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天气与气候(教案+导学案+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4.1天气与气候(教案+导学案+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仁爱科普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1-12 14:34:30

文档简介

第四章 世界的气候
第一节 天气和气候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搜集各种天气、气候的景观图片,查询常见的气候灾害资料以及相关的网站。
学生准备:
1、课前观察或回忆当地的天气状况,以及调查这种天气、气候适合发展的经济状况。
2、彩笔和绘画纸
教法指导:
1、让学生发现问题、师生探究解决问题,引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2、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通过报纸、图书、网络等查找资料,培养比较、分析、概括能力。并通过学生播报天气预报,让学生体验做天气预报员的感受,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利用学生了解的当地素材和电视新闻中的实事,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情景设计:
开放式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及区别
2、了解什么是卫星云图,如何叛读?
3、识记天气符号,会模仿播报天气预报。
4、通过网络、报纸、图书等学会调查资料,在欣赏、快乐的氛围中对所学知识的渗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的学习,更加关注各种地理现象以及各类经济活动,使学生逐步树立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天气符号的识记
教学难点:综合分析天气形式图和天气预报图
教具媒体组合应用:多媒体教室、Powerpoint、Flash平台制作的网络课件、激光教鞭、实物展示台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
教师展示一些具体的例子,如:沙尘暴、洪水、旱灾等的典型图片,激发同学们的感官积极性,说明这些现象的发生都是地球表面覆盖的厚厚的大气层发生了变化,春夏秋冬、风霜雨雪,我们既沐浴着大自然的恩泽,又遭受着灾害性的天气的侵扰。因此探讨气候的变化规律,对人类是很重要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与每个人密切有关的天气和气候。
板书:天气和气候
活动:让学生积极动脑提出问题,
请同学们用较短的时间阅读课文,你能发现哪些问题?你想通过这节课得到哪些知识呢? (同学们互相询问,仔细翻阅,纷纷写出自己需要了解的知识。)
过渡:同学们问的好!这些问题都牵扯到我们生活中两个基本的问题——天气和气候。接下来让我们首先了解什么是天气:
(板书)天气的概念:
根据当天的天气状况和已经了解的天气预报的内容请同学们描述天气的概念。(同位交流)
讲解:天气是短时间的阴晴冷热风雨等的大气状况。是指一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形态,可以用阴、晴、冷、热,风力大、小等来描述。从同学们的回答看,我们不难知道天气有两个特点:
学生总结:时间短、变化快
尝试举例子说明天气的这两个特点。同学们纷纷举例:六月天,孩子面,说变就变------
过渡:了解天气对我们的实际生活、工作都有很重要的作用,一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知道呢?
学生:手机、电话(拨打121,天气早知道)观察(看云识天气)收看天气预报-------
(板书)天气预报
播放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视频,要求同学们仔细观察播报顺序、内容。
(活动一):识别天气符号(打开课本P58主要天气符号图)
请用语言叙述这些符号的特征,可用小组竞赛形式:
学生:晴天符号是一轮红彤彤的太阳;多云符号是一朵云彩;冷空气前锋符号象一个齿轮,小三角的尖端指向冷空气运行的方向,中雨是云朵的下面有两条倾斜雨注----
教师对个别符号进行讲解:
如:在黑板上绘出风符号,说明风符号是由风向标表示的,风向标是由风杆和风尾组成,风杆指向风吹来的方向,风尾表示风力的大小,一条风尾表示二级风力,8-12级大风的风尾用小三角形表示
(活动二):记忆天气符号
各小组的同学可以用彩笔画出部分天气符号,可以做成简易卡片,采取看图抢答的方法进行巩固。教师要及时评价。
提问:还有哪些天气符号在视频中没有出现?同学们可以推荐小组代表画在黑板上。教师大体讲解或补充个别天气资料如:沙尘暴、台风等的相关内容。
过渡:同学们注意了没有,在看天气预报的时候,一般先出现的是卫星云图,什么是卫星云图?如何根据卫星云图来判别简单的天气预报呢?
(板书)卫星云图:
讲解:
气象卫星从太空不同的位置对地球表面进行拍摄,大量的观测数据通过卫星传回地面工作站,再合成精美的云图照片。目前,电视节目中通常使用的云图,就是红外云图通过计算机处理、编辑而成的假彩色动态云图画面。在彩色的红外卫星云图照片中,我们看到有些地方呈白色,有些地方呈绿色,而另一些地方却呈蓝色等等。那么这些颜色都有些什么含义呢?
白色:代表云雨区,白色程度越浓,代表降水量越大。
绿色:代表陆地,有绿色的地区,说明该地区晴。
蓝色:代表的是海洋。可以登陆网站:
练习:
请同学们判断出教材上P58的“卫星云图”上我国的青藏高原、家乡所在地的天气状况(青藏高原有雨)
大家一起回忆讨论,并试着归纳天气预报的概念
活动三:
1、展示教材P58“世界主要城市天气预报图” 你能学做天气预报员吗?
把学生分为六人为一小组各小组任意挑选城市,发布天气预报,教师做好巡回指导,让学生在模仿预报员的过程中加强对主要天气符号的记忆和理解。
2、练习教材P59活动第二题,下列天气符号所代表的天气与图中人们所介绍的活动是否妥当?并让同学们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说说为什么不妥?(台风——捕鱼不合适;沙尘暴——跳绳不合适;霜冻——插秧不合适;晴——打球合适)
3、现实生活中许多动物都能预报天气,想一想,连一连。
蜻蜓 搬家将有雨下
知了 飞的低出门带雨衣
蚂蚁 潮,下雨兆
泥鳅 吐气泡,雨天将来到
乌龟 拼命叫,天热气温高
过渡: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又会提到“气候”这个名词,你了解气候的概念和特点么?
(板书) 气候的概念及特点:
播放世界各地的自然风光图片,让同学们欣赏不同气候的景观,更清楚的了解气候和天气的区别。(学生观察后总结)
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状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学生列表总结: 天气——短时间、多变;(概念略)
气候——长时间、稳定性(概念略)
练习:教材P59活动第3题:下列词语中哪些描述的是天气,哪些是气候?
(风和日丽——天气;暴风骤雨——天气;四季如春——气候;阴转多云——天气。)
过渡:你了解当地的天气与气候吗?了解了天气和气候的有关知识对我们的生活、生产有什么用呢?
(板书)了解天气与气候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
(可以举行一个小小辩论会,学生自由谈论,教师作好指导)。
我们当地的气候特点是冬冷夏热,春暖秋凉,夏秋降雨多,冬春降水少。
相关材料:

