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过秦论》课时优化训练(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1.1《 过秦论》课时优化训练(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8-19 12:31: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1 过秦论——高二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课时优化训练
1.下列各项中不全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约从离衡 合从缔交
B.制其弊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C.陈利兵而谁何 倔起阡陌之中
D.赢粮而景从 百有余年
2.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爱:吝惜
B.委命下吏 命:命令
C.才能不及中人 中人:平常的人
D.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作难:起事
3.下列各句中,加粗词语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
B.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C.然秦以区区之地
D.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
4.下列对课文中相关古代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行伍”指古代的兵制,五人为伍,五伍为行,因此以“行伍”来代指军队。
B.“七庙”泛指帝王供奉祖先的宗庙,“七庙隳”指的是国家灭亡。
C.“百越”是古代居住在桂、浙、闽、粤等地的各越族部落的统称,也叫“百粤”。
D.“黔首”是秦朝对百姓的称谓。古代对百姓的称谓还有“布衣”“黎民”“生民”“苍生”“鲰生”“氓”等。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会盟而谋弱秦 B.追亡逐北
C.天下云集响应 D.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6.对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天下云集响应 ②外连衡而斗诸侯 ③忧劳可以兴国 ④履至尊而制六合 ⑤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⑥序八州而朝同列 ⑦一夫夜呼 ⑧函梁君臣之首
A.①②③/④⑧/⑤⑥⑦ B.①⑦/②⑥⑧/③④/⑤
C.①⑦/②③④⑤/⑥⑧ D.①⑦/②③⑥/④⑧/⑤
7.下列对《过秦论》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过秦论》是史论,本文总论了秦的兴起和灭亡的原因,充分论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其目的是给汉文帝改革政治提供借鉴。
B.本文通篇采用对比论证手法,集中表现在第五段。秦国的过去和现在比,陈涉与九国之师比,秦强盛之久与秦灭亡之速比,从而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C.本文叙史的特点是在观点统率下对历史事实作出高度概括。作者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叙史时所看重的是历史过程的本质,并讲究细节的准确。
D.本文是一篇政论,以议论为主,语言有辞赋特色,讲究铺排渲染。如开头写秦孝公的雄心,连用“席卷天下”“包举宇内”等四字语。
8.选出下列对《过秦论》最后一段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且夫”一句,写秦朝江山依旧,险关如故。照应课文第一段,说明秦非亡于地理形势的变化。
B.“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全文的中心,作者用以劝说当世及后代统治者施行仁义以安民。
C.本段是在前文铺叙基础上的集中议论,大量的史实使作者的论点水到渠成。
D.对比论证是本段的鲜明特色,陈胜与山东六国进行对比,说明比陈胜强大的山东六国未能战胜秦国的原因以及秦亡于陈胜首倡的起义均在于他们不施行仁政。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过秦论·下篇
贾谊
秦并兼诸侯山东三十余郡,缮津关,据险塞,修甲兵而守之。然陈涉以戍卒散乱之众数百,奋臂大呼,不用弓戟之兵,锄櫌白梃,望屋而食,横行天下,秦人阻险不守,关梁不阖,长戟不刺,强弩不射。楚师深入,战于鸿门,曾无藩篱之艰。于是山东大扰,诸侯并起,豪俊相立。秦使章邯将而东征。章邯因以三军之众,要市于外,以谋其上。群臣之不信可见于此矣子婴立遂不寤藉使子婴有庸主之才仅得中佐山东虽乱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庙之祀未当绝也。
秦地被山带河以为固,四塞之国也。自缪公以来至于秦王,二十余君,常为诸侯雄。岂世世贤哉?其势居然也。且天下尝同心并力而攻秦矣,然困于阻险而不能进。岂勇力智慧不足哉?形不利,势不便也。秦小邑并大城,守险塞而军。诸侯起于匹夫,以利合,非有素王之行也;其交未亲,其下未附,名为亡秦,其实利之也。彼见秦阻之难犯也,必退师安土息民,以待其敞,收弱扶罢以令大国之君,不患不得意于海内。贵为天子,富有天下,而身为禽者,其救败非也。
秦王足己不问,遂过而不变;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祸;子婴孤立无亲,危弱无辅。三主惑而终身不悟,亡,不亦宜乎?当此时也,世非无深虑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尽忠拂过者,秦俗多忌讳之禁,忠言未卒于口,而身为戳没矣。故使天下之士,倾耳而听,重足而立,钳口而不言。是以三主失道,忠臣不敢谏,知士不敢谋,天下已乱,奸不上闻,岂不哀哉!
