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整本书阅读
《西游记》
阅读方法
阅读《西游记》,可以把精读和跳读结合起来,抓住作品的重要内容、精彩片段,加以解读欣赏,忽略那些无关紧要或并不精彩的内容,从而提高阅读的效率。
阅读方法
精读时,要感受故事曲折的情节以及其中蕴含的丰富想象,了解人物各自不同的表现和心理,学习故事开头、结尾的技巧以及悬念设置的方法,等等。例如,孙悟空三调芭蕉扇的故事很值得精读。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路遇火焰山受阻。孙悟空万不得已,到翠云山向牛魔王之妻罗刹女(铁扇公主)借芭蕉扇。作者用了三个章回的篇幅来讲述这个故事,场面宏大,情节曲折,人物个性鲜明,在《西游记》诸多故事中很具代表性。读时可以想一想,孙悟空借芭蕉扇为什么会遭到拒绝 一借芭蕉扇被骗后,沙僧、猪八戒、唐僧三人关于是否西行的对话,表现了他们各自怎样的心理 孙悟空、罗刹女的语言各有什么特点
精读
在大体了解全书内容的基础上,也可以跳过不感兴趣的内容或某些不甚精彩的章节。比如,书中一些描写人物外貌、打斗场面或环境气氛的诗词,有“说书人”渲染夸饰的痕迹,大多处于“游离状态”,可以略而不读。再有,书中少数降妖伏魔故事,套路雷同,情节简单,也可以跳过。
跳读
名著概览
吴承恩(约1500一约1582),字汝忠,别号射阳山人,山阳(今江苏淮安)人,明代小说家。幼年“即以文鸣于淮”,但屡试不第。大约五十岁才补得一个岁贡生。因母老家贫,曾出任长兴县丞两年,“耻折腰,遂拂袖而归”。后又补为荆王府纪善,但可能未曾赴任。晚年放浪诗酒,终老于家。有《射阳先生存稿》四卷。
作者简介
《西游记》 我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神魔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全书共一百回,可分为三个部分。
前七回讲孙悟空的身世和大闹天宫的故事,为他的神通广大和后来追随唐僧去西天取经之事提供背景材料;第八回到第十二回则介绍小说的另一主人公--唐僧,交代西天取经这一中心事件的由来;第十三回到第一百回是故事的主体,讲述唐僧师徒取经路上战胜无数妖怪,历经重重磨难,终于到达西天,取回真经的故事。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指出,它“讽刺揶榆则取当时世态,加以铺张描写”,“虽述变幻恍惚之事,亦每杂解颐之言,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
作品简介
唐太宗贞观元年,玄装只身到天竺(今印度)游学,他从长安出发后,历尽艰难险阻,最后到达天竺。贞观十九年,玄奘回到了长安,带回了大量佛经。后来玄奘口述西行见闻,由弟子辩机记录成《大唐西域记》。玄奘的弟子慧立、彦惊撰写的《大悠恩寺三藏法师传》,为玄奘的经历增添了许多神话色彩。它们启发后人创作出更多有关取经的神话。元末明初杨讷所著《西游记》杂剧,以唐僧出世的故事开场,对吴承恩的《西游记》小说产生了重要影响。
小说原型
精彩情节
