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一、基础知识
1.看拼音,写词语。
hán lěng xié pō gài zi liè chē
( ) ( ) ( ) ( )
shuǐ jīng yóu piào xīn wén gē qǔ
( ) ( ) ( ) ( )
2.用“√”给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qū qǔ)丰(fēn fēng)收的歌。
(2)一年好景君(jūn jǜn)须记,最是橙(chéng dēng)黄橘绿时。
(3)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lín líng)乱。
(4)我穿着一双棕(zhōng zōng)红色的小雨靴(xüē xuē)。
3.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或读音。(填序号)
淡:A.液体或气体中所含的某种成分少,稀薄(跟“浓”相对);
B.(味道)不浓,不咸;C.营业不旺盛;D.(颜色)淡。
(1)妈妈做的菜太淡了,需要放点儿盐。( )
(2)最近生意十分惨淡。( )
(3)这条淡蓝色的裙子真漂亮。( )
(4)秋高气爽,云淡风轻,大雁成群结队地向南方飞去。( )
落:A.là B.luò C.lào
(5)我一定要改掉丢三落四的坏习惯。( )
(6)秋天到了,叶子从树上纷纷落了下来。( )
(7)爷爷的身体从此落下了病根。( )
二、填空题
4.选词填空。
因为……所以…… 不仅……还……
虽然……但是…… 如果……就……
(1)( )风筝的线断了,( )风筝倏地没了踪影。
(2)( )你是一个细心的孩子,( )一定能听到秋的声音。
(3)( )风筝做得什么也不像,( )我们依然快活。
(4)秋天的雨( )给大地带来了众多的颜色,( )带来了清凉和温柔。
5.填一填。
秋( )气( ) 层( )尽染 瓜( )飘香 天( )云( )
秋( )习习 果( )累累 一( )知秋 金( )飘香
五( )丰登 春( )秋( )
(1)我发现这些词语描写的都是 季的景色。
(2)请你再分别写两个描写四季景色的四字词语。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6.课文内容直通车。
(1)“一年好景君须记”中“君”是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现在的“ ”,在诗中是指 (填人名)。
(2)看到漫山遍野的红叶,我们不禁会吟诵:“ ,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 。”这首诗的作者是 ,诗中的“坐”的意思是
(3)《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中“金色巴掌”指 ,作者用优美的语言表达了对门前水泥道的 之情。
(4)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本句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词语“ ”和“ ”写出了秋雨的特点,朗读时要读出 的语气。
三、句子练习
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
秋天的风,是 。
(2)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
秋天的雨,带给 的歌,带给 的歌。
(3)深秋时节,山间有一条小路弯弯曲曲地伸向远方。在山林深处白云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根据意思写诗句)
(4)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仿写拟人句)
嫩绿的柳条在春风里 。
(5)道路两旁的法国梧桐树,掉下了一片片金黄金黄的叶子。(缩句)
四、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屋。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节选)
我走在院墙外的水泥道上。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头……
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道上。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
要不是怕上课迟到,我会走得很慢很慢的。
一夜秋风,一夜秋雨。
当我背着书包去上学时,第一回觉得,门前的水泥道真美啊!
8.照样子,写词语。
闪闪发光(AABC式)
9.“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中“巴掌”是指 。
10.根据选文内容填空。
梧桐树的落叶粘在水泥道上,水泥道像 ;飘落的梧桐树叶像 ;棕红色的小雨靴像 。
11.选文中的哪句话写出了门前水泥道的美?用“﹏﹏﹏”画出来。
12.从选文画“ ”的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北大荒的秋天
九月,从第一片树叶落地开始,北大荒的秋天也就来了。
天空一碧如洗,只有在傍晚,西边的天上才会有几缕流云。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一群小鱼顶着水游过来,明镜一样的水面顿时漾起了一道道波纹。
