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试卷
字音字形
易读错的字
早晨(ch ) 服装( ú)
粗细( ū) 放假(ji )
背诵(b ) 例外 ( ì)
戒尺(j ) 挨打( ) 易 写 错 的 字
绒:注意右边部分的书写。
互:互的笔顺是一工互互。 球:不要忘记写最后的一点。
雀:下面是四横,不要写成了三横。 多音字
假:假如( ) 放假( )
挨:挨打( ) 挨着( )
词语成语
词 语 听 写
早晨 好奇 功 课 穿戴 孔雀 放假 鲜艳 招引 互相 服装 粗壮 狂风 打扮 枝干 自然
四字词语、成语积累
( )( ) 多 彩 ( )( )不漏 ( ) 红 ( ) 赤 糊( )糊( ) 披( ) 散 ( ) ( ) 忙 ( ) 乱
近 义 词
安静(j ) 互相( ù) 圈出( ) 清楚(ch ) 孔雀(q ) 手臂(b ) 糊涂( ú)
(
背诵(
)
圈养(
)
)背:背包( )
圈:圆圈( )
敬爱 国旗 敬礼 安静 树枝
影子 阵雨 荒野 跳 舞 狂欢
能够 双臂 急急忙忙
摇( ) 晃 ( ) 张( ) 舞 ( ) ( ) 疾 ( ) 快 ( )( )无声 提( ) 吊 ( ) ( )干( ) 燥
穿戴——穿着 鲜艳——艳丽 飘扬— -飘动 湿润——潮湿
荒野———荒原 互相——相互 清楚——明白
急急忙忙——匆匆忙忙 反 义 词
安静——喧闹 鲜艳——素净 流利——结巴
急急忙忙——不慌不忙
词 语 搭 配
的服装 地听着 的枝于 着口笛 地背
重 点 句 子
知道——了解 突然——忽然 放学——散学
流利——流畅 照例——照常 详细——详尽
认真——专心 绚丽多彩——五彩缤纷
古老——年轻 热闹——冷清 详细——简略 粗壮 — — 瘦弱 湿润——干燥 清楚——模糊 洁白——乌黑 出来——进去 认真——马虎
鸦雀无声——人声鼎沸
的小鸟 孔雀舞 的墙 地 响 讲得 的老师 的小学 的东风 着大手 听 得 的 国旗 的铜钟 过荒野 地 背诵
1.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 打招呼,向 问好,向 敬礼。
2.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湿润的东风 ,在竹林中
3.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 .就是 也值得。
日 积 月 累
所 见
[清]袁枚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o
词 语 听 写 格
一、选字组词。
【 停 亭 】 报( ) 凉( ) ( ) 车 ( ) 止
【 静 净 】 安( ) 干( ) ( ) 心 纯( )
【 厉 历 】 ( ) 史 ( ) 害 ( ) 声 经( )
二、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① 绚丽( )( ) ②急急( )( ) ③摇( ) 晃 ( )
④糊 ( ) 糊 ( ) ⑤张牙( )( ) ⑥面( ) 耳 ( )
⑦提( ) 吊 ( ) ⑧鸦( )( ) 声
1.词语④通常用来形容 。像这样的 ABAC式的词语我还知道:
2.词语⑥中所填的两个字的意思 ,像这样的词语我还知道:
3.节日的广场被无数盆鲜花打扮得 。(选词填空)
三、下列各组反义词搭配有误的一组是( )。
A.天上——地下 干燥——润湿 闹市——荒野
B. 真——假 奖——罚 哭泣——微笑
C. 进去——出来 平安——疾患 缓慢——飞快
D.睡——醒 高兴——悲伤 放下——提起
四、按要求完成句子。
1.大家在大青树下做游戏,把许多小鸟招引来了。(改为“被”字句)
2.他们想在放学以前出来游戏。 他们的老师要罚他们站墙角的。(用恰当的关联词语连成
一句话)
3.用加点词语仿写句子。
(1)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①风一吹,他们便_
② 便
(2)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五、积累填空。
1.《大青树下的小学》描写了 的一所民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 生活。
2.《花的学校》这首散文诗选自散文诗集《 》,作者是印度的 ,他曾于1913年 获得 奖。
3.《不懂就要问》这篇课文讲了孙中山小时候在 读书的故事。故事中孙中山对 根本不懂,他要求老师讲一讲
六、拓展思维。
“你可知道,妈妈,他们的家是在天上,在星星所住的地方。”这是孩子的想象,他们化身为 烂漫的小花!是对生活的渴望,天空是辽阔的,星星所住的地方是宽敞的,没有约束的,太阳妈 妈对它们的爱是温和的。
你能接着展开想象,寄托自己的美好理想和情感,接着往下写吗
“你可知道,妈妈,他们的家是在
七、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①你可知道,妈妈,他们的家是在天上,在星星所住的地方。
②你没有看见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吗 你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
吗
③我自然能够猜得出他们是对谁扬起双臂来,他们也有他们的妈妈,就像我有我自己的妈 妈一样。
1.在第②自然段的 中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选文中加点的“他们”指的是
3.对花孩子急急忙忙回家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写出了花孩子们希望早点关了门做功课,要不老师会罚他们站墙角的。
B. 表达出孩子们是多么希望能得到太阳般的温暖,天空般的自由,多么希望回到母亲的 怀抱。
C. 表现了花孩子们没有纪律的特点。
(二)课外阅读。
有一个男生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男生,被校长陶行知发现并制止,命令他放学后到校长 室去。
放学后,男生早早地来到校长室准备挨训。陶行知走过来, 一见面却掏出一块糖果送给男 生,并说:“这是奖励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男生惊疑地接过糖果。
随后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果放到他手里,说:“第二块糖果也是奖励给你的,因为当我不 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敬我。”男生更惊疑了。
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果放到男生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他们,是因为他们 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学生。你管他们,证明你是正直善良的,有跟坏人做斗争的勇气,应该奖 励你啊!”男生感动极了,他流着泪懊悔地说:“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 自己的同学啊!”
陶行知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块糖果,递给他,说:“你能正确认识错误,我再奖励 你一块糖果。我没有多余的糖果了,我们的谈话也可以结束了。”
1. 男生被叫到校长室去是因为_ 当他看到校长给自己糖果时很 (用文中的词语填空),这是因为
0
2. 对文中画“ ”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陶行知没有糖果了,他怕男生再跟他要,所以结束了谈话。
B. 因为陶行知无话可说了,所以借没有糖果来结束谈话。
C. 陶行知用特别的教育方式让男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达到了教育目的。 3.你觉得陶行知的这种做法好吗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八、习作。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你知道了小孙中山是一个不懂就会请教别人的好学的孩子。你是一 个怎样的孩子 用心写给大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