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2024年中考地理真题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宿迁市2024年中考地理真题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8-19 10:37:37

文档简介

江苏省宿迁市2024年中考地理真题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40题,每题2分,共计80分。在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2024·宿迁)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首次完成了绕地球一周的航行。图为“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路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船队航行途中,没有经过的大洋是(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北冰洋 D.印度洋
2.船队历时三年,航行的行程约为(  )
A.6371千米 B.60000千米 C.5.1亿千米 D.6378千米
3.此次环球航行证实了(  )
A.浑天说 B.日心说 C.地球的形状 D.地球的位置
(2024·宿迁)地理学习离不开实践。某地理兴趣小组尝试利用乒乓球和铁丝制作地球仪并演示地球自转。完成下面小题。
4.同学们经过反复调整制作好的地球仪,正确的是(  )
A. B. C. D.
5.用制作好的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运动时,正确的操作是(  )
A.地轴方向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B.从北极上空看,顺时针拨动地球仪
C.面对赤道,从右向左拨动地球仪
D.从南极上空看,逆时针拨动地球仪
6.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  )
A.四季变化 B.昼夜交替 C.五带形成 D.昼夜现象
(2024·宿迁)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7.图示地区主要的地形类型是(  )
A.山地 B.丘陵 C.高原 D.盆地
8.山顶甲的海拔高度大约是(  )
A.450米 B.645米 C.780米 D.800米
9.图示地区最有可能出现河流的位置是(  )
A.乙地 B.丙地 C.丁地 D.戊地
(2024·宿迁)表为“某城市5月30日—6月2日天气状况表”。完成下面小题。
日期 5月30日 5月31日 6月1日 6月2日
天气状况 19-22℃ 19-25℃ 16-28℃ 17-27℃
空气质量状况 优 良 良 轻度
10.6月1日的天气状况是(  )
A.阴19-25℃ B.阴16-28℃ C.小雨19-22℃ D.多云16-28℃
11.这几日,空气质量状况最优的是(  )
A.5月30日 B.5月31日 C.6月1日 D.6月2日
12.空气质量与我们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措施有利于提高空气质量的是(  )
A.砍伐树木开荒种地 B.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C.焚烧秸秆用来肥田 D.鼓励开私家车出行
(2024·宿迁)2024年2月7日,中国在南极的第五个科考站——秦岭站开站,在其建设过程中,新能源的使用占比超过了60%。图为“我国南极地区科考站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3.秦岭站(  )
A.濒临大西洋 B.位于北寒带
C.大致位于(75°S,163°E) D.是我国纬度最高的科考站
14.南极地区可以充分利用的新能源有(  )
A.煤炭和潮汐能 B.水能和地热能
C.风能和天然气 D.风能和太阳能
15.我国极地科考工作者在南极科考时,需要(  )
A.穿戴好防寒衣物 B.随身携带雨具
C.防范北极熊袭扰 D.就地掩埋垃圾
(2024·宿迁)“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 是960万平方千米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千米的澎湃 是四季轮转的天地,还是冰与火演奏的乐章 ”这是纪录片《航拍中国》的片头。图为“中国疆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6.“960万平方千米的辽阔”,这句话表明我国(  )
A.地跨寒、温﹑热三带 B.是一个内陆国
C.河流湖泊数量众多 D.陆地面积广阔
17.“300万平方千米的澎湃”为我国提供了(  )
①充足的水资源②便利的海运条件③大量的海产品④丰富的油气资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8.我国冬季北方和南方形成“冰与火”的差异,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2024·宿迁)图左为“中国沿32°N地形剖面图”,图右为“中国地形类型构成图”。完成下面小题。
19.图中代码表示的地形区,正确的是(  )
A.①云贵高原 B.②四川盆地 C.③大兴安岭 D.④华北平原
20.我国地形地势特点是(  )
A.地势南高北低 B.地形以平原为主
C.地势西高东低 D.地形的类型单一
21.我国的地形地势产生的影响有(  )
A.山区面积广大,为粮食种植提供有利条件
B.地形复杂多样,有利于开展农业多种经营
C.地势特点不利于海洋水汽进入,气候干旱
D.地势阶梯分界线处河流流速快,利于航运
(2024·宿迁)交通强国,铁路先行。图为“我国高速铁路八纵八横规划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2.我国高速铁路的分布特点是(  )
A.东部密集,西部稀疏 B.内陆密集,沿海稀疏
C.北部密集,南部稀疏 D.网状布局,分布均匀
23.家住北京的小丽同学去上海研学,她最有可能选择的高铁线路是(  )
A.京广高铁 B.京沪高铁 C.沪昆高铁 D.京哈高铁
24.我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  )
A.缩短了城市空间距离 B.取代了其他交通方式
C.改变了自然环境特征 D.节省了旅客出行时间
(2024·宿迁)图左为“某超市水果区货架上的水果品名及其产地标签”,图右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25.产地标注错误的水果是(  )
A.哈密瓜 B.芒果 C.柑橘 D.苹果
26.四种水果产地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对应正确的是(  )
A.新疆——甲 B.海南——乙 C.吉林——丙 D.山东——丁
27.四种水果同时出现在该超市,得益于(  )
①交通运输业的发展②保鲜技术的进步
③各地的气候差异小④化肥农药的使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24·宿迁)北京是我国的政治、文化、对外交流和科技创新中心。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的重大战略。图为“京津冀位置及要素关联图”。完成下面小题。
28.石家庄位于北京的(  )
A.西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东南方向
29.据图,天津为北京输送(  )
A.产业与技术 B.工业制成品
C.初级农矿产品 D.资源和劳动力
30.北京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辐射作用,体现了北京的城市职能是(  )
A.政治中心 B.文化中心
C.对外交流中心 D.科技创新中心
(2024·宿迁)2023年12月,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埃及二号”卫星,用于埃及国土资源普查、环境灾害监控以及农作物估产等领域。图为“埃及物产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31.卫星观测到埃及农作物主要分布在(  )
A.红海沿岸 B.地中海沿岸 C.西部内陆 D.尼罗河沿岸
32.影响埃及农作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水源 B.气候 C.植被 D.地形
33.这颗卫星的成功发射(  )
①为埃及提供卫星导航服务②有利于埃及农作物的增产
③促进了中埃之间的国际合作④说明中国航天技术日益成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24·宿迁)2024年1月1日,日本石川县能登半岛发生7.6级地震。震后,研究人员发现该半岛部分沿岸海底隆起,露出水面,陆地面积扩大约240公顷。完成下面小题。
34.能登半岛陆地面积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变化 B.地壳运动 C.水土流失 D.填海造陆
35.日本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当地人们的生活习惯与防震减灾有关的是(  )
A.穿和服 B.吃生鱼片 C.爱喝清茶 D.住木质房
(2024·宿迁)在北美洲中部,冬季寒冷气流可到达墨西哥湾沿岸。图为“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6.北美洲(  )
A.西临太平洋 B.热带范围广
C.主要位于东半球 D.东部是落基山脉
37.墨西哥湾主要位于低纬度地区,但易受冷空气影响,原因是(  )
A.靠近冷空气源地,气温较低 B.地处山地,海拔高,气温较低
C.中部为平原,冷空气畅行无阻 D.靠近五大湖地区,气候较冷湿
(2024·宿迁)2024年3月31日,京东宿迁马拉松暨大运河马拉松系列赛(宿迁站)在项王故里鸣枪开跑。图为“某地至宿迁导航路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38.某运动员开车到宿迁参赛,途中使用的导航地图属于(  )
A.纸质地图 B.电子地图 C.农业图 D.气候图
39.点击地图中“+”号放大地图后(  )
A.图幅变大 B.内容变简略
C.实地范围变大 D.比例尺变大
40.举办马拉松赛事对宿迁的有利影响是(  )
①促进旅游业的发展②提高宿迁城市知名度
③造成市民出行不便④激发市民运动的热情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综合分析题:本部分包括2题,共计20分。
41.(2024·宿迁)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台湾岛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多在2000毫米以上。
材料二“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台湾省居民以汉族为主,全省约80%的人口祖籍为福建省。台湾的文化传统与祖国大陆一脉相承,端午节、农历新年和中秋节为台湾省三大传统节日。
材料三图为“台湾位置略图”。
(1)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海峡:A   省会:B   .
(2)从气候和地形角度,分析台湾岛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气候角度:   ;
地形角度:   .
