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导言:大单元架构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加剧
第2课时 日本蓄谋侵中国,甲午战后起狂潮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大单元教学
日本蓄谋侵中国,甲午战后起狂潮——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Q1:日本为何蓄谋侵略中国?
材料:明治政府刚一建立,就认定“强兵为富国之本”,穷兵黩武,并制定了旨在征服中国和世界的所谓“大陆政策”:第一步侵占中国的台湾;第二步征服朝鲜;第三步侵占中国的东北和蒙古;第四步征服全中国;最后独占亚洲,称霸世界。
——郑师渠《中国近代史》
日本
中国台湾
朝鲜
中国东北蒙古
中国
亚洲
世界
明治维新,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根本原因):大陆政策蓄谋已久
日本蓄谋侵中国,甲午战后起狂潮——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Q2:日本为侵略中国利用了哪一事端?
材料:根据今日之形势,日清冲突已不可避免,而早日开战对我有利。开战的口实,除朝鲜自主问题外,别无其他借口。自主问题光明正大,亦可对列国充分显示我国之义举。清国虽地域辽阔,然从近年来之陆海军备看,徒具其表,实则极不完备,不足为惧。
——杉村濬《明治二十七八年在韩苦心录》
1894年5月,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应朝鲜国王请求,清政府派兵帮助镇压,日本乘机出兵朝鲜。起义平息后,日本继续增兵,蓄意挑起战争。
(直接原因):朝鲜东学党起义
1894年7月25日,日本不宣而战突然袭击在牙山附近丰岛海面清军运兵船和驻守牙山的清兵,丰岛海战爆发(标志着甲午中日战争的开始),8月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
1894年是农历甲午年,这场战争被称为“甲午中日战争”
日本蓄谋侵中国,甲午战后起狂潮——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Q3:甲午中日战争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阶 段 战 场 主要战役 战 况 重要人物
开始 丰岛海面 丰岛海战
第一阶段(1894.7-9) 朝鲜半岛
黄海海域 左宝贵
邓世昌
第二阶段(1894.10-1895初) 辽东地区
山东半岛 徐邦道
丁汝昌
平壤战役
黄海战役
辽东战役
威海卫战役
中日两国正式宣战
平壤失守战火至华
丧失黄海制海权
旅顺大屠杀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4.辽东半岛战争
5.威海卫之战
2.平壤之战
1.丰岛海战
3.黄海海战
左宝贵
邓世昌
徐邦道
丁汝昌
◎邓世昌及撞毁的致远舰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英勇顽强、不畏牺牲、勇于反抗外来侵略、斗争到底的爱国主义精神
日本蓄谋侵中国,甲午战后起狂潮——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Q4:甲午中日战争中,涌现出许多奋勇杀敌的爱国官兵,也拥有近代化的海军力量,为什么还以清政府失败而告终?
北洋舰队和日本联合舰队的舰船实力对比表
①双方军事实力差距
日本蓄谋侵中国,甲午战后起狂潮——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Q4:甲午中日战争中,涌现出许多奋勇杀敌的爱国官兵,也拥有近代化的海军力量,为什么还以清政府失败而告终?
中国 1894年正值慈禧六十大寿,清政府在一年前就开始筹办盛大庆典,庞大开支除要各级官员捐纳外,还提用户部饷需与边防经费,甚至挪用海军军费。11月7日寿辰恰好是日军攻陷大连之日,重镇失守,慈禧太后却照样在宫中升殿受贺,大宴群臣,还让皇帝与大臣陪坐听戏三日,不问国事。
——王晓秋《从甲午战争到抗日战争——两次中日战争比较研究》
日本 明治天皇于1887年谕令:“朕以为在建国事务中,加强海防是一日也不可放松的事情……兹决定从国库中提取30万日元,聊以资助,望诸大臣深明朕意。”
——外山三郎《日本海军史》
②清政府统治腐败(根本原因)
③日本蓄谋已久,重视海军建设,战事准备充分
日本蓄谋侵中国,甲午战后起狂潮——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Q5:这场蓄谋已久的战争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1895年,清政府代表李鸿章和日本代表伊藤博文在马关议和,双方签订《马关条约》。
日本马关春帆楼签订条约的情景
方面 内容 影响
割地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款 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通商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设厂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严重破坏中国主权,失去更多领土
加重人民负担
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
由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破坏最大
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程度
日本蓄谋侵中国,甲午战后起狂潮——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Q5:这场蓄谋已久的战争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条约 《南京条约》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马关条约》
割地 香港岛 九龙司地方一区 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
赔款 2 100万银元 800万两白银 2亿两白银
开放口岸 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汉口、南京、天津等十一处 沙市、重庆、苏州、杭州
其他 协定关税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割地增多
赔款增加
伸入腹地
新增设厂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①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日本蓄谋侵中国,甲午战后起狂潮——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春愁
清.丘逢甲
春愁难遣强看山,
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
去年今日割台湾。
Q5:这场蓄谋已久的战争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日本蓄谋侵中国,甲午战后起狂潮——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Q5:这场蓄谋已久的战争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北极熊代表俄国;
虎代表英国;
肠代表德国;
青蛙代表法国;
太阳代表日本;
秃鹰代表美国。
②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日本蓄谋侵中国,甲午战后起狂潮——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Q6:列强掀起瓜分狂潮的典型事例?
