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选择性必修 (中)3.2《苏武传》课件+教案+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选择性必修 (中)3.2《苏武传》课件+教案+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2.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8-19 17:06:36

文档简介

课题 苏武传 课型 新授课
课 标 解 读 《苏武传》选自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本单元属于“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学习任务群的第二个专题,设计宗旨是围绕历史类散文作品的研读,引导学生了解中国悠久的修史传统,考察这类作品在中国文化史上的贡献,把握中国人善于以史为鉴的思维方式;学习史传文学的叙事艺术,理解作品中融入的史家观念和个人情志;把握史论作品的说理艺术,理解作者观察历史的角度,分析作品的表达特点,辩证思考论述的合理性与不足;同时,通过阅读作品,丰富文言文的语言积累。
教 材 分 析 《苏武传》是《汉书》这部史学著作中的经典篇章。本文以历史人物为中心,选取恰切的历史事实,精心剪裁,展现人物生平和时代风貌,表现出史家的历史观念和对人物的评价。文章以时间顺序记叙了苏武出使匈奴、因变被扣、力拒威逼利诱、苦守北海、持汉节不失的事迹,通过灵活选取人物的典型语言,凸显人物性格特征,生动刻画了苏武这一个性坚强、内心坚定、忠贞自守的爱国者形象。文章以叙事为主,不发议论,却通过精妙的选材、合理的裁剪、鲜明的对比,“于序事中寓论断”(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六),表达了对苏武的敬佩、赞美与高度的评价。
学 情 分 析 《苏武传》是一篇具有典范意义的文言文教材,课文的书下注释几乎是逐字逐句详解,学生完全可以通过注释疏通全文大意,教师需要对极个别的难句进行点拨,引导学生归纳文言知识点。《苏武传》虽然篇幅较长,但人物形象饱满,情节生动,文学性、观赏性较强,此前,他们已学习过篇幅很长的《屈原列传》,对《苏武传》的学习,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另外,苏武的故事,学生并不陌生,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他们的畏难情绪,只要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得当,学生还是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的。
素 养 目 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朗读文本,积累重要文言知识,把握课文内容。 思维发展与提升:抓课文文句,把握苏武的形象特点,学习班固写人的手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在把握人物形象特点的基础上学习人物的精神品质。 文化传承与理解:认识苏武精神流传的本质,学习并传承人物精神。
重难点 重点:梳理文章的脉络,分析苏武的人物形象。 难点:鉴赏对比手法、语言描写等对人物塑造的作用,学习苏武的民族气节。
