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选择性必修 (中)古诗诵读《燕歌行并序》课件+教案+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选择性必修 (中)古诗诵读《燕歌行并序》课件+教案+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8-19 17:06:36

文档简介

(共49张PPT)
现实中,“李白、杜甫和高适三人其实只有过一次交集,即天宝三载8-9月左右,这唯一一次的交游给三人留下了美好的回忆。我们仍能从《梁园醉歌》等诗中,窥见李白因高适、杜甫的陪伴而开心的时刻。
香港回归
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的热映,李白、杜甫、高适三位诗人的友情与生平成为热议的话题。
香港回归
后李白因参与永王谋反而被拘于江州的时期,写给高适一首诗《送张秀才谒高中丞 》,希望此时身为高淮南节度使兼采访使的高适能尽举手之劳,但高适的不理会态度让李白极为义愤。
二人多年结成的友谊走向了破裂。
世事变迁,站在历史的角度上,究竟是什么超越了友谊?今天让我们再去探究一番。让我们走进《燕歌行》。
播放视频
香港回归
SELECTIVE COMPULSORY COURSE FOR SENIOR 2
香港回归
教学目标
Teaching Objectives
1. 语言建构与运用:诵读诗歌,揣摩语言,分析意象,体会作者复杂的感情。
2. 思维发展与提升:探究意蕴,分析环境渲染、对比手法的作用。
3. 审美鉴赏与创造:领略边塞诗雄浑悲壮、意境高远的特点。
4. 文化传承与理解:学习戍边战士浴血奋战的爱国精神。
《燕歌行》,本是乐府诗题。它的内容本来是写征人,就是去打仗的人。征人远戍于燕,燕是中国的北方,那个时候常常有外族侵略,有战争。“征人远戍,离开他的妻子,所以《燕歌行》就是征夫思妇之词,写远征的丈夫跟家里妻子的怀念之情。
香港回归
香港回归
前段他很不得志。在这五十年中又大致可分为北上蓟门和浪游梁宋两个时期。
(704年—765年)
前阶段
字达夫,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
他的生平主要分前后两个阶段,五十岁左右是这两段的分界。
了解诗人
Understanding Poets
香港回归
在北上蓟门以前,他二十岁曾赴长安求仕,失意而归。
在北上途中,他游于魏郡(在今河北省大名县东),“睹物抒怀”,写了借古抒怀的重要作品《三君咏》,歌颂了“济代取高位,逢时敢直言”的魏征,“纵横负才智,顾盼安社稷”的郭震和“昌言太后朝,潜运储君策”的狄仁杰。《旧唐书》本传说他“负气敢言,为权幸所惮”。这和三君的气质相类似,因此三君成了高适学习的榜样。
他北上蓟门,东出卢龙塞。这是高适第一次出塞。
初到蓟门,他“题诗碣石馆,纵酒燕王台。”意气豪迈地歌唱道:“北上登蓟门,茫茫见沙漠。倚剑对风尘,慨然思卫霍。”抒写他报国立功的雄图壮志。这次他的希望又落空了。不过,他虽然没有找到仕进的机会,但对于边塞战士生活有了亲身的体验,这就为他后来写的代表作《燕歌行》打下了生活基础。
香港回归
以后转入浪游梁宋时期,这一时期直到天宝八载举有道科为止。
他这时,一面是“渔樵孟诸野”,另一面是做富贵人家的宾客,就是本传说的“以求丐取给”。有时也到山东、江苏等地漫游,广交朋友,投诗于达官贵人,寻找仕进的机会。
在长期交游中,最值得大书特书的是天宝三载,李白赐金放还,到洛阳,遇到杜甫,二人同游汴州,又与高适相遇。这三位诗人,“酒酣登吹台,慷慨怀古”,然后同至单父,登宓子贱琴台,猎于诸孟。这件
事成为文学史上的佳话,至今开封市禹王台(即古吹台)
内仍建有三贤祠以纪念他们的盛会。
季秋,高适和他们分手,南游楚地。
香港回归
后阶段
此后转入诗人的后一阶段。这阶段包括两次入仕,这是高适个人历史变化的时期。
第一次入仕是天宝八载(749),他的诗才受到宋州刺史张九皋的赏识,奏其所制诗集于朝,“荐举有道科”,蹉跎半百的高适至此才获得一个入仕的机会,心情非常兴奋,在炎炎三伏天,十日赶到了长安。中第后,被专权妒才的右相李林甫所抑,只授他一个小小的封丘县尉,使他深感失望和不平。次年秋,他以县尉的身份送兵出塞,到达清夷(在今河北省怀来县)。
他在《使青夷军入居庸》诗中悲愤地写道:“登顿驱征骑,栖迟愧宝刀。远行今若此,微禄果徒劳。绝坂水连下,群峰云共高。自堪成白首,何事一青袍!”
