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中国人
失掉自信力了吗
作者:鲁迅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新课导入
鲁迅先生的文字总是充满力量,郁达夫先生在《怀鲁迅》一文中说道:“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先生的杂文,看看关于中国人自信力的问题,鲁迅先生是怎么说的!
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
01
学习目标
体会鲁迅先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增强民主意识及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02
了解驳论文的特点,学习直接反驳与间接反驳相结合的论证方式。
03
作者介绍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1918年,他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等。本文选自《且介亭杂文》。
写作背景
这篇文章写于1934年9月25日,正是“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当时,日本帝国主义的铁骑践踏了东三省之后,又向关内步步紧逼,亡国灭种的威胁迫在眉睫,悲观失望主宰了一部分人的头脑。8月27日《大公报》社评《孔子诞辰纪念》哀叹:“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力,既已荡然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针对这种论调,鲁迅在他53岁寿辰时,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杂文。
了解“驳论文”的文体常识,阅读文章积累字词,明确作者观点,梳理文章结构。
文体常识
立论
议论文
驳论
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提出并阐明自己的见解或主张。
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
一般说来,批驳对方的论点有两种方式:
摆敌观点——批驳——树己观点——论证——重申观点
定义
思路
定义
思路
摆观点——论证——重申观点
直接批驳
驳论点
驳论据
驳论证
就对方论点中的根本性错误进行反驳
通过批驳对方的论据来驳倒对方的论点
通过批驳对方的论证来驳倒对方的论点
间接批驳:
一般可用正面立论的形式,即提出一个与对方论点针锋相对的观点,通过论证自己观点的合理性、正确性,从而间接宣告对方的观点不能成立。
玄虚 诓骗 省悟
脊梁 慨叹 诬蔑
渺茫 抹杀 宰相
摧残 倘若 搽粉
前仆后继
xuán
kuānɡ
xǐnɡ
jǐ
kǎi
miè
miǎo
mǒ
zǎi
cuī
tǎnɡ
chá
pū
明确字音
积累字词
地大物博:
慨叹:
玄虚:
渺茫:
省悟:
土地广大,物产丰富。
空而不切实,不可信。
因遥远而模糊不清;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期。
醒悟。
为民请命:
为人民请求保全性命或解除困苦。
脊梁:
比喻在国家、民族或团体中起中坚作用的人。
有所感触而叹息。
抹杀:
诓骗:
自欺欺人:
一概不计;完全勾销。
说谎话骗人。
用自己都难以置信的话或手法来欺骗别人;
既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污蔑:
捏造事实败坏别人的名誉。
本文批驳的观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作者主张的观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整体感知
本文批驳的观点是什么?作者主张的观点是什么?
01
整体感知
请在梳理全文内容的基础上,补全下面结构导图中的空缺部分。
02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一、(①-②段)
二、(③-⑤段)
三、(⑥-⑧段)
四、(⑨段)
树靶子
驳敌论
作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失掉“他信力”,发展“________”
______
立己论
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自信力的有无,___________
要看地底下
自欺力
再读课文,同桌间讨论如下问题:
1.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
2.如何理解“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3.“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各指什么样的人?你能说出几个吗?
探究文本
先承认对方说的是“事实”,但通过分析这些“事实”后,发现对方要说的其实不是自信力的问题,而是“他信力”的问题,这样,对方的观点就不存在了,这叫归谬法。
1.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
2.如何理解“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这句话含蓄地批判了国民党一些官僚和“社会名流”以号召人民“求神拜佛”为幌子,蒙蔽群众,对日本的侵略实行妥协、不抵抗政策的丑恶本质。
3.“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各指什么样的人?你能说出几个吗?
探究文本
“埋头苦干的人”:为了国家利益,执着于某一事业不畏艰险,奋斗不息的人。如:毕昇、张骞、华罗庚、杨利伟、抗震救灾英雄等。
“拼命硬干的人”:反对国内剥削阶级和外来侵略者的革命志士、民族英雄。
如:陈涉、李自成、岳飞、林则徐等。
“为民请命的人”:指为人民疾苦而奔走呼告的人。如:杜甫、白居易、柳宗元、包拯、梁启超等。
“舍身求法的人”:指历尽艰险,探求真理的人。如:玄奘、商鞅、谭嗣同、李大钊等。
4.“中国的脊梁”指的是什么人?作者为什么赞扬他们“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1)指脚踏实地为民族的进步而奋斗的人们;
(2)这是比喻的说法。
他们使中国挺立起来, 他们这些没有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是中国的主流,是中国的希望。
探究文本
5.这一类没有失掉自信心的人现状如何?
(1)从人数上看:何尝少呢?
(2)从特征上看:有确信,不自欺,前仆后继地战斗。
(3)从处境上看: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
6.“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一观点的依据是什么?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探究文本
两年以前
不久
现在
总自夸“地大物博”
只希望着国联
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
排比
探究文本
7.本文运用了怎样的批驳方式?结合具体内容加以分析。
直接批驳
失掉
现在
他信力
自欺力
都不是“自信力”
(1)自夸“地大物博”是信“地”信“物”;寄希望于国联是“他信”——这些都不是“自信”。
(2)求神拜佛是用以自我麻醉的“自欺”,也不是“自信”。
8.文章开头连续列举的三个“事实”,有什么作用?