教学准备 教具:一体机、课件 学具: 笔、本(课本、练习册、作业本)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课前准备 说明:前置学习:一节课,学生进行初次阅读和完成课前预习任务 课前完成预习任务: 一:作者作品及背景简介: 1.了解作者 班固,字孟坚,扶风安陵人,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 ①(虽)才高八斗 史学界:与司马迁并称为“班马”; 文学界:与扬雄并被称为“班扬”; 地理界:与张衡并被称为“班张”; 辞赋:九岁观奇书,作赋凌相如。 ②(却)官卑位低 永平五年,有人向朝廷告发班固“私修国史”。皇帝下诏入狱。幸得其弟班超上书申说班固著述之意,地方官也将其书稿送到朝廷。汉明帝了解情况后,任命他为兰台令史,掌管和校定图书,先后任郎官、校定秘书、玄武司马(都是下级官吏)。章帝后期,班固辞官回乡为母亲服丧。 ③(竟)含兔被害 班固从窦宪北征匈奴以后,进入窦宪幕府。此时的窦宪,因平匈奴有功,骄傲日盛,窦氏家族在京城肆意强夺民财,侵害百姓,抢夺民女,甚至谋划杀死皇帝,后被和帝一举铲除。窦宪案发后,当时的洛阳令种兢对班固一家怀有私仇,种兢借机报复,将班固关6避监狱拷打折磨,冤死狱中,卒年61岁。 2.传主简介 苏武,西汉时期中郎将。公元前100年,受汉武帝派遣作为汉朝正使,护送匈奴使节回国。苏武完成了出使任务,准备回国时,匈奴上层发生了内乱,苏武一行受到牵连,被扣留下来,并被要求背叛汉朝,臣服单于。但苏武坚持十九年不屈。他决不背叛祖国的气节流芳百世,传唱千古。 3.作品介绍:《汉书》(《前汉书》) 性质:《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古代传记文学名著。其中还收录了西汉大量的辞赋和散文,有总集的性质。 内容:记录了汉高祖元年至王莽新地皇四年共230年的历史,共100篇。分为十二帝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 史学价值: 作者能尊重客观实际,揭露统治阶级的残暴,赞扬清廉的官吏,流露了对人民的同情. 文学价值:叙事详明,详赡严密,语言典雅繁复,富于文采,有骈体化倾向,对后世散文发展影响很大。 4.了解背景 秦末汉初,北方匈奴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不断扩大控制地区。文帝、景帝时代,汉王朝采取和亲政策来加强民族联系。武帝时,汉国力逐渐增强,多次与匈奴作战,取得了几次胜利后,转而重视结盟,指望通过恩威兼施之策来解除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恰好匈奴单于有意示好,汉朝也想趁机和解,于是派苏武出使与匈奴修好。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扣,匈奴多方威胁诱降未遂,又将他迁至北海(今贝加尔湖)边牧羊,苏武坚持十九年不屈。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因匈奴与汉和好,方被遣回朝,官典属国。 二、初读《苏武传》,为文章标上段落序号,对照注释,理解文章大意,标注点文言字词句和有疑问的地方。 掌握基本的文学常识,了解写作背景,掌握必要字词字音,疏通文章大意,以便把有限的教学时间投入到苏武的品行探讨上。
课堂导入 (视频) 播放视频:秦腔《苏武牧羊》片段 导入语:同学们,你们知道视频中讲的是谁的故事吗?是的,是苏武北海牧羊的故事。那么谁能给我们讲讲关于苏武的故事?你觉得苏武是一个怎样的人?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班固的《汉书》,学习《苏武传》,更全面地了解苏武其人其事。 视频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情境设置 情境任务设计: 高二年级计划组织一次“重温课文经典,致敬历史英雄”专题讨论会。现需要各班从本单元历史人物中任选其一,梳理人物生平,挖掘人物精神,赏析写作艺术特色,为讨论会做准备。作为班级一员,请你仔细研读《苏武传》,依照要求为专题讨论会做准备。 情境设置,提高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参与度。