回封丘后,他深感“拜迎长官”的屈辱与“鞭挞黎庶”的痛心而弃官,写下了名作《封丘县》。不久,得到了河西节度使哥舒翰的赏识与推荐,充任翰幕府掌书记,高适的仕途显达实始于此。
香港回归
安史之乱爆发,高适以监察御史佐哥舒翰守潼关。潼关失守后,他奔赴行在,见玄宗陈述军事形势,迁侍御史,擢谏议大夫。高适一跃而为雄藩重镇的封疆大吏,成为开元、天宝时期诗人中最显达的人物。
次年,永王败死。大宦官李辅国恶适敢言,在肃宗前进谗,降官为太子少詹事。出为彭州(今四川彭县)刺史,写了自叙生平经历的名作《酬裴员外以诗代书》。迁蜀州(今四川崇庆县),代宗初,迁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使。未几,召为刑部侍郎,转左散骑常侍,卒,谥忠。
最后应当一提高适和杜甫晚年的交谊。杜甫是于乾元二年(759)底携家到成都的,这时高适为彭州刺史,闻讯,即寄诗问候,杜甫也写诗酬答。以后二人经常有诗往来,杜甫生活困难,便向高适求援。高适迁蜀州后,曾到杜甫草堂作客,杜甫也去依靠过高适。他们真是“交情老更亲”。
别了不列颠尼亚
高适先后十三年内,四次出塞,到过西北和西南,可谓足迹遍布祖国大地。他“以诗人为戎帅”曾率军在前线作战,参与平定“安史之乱”,见证了开元、天宝全盛,也目睹了王朝的衰落残败。
正因为这般经历,赋予了他“永愿拯刍荛”的崇高社会责任感、“万里不惜死”的爱国激情、“他日云霄万里云”的豪情壮志和“抚剑悲歌对秋草”的忧患意识,这些都反映在他的诗歌中。
高适的《燕歌行》是写边塞将士生活,用燕歌行曲调写此题材他是第一个。历来注家未对序文史事详加考核,都以为是讽张守珪而作。本来在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名将张守珪曾经跟契丹打了一仗,胜利了,“杀获甚众”,所以皇帝是很宠幸他的。可是开元二十六年,张守珪再去打仗,开始是胜的,后来失败了,而他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不失去皇帝的恩宠,就谎报军情,不肯真诚地说他失败了,
据说这首诗是为这件事而作的。作者有感于
幽州节度使张守珪与奚族作战打了败仗却谎
报军情,作诗加以讽刺。高适感慨很深,
因写此篇。
史官评记载评价标准:
① 史料要真实,要维护历史记载的真实性。
② 文词简约,不冗杂;详略得当;论述有理有据,史实与史论要结合。要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
③ 史学家在修史的时候要不使气、不恣情,不能凭主观认识超越历史的客观真实,造成对历史的歪曲。
香港回归
创设情境,走进高适与《燕歌行》
Creating Scenarios And Walking Into Gao Shi And "Yan Ge Xing"
高适心中到底有什么比这段珍贵的友情更重要的事?他内心最深处的坚定到底是什么?让我们作为史官再来探究一番。
别了不列颠尼亚
第一部分
扫清文字障碍,了解诗歌大意
香港回归
YANGEXINGBINGXU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燕歌行·并序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元戎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读一首诗,了解一个人。自读诗歌,标注出你认为重要的字词,并思考高适的这首边塞诗是按照怎么的顺序来写战争的过程的?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摐(chuāng)
旆 (pèi)
逶 (wēi)
迤 (yí)
摐金:撞击钟、钲等打击乐器,摐是撞击,金指金属乐器。
香港回归
YANGEXINGBINGXU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燕歌行·并序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元戎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读一首诗,了解一个人。自读诗歌,标注出你认为重要的字词,并思考高适的这首边塞诗是按照怎么的顺序来写战争的过程的?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凭陵:仗势侵凌。
腓(féi):本意为病,这里指草木枯萎。别本作“衰”。
刁斗:军中用具,一般为铜制,容积一斗,白昼用来煮饭,夜间敲以报更。
香港回归
读一首诗,了解一个人。自读诗歌,标注出你认为重要的字词,并思考高适的这首边塞诗是按照怎么的顺序来写战争的过程的?
全诗以非常浓缩的笔墨,写了一场战役的全过程:
第一段八句写出师;
第二段八句写战败;
第三段八句写被围;
第四段四句写死斗的结局。
YANGEXINGBINGXU
别了不列颠尼亚
第二部分
深入理解诗歌,走进高适内心
香港回归
心中所念何事?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01
阅读首句,思考诗人借首句两个“汉”字的呼应,传达出什么?
“汉将”跟“汉家”是呼应的相承。“汉将”作为国家的将军,就“辞家破残贼”。汉家有烟尘,即借“烟尘“指代战争,传达出一种烽火尘土的硝烟感。“汉将”“辞家”是为了“破残贼”,“辞家”代表着报国牺牲的决心。正是因为高适一度到北方的幽冀去从军,有过从军的志意和感情,所以他说“汉家烟尘在东北”,可见他的心中所念的一直是征戍大事。




香港回归
心中所念何事?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02
第二句诗人认为男儿的本色应该是什么?这和“天子赐颜色”又有什么关联?
“男儿本自重横行”,是说男儿看重的是纵横驰骋,建功立业,不是为了天子的酬劳而去出征;可是天子也“非常赐颜色”,这是结果,天子对这些出征打仗带兵的将帅有很厚的赏赐。
可见他也渴望保卫国家、建功立业。这四句慷慨激昂,勇气百倍,流露出诗人内心难以抑制的报国之心。




香港回归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03
阅读上面诗句,思考战争兴起,地点场面和物象的转换,你读出了什么?高适心中所念的是什么?
“金”表示停止、后退,而“鼓”表示前进、进攻。
在战场上指挥,发号施令,旗子指挥方向,鸣金或敲鼓的声音指挥后退或前进。这几句写的是军队的声容之壮。
“羽书”就是上面插羽毛的书信。表示战争告警,进入紧急状态。而匈奴秋冬假借游猎的名义,侵略边疆,抢夺粮食,晚上靠火把前进,所以说是“猎火”。
“榆关”,就是现在的山海关。“瀚海”指的是沙漠,战争在这些场景下展开。
这四句描摹了旌旗如云,鼓角齐鸣,一路上浩浩荡荡,开赴战地的出征阵容,也点出了战争形势的紧急。




香港回归
山海关天下第一城楼
SHANHAIGUAN, THE WORLD'S FIRST CITY TOWER
香港回归
山海关隶属于河北省秦皇岛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是连接东北与华北的咽喉要道,素有“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之称。南襟渤海,北依燕山。
而燕山山脉是中原文明同草原文明的重要分界线,谁掌握了燕山山脉的控制权,谁就在群雄逐鹿当中掌握了主动权。
地理位置
香港回归
心中所念何事?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1)将士来到这么一个荒远萧条的地方,不适应环境。
2)胡人善骑射,而汉族的兵没有他们熟练,所以胡骑就仗着强势来攻击。
3)战争形势激烈,且天公不作美,夹杂着狂风暴雨。
4)主帅轻敌,战略计划、安排不周密。
5)将军不恤士卒,昏庸无能。




浩浩荡荡的阵容,为什么最后却“力尽关山未解围”?请大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分析原因。其中你觉得哪个因素最关键?高适心中念的又是什么?