农业方面)风调雨顺,年景才能喜获丰收,每一种农作物生长都需要一定的温度和光照,农业气象条件直接影响到农作物产量。
(生活方面)每天早晨,晨炼已成为城里百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件事儿,早晨雾气重,尤其早晨到出太阳之前,近地面雾蒙蒙的。大雾天,大气比较稳定,一些污染物(如汽车尾气)滞留在空气中,被雾滴吸附造成能见度差、空气浑浊。因此,早晨锻炼身体最好避开,待大雾消散后再出来活动活动更有益健康。
打雷下雨会给我们的生活造成不便,但是一场雷暴雨过后,空气中的气体分子在雷电的作用下,能够离解出带负电的负氧离子。据研究测算,雷雨过后,每立方厘米空气中的负氧离子数目可达一万多个,而在晴天的闹市区,负氧离子数目只有几十个。实践表明,被称作“空气的维生素”的负氧离子,对人体健康非常有利,对多种疾病的辅助治疗有很大作用因此雷雨过后,建议大家外出散步,有的医学专家在雷雨过后,将带有负氧离子的空气引进病房,以协助治疗病人。
(科技方面):天气和气候还在科学研究上有很大的作用
展示当今风云人物——杨利伟的照片和资料,跟同学们一起了解气象条件对神州五号的升天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师生的辩论,让同学们了解当地的天气和气候对身边的生产、生活的影响,教育学生看问题要从事物的两面性去分析。
学生反馈:让学生总结本课的收获和不足,互相交流学习的感受,对不明白的还可以继续提出疑问。
结束语:对有的问题没有解决好的,大家可以登陆
课件31张PPT。我和你心连心 同住地球村 为梦想千里行 相会在北京 来吧朋友 伸出你的手 我和你心连心 永远一家人 you and me from one world we are family travel one dream a thousand miles meeting in beijing come together put your hand in mine you and me from one world we are family you and me from one world we are family(we are family) come together meeting in beijing1第四章 世界的气候第一节 天气和气候湖南教育出版社 2015年11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理 七年级 ? 上册学习目标1 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天气”和“气候”这两个术语。
2 学会阅读天气预报中的卫星云图和城市天气预报图,识别不同的天气符号。
3 学会阅读城市空气质量日报,了解空气质量对人类的影响。
4 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5 学会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保护环境的意识。34 一、天气
1.概念:天气是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__________的大气层
在__________时段内的具体状态。
2.特点:__________。
二、气候
1.概念:指一个地方__________的天气平均状况。
2.特点:具有相对的__________。较近短多变多年稳定性5 三、天气预报和常用天气符号
1.天气预报:气象工作者通过对______________的分析,
发布的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主要包括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降水的__________、降水的__________、风
力的________、空气的__________等等。
2.卫星云图上,白色表示__________,绿色表示
__________,蓝色表示__________。天气资料气温阴天或晴天可能性强度大小能见度云雨区陆地海洋6第一节 天气与气候天气的概念:指一个地区短时间内大气 的具体状态。 例如:三亚市某日的最高气温30°C,最低气温20°C ,午后有雷阵雨,这些都属于天气现象。??气候的概念: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例如:在中国,东部地区7月较为闷热;北方地区1月和2月多严寒天气;某市年平均气温为25°C,昆明四季如春,这些都属于气候现象。思考:下面哪些是描述天气的,哪些是描述气候的?1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 昆明四季如春。