任务一:梳理人物生平 学生活动1:阅读文章,梳理文章脉络,明确各层次的文言重点字词句,讨论解决预习过程中的疑问。(重点文言字词句见课件) 1.思考:理清思路:苏武为何入胡?有何遭遇?结局如何?请列出作者的思路提纲。 缘由: 奉命出使匈奴,以通和好(1); 遭遇:虞常谋反,牵涉苏武(2-3);卫律逼降,苏武不屈(4-5)。 流放北海,杖节牧羊(6);李陵劝降,完全失败(7-8)。 结局: 历尽磨难,终归汉朝(9-10) 明确:根据以上分析理清情节脉络,把课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介绍了苏武的身世、出使的背景及原因。 第二部分(2~8):重点记叙了苏武留胡十九年备受艰辛而坚持民族气节的事迹。 第三部分(9~10):介绍了苏武被放回国的经过。 梳理脉络,解决疑难问题,掌握重点的闻言字词句。
任务二:挖掘人物精神 学生活动2:在梳理人物生平的过程中,同学们发现有几个情节很经典,最能体现苏武的精神品质,请找出你认为最经典的情节,进行品读和分析。 经典情节一:自杀殉汉 思考1:苏武一共进行了几次自杀?对比两次自杀的情节,找出其原因和反响(用原文)在他自杀的理由中,找出最核心的而两个词语。 自杀情节自杀原因自杀反响性格精神欲自杀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止之把国家民族利益放在首位, 义不受辱; 刚烈不屈。引佩刀自刺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卫律惊; 惠等哭; 单于壮其节。
思考2:作为使臣,此时遇到意外的变故,他为什么说是“重负国”呢 ①未能预先发现和劝阻张胜,导致祸及国家,一负国。 ②作为汉使,任务未完成,于国有愧。 ③严于责己即将受审,辱国颜面,甚至会引发两国战争 思考3:为何“单于壮其节,朝夕人遣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明确:苏武“屈节辱命”的话和“引佩刀自刺”的行为不仅为国雪耻,扭转外交被动局面,还赢得敌国尊重。 ①表明自己没有参与谋反事件,也不赞成这样做。 ②表明汉廷没有指使 ③教育副使张胜不要贪生怕死。 经典情节二:卫律劝降 思考:卫律如何劝降?苏武如何应对?从中可见二人什么形象? 劝降方式苏武应对卫律形象苏武形象恐吓威逼:杀虞常,降张胜;复举剑拟之。“武不动”气焰嚣张 傲慢自大 阴险狡诈威武不屈 富贵不淫 视死如归 大义凛然利诱: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武不应”威胁: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复欲见我,尚可得乎?“骂律”
经典情节三:幽置大窖 牧羊北海 思考1:苏武不降,匈奴又有什么手段,苏武怎样应对?体现苏武什么形象? 迫降手段迫降做法苏武应对苏武形象肉体折磨置大窖中,绝不饮食 置海上,廪食不至 丁令盗武牛羊啮雪,咽毡毛 掘野鼠去草食而食之艰难环境中仍不忘 “汉节“”,穷困之中更显节操和正气。精神折磨幽武 羝乳乃得归 别其官属常惠等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思考2:苏武此前两度自杀,后有想方设法活下来,“求生”与“求死”是否矛盾? 明确:这是不同形势下的反抗方式。以死拒辱,以生明志。 自杀是为避免给国家带来羞辱。匈奴强迫苏武投降,苏武深知:坚守气节拒降,才能为国争光。 求生是要证明汉使的气节不可折辱。苏武在匈奴始终以维护国家民族尊严作为自己的崇高使命和行为准则。 经典情节四:李陵劝降 思考1:李陵是从哪些方面来劝降苏武的,苏武是怎么回应的? 李陵劝降劝降策略苏武回应李陵形象苏武形象终不得归......信义安所见晓之以理蒙受国恩, 理应报答; 君臣关系, 理应如此。为私欲叛国 立场不坚定 懦弱、矛盾 痛苦不为所动 矢志不移 忠贞不渝长兄伏剑自刎 弟弟饮药而死 母亲已死,妻子改嫁,儿女生死未卜断思亲之念陵始降时......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经验之谈陛下春秋高......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断忠君之想
