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5年优质课人教版必修一3.2《弹力》课件(20张ppt含视频)+教学设计+反思共6份(6份打包 申庭庭)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2015年优质课人教版必修一3.2《弹力》课件(20张ppt含视频)+教学设计+反思共6份(6份打包 申庭庭)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01-13 14:53:46

文档简介

《弹力》教学反思
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 申庭庭
非常有幸参加这次省级的优质课比赛,准备的过程也是我磨砺、反思、成长的过程。上完以后感触颇深,现将这些感触及时记录下来,作为自己专业成长的足迹珍藏。
一、三维目标达成
总体感觉这节课的三维目标能够基本达成,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全面培养的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遗憾的地方是:为了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活动时间,未能针对胡克定律进行相应的巩固练习。
教法学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事先预设的教法,只能作为备案,走进课堂,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教师不能无视学生所呈现的生命信息,来选择教法。在画弹力方向的示意图时,我预想有同学会把作用点画在重心上,所以当我问,有没有不同的画法时,一位同学举手,我心中窃喜一切按我的预设发展,可是他的示意图是没有注意题目要求“画出木块A所受的弹力”而是同时画出了木块和斜面的弹力,让我意识到很多同学在画图时会出现搞不清受力物体的情况,于是将他出现的问题予以了强调。一位老教师曾告诉我,不要总想着设计好课堂的每一句话,课堂的一些意外情况的处理也许就是这节课的精彩之出。所以以后还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课堂应变能力。
课堂的惊喜
在学生用玻璃瓶体验微小形变时,预想他们看到的都是液面上升,本想抛出问题“液面的上升是不是热胀冷缩的原因”,没想到一个学生举手说他观察到液面的下降了,并给大家演示了他的挤压方式,于是我准备的问题就没有问,但是这位同学的回答确实让我倍感惊喜。
比赛虽然结束了,但是课堂教学没有结束,通过这次比赛,更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比如书写,语言的简练和启发性,课堂的处理的灵活性等,我觉得只要自己具有再思考再学习的热情,在磨砺中不断反思,在反思中不断成长, 就能够不断超越自我,最终一定会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游刃有余地在课堂上播撒科学的种子。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 连云港市新海高级中学 申庭庭
课 题
第三章第二节 弹力
课 型
新授课
教 学 目 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形变的概念及形变的分类。
2、理解弹力产生的原因和条件。
3、知道压力、支持力和绳的拉力都是弹力,会分析弹力的方向,能正确画出弹力的示意图。
4、知道在弹性限度内,形变越大,弹力越大,理解胡克定律的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具体实例,归纳弹力产生的条件,体会从现象中寻找联系并总结出规律的科学方法。
2、通过体验微小形变的存在,培养学生用‘放大’的实验方法观察微小形变的实验思想。
3、通过弹力与形变量关系的探究,训练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养成重视物理实验的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组织讨论和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2、通过对现象的归纳和总结,能体验探索自然规律的艰辛与喜悦。
教 学 重 难 点
教学重点
1.弹力的产生条件。
2.弹力的方向及弹簧弹力大小与形变量的关系。
教学难点
弹力的方向、图像法处理实验数据。
教 学 方 法
实验观察法、分析法、实验归纳法、讲授法
教 学 用 具
多媒体课件、橡皮筋、橡皮泥、弹簧、弹簧片、海绵、玻璃瓶、激光笔、铁架台、弹簧、刻度尺、砝码、手机
师生活动