3 非洲撒哈拉沙漠终年炎热、干燥少雨。

4 云彩向南雨涟涟,云彩向北一阵黑,云彩向东一阵风,云彩向西批蓑衣。
8下列描述是天气还是气候1.风和日丽
2.昆明四季如春
3.暴风骤雨
4.春旱多风沙,夏热多暴雨,秋短晴朗,冬季干寒
5.今夜到明天晴转多云,局部有雷雨,南风2-3级6.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7.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区终年炎热干燥
8.风起云涌,电闪雷鸣
9.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10.昨夜雨疏风骤,满地落花飞走9小 结区别:(1)时间长短不同(2)天气时刻在变,气候较稳定联系:(1)均为大气状况(2)多年天气特征综合为气候对比长小短大稳定不稳定阴 晴 风 雨气温 降水蓝色:海洋 白色:云区
绿色:陆地
二、天气预报常用天气符号返 回二、主要的天气符号14 拓展延伸
风向、风力
风向指的是风的来向;风力指的是风的强弱,
常以风级表示,分为 0~12 级,共 13 级。风级的表示方法
是:一道风尾,风力是 2 级,二道风尾,风力是 4 级,一个风
旗表示 8 级。”表示西南风四 例如:“ ”表示的是东南风六级,“
级。每个风级表示如下:15你注意了吗? 与学生一起回顾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内容播放顺序,然后阅读课文的“卫星云图” 。考考你:如何根据卫星云图判别简单的天气情况?(根据颜色。白色代表云雨区,白色程度越浓,代表降水量越大。绿色代表陆地,有绿色的地区,说明该地区天气晴朗。蓝色代表的是海洋。) 16“卫星云图”练习:请学生看图判断“卫星云图上”我国青藏高原、家乡所在地大体的天气情况。(例如青藏高原有雨) 17城市天气预报图乌鲁木齐台北16~22°C-8~ -2°C广州17~22 °C上海14~19 °C2~10 °C北京长春-11~ -6 °C武汉13~18 °C重庆12~18 °C20~26 °C海口郑州4~13 °C3~11 °C兰州拉萨2~10 °C大 家 一 起 做:把学生分组,4人一组,各小组任意挑选城市,
发布天气预报。(教师给予肯定、表扬) 18课堂练习下列词语中,表示气候的是A风雨交加风和日丽冬冷夏热阴转多云CBD?返 回下列天气符号所代表的天气与图中人们所进行的活动是否妥当 ? 结 束下列符号分别表示哪几种天气状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晴小雨大雨阴 【典例 3】当收看天气预报节目时,看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的
卫星云图为白色,则天气预报中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天气状况为()A.晴朗
C.阴雨B.炎热
D.大风 【思维点拨】本题主要考查根据卫星云图判别天气预报。
在彩色的卫星云图中,通常白色表示云雨区,绿色表示陆地,
蓝色表示海洋。
【答案】C23四、空气质量预报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可用污染指数来表示。见下表:注:计算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可吸入颗粒物或总悬浮颗粒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碳。24【典例 4】下列表格为某市 2010 年 3 月 9 日的空气质量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为__________,空气质量属于__________级别,空气质量状况为__________。(2)试分析可吸入颗粒物形成的原因。25 【思维点拨】本题考查运用资料判断大气质量状况,以及
主要污染的来源。第(1)题,空气污染指数是评价一个地区环境
质量状况的一种方式。数值越大,说明污染越严重,空气质量
状况越差。根据表中数据,可吸入颗粒物的污染指数最大,空
气质量状况最差。第(2)题,空气污染物的来源是多方面的,主
要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答案】(1)可吸入颗粒物Ⅲ轻微污染 (2)可吸入颗粒物来源于汽车尾气、燃煤及空气中的粉尘、
油烟等。26假如你是安定区环保局局长你会如何保护和改善我们的环境呢? 达标测试1、古诗“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蕴含的地