(3)从血缘、文化两方面,任选其一,说一说台湾与祖国大陆深厚的渊源关系。
42.(2024·宿迁)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水稻喜温喜湿,生长期需水量一般在700—1200毫米。目前世界稻谷产量集中于亚洲,加之亚洲居民喜食稻米,故常称水稻为“亚洲的粮食”。
材料二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为核心的科研团队所培育的“超级杂交稻”,第三代杂交水稻新组合试验示范基地2020年成功实现双季稻亩产1500千克的攻关目标。
材料三图左为“亚洲水稻主产区分布图及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图右为“1949—2019年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变化统计图”。
(1)探究主题一水稻生产与自然环境
水稻主要种植区所属的亚洲分区是东亚、东南亚、   。
(2)从气候看,亚洲水稻主要种植区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
(3)探究主题二水稻增产与科学技术
举例说明科学技术在水稻增产中的作用。
(4)探究主题三粮食安全与粮食消费
1949年以来,我国人均耕地面积总体呈   趋势。为了确保粮食安全,我国应大力保护耕地。
(5)在粮食消费过程中,为避免餐桌上的浪费,作为中学生,谈谈你的具体做法。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C
2.B
3.C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及特征
【解析】【点评】(1)世界四大洋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其中面积最大、岛屿最多的大洋是太平洋,轮廓像“S”形的大洋是大西洋,纬度最高的大洋是北冰洋,完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是印度洋。
(2)地球的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极半径是6357千米,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赤道半径比极半径长21千米,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3)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古代在科学不很发达的情况下,有“天圆地方”的说法,认为整个大地是平的;后来人们根据太阳和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是一个球体;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首次证明了地球是个球体;后来通过观察人造卫星从宇宙空间拍摄到的地球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并不是一个规则的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1.读图分析可知,麦哲伦船队在环球航行中,依次经过的大洋是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最后又回到大西洋。但没有经过北冰洋。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读图分析可知,船队历时三年,进行环球航行绕地球一周,航行的行程大于地球赤道周长,地球赤道周长为40000千米。综合分析,只有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3.读图,根据题意分析可知,麦哲伦船队进行环球航行,绕地球一周,证实了地球的形状是球体。浑天说、日心说、地球的位置是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不了的。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答案】4.D
5.A
6.B
【知识点】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
【解析】【点评】(1)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后,制作成地球模型,这就是地球仪。借助地球仪,可以知道地球的基本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能直观地演示地球的自转与公转、昼夜长短变化、四季形成等自然现象。
(2)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自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天(24小时),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
(3)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越往东看到日出的时间越早,从而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及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现象,不同经度的地方出现时间差异;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的变化、地球上五带的划分等。
4.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地轴北端与地球仪表面的交点为北极(N),南端与地球仪表面的交点为南极(S);地轴始终是倾斜的,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读图分析可知,只有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5.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
A.地轴方向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A符合题意;
B. 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拨动地球仪,B不符合题意;
C. 面对赤道,从左向右拨动地球仪,C不符合题意;
D. 从南极上空看,顺时针拨动地球仪,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6.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地球自转产生了时差和昼夜交替现象。四季变化、五带形成是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昼夜现象是因为地球本身不发光也不透明形成的,与地球自转无关。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答案】7.A
8.B
9.C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海拔和相对高度
【解析】【点评】(1)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丘陵海拔较低,有起伏但坡度比较和缓;盆地周围高、中间低;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高原海拔较高,地面起伏小,边缘陡峻。
(2)海拔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地面某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地的高度差。
(3)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外向内增高的为山顶;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内向外增高的为盆地;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的为山谷;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的为山脊;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两山顶之间的部位是鞍部。
7.读图分析可知,该地海拔多高于500米,且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因此为山地地形。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8.读图分析可知,图中的等高距是150米。因此甲山顶的海拔高度范围在600米~750米之间。主综合分析,只有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9.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河流一般在山谷地带发育形成。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甲地是山顶,乙地是陡崖,丙地是山脊,丁地是山谷,戊地是山脊。因此图示地区最有可能出现河流的位置是丁地。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答案】10.D
11.A
12.B
【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空气质量与污染指数
【解析】【点评】(1)常见的天气符号:
(2)空气污染指数反映空气被污染的程度,指数越大,空气污染越严重。0—50优,51—100良,101—150轻度污染,151—200中度污染,201—300重度污染,>300严重污染。
(3)由于人类燃烧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另外由于乱砍滥伐森林,减少了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使得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因此气温不断升高。 为了减缓全球变暖,我们中学生可以这样做:上学尽量骑车或乘坐公交车,不坐私家车;不买一次性贺卡;尽量不适用一次性筷子等。
10.根据表格中信息分析可知,6月1日的天气状况是多云,气温16-28℃ ,空气质量为良。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1.根据表格中信息分析可知,5月30日空气质量为优,5月31日空气质量为良,6月1日空气质量为良,6月2日空气质量为轻度污染。因此这几日,空气质量状况最优的是5月30日。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空气质量与我们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砍伐树木开荒种地会破坏生态环境,不利于改善空气质量;焚烧秸秆肥田、鼓励驾驶私家车出行将会排放有害气体和颗粒物,造成雾霾,使空气质量下降。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有助于减少排放有害气体和颗粒物,可减轻雾霾,提高空气质量。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答案】13.C
14.D
15.A
【知识点】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极地地区的位置、方向判断;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解析】【点评】(1)南极洲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所包围,与南美洲、非洲、大洋洲隔海相望。23.5°N—23.5°S之间为热带,23.5°N—66..5°N之间为北温带,23.5°S—66..5°S之间为南温带,66.5°N—90°N之间为北寒带,66.5°S—90°S之间为南寒带。
(2)根据自然资源能否再生或恢复的特性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两类。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在较短时间内可以更新、再生,或者能够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如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太阳能、水能等;非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蕴藏量不断减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主要是指自然界的各种矿物、岩石和化石燃料,如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
(3)南极地区处于地球的最南端,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独特的气候环境:①南极洲的气候通常较同纬度的北极区为冷,是世界最冷的地区;②南极大陆是地球上最干燥的大陆,有“白色沙漠”之称,年平均降水量仅有30~50毫米,越往大陆内部,降水量越少,南极点附近只有3毫米;③南极常年刮大风,最大风速每秒可达百米左右,比每秒33米的12级大风还高出近3倍;由此可见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酷寒、烈风、干旱。
13.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
A.秦岭站濒临太平洋,A不符合题意;
B.秦岭站位于南极圈以内,位于南寒带,B不符合题意;
C.秦岭站位于南极地区,纬度为南纬(S),经度为东经(E),大致位于(75°S,163°E),C符合题意;
D.目前我国纬度最高的考察站为昆仑站,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4.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南极地区降水稀少,大风天气较多,有极昼现象,晴天较多,太阳能、风能资源丰富,所以在南极地区可以大规模使用的新能源有太阳能和风能。南极地区气候酷寒,冰川广布,无法开发水能;南极大陆地处南极洲板块内部,地热能不丰富;煤炭和天然气属于传统能源,并会带来环境污染等影响。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5.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南极地区气候酷寒,因此 我国极地科考工作者在南极科考时需要穿戴好防寒衣物。南极地区降水稀少,不需要携带雨具;北极熊分布在北极地区,不用防范北极熊袭扰;垃圾要带走,不能就地掩埋。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答案】16.D
17.C
18.A
【知识点】中国的疆域;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我国的海域
【解析】【点评】(1)中国陆地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2)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多千米,从北到南,濒临的海洋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它们都是太平洋的边缘部分,东岸直接面临太平洋,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
(3)我国位于北半球,南北跨将近50个纬度。在冬季,太阳直射在南半球,我国北方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南方低,白昼也短,得到太阳的光热少就比南方少;另外,我国北方地区邻近冬季风的源地,寒冷的冬季风加剧了我国北方的严寒;而冬季风在翻越重重山岭到达南方地区时,风力大大减弱,那方降温幅度比北方小。所以,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相差很大,南方温暖,越往北气温越低。