04
香港回归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孙子兵法
在战争中,政治家提供弹药,富人提供食物,穷人提供孩子;战争结束后,政治家们取回剩余的弹药,富人种更多的粮食,穷人们只能寻找孩子的坟墓。
——塞尔维亚言语
诗人对前面的阵容极尽渲染,将被困的孤苦和前面的壮观的阵容形成对比,将将军和战士不同行为进行对比,用孤城落日、衰草连天的阴惨景色,烘托出残兵败卒悲凉的心境。体现出诗人对战士的深刻同情,对将军的无情讽刺!高适他念的是战士的疾苦。




香港回归
心中所念何事?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有人说关于妇人的描写是多余的,你怎么看?请结合第三节进行分析。
05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高适是诗人,他有着比普通战士更为深刻的人文情怀,他是战士,有着战士的硬核精神但也有硬核包裹下的柔情,他是“心有猛虎”的战士,也是“细嗅蔷薇”的诗人。这里的描写并不多余,战士被围不归,征夫思妇,两地相思,这里更能看出诗人内心对戍边将士的同情理解。
且诗人点明了思妇之后,迅速又转到“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的绝域苍茫的一片荒凉中。战士眼前看到的仍然从早到晚,整天不断绝的烟尘,听到的仍然是就跟天上的阴云结合成了战场上的阵云。听到感受到的仍是寒冷的夜里的刁斗之声。战士面临的如此危急的绝境,不得不使人想到把他们推到这绝境的幕后主角,这是深化主题不可缺少的一段描写。
香港回归
心中所念何事?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06
围困之后,战士面对的是怎样的怎样的结局?作者怎样看待?
1)战士面对敌人的刀枪白刃,为了保卫国家的节义,而不得不在战场上死去。
2)诗人指出了战士难以建立功勋,封侯作帅的现实,肯定了普通战士为保卫国家牺牲的大义和在战争中显现出来的勇气和力量,一将功成万骨枯,诗人此刻对战士的同情达到了极点,呼吁像李将军一样爱护将士的将军出现去体恤战士的征战之苦。
最后作者将古今之事又一次形成对比,作者痛心战争的残酷,痛斥了战将的无能!此刻诗人内心思考的是军将的谋略!




香港回归
由此可见,高适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怎样理解他对李白的选择?请大家思考后作答。
高适写《燕歌行》时,40岁左右,到755年(高55岁)安史之乱爆发,他向唐肃宗献平叛之策而被重用,率军平永王李璘之乱。可见高适有战局战略远见,体现在《燕歌行》高适对天子的“汉将”的选拔与任用的思考上,体现在对战争的全面部署中,体现在征戍大事的关心上,体现在对战士疾苦的同情中,体现在“犹忆李将军”的呐喊声中,所以在面对个人友谊与国家利益时,高适他只能是高适,他只能选择后者。
解析:B,深入中原理解有误,“边土”指的是“边地”。
香港回归
加深理解
1. 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中描写战前敌我双方部署军事行动的情景,动词“飞、照”说明军情危急。
B.敌人骑兵深入中原,来势汹汹,像狂风暴雨发动猛攻,衬托了战士们的形象。
C.孤城、落日、衰草等意象突出边塞的萧条凄凉,烘托了残兵败卒心境的凄凉。
D.八句诗虽是节选,却逐步推进,完整再现了战斗前、战斗中和战斗后的场景。
香港回归
加深理解
2. 高适的《燕歌行》揭示全诗题旨的诗句是:
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
3. 《燕歌行》中,诗人在讴歌士兵们勇敢、质朴的同时,也暗讽那些冒进贪功的将领的句子是: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别了不列颠尼亚
第三部分
理性思考,古今事由后人评说
香港回归
你觉得李白渴望高适身上拥有的侠客精神与高适不搭救的法制精神冲突吗?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后自由发言。
“侠义精神”是中国源远流长的社会的优良传统。春秋末年出现了侠客形象,具有助人为乐的精神,是侠义精神最核心的内涵。侠客们承当了本应是朝廷职责内的社会正义,疾恶如仇,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正是这些道义之侠,使得侠文化真正普及到民间,形成了具有正义倾向的民间的侠性。真正的侠义精神是一种以正义感为基础的社会黏结剂。一旦这种精神失落,人们将真正成为一盘散沙,社会的抗恶机制将陷于瘫痪,连法制本身也难于贯彻。所以侠客精神与法制精神并不冲突。
香港回归
作为史学家的你,了解到这里,如果让你写评论高适对李白求救的选择,你会怎么说?
