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迷娘(之一)——高二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课时优化训练
1.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诺奖得主露易丝·格丽克的很多诗歌取材希腊罗马神话、《圣经》、历史传说,②这些东西利于我们解读和打开格丽克的诗歌。③我们把握住这个入口,④就容易探索到诗人对这些素材的创造性表达,⑤能收获无数思想的珍宝。⑥像上一位获得诺奖的诗人鲍勃·迪伦一样,⑦格丽克的诗也触及到对战争的反思、质疑、控诉,⑧语言简洁,但寓意深厚,反映的往往是严肃的、深层的,常给人以新异的警醒。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秋天来临之际,许多树木的叶子在掉落前纷纷变成红色、黄色或者橙色,叶子在谢幕前唱起了欢歌。原本接收光照的叶子,会让树木变得不耐寒;同时,叶子上密布的气孔会随着树木的呼吸而损耗大量的水分。树木在气候条件不利的时候会全面舍弃叶子。
那为何在落叶之前,树木要赠还给大地最美的秋色呢?这场盛大的秋色可能只是树木的缓兵之计——在感受到长期的低温后,树木开始准备落叶,叶子中的营养物质被树木回收,尤其是叶片中的叶绿素含有的丰富的氮。随着叶绿素的降解,原本被遮挡住颜色的辅助光合色素类胡萝卜素开始充当起这个调色盘的主角,叶片体现出从橙色到金黄色的变化。
但实际上,我们观赏到的秋叶只有一部分是黄色的。其余的则主要是红色的,以致红色才是许多人对秋叶最直观的印象。秋叶呈现红色,是因为叶子中还含有第二类色素物质——花青素。这也是有诗歌咏“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原因,红叶与花本质上制造和使用了同样的色素。秋叶中花青素与类胡萝卜素两类色素搭配起来,使得秋叶有着三三两两的变化。
2.文段中的加粗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缓兵之计 B.体现 C.以致 D.三三两两
3.比拟讲求本体和拟体的某些特征存在可拟性,请简析画框线的句子中比拟手法的具体运用。
4.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jìng)大相(________)庭 (jīng)(________)渭分明 (jìng)不(________)而走(jìng)(________)挛
②(shuò)震古(________)今 (shuò)众口(________)金 (lì)(________)树 (lì)(________)石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随着国民教育普及面的不断扩展,民众的文化素质也明显提高,精英文化变成为了大众文化,同时,大众文化经过去粗取精,也上升为精英文化。
B.这所千年高龄的学府完整地见证了唐宋后中国学术尤其是儒学,由习俗礼仪的儒学到思辨超越的儒学,由理学到心学,再延伸到实践的领域。
C.诗人的本色是真性情,性情因人而异,或男或女,或南或北,或刚或柔,但只要真,则阳刚与阴柔均为美,豪放与婉约都是诗。
D.如果教育的最终使命是为了更好地激发人的潜能,壮大充实人的生命,而非戕害人的本性,那么,不仅岳麓书院的教育在过去是彪炳千秋的,在未来也有着永恒的价值。
6.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母校桃李林旁,一棵百年古槐静立,深情守望着林子中琅琅读书的少年。
