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香港回归
COURSEWARE RESEARCH INSTITUTE
课件研究所
高中语文课件
核心素养目标
语言目标
了解特朗斯特罗姆的创作成就及其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
文化目标
体会诗歌的多元主题,体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思维目标
激发想象,体会超现实主义的写作特色。
审美目标
欣赏诗中鲜明而清澈的意象。
情景导入:
超现实主义与视觉艺术
香港回归
超现实主义电影
香港回归
《天空之城》在“豆瓣电影Top250”排行48,豆瓣165万人打出了9.2的高分。
天空之城拉普达建在一棵大树上,依靠一块巨大的飞行石悬浮在天空中,上面是花园,有云朵优雅地穿过。“树”与“天空”这两个意象联合所营造出来的超现实主义意境,让无数影迷为之惊叹沉迷,也让人对自身与自然的关系,在金钱、权力与人性的抉择上有了更多的思考。
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树与天空》,同样是一个超现实主义作品,想象十分奇特,意境似乎也有点儿朦胧,关联着多方面的主题,如自然的生生不息,人与自然的关系等等。
香港回归
近些年来,现代诗歌日益趋于边缘化,很少受到大众关注。在特朗斯特罗姆获诺贝尔文学奖前,该奖连续15年未颁给诗人。为了让更多人能感受超现实主义诗歌的魅力,我们想利用拍微视频的方式呈现诗歌的意境,并在微视频、画作上附上诗歌原文,利用网络媒介的传播力让更多人得到纯诗的心灵洗礼。
(注:如果技术支持不足,可以把拍微视频改为绘画。)
请你在深入研读文本的基础上,策划设计完成这个任务。
核心活动任务
初读感知风格:
让人惊喜与惊奇的新鲜感
香港回归
活动任务一
了解拍摄对象,确定微视频或绘画的艺术风格。
探究1:诗歌开篇第一句“一棵树在雨中走动”给你什么样的感觉?说一说它的特别之处。
香港回归
“一棵树在雨中走动。”
超现实主义是在法国开始的文学艺术流派,源于达达主义,并且对于视觉艺术的影响力深远。
理论根据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发掘人类的潜意识。
主张
放弃逻辑、有序的经验记忆为基础的现实形象,呈现人的深层心理中的形象世界,尝试将现实观念与本能、潜意识与梦的经验相融合。
主要特征
超越现实可能的梦境,摆脱一切束缚的幻想。
超现实主义
香港回归
超现实主义画作欣赏
香港回归
作家介绍
特朗斯特罗姆(1931-2015),瑞典著名诗人,被誉为当代欧洲诗坛最杰出的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大师,被誉为“20世纪西方最后一位诗歌巨匠”。同时,他也是一位心理学家。
他于201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为:“他用凝练、透彻的意象,为我们打开通往真相的新径。”他善于从日常生活入手,把激烈的情感寓于平静的文字里,将欧洲古典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熔于一炉。
写作背景
香港回归
1931年4月15日,特朗斯特罗姆出生于斯德哥尔摩。三岁时,父母离婚,和母亲一起在斯德哥尔摩长大。而斯德哥尔摩群岛的环境是他诗歌的一个重要起点。
他很早就对地理和科学,特别是昆虫学产生了兴趣。十几岁时,对艺术表现出兴趣,开始弹钢琴,并很快接触诗歌。在他的诗中,生活世界与大自然向来关系密切,无须附加理智的连接。
细读进入诗境:
象征和隐喻构成的想象世界
香港回归
活动任务二
为微视频拍摄选场地、备道具。
香港回归
探究2:诗歌呈现了多少个场景?场景里包含了什么意象?
场景一:诗歌第1节,树在雨中走动汲取生命。
意象:树,雨,我们,果园,黑鹂。
场景二:诗歌第2节,树在晴夜等待雪花绽放。
意象:树,夜,我们,雪花。
香港回归
探究3:小组讨诗中的意象有什么隐喻和象征意义?