香港回归
第四阶段
拓展阅读,加深理解
别了不列颠尼亚
拓展延伸
飘荡在历史长空的燕赵侠魂
董连辉
晚清诗人黄遵宪诗中写到:“慷慨悲歌士,自古燕赵多。”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韩愈也在《送董邵南游河北序》中称:“ 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此言不虚。在中华数千年文明史上,燕赵这片热土豪气干云,侠魂闪耀,一曲曲激烈高亢的壮歌回荡在历史长空。
一、历史民风涵养燕赵侠魂
自古以来,一提燕赵即指河北,“慷慨悲歌”成为河北人特有的精神符号,富有游侠精神,积淀深厚的历史渊源。
燕赵民性,因地处朔方而多侠,与边陲游牧族对垒而尚武。司马迁在《史记 游侠列传》如是概括游侠精神:“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
别了不列颠尼亚
拓展延伸
飘荡在历史长空的燕赵侠魂
董连辉
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生死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得。”金庸笔下的狭义也生动诠释“慷慨悲歌”燕赵文化精神特质,壮士豪气干云铸侠魂,肝胆相照、一诺千金,路见不平舍身相助。
河北简称冀,冀州在大禹治水分天下九州时被誉为“九州之首”。春秋战国时代,河北地域主要为燕赵两国。燕国位于河北北部,历史比赵国存在早,至战国中后期,燕昭王经过多年韬光养晦,燕国国力大增,大败齐国。后来燕国衰落,秦军兵临易水,燕太子丹派荆轲刺杀秦王,弹奏“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壮歌,成为燕人精神底色。
别了不列颠尼亚
拓展延伸
飘荡在历史长空的燕赵侠魂
董连辉
赵国位于河北南部,源于三家分晋,国家重心从晋阳(山西太原)移到河北邯郸,从以山西为主体到河北为主体。赵武灵王在位时,为了解除国家的威胁进行了轰轰烈烈的胡服骑射改革,开启了汉民族与游牧民族融合的步伐,从而灭掉中山国,奠定赵国开放包容、进取尚武的国民精神。尽管赵国终为秦国所灭,未能完成统一中国大业,但赵国豪侠民风与燕国隐忍刚烈民风相得益彰,经过秦始皇疆域大一统与汉武帝思想大一统,逐渐融合燕赵文化精神特质。
燕赵慷慨悲歌文化底色还可以溯源到更早的冀东地区夏商末年伯夷兄弟名耻守节故事。伯夷、叔齐是亲兄弟,复姓墨胎,他们的父亲子朝是商朝孤竹国(今河北迁安)的国君,立小儿子叔齐做太子。子朝死后,叔齐认为自己不该继承
别了不列颠尼亚
拓展延伸
飘荡在历史长空的燕赵侠魂
董连辉
王位,这是父亲的偏爱。于是执意将王位让给大哥伯夷。伯夷坚决不肯接受,称这是父亲的遗命,不能违背。兄弟俩你辞我让,谁也不肯即位。他们将争夺权位视为耻辱,宁愿舍利,也要取义,最后双双离家出走。国人无奈,只得让叔齐的次兄当了国君。
因此,燕赵侠魂,内涵丰富,不仅体现阳刚忠烈,也洋溢着大义忠诚。千百年来,生生不息,代代传承。
别了不列颠尼亚
拓展延伸
飘荡在历史长空的燕赵侠魂
董连辉
二、燕赵自古多豪杰侠士
古燕赵之地英雄辈出, 燕赵人常常以生命去告诉世人什么是正义,人生的价值何在?尽管他们的命运大都充满悲壮色彩,却能划亮茫茫夜空,燃起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希望之火。燕赵侠魂淋漓尽致演绎阳刚豪放之美,诠释英雄主义崇高风骨。
每逢变乱之际,特别是民族危亡、狼烟四起的烽火岁月,总会闪现燕赵人的萍踪侠影,他们挽大厦之将倾、救民于水火。明朝奸臣严嵩当道,河北容城“硬汉”、兵部武选司员外郎杨继盛冒死上疏直谏,力劾严嵩。百日维新昙花一现,拒绝逃亡为变法殉难的谭嗣同尸横北京菜市口,没有人敢为其收尸,幽燕大侠、
河北沧州大刀王五伏尸大哭,涤其血而敛之,王五将谭嗣同遗骸护送到千里之外的湖南浏阳。
1911年12月,辛亥滦州起义爆发,轰动全国,与武昌起义遥相呼应。起义失败后,数百名矢志献身民主共和的革命志士,将满腔热血抛洒在这片热土上。
山河破碎,民不聊生,时代在探索,渤海湾走出一代人杰李大钊,担着道义的铁肩,遍洒中国革命的火种。被捕入狱后,李大钊面对敌人坚贞不屈、大义凛然,第一个走向绞刑架,慷慨赴死,从容就义。
别了不列颠尼亚
拓展延伸
飘荡在历史长空的燕赵侠魂
董连辉
三、艰苦卓绝抗战演绎燕赵人风骨
中国共产党主导的抗日游击战,主战场就在燕赵大地,艰苦卓绝的抗战尽显慷慨悲壮的燕赵风骨。人们熟知狼牙山五壮士,在冀东,同样诞生狼牙山式英雄群体。1942年4月3日,冀东12团政委刘诚光与二营教导员苏连存率四连与特务连战士护送一批政治干部去平西受训在甲山遭遇10余倍日伪军包围,经过一天激战,除少数干部战士突围外,刘诚光、苏连存等200余名干部战士壮烈捐躯,很多战士像狼牙山五壮士一样悲壮跳崖,他们大都为冀东子弟。
别了不列颠尼亚
拓展延伸
飘荡在历史长空的燕赵侠魂
作为河北人,我承认老实忠厚是大多数河北人的标签。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先辈骨子里的坚韧与大义依然涌荡在当代燕赵人的血脉中。
隐忍老实犹如显性基因,刻于表面;任侠尚义犹如隐形基因,深藏其内。一旦民族到了危难时刻,河北人的民族大义绝不会缺失,豪侠圣贤的精神底色不会褪色,从燕赵时代传承下来的战斗精神依然会得以彰显。
慷慨悲歌士,未来依然有。
(有节选)
董连辉
读完本文,你认为当今时代在文学领域如何如何发扬“燕赵精神”?
