剧本不同,舞台上当一个角色在说话的时候,其他的角色不是默然不动的,而是需要做出相关的反应的。那么,他们应当呈现出来一种怎样的思想情感状态呢?
三、补充台词批注,为表演时需要注意的细节,去做一个提醒。
那么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作者及其相关作品吧。
莎士比亚,华人社会常尊称他为莎翁,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在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的20多年里,莎士比亚在伦敦,开始了他成功的职业生涯。他不仅仅是演员剧作家,还是宫内大臣剧团的合伙人之一,后来改名为国王剧团。
他的代表作品大家也可以记录一下,四大悲剧:《奥赛罗》《哈姆雷特》《李尔王》和《麦克白》。四大喜剧:《仲夏夜之梦》《皆大欢喜》《第十二夜》和《威尼斯商人》。
莎士比亚的语言博大深刻、富于诗意。据统计,他剧中所使用的词汇量高达29,000多个,远超同时代的其他作家。莎士比亚的精湛的语言,和高超的艺术技巧,令人惊叹地表现出了他所处的时代,以及他对于时代精神的理解。
在正式进入课文以前,我让大家把《哈姆雷特》的整个剧本大致通读,粗读了一遍。唯其如此,同学们才能够更好地来理解、把握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这一个节选片段。
【环节一】制作戏剧冲突导图
任务一:人物“素描”
首先请大家根据初读剧本后的所得,来为节选片段中出现的这7个人物,制作一张人物信息卡,为剧中人物进行“素描”。
注意老师在这里,将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吞两人合并到了一起,因为两人如影随形,性格思维同质化。下面请开始我们的制作吧。
通过信息的梳理,我们会发现。
王子哈姆雷特与国王克劳狄斯,一个崇尚道德,一个阴险诡诈。哈姆雷特的心愿,是建立一个人文主义的理想社会。而国王克劳狄斯的心愿,则是专制与女人,又因为他们同属于丹麦的地位最尊贵者,所以本剧中最大的冲突,必将在这两人之间展开。
王后是个无主见,又虚荣的女人。她易屈从于自我的欲望,只想安享尊荣,被克劳狄斯觊觎已久,在克劳狄斯篡夺王位后,成为了她的王后。
奥菲利娅纯真善良,但是却容易轻信他人。
波洛涅斯是新朝廷的股肱之臣,审时度势,但是却自以为是。
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吞,是无知庸民的代表。他们缺乏判断与洞察,背叛了与哈姆雷特之间的友情,善良却无能。
抛却时代社会的背景设定,剧中的每一个人物形象的塑造,其实都很真实,能够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找到对应。但是,戏剧的巧妙之处就在于,把这些人放到了一起,来制造化学反应。
任务二:寻找“冲突”
那么,我们根据人物的基本信息来设想一下,当老国王被谋杀之后,剧中的哪些人物之间,会产生何种的矛盾冲突呢?
请同学们一边思考,一边据此制作一张戏剧冲突的思维导图。不难发现,人物和人物之间的性格、利益与人生追求的碰撞,催生出来了戏剧冲突。但通过寻找冲突,我们又会发现,剧中的最主要的这对矛盾冲突,及主角和国王之间的复仇与被复仇,包括其他的五个人物之间的矛盾,都集中在哈姆雷特一人的身上,因此,使得中心人物哈姆雷特的行动,成为了推动戏剧发展,和牵动其他人物命运的关键所在。
【环节二】添加角色的内心独白
任务一:发现多面相
人物之间的碰撞催生出了戏剧冲突,而戏剧冲突,同样也在重新塑造着人物形象,让人物呈现出更加丰富的多面的面相,更加饱满、立体、生动。
习惯性地去给人物贴标签,是我们在文本阅读的过程当中,极易犯的一个毛病。比如,国王是心狠手辣的政治阴谋家。波洛涅斯是趋炎附势的墙头草。王后是不守贞洁的婚姻乱伦者。哈姆雷特的两个好朋友,则是见风使舵的友情背叛者。
贴标签,会让我们失去对人物多面相的把握,让人物失真。因此,我们在阅读文本的过程当中,就需要进行仔细地辨别,那些在冲突中,折射出来的人物的另一个面相。
那么下面我们来看剧本中的几个片段,说说当冲突来临的时刻,你在这些人物身上还有什么发现呢?
这是全剧冲突节奏最为紧张的一场。当哈姆雷特与杀父仇人克劳狄斯,独处一室,他正准备偷偷上前行刺时,在这个复仇的最佳时机,他突然听到了克劳狄斯的忏悔。
我们必须当面为我们自己的罪恶作证、像死亡一样黑暗的心胸、越是挣扎越是不能脱身的胶住了的灵魂、救救我。从死亡、挣扎、胶住这些词汇中,你读出了什么呢?