思考2:李陵劝降与卫律劝降有何不同?这期中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态度和评价? 李陵动之以情,晓之以理(2)卫律针威逼利诱 原因:卫律:因罪逃亡,主动投降,为的是荣华富贵,作者对其不齿、不屑、贬抑的态度。且以苏武的正气凛然与之形成鲜明对比。 李陵:故交旧友,李广之孙,五千之卒,孤军深入,歼敌过万,因无救援,力竭被俘,投降无奈;投降之后,未为匈奴,真心出力,眷恋故国;后来武帝,误听传言,杀其全家,断其归路。李陵内心酸涩、忧愤,有不满、怨艾,却也时时感到惭愧。作者对他寄予了同情。 思考3: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评价班固的叙事艺术“不待论断而于序事之中即见其指”。史家的叙事理念是在尊重客观现实的基础上,加入个人的主观情感体验。作者并未直接评价人物,但是在叙事中人物的形象,作者的情感态度就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了。你还能在文中找出类似的例子吗? 例: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分析:感叹、敬佩之情溢于言表:一生大好时光都在煎熬中过去;坚守信念,维护国家尊严,保持了民族气节。 欣慰之感也显而易见:历经磨难,终于完成了使者的任务,荣归故里。 总结:本文集中写了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饥寒压不倒,私情无所动的浩然正气,充分肯定了他坚毅忠贞、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 学生活动3:观点争鸣 什么是真正的值得提倡的忠诚 晏子认为真正的忠诚是忠于国家、人民,而非忠于君主。换句话说,就是要忠于明君(因为明君善治国),而非昏君。那些不分黑白,一味盲目服从君主,为君主作无谓牺牲的行为被我们称为“愚忠”,那么你认为苏武的忠诚是愚忠吗 观点一:苏武的患诚不是愚患。首先,他忠诚的对象是国家和人民。身为汉使,当卷入匈奴的政变时,他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汉使身份,为了不引起汉与匈奴的误会和纷争,他甚至愿意以牺牲性命来平息祸端,可见他是把国家的和平、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其次,他保持气节十九年,始终忠贞不贰,这种忠诚表面上看起来是对汉武帝的,但实际上是对国家和人民的,因为汉武帝是一个善于治国的明君,忠诚于他就是忠诚于 汉武帝治理下的国家。 观点二:苏武的忠诚里还是有一些愚忠的成分的。比如李陵劝降时曾经提到苏武的两个兄弟尽心为国却枉死,苏武却味坚持认为汉武帝对他们父子有莫大的提拔之恩,因此愿意为皇帝肝脑涂地。皇帝的知遇之恩固然应该感激报答,但兄弟的枉死也不应该回避,皇帝的恩情不能抵消皇帝对其亲人的伤害之过,该报的恩要报,该澄清的事实也要澄清。不过,苏武毕竟是古代人,他的思想有着那个时代的历史局限性。 观点三:在封建社会里,君王是国家和人民的代表,所以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常常就表现为忠于君王,爱国与忠君密不可分。苏武生活在汉朝,当时的汉朝和汉武帝是国家的象征,而汉武帝所领导的对匈奴的战争,一般来说,是为了捍卫汉朝的利益,所以,对汉朝和汉武帝的忠诚就是爱国的具体表现。反之,李陵投降匈奴,那不只是对汉武帝个人的背叛,而且是对整个汉朝的背叛。这正是苏武和李陵的高下之别。 引导学生通过精读,挖掘人物精神。 抓住动作描写,把握人物精神。 抓住语言、细节描写,把握人物形象。 抓住细节描写、环境描写把握人物形象。 引导学生抓住矛盾行为,把握人物心理,提高思辨思维。 引导学生品读人物语言,把握人物心理和形象。 引导学生通过品读文本,把握传记文学在客观描述中蕴含的作者情感写作艺术。 观点争鸣,提高学生的思辨性。