16.材料中“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体现了我国陆地面积广阔。但不能体现出我国地跨寒、温、热三带;也不能体现河流湖泊数量众多和海陆位置,而且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7.根据材料信息可知,“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体现了我国海域面积大,可以提供②便利的海运条件,③大量的海产品和④丰富的油气资源。海水为咸水,无法提供充足的淡水资源。故C②③④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8.读图,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我国南北跨纬度广,冬季气温差异大。北方纬度高,气温低;南方纬度低,气候温暖,因此才会有“冰与火”的差异,A正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和人类活动都不是影响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答案】19.B
20.C
21.B
【知识点】我国的地势特点及其影响;我国主要山脉;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
【解析】【点评】(1)我国有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是我国面积最大、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内蒙古高原位于我国北部边疆,开阔坦荡,地面起伏和缓,是我国地势最平坦的高原;黄土高原位于长城以南,秦岭以北,祁连山乌鞘岭以东,太行山以西,是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由于长期的水土流失,形成了“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云贵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西起横断山脉,北邻四川盆地,东到雪峰山,地形崎岖不平,石灰岩分布广泛。东北平原西北、东三面分别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所环绕,南临渤海,包括黑、吉、辽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各一部分。由北部的松嫩平原、南部的辽河平原和东北部的三江平原三部分组成,是我国面积最大平原,地表以肥沃的黑土著称。海拔大多在200米以下,地势坦荡,沃野千里。平原上有些低地常年积水,成为沼泽地。华北平原位于燕山以南,淮河以北,太行山以东,濒临渤海和黄海,主要由黄河、淮河、海河三大河流的泥沙冲积而成,也称黄淮海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西起巫山,东抵海滨,主要由长江及其支流的泥沙冲积而成,东西延伸呈狭长形。河汊纵横交织,湖荡星罗棋布,有“水乡”之称。河渠如网,水田成片,成为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2)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山脉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我国第一阶梯的地形以高原为主,位于第一阶梯上的地形区主要有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第二阶梯的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位于第二阶梯上的地形区主要有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第三阶梯的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位于第三阶梯上地形区主要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山东丘陵、辽东丘陵、东南丘陵。
(3)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带来充沛降水;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使得我国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地势西高东低,河流在从高一级阶梯流向低一级阶梯的时候,落差大、水流湍急,蕴藏了丰富的水能。我国地形复杂多样,陆地地形的基本类型在我国都有分布;其中,丘陵占总面积的10%,山地占33%,高原占26%,盆地占19%,平原占12%。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合称为山区,那么我国山区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2/3,所以山区面积广大。
19.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①地海拔约为6000米,为我国青藏高原地区;②地位于青藏高原以东,且海拔低于东西两侧,是四川盆地;③位于四川盆地东部,为巫山;④地海拔较低且地势地平,距离海洋比较近,为长江中下游平原。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0.根据“中国沿32°N地形剖面图”分析可知,我国地势特点是:西高东地,呈阶梯状分布;根据“中国地形类型构成图”分析可知,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1.根据上题分析可知,我国山区约占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而平原仅占总面积的12%,不利于发展耕种业; 地形复杂多样, 自然条件差异大,有利于开展农业多种经营;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海洋水汽进入,降水丰富; 地势阶梯分界线处河流流速快,不利于航运。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答案】22.A
23.B
24.D
【知识点】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和枢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我国高速铁路的分布特点,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2)我国东西向的铁路干线有滨洲—滨绥线、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南北向的铁路干线有:京沪线、京广线、京九线、京哈线、太焦—焦柳线、宝成-成昆线。
(3)本题考查我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的重要意义,理解解答即可。
22.读图分析可知,我国高速铁路的分布特点是分布不均:东部密集,西部稀疏;沿海密集,内陆稀疏; 南部密集,北部稀疏。因为我国东部沿海地形平坦、人口众多、经济发达,高铁密集;西部内陆人口较少、地形复杂,高铁线较少。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3.读图分析可知,京广高铁是北京-广州;京沪高铁是北京-上海;沪昆高铁是上海-昆明;京哈高铁是北京-哈尔滨。因此从北京去上海研学,最有可能选择的高钱线路是京沪高铁。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4.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我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提高了出行效率,节省了旅客出行时间。但不能缩短城市空间距离;也不会取代其他交通方式;更不会改变自然环境特征。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答案】25.C
26.B
27.A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特点与差异;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与界线
【解析】【点评】(1)我国北方地区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主要经济作物是棉花、花生、甜菜、大豆等,主要水果有苹果、梨、桃等;南方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以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主要经济作物是棉花、油菜、甘蔗,主要水果有菠萝、香蕉、芒果、柑橘等。西北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候干旱,主要发展灌溉农业,主要农作物有棉花、葡萄、哈密瓜等;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主要自然特征是高寒,主要发展河谷农业,主要农作物有青稞、小麦、豌豆等。
(2)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我国划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是把秦岭—淮河线、青藏高原边缘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组合在一起形成的。
(3)交通运输业是指使用运输工具将货物或者旅客送达目的地,使其空间位置得到转移的业务活动。包括陆路运输服务、水路运输服务、航空运输服务和管道运输服务。 它起着联结产业之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纽带作用。
25.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哈密瓜主要分布在新疆;芒果属于热带水果,主要产区是海南省;柑橘是我国南方地区的主要水果,产地不可能是吉林;苹果是温带水果,主要分布在山东半岛。故C标注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6.读图分析可知,甲是北方地区,乙是南方地区,丙是西北地区,丁是青藏地区。新疆位于我国丙西北地区;海南位于乙南方地区;吉林位于我国甲北方地区;山东位于我国甲北方地区。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7.根据题意及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四种水果产地相距遥远,气候差异大,但同时出现在该超市,得益于①交通运输业的发展;②冷藏、保鲜技术的进步。化肥农药的使用不能使北方地区有南方水果,南方地区有北方水果。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答案】28.C
29.B
30.D
【知识点】北京的城市发展(北京旅游、重点功能区、交通网);方向判断;北京概况及其城市职能
【解析】【点评】(1)在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般定向法:面对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定方向。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要根据指向标判定方向,指向标的箭头指向正北方。在经纬网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网确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本题考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 天津为北京提供的帮助,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3)北京位于太行山、燕山和华北平原的结合部,是我国的首都,全国的政治、文化、交通、科研、教育中心,也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交往中心。人民大会堂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委员会所在地,以及中南海是党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都说明北京的城市职能是政治中心;北京有众多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图书馆和博物馆,以及北京具有人才、信息、科技等优势都说明北京的城市职能是文化中心;北京首都机场扩建说明北京的城市职能是交通中心;各种国际性商务活动频繁在北京进行说明北京的城市职能是国际交往中心。
28.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根据图中经纬线分析可知, 石家庄位于北京的西南方向。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9.读图分析可知, 天津为北京输送工业制成品;北京为天津、河北省输送产业与技术;河北为北京和天津输送初级农矿产品、资源和劳动力。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30.读图分析可知, 北京为天津、河北省输送产业与技术,说明北京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辐射作用,体现了北京的城市职能是科技创新中心。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答案】31.D
32.A
33.C
【知识点】埃及
【解析】【点评】(1) 20世纪70年代以来,埃及经济获得了较快的增长.工业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主要部门.农业集中于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这里水源充足,土壤肥沃,是非洲农业现代化水平最高的地区。
(2)埃及的气候类型主要包括地中海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北部沿海地区,特别是尼罗河三角洲和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型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暖少雨;而埃及的大部分内陆地区,包括撒哈拉沙漠,则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特点是高温、干燥,昼夜温差大。
(3)本题考查“埃及二号”卫星成功发射的重要意义,理解解答即可。
31.读图分析可知, 埃及农作物主要分布在尼罗河沿岸,因为埃及气候干旱,尼罗河沿岸水源充足。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3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埃及大部分属于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沙漠广布,水源缺乏,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因此农作物多分布在水源充足的绿洲及河流沿岸。即影响埃及农作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水源。
故答案为:A。
33.根据题意可知,2023年12月,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埃及二号”卫星,用于埃及国土资源普查、环境灾害监控以及农作物估产等领域。 这颗卫星的成功发射②有利于埃及农作物的增产;也③促进了中埃之间的国际合作,并且④说明中国航天技术日益成熟。要想提供导航服务,需要发射多颗卫星,仅凭一颗卫星无法实现导航服务。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答案】34.B
35.D
【知识点】海陆变迁的原因和例证;日本概况
【解析】【点评】(1)地壳运动即地质运动,地壳自形成以来,其结构和表面形态就在不断发生变化。岩石的变形、海陆的变迁以及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都是地壳变动的结果。地壳变动有时进行得很激烈、很迅速,有时进行得十分缓慢,难以被人们察觉。我们可以通过对一些自然现象的观察来证明过去所发生的地壳变动。
