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 单元教学设计
第二章第二节 气候
“雨神呼风唤雨背后的 地理奥秘”
/ 让教学更有效 大单元教学 | 地理学科
分课时教学设计 第4课时:气候(降水)
“雨神呼风唤雨背后的地理奥秘”
一、课时目标
1.学会初步阅读等温线、等降水量线分布图,说出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能结合温度带、干湿地区分布图说出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分布。(区域认知)21世纪教育网
2.通过阅读我国气候类型分布图,说明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及季风气候显著的特征,通过阅读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描述我国各气候类型的主要特征。(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3.结合中国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和季风气候成因示意图进行初步分析,说出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4.结合生活体验及典型区域对比,举例说明我国气候的区域差异对当地生产、生活的影响。(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我国的降水特点。
(二)教学难点
降水对我国生产生活活动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
主题式情境教学:以“雨神呼风唤雨背后的地理奥秘”为主题创设教学情境,认识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21世纪教育网
问题式探究教学:依托主题情境,设置探究问题链,在问题探究过程中进行知识学习与素养培育。
五、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雨神的行程到底能否呼风唤雨?(5分钟)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设计意图
·雨神的行程到底能否呼风唤雨? 【教师展示】 展示被称之为“雨神”萧敬腾某一年的外出行程: 杭州:5.18 温州:6.21 台北:7.6 香港:7.26 盐城:7.20 北京:7.2 提出问题:雨神的行程在时间和空间上有何特点?这是否与他能呼风唤雨有关?21世纪教育网 【读图思考】 阅读材料,发现雨神出行的时间特点与空间特点。21世纪教育网 通过学生所熟知的娱乐事件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发现与分析问题。
·总结过渡 “通过材料我们可以发现,雨神行程集中于夏季,空间上主要在我国东部和南部区域,这是否可以从地理世界对其呼风唤雨的能力进行解密呢?这节课一起走进我国降水的学习。”
新课推进①: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10分钟)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设计意图
·任务1:我国地形的基本特点 【教师引导】 根据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思考: ①描述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特征; ②找出我国年降水量最多和最少的地区; ③找出所在省份的年降水量及变化特征。 【提供材料】 【教师引导】 根据给出的数据,说出我国降水在时间上的分布特点。 【教师引导】 阅读北京年降水量极值图,说出你发现的问题。、 【总结分享】 从总体上看,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很不均匀。 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总结分享】 我国降水的时间分配也不均匀。 大多数地区的降水集中在4-10月,这期间的降水量一般占到全年降水量的80%左右。 【总结分享】 我国降水的年际变化也很大。 结合中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图,得出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锻炼学生读图描述与数据分析能力。21世纪教育网
·总结过渡 “我国降水时间上集中于夏季,空间上集中于东、南部区域,刚好与雨神出行行程相吻合,因此增加了下雨的概率。” ·补充材料 台湾岛东北部的火烧寮是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年平均降水量达6558毫米。1912年更创下年降水量8409毫米的纪录。 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是我国降水最少的地方,年平均降水量仅5.9毫米,年降水天数不足10天,有些年份滴水不见。21世纪教育网
新课推进②:我国干湿区划分(10分钟)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设计意图
·任务2:干湿区划分 【教师引导】 根据我国干湿区划分图,思考: 我国划分为多少个不同的干湿区域?21世纪教育网 ②这些干湿区域在降水上有何特点? 【提供材料】 【总结分享】 读图总结。 结合中国中国干湿区的分布图,描述我国干湿区的区域特点。21世纪教育网锻炼学生读图描述与数据分析能力。
·总结过渡 ①湿润区 年降水量(毫米):> 800mm 干湿状况:降水量>蒸发量; 分布地区: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南部、内蒙古东北部、东北东部; 植被类型:森林;21世纪教育网 土地利用:以水田为主的农业。 ②半湿润区 年降水量(毫米):400-800mm 干湿状况:降水量>蒸发量; 分布地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大部分、青藏高原东南部; 植被类型:森林、草原;21世纪教育网 土地利用:以旱地为主的农业。 ④半干旱区 年降水量(毫米):200-400mm 干湿状况:降水量<蒸发量; 分布地区: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的一部分、青藏高原大部分; 植被类型:草原;21世纪教育网 土地利用:草原牧业、灌溉农业。 ⑤干旱区 年降水量(毫米):<200mm 干湿状况:降水量<蒸发量; 分布地区:新疆、内蒙古高原西部、青藏高原西北部; 植被类型:荒漠; 土地利用:山地牧业,绿洲、河谷灌溉农业。
新课推进③:降水特点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10分钟)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设计意图
·任务3:降水特点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展示材料】 提出问题: 图中房顶的建筑形式有何不同?这与当地的降水情况有什么关系? 【展示材料】 提出问题: 我国水稻和小麦的分布有何特点?与降水有何关系? 【问题讨论】 甘肃夏河县的房屋采用平顶,因为当地降水少,平顶房屋方便晾晒。21世纪教育网 浙江绍兴的房屋是斜顶,因为当地降水丰富,斜顶房屋便于排水。 【问题讨论】 在湿润区,广泛种植需水量大的水稻; 在半湿润区,主要种植较耐旱的小麦、玉米等 锻炼学生的地理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区域认知与综合思维素养。使学生认识到降水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
·总结过渡 “一个地区的干湿状况会影响建筑、饮食、民俗、农业生产、植被等许多方面,同学们可以课后进行资料搜集,说一说还发现了哪些差异?”
课堂小结:中国的降水(5分钟)
·课堂总结 总结本节课知识:21世纪教育网
课后任务:降水特点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5分钟)
·任务:降水特点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一个地区的干湿状况会影响建筑、饮食、民俗、农业生产、植被等许多方面,同学们可以课后进行资料搜集,说一说还发现了哪些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