◎漫画《三国干涉还辽》
《马关条约》的签订,损害了俄、德、法三国在华的侵略利益。三国向日本提出照会,并以武力威胁日本放弃占领辽东半岛。日本被迫同意将辽东半岛归还中国,但向清政府勒索了3000万两白银作为“赎辽费”。
——《中国近现代史》
实质:帝国主义之间既相互勾结、又相互斗争
以三国干涉还辽为契机,各国列强掀起了抢夺权利、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的狂潮(手段)
日本蓄谋侵中国,甲午战后起狂潮——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Q6:列强掀起瓜分狂潮的典型事例?
国别 强租海湾及地区 “势力范围”
沙俄 旅大租借地 长城以北、新疆、东北
英国 九龙 威海卫租借地 长江流域
德国 胶州湾租借地 山东
法国 广州湾租借地 广东广西云南
日本 福建
少了谁?
1899年,美国政府提出在华“门户开放”照会,承认各国在华势力范围和特权,要求各国开放在华势力范围,使各国有均等贸易的机会。这一照会为英、德、俄、法、日等国所接受。美国在华虽无势力范围,但凭借这一政策,得到了整个中国市场。
——康广仁《与易一书》
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
课堂小结
Q1:日本为何蓄谋侵略中国?
Q2:日本为侵略中国利用了哪一事端?
Q3:甲午中日战争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Q4:甲午中日战争中,涌现出许多奋勇杀敌的爱国官兵,也拥有近代化的海军力量,为什么还以清政府失败而告终?
Q5:这场蓄谋已久的战争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Q6:列强掀起瓜分狂潮的典型事例?
当堂测试
1.(2024·山东聊城·中考真题)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清政府教育改革的重点是创办语言、军事技术类型的新式学堂;19世纪90年代以后,清政府教育改革的重点是改革科举制度、建立教育行政机构、广设新式学堂,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民族危机加深 B.洋务运动兴起
C.《辛丑条约》签订 D.革命思想传播
2.(2023·四川甘孜·中考真题)列强取得了在中国开设工厂、修筑铁路、开采矿山等特权,标志着列强由对华商品输出进入了资本输出的新阶段。这种局面出现在( )
A.鸦片战争后 B.甲午中日战争后 C.戊戌变法后 D.八国联军侵华后
A
B
当堂测试
3.(2024·山东枣庄·中考真题)吴玉章老人在自己时候的回忆文章中写道:我还记得甲午战败的消息传到我的家乡(四川容县)的时候,我和我的二哥曾经痛哭不止。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的那样惨,条约又订的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文中“苛刻”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4.(2023·湖北随州·中考真题)“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与丘逢甲写作这首诗《春愁》紧密相关的事件是( )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戊戌变法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
B
当堂测试
5.(2024·贵州铜仁·中考真题)小明在整理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学习笔记时,看到某条约规定:“……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该条约的影响是( )
A.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D.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6.(2023·甘肃金昌·中考真题)徐中约在其《中国近代史》中写道:“1894年的那场"成中国之巨祸的大败,让学者、官员甚至是皇帝和皇太后,都认为需要一场更彻底的变革。”这说明,“1894年的那场大败” ( )
A.唤醒了国人挽救国家危亡的意识 B.引起了中国社会风俗发生新的变化
C.冲击了中国传统的旧式官僚体制 D.推动了社会文化的革新和思想解放
C
A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历史八年级上册学生用学历案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加剧
(第2课时 日本蓄谋侵中国,甲午战后起狂潮——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学习目标】
知道甲午中日战争发生的时间、背景、过程和影响,了解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表现,初步养成历史时序意识和历史空间感。(唯物史观、时空观念)
运用史料分析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影响,认识到甲午中日战争对历史发展进程的作用。(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通过本课学习,感悟左宝贵、徐邦道、丁汝昌等,挽救民族危亡反对外来侵略的反抗斗争精神。(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学习过程】
一、课前准备:
课前预习,熟悉内容:结合目录对本册书整体有个认识。读一次课文,包括“相关史事”“知识拓展”“课后活动”,可以标注不太理解的问题,上课解决。预习完成后,把你想到的,想说的记录下来。自主学习,填写完成《学案》知识清单,在书上标注勾画重点知识。
二、课中学习:
学习任务(一) 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
Q1:日本为何蓄谋侵略中国?