B.雪花在天空中快乐地跳着舞蹈来到这个世界,给孩子们带来一个关于童话的故事。
C.石老人如同一个有了生命的雕像,在海中一站就是千年,见证了这世事的沧桑。
D.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噗嗤一声,将冷面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
7.把下面的长句改写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在歌德遗留下的一部分手稿中,人们发现了这本记载着这位一生爱自然、爱真理,靠着自学和个人奋斗而成为一代思想巨子的漂泊者、传奇式人物那些“充满于每日孤独散步中迷人的沉思默想”的、并不十分厚的集子《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遐想》。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浮士德小插曲
秦牧
当报上登出歌德故居被毁,那千万人凭吊的小住宅变成一堆瓦砾,而且,屋前象征和平的橡树竟变成绞刑架的消息时,一个曾在德国留学的朋友惘然地告诉我,他和一本德文《浮士德》的美丽悲哀的故事。
他十几年前在德国一个拍卖场上发现一本精装的早期出版的《浮士德》,里面有异常精美的十帧插图,这本书许多名人曾经阅读过,老威廉皇帝读完之后在上面签了一个名字。
显然,这是一本名贵的,甚至有点儿古董气的书。公开拍卖开始了,大家都想要这本书,于是我们这位朋友和许多德国人竞争着,起初他出几个马克,以后人家加到几十个马克,最后他出到七十几个马克,势在必得,但那些德国人竞争的热情也未稍减。
忽然,拍卖员把铃一摇,笑着宣称道:“这位东方朋友看样子很喜欢这本书,我们大家不如本着地主之谊,让给他罢!”那些竞争者听了热烈鼓掌表示同意,于是这位留学生以七十几个马克买了那本宝贵的书。
回国后不久战争爆发,这位朋友在战场上,每次躲空袭,什么东西都不带,口袋里却藏着那本书,但在一次大规模的轰炸下,他受了伤,那本书也被炸得粉碎。……最后的结局使我们想起歌德的故居和那株染了血的老橡树。
这位朋友叙述这段故事,不胜感慨的神情和声调,使我想起他大概将终生不忘歌德的《浮士德》。那本书毁了有什么关系呢?只要书的精神已经感染了人。歌德的故居毁了有什么关系呢?只要新的德国能够更重视歌德的遗泽,一如新俄时代印着更多的普希金、托尔斯泰等人的著作一样,普希金、托尔斯泰等人的白骨销毁了有什么关系呢?
人类文化史上的浩劫——秦始皇焚书,尼罗皇杀教徒,亚历山大城的火,中世纪的精神桎梏,各个王朝的文字狱,法西斯对文化的杀戮……并不曾使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角落的文化精神为之真正中断死亡!这种精神离开简帛、芦叶卷、蜡板、纸张,躲藏在人们的脑中、心中、舌尖上,向同一生活阶层的人辗转传达,机会一来,又体现于简帛、芦叶卷、纸张中。想到这一层,我真要发狂地想到我们现在的一箪之食、一瓢之饮,里面就有古贤哲们当年身体中的一滴泪水、一粒元素细胞,我们现在的一个思想、一阵感情、一种潜意识,都曾经受过无数古人的感染……想起这一层,我们真是喜悦而又战栗。“求生的人不需要立碑竭”,西方的法西斯毁了歌德的故居,东方的法西斯铲平了鲁迅坟头的碑碣,行为如出一辙;但可断言,坟里的人如果有知,决不为自己悲,坟里的人如果能冷笑,那种冷笑一定充满了坚决与轻蔑。
(选自《秦牧杂文》)
8.第一段画线句中的“美丽悲哀”如何理解?
9.从全文看,作者详细叙述《浮士德》一书拍卖的经过有什么作用?