象征学告诉我们,人类善于通过类比联想的思维方式,以某些客观存在或想像中的外在事物以及其他可感知到的东西,来反映特定的观念意识、心理状态、抽象概念和各种社会文化现象。当我们逐渐地领会特朗斯特罗姆在《树和天空》这首短诗中的象征世界,我们便能感受到短诗中的广大天地。
教师引导
香港回归
意象一
作为生物,树是立足于大地同时又指向天空的最隆重和充分的表示。它对生命应有的在地下的深度以及永无止境的向上的高度都做了最为坚实而高贵的展览和诠释。
树连接了大地与天空,此岸与彼岸,现世与终极,让我们看清了自身的位置和应有的走向。
“树”是生命的主体,是积极向上、蓬勃生长的生命的代表。
香港回归
意象二
“天空”是“树”(自然生物)和人类存在共同的家,代表着自然界。所有生物既在“天空”下积极地承受它的所有赐予和挑战,同时又对天空怀抱着最虔诚的爱、敬畏以及等待。
香港回归
意象二
黑鹂作为树的喻体,它在雨中跳腾,在雨中灵动,充满了生命力。
香港回归
意象四
“我们”在这里代表人类与自然等存在,“我们”既是自然的旁观者和见证者,也是自然的参与者和存在者,“我们”相互关爱与扶持着。
香港回归
意象四
这是一组相对应的意象。在人类的社会活动中雨或许会带来不便利,但对于树而言,是生命之源泉。晴夜则给人一种宁静的、放松的感觉。
香港回归
意象四
“雪花”外形美丽,洁白无暇。象征着一个洁白澄净的纯美境界,一种超越了世俗功利、摆脱了欲望和俗物的牵绊、万物融和无间、和谐共存的圆融化境。在这个世界里,人与物、人与人、物与物,一切存在之间的距离都将泯灭而消失殆尽,只剩下轻轻飘来的一阵宇宙间的清丽气息。
香港回归
活动任务三
选择拍摄视角和背景音乐
香港回归
探究4:这些意象的组合给我们什么审美感受?请选用合适的背景音乐去烘托气氛。
请把自己地阅读感悟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树的表现 天空的表现 意境(审美体验) 背景音乐
雨中走动,匆匆走过,有急事,汲取生命 倾洒的灰色
停下脚步,挺拔地静闪 晴朗
等待 雪花绽放
香港回归
探究4:这些意象的组合给我们什么审美感受?请选用合适的背景音乐去烘托气氛。
请把自己地阅读感悟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树的表现 天空的表现 意境(审美体验) 背景音乐
雨中走动,匆匆走过,有急事,汲取生命 倾洒的灰色
停下脚步,挺拔地静闪 晴朗
等待 雪花绽放
紧张忙碌
重低音的大提琴
平静闲适
悠扬的小提琴,吉他伴奏
纯净优美
空灵的钢琴曲
辩读理解多元:
视角不同带来的不同审美
香港回归
探究5:这首诗歌想象奇特,意境朦胧,人们对其主旨有多重解读。你认为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这首诗歌体现了宇宙间事物的和谐共处。宇宙间的所有事物都是能和谐共处的。树在灰色的雨中依然可以汲取生命,黑鹂在果园里欢快的生活。雨天与晴天,春夏与秋冬,各种事物和谐相处,也都在静待美好的瞬间。
观点一
香港回归
这首诗歌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很多人忙忙碌碌,急于低头赶路,却忽视抬头看天空。其实,人们在匆忙赶路的同时,也应该偶尔停下来,欣赏身边的美景,静待雪花绽放。
观点二
这首诗歌体现了宇宙间事物的和谐共处。宇宙间的所有事物都是能和谐共处的。树在灰色的雨中依然可以汲取生命,黑鹂在果园里欢快的生活。雨天与晴天,春夏与秋冬,各种事物和谐相处,也都在静待美好的瞬间。
观点三
香港回归
活动任务四
深度思考拍摄意义,设计宣传文案。
参考宣传文案:
1.一首诗是我让它醒着的梦。
3.在诗中发现自我的存在。
2.生存世界都期待那一片雪花的绽放。
香港回归