Q2:日本为侵略中国利用了哪一事端?
学习任务(二) 甲午中日战争的过程
Q3:甲午中日战争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阶 段 战 场 主要战役 战 况 重要人物
开始 丰岛海面 丰岛海战
第一阶段(1894.7-9) 朝鲜半岛
黄海海域 左宝贵
邓世昌
第二阶段(1894.10-1895初) 辽东地区
山东半岛 徐邦道
丁汝昌
学习任务(三)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原因以及影响
Q4:甲午中日战争中,涌现出许多奋勇杀敌的爱国官兵,也拥有近代化的海军力量,为什么还以清政府失败而告终?
Q5:这场蓄谋已久的战争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材料一:
条约 《南京条约》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新特点
割地 香港岛 九龙司地方一区 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
赔款 2 100万银元 800万两白银 2亿两白银
开放口岸 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汉口、南京、天津等十一处 沙市、重庆、苏州、杭州
其他 协定关税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影响
材料二:
Q6:列强掀起瓜分狂潮的典型事例?
课后检测:
1.下图体现的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黄海海战中,致远舰官兵舍生忘死猛冲敌舰;经远舰长时间以一敌四,直到舰身下沉时仍然继续开炮击敌;定远、镇远两主力舰自始至终战斗在最前列。他们的英勇行为( )
A.打击了英军的侵略气焰 B.展现出不畏牺牲的英雄气概
C.拉开变法维新运动序幕 D.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3.诗歌既能反映社会现实,又能表达作者的情感,是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之一。下列两首诗歌创作的背景是( )
《悲平壤》(节选) 黄遵宪大东喜舞小东怨,每每倒戈飞暗箭。 长矛短剑磨铁枪,不堪狼藉委道旁。 一夕狂驰三百里,敌军便渡鸭绿水。 一将囚拘一将诛,万五千人作降奴。 《哀威海卫》(节选) 袁昶我军左威右馏岛,形胜天然鬼工造。 增台巨炮震九地,火弩水雷环百道。 堡坞却作偃月形,杀气飞乌不敢停。 如何黑云朝压垒,壮士夕化虫沙井。
A.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 B.甲午中日战争
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D.签定《辛丑条约》
4.历史研究强调“论从史出”。下表中,史实与推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5.某班举办中国人民近代以来反侵略斗争主题故事会,下列所选故事排序正确的是( )
①左宗棠收复新疆 ②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③林则徐虎门销烟 ④邓世昌英勇抗敌
A.②①③④ B.③②①④ C.③①②④ D.④①③②
6.从1895年6月至10月,不畏强暴的台湾军民抗击了日本三个近代化师团和一支海军舰队,打死打伤日本侵略者3.2万多人。上述材料直接反映了( )
A.《马关条约》导致台湾与祖国的分离 B.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台湾军民保卫祖国神圣领土的斗争 D.清政府的腐朽导致台湾等地被割占
7.在清政府被迫签订某一不平等条约后,列强欣喜若狂。英国一家报纸评论道:“今欧洲之人,无不以瓜分中国为言者。”下列对材料中“不平等条约”的历史解释正确的是( )
①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②民族危机加剧,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③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开始沿长江深入到内地
④帝国主义进行资本输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8.甲午战争前,外国对中国的资本输出数量不多。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通过设厂、筑路、开矿等方式加大对华投资,1902年投资总额达15亿美元,比甲午战争前增加5至8倍。这一变化反映了( )
A.洋务运动未能取得成效 B.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C.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停滞 D.西方列强经济侵略的加剧
9.这样一支在历史舞台上华丽登场的海军,竟然在短短六年之后,便灰飞烟灭。而断送他的并不是海战实力雄厚的欧洲舰队,反而是在海军实力上一直相对落后、奋力追赶于后的东亚邻邦日本。这使得这场战争在整个清朝历史中成为影响深远的拐点。材料中“影响深远的拐点”是指( )
A.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长期关闭的国门被迫打开
C.刺激了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激起了中国人民更强烈的反抗
10.甲午中日战争前,《申报》写道:“以我堂堂天朝,幅员之广大,人民之多,财赋之厚,兵卒之精,十倍于尔(日本),尔乃不自量力,轻启兵端是不明乎大小之势矣。”这反映出甲午中日战争前的中国( )
A.闭目塞听 B.同仇敌忾 C.盲目乐观 D.实力强大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
材料一 大事年表(部分)
年份 事件
1856年10月 三艘英国军舰闯入珠江口,炮轰广州
1858年5月 英法联军炮轰大沽炮台,清军奋起还击。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瑗珲条约》,割占中国北方领土60多万平方千米
1858年6月 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分别签订《天津条约》
1860年10月 英、法控制了北京城,对圆明园大肆抢劫后又纵火焚烧
1860年10月、11月 清政府被迫与英、法、俄分别签订《北京条约》、英国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俄国割占中国领土约40万平方千米