10.结合文意,谈谈你对文章结尾处画框句子的理解。
11.文章题目为《浮士德小插曲》,别有深意,请从字面和深层两方面分析这个标题的含义。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对悲剧的深沉纪念
王开岭
①在对“悲剧”的日常感受上,除了重大轻小的不良嗜好,人们总惯于以整体印象代替个体的不幸——以集体的名义遮蔽最真实的生命个体单位。
②数字仅仅描述体积,它往往巨大,却被抽空了内涵和细节,它粗糙、笼统、简陋、轻率,缺乏细腻成分,无疼痛感,唤不起我们最深沉的人道主义的感受。过多过久地停留在数字上,往往使我们养成一种粗鲁的记忆方式,一种遥远的旁观者态度,一种徘徊在悲剧之外的“客人”立场,不幸仅仅被视为他者的不幸,被视为一种隔岸的“彼在”。
③如此,我们并非在关怀生命、体验悲剧,相反,是在疏离和排斥它。说到底,这是对生命的一种粗糙化、淡漠化的打量,我们把悲剧中的生命推得远远的,踢出了自己的生活视野和情感领地。久之,对悲剧太多的轻描淡写和迎来送往,便会麻木人的心灵,情感会变得吝啬、迟钝,太多的狭隘和不仁便繁殖起来了,生命间的良好印象与同胞精神也会悄悄恶化。
④感受悲剧最人道和理性的做法:寻找“现场感”!为不幸找到真实的个体归属,找到那“一个,又一个……”的载体。世界上,没有谁和谁是可以随意叠加和整合的,任何生命都唯一、绝对,其尊严、价值、命运都不可替代。生生死死只有落实在具体的“个”身上才有意义,整体淹没个体、羊群淹没羊的做法,实际上是对生命、对悲剧主体的粗暴和不敬,也是背叛与遗忘真善的开始。
⑤同样,叙述灾难和悲剧,也必须降落到实体和细节上,才有丰满的血肉,才有惊心动魄的痛感和震撼,它方不失为一个真正的悲剧,悲剧的人性和价值才不致白白流失。
⑥记得有个地方的“犹太人遇难者纪念馆”,在设计上就注重了“个”的清晰,它拒绝用抽象数字来控诉什么,而是费尽心机搜录了大量个体遇难者的信息:日记、照片、证件、通信、日用品、纪念物,甚至还有声音资料……当你对某一个名字感兴趣时(比如你可以选一个和自己容貌酷似或生日相同的人),便可启动某个按钮,进入到这个个体的生命故事中去,与其一道重返半世纪前那些晴朗或阴霾的日子,体验那些欢笑和泪水、安乐和恐怖、幸福和屈辱……这样一来,你便完成了一次对他人的生命访问,一次珍贵的灵魂相遇。
⑦记住了他,也就记住了恐怖和灾难,也就记住了历史、正义和真理。与这位逝者的会晤,相信会对你今后的每一天、你的信仰和价值观,产生某种影响。它会成为你生命中一个珍贵的密码——灵魂密码。这座纪念馆贡献了真正的“悲剧”。
⑧重视“小”,重视那些不幸人群中的“个”,爱护生也爱护死,严肃对待世上的每一份痛苦,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意义重大。它教会我们一种打量生活、对待同胞、判断事物的方法和价值观,这是我们认知生命的起点,也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最正常态度。在世界眼里,我们也是一个“个”,忽视了这个“个”,也就丧失了对人和生命最深沉的感受。
⑨其实,生命之间,命运之间,很近,很近。
(有删改)
12.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
13.第⑥段写“犹太人遇难者纪念馆”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14.本文题为“对悲剧的深沉纪念”,请联系全文说说“深沉”的内涵。
1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现代人一提到诗,就联想到诗人,就问诗是谁作的。在近代社会中,诗已变成个人的艺术,诗人已几乎自成一种特殊的职业阶级。每个诗人都有他的特殊的个性,不容与他人相混。我们如果要了解原始诗歌,①__________。原始诗歌都不标明作者的姓名,甚至不流露作者的个性。英国的《贝奥武夫》、法国的《罗兰之歌》、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究竟是谁作的呢?②__________。原始诗歌所表现的大半是某部落或某阶级的共同的情感或信仰,所以每个歌唱者都不觉得他所歌唱的诗是属于某个人的。③__________,违背了共同的信仰,它就不能传播出去,立刻就会消灭的。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①“取材”后加介词“于”;②“解读和打开”修改为“打开和解读”;⑦“触及到”修改为“触及”;⑧“深层”的后面加“东西”(或思想内涵)。
