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导学案(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导学案(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9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8-18 21:43: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课标·定位 核心·导学
1.了解人类居住条件的变迁及各地民居的差异及其特征(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2.了解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形成的原因及影响(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1.了解“两个特征”:统一性和多样性 2.理解“三个因素”:自然环境、经济水平和文化习俗 3.注意“五大中心”:两河流域、古代埃及、古代中国、古代希腊罗马和美洲
学习任务1 村落、集镇和城市
【活动1】阅读教材第一目,了解古代村落的形成
1.居住形式的演变:从穴居、巢居、半穴居到地面筑屋。
2.村落的出现
原因 农业出现以后,人们筑屋定居,形成具有相当数量和规模的聚居点——村落
表现 最早出现在两河流域。世界其他地区,如埃及的尼罗河流域、印度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等也存在大量的原始村落遗址
历史 意义 村落建有住宅、仓廪、地窖和公共活动场所等,为人们的定居、繁衍和防卫提供了条件和保障,也为人们进行集体活动提供了便利
[教材开发]
阅读教材“史料阅读”——“《周易·系辞下》”和“《墨子·辞过》”,从史料中可以看出我国上古时期居住形式发生了怎样的演变
提示:从穴居到筑宫室。
【活动2】阅读教材第二目,掌握古代集镇的出现和中国古代的集镇
1.集镇的形成
(1)原因:集镇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兴起。
(2)过程
雏形 原始社会末期,手工业与农业分离,手工业者开始在便于交换的地方集聚,形成了古代集镇的雏形
形成 ①商人的出现使手工业者聚居的地方迅速繁荣,逐渐成为一定地域内的经济中心 ②商人和手工业者为了保护其财富和人身安全,在聚居的地方筑垒设防,形成集镇
2.中国古代的集镇
(1)原因:镇主要是为军事目的而设的。
(2)概况
两宋时期 工商业者经营及定居的集镇发展起来
元朝 漕运和海运发达,运河沿岸兴起很多工商业集镇
明清时期 集镇进一步发展并出现专业分工
[概念释意]集镇
集镇是乡村与城市之间的过渡型居民点,产生于商品交换开始发展的商周时期。集镇的形成和发展多与集市有关。
[图解历史]集镇的出现
【活动3】阅读教材第三目,梳理古代城市的产生和东西方城市的不同
1.早期城市的产生
(1)产生:约公元前3500-前3100年,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生活的地区形成了一些居民中心,几个较大的居民中心结成城市。
(2)功能:是一定区域内政治权力、军事防御、经济活动、宗教祭祀的中心场所。
2.中国古代的城市
(1)布局:主要分为宫殿区、手工业区和商业区、居民区。
(2)演变
商朝 城市已初具规模,统治者的宫殿和宗庙位于城市的中心
周朝 ①营建城市形成制度 ②周朝城邑大致分为三等,天子王城、诸侯都邑、卿大夫的采邑,各有定制
3.西方古代城市
(1)代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城市。
(2)表现
古希腊 城市布局中已反映出行政、防御、宗教和商业的功能
古罗马 城市的道路系统和供水排水系统,成为后来西方城市建设的标准
欧洲中古时期 出现了一些以手工业者和商人为核心的新型城市和城镇
[概念释意]城市
是“城”与“市”的组合词。“城”主要是为了防卫,并且用城墙等围起来的地域;“市”则是指进行交易的场所。城市的出现,是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标志,也是人类群居生活的高级形式。
学习任务2 世界各地的民居
【活动1】阅读教材第四目第一至三自然段,了解影响民居不同的因素和古代两河流域、古埃及民居的相关史实
1.影响因素:(1)民居的建造体现了居住地的自然环境;(2)反映了当地的社会经济水平与文化习俗。