(2)正确的防震措施:如果你在室内,应就近躲到坚实的家具下,如写字台、结实的床、农村土炕的炕沿下,也可躲到墙角或管道多、整体性好的小跨度卫生间和厨房等处。注意不要躲到外墙窗下、电梯间,更不要跳楼,这些都是十分危险的。b. 如果你在教室里,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蹲到各自的课桌下。地震一停,迅速有秩序撤离,撤离时千万不要拥挤。c. 如果你在影剧院、体育场或饭店,要迅速抱头卧在座位下面;也可在舞台或乐池下躲避;门口的观众可迅速跑出门外或体育场场内。d. 如果你在室外,要尽量远离狭窄街道、高大建筑、高烟囱、变压器、高架桥和存有危险品、易燃品的场院所。地震停下后,为防止余震伤人,不要轻易跑回未倒塌的建筑物内。e. 如果你在百货商场,应就近躲藏在柱子或大型商品旁,但要尽量避开玻璃柜。在楼上时,要看准机会逐步向底层转移。f. 如果你在工厂的车间里,应就近蹲在大型机床和设备旁边,但要注意离开电源、气源、火源等危险地点。g. 如果你在行驶的汽车、电车或火车内,应抓牢扶手,以免摔伤、碰伤,同时要注意行李掉下来伤人。座位上面朝行李方向的人,可用胳膊靠在前排椅子上护住头面部;背向行李方向的人可用双手护住后脑,并抬膝护腹,紧缩身体。地震后,迅速下车向开阔地转移。h. 无论在何处躲避,都要尽量用棉被、枕头、书包或其他软物体保护头部。如果正在使用明火,应迅速把明火灭掉。
34.根据材料分析可知,日本石川县能登半岛发生地震,地震导致沿海部分海底抬升变成陆地,因此引发能登半岛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地壳变动。与气候变化、水土流失和填海造陆无关。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35.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 日本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 。因此日本民居多用质地较轻的建筑材料建造,住木质房屋,可以减轻地震造成房屋倾倒带来的二次伤害,适应了地震灾害频发的特点,与防震减灾有关。而“吃生鱼片”、“穿和服”、“爱喝清茶”是受地理环境与历史文化影响,与防震减灾无关。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答案】36.A
37.C
【知识点】北美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点评】(1)北美洲大部分位于10°N-85°N,20°W-170°W,位于北半球,西半球;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北临北冰洋,西北隔白令海峡与亚洲相望,东北隔海与欧洲相望,南隔巴拿马运河与南美洲相连。
(2)北美洲平均海拔较高,地势起伏较大,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高地。东西高、中部低。
36.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
A.北美洲西邻太平洋,东临大西洋,A符合题意;
B.北美洲绝大部分位于北回归线到北极圈之间,温带面积广,B不符合题意;
C.北美洲主要位于西半球,C不符合题意;
D.北美洲东部是阿巴拉契亚山,西部是落基山脉,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37.读图,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墨西哥湾主要位于低纬度地区,但由于北美洲中部为广阔的平原,东西两侧为高原山地,因此冬季来自北冰洋的冷空气可以长驱南下,影响范围大,影响强度大,仍然容易受冷空气影响。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答案】38.B
39.D
40.C
【知识点】选择适用的地图;比例尺
【解析】【点评】(1)地图的种类很多,有自然地图、社会经济地图等,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水文图、气候图、植被图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等。
(2)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实地范围越小,内容更详细;比例尺越小,实地范围越大,内容更简略。
(3)本题考查举办马拉松赛事对宿迁的有利影响,理解解答即可。
38.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某运动员开车到宿迁参赛,途中使用的导航地图属于电子地图,信息量大,保存时间长,数据可以随时更新,可以随意改变比例尺大小,非常方便快捷。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39.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点击地图中“+”号放大地图,相当于图幅不变,比例尺变大,显示的实地范围变小,内容更加详细。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40.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举办马拉松赛事对宿迁的有利影响是: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提高宿迁城市知名度,激发市民运动的热情,①②④正确。造成市民出行不便是不利影响,③错误。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41.【答案】(1)台湾海峡;台北
(2)属于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河流水量充足;;地形以山地为主,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资源蕴藏量丰富。
(3)血缘:同为中华民族,台湾人民是我们的骨肉同胞,祖籍多为福建省和广东省等;(或文化:;具有共同的语言、文字和节日,台湾人和福建、广东人共同信奉妈祖等。)
【知识点】台湾省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可知,A是台湾海峡,介于台湾省和福建省;B位于台湾省北部,是台湾省省会台北。
(2)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台湾岛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属于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河流水量大;另外地形以山地为主,主要河流以中央山脉为分水岭,东西分别流入大海,地势落差大,河流短而急促,因此水能资源丰富。
(3)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台湾与祖国大陆有深厚的渊源关系。比如血缘方面:两岸人民同为中华民族,台湾人民是我们的骨肉同胞。台湾省居民中,汉族占97%,主要是明、清以来福建、广东两省移民的后代。文化方面:台湾与祖国大陆具有共同的语言,通用普通话和闽南话;使用共同文字和节日;台湾人和福建、广东人共同信奉妈祖等。
故答案为:(1)台湾海峡;台北;(2)属于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河流水量充足;地形以山地为主,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资源蕴藏量丰富。(3)血缘:同为中华民族,台湾人民是我们的骨肉同胞,祖籍多为福建省和广东省等;(或文化:;具有共同的语言、文字和节日,台湾人和福建、广东人共同信奉妈祖等。)
【点评】(1)台湾海峡,是中国大陆与台湾岛之间连通南海、东海的海峡。西起福建省沿海,东至台湾岛西岸,是贯通中国南北海运的要道,处于中国东海大陆架上,地形起伏不平,平均水深约60米。海峡位于亚热带、北热带季风气候区。受黑潮影响,海峡水温较高,盐度和透明度较大、风浪较大。
(2)台湾地形以山地为主,主要分布在中东部,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2/3;平原主要分布在四周,约占1/3。台湾岛为中国东部最高山岳分布区,玉山主峰海拔3952米(旧测3997米),为台湾岛的最高点。台湾横跨北回归线,终年受台湾暖流的影响。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中南部的嘉义、花莲等地,将台湾岛南北划为两个气候区,中部及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属热带季风气候。台湾省可说是长年如夏,整体气候夏季长且潮湿,冬季较短且温暖。
(3)台湾与福建自古以来就有商业上的往来,说明台湾与福建有着商缘关系;从台湾和福建等省许多居民都共同信奉妈祖等习俗,说明台湾和祖国大陆有着文化渊源;大约在几百万年以前,由于部分陆地下沉,海水进入形成了台湾海峡,台湾才与大陆分离,称为台湾岛.说明台湾与祖国大陆有着地缘上的关系;从血缘关系上看,台湾省的居民中,汉族约占97%,主要来自祖国大陆的广东、福建,两地人民情同手足。
42.【答案】(1)南亚
(2)雨热同期
(3)培育新品种,提高粮食单产;修建温室大棚,调节温度、湿度;采用无土栽培;采用生物技术防治病虫害;
(4)下降
(5)合理用餐;剩余菜肴要打包;实施“光盘”行动等。
【知识点】亚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地理分区);东南亚的湿热的气候与丰富的物产;南亚地形、气候与河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解析】【分析】(1)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水稻主要种植区所属的亚洲分区是东亚、东南亚、南亚,因为这些地区属于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适合水稻的生长。
(2)读图分析可知,从气候看,亚洲水稻主要位于热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两大气候分布区,季风气候区都是夏季高温多雨,即雨热同期的特点适合水稻的生长。
(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 科学技术在水稻增产中发挥着作用,比如:可以培育新品种,提高粮食单产;修建温室大棚,调节温度、湿度;采用无土栽培,减轻对土地资源的依赖;采用生物技术防治病虫害,减少农药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等。
(4)读图分析可知,1949年以来,我国人均耕地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因此为了确保粮食安全,我国应大力保护耕地,我国制定了“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
(5)我们在粮食消费中存在着浪费现象,为避免餐桌上浪费,作为中学生可以合理用餐;剩余菜肴要
打包;实施“光盘”行动等。
故答案为:(1)南亚;(2)雨热同期;(3)培育新品种,提高粮食单产;修建温室大棚,调节温度、湿度;采用无土栽培;采用生物技术防治病虫害;(4)下降;(5)合理用餐;剩余菜肴要打包;实施“光盘”行动等。
【点评】(1)人们按地理方位通常把亚洲分为东亚、西亚、南亚、北亚、中亚和东南亚6个地区。其中东亚地区包括中国、朝鲜、韩国、日本、蒙古;南亚北部靠喜马拉雅山脉,南部临印度洋,西部是阿拉伯海,东部是孟加拉湾,大体在喜马拉雅山脉和印度洋之间。
(2)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10°-30°附近的大陆东部,终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主要位于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西东部,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3)科技兴农是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农业的一种战略措施。基本内容有:因地制宜地把传统农业技术和现代农业技术结合起来,如选择适用良种,改进栽培办法,推广机械深耕和平衡施肥等;农业技术人员到生产第一线,进行技术攻关,普及增产显著的综合性栽培技术,如杂交水稻、杂交玉米、地膜覆盖、模式化栽培等;实行耕地、草原、造林综合治理,抓好农田基本建设,重点是基本农田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商品基地建设;普及农业技术教育,提高农民科学种田素质。
(4)我国耕地存在的问题:人均耕地少,可开垦的土地资源不多,工业、交通和城镇的发展占用了一部分耕地,加上使用不合理,乱占耕地的现象十分严重造成耕地面积日益减少;其解决措施是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5)本题考查节约粮食的措施,理解解答即可。
1 / 1江苏省宿迁市2024年中考地理真题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40题,每题2分,共计80分。在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2024·宿迁)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首次完成了绕地球一周的航行。图为“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路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船队航行途中,没有经过的大洋是(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北冰洋 D.印度洋
2.船队历时三年,航行的行程约为(  )
A.6371千米 B.60000千米 C.5.1亿千米 D.6378千米
3.此次环球航行证实了(  )
A.浑天说 B.日心说 C.地球的形状 D.地球的位置
【答案】1.C
2.B
3.C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及特征
【解析】【点评】(1)世界四大洋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其中面积最大、岛屿最多的大洋是太平洋,轮廓像“S”形的大洋是大西洋,纬度最高的大洋是北冰洋,完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是印度洋。
(2)地球的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极半径是6357千米,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赤道半径比极半径长21千米,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3)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古代在科学不很发达的情况下,有“天圆地方”的说法,认为整个大地是平的;后来人们根据太阳和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是一个球体;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首次证明了地球是个球体;后来通过观察人造卫星从宇宙空间拍摄到的地球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并不是一个规则的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1.读图分析可知,麦哲伦船队在环球航行中,依次经过的大洋是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最后又回到大西洋。但没有经过北冰洋。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读图分析可知,船队历时三年,进行环球航行绕地球一周,航行的行程大于地球赤道周长,地球赤道周长为40000千米。综合分析,只有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3.读图,根据题意分析可知,麦哲伦船队进行环球航行,绕地球一周,证实了地球的形状是球体。浑天说、日心说、地球的位置是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不了的。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024·宿迁)地理学习离不开实践。某地理兴趣小组尝试利用乒乓球和铁丝制作地球仪并演示地球自转。完成下面小题。
4.同学们经过反复调整制作好的地球仪,正确的是(  )