解析:①成分残缺,“取材希腊罗马神话……”后缺少相应的介词搭配,“取材”后加介词“于”。②语序不当,“解读和打开”排列语序不当,修改为“打开和解读”。⑦重复赘余,“触及到”语意重复,修改为“触及”。⑧成分残缺,“反映”后缺少相应的宾语,在“深层”的后面加“东西”(或思想内涵)。
2.答案:A
解析:A.缓兵之计:使敌人延缓进攻的计策,借指使事态暂时缓和同时积极设法应付的策略。语境说的是树木在落叶之前,先让叶子变成红色、黄色或者橙色,这是一种缓解或者过渡的手段,使用正确。B.体现:某种性质或现象(多指抽象内容)在某一事物上具体表现出来。这里的“体”具有体味的意思,一般强调由表及里、由外而内的深层感受。语境说的是叶片显示出非常明显的颜色变化,前后均为具体的内容,故“体现”可改为“呈现”,“呈现”,显现、展示出。C.以致: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语境中“红色才是许多人对秋叶最直观的印象”并非一种不好的结果,故“以致”应改为“以至”,“以至”,强调范围程度等的扩展延伸,或者用于下半句开头,表示上述情况所达到的深度或结果,中性词。D.三三两两:三个一群两个一伙(多指人)。“三三两两”主要用于人,用来修饰“秋叶”不恰当,结合上文“秋叶中花青素与类胡萝卜素两类色素搭配起来”分析,可改为“五颜六色”。故选A。
3.答案:(1)将秋天来临时叶子在掉落前变色拟为人在谢幕前唱起了欢歌,体现了比拟的可拟性。(2)将叶子的掉落拟为人在演出结束后的谢幕;将叶子变成暖色拟为人唱欢歌。
解析:题干中明确指出了画框线的句子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作答本题时,需要先找到本体和拟体,然后分析表达效果。画框线的句子中,本体是秋天来临时叶子在掉落前变色,拟体为人在谢幕前唱起了欢歌。把人的特点在演出结束后的谢幕赋予了秋天的落叶;把叶子在坠落前绽放的美丽说成人谢幕前的欢歌,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秋天叶落本是令人伤感的,而五颜六色缤纷多姿却适合观赏,这是落叶的价值,犹如有意义的人生一样,欢歌是豁达乐观的,犹如多彩的落叶般精神可嘉。
4.答案:①径;泾;胫;痉;②烁;铄;栎;砾
5.答案:C
解析:A.成分赘余,“变成为了”赘余,删去“为”;B.成分残缺,“领域”后缺少“见证”的宾语,句末加上“的过程”;C.正确;D.语序不当,主语相同,关联词放主语后面,关联词“不仅”应移至“教育”之后;故选C。
6.答案:C
解析:A.拟人,“静立”“深情守望”赋予百年古槐人的动作和情感。B.拟人,“快乐地舞蹈”赋予雪花以人的动作和情感。C.比喻,本体是“石老人”,喻体是“雕像”。D.拟人,“撑不住”“噗嗤一声”“笑”均是人的动作,故是把雪写成人。故选C。
7.答案:歌德是位一生爱自然、爱真理的漂泊者。他靠着自学和个人奋斗而成为一代思想巨子。他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在他遗留下的一部分手稿中,人们发现了这本记载着那些“充满于每日孤独散步中迷人的沉思默想”的《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遐想》。这本集子并不十分厚。
解析:此题考查长短句转换,先找主干,再把修饰成分单独成句。顺序可以颠倒,但不得改变原意。
8.答案:“美丽”体现在人们对歌德及其作品的热爱,“悲哀”是指那本书被无情的战火毁掉。
解析:理解“美丽悲哀”要联系下文内容,即作者是如何得到《浮士德》这本书的——是在一次拍卖会上很多人都竞买的情况下买到的,文章写出人们对歌德及其作品的热爱;《浮士德》这本书的结局,最后是被炸得粉碎,让人感到悲哀。
9.答案:内容上:交代了这本书的来之不易。结构上:详细叙述为后文抒情和议论做铺垫或张本。