2.两河流域的民居
自然环境 雨水稀少,没有森林,缺乏木材
建筑材料 用黏土和芦苇混合制成的土坯建造房屋,用木材作支撑屋顶的栋梁
建筑结构 结构都是由前庭、前室、主室构成
3.古埃及的民居
建筑材料 (1)大多数房屋用泥和木材修建 (2)用椰子叶铺成屋顶,具有防晒保温功能
建筑结构 庭院是家庭活动的场所,院落的周围有柱廊
[教材开发]
观察教材“古代两河流域民居复原图”和“古埃及民居平面示意图”,影响两图中民居不同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提示:经济发展水平、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习俗。
【活动2】阅读教材第四目第四自然段,概括中国古代民居的相关史实
1.远古时期
巢居 多营建于南方,后世发展为干栏式民居
穴居 多营建于北方,后来逐渐升至地面,形成地上建筑
2.先秦以来
设计理念 遵循严格的等级观念和长幼有序的礼仪制度
布局 讲求对称,主次分明,院落有序
结构 木构抬梁结构
3.明清时期
建筑结构 明朝时,砖木结构的民居建筑开始普及
民居类型 北方的窑洞、四合院,南方的徽派民居、福建土楼等
[教材开发]
阅读教材“史料阅读”——“《孟子·滕文公下》”,史料体现了我国远古的民居主要有哪些
提示:巢居和穴居。
【活动3】阅读教材第四目第五至七自然段,掌握古代希腊罗马民居和古代美洲民居的相关史实
1.古代希腊罗马的民居
(1)古希腊民居:带有列柱围廊的中庭是民居的核心。中庭左右是小房间和陈放家史、祖先塑像的凹室,与入口相对的是正屋。古罗马后期的建筑在此基础上扩建了更多房间和列柱庭院。
(2)古罗马住宅:
①建筑材料:以木、石、砖为主要材料,后来混凝土逐渐得到普及。
②建筑特色:混凝土、拱券和希腊柱式相结合,成为古罗马建筑最主要的特征。
③民居形式:3世纪,为了缓解人口剧增造成的住房紧缺,古罗马出现集体住宅。4世纪时,罗马城中有近4.6万栋民居,大部分是这种复合式公寓。
2.古代美洲的民居
北美大平原 过着游猎生活,住在圆锥形的帐篷中
亚马孙雨林 住在圆形的公共居所中,屋内不分隔间;每个家庭有自己的区域
[教材开发]
阅读教材“史料阅读”——“《拉丁铭文集》”和“古罗马高层住宅模型”图,思考古罗马出现高层住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人口的增加导致住房的紧缺。
主题一 古代村落、集镇和城市
【体系构建】
【史料探究】
1.问题探史——古代的村落
史料 如图为西安半坡遗址古村落房屋复原图。半坡遗址的房屋有圆形,也有方形,房屋一半在地下,一半在地上,是一种土木合筑的建筑。每间房屋的面积多在二十平方米左右。房屋周围的墙壁下部是用坑壁作墙基,上部是用草拌泥筑成的。墙壁中间立有木柱支撑屋顶。屋顶用排列整齐的木椽架起来,外表盖着拌泥的草,以便抵御风雨。
[研讨交流]半坡遗址的房屋属于何种建筑 为什么采用“一半在地下,一半在地上”的样式 (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破法]抓住关键信息“一半在地下,一半在地上,是一种土木合筑的建筑”来概括建筑类型。原因可考虑其自然因素与安全因素。
[成果展示]
半穴居、土木合筑式建筑。冬暖夏凉而且能抵御野兽的侵袭。
2.史料证史——古代的集镇
史料 明朝中后期,随着江南经济的发展,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市镇逐渐兴起,到万历以后,其市镇总数不下200个,其中规模大、功能全的市镇至少有160个。在每个市镇的周围,都有密集的从事小商品生产的作坊和初级集市环绕,这些市镇作为商品集镇,形成一个以水路舟行为基本交通脉络的网状结构。
——摘编自齐涛主编《中国古代经济史》
[研讨交流]根据史料,概括明朝集镇发展出现的新气象。其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破法]抓住关键信息:新气象据信息“市镇逐渐兴起”“形成……网状结构”进行归纳。原因据信息“江南经济的发展”“交通便利”进行归纳。
[成果展示]
新气象:出现数量多、分布密集的商业市镇;形成城镇网络。原因:江南经济的发展;水陆交通便利。
【链接学术前沿】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织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丝织巨镇盛泽镇,本是青草滩上的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因“丝绸之利日扩”,到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南京“织机逾百张”,繁阜喧盛。