A. B. C. D.
5.用制作好的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运动时,正确的操作是(  )
A.地轴方向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B.从北极上空看,顺时针拨动地球仪
C.面对赤道,从右向左拨动地球仪
D.从南极上空看,逆时针拨动地球仪
6.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  )
A.四季变化 B.昼夜交替 C.五带形成 D.昼夜现象
【答案】4.D
5.A
6.B
【知识点】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
【解析】【点评】(1)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后,制作成地球模型,这就是地球仪。借助地球仪,可以知道地球的基本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能直观地演示地球的自转与公转、昼夜长短变化、四季形成等自然现象。
(2)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自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天(24小时),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
(3)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越往东看到日出的时间越早,从而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及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现象,不同经度的地方出现时间差异;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的变化、地球上五带的划分等。
4.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地轴北端与地球仪表面的交点为北极(N),南端与地球仪表面的交点为南极(S);地轴始终是倾斜的,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读图分析可知,只有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5.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
A.地轴方向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A符合题意;
B. 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拨动地球仪,B不符合题意;
C. 面对赤道,从左向右拨动地球仪,C不符合题意;
D. 从南极上空看,顺时针拨动地球仪,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6.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地球自转产生了时差和昼夜交替现象。四季变化、五带形成是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昼夜现象是因为地球本身不发光也不透明形成的,与地球自转无关。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024·宿迁)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7.图示地区主要的地形类型是(  )
A.山地 B.丘陵 C.高原 D.盆地
8.山顶甲的海拔高度大约是(  )
A.450米 B.645米 C.780米 D.800米
9.图示地区最有可能出现河流的位置是(  )
A.乙地 B.丙地 C.丁地 D.戊地
【答案】7.A
8.B
9.C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海拔和相对高度
【解析】【点评】(1)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丘陵海拔较低,有起伏但坡度比较和缓;盆地周围高、中间低;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高原海拔较高,地面起伏小,边缘陡峻。
(2)海拔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地面某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地的高度差。
(3)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外向内增高的为山顶;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内向外增高的为盆地;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的为山谷;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的为山脊;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两山顶之间的部位是鞍部。
7.读图分析可知,该地海拔多高于500米,且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因此为山地地形。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8.读图分析可知,图中的等高距是150米。因此甲山顶的海拔高度范围在600米~750米之间。主综合分析,只有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9.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河流一般在山谷地带发育形成。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甲地是山顶,乙地是陡崖,丙地是山脊,丁地是山谷,戊地是山脊。因此图示地区最有可能出现河流的位置是丁地。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024·宿迁)表为“某城市5月30日—6月2日天气状况表”。完成下面小题。
日期 5月30日 5月31日 6月1日 6月2日
天气状况 19-22℃ 19-25℃ 16-28℃ 17-27℃
空气质量状况 优 良 良 轻度
10.6月1日的天气状况是(  )
A.阴19-25℃ B.阴16-28℃ C.小雨19-22℃ D.多云16-28℃
11.这几日,空气质量状况最优的是(  )
A.5月30日 B.5月31日 C.6月1日 D.6月2日
12.空气质量与我们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措施有利于提高空气质量的是(  )
A.砍伐树木开荒种地 B.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C.焚烧秸秆用来肥田 D.鼓励开私家车出行
【答案】10.D
11.A
12.B
【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空气质量与污染指数
【解析】【点评】(1)常见的天气符号:
(2)空气污染指数反映空气被污染的程度,指数越大,空气污染越严重。0—50优,51—100良,101—150轻度污染,151—200中度污染,201—300重度污染,>300严重污染。
(3)由于人类燃烧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另外由于乱砍滥伐森林,减少了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使得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因此气温不断升高。 为了减缓全球变暖,我们中学生可以这样做:上学尽量骑车或乘坐公交车,不坐私家车;不买一次性贺卡;尽量不适用一次性筷子等。
10.根据表格中信息分析可知,6月1日的天气状况是多云,气温16-28℃ ,空气质量为良。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1.根据表格中信息分析可知,5月30日空气质量为优,5月31日空气质量为良,6月1日空气质量为良,6月2日空气质量为轻度污染。因此这几日,空气质量状况最优的是5月30日。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空气质量与我们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砍伐树木开荒种地会破坏生态环境,不利于改善空气质量;焚烧秸秆肥田、鼓励驾驶私家车出行将会排放有害气体和颗粒物,造成雾霾,使空气质量下降。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有助于减少排放有害气体和颗粒物,可减轻雾霾,提高空气质量。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024·宿迁)2024年2月7日,中国在南极的第五个科考站——秦岭站开站,在其建设过程中,新能源的使用占比超过了60%。图为“我国南极地区科考站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3.秦岭站(  )
A.濒临大西洋 B.位于北寒带
C.大致位于(75°S,163°E) D.是我国纬度最高的科考站
14.南极地区可以充分利用的新能源有(  )
A.煤炭和潮汐能 B.水能和地热能
C.风能和天然气 D.风能和太阳能
15.我国极地科考工作者在南极科考时,需要(  )
A.穿戴好防寒衣物 B.随身携带雨具
C.防范北极熊袭扰 D.就地掩埋垃圾
【答案】13.C
14.D
15.A
【知识点】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极地地区的位置、方向判断;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解析】【点评】(1)南极洲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所包围,与南美洲、非洲、大洋洲隔海相望。23.5°N—23.5°S之间为热带,23.5°N—66..5°N之间为北温带,23.5°S—66..5°S之间为南温带,66.5°N—90°N之间为北寒带,66.5°S—90°S之间为南寒带。
(2)根据自然资源能否再生或恢复的特性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两类。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在较短时间内可以更新、再生,或者能够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如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太阳能、水能等;非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蕴藏量不断减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主要是指自然界的各种矿物、岩石和化石燃料,如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
(3)南极地区处于地球的最南端,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独特的气候环境:①南极洲的气候通常较同纬度的北极区为冷,是世界最冷的地区;②南极大陆是地球上最干燥的大陆,有“白色沙漠”之称,年平均降水量仅有30~50毫米,越往大陆内部,降水量越少,南极点附近只有3毫米;③南极常年刮大风,最大风速每秒可达百米左右,比每秒33米的12级大风还高出近3倍;由此可见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酷寒、烈风、干旱。
13.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
A.秦岭站濒临太平洋,A不符合题意;
B.秦岭站位于南极圈以内,位于南寒带,B不符合题意;
C.秦岭站位于南极地区,纬度为南纬(S),经度为东经(E),大致位于(75°S,163°E),C符合题意;
D.目前我国纬度最高的考察站为昆仑站,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4.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南极地区降水稀少,大风天气较多,有极昼现象,晴天较多,太阳能、风能资源丰富,所以在南极地区可以大规模使用的新能源有太阳能和风能。南极地区气候酷寒,冰川广布,无法开发水能;南极大陆地处南极洲板块内部,地热能不丰富;煤炭和天然气属于传统能源,并会带来环境污染等影响。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5.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南极地区气候酷寒,因此 我国极地科考工作者在南极科考时需要穿戴好防寒衣物。南极地区降水稀少,不需要携带雨具;北极熊分布在北极地区,不用防范北极熊袭扰;垃圾要带走,不能就地掩埋。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024·宿迁)“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 是960万平方千米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千米的澎湃 是四季轮转的天地,还是冰与火演奏的乐章 ”这是纪录片《航拍中国》的片头。图为“中国疆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6.“960万平方千米的辽阔”,这句话表明我国(  )
A.地跨寒、温﹑热三带 B.是一个内陆国
C.河流湖泊数量众多 D.陆地面积广阔
17.“300万平方千米的澎湃”为我国提供了(  )
①充足的水资源②便利的海运条件③大量的海产品④丰富的油气资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8.我国冬季北方和南方形成“冰与火”的差异,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答案】16.D
17.C
18.A
【知识点】中国的疆域;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我国的海域