先王知雍蔽之伤国也,故置公卿大夫士,以饰法设刑而天下治。其强也,禁暴诛乱而天下服;其弱也,五伯征而诸侯从;其削也,内守外附而社稷存。故秦之盛也,繁法严刑而天下振;及其衰也,百姓怨望而海内畔矣。故周五序得其道,而千余岁不绝;秦本末并失,故不长久。
由此观之,安危之统相去远矣。野谚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以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有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
(有删改)
9.下列对文中画框线部分的断句,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群臣之不信/可见于此矣/子婴立遂/不寤/藉使子婴有庸主之才/仅得中佐/山东虽乱/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庙之祀未当绝也
B.群臣之不信/可见于此矣/子婴立遂/不寤/藉使子婴有庸主之才/仅得中佐山东/虽乱/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庙之祀未当绝也
C.群臣之不信/可见于此矣/子婴立/遂不寤/藉使子婴有庸主之才/仅得中佐山东/虽乱/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庙之祀未当绝也
D.群臣之不信/可见于此矣/子婴立/遂不寤/藉使子婴有庸主之才/仅得中佐/山东虽乱/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庙之祀未当绝也
10.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诸侯,古代帝王分封的各国国君,规定要服从王命,定期朝贡述职。
B.“诸侯起于匹夫”中的“匹夫”指平民百姓,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的“匹夫”相同。
C.海内,即国内,古人认为我国疆土四面环绕着大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D.五序,周王朝设置五等爵位,即公、侯、伯、子、士,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等级制度之一。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朝吞并六国,占据险要地势,修治武器,但陈涉凭着几百名散乱戍卒,却所向无敌。
B.子婴连一般君主的才能也不具备,虽然选取了能力中上的辅佐之臣,也难免秦朝的败亡。
C.秦从秦穆公到秦始皇的二十多个国君,经常在诸侯中称雄,这与秦险固的地势有着密切关系。
D.秦朝丢掉了周代合乎根本大道的治国传统,所以不能长治久安。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贵为天子,富有天下,而身为禽者,其救败非也。
(2)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有时。
13.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秦灭亡的原因。
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人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贾谊在《过秦论》中认为秦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认为“_______________”,并不是天下人灭亡了秦朝。
(2)文中概括始皇派遣大将蒙恬北逐匈奴获得胜利,使得匈奴长时间不敢南下进击中原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形象地描写了始皇派遣得力的将领、士兵守卫要塞,盘问过往行人的情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过秦论》中,贾谊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陈涉起义得到天下人热烈响应的情况。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防御措施,其中写他对外政策的句子是:(南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北方)“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2)始皇派遣大将蒙恬北逐匈奴获得胜利,使得匈奴长时间不敢南下进击中原。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是对此事件效果的概括。
(3)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象地描写了始皇派遣得力的将领、士兵守卫要塞,盘问过往行人的情景。
(4)《过秦论》中写秦始皇统一天下,突显他政治上功业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A.“从”通“纵”,指合纵的策略;“衡”通“横”,指连横的策略。/“从”通“纵”,指合纵的策略。B.无通假,译为:控制并利用他们的弱点。/无通假,译为:用残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的百姓。C.“何”通“呵”,喝问。/“倔”通“崛”,突出,突起。D.“景”通“影”,名词作状语,像影子一样。/“有”通“又”,连词,加在整数和零数之间。故选B。
2.答案:B