——摘编自郑师渠《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这场战争是中日两国模仿西方近代化起步时期的一次军事较量,同时也是对两国“被动模仿”成效的一次大检验。自此中国在贫弱的道路上继续衰落,半殖民地化更加严重。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大事年表所述的战争名称。并指出该战争期间割占中国领土的两个国家。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这场战争”结束后日本通过哪一不平等条约迫使清政府再次割让了大片领土。
(3)综合上述材料、问题和所学知识,请从清政府方面探究晚清时期中国领土不断丧失的原因。谈谈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0年英国的兵船穿越茫茫大海撞开了中国的大门。它载着侵略者的贪婪,也带给了中国人民的无尽的灾难。清政府这艘古老之船开始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1842年中英双方在英国军舰“皋华丽”号上签订条约的情景
材料二 “黄鹄”号蒸汽轮船是我国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艘蒸汽机轮船。1865年在安庆内军械所由徐寿、华蘅芳设计建造,曾国藩赐名“黄鹄”。
材料三 致远号巡洋舰是中国清朝北洋水师向英国阿姆斯特朗船厂订购建造的穹甲防护巡洋舰,为致远级巡洋舰的首舰。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说在英国军舰“皋华丽”号上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哪个条约?该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材料二中的“黄鹄”号是洋务运动的见证者。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洋务派创办的近代民用企业。思考为什么这场运动没能实现“自强”“求富”的目标?
(3)材料三中的致远号巡洋舰是甲午中日战争中的英雄之舰。说说与这艘英雄之舰相关的民族英雄是谁?并概括说出他的英雄事迹。
【学后反思】
在基础知识方面,我掌握了
在学习方法方面,我学到了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我感悟到了
我还有些困惑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B B B C B D C C
1.C
【解析】由图例中的“北洋舰队基地”以及图中“2月17日,日本联合舰队占领戚海港和刘公岛提督府,北洋水师覆灭”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发生诸多战役。其中在威海卫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C项正确;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英军封锁珠江口后,北上攻陷浙江定海,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A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起者是英法联军,与日本无法,排除B项;为镇压义和团运动,英、美、俄等八国组织联军2000多人,从天津向北京进犯,与图中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2.B
【解析】根据题干“黄海海战中,致远舰官兵舍生忘死猛冲敌舰;经远舰长时间以一敌四,直到舰身下沉时仍然继续开炮击敌;定远、镇远两主力舰自始至终战斗在最前列”可知,黄海海战中,致远、经舰、定远、镇远等舰官兵英勇抗敌,不畏牺牲,B项正确;黄海海战是抗击日本侵略的海战,与英军无关,排除A项;公车上书拉开变法维新运动序幕,排除C项;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排除D项。故选B项。
3.B
【解析】由材料中“一夕狂驰三百里,敌军便渡鸭绿水。一将囚拘一将诛,万五千人作降奴。”“《哀威海卫》”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平壤战役和威海卫战役是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重要战役,故诗歌创作的背景是甲午中日战争,B项正确;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排除A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是在甲午中日战争签订《马关条约》后,排除C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于1901年签定《辛丑条约》,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
4.B
【解析】根据史实“日本战舰都已装备了速射炮,而北洋舰队各舰却不曾装备一门速射炮”可知,日军的战舰装备优于北洋舰队,因此影响了战争形势,说明武器装备是影响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B项正确;日本继续增兵朝鲜,不接受朝鲜政府的撤兵要求强调的是日本与朝鲜,无法得出中日之间的实力对比,排除A项;1898年戊戌变法最终失败,无法得出自上而下的改革能救中国,排除C项;以农民为主体的人民群众,把斗争的锋芒直接指向了帝国主义列强属于义和团运动相关史实,无法得出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排除D项。故选B项。
5.B
【解析】根据题干“某班举办中国人民近代以来反侵略斗争主题故事会,下列所选故事排序正确的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时间是1878年,②太平军抗击洋枪队是在1862年;③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时间是1839年;④邓世昌黄海海战的时间是1894年。所以按照先后顺序是③②①④,B项正确;ACD项排序错误,排除ACD项。故选B项。
6.C
【解析】根据题干“从1895年6月至10月,不畏强暴的台湾军民抗击了日本三个近代化师团和一支海军舰队,打死打伤日本侵略者3.2万多人”和所学知识可知,台湾被割让之后,台湾军民展开了英勇保卫祖国神圣领土的斗争,C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马关条约》导致台湾与祖国的分离,但材料没有直接体现这一点,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在《辛丑条约》签订之后,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的腐朽中日甲午战争失败,甲午战争失败导致台湾等地被割占,但材料没有体现这一点,排除D项。故选C项。
7.B
