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单元 比的认识(单元测试)-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单元 比的认识(单元测试)-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8-19 10:22: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6单元 比的认识(单元测试)-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一、单选题
1.钟面上,分针的转速与秒针的转速的比是(  )。
A.11∶2 B.1∶12 C.1∶60 D.1∶100
2.从学校走到公园,小红用8分钟,小赵用10分钟,小红和小赵所花的时间最简整数比是(  )。
A.8:10 B.4:5 C.1:2 D.5:4
3.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是15:7:8,按角分类,这是一个(  )三角形。
A.锐角 B.直角 C.钝角 D.无法判断
4.如果A× =B× ,那么A和B的最简整数比为(  )。
A. : B.2:3 C.4:3 D.9:8
5.甲、乙的平均数是40,丙是30,丙数与三个数的和的最简整数比是(  )
A.3:11 B.3:7 C.11:3 D.3:4
二、判断题
6.化简比和求比值的根据都是比的基本性质。(  )
7.一杯盐水,盐和水的比是1:9,则盐占盐水的 .(  )
8.如果a:b=3:5,那么a=3,b=5。(

9.3分米:1米的比值是3。(

10.弟弟比哥哥矮 ,哥哥与弟弟身高的比是5:6。(  )
三、填空题
11.如图,把梯形ABCD分割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已知BE:EC=3:5,则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的面积比是   。如果三角形CDE的面积是100cm2,则梯形ABCD的面积是   cm2。
12.   %=4÷   = =   :10=   (填小数)。
13.配制一种混凝土,水泥、黄沙、石子按2:3:5配制而成,如果这三种材料各有18吨,配制这种混凝土,当黄沙全部用完时,水泥还剩   吨,石子已经增加了   吨。
14.   =75%=   :24。
15.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度数之比是1:2:3,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
四、解决问题
16.19世纪法国数学家拉普拉斯经过研究发现,在不同的地区男婴和女婴的出生人数比大致是相同的。下表是我国某年A、B、C 三个城市的男、女婴的出生人数比。
城市 A B C
男、女婴的出生人数比 103∶100 27∶25 53∶50
哪个城市男、女婴出生人数的差异最大?哪个城市男、女婴出生人数的差异最小?
17.新型冠状病毒传播期间,教室地面和课桌表面需要消毒。桶里放有6.4升水,根据说明,需要加入多少消毒剂?
84消毒液的配比浓度说明
传染病污染物体衰面消毒:
按消毒剂与水为1:10的比例稀释,喷洒物体湿润消毒30分钟。
餐饮器具消毒:
按消毒剂与水为1:80的比例稀释,浸泡消毒2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18.一个包装盒是一个底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它的棱长总和是76分米,底面边长与高的比是5:9,这个包装盒的底面边长和高各是多少分米?
19.用一根24分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长与宽的比是3:9。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20.羊毛衫厂共有工人526人,共三个车间,第一车间比第三车间少24人 已知第二车间与第三车间的人数的比是3:4。求三个车间各有多少人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2.【答案】B
3.【答案】B
4.【答案】D
5.【答案】A
6.【答案】正确
7.【答案】错误
8.【答案】错误
9.【答案】错误
10.【答案】错误
11.【答案】6:5;220
12.【答案】80;5;8;0.8
13.【答案】6;12
14.【答案】20;18
15.【答案】直角
16.【答案】解:B 城市:27∶25 = 108∶100
C 城市:53∶50 = 106∶100
108 > 106 > 103
答:B 城市男、女婴出生人数的差异最大,A 城市男、女婴出生人数的差异最小。
17.【答案】解:传染病污染物体表面消毒:按消毒剂与水为1:10的比例稀释,
说明水的质量是消毒剂质量的10倍,
6.4÷10=0.64 (升)
答:需要加入0.64升消毒剂。
18.【答案】解:76÷4=19(分米)
19÷(5+5+9)
=19÷19
=1(分米)
1×5=5(分米)
1×9=9(分米)
答:这个包装盒的底面边长是5分米,高是9分米。
19.【答案】解:(24÷2)÷(3+9)
=12÷12
=1(分米)
(1×3)×(1×9)
=3×9
=27(平方分米)
答: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27平方分米。
20.【答案】解:假设第一车间和第三车间的人数同样多,三个车间的人数比是4:3:4
每份的人数是:(526+24)÷(4+3+4)
=550÷11
=50(人)
第三车间人数:50×4=200(人)
第二车间人数:50×3=150(人)
第一车间人数:200-24=176(人)
答:第一车间176人,第二车间150人,第三车间2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