理意义( )
A.难以受到夏季风影响
B.夏季风来得迟
C.难以受到冬季风影响
D.冬季风来得迟
2、下列词组中,表示气候的是( )
A.暴风骤雨 B.阴转多云
C.四季如春 D.风和日丽 AC29左侧天气符号表示什么?30谢谢大家31第一节《天气与气候》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
2.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和卫星云图。
3.能收看不同地方的天气预报,学会比较不同地区的天气状况。
4.能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学习重点】
1.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并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2.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学习难点】
理解“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法、情景感受法、地图观察法、阅读思考法、问题探究法、合作探究法等。
【自主预习】
提 示:
1.参照学习目标,自学教材67-70页,把握本节基础知识,注意做到读、写、指、划,并记录自己的疑问。
2.小组内互相检查、提问,疑难问题可放到下个环节进行探究。
一、天气和气候
1.天气是某个地方距离地表附近的大气层在_______的具体状态,其突出特点是________ 。
2.气候是指一个地方 _______状况,它具有_________性。
3.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关注的是_________ 。
二 、天气预报和常用天气符号
1.天气预报就是气象工作者通过对卫星云图等天气资料的分析,发布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主要包括 、阴天或晴天、降水的______ 、降水的_______、________的大小、空气的______等。
2. 在下面天气符号下面横线上写出对应的天气名称。
A. B C D
3.近年来,许多国家在发布天气预报的同时,也公布每天对大气环境监测的结果,即发布“ ”。
【互动探究】
活动一:探究天气和气候
1.下列现象中哪些是天气?哪些是气候?(天气后面括号内打“○”,气候后面括号内打打“△”)。
(1)今天风和日丽 ( ) (2)昆明四季如春 ( )
(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4)东边日出西边雨 ( )
(5) 极地地区终年严寒 ( ) (6)青藏高原夏季气温较低 ( )
2.天气和气候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仔细阅读教材67页的图文,比较一下它们之间的区别。(完成填表)
天 气
气 候
概 念
时 间
变 化
活动二:探究天气预报和常用天气符号
阅读材料,完成以下活动。
材料一:(新闻网2014年12月9日)中央气象台今天发布最新天气预报,受冷空气影响,北方多地将出现降雪天气。今天夜间到明天白天,北京西部和北部有中到大雪。南方地区有明显降水天气,其中江南中部、华南北部的局部地区有暴雨。华北、黄淮、江淮等地还将出现有雾天气。
甲 乙 丙
材料二:风力和风向
风向是指风的来向;风力是风的强弱,共分18级,级数越大,风力越大。风杆上的横线叫做风尾,风杆上画有风尾的一方即指示风向;一条风尾表示风力为2级,一个风旗表示风力为8级或8级以上。 如风尾在右侧,所以指示的是东风,两条横线,每条2级,所以表示东风4级。

1.甲由 天气转为 天气,风向为 风,风力达 级左右,最低气温为 ℃,最高气温为 ℃,气温日较差是 ℃;
2.乙 天气,风向为 风,风力达 级左右,最低气温为 ℃,最高气温为 ℃,气温日较差是 ℃;
3.丙 天气,风向为 风,风力达 级左右,最低气温为 ℃,最高气温为 ℃,气温日较差是 ℃。
4.根据材料判读,甲、乙、丙三图,表示北京西部和北部天气状况的是 ,表示江南中部和华南北部天气状况的是 ,表示华北、黄淮、江淮等地天气状况的是 。
活动三:探究空气质量
阅读“主要城市空气质量日报”(2015年01.10),完成下列活动。
1. 空气质量的高低与哪些要素有关?用什么来表示?
2.空气的质量级别有多少级 ?空气的质量状况根据污染指数可以划分为多少种 ?
3. 完成下表。
城市
质量级别
污染指数
空气质量状况
石家庄
 
