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中国的自然环境大单元整体教学--人教版(新课标)八上(地形课时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大单元教学】中国的自然环境大单元整体教学--人教版(新课标)八上(地形课时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8-21 09:21: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 单元教学设计
第二章第一节 地形
“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 ——地形与脱贫攻坚”
/ 让教学更有效 大单元教学 | 地理学科
分课时教学设计 第1课时:地形
“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地形与脱贫攻坚”
一、课时目标
1.从中国地形图中,找出我国山地、高原、金地、平原和丘陵的地形名称,并且能够运用数据,说明我国地形的类型特点。(区域认知)
2.说出我国主要山脉以及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三大丘陵群的分布特点;能够结合中国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区域认知、综合思维)21世纪教育网
3.说明地形要素在我国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通过各种途径感知我国的地形,积累丰富的地形表象。(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
4.增强对我国“基本地形国情”的好奇心,提高学习地形的兴趣,提高对我国不同地形的审美情趣,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人地协调观)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我国的地形特点与分布
(二)教学难点
地形要素在我国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
主题式情境教学:以“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为主题创设教学情境,认识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特点。
问题式探究教学:依托主题情境,设置探究问题链,在问题探究过程中进行知识学习与素养培育。
五、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脱贫攻坚的地形阻碍(5分钟)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设计意图
·认识我国贫困县分布与地形之间的关系 【教师展示】21世纪教育网 展示中国贫困县分布图,对比中国的地形图,说一说发现了什么问题? 【读图思考】 阅读图片,发现二者之间的联系。 我国贫困县之所以贫困与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通过对比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认识到地形对人类生产生活是具有巨大影响的。21世纪教育网
·总结过渡 “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过去的40多年,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中国使8.5亿人脱贫,这些贫困地区就如同学们所看到的一样,大部分位于我国的中西部山区,地形对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1世纪教育网导致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人们被迫背井离乡外出务工,但也是因为特殊的地形我们实施精准脱贫,因地制宜的使山区又富了起来,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我国的脱贫攻坚之路,学习中国的地形。”
新课推进①:认识我国地形的基本特点(20分钟)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设计意图
·任务1:我国地形的基本特点 【教师引导】 根据中国地形图,描述我国地形的基本特点。 【提供材料】 【数据分析】 根据给出的数据,说出自己发现的问题。 【总结分享】 发现我国各类地形均有,地形类型多样。 【总结分享】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 通常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我国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平原面积仅占1/10多一点。21世纪教育网 结合中国地形图与饼状数据,分析得出我国是一个地形类型多样,21世纪教育网山区面积广大的国家。锻炼学生读图描述与数据分析能力。
·任务2:我国地形的基本格局 【布置任务】 班级同学分为四组,探究我国的主要地形区;21世纪教育网 ①找出三大平原、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丘陵的地理位置; ②结合生活实际与所学知识,描述各大地形区的特征。 【布置任务】 ①在空白地图标注我国主要的山脉介绍; ②找出我国不同走向的主要山脉。 【任务解读】 根据地形图读图总结。 【地图填图】 结合地图完成读图任务,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培养区域认知素养。
·总结过渡 “我国山区面积广大,造成了许多地方发展收到地形限制,因此贫困地区较多,那么在这些贫困地区如何实现脱贫发展呢?我们给出了答案:因地制宜,精准脱贫。”
新课推进②:因地制宜,精准脱贫(10分钟)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设计意图
·任务3:走进月亮山,探寻为何“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 【展示材料】 顾名思义,月亮山区本该是一个引发美好遐想的地名。但在贵州人眼里,这个美丽名字的背后曾经是贫困的代名词。这里山高路陡,地形条件恶劣,既阻拦了群众出山,也阻拦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 提出问题: ①是什么让月亮山养不活月亮山的人? ②助力月亮山地区的发展,你有什么好点子? 【教法指导】21世纪教育网 一般来说,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发展耕作业。我国山区多、平原少,因而耕地资源不足。但是山区在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采矿业等方面,往往具有优势。 【材料分析】 根据材料分析问题。 【问题讨论】 根据材料分析,进行问题的思考。 锻炼学生的地理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区域认知与综合思维素养。使学生认识到地形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
·总结过渡 “月亮山地区山区面积广大,导致当地发展受限,精准扶贫政策下我们因地制宜进行发展,探索实践“一户一亩茶竹果、一户一栋安居房、一户一个农家乐、一户一张保障网”的脱贫路子,绿色脱贫、生态脱贫。” 21世纪教育网
·补充材料:地形影响地方文化 山体是天然的回音壁,深谷是自然的共鸣箱。山高人稀,人们需要扯起嗓子招呼同伴。高亢、拖长的吆喝,能在寂静的山谷中长时间回荡,山歌中的喊句就是由这种吆喝演变而来的。21世纪教育网 秦腔表演朴实、豪放,富有夸张性,生活气息浓厚。它流行于中国西北的陕西、甘肃、青海等地,其中以宝鸡的西府秦腔口音最为古老,保留了较多古老发音。黄土高原的秦腔兼有山地民歌的吆喝和西北民风的淳朴,其声如华山雄浑,如黄河奔腾,如黄土地般深厚。有赞词说:“一声秦腔吼,吓死山坡老黄牛;八尺汉子眼泪流,出嫁的姑娘也回头。”
课堂小结:中国的地形(5分钟)
·课堂总结 总结本节课知识: ①重点内容
课后任务:认识地形的相对分布(5分钟)
·任务:课后任务认识我国地形相对分布 对照中国地形分布图,课后将山脉两侧的地形区名称填写在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