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习衔接】第三单元观察物体(讲义)-2024-2025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讲练测(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预习衔接】第三单元观察物体(讲义)-2024-2025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讲练测(北师大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72.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8-19 07:04: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观察物体
(知识梳理+例题精讲+专项练习)
知识梳理
1、观察物体一般从正面、上面、左面或右面来观察.
2、同样高度的物体,在同一光源的照射下,离光源越近,这个物体的影子就越短;离光源越远,这个物体的影子就越长.
3、观察范围随观察点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观察点的位置越高,观察到的范围越广(大);观察点的位置越低,观察到的范围越窄(小); 观察点的位置越远,观察到的范围越广(大);观察点的位置越近,观察到的范围越窄(小).
4、确定观察的范围:
1)先找到观察点、障碍点;
2)连接观察点和障碍点后确定观察的范围.
5、看不到的地方称作盲区.
例题精讲
例题一.哪个几何体是符合要求的?在对的括号里打“√”。
(1)
从正面看 从上面看

( ) ( ) ( )
(2)
从左面看 从正面看

( ) ( ) ( )
【分析】(1)从上面看可得立体图形中第一排有一个小正方体,而第二排从上面看应有三个小正方体,第二、三个符合条件;从正面看第一、二个符合条件,所以选第二个。
(2)从左面看可得立体图形中第二排有一个小正方体,而第一排从正面看应有三个小正方体,综合题中的三个选项,只有第二个图形符合条件,则选第二个图形。
【详解】据以上分析,可得:
(1)
( ) ( √ ) ( )
(2)
( ) ( √ ) (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观察三视图,解答时根据所已知的部分视图还原立体图形。
例题二.小丽能看到甲楼上的A点吗?能看到甲楼上的B点吗?请你作图说明.
【分析】小丽看到的甲楼范围取决于小丽离乙楼的距离,距离越近看到甲楼上面的范围就越少,反之距离越远看到的甲楼范围就越多;
甲楼B点与乙楼楼顶平行,小丽看不到B点;
甲楼A点距离高于乙楼,据此解答。
【详解】作图如下:;
根据分析和作图,小丽能看到甲楼上的A点,不能看到甲楼上的B点。
【点睛】主要考查距离物体远近所能看到的物体大小,多观察即可。
例题三.宁宁用几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摆成了一个物体,从前面、上面看到的图形都,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摆成这个物体最少需要多少个小正方体?
【分析】根据从上面、前面和左面看到的形状可知,该几何体由6个小正方体拼成,下层4个呈“田”字排列,上层有2个。
【详解】如图:
从前面、上面看到的图形都是,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是,摆成这个物体需要6个小正方体。
答:摆成这个物体至少需要6个小正方体。
【点睛】本题是考查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关键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专项训练
一、选择题
1.一个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这个立体图形可能是( )。
A. B.
C. D.
2.某个几何体从正面看(正视图),从侧面看(侧视图)如下:
下面的几个几何体中,(  )搭得正确。
A. B. C. D.
3.地面上有一个路灯,位置A离路灯3米,位置B离这个路灯5米.晚上淘气站在位置A的影长和站在位置B的影长相比(  )
A.在A处影子长些 B.在B处影子长些 C.一样长 D.无法确定
4.用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从右面看到的形状是( )。
A. B. C. D.
5.如图,工人师傅在维修院子外面的路灯。当他在位置( )时能看到院内的小树。
A.① B.② C.③ D.④
6.小明看到的是( )图。
A.① B.②
C.③
二、填空题
7.观察物体时,离得越远看到景物的范围越( ),看到的物体越( ),越模糊;离得越近看到景物的范围越( ),看到的物体越( ),越清晰.
8.小明站在路灯下,他离路灯越远,他的影子就越( )。
9.奇思用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搭成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上面、左面观察这个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如图。这个立体图形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10.如图,有三对正方体①、②、③,可能为同一正方体的是( )。
11.
 ①      ②       ③       ④       ⑤
(1)上面的立体图形中,从上面看是的是( )。
(2)从正面看是的是( ),从正面看是的是( )。
12.观察,从它的上面看到的是( )形.
13.在黑夜里,当我们走近路灯时,我们的影子会越来越( )。
14.下面各立体图形中,从左面看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填序号)
15.下图是在空中看到的一个小院,房子西北方向有一棵树和一张石桌,东北方向有一棵树,房后有一棵树,门前有一条小路。下面三幅画面分别是站在①、②、③哪个位置看到的?在括号里填上对应的序号。
( ) ( ) ( )
16.观察的范围随着观察点的变化而改变,观察点越高,观察的范围越( ),观察点越低,观察的范围越( )。
17.黑夜里,人走近路灯时,人的影子会变( ),远离路灯时,人的影子会变( )。
18.笑笑乘坐热气球,在热气球从起飞到离地面150米的过程中,她看到下面三幅图的先后顺序是( )。
三、判断题
19.从同一个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所看到的形状都不同。( )
20.从不同的方向看一个物体,看到的图形肯定不是一样的。( )
21.晚上,人越靠近路灯,人的影子越大。( )
22.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到的形状,只能摆出一种立体图形。( )
23.同一人,离路灯越近,他的影子就越短,离路灯越远,他的影子就越长。( )
四、作图题
24.画出从不同方向观察下面的立体图形看到的形状.