别了不列颠尼亚
拓展延伸
今天,虽然比较容易体现燕赵诗风的战争题材、边塞题材、军旅题材少了,但是,新时代有层出不穷的新事物,有更能令人激动不已和感慨不已的东西。工业、农业、国防、科技等各条战线的成绩与困难,工人、农民、官兵、科技工作者等人民群众的悲与欢,抗灾救灾、反贪反腐、维和治安等重大事件,以及国际风云,都需要我们或热情歌颂,或无情鞭挞。只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多一些豪迈气概,除了战争题材、边塞题材、军旅题材,其它题材一样可以写出燕赵风骨。
时代不仅需要燕赵精神,而且需要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燕赵精神。新的时代有新的特点,燕赵精神也会与时俱进。




香港回归
第五阶段
总结升华,展望未来
香港回归
总结
Summarize
YANGEXINGBINGXU
《燕歌行》作为一首反映社会现实的诗歌,具有深刻的意义。首先,它揭示了战争对人民造成的痛苦和苦难,呼吁人们珍惜和平;其次,它表现了人民在战争中的坚韧和勇气,强调了人民的力量;最后,它展现了燕国的风貌,反映了唐代社会的风貌和文化底蕴,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和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
《燕歌行》的意义
香港回归
而高适这种对社会的关注和思考,也一直影响着我们,今年巴以冲突升级,已致双方超 人死亡。
9510
香港回归
同学们,
我想高适精神的意义就是两个字
香港回归
我们并不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只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经历过战争苦难的人们,最懂得和平的重要与珍贵;长期遭受欺凌侵略的民族,最渴望和平。和平来之不易,和平必须捍卫。守卫国家和平,你我既是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更是责任共同体。
香港回归
作业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①,风吹一夜满关山。
① 梅花何处落:此句一语双关,既指想象中的梅花,又指笛曲《梅花落》。《梅花落》属于汉乐府横吹曲,善述离情,这里将曲调《梅花落》拆用,嵌入“何处”两字,从而构思成一种虚景。
高诗抒情曲而妙,请你结合诗歌的第三、四句,简要分析这个特点。
香港回归




《梅花落》曲衬托了心中的凄凉之情。诗人高适久居边塞,听到这熟悉的曲子,顿时感慨万千。他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边塞的寒风呼呼地吹,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一片一片的梅花,它们四处飘落,一夜之间洒满了整个关山。花满关山,是虚景,雪净月明,是实景,一虚一实,意境深远,表达了戍边将士们强烈的思乡之情。
作业
别了不列颠尼亚课题 燕歌行 课型 新授课
课 标 解 读 课标要求: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 《燕歌行》是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的课外诵读,主要是唐代诗人高适对于战争的出征、战败、围困、结局的战争过程刻画,但叙述中又充满了形象感。诗人的情感也比较复杂。阅读这篇文章时,要注意联系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把握诗歌的意象及诗人的生平,做到知人论世,了解写作意图。
学 情 分 析 学生此前已习过众多诗歌,有一定的诗歌阅读基础,但对于诗歌的阅读还停留在字面意义,对于诗歌中的意象把握不深刻,对于情感学生缺乏一定的阅历很难共情,对于诗歌的当代意义和价值认识不到位,这需要教师引导。
核心素养目标 学习目标:
①语言建构与运用 诵读诗歌,揣摩语言,分析意象,体会作者复杂的感情。
②思维发展与提升 探究意蕴,分析环境渲染、对比手法的作用。
③审美鉴赏与创造 领略边塞诗雄浑悲壮、意境高远的特点。
④文化传承与理解 学习戍边战士浴血奋战的爱国精神。
重点 探究意蕴,分析环境渲染、对比手法的作用。
难点 领略边塞诗雄浑悲壮、意境高远的特点。
教学准备 教具:一体机、课件 学具:笔、本(课本、练习册、作业本)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导入: 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的热映,李白、杜甫、高适三位诗人的友情与生平成为热议的话题。现实中,“李白、杜甫和高适三人其实只有过一次交集,即天宝三载8-9月左右,这唯一一次的交游给三人留下了美好的回忆。我们仍能从《梁园醉歌》等诗中,窥见李白因高适、杜甫的陪伴而开心的时刻。 后李白因参与永王谋反而被拘于江州的时期,写给高适一首诗《送张秀才谒高中丞 》,希望此时身为高淮南节度使兼采访使的高适能尽举手之劳,但高适的不理会态度让李白极为义愤。 二人多年结成的友谊走向了破裂。 世事变迁,站在历史的角度上,究竟是什么超越了友谊?今天让我们再去《燕歌行》中探究一番。(播放相关视频) 选择近期热点进行导入,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教学 活动一:积累常识,疏通基本意  一、解题 《燕歌行》,本是乐府诗题。它的内容本来是写征人,就是去打仗的人。征人远戍于燕,燕是中国的北方,那个时候常常有外族侵略,有战争。“征人远戍,离开他的妻子,所以《燕歌行》就是征夫思妇之词,写远征的丈夫跟家里妻子的怀念之情。 二、了解诗人 高适(702?