——摘编自鲍成志
《近代中国交通变迁与城市兴衰研究》
[观点解读]史料说明明清时期专业性集镇兴起,手工业和商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3. 史家明史——古代的城市
史料
[研讨交流]观察分析史料中的两幅城市平面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雅典城和长安城布局有何不同。(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破法]抓住关键信息:不同点结合城市中各个建筑物的用途、属性及空间位置特征进行分析。
[成果展示]
雅典:不追求对称平衡,公共空间较大,私人空间较小。长安:布局工整,体现了强烈的皇权色彩。
【史论阐释】
一、影响村落发展的因素
1.农业因素:村落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农业的产生与发展,伴随着农业发展,定居村落逐渐形成。
2.自然环境:村落的功能之一是防卫,因而地理环境对村落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尤其伴随着农业的产生,适宜耕作的、交通便利的地区更利于形成村落。自然因素对于传统村落形成的影响较大,包括地理气候、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等。
3.社会因素:村落是一个完善的社会组织系统,它主要是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们居住、生活、繁衍的场所和进行生产、社会活动的基础,宗族制度、文化习俗和政治权力对村落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二、影响城市形成的主要因素
1.自然因素
(1)地形:城市大多建在平原,平原是城市兴起的理想场所。平原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有利于农耕和城镇建设。
(2)气候:城市多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沿海地带,较凉爽的高原及山区的河谷盆地,气温适宜,降水适中。
(3)河流:河流干支流的交汇处、河口及河流两岸城市众多。河流具有提供水源、军事防卫和交通运输的功能,对城市选址具有深远影响。
(4)自然资源:城市分布在靠近矿产资源丰富的地方。工业革命后为发展采矿业和矿产品加工业,在矿产地附近形成工业城市。
2.社会因素
(1)交通:公路、铁路干线或濒临海洋、临近海港的地区是客流、货流必经之地,是对外联系的便捷地带,这些地区交通便利,经济条件优越,有利于城市兴起。
(2)政治、军事、宗教:为举行宗教活动、完成军事任务或分散大城市职能、带动内陆地区的建设和发展,部分城市兴起。
古代中西方城市的不同及原因
项目 古代西欧城市 古代中国城市
布局或功能 依据地形;道路系统和供水排水系统;突出商业和娱乐,以“市”为主 严格礼制(等级),规范有序;功能分区;突出政治功能,以“城”为主
发展特点 中世纪城市长期自治 君主专制管辖,没有自治
成因 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城市有一定自治权 自然经济发展的产物;君主专制下城市无自治权
点拨 中西方城市都是在村落、集镇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都在商品经济发展推动下而发展的。
主题二 世界各地的民居
【体系构建】
【史料探究】
1.问题探史——古代居住方式的演变及原因
史料一 人类最初以狩猎为生,在洞穴中他们很安全。当冰川撤回到北方时,气候变得温暖潮湿,植物生长,阳光让人们走出洞门。同时,冰河消融让其他地区的肥沃土壤得以显露,大批畜群也随之而去,离开人类居住的平原——这意味着狩猎不再是可靠的食物来源。大约是在1万年前,农业定居地诞生了,定居也意味着房屋。
——摘编自[英]斯蒂芬·加得纳《人类的居所:
房屋的起源和演变》
史料二 (明朝)洪武二十六年定制官员营造房屋……一品二品厅堂五间九架……庶民庐舍定制不过三间五架,不许用斗拱饰彩色。
——摘编自刘致平等《中国居住建筑简史:城市、
住宅、园林》