?【引入新课】
有些同学特别喜欢迟到,家长总是说:“我家的起床特别困难,从5点叫到6点半还不起床,把他的被子都掀了他翻个身还接着睡。”如果你家有了这张床,妈妈再也不用担心你不起床了。
〖观看视频〗
有的同学一定迫切需要这样一张床,不过我们学完今天的知识也许你也能做一张这样的弹簧床,就让我们一起研究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弹力。
【新课教学】
一、形变
〖学生活动〗请用我提供的器材把橡皮泥弹起来。
〖学生总结〗要使他们产生弹力要先将弹簧压缩,将弹簧片弯曲,将橡皮筋拉伸。这些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形变。
〖观看视频〗要把箭射出去要先拉弓,撑杆跳杆要先弯曲。
〖学生总结〗形变的物体才能产生弹力。
〖问题导思〗形变的物体都能产生弹力吗?演示把橡皮泥压缩不能把物体弹出去。
〖学生总结〗
弹力
1、弹力的定义及产生条件:
〖观察与思考〗请大家拿出弹簧,压一压,感受弹力的作用。观察并思考,形变的弹簧为什么能产生弹力呢?
〖学生总结〗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之接触的物体产生了力的作用。
〖问题导思〗根据定义你能总结弹力产生的条件吗?
〖学生总结〗1、接触2、弹性形变。
〖问题导思〗用手压桌面,桌面对手的支持力是弹力吗?根据弹力条件判断。
〖学生回答〗接触且有弹性形变,不过形变太小不易观察。
〖演示实验〗形变太小不易观察,我们可以利用物理研究中的“放大法”感受到他的形变。激光笔发出通过反光球反射,利用光放大观察桌面的形变。
〖学生实验〗学生分组实验,体验玻璃瓶的微小形变,挤压玻璃瓶的不同位置,液面既可以上升也可以下降,以使学生确信微小形变的存在。
〖归纳总结〗再坚硬的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也能发生形变,推、拉、挤、压都是弹力。
弹力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我们从这两方面来研究它。
2、弹力的方向
〖实验探究〗探究弹力的方向
结合提供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1、完成表格2、画出力的示意图
(1)橡皮筋(绳子)对小球的拉力
橡皮筋形变方向(填拉伸或收缩)
?
恢复形变趋势方向(填拉伸或收缩)
?
对接触物的弹力方向(填拉伸或收缩)
?

(2)海绵对砝码的支持力
海绵形变方向
?
恢复形变趋势方向
?
对接触物的弹力方向
?
〖问题导思〗根据表格分析弹力的方向有什么规律?
〖学生总结〗与施力物体形变方向相反或与施力物体恢复性变趋势方向相同。
〖巩固练习〗画出下图木块A受到的弹力。
〖问题导思〗观察思考绳的拉力方向有什么样的特点?支持力、压力方向有什么特点?

〖学生总结〗
绳的拉力:绳的力总沿着绳子指向绳子的收缩方向
压力、支持力:总是垂直于物体的接触面指向被支持或被压物体
3、弹力的大小
〖问题导思〗提供一个拉力器,能否比较两个人的力气大小。
〖学生总结〗根据生活经验,物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实验探究〗弹力与形变量存在怎样的定量关系呢?让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给大家提供两种常见的器材,弹簧和橡皮筋。
〖实验设计〗在开始实验之前,请大家根据以下问题讨论实验方案。
(1)实验需要测量物理量有?
(2)上述物理量分别如何测量?需要哪些器材?
(3)你打算如何处理数据处理?
〖学生总结〗
(1)需要测量弹力大小及弹簧伸长量
(2)用钩码重力测量弹力大小,用刻度尺测量伸长量
(3)通过表格,图像法记录数据
〖学生实验〗
弹簧弹力F(N)
弹簧伸长量X(cm)
〖实验展示〗
展示一:展示用弹簧探究的数据及图像,根据图像分析弹簧的弹力与形变量有怎样的关系。
展示二:展示用橡皮筋探究的数据及图像,根据图像分析橡皮筋的弹力与形变量有怎样的关系。
〖学生总结〗
总结一:弹簧的弹力与形变量在弹性限度内成正比。若写成函数表达式F=KX,K表示斜率。
总结二:橡皮筋的形变量越大弹力越大,非线性。并不是所有物体弹力与形变量成正比。
〖问题导思〗计算图像中的斜率K,比较各组计算结果是否相同。推测不同的原因。
〖学生总结〗弹簧可能不同。
〖对比展示〗将计算结果不同的弹簧放在一起对比,长短粗细不同。
〖课本阅读〗
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与形变成正比。
表达式:F=kx 其中x为形变量,可以是伸长量也可以是压缩量。
K-劲度系数 单位:N/m
生活中的硬弹簧与软弹簧就是k值不同。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了解了形变的分类,知道了弹力产生的原因及条件。并通过实验探究得出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力与形变量成正比,即:F=kx。K:劲度系数,简称劲度 。单位:N/m ,反映弹簧的软硬程度,由弹簧本身决定。
【巩固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木块放到桌面上受向上的弹力,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产生的
B.用一根竹竿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竹竿的弹力,是由于木头发生形变产生的
C.绳对物体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D.挂在电线下的电灯受到向上的拉力,是因为电线发生微小形变产生的
一根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对其施加30N的拉力时,其长度为20cm;对其施加30N的压力时,其长度为14cm,求该弹簧的自然长度及劲度系数。若撤去外力,弹簧的劲度系数又为多少?
【课后练习】
(1)观察或查阅弹簧的类型及其作用
(2)制作一个简易的弹簧测力计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了解了形变的分类,知道了弹力产生的原因及条件。并通过实验探究得出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力与形变量成正比,即:F=kx。K:劲度系数,简称劲度 。单位:N/m ,反映弹簧的软硬程度,由弹簧本身决定。
【板书设计】
一、形变
1、弹性形变
2、范性形变
弹力
1、弹力的定义:
2、弹力的产生条件:1.接触 2.弹性形变
3、弹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跟物体恢复形变趋势的方向一致
4、弹力的大小:
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与形变成正比。
表达式:F=kx K-劲度系数 单位:N/m
设计说明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引入课题。
通过对现象的归纳和总结,能体验探索自然规律的过程。
通过实验确信微小形变的存在,体验‘放大’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思想。