—765),字达夫,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他的生平主要分前后两个阶段,五十岁左右是这两段的分界。 前段他很不得志。在这五十年中又大致可分为北上蓟门和浪游梁宋两个时期。 在北上蓟门以前,他二十岁曾赴长安求仕,失意而归。 后他北上蓟门,东出卢龙塞。这是高适第一次出塞。他虽然没有找到仕进的机会,但对于边塞战士生活有了亲身的体验,这就为他后来写的代表作《燕歌行》打下了生活基础。 以后转入浪游梁宋时期。他广交朋友,投诗于达官贵人,寻找仕进的机会。在长期交游中,最值得大书特书的是天宝三载,李白赐金放还,到洛阳,遇到杜甫,二人同游汴州,又与高适相遇。这三位诗人,“酒酣登吹台,慷慨怀古”。这件事成为文学史上的佳话。 安史之乱爆发,高适以监察御史佐哥舒翰守潼关。高适一跃而为雄藩重镇的封疆大吏,成为开元、天宝时期诗人中最显达的人物。 次年,永王败死。出为彭州(今四川彭县)刺史,写了自叙生平经历的名作《酬裴员外以诗代书》。代宗初,迁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使。未几,召为刑部侍郎,转左散骑常侍,卒,谥忠。 新课标要求学生“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即加强文学常识的积累。因此加强文学常识积累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把握整体大意,建立宏观框架,引领诗歌阅读。 通过逐段分析,学生对诗歌的主题与高适的用词风格都能加深了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逐渐了解文章的手法和语言服务于主旨,诗人的情感起伏变化是诗歌的内核,。 穿插资料补充,学生能对当时的历史增进了解,同时能激发学生联系当下现实的思考,拉近与文本距离。 辩证思考的能力对于高中学生特别重要,通过提问学生能加强多角度思考的能力。 照应开头,增进对高适的理解。且尽可能联系现实,让学生的思考立足当下,培养他们关注当下、关心现实的意识,让学生做一个善于思考、奉献社会的青年。 以题目的形式加深学生对本文的了解,巩固知识,培养思维能力,学会辨别考点。
活动二:以文为本,学做“小小史学家” 三、创设情境,走进高适与《燕歌行》 提问:高适心中到底有什么比这段珍贵的友情更重要的事?他内心最深处的坚定到底是什么?让我们作为史官再来探究一番。史官评记载评价标准: ①史料要真实,要维护历史记载的真实性。 ②文词简约,不冗杂;详略得当;论述有理有据,史实与史论要结合。要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 ③史学家在修史的时候要不使气、不恣情,不能凭主观认识超越历史的客观真实,造成对历史的歪曲。 环节一:扫清文字障碍,了解诗歌大意 1.提问:读一首诗,了解一个人。自读诗歌,标注出你认为重要的字词,并思考高适的这首边塞诗是按照怎么的顺序来写战争的过程的?
明确: 重要字词:刁斗:军中用具,一般为铜制,容积一斗,白昼用来煮饭,夜间敲以报更。摐金:撞击钟、钲等打击乐器,摐是撞击,金指金属乐器。 全诗以非常浓缩的笔墨,写了一场战役的全过程: 第一段八句写出师; 第二段八句写战败; 第三段八句写被围; 第四段四句写死斗的结局。 环节二、深入理解诗歌,走进高适内心
2.提问:阅读首句,思考诗人借首句两个“汉”字的呼应,传达出什么? 明确:“汉将”跟“汉家”是呼应的相承。“汉将”作为国家的将军,就“辞家破残贼”。汉家有烟尘,即借“烟尘“指代战争,传达出一种烽火尘土的硝烟感。“汉将”“辞家”是为了“破残贼”,“辞家”代表着报国牺牲的决心。正是因为高适一度到北方的幽冀去从军,有过从军的志意和感情,所以他说“汉家烟尘在东北”,可见他的心中所念的一直是征戍大事。 3.提问:第二句诗人认为男儿的本色应该是什么?这和“天子赐颜色”又有什么关联? 明确:“男儿本自重横行”,是说男儿看重的是纵横驰骋,建功立业,不是为了天子的酬劳而去出征;可是天子也“非常赐颜色”,这是结果,天子对这些出征打仗带兵的将帅有很厚的赏赐。 可见他也渴望保卫国家、建功立业。这四句慷慨激昂,勇气百倍,流露出诗人内心难以抑制的报国之心。 4.提问:阅读五、六句,思考战争兴起,地点场面和物象的转换,你读出了什么?高适心中所念的是什么? 参考答案:金”表示停止、后退,而“鼓”表示前进、进攻。在战场上指挥,发号施令,旗子指挥方向,鸣金或敲鼓的声音指挥后退或前进。这几句写的是军队的声容之壮。“羽书”就是上面插羽毛的书信。表示战争告警,进入紧急状态。而匈奴秋冬假借游猎的名义,侵略边疆,抢夺粮食,晚上靠火把前进,所以说是“猎火”。 榆关,就是现在的山海关。瀚海指的是沙漠,战争在这些场景下展开。 这四句描摹了旌旗如云,鼓角齐鸣,一路上浩浩荡荡,开赴战地的出征阵容,也点出了战争形势的紧急。 教师:播放山海关等图片、资料。 5.提问:浩浩荡荡的阵容,为什么最后却“力尽关山未解围”?请大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分析原因。其中你觉得哪个因素最关键?高适心中念的又是什么? 参考答案: 将士来到这么一个荒远萧条的地方,不适应环境。 胡人善骑射,而汉族的兵没有他们熟练,所以胡骑就仗着强势来攻击。 战争形势激烈,且天公不作美,夹杂着狂风暴雨。 主帅轻敌,战略计划、安排不周密。 将军不恤士卒,昏庸无能。 教师补充: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孙子兵法 在战争中,政治家提供弹药,富人提供食物,穷人提供孩子;战争结束后,政治家们取回剩余的弹药,富人种更多的粮食,穷人们只能寻找孩子的坟墓。 ——塞尔维亚言语 【补充】诗人对前面的阵容极尽渲染,将被困的孤苦和前面的壮观的阵容形成对比,将将军和战士不同行为进行对比,用孤城落日、衰草连天的阴惨景色,烘托出残兵败卒悲凉的心境。体现出诗人对战士的深刻同情,对将军的无情讽刺!高适他念的是战士的疾苦。 6.提问:有人说关于妇人的描写是多余的,你怎么看?