五、解答题
25.夜晚在台灯前立一枝铅笔,观察铅笔的影子的大小。当铅笔慢慢远离台灯时,铅笔的影子发生怎样的变化?
26.如下图,李老师在楼上A点向院外张望,这时小青骑车到了院墙外B点。李老师( )看到小青(填能或不能),画图说明。
27.以灯塔为观测点。
(1)轮船A在灯塔( )偏( )( )方向( )千米处。
(2)轮船B在灯塔南偏东方向160千米处,在图中表示出轮船B的位置。
28.小东按箭头方向从房子前走过,看到房子先后顺序是怎样的?
29.一个正方体纸盒,每相对两个面的数字和是12,下面是这个纸盒的展开图,请在各个面上填上适当的数字.
30.路灯下,一根木杆与它的影子的长度相等,都是2m.量得木杆与路灯相距3m,路灯有多高?(灯泡的大小忽略不计)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数学学科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数学学科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C
【分析】根据所给图形,分别从上面和左面观察,找到符合题意的立体图形即可。
【详解】A.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 ,原题不符合题意;
B.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原题不符合题意;
C.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这个立体图形可能是;
D.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原题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从不同方位观察物体,关键是根据从不同方位观察到的形状,结合题意解答即可。
2.C
3.B
【分析】根据同一物体距离光源近影子短,距离光源远影子长即可解答.
【详解】地面上有一个路灯,位置A离路灯3米,位置B离这个路灯5米.晚上淘气站在位置A的影长和站在位置B的影长相比在B处的影子长些.
故选B.
4.A
【分析】根据从正面看到的形状,可以知道从正面看是由3个小正方体组成的;通过上面看到的形状知道3个小正方体中间的那个小正方体里面还有一个小正方体,即从侧面看是两个小正方体,因为多出来的小正方体不是在中间三个小正方体的上面,所以不是D,由此即可判断答案。
【详解】第一排有3个小正方体,从上面看三个小正方体中间的小正方体的上面还有一个,
即右面看到的形状是
故答案为:A。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从正面,上面看到的图形,确定这个立体图形的形状,然后再选择出右面看的形状。
5.D
【分析】因为光线沿直线传播,遇到障碍物视线就会受阻。据此如图所示,过①、②、③、④点分别和院墙顶部做一条直线,小树在直线和地面夹的锐角外的,就在工人师傅视线范围内,据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可知,工人师傅在维修院子外面的路灯,当他在位置④时能看到院内的小树。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考查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6.B
【分析】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通常看到的情况是不同的,小明在瓶子的前面,正对倒着瓶子的底部,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小明在瓶子的前面,正对倒着瓶子的底部,看到的是②图。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考查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解题的关键是要看准位置关系。
7. 大 小 小 大
8.长
【分析】小明身高不变,路灯高度不变,用线段表示路灯、小明、影子,画出图示可直接判断影子的变化。
【详解】如图:
观察图示可知,小明离路灯越远,他的影子越长。
【点睛】物体离光源越近影子越短,离光源越远,影子越长。
9.4
【分析】根据立体图形的三视图可知,这个立体图形有两层,第一层有2个小立方体,第二层有2个小立方体,与第一层对齐,每个小立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厘米,根据小立方体的个数,确定立体图形的体积。
【详解】(2+2)×1=4(立方厘米)
这个立体图形的体积是4立方厘米。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根据三视图,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10.③
【分析】根据图可知,我们看到的是三个相邻的面,在上面标上字母后每个字母的相对位置是不会变的,所以我们可以按一定的顺序(顺时针或逆时针)去观察,如果顺序相同则可能是同一个正方体,如果顺序不同则一定不是同一个正方体。
【详解】此题意知,看到的是三个相邻的面,按顺时针顺序去观察,①和②这两对正方体的顺序都不一样,只有③的顺序是一样的,所以③的一对正方体可能为同一个正方体。
【点睛】此题关键是确定一个顺序去观察。
11. ① ③ ④
【分析】从上面看立体图形,依次是,,,,;
从正面看立体图形,依次是,,,,。据此解答。
【详解】(1)上面的立体图形中,从上面看是的是①。
(2)从正面看是的是③,从正面看是的是④。
【点睛】本题考查根据三视图确定立体图形,运用空间想象力是解题的关键。
12.圆
13.短
14.③
【分析】分别画出从左面看到的形状,结合题干选择即可。
【详解】①②④从左面到的形状是
③从左面到的形状
所以从左面看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③。
【点睛】本题是考查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关键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15. ③ ① ②