原野热闹非凡。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挺拔的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像是在乐呵呵地演唱。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
生活在这里的人,喜欢用“大豆摇铃千里金”来赞美遍地金黄的九月。这里的田野、山岭、江河,连同那茫茫的草甸子,都会在这个季节里用双手捧出沉甸甸的宝物来。
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
13.“燃烧”在词典中有两种解释:①物质剧烈氧化而发光、发热;②形容某种感情、欲望高涨。短文中的“燃烧”应选择第 种解释。
14.北大荒秋天的天空有什么特点?(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概括)
1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用了 的修辞手法,把 比作 ,写出了河水 的特点。
16.第4自然段一共有 句话,是围绕“ ”这句话来写的。这个自然段是 结构。
17.本文描写了北大荒秋天的 和 ,表达了作者对北大荒的热爱之情。
五、书面表达
18.习作乐园。
请你回忆某一天中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想,选择其中一件最有意思的事,用日记的形式把它写下来。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 寒冷 斜坡 盖子 列车 水晶 邮票 新闻 歌曲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
要认真拼读给出的拼音,明确要写的汉字,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寒”“斜”“盖”“票”“歌”的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2.(1)qǔ√ fēng√ (2)jūn√ chéng√ (3)líng√ (4)zōng√ xuē√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1)曲,读“qǔ”,意思是一种韵文形式;歌曲;量词。用于歌曲。曲[qū] 1. 弯曲(跟“直”相对) ~线。~尺。弯腰~背。山回水~。~径通幽。 2. 使弯曲 ~肱而枕(肱:胳膊)。~突徙薪。 3. 弯曲的地方 河~。 4. 不公正。
在“一曲”中读qǔ。
丰,读“fēng”,意思是草木茂盛;多,丰富;姓氏。可组词:丰富、丰茂。
(2)君,读“jūn”意思是:帝王或诸侯;封号;对人的尊称。可组词:君王、君子。橙,读“chéng”,意思是:一种果实叫橙子,圆形,橙红或橙黄色,汁多,味道酸甜;由黄和红两色合成的颜色。可组词:橙黄、橙子。
(3)凌,读“líng”,意思是:冰;升高,超越;侵犯,欺侮;逼近。可组词:凌乱、凌晨。
(4)棕,读“zōng”意思是:热带常绿乔木,通称棕树。可组词:棕红、棕树。靴,读“xuē”,意思是:有长筒的鞋。可组词:雨靴、靴子。
3. B C D A A B C
【详解】本题考查多义字、多音字。
(1)“妈妈做的菜太淡了,需要放点儿盐。”这里“淡”字用来形容菜的味道不浓,需要加盐来调味,应选:(味道)不浓,不咸。故选B。
(2)”最近生意十分惨淡。”中“惨淡”在商业用语中常用来形容生意不兴旺、营业额低,应选:(营业)不旺盛,故选C。
(3)“这条淡蓝色的裙子真漂亮。”中“淡蓝色”描述的是一种颜色深浅,指的是颜色较浅,应选:(颜色)淡。故选D。
(4)“秋高气爽,云淡风轻,大雁成群结队地向南方飞去。” 中“云淡风轻”中的“淡”用来形容云很薄、很轻,与“浓云”相对,应选:液体或气体中所含的某种成分少,稀薄(跟‘浓’相对)。故选A。
“落”读là时,丢下,遗漏。读luò时,掉下来,往下降。读lào时,用于一些口语词。
(5)“我一定要改掉丢三落四的坏习惯。 ”中“丢三落四”中的“落四”指的是东西散落四处,应选:là,意为东西掉下来或遗忘在某处。故选A。
(6)“秋天到了,叶子从树上纷纷落了下来。”中“叶子从树上纷纷落下”描述的是树叶掉下来的动作,应选:luò,表示向下移动或下降的动作。故选B。
(7)落下病根(lào xià bìng gēn):以前生过某种疾病或受过伤害,没有彻底根治,使得以后某些特殊的环境或因素下反反复复的发作。应选:lào,故选C。
4. 因为 所以 如果 就 虽然 但是 不仅 还
【详解】本题考查关联词运用。
“因为……所以…… ”表示因果关系。
“不仅……还……”表示递进关系。
“虽然……但是……”表示转折关系。
“如果……就……”表示假设关系。
(1)“风筝的线断了”是“风筝倏地没了踪影”的原因,两个分句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结合句意及语境分析可知,本题应填写“因为……所以……”。
(2)“你是一个细心的孩子”是假设,“一定能听到秋的声音”是假设的结果,两个分句之间存在假设关系,结合句意及语境分析可知,本题应填写“如果……就……”。
(3)“风筝做得什么也不像”与“我们依然快活”两个分句之间存在转折关系,结合句意及语境分析可知,本题应填写“虽然……但是……”。
(4)“给大地带来了众多的颜色”与“带来了清凉和温柔”两个分句之间存在递进关系,结合句意及语境分析可知,本题应填写“不仅……还……”。
5. 高 爽 林 果 高 淡 风 实 叶 桂 谷 华 实 秋 莺歌燕舞 桃红柳绿 骄阳似火 烈日炎炎 秋风送爽
叠翠流金
冰天雪地 大雪纷纷
【详解】(1)考查补全词语。
秋高气爽:形容秋天晴空万里,天气凉爽。
层林尽染:原意是山上一层层的树林经霜打变红,像染过一样。
瓜果飘香:指瓜果在成熟季节(秋季)时散发的芳香。
天高云淡:天气晴朗,天空云少而高、轻薄而淡。指秋天的天空。
