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同步探究学案(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高效课堂】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同步探究学案(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15.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8-19 11:34: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历史学科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同步探究学案
知道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列举《天津条约》《北京
条约》的内容。
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3.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一)自主预习
一、英法发动侵华战争(新修订)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
1、原因: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借口: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3、时间:1856.10~1860.10
4、发动者:英法联军
5、帮凶:美俄
6、过程(了解):
(1)1856.10,英军炮轰广州,战争爆发。
(2)1857,英法联军攻陷广州,直逼天津,威胁北京。
(3)1858,英法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
(二)《天津条约》
1、时间:1858年
2、内容:①外国公使进驻北京。②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③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3、附件:清政府与英、法、美签订的《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中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
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一)火烧圆明园(了解):
1860年英法再次出兵,攻占天津,进逼北京,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占领北京,火烧圆明园,签订《北京条约》。
《北京条约》
(1)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2)增开天津为商埠;(3)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4)赔款额大幅度增加。
三、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从19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新修订)
四、第二次鸦片战争影响★★★★★必考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英法美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二)预习反馈
列出预习中的问题清单或列出困惑、读不懂的内容。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被外国列强侵略的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的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一步。
材料二 一场绅士的洗劫,一把文明的大火,早夺去你的美丽,也在我的脸上,烙下耻辱的印记。我,没有到过圆明园。但,我感到灼伤的痛楚,我听见你在低泣。
材料三 在民族耻辱面前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进行了顽强的反抗和斗争:“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大将酬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君足壮海军威”,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可歌可泣的悲壮篇章,他们的不屈不挠、御辱自强成为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动力。
(1)材料一中的“这场战争”指什么?它使得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发生在哪一战争中?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回答,在巨大的民族耻辱面前,中国人民进行了哪些抗争(至少两例)?
(4)综合上述材料回答,面对这段屈辱的历史,你有什么感受?
(一)达标测评
1.近代西方列强在一次打劫中国时,英法联军使劲地摇晃这棵结满果实的“晚清”大树,但许多果子却被另外一个人给拾走了。材料中“被拾走的果子”最有可能指的是( )
A.划分势力范围,瓜分中国 B.抢夺福州船政局等中国近代企业
C.洗劫焚毁皇家园林圆明园 D.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2.下图是小史同学制作的示意图,适合作为这幅图标题的是( )
A.假维新中的真改革 B.君主立宪的迷梦
C.内忧外患的清政府 D.农民阶级的反抗
3.下面是某历史学习小组收集的部分图片,据此判断他们以此要说明的问题是(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4.某电影解说词:“有一把火曾把耻辱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脸上,同时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烙上了深深的仇恨。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眼睁睁地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解说词中描述的事件对中国社会造成的重大影响是(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C.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D.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5.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出现了很多民间舆地学者,涌现出大批边疆史地著作,如曹廷杰的《东北边防辑要》《西伯利东偏纪要》《东三省舆地图说》,姚文栋的《云南勘界筹边记》,薛福成的《滇缅划界图说》等等,其范围和规模大为壮观。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
A.官方关注边疆危机 B.自然科学研究逐步兴起
C.主权意识日益增强 D.学习西方成为社会潮流
6.历史事实和历史结论是历史研究的重要载体。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1942年8月清政府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
B.1856—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列强在中国掀起瓜分狂潮时,美国于1899年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D.1901年清政府在《辛丑条约》中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运动
7.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进北京,闯进圆明园,掠夺了大量的奇珍异宝,并放火烧毁了圆明园。如果要研究英、法曾犯下的这些罪行,下列史料可信度最高的是( )
A.1860年《泰晤士报》的相关报道 B.历史书籍里的相关描述
C.法国枫丹白露宫中的圆明园文物 D.亲历该事件士兵回忆录
8.历史事实和历史结论是历史研究的重要载体。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鸦片战争战败后,清政府被迫于1842年8月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
B.1856—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1898年春,康有为梁启超领导“公车上书”,请求拒和、迁都、变法
D.列强在中国掀起瓜分狂潮时,美国于1899年出“门户开放”的政策
9.1871年,郑观应说:“今长江二千数百里有奇,洋船往来,实获厚利,喧宾夺主,殊抱杞忧。”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哪一条约签订之后( )
A.《天津条约》 B.《辛丑条约》
C.《马关条约》 D.《瑷珲条约》
10.2023年5月9日,经国家文物局授权,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黄屏出席于纽约曼哈顿区检察官办公室举行的中国流失文物返还仪式,与美方签署返还协议,并接收2件重要石刻文物。中国流失文物是中国文化遗产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寄托着中国人民质朴深沉的历史情感和文化记忆。历史上圆明园中的文物就曾大量流失海外,这跟下列哪次战争有关(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二)提升训练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他们预料“中国市场的远景是广阔的,将来它的销量会比全欧洲还要多”。所以他们企图通过“修约”来扩大侵略权益。当“修约”交涉失败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就叫嚣“只能在炮口上才有外交”“必须教训中国人”。
材料二 1859年夏,英国和法国公使借口到北京换约,各率一支舰队到大沽口……清军爱国官兵奋勇还击,重创英法舰队……英法舰队惨败的消息传至英国和法国。英法侵略者叫嚣“实行大规模的报复”“占领京城,将皇帝逐出皇宫”“让英国人成为中国的主人”。
材料三 这场战争前后,有一个国家趁火打劫,中国北方那么多的大好河山开始沦丧。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只能在炮口上才有外交”“必须教训中国人”指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实行大规模的报复”主要指什么?