克劳狄斯很清楚,犯下弑君娶嫂罪行的他,灵魂已经再没有了被救赎的可能,但是他越是挣扎,就越是在欲望的泥潭当中难以脱身。
在第三幕第三场中,哈姆雷特与他的母亲,发生了激烈的争吵。此前一直佯装无事的母子两人,在此刻终于情绪爆发。王后痛苦地哀求着哈姆雷特,不要戳穿真相。
从灵魂的深处、那些洗涤不掉的黑色的污点这些词汇,以及下面的一连串的发问和感叹当中,我们又能读出什么呢?
再来看看这一段。
这是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吞,在接受了国王委派的刺探哈姆雷特的心事的任务之后,哈姆雷特对两人进行质问时,发生了一段对话。看看在这段对话当中,又能够从两位角色的身上,有哪些新的发现呢?他们是完全没有主见、没有思想,只会随波逐流的人吗?
当冲突来临的时候,我们才能发现,一个人在日常状态中,所不会展现出来的其他面相。比如,国王他并不是一个坏透了的纯然的恶人。他能够分清正义与邪恶之间的区别。他也有迷茫和挣扎,但是却缺少坚强的意志与力量,去与自己的欲望作抗衡。他是一个被欲望束缚和奴役了的人。
而王后她是安时处分的贤妻,也是温柔深情的良母。但是在性格情感上的脆弱,以及对于男人的过分依赖,让她最终成为了他人眼中的无耻荡妇。
卢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吞,并不是没有头脑和思想的无知之辈。他们对于这个世界的运转,有着一套自己的解释,只是也了解如他们一般的小人物,在浑浊的世界当中,唯有明哲保身,方能生存。
剧中的男人、女人,大人物、小人物,每一个人的身上,都背负着或轻或重的罪孽;每一个人的心,也都在自己相信的那一套生存法则,与道德尺度的拷问之间撕扯。终于一同被卷入了毁灭的深渊,未尝不可怜。
只有捕捉到了冲突发生时,人物语言当中的细节,去进行追问去思考,我们才知道,如何能够更准确地传递出人物的丰富内涵。
任务二:创作内心戏
在戏剧演出中,当一个角色表演的时候,其他的角色也并不是漠然不动的,同样需要呈现出他当下的思想情感状态,那么应当如何去做呢?
下面请大家选择以下任意视角,在主角的独白或者是对白旁,进行旁观者内心独白的创作。
场景一
当听到哈姆雷特生存还是毁灭的独白时,请大家从国王、奥菲利娅、波洛涅斯这三个人当中选择一位,来进行内心独白的书写。
场景二
当听到国王打探哈姆雷特发疯的原因时,请大家从王后或者是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吞的视角,选择其中的一个,来进行内心独白的书写。好了相信同学们都已经完成了写作。
【环节三】补充台词批注
请大家再重新地看一看,自己写作的内心独白,是否能够表现出这一人物内心世界的复杂和丰富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演绎一下吧。
任务一:语言揣摩
首先,请同学们选择这几个语言片段当中,你最感兴趣的一个。
根据对该人物的性格、思想的理解和把握,反复地琢磨体味其语言,并依据自己的理解,在相关的语言片段下做好批注。
如语气、语调、节奏、重音需要注意的细节等等,老师在这里给大家做了一个范例。
同学们可以对比参照,也可以进行增补。我们的原则是,尽可能的深入人物幽微的内心世界,并将之传递表现出来。
任务二:“声”临其境
好的我们在完成了语言揣摩之后,来尝试用自己的声音演绎一下角色吧。这里,我为同学们提供了相关的影视片段。同学们可以自由地拖动屏幕下方的进度条,来选择角色,为它进行配音,快来试试吧。
课堂小结
鲁迅说,悲剧,就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丹麦宫廷里的这些人物,秉性有善有恶,罪错或轻或重,没有谁完全的清白无辜。这些人物,最终一同被卷入了毁灭的渊薮,他们的美德、恶行、心愿、追求全部化为乌有。这一结局,在我们的心中,引起了强烈的震撼和悲剧意识,从而产生了悲剧的进化效果。正是这种复杂,使得《哈姆雷特》成为了一部伟大的悲剧。
课后作业
最后来布置一下今天的作业
请大家在任务A和任务B当中,任选其一来完成。
任务 A:在演出本中,为自己感兴趣的一个角色写一段人物出场自述,100 字左右。
任务 B:参考新编剧《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吞死了》,以哈姆雷特以外的任一角色为“主角”,用新视角重新讲述《哈姆雷特》的故事,形成微型剧本,字数不限。
好了今天的课程就到这里,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