玉帝把孙悟空召入上界,并封他做了弼马温。孙悟空嫌官小,打道回花果山,自称“齐天大圣”。玉帝派天兵天将捉拿孙悟空,天兵天将反被孙悟空打败。太白金星招安孙悟空,造齐天大圣府,命他管理蟠桃园。孙悟空偷吃了蟠桃,偷喝了御酒,搅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宴,又盗食了太上老君的金丹后,逃离天宫。玉帝又派李天王率天兵捉拿;观音菩萨举荐二郎真君助战;太上老君在旁使暗器帮助。最后孙悟空被擒。孙悟空被刀砍斧剁、火烧雷击,甚至被置于丹炉中用火炼了四十九日,却依然毫发无损,还炼成了火眼金睛,在天宫大打出手。玉帝请来佛祖如来;才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
大闹天宫
唐僧遣悟空去化斋。悟空到南山摘桃子,山中白骨精想吃唐僧肉以长生不老,于是一变村姑上山送饭,二变老妇寻女,三变老翁寻妻女,来迷惑唐僧,均被悟空识破,悟空三次打死妖精所幻化的人形。唐僧听信八戒谗言,大怒,逐走悟空
三打白骨精
在号山枯松涧有一个红孩儿,他是牛魔王与铁扇公主的儿子,法术高强,顽皮好胜,正等着唐僧师徒路过,一心想吃唐僧肉。红孩儿用苦肉计骗取了唐僧的信任,趁机将唐僧掳进火云洞。悟空打出土地、山神,知道了红孩儿的来历,与八戒去救师父,结果被红孩儿的三昧真火烧得落荒而逃。悟空请来四海龙王,从空中施雨,火反而越烧越烈。悟空也被烧伤,奄奄一息。沙僧与八戒救醒悟空,八戒自告奋勇去请观音,却被红孩儿变成的假观音捉进洞去。悟空变成一个销金包袱混入火云洞,又变成苍蝇,跟着六健将去请牛魔王。
悟空变成牛魔王,来到火云洞。悟空百般推托不吃唐僧肉,引起红孩儿的猜疑。红孩儿问“牛魔王”自己的出生日期,悟空被红孩儿问出破绽,纵筋斗云径投南海,去请观音菩萨。观音菩萨和悟空一同前去,用莲花宝座降伏红孩儿,收他做了善财童子,并戴上了金箍儿。
大战红孩儿
唐僧和八戒饮了子母河河水而怀胎。悟空往解阳山索落胎泉水,如意真仙因其侄红孩儿被悟空所害而生恨,拒绝给落胎泉水。悟空教沙僧趁自己引开如意真仙之机,取走泉水。唐僧、八戒饮水解胎。
师徒四人进入西梁女国,一行人被女官接入馆驿,女王欲招唐僧为夫。悟空让唐僧假意应承。四人入城。女王在宫中设宴款待,宴后,倒换关文,差三徒前往西天。唐僧邀女王一起出城为三徒送行,趁机与三徒共投西方。路旁忽闪出一女,弄风摄走唐僧。
三徒赶至一座高山,见山中有洞。悟空变成蜜蜂入山洞,正逢女妖挑逗唐僧,悟空与妖怪相斗,被扎头部。八戒与妖怪打斗,又被扎了嘴。鱼篮观音让悟空请来昴日星官,昴日星官治好了八戒、悟空之伤,变成公鸡叫了两声,妖精现出蝎子原形死去。
女儿国遇难
师徒四人西行,悟空赶马,马驮唐僧一路飞奔。唐僧被一伙强盗抓住,吊在树上。后来悟空救下唐僧,当晚,四人投宿一老者家,老者之子也是强盗,晚上回家后发现唐僧师徒,便欲谋财报复。老者报信,师徒们走脱。强盗追来,被悟空打杀,老者之子亦被杀害。唐僧大惊,念起《紧箍儿咒》,使悟空疼痛难忍,又赶走了他。悟空去见观音菩萨,请其念《松箍儿咒》被留。假悟空打倒唐僧,抢去包袱沙僧去花果山讨要包袱,看到假悟空念包被内的文牒,自己喊着要去西天取经,并叫出一模一样的师徒四人。沙僧去南海拜见观音菩萨并告状,忽见悟空在旁,于是掣杖便打,并向观音菩萨述说自己所见。观音菩萨遣悟空与沙僧同去花果山。真悟空见假悟空而发怒,两个悟空舞棒在空中恶战,真假难辨。二人且行且斗,来到南海,观音菩萨也辨不出;来到天上见玉帝,玉帝辨不出;来到唐僧跟前,唐僧念《紧箍儿咒》也无济于事;来到幽冥见阴君,阴君亦不能辨;最后来到西天如来认出假悟空是六耳猕猴,使他现了原身。悟空一棒将其打死,观音菩萨将悟空送回唐僧处。