诗歌里的“树”,行走于风雨,又从“雨”中汲取力量,这启示着生活是艰辛的,但我们仍然可以从中吸取成长的力量,期盼和享受生活的点点滴滴美好时光——那雪花绽放的美丽瞬间。
特朗斯特罗姆59岁的时候患中风,右侧瘫痪,几乎完全丧失了说话能力,但他仍然写诗、弹钢琴,直到去世。这棵“树”或许可以理解为诗人自己的精神写照——穿越生命“灰色”的“倾洒”仍执着坚定地追寻自我人生意义。
诗人的人生经历是会投射在诗歌中的。特朗斯特罗姆201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赢得世人的最高赞赏,也可以说是等到了“雪花在空中绽开”。
课堂小结
比读开拓视野:
中国古典诗歌里的“树与天空”
香港回归
在《树和天空》这首诗里,我们集中关注了“树”和“雨”这一意象组合。其实,在中国传统诗歌中也有这样的意象组合。比如杜甫的“寒雨飒飒枯树湿”,李咸用的“雨中寒树愁鸱立”……大家比较一下,它们和特朗斯特罗姆笔下的“雨中树”在用意象表达情感上有什么不同?
香港回归
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其五)
杜甫【唐】
四山多风溪水急,寒雨飒飒枯树湿。
黄蒿古城云不开,白狐跳梁黄狐立。
我生何为在穷谷?中夜起坐万感集。
呜呼五歌兮歌正长,魂招不来归故乡。
寄题从兄坤载村居
李咸用 【唐】
邻并无非樵钓者,庄生物论宛然齐。
雨中寒树愁鸱立,江上残阳瘦马嘶。
说与众佣同版筑,吕将群叟共磻溪。
覆巢破卵方堪惧,取次梧桐凤且栖。
香港回归
杜甫、李咸用的“雨中树”是凄凉、愁苦、孤独的意象,而特朗斯特罗姆笔下的“雨中树”是坚韧、挺拔、昂扬的意象。
杜甫、李咸用诗中的“雨中树”是静止不动的,而特朗斯特罗姆的“树”是四处走动的。
中国传统诗歌是“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中呈现的“雨中树”,更多是诗人心境的投射,风吹雨打下日渐枯萎的树,是四处漂泊饱经忧患的诗人。但在特朗斯特罗姆那里人和“树”不是一体的,而且似乎“树”才是主角,而诗人“我”是一个旁观者。特朗斯特罗姆超现实主义诗歌和中国传统诗歌在意象使用上有一个非常显著的差异:诗歌写作视角不同。
香港回归课题 树与天空 课型 新授课
课 标 解 读 《树与天空》是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的诗歌,属于“外国作家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通过研读本单元作品,激发对外国经典文学作品及其反映的多样文化的兴趣,感受人类精神世界的丰富,培养开放的文化心态。课标指出应“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发展过程中”实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各个方面。
教 材 分 析 《树与天空》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特朗斯特罗姆的作品。这首诗主要探讨自我与周围世界的关系。他善于运用意象、隐喻来表现内心世界,其诗新颖、敏锐、坚实。世界时刻在变,时间永在流逝,或许只有空间,才多少表示着存在的永恒。所以“树与天空”的关系,也就寓示着存在(人与自然)与无限、与永恒的关系。“我们”(在这里代表人类与自然等存在)相互关爱与扶持着,既在“天空”下积极地承受它的所有赐予和挑战,同时又对天空怀抱着最虔诚的爱、敬畏以及等待。就像“天空”,是存在共同的家。
