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第14课 冷战中的对峙

文档属性

名称 2016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第14课 冷战中的对峙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1-12 14:51: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4课 冷战中的对峙
一、学习目标:
1.记住冷战政策的含义,冷战政策的具体表现,两极格局的形成,掌握美苏争霸的典型事件。
2.了解美苏争霸的不同阶段及特点。
3.重点记住美国冷战政策的含义和具体表现,美苏争霸的实质。
二、重点难点:
1.美国的“冷战”政策及其表现。2.如何理解美苏争霸中三个阶段中双方互有攻守是取决于国家的实力和彼此的关系。
三、自主预习
1.自读课文。
2.结合学生用书“自主学习”,在书中找到答案。
四、合作探究
探究一 冷战政策
活动一: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一段。
[小组讨论]:什么是“冷战”政策?
[归纳]二战以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直接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和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
活动二:多媒体演示并引导学生看《二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图,回忆二战后在欧洲、亚洲建立的人民民主国家。
[小组讨论]:为什么它们要“遏制共产主义”? “冷战”政策的本质是什么?
[归纳]美英等帝国主义国家害怕共产主义影 ( http: / / www.21cnjy.com )响扩大,以军事包围、经济封锁、政治颠覆等一系列手段,极力遏制共产主义。所以,“冷战”政策的本质是“遏制”共产主义和干涉别国内政。
活动三:(多媒体演示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最先发出冷战信号的是以反共著称的英国首相丘吉尔。他在1946年访问美国时在富尔敦发表的题为《和平砥柱》的演讲中,以“铁幕”一词公开把矛头指向苏联,声称苏联威胁了欧洲的安全、和平,鼓吹美英联盟对抗苏联,揭开了战后冷战的序幕。接着,美国有步骤地抛出了一个个冷战措施。
[小组讨论]:冷战政策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表现有哪些?
[归纳] 标志是 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表现:(1)政治:杜鲁门主义——标志冷战的开始
(2)经济:马歇尔计划——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联盟形成,美国控制了西欧
(3)军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标志资本主义阵营的形成
探究二 美苏争霸
活动:多媒体展示美苏争霸三个时期代表事例图片:赫鲁晓夫和肯尼迪的较量;尼克松访华;苏联从阿富汗撤军;越南战争。
[小组讨论]:美苏争霸的实质是什么?学生分成三组,就三个不同时期的不同表现分别进行讨论、合作、交流(方法指导:结合冷战的背景,表现及结果)
[归纳]二战结束后,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和国家利益冲突,美苏才从战时盟友关系转变为战后的敌对关系,双方进入“冷战”状态,“冷战”才含有“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竞争”。而美苏争霸的根本原因是为了各自的国家利益。所以,美苏争霸的实质是美苏两国在实力的基础上,对世界势力范围的划分。
五、总结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