【解析】【点评】(1)中国陆地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2)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多千米,从北到南,濒临的海洋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它们都是太平洋的边缘部分,东岸直接面临太平洋,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
(3)我国位于北半球,南北跨将近50个纬度。在冬季,太阳直射在南半球,我国北方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南方低,白昼也短,得到太阳的光热少就比南方少;另外,我国北方地区邻近冬季风的源地,寒冷的冬季风加剧了我国北方的严寒;而冬季风在翻越重重山岭到达南方地区时,风力大大减弱,那方降温幅度比北方小。所以,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相差很大,南方温暖,越往北气温越低。
16.材料中“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体现了我国陆地面积广阔。但不能体现出我国地跨寒、温、热三带;也不能体现河流湖泊数量众多和海陆位置,而且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7.根据材料信息可知,“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体现了我国海域面积大,可以提供②便利的海运条件,③大量的海产品和④丰富的油气资源。海水为咸水,无法提供充足的淡水资源。故C②③④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8.读图,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我国南北跨纬度广,冬季气温差异大。北方纬度高,气温低;南方纬度低,气候温暖,因此才会有“冰与火”的差异,A正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和人类活动都不是影响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024·宿迁)图左为“中国沿32°N地形剖面图”,图右为“中国地形类型构成图”。完成下面小题。
19.图中代码表示的地形区,正确的是(  )
A.①云贵高原 B.②四川盆地 C.③大兴安岭 D.④华北平原
20.我国地形地势特点是(  )
A.地势南高北低 B.地形以平原为主
C.地势西高东低 D.地形的类型单一
21.我国的地形地势产生的影响有(  )
A.山区面积广大,为粮食种植提供有利条件
B.地形复杂多样,有利于开展农业多种经营
C.地势特点不利于海洋水汽进入,气候干旱
D.地势阶梯分界线处河流流速快,利于航运
【答案】19.B
20.C
21.B
【知识点】我国的地势特点及其影响;我国主要山脉;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
【解析】【点评】(1)我国有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是我国面积最大、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内蒙古高原位于我国北部边疆,开阔坦荡,地面起伏和缓,是我国地势最平坦的高原;黄土高原位于长城以南,秦岭以北,祁连山乌鞘岭以东,太行山以西,是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由于长期的水土流失,形成了“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云贵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西起横断山脉,北邻四川盆地,东到雪峰山,地形崎岖不平,石灰岩分布广泛。东北平原西北、东三面分别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所环绕,南临渤海,包括黑、吉、辽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各一部分。由北部的松嫩平原、南部的辽河平原和东北部的三江平原三部分组成,是我国面积最大平原,地表以肥沃的黑土著称。海拔大多在200米以下,地势坦荡,沃野千里。平原上有些低地常年积水,成为沼泽地。华北平原位于燕山以南,淮河以北,太行山以东,濒临渤海和黄海,主要由黄河、淮河、海河三大河流的泥沙冲积而成,也称黄淮海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西起巫山,东抵海滨,主要由长江及其支流的泥沙冲积而成,东西延伸呈狭长形。河汊纵横交织,湖荡星罗棋布,有“水乡”之称。河渠如网,水田成片,成为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2)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山脉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我国第一阶梯的地形以高原为主,位于第一阶梯上的地形区主要有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第二阶梯的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位于第二阶梯上的地形区主要有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第三阶梯的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位于第三阶梯上地形区主要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山东丘陵、辽东丘陵、东南丘陵。
(3)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带来充沛降水;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使得我国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地势西高东低,河流在从高一级阶梯流向低一级阶梯的时候,落差大、水流湍急,蕴藏了丰富的水能。我国地形复杂多样,陆地地形的基本类型在我国都有分布;其中,丘陵占总面积的10%,山地占33%,高原占26%,盆地占19%,平原占12%。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合称为山区,那么我国山区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2/3,所以山区面积广大。
19.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①地海拔约为6000米,为我国青藏高原地区;②地位于青藏高原以东,且海拔低于东西两侧,是四川盆地;③位于四川盆地东部,为巫山;④地海拔较低且地势地平,距离海洋比较近,为长江中下游平原。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0.根据“中国沿32°N地形剖面图”分析可知,我国地势特点是:西高东地,呈阶梯状分布;根据“中国地形类型构成图”分析可知,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1.根据上题分析可知,我国山区约占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而平原仅占总面积的12%,不利于发展耕种业; 地形复杂多样, 自然条件差异大,有利于开展农业多种经营;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海洋水汽进入,降水丰富; 地势阶梯分界线处河流流速快,不利于航运。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024·宿迁)交通强国,铁路先行。图为“我国高速铁路八纵八横规划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2.我国高速铁路的分布特点是(  )
A.东部密集,西部稀疏 B.内陆密集,沿海稀疏
C.北部密集,南部稀疏 D.网状布局,分布均匀
23.家住北京的小丽同学去上海研学,她最有可能选择的高铁线路是(  )
A.京广高铁 B.京沪高铁 C.沪昆高铁 D.京哈高铁
24.我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  )
A.缩短了城市空间距离 B.取代了其他交通方式
C.改变了自然环境特征 D.节省了旅客出行时间
【答案】22.A
23.B
24.D
【知识点】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和枢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我国高速铁路的分布特点,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2)我国东西向的铁路干线有滨洲—滨绥线、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南北向的铁路干线有:京沪线、京广线、京九线、京哈线、太焦—焦柳线、宝成-成昆线。
(3)本题考查我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的重要意义,理解解答即可。
22.读图分析可知,我国高速铁路的分布特点是分布不均:东部密集,西部稀疏;沿海密集,内陆稀疏; 南部密集,北部稀疏。因为我国东部沿海地形平坦、人口众多、经济发达,高铁密集;西部内陆人口较少、地形复杂,高铁线较少。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3.读图分析可知,京广高铁是北京-广州;京沪高铁是北京-上海;沪昆高铁是上海-昆明;京哈高铁是北京-哈尔滨。因此从北京去上海研学,最有可能选择的高钱线路是京沪高铁。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4.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我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提高了出行效率,节省了旅客出行时间。但不能缩短城市空间距离;也不会取代其他交通方式;更不会改变自然环境特征。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024·宿迁)图左为“某超市水果区货架上的水果品名及其产地标签”,图右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25.产地标注错误的水果是(  )
A.哈密瓜 B.芒果 C.柑橘 D.苹果
26.四种水果产地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对应正确的是(  )
A.新疆——甲 B.海南——乙 C.吉林——丙 D.山东——丁
27.四种水果同时出现在该超市,得益于(  )
①交通运输业的发展②保鲜技术的进步
③各地的气候差异小④化肥农药的使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25.C
26.B
27.A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特点与差异;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与界线
【解析】【点评】(1)我国北方地区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主要经济作物是棉花、花生、甜菜、大豆等,主要水果有苹果、梨、桃等;南方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以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主要经济作物是棉花、油菜、甘蔗,主要水果有菠萝、香蕉、芒果、柑橘等。西北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候干旱,主要发展灌溉农业,主要农作物有棉花、葡萄、哈密瓜等;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主要自然特征是高寒,主要发展河谷农业,主要农作物有青稞、小麦、豌豆等。
(2)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我国划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是把秦岭—淮河线、青藏高原边缘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组合在一起形成的。
(3)交通运输业是指使用运输工具将货物或者旅客送达目的地,使其空间位置得到转移的业务活动。包括陆路运输服务、水路运输服务、航空运输服务和管道运输服务。 它起着联结产业之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纽带作用。
25.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哈密瓜主要分布在新疆;芒果属于热带水果,主要产区是海南省;柑橘是我国南方地区的主要水果,产地不可能是吉林;苹果是温带水果,主要分布在山东半岛。故C标注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6.读图分析可知,甲是北方地区,乙是南方地区,丙是西北地区,丁是青藏地区。新疆位于我国丙西北地区;海南位于乙南方地区;吉林位于我国甲北方地区;山东位于我国甲北方地区。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7.根据题意及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四种水果产地相距遥远,气候差异大,但同时出现在该超市,得益于①交通运输业的发展;②冷藏、保鲜技术的进步。化肥农药的使用不能使北方地区有南方水果,南方地区有北方水果。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024·宿迁)北京是我国的政治、文化、对外交流和科技创新中心。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的重大战略。图为“京津冀位置及要素关联图”。完成下面小题。
28.石家庄位于北京的(  )
A.西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东南方向
29.据图,天津为北京输送(  )
A.产业与技术 B.工业制成品
C.初级农矿产品 D.资源和劳动力
30.北京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辐射作用,体现了北京的城市职能是(  )