【解析】根据题干“今欧洲之人,无不以瓜分中国为言者”可知,材料反映了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是受到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据此可知,①③④符合题意,B项正确;“今欧洲之人,无不以瓜分中国为言者”,反映了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而不是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②解释错误,排除ACD项。故选B项。
8.D
【解析】据题干“甲午战争前,外国对中国的资本输出数量不多。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通过设厂、筑路、开矿等方式加大对华投资,1902年投资总额达15亿美元,比甲午战争前增加5至8倍。”结合可知,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由主要的商品输出变为资本输出,这一变化反映了西方列强经济侵略的加剧,D项正确;洋务运动未能取得成效与题意不符,题干未涉及洋务运动失败的信息,反映的是西方列强的资本输入,排除A项;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与题意不符,题干中反映的是西方列强对中国资本输入,排除B项;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停滞与题意不符,题干未出现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信息,反映的资本输出加剧,排除C项。故选D项。
9.C
【解析】根据题干“华丽登场的海军、断送他的是东亚日本”和结合所学可知,这场战争指的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刺激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C项正确;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A项;英国用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国门,《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排除B项;题干侧重强调甲午中日战争在清朝历史中的影响,没有强调中国人民的反抗,排除D项。故选C项。
10.C
【解析】根据关键信息“以我堂堂天朝,幅员之广大,人民之多,财赋之厚,兵卒之精,十倍于尔,尔乃不自量力,轻启兵端是不明乎大小之势矣”,可知材料认为我堂堂天朝人多地广,兵多将广,财力雄厚,日本如果挑起战争,必然是不明智的,主要体现了在甲午战争前清政府盲目自信,C项正确;甲午战前,中国已经进行了三十多年的洋务运动,因此并不是闭目塞听,排除A项;材料并未涉及甲午战前各个群体的看法,无法得出同仇敌忾,排除B项;根据所学可知,甲午战前,中国仍然时封建国家,小农经济为主,而日本已经是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得到了发展,因此实力强大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
11.(1)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
国家:俄国、英国。
(2)《马关条约》;
(3)原因: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领土主权意识较弱;武器装备水平落后;学习西方不彻底。
启示:落后就要挨打,要坚定维护我国的领土完整。
【解析】(1)战争:根据材料中的年份“1856年10月”“1860年”“对圆明园大肆抢劫后又纵火焚烧”可知为第二次鸦片战争;
国家:根据材料“英国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俄国割占中国领土约40万平方千米”可知为俄国、英国。
(2)条约:根据材料“这场战争是中日两国模仿西方近代化起步时期的一次军事较量”这场战争为甲午中日战争,结合所学,甲午战后,清政府战败,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
(3)原因:根据材料“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瑗珲条约》,割占中国北方领土60多万平方千米”可知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领土主权意识较弱;根据材料“三艘英国军舰闯入珠江口,炮轰广州”可知武器装备水平落后;根据材料“这场战争是中日两国模仿西方近代化起步时期的一次军事较量,同时也是对两国‘被动模仿’成效的一次大检验”可知学习西方不彻底。
启示:结合近代中国民族危机加深的原因和表现可知落后就要挨打,要坚定维护我国的领土完整。
12.(1)条约:《南京条约》。
变化: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近代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写出任意两个即可)
原因: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再加上其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
(3)民族英雄:邓世昌。
事迹:在黄海海战中英勇杀敌,最后与舰同沉。
【解析】(1)条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英国军舰“皋华丽”号上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南京条约》。
变化: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近代民用企业: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中创办的民用企业主要有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写出任意两个即可)
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再加上其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导致其最后失败。
(3)民族英雄: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致远舰管带是邓世昌,是近代著名的民族英雄。
事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英勇杀敌,最后与舰同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