解析:命:性命,生命。
3.答案:D
解析:D项“山东”古义指崤山以东,代指东方诸国;今义为山东省。其他三项古今义均相同。
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D项,“鲰生”指浅陋无知的小人,并非指百姓。
5.答案:D
解析:A.“弱”,使动用法,使……变弱。B.“亡”,动词作名词,逃跑的人。C.“云”,名词作状语,像云一样;“响”,像声响一样。D.没有词类活用现象。故选D。
6.答案:D
解析:①名词作状语。像云一样。②使动用法。使……斗。③使动用法。使……兴旺。④名词作动词。登上。⑤形容词作名词。小的事情。⑥使动用法。使……朝拜。⑦名词作状语。在夜里。⑧名词作动词。用箱子装。故选D。
7.答案:C
解析:C.“并讲究细节的准确”错误,本文没有讲究细节的准确,重点是对历史的评价。故选C。
8.答案:B
解析:B.“劝说当世及后代统治者施行仁义以安民”不当,作者写作该文是劝说汉文帝的,因此“后世”不妥。故选B。
9.答案:D
解析:“遂”为连词,其前应断开,排除A、B两项。“虽乱”的主语为“山东”,中间不应断开,排除C项。
10.答案:D
解析:五等爵位指的是公、侯、伯、子、男。
11.答案:B
解析:原文说的是“子婴孤立无亲,危弱无辅”。
12.答案:(1)贵为天子,拥有天下,自己却被擒获,这是因为他挽救败亡的方法错误啊。
(2)了解兴盛衰亡的道理,审察形势是否适当,做到取舍有序,变化适时。
解析:参考译文
秦兼并了诸侯崤山以东三十多个郡,修治渡口关隘,占据各地的险要地势,整修精良的武器装备,来镇守这些地方。然而陈涉凭着几百名散乱的戍卒,振臂大呼,不用弓箭、矛戟等兵器,手持锄把、木棍,只要看到有人家住的房屋就能吃上饭,纵横驰骋于天下。秦军险阻之地防守不住了,关卡和桥梁来不及关闭,长戟来不及挥舞,强弩来不及发射。楚军深入,在鸿门交战,竟然连像篱笆那样的阻拦都没有遇到。这时崤山以东大乱,诸侯纷纷起事,豪杰们争相自立为王。秦王派章邯率兵东征。章邯趁机凭借众多兵力在外面跟诸侯做交易,来图谋他的君主。大臣们的不可靠,从这件事就可以看出来了。子婴即位,最终也不曾觉悟。假使子婴有一般君主的才能,仅仅得到中等的辅佐之臣,崤山以东地区即使叛乱,秦的土地还是可以保全的,宗庙的祭祀也不会断绝。
秦地有高山阻隔,有大河环绕,形成坚固防御,是个四面都有险要关塞的国家。从穆公以来,一直到秦始皇,二十多个国君,经常在诸侯中称雄。难道代代贤明吗?这是它的地理形势造成的啊。况且天下各国曾经同心合力进攻秦,然而却被险要阻塞之地困住不能前进。难道是勇气、力量和智慧不够吗?是地形不利,地势不便啊。秦把小邑并为大城,在险要关塞驻军防守。诸侯们从平民起家,是为了利益联合起来的,并没有远古明君的德行;他们的交往还不亲厚,他们的下属还未亲附,名义上是说灭秦,实际上是为自己谋求私利呀。他们看见秦地险阻难以进犯,就必定退兵安定本土,让人民休养生息,以等待秦国的衰败,收服弱小的,扶助疲敝的,以号令大国之君,就不用担心在天下实现不了自己的愿望。贵为天子,拥有天下,自己却被擒获,这是因为他挽救败亡的方法错误啊。
秦王自满,不求教于人,一错到底而不改变;二世承袭父过,因循不改,残暴苛虐以致加重了祸患;子婴孤立无亲,处于危境弱小得没有人辅佐。三位君主昏惑而终身不觉悟,秦朝灭亡,不也是应该的吗?在这个时候,世上并非没有深谋远虑懂得形势变化的人啊,然而他们之所以不敢竭诚尽忠,纠正主上之过,就是因为秦朝的风气多有忌讳的禁规,忠言还没说完,而自己就被杀掉了。所以使得天下之士,只能侧着耳朵听,双脚紧靠着站着,闭上嘴巴不敢说话。因此,三位君主迷失正道,忠臣不敢进谏,智士不敢出主意,天下已经大乱,坏消息不让皇上知道,这难道不可悲吗?
先王知道被蒙蔽就会伤害国家,所以设置公卿、大夫和士,来整饬法令,设立刑罚,而使天下得到治理。强盛的时候,禁止残暴诛讨叛乱,天下服从;衰弱的时候,也能靠五霸为天子征讨,诸侯顺从;土地被割削的时候,也能内部加强守护,外部交好其他国家而使社稷得以保存。而秦朝强盛的时候,法规条例烦苛,刑罚残酷,天下震动不安;等到它衰弱的时候,百姓怨恨,天下背叛。周朝的政纲合乎根本大道,因而延续了千余年不断绝;而秦朝本末皆失,所以统治不能长久。
由此看来,安定和危亡的纲纪相差太远了!俗话说:“过去的经验教训不忘记,就是以后做事的借鉴。”因此君子治理国家,借鉴上古的历史,验证以当代的情况,还要通过人事加以检验,了解兴盛衰亡的道理,审察形势是否适当,做到取舍有序,变化适时,所以历时长久,国家安定。
13.答案:①秦王自满,不求教于人,一错到底而不改变。②秦二世因循不改,残暴苛虐以致加重了祸患。③子婴不才,孤立无亲,无人辅佐。④忠臣不敢进谏,智士不敢出主意。
解析:题干问的是秦灭亡的原因,具体作答时,可从君主和臣下两方面来分析。从君主的角度分析时,可从秦王、秦二世、子婴三人的行为、处境等方面总结;从臣下的角度分析时,可抓住关键句“忠臣不敢谏,智士不敢谋”等进行总结。
14.答案:(1)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族秦者秦也
(2)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3)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4)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15.
(1)答案: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2)答案: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3)答案: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4)答案: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解析:本题考查诗文默写。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