真假美猴王
师徒西行,前方火焰山挡路,悟空向牛魔王之妻罗刹女借扇,罗刹女因其子红孩儿被悟空降伏,怀恨在心,与悟空交战,一扇将悟空扇到五万里外的灵吉菩萨处。悟空得到定风丹再来索战,罗刹女扇不动他。接着悟空变成虫子入洞,飞到茶水中,被罗刹女饮下肚。悟空在她腹内翻腾。罗刹女只得将扇借给悟空。悟空扇火不熄,方知是假扇。
悟空到积雷山摩云洞找到入赞到玉面公主家的牛魔王借扇,二人言语不和打了起来。牛魔王被邀请去乱石山碧波潭赴宴。悟空变成一个螃蟹,偷了牛魔王的坐骑辟水金睛兽,变成牛魔王到芭蕉洞,骗得真扇。悟空依罗刹女所教之法将扇变大,却不会变小,只好扛着走。牛魔王发现丢失了金睛兽,忙赶回芭蕉洞。牛魔王变成八戒,赶上悟空,接过芭蕉扇,现出真身与悟空相斗,八戒赶来助战。在众神帮助下牛魔王被收服,罗刹女为救牛魔王交出宝扇。悟空扇熄山火,师徒翻越火焰山。
三调芭蕉扇
人物名片
唐僧 原名 陈祎 乳名 江流 法名 玄奘 佛祖册封 旃檀功德佛
前世出身 如来的二弟子金蝉子 唐王赐号 三藏 唐王称呼 御弟
所持宝物 (观音赐)锦斓袈裟、九环锡杖;(唐王赐)紫金钵盂 性格 优点 崇信佛法,严守戒律,目标明确,立场坚定,仁厚善良 缺点 缺乏主见,善恶不辨,迂腐固执 外貌特征 丰姿英伟,相貌轩昂。齿白如银砌,唇红口四方。顶平额阔天仓满,目秀眉清地阁长。两耳有轮真杰士,一身不俗是才郎。(第五十四回) 重点情节 四圣试禅心,三打白骨精,女儿国遇难,误入小雷音寺,宝象国遇险,地灵县斋僧
孙悟空 群猴拥戴 美猴王 菩提赐法名 孙悟空 唐僧赐混名 行者 佛祖册封 斗战胜佛
前世出身 花果山上开天辟地时所产仙石 天庭官职 弼马温 自封 齐天大圣
所持宝物 如意金箍棒 法术技能 七十二变,筋斗云,火眼金睛 性格 优点 本领高强,勇敢机智,敢于挑战权威,疾恶如仇,忠心耿耿,幽默活泼 缺点 桀骜不驯,好胜心强,遇事急躁,喜戴高帽,爱搞恶作剧 外貌特征 身穿金甲亮堂堂,头戴金冠光映映。手举金箍棒一根,足踏云鞋皆相称。一双怪眼似明星,两耳过肩査又硬。挺挺身才变化多,声音响亮如钟。尖嘴咨牙弼马温,心高要做齐天圣。(第四回)尖嘴缩腮,金睛火眼。头上堆苔藓,耳中生薜萝。鬓边少发多青草,颔下无须有绿莎。眉间土,鼻凹泥,十分狼狈;指头粗,手掌厚,尘垢馀多。还喜得眼睛转动,喉舌声和。(第十四回) 重点情节 勇闯水帘洞,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车迟国斗法,真假美猴王,大战红孩儿,三调芭蕉扇
猪八戒 官名 猪刚鬣 观音赐法名 悟能 唐僧赐别名 八戒 佛祖册封 净坛使者
前世出身 天河里天蓬元帅 兵器法术 九齿钉钯,三十六般变化 性格 优点 憨厚朴实,吃苦耐劳,本领超群,战斗勇猛,知错能改 缺点 贪吃好色,爱要小聪明,意志薄弱,目光短浅 外貌特征 卷脏莲蓬吊搭嘴,耳如蒲扇显金睛。獠牙锋利如钢锉,长嘴张开似火盆。金盔紧系腮边带,勒甲丝绦蟒退鳞。手执钉钯龙探爪,腰挎弯弓月半轮。(第八回) 重点情节 调戏嫦娥,高老庄娶亲,四圣试禅心,义激美猴王
沙僧 观音赐法名 沙悟净 唐僧赐别名 沙和尚 佛祖册封 金身罗汉
前世出身 灵霄殿下侍銮舆的卷帘大将 兵器法术 降妖宝杖,十八般变化 性格特点 少言寡语,任劳任怨,正直忠厚,谨守戒律,知错就改 外貌特征 青不青,黑不黑,晦气色脸;长不长,短不短,赤脚筋躯。眼光闪烁,好似灶底双灯;口角丫叉,就如屠家火钵。獠牙撑剑刃,红发乱蓬松。一声叱咤如雷吼,两脚奔波似滚风。(第八回) 重点情节 大战流沙河,大战黄袍怪,大战青龙山
