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归园田居(其一) 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7.2 *归园田居(其一) 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8-19 10:23: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归园田居
陶渊明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晋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曾祖父曾官至大司马,到他时已家境没落。少年时代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但是东晋时局动荡,政治黑暗,陶到29岁时才出仕,不久又归隐。后又时隐时仕。直到41岁完全弃官归隐。
请同学们欣赏诗歌朗读,注意字音和注意朗读的节奏和感情。
走进文本
归园田居 (其一)
zhuō
yìn
ài
fán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你读出了什么?
诗中描写田园之美的诗句是哪几句?着重描写了哪些田园景物?
方宅、草屋、榆柳、桃李、远村、炊烟、狗吠、鸡鸣
细品田园情趣
俄国著名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说:“诗人是用形象和图画说话的,大凡一首好的诗或词,都是诗中有画,具有自己独特的意境、风格。
细品田园情趣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这些诗句。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金·元好问)
自己的居所,空旷而简陋,无拘无束。榆柳覆郁,桃李飘香。集色彩与味道于一体。这是诗人为之陶醉的乡村逍遥所在。炊烟袅袅,弥漫缥缈。一片宁静,一片和谐,一派迷茫,一派朦胧,农村特有的几声犬吠,几声鸡鸣。让宁静的乡村更显迷蒙与幽静。以动衬静,使人耳听其声而忘情,目睹其形而忘返。这淳朴、幽静的田园景色与虚伪欺诈、互相倾轧的上层社会形成鲜明对比。
诗人笔下的田园生活是怎样的 运用哪些技巧把农村中常见的事物描绘成一幅优美的图画?
方宅
草屋
榆柳
桃李
狗吠
鸡鸣
村庄
炊烟





景语
情语
清幽
空阔
安宁
和平
祥和
恬淡
舒畅
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白描
手法
近处
远处
诗人笔下的田园生活是怎样的 运用哪些技巧把农村中常见的事物描绘成一幅优美的图画?
画面特点:恬静、安宁、空阔、祥和
艺术技巧:情景交融、以动衬静
远近结合、视听结合
叠词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尘网樊笼
官场生活-喻
情-厌恶悔恨
少无适俗韵:
性本爱丘山:
显示了不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表明归隐田园的意向。
诗人形象:
坚守节操,不同流合污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闲适安逸、内心安宁
诗人为何要远离官场?
研读归园之志
陶29岁时出任江州祭酒,不久就辞官归隐。五六年后又做幕僚,为时不长,后又时隐时仕。到39岁时他曾亲自参加劳动,后来又出任彭泽令,一直做官到41岁,他才结束了仕隐不定的生活,坚决走上了归田的道路,直至63岁去世,再未做官。
诗人为何会仕隐不定多年后才毅然决然走向归田之路?
你乐意生活在这样的田园中吗?
乞食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
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主人解余意,遗赠乞虚来。
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
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
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
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

杂诗(其五)
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荏苒岁月颓,此心稍已去。
值欢无复娱,每每多忧虑。
气力渐衰损,转觉日不如。
壑舟无须臾,引我不得住 。
前途当几许,未知止泊处。
古人惜寸阴,念此使人惧 。

zhù

这首诗写在陶渊明辞去彭泽县令以后,这个时候他大约四十多岁。我们能不能设想一下,陶渊明年轻的时候也是这样一直厌恶官场吗
守拙:守住自己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找到本我和真我
研读归园之志
东晋朝廷:政治腐败、争权夺利、门阀森严、结党营私
官场现实:勾心斗角、尔虞我诈、钻营取巧、阿谀逢迎
贵族后裔,
理当继承先贤;
儒家学子,
义当大济苍生;
一家之主,
情当求禄养家。
好友颜延之写下《陶征士诔并序》纪念他,却没有对他的文学成就予以肯定。
杜甫:陶潜避俗翁,未必能大道。观其着诗集,颇亦恨枯槁。
苏轼;渊明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延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
世人推崇陶渊明更多是因为他的决绝归隐、勇敢做选择,为大家提供了一个精神的栖居地。无论选择的这条路多艰难,都要坚守人格,不同流合污,勇于做自己。
著名学者看陶渊明
在古今诗人之中,能够直接面对人生的苦难悲哀,而且真正找到了一个解决办法的,只有陶渊明。 ——叶嘉莹
陶渊明的一生表面上过得那么平淡,但却是一个深刻的、豪壮的悲剧。陶渊明的悲剧是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是伟大的诗人和渺小的社会的矛盾,是美与丑的矛盾。
——张铨锡
陶渊明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品。
——鲍鹏山
陶渊明是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一个归宿,许多士大夫在仕途上失意以后,或厌倦了官场的时候,往往回归到陶渊明,从他身上寻找新的人生价值,并借以安慰自己。白居易、苏轼、陆游、辛弃疾等莫不如此。于是,不为五斗米折腰也就成了中国士大夫精神世界的一座堡垒,用以保护自己出处选择的自由。而平淡自然也就成了他们心目中高尚的艺术境地。
——袁行霈
穿越时空的对话
我们再次了解了陶渊明,再次明白他的归隐之志,明白他的高洁情怀。他给文人们描绘了一幅优美的田园生活图景。也为他们寻找了一个精神慰藉所——桃花源,今天,让我们穿越时空和他来个对话,请以“陶渊明,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段话,不超过8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