任务三:赏析艺术特色 学生活动4:在研习《苏武传》的过程中,同学们发现,作为一篇人物传记,班固并没有记录苏武的一生,而是只选取记叙了苏武出使匈奴到回归汉朝十九年的人生,但是却成功地塑造了苏武“大丈夫”的光辉形象。可见其写作特色很值得探究学习,于是纷纷讨论起来。 1.详略安排恰当:详:卫律劝降,李陵劝降等;略於靬王赏识苏武,丁令人盗羊等。作用:突出苏武的崇高的民族气节、强烈的爱国意识、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 2.典型环境下表现人物性格:社会环境:单于和卫律逼降;副使张胜屈降;朋友李凌劝降。 自然环境:幽置大窖,绝饮食,天雨雪;牧羊北海:天气寒冷,廪食不至,孤苦寂寞。 3.用语言、行动、细节等描写方式来刻画人物:语言描写:“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 动作描写:引佩刀自刺;复举剑拟之,武不动。 细节描写: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4.对比映衬中凸显人物性格:将副使张胜、叛徒卫律、降将李凌与苏武做对比。面对生死考验,张胜请降,而“武不动”。面对富贵诱惑,卫律以为得计了,而“武不应”。同样是家庭不幸,皇上不明,臣下冤屈,李陵绝望了,苏武仍然一片赤诚。 小结:卫律威逼利诱、李陵感情渲染、北海苦寒孤寂,暴力手段,精神孤立,苏武始终矢志如一,坚贞不移。正是在这层层衬托下,苏武形象才显得格外高大。 苏武不仅是汉朝爱国者,是哪个时代的英雄,也是我们华夏不朽的丰碑,他的节操,他的不屈,他的忠贞,影响着读书炎黄子孙。岳飞抗金,文天祥壮烈殉国,杨靖宇寒雪天抗日.......我们民族这样的仁人志士,共同凝聚一座精神长城。 学习班固人物形象塑造的艺术手法。 德育渗透:学习苏武精神,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李陵所述的被迫投降的原因是什么?请概括说明。 答苏武书 李陵 子卿足下: 自从初降,以至今日,身之贫困,独坐愁苦。与子别后,益复无聊。上念老母,临年被戮;妻子无辜,并为鲸鲵。身负国恩,为世所悲,子归受荣,我留受辱,命也何如!身出礼义之乡,而入无知之俗,违弃君亲之恩,长为蛮夷之域,伤已!令先君之嗣,更成戎狄之族,又自悲矣!功大罪小,不蒙明察,孤负陵心区区之意。每一念至,忽然忘生。陵不难刺心以自明,刎颈以见志,顾国家于我已矣,杀身无益,适足增羞,故每攘臂忍辱,辄复苟活。 嗟乎,子卿!昔先帝授陵步卒五千,出征绝域,五将失道,陵独遇战。而裹万里之粮,帅徒步之师,出天汉之外,入强胡之城,以五千之众,对十万之军,策疲乏之兵,当新羁之马。然犹斩将搴旗追奔逐北灭迹扫尘斩其枭帅使三军之士视死如归。陵也不才,希当大任,意谓此时,功难堪矣。匈奴既败,举国兴师,更练精兵,强逾十万,单于临阵,亲自合围。客主之形,既不相如;步马之势,又甚悬绝。疲兵再战,一以当千,然犹扶乘创痛,决命争首。死伤积野,余不满百,而皆扶病,不任干戈。然陵振臂一呼,创病皆起,举刃指虏,胡马奔走;兵尽矢穷,人无尺铁,犹复徒首奋呼,争为先登。当此时也,天地为陵震怒,战士为陵饮血。单于谓陵不可复得,便欲引还,而贼臣教之,遂使复战,故陵不免耳。 昔高皇帝以三十万众,困于平城。当此之时,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然犹七日不食,仅乃得免。况当陵者,岂易为力战?而执事者云云,苟怨陵以不死。然陵不死,罪也。子卿视陵,岂偷生之士而惜死之人哉?宁有背君亲、捐妻子,而反为利者乎?然陵不死,有所为也。故欲如前书之言,报恩于国主耳。诚以虚死不如立节,灭名不如报德也。昔范蠡不殉会稽之耻,曹沫不死三败之辱,卒复句践之仇,报鲁国之羞。区区之心,窃慕此耳。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计未从而骨肉受刑。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 (有删改) 明确:原因:①当时因为双方兵力悬殊,李陵步卒五千,深入匈奴,面对数十倍于己的敌军。②己方之人不顾大局,叛逃并出卖军情。