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第10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文档属性

名称 2016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第10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1-12 14:48: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10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知道赫鲁晓夫时期的改革,戈尔巴乔夫时期的改革,八一九事件,苏联的解体。
2.通过历史与现实的比较分析,认识到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是曲折的。
3.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
二、重点难点:
1、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八一九事件。
2、评价苏联的改革。
三、自主预习:
1.自读课文。
2.结合学生用书“自主学习”,在书中找到答案。
四、合作探究
探究一 如何认识赫鲁晓夫的改革?(分层探究)
【小组讨论】[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赫鲁晓夫在经济领域采取了哪些措施?
2.赫鲁晓夫在政治领域是如何改革的?
3.如何看待赫鲁晓夫的改革?
【归纳总结】
1.在经济领域,主要是对经济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在工业方面,精简中央管理机构;扩大加盟共和国的精简管理权和企业厂长的经营权。在农业方面,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降低交售定额;改组农业拖拉机站;扩大农业企业的自主权;大面积开垦荒地,大力推广种植玉米。
2.在政治领域,批判个人崇拜;平反冤假错案;允许揭露斯大林时期社会阴暗面的文学作品公开发表。
3.赫鲁晓夫的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未根本上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进入60年代,改革带来的各种矛盾日益突出。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探究二 如果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也许还会存在下去。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21世纪教育网
【归纳总结】这种说法不对。即使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最终也会解体,“八一九事件”虽以维护苏联为初衷,却直接导致苏联解体,成了苏联加速瓦解的催化剂。苏联最终解体是种种复杂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无法改变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严重的经济危机;社会动荡不安;否定历史,反马克思主义的各种思潮泛滥;右翼势力和民族分离主义思潮的乘机抬头,社会矛盾、民族矛盾的急剧激化;西方势力的影响等。21教育网
探究三 你认为苏联解体的原因有哪些?
【归纳总结】戈尔巴乔夫推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和“国际政治新思维”是苏联解体最直接的原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是苏联解体的深层的社会历史原因。高度集中且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苏联经济发展和政治民主的实现,致使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不到充分发挥;西方国家的干预、压力和“和平演变”战略,也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外部原因。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五、总结梳理
第10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时间:20世纪五六十年代
赫鲁晓 内容:主要针对斯大林时期存在的一些弊端,采取了一些经济、政治改革措施。
夫改革 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未根本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
经济体制。
内容:经济、政治改革
戈尔巴乔 经济:没有取得成功
夫改革 结果 政治: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国家权力分散;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
的趋势加强。
21世纪教育网
过程:1991年8月19日,“国家紧急委员会”发动政变。
苏联 八一九 影响:戈尔巴乔夫实际上失去领导国家的威望和能力;俄罗斯领导人21世纪教育网
解体 事件 叶利钦控制了全局。
解体:1991年底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