通过实验观察形变方向,并根据表格总结弹力方向的规律。使学生易于接受,突破难点。
训练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掌握由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总结方法。
根据生活经验得出弹力大小与形变量的关系,培养他们将理论和实践相联系的理念。
通过弹力大小与形变量关系的实验探究,掌握探究实验的过程。体验用图像法处理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培养学生尊重数据实事求的的严谨态度。
通过知识的小结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通过巩固练习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让学生带着问题开始学习,再带着新的问题离开课堂,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探究之路永无止境。
课件20张PPT。第二节:弹力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
申庭庭活动一:请分别用以下器材把橡皮泥弹起来弹簧橡皮筋弹簧片压缩弯曲拉伸小结: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形变发生____的物体才能产生弹力形变形变发生形变的橡皮泥为什么不能把物体弹出去?不能恢复原状例:弹簧片的形变 、橡皮泥的形变 形变观察与思考弹力:发生 ____ 的物体,由于要 _______, 对与它 ____ 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 形变恢复原状接触施力物体受力物体弹力产生的条件: 1、接触 2、弹性形变 形变的弹簧为什么能对手产生弹力?思考与讨论
根据弹力产生的条件判断:
桌子对手的支持力属于弹力吗?桌子发生了_____ , 由于要_________,对与之接触的 ____ 施加了力的作用。手恢复原状形变实验再坚硬的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也能发生形变
推、拉、挤、压都是弹力。 体验微小形变的存在实验探究:探究弹力的方向1、橡皮筋(绳子)对小球的拉力2、海绵对砝码盒的支持力实验探究:探究弹力的方向1、橡皮筋(绳子)对小球的拉力2、海绵对砝码盒的支持力拉伸收缩收缩向下向上向上练一练:画出下图中木块A受到的弹力思考与讨论:小结:绳的拉力:压力、支持力:沿着绳子指向绳子的收缩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物体的形变量越大,产生弹力越大!弹力的大小活动三:探究弹簧(橡皮筋)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1、实验目的?

2、实验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

3、上述物理量如何测量?需要什么仪器?

4、你打算如何进行数据处理。

活动三:探究弹簧(橡皮筋)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1、实验目的?
探究弹簧(橡皮筋)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
2、实验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
弹力 形变量
3、上述物理量如何测量?
弹力大小等于悬挂钩码重力,形变量用总长减原长
4、你打算如何进行数据处理。
表格法 图像法

课后练习一、形变
1、弹力形变:
2、范性形变:课堂小结二、弹力
1、弹力的定义:
2、弹力的产生条件:
3、弹力的方向:
4、弹力的大小:
胡克定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木块放到桌面上受向上的弹力,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产生的
B.用一根竹竿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竹竿的弹力,是由于木头发生形变产生的
C.绳对物体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D.挂在电线下的电灯受到向上的拉力,是因为电线发生微小形变产生的巩固练习2、一根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对其施加30N的拉力时,其长度为20cm;对其施加30N的压力时,其长度为14cm,求该弹簧的自然长度及劲度系数。若撤去外力,弹簧的劲度系数又为多少?巩固练习(1)制作一个简易的弹簧测力计
(2)查阅弹簧的类型及其作用课后练习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