学 情 分 析 通过必修阶段“文学阅读与写作”等任务群的实施,学生对于各种体裁、风格的文学作品,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认识。而完成任务的难点可能在于:对诗人知之甚少,普希金的生平经历、创作追求、诗歌风格是什么,缺乏深入的了解,也少有阅读其诗歌作品的经验;如何分析意象的组合和诗人情感的关系,如何从意象入手把握诗人的情感,如何着手去观察、分析诗歌的体式特点,学生在这些方面尚缺乏较为充分的学习经历。
核 心 素 养 目 标 语言建构和运用: 了解特朗斯特罗姆的创作成就及其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重点) 思维发展与提升: 激发想象,体会超现实主义的写作特色。(重点) 审美鉴赏与创造: 欣赏诗中鲜明而清澈的意象(难点) 文化传承与理解: 体会诗歌的多元主题,如自然的生生不息、人与自然的关系、生命的奇迹等。(难点)
教学准备 学生课外阅读特朗斯特罗姆的其他诗作,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超现实主义的特点。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课堂导入 播放《天空之城》两分钟视频片段: 《天空之城》在“豆瓣电影Top250”排行48,豆瓣165万人打出了9.2的高分。天空之城拉普达建在一棵大树上,依靠一块巨大的飞行石悬浮在天空中,上面是花园,有云朵优雅地穿过。“树”与“天空”这两个意象联合所营造出来的超现实主义意境,让无数影迷为之惊叹沉迷,也让观众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在金钱、权力与人性的抉择上有了更多的思考。 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树与天空》,同样是一个超现实主义作品,想象十分奇特,意境似乎也有点儿朦胧,关联着多方面的主题,如自然的生生不息,人与自然的关系等等。 热门电影导入,引起兴趣,感受超现实主义文艺的特色。
情景任务设置 近些年来,现代诗歌日益趋于边缘化,很少受到大众关注。在特朗斯特罗姆获诺贝尔文学奖前,该奖连续15年未颁给诗人。为了让更多人能感受超现实主义诗歌的魅力,我们想利用拍微视频的方式呈现诗歌的意境,并在微视频附上诗歌原文,利用网络媒介的传播力让更多人得到纯诗的心灵洗礼。(注:如果技术支持不足,可以把拍微视频改为绘画) 请你在深入研读文本的基础上,策划设计这个任务。 以拍微视频这个核心任务驱动整篇文章的阅读与学习,增强学习动机。
任务一: 了解拍摄对象,确定微视频或绘画的艺术风格 初读感知风格 探究1:诗歌的第一句“一棵树在雨中走动”给你怎样的感受? (超现实,幻想,放弃生活逻辑) 资料链接: 【超现实主义】 超现实主义是在法国开始的文学艺术流派,源于达达主义,并且对于视觉艺术的影响力深远。探究此派别的理论根据是受到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影响,致力于发现人类的潜意识心理。因此主张放弃逻辑、有序的经验记忆为基础的现实形象,而呈现人的深层心理中的形象世界,尝试将现实观念与本能、潜意识与梦的经验相融合。它的主要特征,是以所谓“超现实”、“超理智”的梦境、幻觉等作为艺术创作的源泉,认为只有这种超越现实的“无意识”世界,才能摆脱一切束缚,最真实地显示客观事实的真面目。 【作者介绍】 特朗斯特罗姆(1931-2015),瑞典著名诗人,被誉为当代欧洲诗坛最杰出的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大师,被誉为“20世纪西方最后一位诗歌巨匠”。同时,他也是一位心理学家。他1954年发表诗集《17首诗》,轰动诗坛。