[研讨交流]史料一反映人类居住场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根据史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分析影响古代人类住所演变的历史因素。(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破法]抓住关键信息“洞穴”“阳光让人们走出洞门”“农业定居地诞生了”“庶民庐舍定制不过三间五架,不许用斗拱饰彩色”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成果展示]
变化:从穴居到定居。
因素:自然环境的变化;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原始农业生产出现);维护等级秩序,巩固统治的需要;居住观念的变化。
2.史料证史——中西方民居的比较
史料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古代中西方建筑各具特色。
福建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集居住和防御功能为一体的山区人居建筑,体现了聚族而居这一根深蒂固的中原儒家传统观念。
帕特农神庙是多利安柱式的典型建筑,雄壮的柱身从台面上拔地而起,朴素挺拔,力透着男性体态的刚劲雄健之美。
[研讨交流]根据史料,归纳福建土楼和古希腊建筑各自的特点。并分析产生这些特点的原因。(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破法]抓住关键信息:由画线部分信息结合古代中国、古代希腊的经济、政治和思想分析其特点和原因。
[成果展示]
特点:福建土楼圆形封闭结构;双重功能;聚族而居。古希腊柱式开放结构;追求人体美与和谐。 原因:中国小农经济是根源;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儒家思想影响。古希腊工商业发达;民主政治发展;人文精神的影响。
【链接学术前沿】
中国传统民居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基本上均采取以庭院为核心的内向性布局,且虽经几千年沿袭发展,却恒久未变。庭院空间得到如此器重,显然是与中国特有的传统风俗和更深的文化底蕴分不开的。实质上中国建筑中的传统院落空间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其中所蕴含的丰富的生态思想在中国民居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摘编自石开琴《浅析中国古代民居的
建筑结构的特点》
[观点解读]史料说明中国古代民居的布局受到古代中国政治、经济和思想的影响。
【史论阐释】
一、世界各地民居的特色
1.重视环境、风水、落位,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地处朝阳地段,是全世界乡土地方性民居的建筑特色。
2.世界各地人类的房屋多是以天然材料修建的,天然材料的运用构成地方性民居的主要特征。
3.乡土民居还反映当地居民的文化习俗,并融于地方性的自然生态环境之中,民居的地域性特征表现出民族、文化、传统和社会习俗等诸多要素。
【深化点拨】影响民居的因素主要有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习俗、国家制度和政策等。二、中国古代民居的特点
1.中国古代的民居绝大多数是因地而建、因势而成,中国古代的民居具有鲜明的地域和民族特点。
2.中国古代的民居深受儒家封建礼制思想的影响。
3.中国古代的民居反映出各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习性。
4.中国古代民居建筑文化有着丰富深远的文化哲理(重情知礼、以人为本、天人合一)。
【题组1】村落的产生
1.“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这表明远古人类的主要居住形式是 (  )
A.村落 B.穴居 C.城市 D.集镇
【解析】选B。据题干“陵阜而居,穴而处”可知远古人类主要的居住形式是穴居,故选B。材料与村落、城市和集镇无关,排除A、C、D。
2.(2024·石家庄高二检测)“民耕田之……稍筑室宅,遂成聚落。”这说明村落的形成得益于 (  )
A.国家的出现 B.农业的产生
C.人口的增加 D.自然的馈赠
【解析】选B。据题干材料“民耕田之”可知村落的形成得益于农业的产生,故选B。材料与国家的出现、人口的增加和自然的馈赠无关,排除A、C、D。
