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8-18 21:50: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题
1.填一填
(1)一阵kuáng fēng( )刮过,树上的叶子全部piāo luò( )下来,显得很huāng liáng( )。
(2)你néng gòu( )cāi chū( )这个谜语的谜底吗?
2.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①绚丽( )( ) ②急急( )( ) ③摇( )晃( )
④糊( )糊( ) ⑤张牙( )( ) ⑥面( )耳( )
⑦提( )吊( ) ⑧鸦( )( )声
(1)词语④通常用来形容 。像这样的ABAC式的词语我还知道: 、 。
(2)词语⑥中所填的两个字的意思 ,像这样的词语我还知道: 、 。
(3)节日的广场被无数盆鲜花打扮得 。(选词填空)
3.理解课文内容填空。
(1)大家 不同、 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 。那 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更加 。
(2)《大青树下的小学》描写小学生欢乐幸福的学校生活,它体现了我国各族儿童之间的 。
(3)“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 。”这是清代诗人 的作品。
(4)读了《不懂就要问》这篇课文,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孙中山的一句话“ 。”我将保持这个学习方法,使自己的学习更上一层楼。
二、选择题
4.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荒野(huāng) 衣裳(shang)
B.鲜艳(yàn) 背诵(sòng)
C.发呆(dāi) 严厉(lì)
D.摔跤(jiǎo) 放假(jià)
5.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互相 工课 B.荒野 敬爱
C.照列 粗壮 D.树支 安静
6.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国旗 跳舞 早辰 鸦雀无声
B.私塾 双壁 霎时 一字不漏
C.祥细 孔雀 敬礼 绒球花
D.安静 影子 穿戴 凤尾竹
三、语言表达
7.按要求写句子。
(1)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 (改成陈述句)
(2)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仿写拟人句)
(3)如果他们想在放学以前出来游戏,他们的老师是要罚他们站墙角的。(用句中的关联词语造句)
(4)铜钟敲响了。(扩句,至少扩两处)
(5)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你喜欢这样的表达吗?请照样子写一写,如,“清风一吹,他们……”“蝴蝶一来,他们……”
(6)那鲜艳的花朵,把学校变成了一座花园。 (改为“被”字句)
(7)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①通过观察我们会发现这句话中共有 个“向”字,可以看出同学们都非常 。
②请你也用“向……向……向……”来写一句话:
8.口语交际。
开学第一天,同学们聚在一起讨论自己快乐的假期。你会如何跟大家交流自己在假期中取得的收获呢?试着写一写。
四、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他们关了门做功课。如果他们想在放学以前出来游戏,他们的老师是要罚他们站墙角的。
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9.照样子,写一写花儿的快乐。
例: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清风一来,他们 。
蝴蝶一来,他们 。
10.选文第2自然段描写了一群一群的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请你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将花“跳舞、狂欢”的画面写具体。
11.画横线的句子很有新鲜感,句中将树枝、雷云当作 来写,这样写的好处是: 。
12.根据选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读第2自然段时,应读出花儿的兴奋和场面的热闹。( )
(2)最后一句话中的“冲”字用得生动形象,表现了花孩子们期待出去玩耍的急切心理。( )
(3)选文中,作者用“他们”来称呼花儿而不用“它们”,是因为作者把花儿当作孩子,表现了作者对花儿的喜爱。( )
(4)作者通过想象为我们刻画出一群不爱学习、贪玩的花孩子形象。( )
课外阅读。
晨读
乳白色的晨雾迷迷蒙蒙。村外的溪水传来叮咚的响声。小院的篱笆上开满了繁星一样的牵牛花,鲜红的、天蓝的、浅紫的,真像一只只彩色的小喇叭。花瓣上闪着几颗晶莹的露珠。枣树上画眉在和黄莺对唱,声音清脆婉转。
“吱呀”一声门开了,阿姨踏着露水打湿的石铺小路,上井台打水,她打起一桶清澈的井水。忽然,她侧过头在聆(línɡ)听着什么。是在听溪水叮咚的流响吗?是在听画眉和黄莺的对唱吗?还是彩色小喇叭真的会广播?
