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 课件+素材-【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 课件+素材-【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8-19 11:25: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单元时空
东周
一 王室衰微
二 诸侯争霸
三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第5课 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公元前771年
公元前770年
东周建立
春秋开始
公元前476年
春秋结束
公元前475年
战国开始
秦朝建立
战国结束
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
东周
一 王室衰微
Q1:何为春秋时期?
因与孔子编订的编年体史书《春秋》年代相当而得名
因西汉刘向整理校订《战国策》一书而得名
公元前221年
郑国公的九鼎八簋(河南博物院藏)
春秋中晚期
一 王室衰微
Q2:郑国公九鼎八簋的出土体现出春秋时期政治方面的变化是什么?
西周列鼎列簋制度
礼乐崩坏
王室衰微
一 王室衰微
Q3: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表现在哪些方面呢?(结合教材回答)
制度上
统治区域上
政治地位
经济上
分封制逐步瓦解,诸侯设置县、郡
周王室直接管辖地区范围缩小,仅在洛邑一带
诸侯王不听从王命,各自为政
诸侯王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周王室财政困难
西周时期
王畿
王畿
东周时期
一 王室衰微
Q4:春秋时期诸侯取代周王室操纵了国家政治,使得整个国家处于什么样的状态?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西汉]司马迁:《史记》卷四《周本纪》
诸侯争霸,群雄并起,国家战乱不断
那就干起来吧!
我也想!
我也想!
现在哥强大了,我要扩充地盘儿,我还想当老大!
二 诸侯争霸
Q5:诸侯们为何要争霸?又为何打出“尊王攘夷”的口号?
春秋时期铜胄
春秋时期青铜戈
①周王室衰微;
②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为了自身利益,相互之间展开激烈的争斗;
③民族间的矛盾有所发展
周王室虽然衰微,但仍具有天下“共主”的名分,打着“尊王”的旗号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当时戎、狄、蛮、夷等民族与中原各国有斗争,打着“攘夷”的旗号充当保护者的角色,能赢得中原各国的认同。
二 诸侯争霸
Q6:春秋时期先后称霸中原的诸侯有哪些有哪些?它们的分布有何特点?
秦穆公
齐桓公
晋文公
吴王阖闾
越王勾践
楚庄王
沿长江黄河
春秋中期,齐桓公任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实行富民强国政策,国力大为增强……当时北方的戎狄交侵,管仲辅佐齐桓公,“以诛无道,以屏周室”(《国语·齐语》),也就是以“尊王攘夷”为号召,联合宋、卫、郑、曹等国北伐山戎,南抑强楚,勤王平乱,救卫存邢,客观上保卫了中原地区的和平和安全,威望盖于诸侯。
……公元前651年(齐桓公三十五年),在管仲策划下,齐桓公又大会各国诸侯于葵丘(今河南民权),周天子也派太宰致贺。于是齐桓公得以“挟天子以令诸侯”,首霸中原。
——沈芝盈,俞筱尧著《春秋战国与百家争鸣》
二 诸侯争霸
Q7:齐桓公何为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改革内政
富国强兵
管仲为相
尊王攘夷
葵丘会盟
天子册封
二 诸侯争霸
Q8:关于春秋时期的典故同学们知道多少呢?
秦穆公
齐桓公
晋文公
越王勾践
楚庄王
老马识途
秦晋之好
退避三舍
问鼎中原
卧薪尝胆
一鸣惊人
二 诸侯争霸
Q9:诸侯争霸对春秋时期的局势都有哪些影响?
材料一 争城以战,杀人盈城,争野以战,杀人盈野。
——《孟子》
材料二 春秋初,大小诸侯国有一百四十余,经过数百年的兼并和战争,到春秋未只剩下了秦、楚、齐、燕等大国、强国。
——中国国家博物馆编《文物春秋战国史》
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
局部统一
春秋前期形势图
春秋后期形势图
二 诸侯争霸
Q9:诸侯争霸对春秋时期的局势都有哪些影响?
材料三 唐朝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定公十年》中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华夏”连称,本意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但也逐渐成为一种文化、政治实体。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比相邻的戎狄蛮夷先进,自称为“华夏”,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这些周边民族也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
——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中原
南蛮
北狄
西戎
东夷
中原各国社会
发展比较先进
中原
南蛮
北狄
西戎
东夷
频繁往来密切联系
(战乱,人口迁移,
经济文化交流)
各民族交融,华夏族更加稳定,分布更加广泛,
华夏认同不是基于血缘的认同,而是落后文化对先进文化的认同和融入
华夏认同
郑国公的九鼎八簋(河南博物院藏)
春秋中晚期
变动一
:王室衰微
变动二
:诸侯争霸
唯物史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春秋变动的根本原因?
思考
春秋经济的发展
三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Q10:春秋时期经济的发展体现在哪些方面?
材料一 农,天下之大业也;铁器,民之大用也。器用便利,则用力少而得作多。 ——《盐铁论·水旱》
材料二 宗庙之牺(作祭品用的牛),为畎(quǎn)亩(田间,田地)之勤。 ——《国语·晋语》
春秋时期的青铜牺尊
(这件春秋时期的酒器肯铜牺尊,整体为牛形,上面刻有精美纹饰。)
春秋时期的铁农具
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
农业
勾践剑与夫差矛
上面布满精美的菱形花纹,反映出高超的销造工艺。
湖北荆州“丝绸宝库”马山一号楚墓
楚国的漆器等
水平很高
齐有渠展之盐,
燕有辽东之煮。
生铁柔化处理技术比欧洲早1900多年
青铜业
冶铁业
漆器
煮盐业
丝织业
手工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分工更加细致
三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Q10:春秋时期经济的发展体现在哪些方面?
三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Q10:春秋时期经济的发展体现在哪些方面?
布币
春秋时期中原诸国的铲状铜币
刀币
主要流通于春秋时期的齐、燕、赵等国
商品交换市场
商品经济活跃,金属货币使用
三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Q10:春秋时期经济的发展怎样推动社会变动的?
铁犁牛耕
生产力提高
公田抛废、私田开辟
井田制逐渐瓦解、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
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经济变化
政治变化
课堂小结
当堂测评
1.(2024·山东潍坊·中考真题)《史记·周本纪》记载:“二十年,晋文公召襄王(周天子),襄王会之河阳,践土(地名),诸侯毕朝(朝觐)”这反映了( )
A.王室衰微 B.诸侯争霸 C.百家争鸣 D.民族交融
2.(2024·新疆·中考真题)春秋时期,郑庄公任周平王卿士,两人互不信任,交换儿子作为人质,史称“周郑交质”。这说明( )
A.分封制稳定了政局 B.诸侯国间征伐兴起
C.天子权威得到维护 D.周王室统治力大减
A
D
当堂测评
3.(2024·河南·中考真题)战国时期的这些农具(见下图)虽貌不惊人,但其锋利已经悄无声息地划开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这里的“锋利”可以理解为( )
A.较高生产力水平 B.频繁的兼并战争
C.新兴的小农经济 D.宽松的社会氛围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