 
 
北 京
 
 
 
西 安
 
 
 
西 宁
 
 
 
兰 州
 
 
 
【能力提升】
读我国某年3月25日的天气形势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图中A、B两区的天气是______________,若A地区21日天气为阴转中雪,则天气符号为______________。(绘制)
(2)此时,C半岛的风向是______________,风力为______________。
(3)此时,D地区的天气为___________。
(4)此时,E地区出现的特殊天气是____________,近几年,该类天气出现的次数明显增多,除自然原因外,你认为人为原因是什么?
(5)此时,上海的空气污染指数是86,其空气质量级别和空气质量状况分别是_____、______。
【方法指导】本题解答时要仔细阅读“天气形势图”,结合教材中学习的天气知识,对题目涉及的知识点尽可能在图上找到相关的信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空气质量预报与质量分析相关的知识。第(1)题,由图可知A、B两地为雨夹雪天气,阴转中雪符号略;第(2)题,结合图中表示风力的符号可知,C半岛风向为西北风,风力为6级;第(3)题,由图中符号可知D地区为大雨;第(4)题,表示沙尘暴,人类乱砍滥伐、开垦草原引起土地沙化是引发沙尘暴次数增多的主要原因;第(5)题,上海的污染指数为86,其对应的空气质量是二级,空气质量状况良。
【参考答案】】(1)雨夹雪 绘制略 (2)西北 6级 (3)大雨(4)沙尘暴 人类乱砍滥伐,破坏草原,使植被减少,土地沙化(5)二级 良
【知识梳理】


短时间
天 气
天 多变
气 多年
与 气 候
气 稳定
候 卫星云图
天气预报与天气符号 天气预报
天气符号
空气质量状况



【当堂检测】
1.下列有关天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人们经常用阴晴、风雨、冷热等描述天气
B.天气反映一个地方长时间里的大气状况
C.天气比较稳定,一般变化不大
D.天气与人类的生产有关,与生活无关
2.下列词语表示气候的是(  )
A.暴风骤雨 B.冬冷夏热 C.风和日丽 D.乌云密布
3.下列描述天气的语句是(  )
A.终年高温多雨    B.春暖花开
C.今天最高气温32℃ ?D.冬冷夏热
4.下列天气符号所代表的天气中,与图中人们所进行的活动相对应的是(  )
下面是北京市市气象台发布的天气预报,据此回答5~6题。
5.由中雨转小雨的时间点是(  )
A.星期一 B.星期二 C.星期三 D.星期四
6.贝贝所在班级计划9月3日到北京科技馆参观,出行时你会建议他带上(  )
A.防晒霜 B.墨镜 C.雨伞,御寒的衣物D.太阳帽
7.读某日的天气预报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日可能会出现霜冻现象 B.该日天气是多云转小雨
C.该日适合组织登山活动  D.学校操场上的国旗向西北方向飘扬
8.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草船借箭利用的是下图中的( )天气现象?   
A B C D
9.空气质量的高低,一方面受自然因素影响,另一方面还受( )的影响。 A.气压高低 B.风力大小 C.距海远近 D.人类活动
10.阅读下列关于PM2.5的资料,据此回答问题。
材料一: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又称“可入肺颗粒”。机动车尾气排放、生产生活中排放的烟尘及扬尘为主要来源,是形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因素之一,人体吸入过多的PM2.5可引起多种疾病。PM2.5数值越高,代表大气污染越严重。
材料二:某市某中学环保社跟随环境监测站监测PM2.5浓度活动的结果如下。
(1)材料二的四个采样点中,大气污染程度最轻的是   。
(2)根据材料一、二有关信息,写出化工厂采样点PM2.5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
(3)当PM2.5浓度过高的时候,下列做法不合适的是( )
A.在公路旁晨  B.外出活动时尽量带上防护口罩
C.开车时要尽量保持车距 D.督促施工单位控制扬尘
【学后反思】
1.这节课我学到了什么知识?
2.这节课我有什么体会?
3.我对这节课的学习经历有何感受?
4.这节课的学习对我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5.通过本节课学习我会联想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