他于201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为:“他用凝练、透彻的意象,为我们打开通往真相的新径。”他善于从日常生活入手,把激烈的情感寓于平静的文字里,将欧洲古典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熔于一炉。特朗斯特罗姆的主要作品集有《17首诗》《路上的秘密》《完成一半的天堂》等。 【写作背景】 1931年4月15日,特朗斯特罗姆出生于斯德哥尔摩。三岁时,父母离婚,和母亲一起在斯德哥尔摩长大。而斯德哥尔摩群岛的环境是他诗歌的一个重要起点。他很早就对地理和科学,特别是昆虫学产生了兴趣。十几岁时,对艺术表现出兴趣,开始弹钢琴,并很快接触诗歌。在他的诗中,生活世界与大自然向来关系密切,无须附加理智的连接,生活世界本身就是自发地发生的、具有大自然特征的显现过程;自然本身就需要一个世界才能来照面,自然立足于存在的实体,共在于人们生存的世界,与人们神秘的想象力。 了解诗歌的艺术风格,特朗斯特罗姆的创作成就及其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
任务二: 为微视频拍摄选场地、备道具 细读品味意象 探究2:诗歌呈现了多少个场景?场景里包含了什么意象? 明确:诗歌有两小节,共呈现了两个场景。 场景一:第1节,树在雨中走动汲取生命。 意象:树,雨,我们,果园,黑鹂 场景二:第2节,树在晴夜等待雪花绽放。 意象:树,夜,我们,雪花 探究3:诗中的意象有什么隐喻和象征意义? 教师导引: 象征学告诉我们,人类善于通过类比联想的思维方式,以某些客观存在或想像中的外在事物以及其他可感知到的东西,来反映特定的观念意识、心理状态、抽象概念和各种社会文化现象。当我们逐渐地领会特朗斯特罗姆在《树和天空》这首短诗中的象征世界,我们便能感受到短诗中的广大天地。 小组谈论后归纳: 其一:“树” 作为生物,树是立足于大地同时又指向天空的最隆重和充分的表示。它对生命应有的在地下的深度以及永无止境的向上的高度都做了最为坚实而高贵的展览和诠释。于是,树连接了大地与天空,此岸与彼岸,现世与终极——是树,让我们看清了自身的位置和应有的走向。“树”是生命的主体,是积极向上、蓬勃生长的生命的代表。 其二:“雪花” “雪花”外形美丽,洁白无暇。象征着一个洁白澄净的纯美境界,一种超越了世俗功利、摆脱了欲望和俗物的牵绊、万物融和无间、和谐共存的圆融化境。在这个世界里,人与物、人与人、物与物,一切存在之间的距离都将泯灭而消失殆尽,只剩下轻轻飘来的一阵宇宙间的清丽气息。 其三:“天空” “天空”是“树”(自然生物)和“我们”(人类)存在共同的家,代表着自然界。所有生物既在“天空”下积极地承受它的所有赐予和挑战,同时又对天空怀抱着最虔诚的爱、敬畏以及等待。 其四:“雨”和“晴夜” 这是一组相对应的意象,雨在人类的社会活动中或许会带来不便利,对于树而言,是生命之源泉。晴夜给人一种宁静的、放松的感觉。 其五:“我们” “我们”在这里代表人类与自然等存在,“我们”既是自然的旁观者和见证者,也是自然的参与者和存在者,“我们”相互关爱与扶持着。 其六:“黑鹂” 黑鹂作为树的喻体,它在雨中跳腾,在雨中灵动,充满了生命力。 了解诗歌的基本结构,欣赏诗歌的意象
任务三: 选择拍摄视角和背景音乐 深读想象诗境 探究4:意象是诗人情感意念的载体和审美创造的结晶。作者这样组合、处理的背后是在向我们传递怎样的情感信息和审美感受呢?并选用合适地背景音乐去烘托气氛。 请把自己地阅读感悟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树的表现天空的表现意境(审美体验)背景音乐雨中走动,匆匆走过,有急事, 汲取生命 倾洒的灰色 紧张忙碌 大提琴停下脚步,挺拔地静闪晴朗平静闲适悠扬的小提琴、 吉他伴奏等待雪花绽放纯净优美空灵的钢琴曲