请结合第三节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高适是诗人,他有着比普通战士更为深刻的人文情怀,他是战士,有着战士的硬核精神但也有硬核包裹下的柔情,他是“心有猛虎”的战士,也是“细嗅蔷薇”的诗人。这里的描写并不多余,战士被围不归,征夫思妇,两地相思,这里更能看出诗人内心对戍边将士的同情理解。且诗人点明了思妇之后,迅速又转到“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的绝域苍茫的一片荒凉中。战士眼前看到的仍然从早到晚,整天不断绝的烟尘,听到的仍然是就跟天上的阴云结合成了战场上的阵云。听到感受到的仍是寒冷的夜里的刁斗之声。战士面临的如此危急的绝境,不得不使人想到把他们推到这绝境的幕后主角,这是深化主题不可缺少的一段描写。 7.提问:被围困之后,战士面对的是怎样的怎样的结局?作者怎样看待? 参考答案:1.战士面对敌人的刀枪白刃,为了保卫国家的节义,而不得不在战场上死去。 2.诗人指出了战士难以建立功勋,封侯作帅的现实,肯定了普通战士为保卫国家牺牲的大义和在战争中显现出来的勇气和力量,一将功成万骨枯,诗人此刻对战士的同情达到了极点,呼吁像李将军一样爱护将士的将军出现去体恤战士的征战之苦。 最后作者将古今之事又一次形成对比,作者痛心战争的残酷,痛斥了战将的无能! 此刻诗人内心思考的是军将的谋略! 8.提问:由此可见,高适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怎样理解他对李白的选择?请大家思考后作答。 【明确】高适写《燕歌行》时,40岁左右,到755年(高55岁)安史之乱爆发,他向唐肃宗献平叛之策而被重用,率军平永王李璘之乱。可见高适有战局战略远见,体现在《燕歌行》高适对天子的“汉将”的选拔与任用的思考上,体现在对对战争的全面部署中,体现在征戍大事的关心上,体现在对战士疾苦的同情中,体现在“犹忆李将军”的呐喊声中,所以在面对个人友谊与国家利益时,高适他只能是高适,他只能选择后者。 加深理解: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A.诗中描写战前敌我双方部署军事行动的情景,动词“飞、照”说明军情危急。
B.敌人骑兵深入中原,来势汹汹,像狂风暴雨发动猛攻,衬托了战士们的形象。
C.孤城、落日、衰草等意象突出边塞的萧条凄凉,烘托了残兵败卒心境的凄凉。
D.八句诗虽是节选,却逐步推进,完整再现了战斗前、战斗中和战斗后的场景。
解析:B,深入中原理解有误,“边土”指的是“边地”。
2.高适的《燕歌行》揭示全诗题旨的诗句是: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
3.《燕歌行》中,诗人在讴歌士兵们勇敢、质朴的同时,也暗讽那些冒进贪功的将领的句子是: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环节三、理性思考,古今事由后人评说 9.提问:你觉得李白渴望高适身上拥有的侠客精神与高适不搭救的法制神冲突吗?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后自由发言。
“侠义精神”是中国源远流长的社会的优良传统。春秋末年出现了侠客形象,具有助人为乐的精神,是侠义精神最核心的内涵。侠客们承当了本应是朝廷职责内的社会正义,疾恶如仇,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正是这些道义之侠,使得侠文化真正普及到民间,形成了具有正义倾向的民间的侠性。真正的侠义精神是一种以正义感为基础的社会黏结剂。一旦这种精神失落,人们将真正成为一盘散沙,社会的抗恶机制将陷于瘫痪,连法制本身也难于贯彻。所以侠客精神与法制精神并不冲突。 【互动】作为史学家的你,了解到这里,如果让你写评论高适对李白求救的选择,你会怎么说?
拓展延伸 【阅读】
飘荡在历史长空的燕赵侠魂
董连辉
晚清诗人黄遵宪诗中写到:“慷慨悲歌士,自古燕赵多。”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韩愈也在《送董邵南游河北序》中称:“ 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此言不虚。在中华数千年文明史上,燕赵这片热土豪气干云,侠魂闪耀,一曲曲激烈高亢的壮歌回荡在历史长空。
一、历史民风涵养燕赵侠魂
自古以来,一提燕赵即指河北,“慷慨悲歌”成为河北人特有的精神符号,富有游侠精神,积淀深厚的历史渊源。
燕赵民性,因地处朔方而多侠,与边陲游牧族对垒而尚武。司马迁在《史记 游侠列传》如是概括游侠精神:“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生死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得。”金庸笔下的狭义也生动诠释“慷慨悲歌”燕赵文化精神特质,壮士豪气干云铸侠魂,肝胆相照、一诺千金,路见不平舍身相助。 河北简称冀,冀州在大禹治水分天下九州时被誉为“九州之首”。春秋战国时代,河北地域主要为燕赵两国。燕国位于河北北部,历史比赵国存在早,至战国中后期,燕昭王经过多年韬光养晦,燕国国力大增,大败齐国。后来燕国衰落,秦军兵临易水,燕太子丹派荆轲刺杀秦王,弹奏“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壮歌,成为燕人精神底色。赵国位于河北南部,源于三家分晋,国家重心从晋阳(山西太原)移到河北邯郸,从以山西为主体到河北为主体。赵武灵王在位时,为了解除国家的威胁进行了轰轰烈烈的胡服骑射改革,开启了汉民族与游牧民族融合的步伐,从而灭掉中山国,奠定赵国开放包容、进取尚武的国民精神。尽管赵国终为秦国所灭,未能完成统一中国大业,但赵国豪侠民风与燕国隐忍刚烈民风相得益彰,经过秦始皇疆域大一统与汉武帝思想大一统,逐渐融合燕赵文化精神特质。 燕赵慷慨悲歌文化底色还可以溯源到更早的冀东地区夏商末年伯夷兄弟名耻守节故事。伯夷、叔齐是亲兄弟,复姓墨胎,他们的父亲子朝是商朝孤竹国(今河北迁安)的国君,立小儿子叔齐做太子。子朝死后,叔齐认为自己不该继承王位,这是父亲的偏爱。于是执意将王位让给大哥伯夷。伯夷坚决不肯接受,称这是父亲的遗命,不能违背。兄弟俩你辞我让,谁也不肯即位。他们将争夺权位视为耻辱,宁愿舍利,也要取义,最后双双离家出走。国人无奈,只得让叔齐的次兄当了国君。