【深化点拨】村落是具有相当数量和规模的聚居点,为人类提供了比较稳定、安全的生活环境。
【题组2】集镇的出现
3.北魏至隋唐时期,大量的镇都设在要冲之区,设险防守。这说明这些镇的主要功能是 (  )
A.经济功能 B.军事功能
C.文化功能 D.政治功能
【解析】选B。根据材料可知,北魏至隋唐时期,镇的主要作用是设险防守,镇的功能以军事功能为主,B正确;A、C、D与材料不符,排除。
4.(2024·洛阳高二检测)明清时期,干窑镇“民多业陶”,盛泽镇丝织业兴盛。材料反映出江浙地区(  )
A.私营作坊占主导地位
B.集镇发展呈现专业化
C.已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D.出现了多个商业中心
【解析】选B。据材料信息可知,一些市镇专营制陶和丝织,说明当地出现专业化的集镇,故选B。据材料不能得出私营作坊占据主导,排除A;材料无法证明江浙地区已经成为全国经济重心,排除C;材料中专营制陶、丝织等的集镇并不是商业中心,排除D。
【题组3】城市的产生
5.如图是某同学游览天安门广场附近景点后绘制的简图,图片体现明清时期北京城规划观念是 (  )
A.左昭右穆 B.前朝后市
C.左祖右社 D.等级森严
【解析】选C。从图中“社稷坛”“太庙”的位置可以看出明清时期城市规划观念是左祖右社,故选C。左昭右穆是墓地或神主的辈次排列,排除A;前朝后市和等级森严图片内容没有体现,排除B、D。
【补偿训练】
明清时期,中国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城市,这反映了这一时期 (  )
A.经济重心南移 B.民族交往频繁
C.商品经济活跃 D.皇权高度集中
【解析】选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受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明清时期,中国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城市,C正确;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就已经完成,排除A;材料与民族之间的交往及皇权高度集中无关,排除B、D。
6.古罗马城的营建模式,成为后来西方城市建设的标准,主要是因为它 (  )
A.建有城市行政管理中心与商业中心
B.具有军事防御功能
C.建有神庙等宗教设施
D.建有完备道路系统和供水排水系统
【解析】选D。由材料及所学可知古罗马城的营建模式建有完备的道路系统和供水排水系统,成为后来西方城市建设的标准,故选D。A、B、C都不是主要原因,排除。
【题组4】世界各地的民居
7.观察下面原始社会房屋结构复原图,造成左图和右图房屋结构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
A.生产工具 B.生产方式
C.人文环境 D.自然环境
【解析】选D。左图是半地穴式房屋,右图是干栏式房屋,北方寒冷干燥,适合住半地穴式房屋;南方降雨较多,适合住干栏式房屋。所以造成左图和右图房屋结构不同的主要因素是自然环境,故选D。材料未涉及生产工具与房屋建造的必然关系,排除A;生产方式和人文环境不是造成两者不同的主要原因,排除B、C。
8.(2024·许昌高二检测)中国古代四合院严格遵循“北屋为尊,两厢次之”的序列。这反映的理念是 (  )
A.家国同构 B.尊长崇礼
C.敬天保民 D.和而不同
【解析】选B。中国古代四合院严格遵循“北屋为尊,两厢次之”的序列,体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尊长崇礼理念,故选B。家国同构、敬天保民、和而不同,与材料中描述的信息不符,排除A、C、D。
9.(2024·海口高二检测)“肥水不流外人田”“各人自扫门前雪”,体现了中国传统居住环境的 (  )
A.等级性 B.落后性
C.开放性 D.封闭性
【解析】选D。“肥水不流外人田”“各人自扫门前雪”体现了中国古代民居的封闭内向的特点,故选D。俗语中看不出等级的差别,排除A;材料不能体现出落后性,排除B;材料体现的是封闭性并不是开放性,C与材料主旨矛盾,排除。
10.民居反映了当地的社会经济水平与文化习俗。下列各项中属于古罗马民居的是 (  )
【解析】选B。古罗马建筑一般以厚实的砖石墙、半圆形拱券、逐层挑出的门框装饰和交叉拱顶结构为主要特点,故选B。A是窑洞,排除;C明显与古罗马建筑风格不符,排除;D是印第安人的房屋建筑风格,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