唤起想象 感受诗境
任务四: 深度思考拍摄意义,设计宣传文案。 辩读思考主旨 探究5:这首诗歌想象奇特,意境朦胧,人们对其主旨有多重解读。你认为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讨论探究后归纳: 观点一:这首诗歌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大自然和人一样,也有情感,也有生命,也会等待美好的未来,人们应该敬畏自然,合乎自然,和大自然和谐相处。 观点二:这首诗歌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很多人忙忙碌碌,急于低头赶路,却忽视抬头看天空。其实,人们在匆忙赶路的同时,也应该偶尔停下来,欣赏身边的美景,静待雪花绽放。 观点三:这首诗歌体现了宇宙间事物的和谐共处。宇宙间的所有事物都是能和谐共处的。树在灰色的雨中依然可以汲取生命,黑鹂在果园里欢快的生活。雨天与晴天,春夏与秋冬,各种事物和谐相处,也都在静待美好的瞬间。 探究6:根据你对诗歌主旨地理解去设计宣传文案,以吸引更多读者观众。 参考宣传文案: 一首诗是我让它醒着地梦。——特朗斯特罗姆 生存世界都期待那一片雪花的绽放。 在诗中发现自我的存在。 与文本的不断对话中,构建起对诗歌文本个性化、多元化的理解。
课堂小结 诗歌里的“树”,行走于风雨,又从“雨”中汲取力量,这启示着生活是艰辛的,但我们仍然可以从中吸取成长的力量,期盼和享受生活的点点滴滴美好时光——那雪花绽放的美丽瞬间。 特朗斯特罗姆 59 岁的时候患中风,右侧瘫痪,几乎完全丧失了说话能力,但他仍然写诗、弹钢琴,直到去世。这棵“树”或许可以理解为诗人自己的精神写照——穿越生命“灰色”的“倾洒”仍执着坚定地追寻自我人生意义。 诗人的人生经历是会投射在诗歌中的。特朗斯特罗姆 201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赢得世人的最高赞赏,也可以说是等到了“雪花在空中绽开”。 建立文本与学生情感世界的联系。
对比阅读 开阔视野 导读探究:在《树和天空》这首诗里,我们集中关注了“树”和“雨”这一意象组合。其实,在中国传统诗歌中也有这样的意象组合。比如杜甫的“寒雨飒飒枯树湿”,李咸用的“雨中寒树愁鸱立”……大家比较一下,它们和特朗斯特罗姆笔下的“雨中树”在用意象表达情感上有什么不同? 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其五) 杜甫【唐】 四山多风溪水急,寒雨飒飒枯树湿。 黄蒿古城云不开,白狐跳梁黄狐立。 我生何为在穷谷?中夜起坐万感集。 呜呼五歌兮歌正长,魂招不来归故乡。 寄题从兄坤载村居 李咸用 【唐】 邻并无非樵钓者,庄生物论宛然齐。 雨中寒树愁鸱立,江上残阳瘦马嘶。 说与众佣同版筑,吕将群叟共磻溪。 覆巢破卵方堪惧,取次梧桐凤且栖。 明确:杜甫、李咸用的“雨中树”是凄凉、愁苦、孤独的意象,而特朗斯特罗姆笔下的“雨中树”是坚韧、挺拔、昂扬的意象。杜甫、李咸用诗中的“雨中树”是静止不动的,而特朗斯特罗姆的“树”是四处走动的。 中国传统诗歌是“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中呈现的“雨中树”,更多是诗人心境的投射,风吹雨打下日渐枯萎的树,是四处漂泊饱经忧患的诗人。但在特朗斯特罗姆那里人和“树”不是一体的,而且似乎“树”才是主角,而诗人“我”是一个旁观者。特朗斯特罗姆超现实主义诗歌和中国传统诗歌在意象使用上有一个非常显著的差异:诗歌写作视角不同。 知识迁移深化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