A.政治中心 B.文化中心
C.对外交流中心 D.科技创新中心
【答案】28.C
29.B
30.D
【知识点】北京的城市发展(北京旅游、重点功能区、交通网);方向判断;北京概况及其城市职能
【解析】【点评】(1)在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般定向法:面对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定方向。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要根据指向标判定方向,指向标的箭头指向正北方。在经纬网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网确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本题考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 天津为北京提供的帮助,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3)北京位于太行山、燕山和华北平原的结合部,是我国的首都,全国的政治、文化、交通、科研、教育中心,也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交往中心。人民大会堂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委员会所在地,以及中南海是党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都说明北京的城市职能是政治中心;北京有众多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图书馆和博物馆,以及北京具有人才、信息、科技等优势都说明北京的城市职能是文化中心;北京首都机场扩建说明北京的城市职能是交通中心;各种国际性商务活动频繁在北京进行说明北京的城市职能是国际交往中心。
28.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根据图中经纬线分析可知, 石家庄位于北京的西南方向。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9.读图分析可知, 天津为北京输送工业制成品;北京为天津、河北省输送产业与技术;河北为北京和天津输送初级农矿产品、资源和劳动力。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30.读图分析可知, 北京为天津、河北省输送产业与技术,说明北京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辐射作用,体现了北京的城市职能是科技创新中心。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024·宿迁)2023年12月,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埃及二号”卫星,用于埃及国土资源普查、环境灾害监控以及农作物估产等领域。图为“埃及物产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31.卫星观测到埃及农作物主要分布在(  )
A.红海沿岸 B.地中海沿岸 C.西部内陆 D.尼罗河沿岸
32.影响埃及农作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水源 B.气候 C.植被 D.地形
33.这颗卫星的成功发射(  )
①为埃及提供卫星导航服务②有利于埃及农作物的增产
③促进了中埃之间的国际合作④说明中国航天技术日益成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31.D
32.A
33.C
【知识点】埃及
【解析】【点评】(1) 20世纪70年代以来,埃及经济获得了较快的增长.工业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主要部门.农业集中于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这里水源充足,土壤肥沃,是非洲农业现代化水平最高的地区。
(2)埃及的气候类型主要包括地中海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北部沿海地区,特别是尼罗河三角洲和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型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暖少雨;而埃及的大部分内陆地区,包括撒哈拉沙漠,则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特点是高温、干燥,昼夜温差大。
(3)本题考查“埃及二号”卫星成功发射的重要意义,理解解答即可。
31.读图分析可知, 埃及农作物主要分布在尼罗河沿岸,因为埃及气候干旱,尼罗河沿岸水源充足。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3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埃及大部分属于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沙漠广布,水源缺乏,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因此农作物多分布在水源充足的绿洲及河流沿岸。即影响埃及农作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水源。
故答案为:A。
33.根据题意可知,2023年12月,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埃及二号”卫星,用于埃及国土资源普查、环境灾害监控以及农作物估产等领域。 这颗卫星的成功发射②有利于埃及农作物的增产;也③促进了中埃之间的国际合作,并且④说明中国航天技术日益成熟。要想提供导航服务,需要发射多颗卫星,仅凭一颗卫星无法实现导航服务。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024·宿迁)2024年1月1日,日本石川县能登半岛发生7.6级地震。震后,研究人员发现该半岛部分沿岸海底隆起,露出水面,陆地面积扩大约240公顷。完成下面小题。
34.能登半岛陆地面积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变化 B.地壳运动 C.水土流失 D.填海造陆
35.日本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当地人们的生活习惯与防震减灾有关的是(  )
A.穿和服 B.吃生鱼片 C.爱喝清茶 D.住木质房
【答案】34.B
35.D
【知识点】海陆变迁的原因和例证;日本概况
【解析】【点评】(1)地壳运动即地质运动,地壳自形成以来,其结构和表面形态就在不断发生变化。岩石的变形、海陆的变迁以及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都是地壳变动的结果。地壳变动有时进行得很激烈、很迅速,有时进行得十分缓慢,难以被人们察觉。我们可以通过对一些自然现象的观察来证明过去所发生的地壳变动。
(2)正确的防震措施:如果你在室内,应就近躲到坚实的家具下,如写字台、结实的床、农村土炕的炕沿下,也可躲到墙角或管道多、整体性好的小跨度卫生间和厨房等处。注意不要躲到外墙窗下、电梯间,更不要跳楼,这些都是十分危险的。b. 如果你在教室里,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蹲到各自的课桌下。地震一停,迅速有秩序撤离,撤离时千万不要拥挤。c. 如果你在影剧院、体育场或饭店,要迅速抱头卧在座位下面;也可在舞台或乐池下躲避;门口的观众可迅速跑出门外或体育场场内。d. 如果你在室外,要尽量远离狭窄街道、高大建筑、高烟囱、变压器、高架桥和存有危险品、易燃品的场院所。地震停下后,为防止余震伤人,不要轻易跑回未倒塌的建筑物内。e. 如果你在百货商场,应就近躲藏在柱子或大型商品旁,但要尽量避开玻璃柜。在楼上时,要看准机会逐步向底层转移。f. 如果你在工厂的车间里,应就近蹲在大型机床和设备旁边,但要注意离开电源、气源、火源等危险地点。g. 如果你在行驶的汽车、电车或火车内,应抓牢扶手,以免摔伤、碰伤,同时要注意行李掉下来伤人。座位上面朝行李方向的人,可用胳膊靠在前排椅子上护住头面部;背向行李方向的人可用双手护住后脑,并抬膝护腹,紧缩身体。地震后,迅速下车向开阔地转移。h. 无论在何处躲避,都要尽量用棉被、枕头、书包或其他软物体保护头部。如果正在使用明火,应迅速把明火灭掉。
34.根据材料分析可知,日本石川县能登半岛发生地震,地震导致沿海部分海底抬升变成陆地,因此引发能登半岛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地壳变动。与气候变化、水土流失和填海造陆无关。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35.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 日本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 。因此日本民居多用质地较轻的建筑材料建造,住木质房屋,可以减轻地震造成房屋倾倒带来的二次伤害,适应了地震灾害频发的特点,与防震减灾有关。而“吃生鱼片”、“穿和服”、“爱喝清茶”是受地理环境与历史文化影响,与防震减灾无关。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024·宿迁)在北美洲中部,冬季寒冷气流可到达墨西哥湾沿岸。图为“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6.北美洲(  )
A.西临太平洋 B.热带范围广
C.主要位于东半球 D.东部是落基山脉
37.墨西哥湾主要位于低纬度地区,但易受冷空气影响,原因是(  )
A.靠近冷空气源地,气温较低 B.地处山地,海拔高,气温较低
C.中部为平原,冷空气畅行无阻 D.靠近五大湖地区,气候较冷湿
【答案】36.A
37.C
【知识点】北美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点评】(1)北美洲大部分位于10°N-85°N,20°W-170°W,位于北半球,西半球;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北临北冰洋,西北隔白令海峡与亚洲相望,东北隔海与欧洲相望,南隔巴拿马运河与南美洲相连。
(2)北美洲平均海拔较高,地势起伏较大,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高地。东西高、中部低。
36.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
A.北美洲西邻太平洋,东临大西洋,A符合题意;
B.北美洲绝大部分位于北回归线到北极圈之间,温带面积广,B不符合题意;
C.北美洲主要位于西半球,C不符合题意;
D.北美洲东部是阿巴拉契亚山,西部是落基山脉,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37.读图,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墨西哥湾主要位于低纬度地区,但由于北美洲中部为广阔的平原,东西两侧为高原山地,因此冬季来自北冰洋的冷空气可以长驱南下,影响范围大,影响强度大,仍然容易受冷空气影响。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024·宿迁)2024年3月31日,京东宿迁马拉松暨大运河马拉松系列赛(宿迁站)在项王故里鸣枪开跑。图为“某地至宿迁导航路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38.某运动员开车到宿迁参赛,途中使用的导航地图属于(  )
A.纸质地图 B.电子地图 C.农业图 D.气候图
39.点击地图中“+”号放大地图后(  )
A.图幅变大 B.内容变简略
C.实地范围变大 D.比例尺变大
40.举办马拉松赛事对宿迁的有利影响是(  )
①促进旅游业的发展②提高宿迁城市知名度
③造成市民出行不便④激发市民运动的热情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38.B
39.D
40.C
【知识点】选择适用的地图;比例尺
【解析】【点评】(1)地图的种类很多,有自然地图、社会经济地图等,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水文图、气候图、植被图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等。
(2)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实地范围越小,内容更详细;比例尺越小,实地范围越大,内容更简略。
(3)本题考查举办马拉松赛事对宿迁的有利影响,理解解答即可。
38.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某运动员开车到宿迁参赛,途中使用的导航地图属于电子地图,信息量大,保存时间长,数据可以随时更新,可以随意改变比例尺大小,非常方便快捷。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39.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点击地图中“+”号放大地图,相当于图幅不变,比例尺变大,显示的实地范围变小,内容更加详细。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40.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举办马拉松赛事对宿迁的有利影响是: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提高宿迁城市知名度,激发市民运动的热情,①②④正确。造成市民出行不便是不利影响,③错误。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二、综合分析题:本部分包括2题,共计20分。
41.(2024·宿迁)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台湾岛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多在2000毫米以上。
材料二“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台湾省居民以汉族为主,全省约80%的人口祖籍为福建省。台湾的文化传统与祖国大陆一脉相承,端午节、农历新年和中秋节为台湾省三大传统节日。
材料三图为“台湾位置略图”。
(1)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海峡:A   省会:B   .