白龙马
前世出身 西海龙王敖闰之子 佛祖册封 八部天龙马 法术技能 逼水法
性格特点 任劳任怨,机智勇敢,忠心不二 重点情节 鹰愁涧意马收缰,大战黄袍怪 中考典题
1.(辽宁盘锦中考)下面A,B两句都出自《西游记》,且都含有孙悟空的称号,选择个你最喜欢的称号,并仿照示例说明理由。
【A】玉帝道:“那孙悟空过来。今宣你做个'齐天大圣’,官品极矣,但切不可胡为。”(第四回)
【B】如来道:“汝为斗战胜佛。”(第一百回)
示例:我最喜欢“美猴王”这个称号,因为这个称号体现出孙悟空本领的高强。我最喜欢“齐天大圣(或:斗战胜佛)”这个称号,因为这个称号体现出孙悟空的反抗精神(或:这个称号体现出孙悟空的神涌广大、疾恶如仇)。
2.(江苏连云港中考)有同学认为:孙悟空是一个富有好奇心和探索精神的形象。结合《西游记》整本书阅读体验,请你为这位同学的看法找出一个依据。
示例一:发现水帘洞:孙悟空胆大心细,跳入瀑布泉中探索,发现瀑布后的铁板桥和桥后的水帘洞。
示例二:拜师菩提:孙悟空认为海外必有神仙,独自渡海至西牛贺洲探索,拜师菩提祖师修行。
示例三:偷取人参果:孙悟空发现人参果遇上即入,十分好奇,后来询问土地才知道原委,用衣服兜住才拿到三个果。
示例四:收取金箍棒:孙悟空发现定海神针能随心意变化,十分好奇,不断尝试用
心意和金箍棒沟通,直至金箍棒缩至二丈长短、碗口粗细。
3.(河南中考)关于《西游记》的主人公是唐僧还是孙悟空这一问题,同学们有不同的看法。你认为主人公是谁 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示例一:我认为主人公是唐僧。《西游记》的中心事件是西天取经,而唐僧是取经团队的核心。在取经路上,他经得起四圣试禅心的考验,不为西梁女王的情意所动,不仅自己有坚定的信念,还促使团队成员坚定意志,带领团队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取得真经。
示例二:我认为主人公是孙悟空。《西游记》先从孙悟空写起,讲述他的身世和他大闹天宫的故事,树立其英雄形象;后来,他三打白骨精,大战红孩儿,一路降妖除魔保护唐僧取得真经。从整部小说来看,他是作者着力塑造的主要人物。
4.(江苏盐城中考)班级开展以“磨难·坚守”为主题的名著阅读活动,请你和小妍一起参加。
唐僧正要念咒,行者急到马前,叫道:“师父,莫念!莫念!你且来看看他的模样。”却是一堆粉骷髅在那里。唐僧大惊道:“悟空,这个人才死了,怎么就化作一堆骷髅 ”行者道:“他是个潜灵作怪的僵尸,在此迷人败本;被我打杀,他就现了本相…”这段文字出自《西游记》中哪个经典情节 这些“妖魔鬼怪”在整本书中多次出现,有什么作用
情节:三打白骨精。作用:增加师徒四人取经路上的困难,更能突出师徒四人取经的坚定信念以及不怕困难的精神。同时,这些“妖魔鬼怪”是虚构的,体现了神魔小说富有想象力的特点。
课堂总结
名著,是“具有推崇价值的有名的作品”。经典名著的价值在于典范语言,在于精彩的故事,在于典型的人物,在于深刻而独到的主题。
它给予心灵的滋养。今天,我们一起在经典名著的殿堂里领略了名著的魅力,汲取了智慧,净化了心灵,丰富了精神,愉悦了人生。
下节课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