秋风习习:和煦的秋风暖暖地,慢慢的吹动的样子。用于晚秋的景色。
果实累累:成熟的果实多得无法计数。
一叶知秋:本义是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后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金桂飘香:秋季里桂花盛开,花香馥郁,香飘四散。
五谷丰登:指年成好,粮食丰收。
春华秋实: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事物的因果关系,后引申比喻文采与德行,亦指时间的流逝,岁月的变迁。
上面的词语描写的都是秋季的景色。
(2)考查词语积累。
描写春季的四字词语:春暖花开、春色满园、草长莺飞、柳暗花明、鸟语花香、春意盎然、生机勃勃……
描写夏季的四字词语:烈日炎炎、骄阳似火、火伞高张、绿树成荫、汗流浃背、挥汗如雨……
描写秋季的四字词语:春华秋实、春兰秋菊、金风玉露、丹枫迎秋……
描写冬季的四字词语:冰天雪地、滴水成冰、天寒地冻、鹅毛大雪、千里冰封……
6. 您 刘景文 远上寒山石径斜 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 因为 梧桐树叶 喜爱 拟人 清凉 温柔 轻柔
【详解】本题考查诗句的识记、字词理解、课文理解、修辞手法的掌握以及朗读语气。
(1)出自宋代苏轼的《赠刘景文》,全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译文: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一年中最好的光景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这首诗是诗人写赠给好友刘景文的。君:原指古代君王,后泛指对男子的敬称,您。故君在诗中是指刘景文。
(2)出自唐代杜牧的《山行》,全文: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译文:深秋时节,沿着远处的石子铺成的倾斜小路上山,在那生出白云的地方居然还有几户人家。停下马车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的晚景,经过深秋寒霜的枫叶,比二月的春花还要红。
故看到漫山遍野的红叶,会想到唐代杜牧的《山行》,“坐”的意思是因为。
(3)《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这篇课文讲述了一夜秋风,一夜秋雨后,“我”无意中发现上学路上法国梧桐和水泥道的变化,然后开始观察,发现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很美的故事,表现了“我“对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喜爱之情。通过阅读可知,“金色巴掌”指的是梧桐树的落叶。
(4)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句中将“秋天的雨”赋予人的行为特点,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结合“它带着清凉和温柔”可知,词语“清凉”和“温柔”写出了秋天的特点,朗读的时候,要读出轻柔、温柔的语气。
7. 一个小喇叭 河流的是一曲宁静 小鸟的是一首送别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翩翩起舞 梧桐树掉下了叶子。
【详解】(1)本题考查句子仿写。
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选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问衔接的句子。
结合例句,这是一句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喻词和喻体,把前面的物体比喻成另一个物体。如:秋天的风是一把梳子。
(2)本题考查句子仿写。
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选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问衔接的句子。
句子的形式是什么怎么样,这是两个分句,在“的歌”前加什么样的歌,即:秋天的雨,带给落叶的是一曲宁静的歌,带给农民的是一首欢乐的歌。
(3)本题考查的是古诗词的认识与积累。
通过深秋、山间小路、白云缭绕及人家这几个意象就很容易联想到诗人杜牧的《山行》里的这两句诗句。
即:远上寒山石径,白云生处有人家。
(4)本题考查拟人句。
将“柳条在春风里”的动作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出来。例如:嫩绿的柳条在春风里展现自己纤细的身姿。
(5)本题考查缩句。
通读句子,把握句子大意,找出句子主干,修饰语都去掉。主语是“梧桐树”,谓语是“掉下了”,宾语是“叶子”。“道路两旁的”“法国”是修饰“梧桐树”的。“一片片”“金黄金黄的”修饰“叶子”,修饰语都去掉。即:梧桐树掉下了叶子。
8. 默默无闻 欣欣向荣 历历在目 9.法国梧桐树的落叶 10. 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 金色的小巴掌 两只棕红色的小鸟 11.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 12.我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作者对秋天铺满落叶的水泥道的喜爱。
【分析】8.本题考查了学生进行词语仿写的能力。