(3)材料三中的这个国家,没有参战,却获得了丰厚的利益,它是哪个国家?
(4)这场战争给中国造成了什么影响?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材料二:这场战争使中国的独立主权又一次受到严重损害:英占九龙司地方一区;赔偿英法巨额军费;沙俄割去40万平方公里土地;增开口岸、内地游历通商等,使外国侵略势力扩展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内地;公使驻京,加强了侵略者对清政府的影响和控制。
——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
(1)材料二中“这场战争”指中国近代的哪场战争?写出这场战争的起止时间。
(2)通过比较分析上述材料,这两个不平等条约都涉及哪些方面的内容?
(3)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趋势。
(4)研究了上述两则材料,你有何感受?
(一)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学会了:
本节课存在的问题:
把本节课所学知识画出思维导图
参考答案
一、合作探究
(1)战争:鸦片战争;
变化:中国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事件: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
(3)抗争:林则徐虎门销烟;邓世昌血战黄海;左宗棠收复新疆等(任意答对其中的两点可,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可)
(4)感受:落后就要挨打,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要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或答中华民族敢于反抗、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等;(言之有理即可)
【详解】(1)战争:由材料“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的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一步”及所学知识可知,“这场战争”指的是鸦片战争;
变化:由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事件:由材料“ 一场绅士的洗劫,一把文明的大火……没有到过圆明园。但,我感到灼伤的痛楚,我听见你在低泣”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反映了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战争:由所学知识可知,1860年10 月,英法联军对北京西北郊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又放火烧毁。所以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3)抗争:由材料“在民族耻辱面前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进行了顽强的反抗和斗争:‘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大将酬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君足壮海军威’”及所学知识可知,在巨大的民族耻辱面前,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反抗,如:林则徐虎门销烟,邓世昌血战黄海,左宗棠收复新疆等。
(4)感受:本题是开放型题目,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落后就要挨打,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要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中华民族具有敢于反抗、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等。
课堂达标
1.D
【详解】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这次“打劫中国”与第二次鸦片战争有关,1856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直接出兵侵略中国,而沙俄却趁火打劫,迫使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领土,成为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D项正确;1895年甲午战争以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划分势力范围,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清政府内部李鸿章、曾国藩等洋务派官员掀起洋务运动,创办福州船政局等中国近代企业,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洗劫焚毁皇家园林圆明园是英法联军的暴行,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2.C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在外部,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俄国掠夺大片领土,清政府面临西方列强的侵略,在内部,太平天国运动对清朝统治造成巨大威胁,清政府内忧外患,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维新与改革,排除AB二项;农民阶级的反抗仅仅是一个方面,排除D项。故选C项。
3.B
【详解】根据图示“火烧圆明园”“沙俄侵占中国北方的领土示意图”结合所学可知,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沙俄趁机侵占我国大部分领土,使中国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B项正确;第一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A项;八国联军侵华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C项;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排除D项。故选B项。
4.C
【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眼睁睁地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可知,这是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这一战争,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C项正确;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A项;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排除B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排除D项。故选C项。
5.C