探究文本
(1)交代了时代背景。
(2)先摆出对方的论据,为后文批驳其论证过程的错误做铺垫。
9.第3段中的“他信力”是作者仿照“自信力”新造的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1)指出中国人其实是“相信他物他人之力”,并不是相信自己。
(2)一字之差的两个词的对比,使本文妙趣横生,富有辛辣的讽刺意味。
仿拟,是按照已有的语言表达形式,临时造出新的语言形式的一种修辞。根据仿照的对象,仿拟可分为仿词、仿语、仿句、仿篇。
探究文本
10.如何理解文中的“脂粉”“筋骨和脊梁”“状元宰相”“地底下”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脂粉”指美化、伪装;“筋骨和脊梁”指精神、品质、人格、操守等;“状元宰相”指当时国民党反动政客及御用文人;“地底下”指当时还处于地下斗争状态的革命力量。
探究文本
11.鲁迅提出的“要自己去看”,有何深意?这对我们今天观察社会有何价值?
(1)中国历代统治者为了“愚民”,惯用“以假盖真”伎俩:正史——为帝王将相作家谱,掩盖“中国脊梁”的光辉;现代统治者——“摧残”“抹杀”战斗着的革命者。
(2)在各种思潮泛滥的今天,我们特别需要那种鲁迅式的特立独行的心力、智慧和洞察力,从而拨开迷雾,把握真实。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请同学们归纳本文写作特色、文章主旨,并完成当堂检测。
文章第①②段先摆出对方的论据,紧接着摆出对方的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第③~⑤段,作者先承认摆出的论据是事实,是“真”的,再阐述推不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结论,对方的论据不能证明论点。紧接着第⑥段作者针锋相对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第⑦⑧段列举了“中国的脊梁”,从而驳倒对方。第⑨段得出结论,照应题目,对题目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回答。
论证思路
1.驳立结合,论证严密。
对方的论据也是事实,错误在于这些论据只是一部分事实,不是全部事实,不能一概而论。悲观论者从部分事实中概括出一个普遍性结论,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作者从驳论入手,又驳又立,紧密结合。课文先直接反驳对方错误论点,是驳论。紧接着再间接反驳错误论点,从正面立论,从而使对方论点不攻自破。
写作特色
2.语言凝练,尖锐犀利。
这篇文章的语言尖锐犀利,富于战斗性,带有嘲讽意味。例如,在文章开头,“总自夸着‘地大物博’”“只希望着国联……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充满了嘲讽意味。“总”表现出一副自我炫耀、夜郎自大的样子,“只”表现出一副仰人鼻息、抓救命稻草的形象,“一味”表现出沉迷于其中不能自拔、顽固不化的样子。这些尖锐辛辣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悲观论者的脸谱,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写作特色
3.巧用修辞,形象贴切。
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排比、反问、仿词等修辞手法,大大增强了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尤其是仿词,仿照“自信力”,造出“他信力”“自欺力”等词语,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语言艺术。仅仅改动一个字,就将反动当局仰人鼻息、自欺欺人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摆出敌方的论点、论据
得出结论:自信力的有无,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反驳敌方的论点、论据
论据
相信“国际联盟”
一味“求神拜佛”
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直驳
失去“他信力”
发展“自欺力”
间驳
正面立论:有并不失掉自信
力的中国人在
论据:从古至今满怀自信的
“中国的脊梁”
板书设计
文章主旨
文章以犀利的语言揭露了蒋介石的卖国投降本质。我们充分感受到了鲁迅的爱国热情。在“九一八”事变后,全国上下一片悲观,鲁迅发出中国人应该自强自信的呐喊!“中国的脊梁”终于在1949年把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的精神,定格在历史的大舞台;“中国的脊梁”终于把中国人的自信从20世纪带到了21世纪!
当堂检测
1.联系全文,辨析下列句子中“中国人”的含义。
(1)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 )
(2)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 )
(3)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 )
(4)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 )
指极少数顽固分子以外的中国人民
指广大人民
指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
指所有的中国人
当堂检测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鲁迅先生为批驳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鼓舞民族自信心而写的一篇杂文。
B.题目“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个问句,聚焦当时社会的热点问题,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C.本文先用正面立论的方法直接批驳,再用驳论证的方法间接批驳,从而彻底驳倒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谬论。
D.本文中的“正史”指的是清高宗(乾隆)诏定的从《史记》到《明史》共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也就是后世所说的“二十四史”。
解析:本文先用驳论证的方法直接批驳,再用正面立论的方法间接批驳,从而彻底驳倒对方的谬论。
C
当堂检测
2.对下面句子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A.作者运用尖锐泼辣的语言,栩栩如生地刻画出了悲观论者的脸谱。
B.“总”字刻画出一副自我炫耀、夜郎自大的样子。
C.“只”字刻画出一副真挚、虔诚、执着的样子。
D.“一味”刻画出一副沉迷于其中不能自拔、顽固不化的样子。
解析:“只”字刻画出一副懦弱无能的样子。
C
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