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一词一句轻胜马,谁怕? ——初中语文九年级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定风波》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字一词一句轻胜马,谁怕? ——初中语文九年级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定风波》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8-19 13:11: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字一词一句轻胜马,谁怕?
——《定风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全诗。
2、培养学生穿透诗文,把握文章内涵的能力。
教学重点
1、通过美读、品读、悟读三个环节,揣摩诗意,学习作者以小事表达深刻哲理的写法。
2、通过讨论和写作,分别从字、词、句三方面层层深入,把握词的情感和词人的形象。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进入苏轼的内心世界,与作者进行心灵的交流,实现情感的共鸣。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播放歌曲《醉拳》)
同学们,听完这首曲子,你们听出了什么?洒脱从容。凭着这份洒脱从容,诸葛孔明舌战群儒谈笑自若;凭着这份洒脱从容,关云长单刀赴会豪气冲天;凭着这份洒脱从容,苏东坡笑对人生宠辱不惊。这位千年一遇的旷世奇才,被余秋雨先生称为“中国古代最高贵,最亲切,最有魅力的文人”,他的许多词作已融入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以前学过他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当中流传千古的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从中我们读出一个怎样的苏轼?兄弟情深的苏轼;我们学过他的《江城子 密州出猎》,首句: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从中我们读出一个怎样的苏轼?渴望建功立业的苏轼;我们刚学过他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我们又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苏轼?壮志未酬的苏轼。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苏轼的《定风波》,让我们来感受一下一代全才的魅力吧!(板书课题)
二、勾要,知人论世(多媒体展示)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一生宦海浮沉,苏轼曾用这么一句话总结自己的一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苏轼一生三起三落,最高曾官至杭州太守,吏部尚书,而他却把自己平生的功业归于三个被贬的地方,这三个地方可谓苏轼在政治上最为失败最为惨烈的地方,但它们却给了苏轼更多的创作灵感和素材,也正是这三个地方成就了他文学的巅峰,人格的魅力,超然的态度,今天我们学的这首词就能充分体现他的超然与豪迈。
三、美读,化我入境(多媒体展示诗歌)
学习诗词,要注意方式,要多诵读。俗话说:“诗读百遍,其义自见。”著名教育家,作家叶圣陶先生就讲过:“国文本是读的学科。”可见,“读”在语文这门学科中有多重要,我们不仅要会读,还要读出诗词的“美”,大家要想象自己就是苏轼,把诗词中的淡定从容、豪迈旷达之美读出来。
①请学生个读(要求:旁若无人、大声地朗读,把诗词的美读出来)
(老师点评:读这首词的时候要准确地把握词人的情感。如:“一蓑烟雨任平生”表现了作者任由风吹雨打无所畏惧的心情,应该重读,特别应重读“任”字;“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写出了作者经历风雨后的一点伤感,可以读得平缓低沉些;“山头斜照却相迎”表现了作者经历风雨后的乐观,可以读得欢快一点:“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表现了作者不惧风雨,潇洒坦荡的品性,可以拖长“风雨、晴”字的读音来达到强调感情的效果)
②请全班学生齐读(要求:读出洒脱从容、豪迈旷达之美)
③放多媒体,老师示范配乐背诵。
总结:同学们感觉到美了吗?老师是感觉到了,诗词本身优美的语言,再加上我们读出的优美的韵律,更增添了美的意蕴,给人以美的享受。
四、品读,咀嚼字词
同学们,带着这份美好我们来品读这首词,请看:如果我们把全词的情感浓缩到词中一个字上,你会选哪个字,为什么?(多媒体展示,分组讨论)
(1) “竹杖芒鞋轻胜马”的“轻”:拄着竹杖,穿着草鞋走路,比起骑马,孰难孰易,不言自明,更何况又是在雨天的泥泞地上行走。可是作者却说竹杖芒鞋比骑马轻快多了!这种自嘲的背后,隐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同样的事物,不同的人生观,不同的认知水平,所得到的感悟结果是不同的,没有旷达超脱的智者襟怀,是不可能有这种领悟的!
(2) “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任”:任,任凭,表现出作者平生任由风吹雨打,无所畏惧的人生态度,有一种洒脱豪迈的感觉。
(3) “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无”:当时作者经历“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作者不畏惧风雨,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似的,这令我想起了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给人一种宠辱不惊的大气,一种不计得失的潇洒。
(4) “归去”的“归”:苏轼受到佛、道、儒三家思想的影响,其中道家讲究出世、避世,所以苏轼在受到挫折时想到归去,远离官场,做一个正常的百姓也是正常的。
(5) “山头斜照却相迎”的“迎” :迎,迎接,最能体现作者面对风雨的乐观态度。
(6) “料峭春风吹酒醒”的“醒”:醒,清醒,最能体现作者遭受挫折后对社会的清醒认识。
师总结:同学们能联系作者的生平、遭遇、思想和词的背景去作有价值的探讨,做到知人论世,真不错,说得都很有道理。好,现在请班上朗读水平最高的一位同学为大家范读一遍。(学生推举代表朗诵)
师评价:读得很好!听着他的朗诵,我们面前仿佛浮现出了一个苏轼,这个苏轼是什么样的呢?请看:
请用一个词语来概括词中苏轼的形象并结合具体的诗句分析。(多媒体展示,分组讨论)
(1)沉着---莫听穿林打叶声,再大的穿林打叶声,都打不乱作者既定的步伐,苏轼视风雨为无物,照样吟啸徐行,是多么的沉着啊!
(2)豪迈——竹杖芒鞋轻胜马,作者认为竹杖芒鞋并不可怕,只要你以之为乐,一样可以胜过骑马,苏轼认为隐居生活不比官场生活差。
(3)旷达——也无风雨也无晴,作者认为阴晴可以等同,盛衰荣辱,何足挂齿?利害得失不必计较,这是苏轼面对顺逆境时的旷达!
(4)淡然——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料峭春风冷,山头斜照暖,气候不定,人生不定,祸福难晓,苏轼听其自然,随遇而安!
小结:由学生回答的字和词组成一个“天”字(板书)
是的,苏轼为人豁达,心胸宽广,他就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大文豪!同学们品读后,再次有声有色,有情有味地朗读这首诗。
五、悟读,领取表达(多媒体展示)
学习了苏轼的《定风波》,请你写出自己最想对苏轼说的一句话,可以评价他的人或他的词,发表你对他的看法,也可以谈他对你的影响。(请一两名学生读出自己写的这句话,老师进行点评)
六、展读,以人带文(多媒体展示)
(1)陆游:世言东坡不能歌,故所作东府词多不协。
(2)黄庭坚:人谓东坡作此文,因难以见巧,故极工,余则以为不然,彼其老于文章,故落笔皆超逸绝尘耳。
(3)元好问:自东坡一出,情性之外,不知有文字,真有“一洗万古凡马空”气象。
以上是一些名人对苏轼的评价,请你继续走进苏轼的内心世界,与苏轼进行交流,更全面地了解苏轼这位古代全才。(学生课后查资料完成)
七、结语
人生再多的风雨,经过东坡的过滤,都变成了一片晴空,我们这些生逢盛世的青少年遭遇挫折时是不是更应该从容淡定呢?东坡为我们撑起了一把伞,撑出了一片晴朗的天,愿我们活得像他一样明亮,一样豁达,最后,在一首歌曲中结束这首词的学习。(多媒体播放任贤齐演唱的歌曲《沧海一声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