③后来武帝诛杀李陵全家。 参考译文: 答苏武书 李陵 子卿足下: 我自从当初归降匈奴,直到今天,身处艰难困境,常一人独坐,愁闷苦恼。同您分别以后,更加郁闷。上念老母,在垂幕之年遭受杀戮;妻子儿女无罪,也一起惨遭杀害。我自己辜负了国恩,被世人悲叹。您回国后享受荣誉,我留下来蒙受羞辱,这是命中注定,有什么办法呢!我出生于礼仪之邦,却进入不懂礼仪的民族,背弃了国君和双亲的恩德,长久处在蛮夷的区域,真是伤心啊!让先父的后代,变成了戎狄的族人,更为自己感到悲痛!我的功劳大罪过小,却没有得到明察,汉朝辜负了我内心的真情挚意。每当想到这里,就会忽然觉得没有生存的意义。我不难做到自杀来表明心迹,自刎来显示志向,但考虑到国家对我已经恩断义绝,自杀没有好处,恰恰只会增加羞辱,所以常常愤怒地忍受侮辱,就又苟且地活在世上。 唉,子卿!从前先帝给予我步兵五千,出征极远的地方,五员将领迷失道路,唯独我遭遇敌人发生战斗。携带着供征战万里的粮草,率领着徒步行军的部队,来到国境之外,进入强劲匈奴的疆土,用五千士兵,对抗十万敌军,指挥疲惫不堪的队伍,抵挡养精蓄锐的骑兵。但是仍然斩敌将,拔敌旗,追逐败逃之敌,就像掩埋脚迹、扫除灰尘一样,斩杀其骁勇将领,使我三军将士视死如归。我没有什么才能,很少担当重任,内心以为,此时的战功是其他情况下所难以相比的了。匈奴战败后,全国征兵,重新训练士兵,其强劲之势超出十万人,单于亲自临阵督战,亲自指挥军队包围我军。敌我双方的形势,已经不能相比;我军步兵对阵匈奴骑兵的形势,也更加悬殊。我方疲劳的士兵第二次作战,一人当一千人用,但还是不顾伤痛,争先拼命作战。死伤的士兵积满旷野,剩余的士兵不满百人,而且都带着伤病,(都已经)拿不动武器了。但是(只要)我振臂一呼,有创伤病痛的士兵全站起来,举起武器砍向敌人,使匈奴的兵马(四散)奔逃;(到最后我方士兵的)武器都没有了,他们手无寸铁,仍然光着头奋力高呼,争着冲到前面去。在这个时候,天地为我震怒,士兵们为我饮血。单于认为我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便想撤兵。但贼臣告诉他我军的情况,于是让他又来攻击,因此我不免要被俘虏啊。 从前高皇帝率三十万军士,被困在平城。在那个时候,汉军猛将多如云,谋士多如雨,然而还是七天没有食物,仅能免于被歼灭。更何况当时的我,难道是容易有所作为的吗?然而汉朝执政的人议论纷纷,有的抱怨我偷生不死。而我不死,就是罪过啊。子卿您看我,难道是贪生怕死的人吗?难道有背弃君主父母,舍弃妻子儿女,反而认为对自己有利的人吗?而我之所以不死,是(想)有所作为。就是想像前面那封信所说,向皇帝报恩啊。(我)实在是认为白白死掉不如树立节操,毁灭名声不如报答恩德。从前范蠡不为在会稽蒙受的耻辱而殉国,曹沫不因为三次败仗的耻辱而寻死,最后(范蠡)为勾践复仇,(曹沫)为鲁国雪失地之耻。我的一点心愿就是私底下羡慕他们这些举动(想要效仿)啊。哪里料到志向还没有实现而怨恨就已经形成,计谋尚未实施而亲人已经遭受刑罚。这便是我仰天捶胸、哭出血泪的原因啊! 拓展阅读,进一步了解史实,学习全面地评价历史人物。进一步加强文言文的学习。
课后作业 司马迁写《屈原列传》,在叙事中穿插议论,并在文末以“太史公曰”点题,直接发表对人物的看法和评价。借鉴这种写法,揣摩《苏武传》中班固对苏武的认识和评价,尝试以班固的视角,写一则人物短评。(提示:评什么?评志—评行—评“他评”,均可。怎么评?可例说,可联想、想象,还可以联系他人的态度或评价,在表达方式的运用上,以议为主,叙中有议,论中有情。) 例1:“杀身以成仁”,你“使于四方,不辱爵命”;“相看泪成血”,你坚守本心,不畏匈奴;“销魂汉使前”,你执杖牧羊,坚贞不屈;饥寒全不知,你不惧困境,不忘初衷。十九年的坚定不移,是你,如烈火般熊熊燃烧,照亮了历史长河;是你,告诉我们什么事名族的尊严,什么是民族的气节! 例2:茫的贝加尔湖上,有一只孤独的身影:他,啮雪吞毡,有着似磐石般的坚定信念;他,铮铮铁骨,有着似松柏般的忠贞气节;他,孤独守望,有着似顽石般的不屈灵魂。悠悠十九载,他迎着光亮踽踽独行,用洒下的血与泪诠释民族的气节,用坚守不移的傲骨铸就永恒的丰碑,用一生的忠心等待定格不朽的历史! 课后小练笔:加强学生对苏武高尚品行的认识,提高写作能力。