【详解】据题干“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出现了很多民间地理学者,涌现出大批边疆史地著作,如曹延杰的《东北边防辑要》《西伯利东偏纪要》《东三省與地图说》,姚文栋的《云南勘界筹边记》,薛福成的《滇缅边界图说》等等”和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部分有识之士关注边疆地区局势,编著边疆史地著作,体现了当时中国部分进步人士的国家主权和民族意识日益增强,C项正确;官方关注边疆危机、自然科学研究,都与题干内容 不符,排除AB项;材料不能充分说明当时中国学习西方成为社会潮流,排除D项。故选C项。
6.B
【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历史事实即历史真实事件,历史结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是对“1856—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评论,属于历史结论,B项正确;而ACD项都是对历史事件的真实叙述,属于历史事实,排除ACD项。故选B项。
7.C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进北京,闯进了圆明园,掠夺了大量的奇珍异宝,并火烧圆明园”,可知第一手史料(原始史料)是直接的证据,是未经过任何修饰的信息 ,是当事人、亲历者直接记录或留下的资料和遗物、遗迹等原始资料,因此最能证明英法曾犯下的罪行的是“法国枫丹白露宫的中国藏品”。C项正确;《泰晤士报》报纸、历史书籍、回忆录,都属于第二手资料,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
8.B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存在的历史人物或事件,历史结论是关于史实的基本判断和基本观点,据此分析,B项是对第二次鸦片战争历史影响的判断和分析,属于历史结论,B项正确;A项是有关鸦片战争战败后清王朝签订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的客观史实,C项是属于康有为等维新派发起“公车上书”的客观史实,D项是甲午战后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客观史实,都属于历史事实,排除ACD项。故选B项。
9.A
【详解】根据材料“1871年”、“今长江”、“洋船往来”的信息可知,材料表明近代列强获得了在长江的航运权。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58年中国和英、法、美、俄签订了《天津条约》,规定外国商船和军舰拥有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A项正确;《辛丑条约》签订于1901年,《马关条约》签订于1895年,晚于《天津条约》,不符合题干中“最早”的要求,排除BC项。《瑷珲条约》签订于1858年,该条约令中国失去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约60万平方千米的领土,把乌苏里江以东的中国领土划为中俄共管;黑龙江、乌苏里江只准中、俄两国船只航行,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10.B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历史上圆明园中的文物就曾大量流失海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56年10月,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一路烧杀,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掠夺珍宝。为掩人耳目,他们又放火焚烧圆明园。材料中的文物就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流失的。B项正确;鸦片战争主要在广州南京进行,圆明园文物没有遭到大量流失,排除A项;中日甲午战争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未涉及大量文物流失,排除C项;八国联军侵华使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涉及文物大量流失,排除D项。故选B项。
11.(1)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2)英法联军占领北京,洗劫并焚毁圆明园。
(3)沙俄。
(4)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详解】(1)提取材料一关键信息“他们企图通过‘修约’来扩大侵略权益”,结合所学知识,鸦片战争后,英国在中英贸易中仍然处于贸易逆差地位,他们认为是中国开放通商口岸太少,英法在遭到清政府拒绝“修约”要求后,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故材料一中“只能在炮口上才有外交”“必须教训中国人”指的是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2)据所学可知,1860 年10 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对北京西北郊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又放火烧毁。可见,材料二中“实行大规模的报复”主要指英法联军占领北京,洗劫并焚毁圆明园。
(3)据所学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沙俄作为调停者,趁机侵占中国东北和西北约15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成为获利最多的国家,故材料三中的这个国家指沙俄。
(4)据所学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与列强先后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12.(1)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
(2)通商、割地、赔款。(写出两项即可得满分)
(3)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逐步加深。
(4)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只有国家强盛.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言之有理即可)
【详解】(1)根据材料二中的“赔偿英法巨额军费”“沙俄割去40万平方公里土地”“公使驻京”等内容可知,这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所以材料二中的这场战争指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其起止时间是1856年到1860年。
(2)根据材料一中的“开放……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和材料二中的“英占九龙司地方一区;赔偿英法巨额军费;沙俄割去40万平方公里土地;增开口岸……”可知,两次战争的两个不平等条约都涉及了割地、赔款、增开通商口岸等内容。
(3)根据材料二中的“使外国侵略势力扩展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内地……加强了侵略者对清政府的影响和控制”,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4)本小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根据所学解读材料可知,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了巨大屈辱,这证明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所以我们要努力建设国家,只有国家强盛.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