解析:作用类的题目一般是从内容与结构这两个方面来解答的。因此要先弄清所给语段所写的内容。作者详细叙述《浮士德》一书拍卖的经过——在《浮士德》一书拍卖会上,很多人都竞相出价——最后被作者买到,交代了这本书的来之不易。但这本书的结局却是被炸得粉碎。文本中说:“那本书毁了有什么关系呢?只要书的精神已经感染了人。”所以从结构上说,详细叙述是为后文抒情和议论做铺垫。
10.答案:法西斯能摧毁文化伟人一切有形的东西,但绝不能摧毁人们对他们的崇敬。作者通过假设,一方面对创造了精神财富的文学伟人予以肯定和赞美,同时对敌人予以无情的鞭挞与嘲笑。(意思接近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对画线句子的理解。解答本题要联系上文内容:“人类文化史上的浩劫——秦始皇焚书,尼罗皇杀教徒,……法西斯对文化的杀戮……并不曾使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角落的文化精神为之真正中断死亡!”也就是说法西斯能摧毁文化伟人一切有形的东西,但绝不能摧毁人们对他们的崇敬。要回答出作者对文学伟人和法西斯的态度。
11.答案:从字面上看,指《浮士德》一书的得与失一事;从深层看,指歌德故居及《浮士德》为战火所毁,在伟大精神的经世流传过程中只不过是个小小的插曲,战争绝不会中断人类文化精神。(意思接近即可)
解析:解答本题要审清题干要求,从字面和深层两方面分析标题的含义。从字面上看比较好理解,从深层看要联系全文内容,特别是最后一段。
12.答案:首先,指出人们在对“悲剧”的日常感受上的不良嗜好,并分析其弊端;然后,提出感受和叙述悲剧最人道和理性的做法;最后,指出重视“个”对人和生命的重大意义。
解析:回答本题,要注重理解文章每一个段落论述的主要内容,然后根据内容把握文章的论述思路。文章第①段主要写人们在对“悲剧”的日常感受上的不良嗜好,即重大轻小、以整体印象代替个体的不幸。第②③段,写数字让人疏远了悲剧,麻木了心灵。第④⑤段,写感受悲剧最人道和理性的做法是为不幸找到真实的个体归属,要降落到实体和细节上。第⑥⑦段,写“犹太人遇难者纪念馆”的具体做法。第⑧⑨段,提醒人们要注重“小”,重视不幸人群中的“个”。然后据此进行归纳概括即可。
13.举例证明叙述灾难和悲剧必须降落到实体和细节上;强调这样纪念会使每一个参观者产生心灵的震撼;为下文的议论提供依据。
解析:解答此题,要注重理解段落所表述的相关内容、体现的意义及其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等。第⑥段主要介绍了“犹太人遇难者纪念馆”的具体做法:注重“个”的清晰等。从结构的角度分析,这段话主要为下文的议论提供了依据。
14.关怀个体生命(严肃对待世上的每一份痛苦);体验悲剧(唤起人们人道主义的感受);记住历史、正义和真理的同时,学会打量生活、对待同胞、判断事物的方法和价值观。
解析:答题时要先明白“深沉”一词是针对“纪念”而言的,并且对象限定在“对悲剧”的范围之内。然后再结合文本具体分析。首先,从文章开头看,可知开头批判的正是“不深沉”的表现,于是可知答案应从其反面出发,即从关怀个体生命出发。其次,根据文章第④⑤段内容,可知体验悲剧是“深沉”的表现之一。再次,根据“记住了他,也就记住了恐怖和灾难,也就记住了历史、正义和真理”“重视‘小’,重视那些不幸人群中的‘个’……它教会我们一种打量生活、对待同胞、判断事物的方法和价值观”等内容可知,这是“深沉”的又一个方面。
15.答案:①必须先把这种成见抛开才行;②谁也不知道;③如果一首诗歌引不起共同的情感
解析:文段谈的是如何理解原始诗歌,开头以较多的笔墨写了现代人对诗歌的成见,然后谈论理解原始诗歌的正确做法,故①处应填写一个承接上文的句子,如“必须先把这种成见抛开才行”一类的句子。②处上文先说“原始诗歌都不标明作者的姓名”,然后举例进行说明,②处是对前面问句的回答,故应填写“谁也不知道”一类的句子。③处上文说的是原始诗歌表现的是共同的情感和信仰,下文说“违背了共同的信仰”会有什么结果,显然这是一种假设的情况,故③处应填写“如果一首诗歌引不起共同的情感”之类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