啊,喇叭花下邻家的小男孩正在念书,他念得那么轻细,那么流利,那么动听,像是溪水的琴声,小鸟的歌声,又像是喇叭花在广播。
阿姨的笑从心底溢到脸上。
她提着水桶回家去了,脚步放得很轻很轻,生怕惊断了孩子的念书声,还怕惊落了喇叭花上那忽闪忽闪的露珠。
13.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
(1)文中和“簌簌”一样都是拟声词的词语是 。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露珠 ( )的晨雾 ( )的声音
14.文中有新鲜感的句子真多。在文中用“ ”画出一处比喻句,这句话是把 比作 。
15.文中画“﹏﹏﹏”的句子中,描写小男孩读书声音的词语有 、 、 。阿姨听着这个声音,心里会想 。
16.本文主要描写的是 的场景。
五、书面表达
17.习作。
童年生活是一幅七彩的画,在这多姿多彩的童年生活里,肯定有过许许多多令你难忘的人。请选一个让你印象深刻的人,并把他(她)写下来,注意要抓住人物的特点来写,题目自拟。(300字左右)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 狂风 飘落 荒凉 能够 猜出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
解决此题时,要认真拼读给出的拼音,结合语境明确要写的汉字,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飘”“荒”“够”的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2. 多 彩 忙 忙 头 脑 里 涂 舞 爪 红 赤 心 胆 雀 无 认识模糊,不明事理 自由自在 一心一意 相同 口干舌燥 眼疾手快 绚丽多彩
【详解】本题考查补全成语。
绚丽多彩:形容色彩华丽。
急急忙忙:匆忙的样子。
摇头晃脑:形容自得其乐或自以为是的样子。
糊里糊涂:认识模糊,不明事理。也形容思想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
张牙舞爪:形容猖狂凶恶的样子。
面红耳赤:形容因急躁、害羞等脸上发红的样子。
提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鸦雀无声:形容非常安静。
(1)糊里糊涂通常用来形容认识模糊,不明事理。
ABAC式的词语有:不屈不挠、再接再厉、古色古香、任劳任怨等。
(2)“面红耳赤”中红和赤都是指红色,意思相同。
这样的词语还有:七拼八凑、胡言乱语、察言观色等。
(3)句子所要表达的意思是:节日的广场被无数盆鲜花打扮得色彩华丽,所以选择“绚丽多彩”。
3. 民族 穿戴 好朋友 鲜艳 绚丽多彩 友爱和团结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袁枚 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与诗词默写。
(1)出自课文 《大青树下的小学》。
由文中“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可知,大家民族不同、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
(2)出自课文 《大青树下的小学》。通过描写边疆的一所小学,反映了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3)出自清代袁枚的《所见》。全诗: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4)《不懂就要问》讲的是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敢于独立思考,敢于质疑,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不怕先生的惩罚,大胆地向先生提出问题的事情。
“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意思是学习就是要边学边问,不懂时就要赶快去问,不要不懂装懂。指每个人掌握的知识是有限的,不懂就问,这是获得知识的有效途径。
4.D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辨析。
D.摔跤(jiǎo)——jiāo;
故选D。
5.B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字形的识记,需要在平时学习中认真的书写记忆。
A.工课——功课:指老师为学生安排的学习任务。
C.照列——照例:按照贯例;按照常情。
D.树支——树枝:树木的枝条。
6.D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易错字的辨析。
A.早辰——早晨;
B.双壁——双臂;
C.祥细——详细。
故选D。
7. 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没有什么用。 清澈的小溪在丘陵间奔跑,在山谷中唱着歌曲。 如果你做得对,老师是不会批评你的。
人们把挂在大青树上的铜钟咣咣咣地敲响了。 清风一来,他们便舞蹈起来。 学校被那鲜艳的花朵变成了一座花园。 3/三 有礼貌 花儿向太阳点头,向微风招手,向雨露微笑。
【详解】(1)本题考查反问句转换为陈述句。
可分为四步:①将反问句中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②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③将句末的有什么用(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④将句子梳理通顺。
句中将肯定词“有什么用”改为“否定词”“没有什么用”,反问语气词“呢”去掉,问号改为句号。句子改为: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没有什么用。
(2)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如:寒冷的西风走过田野,在森林大声地呼喊着。
(3)本题考查关联词语造句。
结合生活实际,用“如果……是……”的假设句式造句,语句通顺合理即可。如:如果上课不认真听讲,成绩是不会有提高的。
(4)本题考查扩写句子。
添加词语把简单的句子,扩充为具体、生动、形象的句子,不能改变原句的基本意思和句型,增添的词语要和原句中的词语搭配恰当,语句通顺合理即可,答案不唯一。如:古老的铜钟被孩子们敲响了。
(5)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如:蝴蝶一来,他们便绽开了笑脸。
(6)本题考查“把”字句和“被”字句的互换。