【分析】根据空中看到的图片可知,房子西北方向有一棵树和一张石桌,东北方向有一棵树,房后有一棵树,门前有一条小路。②这个位置,能看见门前的小路,并且能看见2棵树,所以②是从房子正面看的,也就是第三幅图;从①这个位置,能看见房子的后面,并且此时有一棵树,树的位置从①的角度看出去应该在房子的左侧,所以从①这个位置看到的是第二幅图;③这个位置,能看见一棵树,并且该树的位置从③看出去,应该在房子的右边,同时从③看出去能看到门前小路,所以是第一幅图。
【详解】由分析可得:
【点睛】本题考查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读懂题意,根据看到的事物的位置关系即可解答。
16. 大 小
【详解】由生活实际可知,观察的范围随着观察点的变化而改变,观察点越高,观察的范围越大,观察点越低,观察的范围越小。
17. 短 长
18.③②①
【分析】观察图形可知,笑笑看到的画面,应该是从离笑笑最近的地方开始,由近及远,从下到上,排顺序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知,笑笑看到下面三幅图的先后顺序是③②①。
【点睛】此题考查了观察图形,注意笑笑的位置变化。
19.×
【分析】一般情况下,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但是个别图形如:长方体的侧面和圆柱体侧面,观察到的图形却是相同的,是长方形,因此得解。
【详解】由分析可知:一般情况下,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但是对于长方体侧面和圆柱体侧面,观察到的图形却是相同的,是长方形;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熟悉各种物体形状。
20.×
【分析】对于一般的物体,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但有特殊情况,如果这个物体是正方体,那么从正面、侧面和上面看到的都是一个正方形,即看到的形状一样;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当这个物体是一个正方体或球体,那么从正面、侧面和上面看到的形状都一样,所以从不同的方向看一个物体,看到的图形肯定不是一样的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解答此题的关键:根据题意,找出反例,进行分析,进而得出结论。
21.×
【分析】
通过上图可知:晚上,人越靠近路灯,人的影子越小;反之,人离路灯越远,则影子越长。据此解答。
【详解】
由图知:晚上,人越靠近路灯,人的影子越小。故原题说法错误。
【点睛】通过画图,可以帮助我们快速直观的理解路灯下人的影子长短的问题。
22.×
【分析】一个物体是由很多面构成的,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到的形状,只能是从它的三个不同方向看到的,不能反映它的全貌,所以反之,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到的形状,不能确定只能摆出一种立体图形。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一个物体是由很多面构成的,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到的形状,不能反映它的全貌,所以不能确定只能摆出一种立体图形,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是考查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3.√
【分析】如图:
同一个人,他的高度不变,离路灯越近,他的影子就越短,离路灯越远,他的影子就越长,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知:同一人,离路灯越近,他的影子就越短,离路灯越远,他的影子就越长,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重点考查观察的范围,通过图形能够更直观判断。
24.
25.变长
【分析】根据“同样高的物体离光源越近,影子就越短;离光源越远,影子就越长”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因为台灯位置和高度不变,铅笔的高度也不变,所以当铅笔慢慢远离台灯时,铅笔的影子会变长。
【点睛】此题应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及经验进行解答即可。
26.不能;图见详解
【分析】人的视线是一条直线,当视线沿墙的最高点射出后,眼睛与墙的顶点成一条直线,直线与底面的交点就是他看到的离墙最近的点,由此,连接A点与墙的顶点的直线,与底面相交的交点,就是看到的离墙最近的地方,由于小青在李老师的视线之外,所以李老师不能看到小青。据此画图解答。
【详解】
根据图示,李老师在楼上A点向院外张望,这时小青骑车到了院墙外B点。李老师不能看到小青。
【点睛】视线与墙的顶点成一条直线时,看到的距离最短,即离墙最近。
27.(1)西;北;30;120
(2)图见详解
【分析】(1)以灯塔为观测点,1厘米表示40千米,则轮船A与灯塔的实际距离为40×3=120千米,结合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以及夹角度数,写出轮船A的位置即可。
(2)以灯塔为观测点,1厘米表示40千米,则160千米的图上距离是4厘米,结合方向和夹角度数找出轮船B的位置画图即可。
【详解】(1)轮船A在灯塔西偏北30°方向120千米处。
(2)作图如下:
【点睛】此题考查了根据方向角度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找准观测点认真解答即可。
28.②③①
29.
30.3+2=5(m) 答:路灯有5m高.
【详解】木杆与它的影子的长度相等,说明木杆、路灯下木杆的影子与灯光形成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分别是木杆和木杆的影子.同样,路灯、灯光与木杆的影子的右端点与路灯之间的线段形成的也是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3+2=5(m)是木杆的影子的右端点与路灯的距离,也就是路灯的高.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