要注意分析所给例词在结构及内容上的特点,然后进行仿写。这类词语要抓住它们的特点,看明白仿写例句的类型就找出答案了。平时要多积累。
仿写AABC形式词语,根据积累写出即可。如:孜孜不倦、炯炯有神、窃窃私语、欣欣向荣、栩栩如生、喋喋不休、面面相觑、默默无闻等。
9.本题考查理解字词意思。
联系上下文,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字词的意思。
从句子“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道上。”可知本句把“法国梧桐树的落叶”比作“金色的小巴掌”,所以“巴掌”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
10.本题考查提取信息的能力。
语文阅读理解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一找原话所谓“找原话”,就是要找到语文阅读理解上要求的关键字、词或句子所在段落,要求学生在阅读文字材料时有重点地圈下来,然后再来重点理解与分析。
短文第一自然段写了“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把“水泥道”比作“地毯”;第二自然段写“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把“梧桐树叶”比作“小巴掌”;第三自然段写“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把“雨靴”比作“小鸟”。
11.本题考查了文段内容的理解。
找到语文阅读理解上要求的关键字、词或句子所在段落,要求学生在阅读文字材料时有重点地圈下来,然后再来重点理解与分析。
结合句子: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可知,门前的水泥道很美。
12.本题考查对句子分析及选文整体感悟。
先分析画线句子,再结合关键词语体会句子。落叶排列得并不整齐,甚至有些凌乱,可作者却觉得这样使水泥道更美,足见作者对秋天铺满落叶的水泥道的喜爱。
13.② 14.一碧如洗 15. 比喻 水面 明镜 清澈见底 16. 3 原野热闹非凡 总分 17. 自然风光 丰收景象
【解析】13.本题考查词语含义的理解。可根据字面意思,并结合具体语境去理解。
“燃烧”本义指物质剧烈氧化而发光、发热;文中指原野的热闹丰收场景让人们的心激动起来。
故答案选②。
14.本题选择文章内容的理解及概括。
首先理解题目“北大荒秋天的天空”,定位第二自然段“天空一碧如洗,只有在傍晚,西边的天上才会有几缕流云”,故北大荒秋天的天空特点是“一碧如洗”。
15.本题考查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
比喻,指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文中将“水面”比作明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河清澈见底的特点。
16.本题主要考查数句子以及文章结构梳理。
数句子,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句号、感叹号、问号的数量。“原野热闹非凡。”“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挺拔的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像是在乐呵呵地演唱。”“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故一共3句话。
自然段围绕第一句话“原野热闹非凡”来写,依次介绍了大豆、高粱、榛树叶子等事物。
这种结构写法也称之为:总分结构。
17.本题主要考查文章内容的梳理及概括。
第二自然段主要描写北大荒秋天的景色描写,依次写了天空与小河。
第三、四自然段主要描写北大荒原野上的丰收场景。
通过这一系列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北大荒的热爱之情。
18.例文:
放风筝
__月__日 星期__ 天气___
今天是周末,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我满怀希望地跟着爸爸妈妈拿着风筝向人民公园走去。
哇!路上的人几乎都拿着风筝。看来大家都要体验―把放风筝的乐趣了。小朋友们拿的风筝也是各种各样。有飞机风筝、有蝴蝶风筝、还有龙头蜈蚣。
“到了,到了!”我大喊到。我看了看天空,天空中五彩缤纷、万紫千红。各种风筝在天空中自由的飞翔。我赶忙拿出凤凰风筝,叫上爸爸,我让他双手托着风筝,我拿着线轴,随时准备放。妈妈在旁边给我俩拍照。
我和爸爸跑起来,爸爸把风筝往空中一抛,我飞快地向东跑去,只见风筝飞了起来。可是过了一分钟,突然没了风。我的风筝从空中一头栽了下来,好像在说:“笨蛋,没有了风,我能在空中停着吗?”可我并没有泄气,经过我和爸爸不懈地努力,我的风筝终于飞上了蓝天。
最后,我带着愉快的心情踏上了回家的路。以后,我还要常来放风筝,体验放风筝的真正乐趣。
【详解】本题考查了常见应用文的写作。
首先要看清题目要求写什么:日记;接着在头脑里回顾一下日记的写作格式;然后结合题目要求,写一篇日记。
日记的格式:
首先:你可以给日记取个标题!
其次:在第一行写上你写作日记时的时间,天气,星期几或者再加上个心情!
然后:在第二行就可以开始写作正文了。
正文:回忆一天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想,把自己觉得最有意义的一件事记录下来。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