“把”字句与“被”字句的互换方法如下:首先找出“事物1”、“事物2”与“怎么样”;其次,“把”“被”两字互换;然后,“事物1”和“事物2”交换位置;最后,“怎么样”不变,照搬下来。“事物1”:那鲜艳的花朵;“事物2”:学校;“怎么样”:变成了一座花园。句子改为:学校被那鲜艳的花朵变成了一座花园。
(7)本题考查句子含义的理解和仿写。
①这句话中共有3个“向”字,同学们打招呼、问好、敬礼,可以看出同学们十分有礼貌。
②用“向……向……向……”的句式,写写事物的动作,语言通顺合理即可。如:秋天到了,太阳向大地洒下金色的阳光,树林向草地落下枯黄的树叶,小鸟向人们唱出婉转的歌声。
8.假期时,我和爸爸扛着鱼竿,到河边去钓鱼。我们一家人一起在河边钓鱼,过了一会儿,一条鱼马上上钩了,我们高兴极了,就回家把鱼煮熟,一起津津有味地吃起来。 这就是我第一次钓鱼的经历,一次有趣且惊险的经历。通过这次钓鱼,我还明白了:只要有恒心,做事情才可以成功的道理。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结合语境,讨论自己快乐的假期,交流自己在假期中取得的收获。
示例:快乐五一假期结束,我和爸爸,妈妈,姐姐们去了动物园,看见大狮子长着尖尖的牙齿还有头上的金黄色鬃毛,我又看见了大老虎它那凶猛的样子好可怕老虎的尾巴好像软软的绳子它的爪子好锋利,再看看漂亮的孔雀吧!它长的漂亮羽毛它的嘴巴很尖尤其是它开屏时候就像一把大扇子,还有各种小动物就不一一介绍了我们玩的好开心也很有趣,真是一个愉快的假期。
9. 就翩翩起舞 便窃窃私语 10.花孩子们穿着漂亮的花瓣裙,挺起绿色的腰肢,在绿草上跳起了优美的舞蹈。他们一个挨一个,嘻嘻地笑着,欢快地跳着,开心极了! 11. 人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树枝、雷云在雨中的样子 12. √ √ √ ×
【分析】9.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
作答仿写类题目时,一定要看清题目的具体要求,分析透彻例句的特征,所仿写的句子定要与例句主题相关,格式相同,修辞一样。
10.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结合题干来看需要结合“跳舞、狂欢”进行细致描绘,作答这类题可以结合拟人的修辞手法对其进行描述。
拟人: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11.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
结合“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来看运用了比喻的修辞。
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12.考查对文章的理解能力。
(1)对。
(2)对。
(3)对。
(4)错。作者通过想象为我们刻画出一群天真活泼的花孩子形象,而不是不爱学习、贪玩的花孩子形象。
13. 叮咚 晶莹 乳白色 动听 14.牵牛花 小喇叭 15. 轻细 流利 动听 孩子读书真认真 16.乡村美丽的早晨
【分析】13.(1)本题主要考查对拟声词的积累。从“村外的溪水传来叮咚的响声”““吱呀”一声门开了”可知,拟声词有:叮咚、吱呀。
(2)本题主要考查词语搭配。从“瓣上闪着几颗晶莹的露珠。”“乳白色的晨雾迷迷蒙蒙。”“村外的溪水传来叮咚的响声。”可知答案。
14.本题主要考查对修辞手法的理解。
“小院的篱笆上开满了繁星一样的牵牛花,鲜红的、天蓝的、浅紫的,真像一只只彩色的小喇叭。”句子把“牵牛花”比作“小喇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牵牛花的美。
15.本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
从“他念得那么轻细,那么流利,那么动听,像是溪水的琴声,小鸟的歌声,又像是喇叭花在广播。”可知,描写小男孩读书声音的词语有轻细、流利、动听。
从“阿姨的笑从心底溢到脸上。”可知,阿姨听着这个声音,心里会想孩子能认真读书,我真开心。
16.本题主要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文章描写了乡村美丽的早晨,首先描写了迷蒙的雾气、淙淙的溪水、小院的篱笆…….然后描写了打水的大妈、读书的男孩。借物写人,景美,人也美。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赞美。
17. 印象深刻的一个人
每一次的数学考试都让我头晕想吐,因为尽管怎样认真听讲可都还是听不懂,又不知道哪儿做的不够好。  
学期成绩单下来了,我考得十分不理想,又不敢告诉家长,唉,这该如何是好?这时,一个数学课代表走过来,她说打算帮助我,我似乎有些迟疑。  
我们一起上学,一起回家,她告诉我了许多学习方法,例如:上课积极回答问题、考试时做完再认真检查等,这些小事虽然让我们觉得是可有可无,但事实却不是这样,大事都是从小事开始做起,既然小事都做不好,何成已大事?有些题我弄不懂就经常请教她,我要的不是简单的答案,而是解题的过程与分析。  
我就这样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终于,有付出必有回报,今年的考试我做完后严格检查,发现了好多的错题与漏题,从以前的五十几名跳到现在的十八名,我太开心了!  
事后,我十分感激数学课代表,因为她帮助了我很多,我相信她是我印象中最深刻的那个人,我会永远记住她。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本题为自命题的写人的作文。要求写一写一个让你印象深刻的人。我们的身边,有教导你的老师、关心你的父母、疼爱你的爷爷奶奶、帮助你的同学等等。你首先会想到谁呢?你眼中的他有什么不同呢 你对他有什么特殊的感情呢?在记忆中把他搜寻出来,明确写些什么。写作时首先要交代“我”对他是什么样的情感,眼中的他有什么不一样,扣住题目来写,可以先交代他是谁,我为什么会对他有不一样的看法,再选择一两件能体现他(她)的特点的事写下来,突出中心,最后总结,可与开头呼应。注意详略,适当的运用修辞方法和人物描写方法。
开头:开篇点题,简单的介绍人物的外貌特征。
中间:要抓住人物的特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这个特点可以从人物的年龄、外稳、语言、动作、兴趣、个性、生活习惯等诸方面去考虑,一个人的特点是多方面的,写作文时,我们应根据中心思想有所选择地写。选用典型事例,人与事是分不开的。一个人做的事很多,在作文时我们应选择那些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性格和文章中心思想的典型事件。可使用细节描写,细节描写就是对能充分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表情等细小环节作具体、细致的描写。
结尾:总结全文,抒发自己对人物的情感。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