因此,燕赵侠魂,内涵丰富,不仅体现阳刚忠烈,也洋溢着大义忠诚。千百年来,生生不息,代代传承。 二、燕赵自古多豪杰侠士
古燕赵之地英雄辈出, 燕赵人常常以生命去告诉世人什么是正义,人生的价值何在?尽管他们的命运大都充满悲壮色彩,却能划亮茫茫夜空,燃起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希望之火。燕赵侠魂淋漓尽致演绎阳刚豪放之美,诠释英雄主义崇高风骨。
每逢变乱之际,特别是民族危亡、狼烟四起的烽火岁月,总会闪现燕赵人的萍踪侠影,他们挽大厦之将倾、救民于水火。明朝奸臣严嵩当道,河北容城“硬汉”、兵部武选司员外郎杨继盛冒死上疏直谏,力劾严嵩。百日维新昙花一现,拒绝逃亡为变法殉难的谭嗣同尸横北京菜市口,没有人敢为其收尸,幽燕大侠、河北沧州大刀王五伏尸大哭,涤其血而敛之,王五将谭嗣同遗骸护送到千里之外的湖南浏阳。 1911年12月,辛亥滦州起义爆发,轰动全国,与武昌起义遥相呼应。起义失败后,数百名矢志献身民主共和的革命志士,将满腔热血抛洒在这片热土上。
山河破碎,民不聊生,时代在探索,渤海湾走出一代人杰李大钊,担着道义的铁肩,遍洒中国革命的火种。被捕入狱后,李大钊面对敌人坚贞不屈、大义凛然,第一个走向绞刑架,慷慨赴死,从容就义。
三、艰苦卓绝抗战演绎燕赵人风骨
中国共产党主导的抗日游击战,主战场就在燕赵大地,艰苦卓绝的抗战尽显慷慨悲壮的燕赵风骨。人们熟知狼牙山五壮士,在冀东,同样诞生狼牙山式英雄群体。1942年4月3日,冀东12团政委刘诚光与二营教导员苏连存率四连与特务连战士护送一批政治干部去平西受训在甲山遭遇10余倍日伪军包围,经过一天激战,除少数干部战士突围外,刘诚光、苏连存等200余名干部战士壮烈捐躯,很多战士像狼牙山五壮士一样悲壮跳崖,他们大都为冀东子弟。 作为河北人,我承认老实忠厚是大多数河北人的标签。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先辈骨子里的坚韧与大义依然涌荡在当代燕赵人的血脉中。
隐忍老实犹如显性基因,刻于表面;任侠尚义犹如隐形基因,深藏其内。一旦民族到了危难时刻,河北人的民族大义绝不会缺失,豪侠圣贤的精神底色不会褪色,从燕赵时代传承下来的战斗精神依然会得以彰显。
慷慨悲歌士,未来依然有。
(有节选)
【问题】读完本文,你认为当今时代在文学领域如何如何发扬“燕赵精神”? 【参考答案】今天,虽然比较容易体现燕赵诗风的战争题材、边塞题材、军旅题材少了,但是,新时代有层出不穷的新事物,有更能令人激动不已和感慨不已的东西。工业、农业、国防、科技等各条战线的成绩与困难,工人、农民、官兵、科技工作者等人民群众的悲与欢,抗灾救灾、反贪反腐、维和治安等重大事件,以及国际风云,都需要我们或热情歌颂,或无情鞭挞。只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多一些豪迈气概,除了战争题材、边塞题材、军旅题材,其它题材一样可以写出燕赵风骨。
时代不仅需要燕赵精神,而且需要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燕赵精神。新的时代有新的特点,燕赵精神也会与时俱进。 对高适为代表的群体精神进行介绍。以燕赵之地为切入点,让学生对祖国地理产生兴趣,培养他们探索思考的兴趣。
课堂小结 《燕歌行》作为一首反映社会现实的诗歌,具有深刻的意义。首先,它揭示了战争对人民造成的痛苦和苦难,呼吁人们珍惜和平;其次,它表现了人民在战争中的坚韧和勇气,强调了人民的力量;最后,它展现了燕国的风貌,反映了唐代社会的风貌和文化底蕴,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和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 而高适这种对社会的关注和思考,也一直影响着我们,今年巴以冲突升级,已致双方超9510人死亡。
同学们,我想高适精神的意义就是两个字:传承。我们并不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只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经历过战争苦难的人们,最懂得和平的重要与珍贵;长期遭受欺凌侵略的民族,最渴望和平。和平来之不易,和平必须捍卫。守卫国家和平,你我既是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更是责任共同体。
愿世间再无战争,现世安稳,岁月静好。 激发学生对高适精神的探索,激发学生对和平的追求,对苦难世界的关注。
作业布置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①,风吹一夜满关山。 ①梅花何处落:此句一语双关,既指想象中的梅花,又指笛曲《梅花落》。《梅花落》属于汉乐府横吹曲,善述离情,这里将曲调《梅花落》拆用,嵌入“何处”两字,从而构思成一种虚景。 高诗抒情曲而妙,请你结合诗歌的第三、四句,简要分析这个特点。 【参考答案】《梅花落》曲衬托了心中的凄凉之情。诗人高适久居边塞,听到这熟悉的曲子,顿时感慨万千。他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边塞的寒风呼呼地吹,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一片一片的梅花,它们四处飘落,一夜之间洒满了整个关山。花满关山,是虚景,雪净月明,是实景,一虚一实,意境深远,表达了戍边将士们强烈的思乡之情。 此作业的布置,可以让学生在鉴赏古诗的过程中体会高适的语言和对边塞浓厚的感情,巩固所学。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