(2)从气候和地形角度,分析台湾岛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气候角度:   ;
地形角度:   .
(3)从血缘、文化两方面,任选其一,说一说台湾与祖国大陆深厚的渊源关系。
【答案】(1)台湾海峡;台北
(2)属于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河流水量充足;;地形以山地为主,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资源蕴藏量丰富。
(3)血缘:同为中华民族,台湾人民是我们的骨肉同胞,祖籍多为福建省和广东省等;(或文化:;具有共同的语言、文字和节日,台湾人和福建、广东人共同信奉妈祖等。)
【知识点】台湾省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可知,A是台湾海峡,介于台湾省和福建省;B位于台湾省北部,是台湾省省会台北。
(2)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台湾岛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属于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河流水量大;另外地形以山地为主,主要河流以中央山脉为分水岭,东西分别流入大海,地势落差大,河流短而急促,因此水能资源丰富。
(3)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台湾与祖国大陆有深厚的渊源关系。比如血缘方面:两岸人民同为中华民族,台湾人民是我们的骨肉同胞。台湾省居民中,汉族占97%,主要是明、清以来福建、广东两省移民的后代。文化方面:台湾与祖国大陆具有共同的语言,通用普通话和闽南话;使用共同文字和节日;台湾人和福建、广东人共同信奉妈祖等。
故答案为:(1)台湾海峡;台北;(2)属于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河流水量充足;地形以山地为主,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资源蕴藏量丰富。(3)血缘:同为中华民族,台湾人民是我们的骨肉同胞,祖籍多为福建省和广东省等;(或文化:;具有共同的语言、文字和节日,台湾人和福建、广东人共同信奉妈祖等。)
【点评】(1)台湾海峡,是中国大陆与台湾岛之间连通南海、东海的海峡。西起福建省沿海,东至台湾岛西岸,是贯通中国南北海运的要道,处于中国东海大陆架上,地形起伏不平,平均水深约60米。海峡位于亚热带、北热带季风气候区。受黑潮影响,海峡水温较高,盐度和透明度较大、风浪较大。
(2)台湾地形以山地为主,主要分布在中东部,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2/3;平原主要分布在四周,约占1/3。台湾岛为中国东部最高山岳分布区,玉山主峰海拔3952米(旧测3997米),为台湾岛的最高点。台湾横跨北回归线,终年受台湾暖流的影响。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中南部的嘉义、花莲等地,将台湾岛南北划为两个气候区,中部及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属热带季风气候。台湾省可说是长年如夏,整体气候夏季长且潮湿,冬季较短且温暖。
(3)台湾与福建自古以来就有商业上的往来,说明台湾与福建有着商缘关系;从台湾和福建等省许多居民都共同信奉妈祖等习俗,说明台湾和祖国大陆有着文化渊源;大约在几百万年以前,由于部分陆地下沉,海水进入形成了台湾海峡,台湾才与大陆分离,称为台湾岛.说明台湾与祖国大陆有着地缘上的关系;从血缘关系上看,台湾省的居民中,汉族约占97%,主要来自祖国大陆的广东、福建,两地人民情同手足。
42.(2024·宿迁)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水稻喜温喜湿,生长期需水量一般在700—1200毫米。目前世界稻谷产量集中于亚洲,加之亚洲居民喜食稻米,故常称水稻为“亚洲的粮食”。
材料二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为核心的科研团队所培育的“超级杂交稻”,第三代杂交水稻新组合试验示范基地2020年成功实现双季稻亩产1500千克的攻关目标。
材料三图左为“亚洲水稻主产区分布图及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图右为“1949—2019年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变化统计图”。
(1)探究主题一水稻生产与自然环境
水稻主要种植区所属的亚洲分区是东亚、东南亚、   。
(2)从气候看,亚洲水稻主要种植区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
(3)探究主题二水稻增产与科学技术
举例说明科学技术在水稻增产中的作用。
(4)探究主题三粮食安全与粮食消费
1949年以来,我国人均耕地面积总体呈   趋势。为了确保粮食安全,我国应大力保护耕地。
(5)在粮食消费过程中,为避免餐桌上的浪费,作为中学生,谈谈你的具体做法。
【答案】(1)南亚
(2)雨热同期
(3)培育新品种,提高粮食单产;修建温室大棚,调节温度、湿度;采用无土栽培;采用生物技术防治病虫害;
(4)下降
(5)合理用餐;剩余菜肴要打包;实施“光盘”行动等。
【知识点】亚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地理分区);东南亚的湿热的气候与丰富的物产;南亚地形、气候与河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解析】【分析】(1)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水稻主要种植区所属的亚洲分区是东亚、东南亚、南亚,因为这些地区属于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适合水稻的生长。
(2)读图分析可知,从气候看,亚洲水稻主要位于热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两大气候分布区,季风气候区都是夏季高温多雨,即雨热同期的特点适合水稻的生长。
(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 科学技术在水稻增产中发挥着作用,比如:可以培育新品种,提高粮食单产;修建温室大棚,调节温度、湿度;采用无土栽培,减轻对土地资源的依赖;采用生物技术防治病虫害,减少农药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等。
(4)读图分析可知,1949年以来,我国人均耕地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因此为了确保粮食安全,我国应大力保护耕地,我国制定了“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
(5)我们在粮食消费中存在着浪费现象,为避免餐桌上浪费,作为中学生可以合理用餐;剩余菜肴要
打包;实施“光盘”行动等。
故答案为:(1)南亚;(2)雨热同期;(3)培育新品种,提高粮食单产;修建温室大棚,调节温度、湿度;采用无土栽培;采用生物技术防治病虫害;(4)下降;(5)合理用餐;剩余菜肴要打包;实施“光盘”行动等。
【点评】(1)人们按地理方位通常把亚洲分为东亚、西亚、南亚、北亚、中亚和东南亚6个地区。其中东亚地区包括中国、朝鲜、韩国、日本、蒙古;南亚北部靠喜马拉雅山脉,南部临印度洋,西部是阿拉伯海,东部是孟加拉湾,大体在喜马拉雅山脉和印度洋之间。
(2)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10°-30°附近的大陆东部,终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主要位于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西东部,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3)科技兴农是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农业的一种战略措施。基本内容有:因地制宜地把传统农业技术和现代农业技术结合起来,如选择适用良种,改进栽培办法,推广机械深耕和平衡施肥等;农业技术人员到生产第一线,进行技术攻关,普及增产显著的综合性栽培技术,如杂交水稻、杂交玉米、地膜覆盖、模式化栽培等;实行耕地、草原、造林综合治理,抓好农田基本建设,重点是基本农田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商品基地建设;普及农业技术教育,提高农民科学种田素质。
(4)我国耕地存在的问题:人均耕地少,可开垦的土地资源不多,工业、交通和城镇的发展占用了一部分耕地,加上使用不合理,乱占耕地的现象十分严重造成耕地面积日益减少;其解决措施是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5)本题考查节约粮食的措施,理解解答即可。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